為什麼漢語中有直接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外來詞,而英語法語中卻沒有直接寫漢字的外來詞?
比如風水fengshui陰陽yinyang孔夫子confucius颱風typhoon
但是卻沒有直接寫漢字的,「孔夫子 once said,balabala」這種句子絕對不會在英語里出現但是漢語中兩種情況都有:HIV、NASA、NBA、APP、PK、VS、BP機都沒有音譯成誒吃愛維、恩誒艾斯誒(或者拿仨)、恩比誒、誒屁屁(或者愛普)、皮尅、威艾斯、逼屁機。
但是AIDS 艾滋病、sofa 沙發、cool 酷還有托福雅思芭蕾舞吉普車………………
謝邀。
是什麽:這體現了漢語正書法容忍一部分拉丁字母存在,而英語則祇允許使用英語字母。爲什麽:
- 中國人學多26個字母,跟英美人學多兩三千個漢字,難度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近代西方文明曾經對中國造成了巨大衝擊,而不是反過來。這造成了兩者正書法對非傳統(外來)文字 / 詞語的容忍度差異。
- 英文其實和中文一樣,並無像日文那樣大量混合多種文字系統的需要 / 意願。
- 英語縮略詞(尤其是首字母縮略詞)在中文裡面保持原形有時會比較易於理解,不過其實並不固定。簡單來説,是怎麽爽怎麽用。
因為給幾千個漢字里加幾十個幾個字母很容易,而給幾十個字母中加幾千個漢字是不可能的。
中文夾拉丁字母是因為
1 有能力,大多數中國人是認識拉丁字母的。就算不認識一個詞或者不知道一個縮寫是怎麼來得也不影響認讀。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Vladimir Putin
是不是拉丁字母親切多了。
2 有需要,有很多辭彙就是以字母的形式進入中文,比如說nba, hiv, cnn,bbc, 並沒有形成更通用的中文說法。
反過來說,講英語的人,
1 沒能力,大多不認識其他書寫形式,如果夾雜漢字完全不能認讀。
相反哲學書就有可能保留希臘語原文,因為學哲學的人應當認識希臘字母。
2 沒有必要。漢語沒有什麼詞是以漢字形式借入英語的,當然這和1 也有關。英文借詞主要還是來自其他歐洲語言,書寫系統相同。來自不同系統的都轉寫了,早的希臘語,中世紀的阿拉伯語,近代的意地緒語,字母之間轉寫也方便。漢字不好轉寫拼音文字,不如保留字母形式方便。
其實會漢字的西方人在談到涉及漢字內容時有時候是會把漢字括在後面給認識的人看的。
歸根結底是國力和文化夠不夠強大的問題。
曾經中華文化在東亞的強勢使日韓越等國紛紛使用漢字,至今日語中還是夾雜漢字的。
歐洲稱雄世界以來,拉丁字母文字自然也會隨著歐美文化的傳播進入世界各國的文字系統之中。
想讓漢字進入英語?等著中國獨霸全球那一天吧!
簡單地比喻一下:
英文,線型,一維的
中文,面狀,二維的
二維包容一維是可以的,反過來就不行了。
http://3g.163.com/touch/article.html?from=indexdocid=63LF4TVO000146BD
除了音譯還有意譯。app翻譯成愛屁屁多難聽。HIV艾滋病毒、NASA美航天局、NBA美男籃、APP應用、PK挑戰、VS對(戰)、BP機 尋呼機
要是不翻譯一下其實這些詞根本理解不了意思。主要和英語普及率有關吧,不懂英語的人云亦云耳。不過其中音節少於漢譯詞的生命力比較強,圖方便嘛。
類似的還有tpp,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但譯名 跨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 沒有簡稱,依據 上合組織 這種簡稱方法,應該也是簡稱作跨太經合之類的四個字,還是比三個字多,姑且tpp吧
大家會覺得日文里假名和漢字並用很奇怪嗎?其實細想漢字在一堆假名中是很顯眼的,格格不入的。但使用了幾百年,日本人自己也習慣了這套書寫體系。
而使用諺文的韓國,在30年前,也是使用諺文漢字並用呢。
個人認為一是因為中文普及度不夠,二是因為拉丁字母確時很方便。
如果中文像英文那麼普及,我們應該不會摻雜英文字母或單詞了。但是,就算中文像英文那麼普及,也不太可能造成英文里摻雜大量漢字的現象,因為漢字太多太複雜。
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拉丁字母是表音文字。
hiv bb 這些都是口語表達,僅僅是約定俗成。
要是像你那樣翻譯,我寧願Go Die
我曾經和樓主提出同樣的觀點,我說漢語的兼容性比較強,漢語中可以夾雜英語單詞或字母而沒有違和感,而英語覺得不行。結果有人反駁我,而且就是在知乎裡面,說那是因為歐美是發達國家,主導世界,我們都學他們的語言。如果中國主導世界的話,那他們都學漢語,英語就可以夾雜漢語了(大致是這個意思)。我想知道是我的觀點錯誤還是這個人無知?
推薦閱讀:
※我想學習全國各地的方言,如何進行?
※「器」、「儀」、「機」有什麼區別?怎麼準確使用?
※說方言的南方舉人貢士們參加殿試如果需要和皇帝交流,怎麼交流呢?
※想問問廣東的朋友們,聽外地人唱粵語歌是什麼感受?
※「方言人「 看見粵語的地位會不會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