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要去漢字化?


韓國最終棄漢字化貌似是成功了,但是卻出現了很多又臭又長的辭彙。
因為直接用拼音文字會有很多同音問題辭彙出現,為了區別只好將辭彙更改為表意句,例如桌子,就成了「有高度可供人於其上作業的平台」。

……發生龜裂的部位是在混凝土枕木上「締結裝置」,在這個裝置里按規定是要放防水發泡的填充物,但因為防水和放水在韓語里寫法一樣,讀音都是「bansu」,故施工公司理解錯了圖紙的意思,枕木里沒有加防水材料反而加了吸水材料,造成了全部15萬5千多根枕木成為次品。
這竟然可能是因為同音字導致的,「防水」、「放水」、「防守」、「防銹」、「傍受」在韓文中都是一樣的。

??(防水)??(放水)

??(防鏽) ??(防守)

今天看起來蠻高端的韓國,其實歷史上一度比突厥還文盲。

朝鮮半島第一次去漢字是15世紀,木有成功。世宗大王搞了一堆拼音字母,但是不被接受。因為貴族們覺得不用漢字將成為蠻夷。

李承晚進行過一次,朴正熙也搞了一次。據說是想脫亞入歐,在美國支持下成立「漢字廢止會」專心廢漢字。

曾經的中國藩屬,後來的日本殖民地,如今的歐美附庸。只能做纏在大樹上的藤蔓。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這種小民族就是這樣,表面上極端的民族主義,實際上不是。比如韓國的國防自主權、外國駐軍,這些大原則的問題他們都不堅決,卻在什麼首都名稱,國會標誌,廢漢字等方面玩的飛起。

朴正熙那次最徹底,不許孩子們學漢字,貫徹到基層。

搞完之後,韓國青年們就看不懂本國古籍了。

韓國三一獨立宣言,他們自己是看不懂的:

想知道內容,得先學外語。

所以你去旅遊的時候,韓國本地土著看不懂他們自己的獨立宣言,你卻能看懂。

這個回答不咋地,別贊了。

用漢字,有加成。


最關鍵的原因是自清代以來,中國被西方國家按在地上摩擦。

人都是勢利的,越是小國,越是勢利,跟紅頂黑,跟美國學英文那是追趕先進,至於扔掉祖宗算什麼大事?

連中國不是都在考慮拼音化並放棄漢字?這還不只是民國政府的想法,同樣也是新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想法。

連中國自己都準備放棄漢字,那又有啥理由責備韓,朝,越這樣的小國。

而日本也不是不想放棄漢字。在別的問題里有人回答過,這是因為日語同音字過多這一缺陷所決定的。日語中同音字遠比韓語要多,全部廢棄漢字會造成交流困難,問題太多,最終不得不保留漢字的使用。用魯迅時代的日文報紙與今日的日文報紙作一比較,日文中減少漢字的使用這一變化非常明顯。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想答幾句。

在日留學生,在東京語言學校最大的感受是見到很多東亞國家的人。我們班號稱五國會議。

日語中有保留漢字,對其他國家人太他媽的天書了,不是我想爆粗口,是你在黑板上寫漢字,語言很溜的他國學生會抗議,雖然然並卵,國人的優越感頓時爆棚………

巔峰時期,一個老師,不會寫檸檬的漢字,國人學生上去寫完,飄然而下,隨口補刀,老師要加油學習日本語啊。。。老師心裡一萬頭。。。。。

在日本過春節,日本老師上課時說了:中國越南的同學,春節快樂。我擦,是的你沒有聽錯,越南也過春節,但是去漢字完畢,沒關係,好好學習日本語裡頭的漢字,這債你還得還。

跟一個越南小哥聊天,尋找共同點,找什麼呢,秀漢字優越感太低端了,聊聊電視劇,誰知道《包青天》五六百集他告訴我全部看過,什麼神鵰俠侶等等,他得到底有多閑!!!只能說香港tvb對於東南亞的文化輻射力還是很厲害的。

遇到馬來,印尼的華人還是非常親切的,還一直謙虛自己的中文才剛過A級。

一個60多歲的老爺爺老師熱愛旅遊與中國文化,還會簡單的中文,對於中文學生很親切,而另一個年輕女老師非常喜歡韓國文化,對於韓國學生非常親切。所以我想說得為什麼要去漢字:

1.保持自己文化的獨特性

2.保持自己文化的優越性

3.而文化的重要性在國際上更為重要

為中華文化崛起而努力吧,各位。

更新一下吧,看了其他的問題回答者,都寫的很好,從歷史上,大的方面上分析,我就是一個普通留學生的從小見大。

小時候挺愛學習歷史,但是古代史繁雜知識點太多了,當時還想說,古人你能不能低調一點,這麼多牛逼的事情,你是做了,我們後人還得背啊,想沒想過我們的感受。現在感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啊,雖然我們在近代史落後,但是古代先人的努力餘暉還是照耀著我們。如果我們近代史牛逼的話,英文也不用學了,編程用漢字,多好,哈哈。

東亞各國去漢字是非常痛苦的,或多或少我們都能感覺到漢字文化,也是中華文化對他國影響,雖然小弟牛逼了,但是我們學習起來也方便也迅速,加油吧,各位。

加入優秀的評論者@Rayzhihu 的言論,這些知識點我都不知道,大家可以給他點贊哦,

話說在youtube上看到過說要取消春節的越南人,說這是中國兩千年殖民的殘留不是越南的東西,感覺他還得不吃粽子 不舞獅 取消紅包 取消祭祖 傳統建築毀掉 傳統服裝毀掉 姓氏要改 筷子要丟掉。。。任重道遠

今天有發生有趣的事情,一個韓國人童年不知道哆啦A夢,借國人充電寶,竟然生硬的說了聲中文,小米,這個我服!樣本是個例,不代表普遍性,大家看看就好。


上翻譯課的時候讀到了一首正氣歌(後經核實,是何如歌和丹心歌。時間久遠,記錯了標題,不好意思了各位。),朝鮮人寫的,妥妥的文言文。我當時正愁作業多,就跟教授求證。因為發下來的翻譯作業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漢字,文言文的,另一個是韓語文字。我當時比較困惑,因為韓語版本像是新寫的版本,何如歌的文言文更像是歷史上留下的原版。如果要翻譯,那我是照著文言文來還是韓語呢?"直覺告訴我,文言文那個版本如果是原文,那我這趟作業就是開了外掛了哈哈哈哈哈。美國同學日本同學都在啃單詞,我卻能理解的那麼透徹那麼深刻真是開心。可是翻譯教授沉吟片刻,告訴我說,她得再去求證一下韓國的教授。好吧。

一周以後,我還是不得以以韓文為準做了翻譯作業。因為:

雖然歷史上朝鮮官員確實書面都用漢字記錄,口語一直是用韓語。何如歌在韓國課本里教的時候,一代一代讀的也是韓語。可以這樣理解:韓語一直借用漢字做自己的文字,但發給我的韓文版的何如歌更加接近韓語的表達。文言雖然對我來說更容易懂,也更早被記錄,翻譯的原件還要按照韓語。。。

很拗口。但是不得不說,這首正氣歌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翻譯的時候心情一波三折。先是見到了傳說中橫掃東亞書面語的文言文真的被抬上翻譯課堂了,然後是困惑為什麼韓國同學對漢字版本異常不感冒,翻譯教授的沉吟還有日本同學的皺眉。

我最後的心得是,用什麼文字書寫,和民族到底認同那一門語言,完全是兩回事。以前作為一個漢族人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感覺,感覺寫什麼文字說什麼語言都是自然而然一個體系,但是歷史上朝鮮,越南和日本的文化體驗就會完全不同。不是每個民族都能深得歷史厚愛,長時間的在本民族原創的政治文明和文學上獨領風騷。一個民族在自己沒有文字的時候拿來別人的文字來寫自己的歷史,那當他們從新審視自己那段歷史的時候,再從別人的文字里發現自己的民族身份的時候,那種複雜糾結讀心情,要他們隔壁那個一直風騷獨領的鄰居理解,確實不容易。

------—-----------------------------------------------------------------------------------------------

評論里有提到原文。這是去年的課,講義收起來了。我今天回去找找。

----------------------------------------------------------------------------------------------------------------


手邊剛好有這一本書。裡面分析了幾個因素

1. 使用方法的不同,日本有訓讀,但是朝韓是只有音讀的,日語裡面主要的辭彙基本都是漢字表述,假名為輔助。而韓語裡面漢字只能用於表述漢字詞語,韓語詞語還是要用諺文。所以依賴度不同

2 日本有對漢字進行簡化,方便民眾習得

3 日語基本都是開音節,而韓語閉音節也很多,所以同音語沒有日語那麼多,從而同音異義語沒有日語多,不太依賴漢字的字形來區分含義

4 相當於是1的延伸,日語裡面一個漢字可以表達多個音節,用漢字書寫更簡潔,而韓語一個漢字一般也只能表達一個音節,用諺文書寫的話文章字數並不會有多少改變

5 諺文是朝鮮族自己發明的文字,作為自己的誇り,當然是被各種推崇,尤其是經歷了長期的附屬國身份和殖民統治後,二戰帶來的民族主義的復甦使得民眾更能接受和支持脫離漢字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政策

而漢字在日本已經深深紮根且趨於穩定,日本國內的漢字教育也比較成熟,所以題主的題目所言是失之偏頗的


日語其實和漢字就像老夫老妻,時不時想分家,吵吵鬧鬧最後還是在了一起。
明治時期,西化改革時候就想過去漢字。沒成功。也不可能成功,天皇寫詔書都用了幾百年漢字了,一下全變成了蝌蚪文,和你們這幫賤民用一樣的文字。天皇他老人家逼格何在說好的萬世一系呢。
後來支持和反對漢字的兩派相互制衡。互有勝負。
到了二戰,為了和米英鬼畜劃清界線又出現了大量弘揚"國粹"使用漢字,甚至有用漢字詞代替歐美外來詞的趨勢。
戰敗後天皇都成了麥克阿瑟爸爸最聽話的兒子。在爸爸的教導下全日本政治經濟文化都要多快好省邁向民主的美好明天,漢字這種封建主義殘餘當然要清除。甚至中小學還強制教過兩年羅馬字。。。結果發現不行,這尼瑪連出門買菜都看不懂路標。又走回限制漢字使用,擬定常用漢字表的路子,也算初步達成了西化派和洋大爺去中華文化的目的。用片假名書寫的外來辭彙也越來越多。
。。。。聽說最近常用漢字表好像還增加了。奈何昭和男兒沉海底,平成豚日常用語里已經充斥了許多外來辭彙了。

棒子去漢字化簡單得多。

二戰後,朝鮮半島民族主義勢力抬頭。朝鮮就不用說了,太陽一照漢字沒了。至於韓國當年去漢字立的牌坊竟然是去日化,去殖民化。。。畢竟當年日本殖民統治給韓國帶來去了不少漢字詞,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了。像許多鉄道辭彙。。。如今都被改成了一長串鑰匙環,比如某個回答里說把桌子說成『』XXXXX的作業平台『』異曲同工。。。


標題被人改了,我回答的原標題是「日本、韓國等國家為什麼要去漢字化」。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去漢字化」。

我們首先要明白!!!日文和韓文畢竟不是中文,跟中文不屬於同一個語系,所以,漢字要用到別國文字上有兩種方法,第一,這個概念別國沒有,是從國外引入的。在古代,中華文明將大量新概念傳入日韓地區,而這些概念大部分都是實詞,理所當然地可以用漢字書寫。日語韓語中很多實詞、名詞,都可以寫成漢字,因為那個概念本來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你會發現中日韓有很多辭彙的發音都很像,比如我們相互稱呼對方國名的發音。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資本主義這個詞,雖然是歐美的文化概念,但是漢字強大的意譯功能和造詞能力,使得近代日本學者在翻譯大量歐美的新概念時,依然選擇了漢字,而不是冗長且表意不清的本土辭彙。

這是第一點,是日文韓文中理所應當用漢字書寫的部分。

第二個日文韓文中可以用漢字的地方,就是用漢字代替本土本來就有的辭彙,也就是所謂的「固有詞」。比如日文的やま(山)、ちち(父)、はは(母),這些詞語我認為可用可不用,畢竟不是中國傳過去的概念嘛,但是如果用漢字反而更方便,那一般民眾自然會在長期的生活中,慢慢約定俗成用一些漢字來表示本土辭彙。在這一點上,日本和韓國相差很大。日文有很多訓讀詞,也就是讀音是本民族讀音的辭彙,但寫成文字的時候,還是用漢字書寫,而韓文中則極少存在訓讀詞,都是音讀詞,也就是說,如果本民族存在對某個事物的讀音,那麼就用諺文(也就是韓國的方塊字)書寫,而不會套用漢字。

當我們搞清楚漢字是以什麼形式用到別國文字中以後,就可以給去漢字化下定義了。所謂去漢字化,我個人認為有兩種,第一種就是上述第一點中,理所當然應該用漢字書寫的部分,也把漢字廢掉了;第二種就是把可用可不用漢字的那些辭彙的漢字給廢掉了。

很明顯,去漢字化是有程度之分的,韓國日本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分開來說。

先說日本。我們可以認為,二戰後日文具有20%的去漢字化的程度(假設韓國的「去漢字化」程度為100%)。二戰後,日本進行了文字改革,大量漢字被廢止(也就是不再出現在日常的媒體和教學中),公布了當用漢字表,將漢字使用數量限制在2000字左右。同時,日常文書中的非實詞很多時候、特別是在非鄭重場合下,也不用漢字了,比如:語氣助詞……かな?(……哉?) ;あの(彼の)那個 ;もしも(若しも)如果;なぜ(何故)為什麼;まで(迄)到……為止,等等。

當然,如果你要用的話,也沒有人會攔著你,不過可能造成「你寫出來的字沒人認識」等使用上的困擾。舉個例子,據說以前進行姓名登記的時候,不用當用漢字表內的漢字,是登記不了的。

我認為就日本的情況,適度的去漢字化是有利於國民更好地學習,減輕負擔的,比如「ここ(此処)這裡」,寫成漢字確實是沒有必要(當然了,作為中國人,如果我寫日文,自然是更喜歡所有能用漢字的地方都寫上漢字的)

我認為目前日本的去漢字化稍稍過了一點。因為日本在去漢字化之後,直接用片假名把外來詞囫圇吞棗地吸收過來,目前日文中片假名泛濫的情況很嚴重。甚至連很多和語詞以及漢字詞也不用了,而是用與這個概念相近的外來詞和片假名。為什麼日本在外來語翻譯上由近代的創造漢字辭彙變成如今的片假名直接音轉?日本人如何看待這種現狀? - 知乎 在這個問題中,答主 @航行天下 說到:「 現在日文中的片假名化太嚴重了,不僅是新詞,很多有漢字的舊詞也變片假名了。

比如「記者」現在多寫作「ジャーナリスト」(journalist),詞比以前更長了,唯一的優點就是寫論文湊字數;「羊肉」不用了,都叫「ラム」(lamb);上課發表用了「社交」這個詞,老師說你不能用中文詞啊,得用「ソーシャル」,回去一查發現社交這個詞還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大街小巷都充斥著片假名音譯,「紳士服」(男裝)都改成メンズ(men"s),日語專業的猛一看也不習慣。

但這就是趨勢。

缺點?太多了!傳播學學術上有雲(cloud)和群眾(crowd)的概念,但寫成片假名都是クラウド。一家店寫著賣ソフト,你不知道他是賣軟體(software)還是賣冰淇淋(soft cream)。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

在我看來,與其這樣,還不如用漢字表示呢。中文會意譯大部分外來概念,我個人很喜歡這一點。從客觀理性的角度上說,像中文這樣能意譯就意譯,確實意譯不了才音譯的做法,其實是最好的。

有人認為日文沒有去漢字化,我覺得不對。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去漢字化了。然而韓文與之相比,可謂是去漢字化地徹徹底底。

大家來看看這張上世紀60年代的韓國報紙。我認為這就是韓文最理想的狀態。其實在我看來,韓文與漢字的結合,要比日文與漢字結合,少很多麻煩。因為韓文中一般只有音讀詞,沒有訓讀詞,所以一個漢字多個讀音的情況就不會那麼泛濫。然而現在漢字在韓文中幾乎消失殆盡,你翻翻如今的朝鮮日報(韓國出版的),整張報紙下來就那麼幾個漢字——「中」(中國)「北」(北邊的朝鮮)「美」(美國)「朴」(朴槿惠)。

分析完「去漢字化」本身,我再說說「為什麼日韓要去漢字化」的個人觀點。我覺得日韓的「去漢字化」行為首先有民族情感的因素在裡面,但是一個聰明的國家,應該懂得怎麼樣做才能更有利於國民接受教育,讓國民的文化水平變得更高,很明顯最好的做法是適度的「去漢字化」,然而目前日韓都做過頭了,特別是韓國,在作死的道路上遠遠甩開日本一大截。

我認為在文字改革方面走了彎路不要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連中國都出過不少問題。我認為中國的簡體字,大部分是規範整理了歷朝歷代、在民間流行已久、約定俗成的字,這些是好的;但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字,在七〇年代甚至搞了個「二簡字」,那個就更不合理了。然而目前日韓也沒見有改正的跡象啊。

我想現在只能往前看了。中國未來的幾十年里如果越來越強,自然「去漢字化」的趨勢會好轉不少的。所以,我們要爭氣啊(??????) ?做好自己的事,時代的變遷,會在語言文字上有所顯現的。

——————————————————————

無聊的補充說明:

上個星期,有個玩英雄聯盟韓服的朋友問我,新出的遊戲模式是什麼意思,我查了一下NAVER韓中詞典 http://m.cndic.naver.com/?sLn=zh_CN ,圖中畫了藍色下劃線的詞語,都是音讀詞,可以寫成對應漢字的。我想,如果它寫成 「?? 無作為 召喚師?峽谷」 就好了。剛才評論里有人提醒了我,我想這個模式應該不是無限火力,應該是最近國服推出的召喚師峽谷的大亂斗模式。因為韓服的模式比國服早一兩個版本,所以我腦海里根本沒有這個概念,就想當然地套到了「隨機無限火力模式」中。再糾正一下,這裡的??不僅有「全部」之意,它在遊戲里專指全英雄徵召,all pick的意思。

召喚師這個詞韓文不常用,當韓國玩家打開這個遊戲,看到這個新名詞的時候,需要去特地查找其意思。這個詞在中國也不常用,可因為這個新名詞由「召喚+師」組成,所以我們可以猜到它的大概意思,最起碼不會猜得很離譜。在可以用漢字的地方使用諺文的做法,在這個例子中,便增加了學習成本。相當於我們只學了漢語拼音卻沒有學漢字,實在是可惜。

我很久以前的另一個回答:韓國廢除漢字對於韓國是種損失嗎? - 知乎

給大家推薦一個網站,可以查到純韓文中有哪些漢字詞,目前這種類型的網站我只知道這一個,如果有人知道更多同類網站,請一定要告訴我,謝謝~ ???(漢字路) ?????????

這個是轉換的效果,我剛才隨便從朝鮮日報上找篇報道轉換了一下。

告訴大家怎麼在電腦上直接用中文輸入法打韓文,只要百度一下「韓語輸入配置」,把一個txt文件加入搜狗輸入法的自定義短語中即可。

用中文輸入法打日文的鏈接:對於日語殘廢的朋友有幫助,搜狗的配置文件_pso2吧_百度貼吧 不過我感覺這個輸入法配置文檔還是缺了點東西,大家下載以後可以補上c,1=ー(日文的片假名長音符號,我選擇c作為輸入的發音,是因為c是「長音」的「長」的漢語拼音首字母) noma,1=々(常用漢字疊字元號,比如威風堂々,單獨打出來時叫作noma是因為它恰好跟片假名ノno和マma合在一起時的圖形相同)。

想用手機輸入韓文日文,可以直接百度「谷歌韓文/日文輸入法」,下載即可使用,很方便的。

如果大家學韓文的話,我覺得可以選擇給出了漢字詞原型的教材。這是我的體驗——為什麼中文的韓語教材不給出漢字詞的原型? - 知乎 之前韓國爆發了讓朴槿惠下台的遊行示威,其中有些五個字的標語,真可謂是鋪天蓋地——?????!!!bak geun hae toe jin!?????!bak geun hae tan haek!其實這兩個標語就是 朴槿惠退陣!!! 朴槿惠彈劾!!!

我突然就想到了日本。日本人基本上每逢遊行示威,遊行標語那是能寫成漢字就寫成漢字,為什麼?口號簡短有力,方方正正的漢字看起來也霸氣呀!這時候再用柔柔的假名可能效果不夠好。其實我是希望韓國人遊行示威用漢字的,這樣電視機前的我們在看新聞畫面時就能更好地了解到現場的情況和民眾的心理訴求。

另外大家發現了沒有?日文的羅馬音可是很出名的,而且也容易學,那麼韓文有沒有羅馬音呢?有!但是不怎麼出名,一直沒什麼人知道。可能是韓語發音比較複雜,所以羅馬音的拼寫有時候不能很精準地反映韓語的實際發音情況。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 文化觀光部2000年式_百度百科 這就是韓國目前正在用的羅馬音方案。如果是看足球的人可能學學這個就更有用了,很多時候日本球員背後貼的名字我們都能念得出來,比較簡單,只要記得日文羅馬音的e、chi、shi不是漢語拼音的e、chi、shi,更接近 ye(yi衣+ê誒=ye業)去掉前面yi的發音只發後面ê的音、qi、xi就行了。但是韓國球員的不行,沒學過,一看到eo eu oe ae 這種就懵了。

在這裡,我要普及一個知識!!!其實漢語拼音有個地方,跟國外大部分的發音方案都不一樣!!!那就是,我們的e是用來表示呃額餓的音,但是大部分語言,都是用來表示像日語中的あいうえおaiueo的e,英語的set去掉前後的s和t的發音只發中間那個音,這種發音的!那麼我們的語言中有沒有這樣的發音呢?有!yi衣+ê誒=ye業就是。漢語拼音方案有一句話很多人可能都沒注意過——韻母ㄝ單用的時候寫成 ê。其實這個語氣詞我們在日常都用得到的!但是現在手機輸入法根本就沒有ê這個音的選項。所以大家記住了!如果我們要發ê的音,可以先用注音符號ㄝ代替!注音符號也是漢語拼音的一種拼寫方案,不過它沒有拉丁字母方案那麼與國際接軌,所以後來我們中國就沒有學這種方案了。

像誒和欸這兩個字,就同時有ei和ê這兩個發音。如果我們怕引起歧義,要強調自己發的就是ê,就可以打個ㄝ出來啦。有人可能會想了,那麼既然日文里有現成的え,直接拿來用好像也行。嗯不過我是想,既然漢語拼音方案里有這個符號的話,就可以不從假名中借用了吧,有時台灣的綜藝節目也會直接用注音符號表達語氣的。如果 ê 字手機可以打出來的話我早用了,每次打這個字都得複製粘貼,太麻煩了。

------------------------------

這是我的其他回答,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看一下

QQ表情,一臉懵逼裡面那張臉叫什麼?原圖來源又是什麼? - 知乎作家是怎麼給小說里那麼多角色起名字的? - 知乎電影《黑暗騎士崛起》中,蝙蝠俠最後死了嗎? - 知乎deadpool為什麼翻譯成死侍? - 知乎

------------------------------

說一說越南文。越南文中有大約60%的漢越詞(越南語中自古漢語派生出的辭彙,即越南語的漢字詞),那麼這部分理所當然可以用漢字書寫吧。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如果越南要恢復漢字,就要恢複比漢字複雜得多的「字喃」。其實我覺得這麼做不太現實。為什麼不能只恢復漢越詞中的漢字呢?我覺得拉丁字母夾著漢字寫也沒什麼關係的。越南文的固有詞可以繼續用拉丁字母書寫的,只要漢字詞用漢字書寫就行了。如果一個字,既有比較複雜的字喃形式的寫法,又有漢字的寫法,那麼還是用回漢字的寫法好了;如果是固有詞,只有字喃形式,又不想像日文那樣搞訓讀詞,那就用現在的拉丁字母形式吧。

-------------------------------

以下的內容,跟這一整篇回答,沒有直接關係。,如果對琉球問題不太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跳過哈。

今天本來想上網搜一張日本的遊行示威圖片貼到我的答案中的,可是後來搜到了這張

看得我很心酸。二戰後美國駐軍沖繩七十多年,都不把沖繩人當人看,搞得沖繩人像日本的二等公民似的。上面跟我聊英雄聯盟的朋友,很喜歡新垣結衣的,出生在沖繩縣那霸市的新垣結衣。不知為何,我會聯想到電影飢餓遊戲中,來自各個被統治區的遊戲勝利者。可能他們的拼上性命的努力,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讓自己成為國會區的寵兒,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成長的被統治區、其餘千千萬萬人的命運。看到日本紅白歌會上,大家都很喜歡的新垣結衣,即使在這充滿了俊男美女、歌舞昇平之地,依然是那麼的引人注目,再想到她所在的沖繩,成了日本向美國貢獻的犧牲品,我會有種複雜的感覺。可能,她本可以是一個中國的琉球少女吧,生活在中國最東部的、一年四季都充滿了陽光、永遠溫暖、永遠熾熱的島嶼上。罷了罷了,二戰結束後曾是琉球回歸中國的最好時機,蔣介石放棄了,現在再想拿回來,很難很難,不知道我們這代人看不看得到這一天。


題設錯了,日本沒有去漢字化,或者說沒有徹底去漢字化,目前做到徹底去漢字化的國家是越南,幾乎去漢字化的國家是韓國朝鮮,至於日本,雖然也有過去漢字化的嘗試,但是失敗了,然後繼續使用著漢字。

雖然越南和韓國都是去漢字化,有相似的結果,但是過程是不同的,最初的目標也是不同的。

歷史上,越南、朝鮮兩地長期為中國的領土、屬國或者勢力範圍,受到中國全方位的影響,這種影響包括文化、血脈、政治、經濟等影響,在不同時期,越南和朝鮮也經常自稱是「小中華」。

越南最早建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南海縣令趙陀割據,建立南越國,在此之前兩廣到北越一帶都是蠻荒狀態,當地土著的文明程度很低,趙陀不僅帶去了中原的文化、技術,也帶去了中原的人口,為越族地區「改良」人種,他帶過去了五十萬大軍,參與當地「建設」,所以越南人大都是有中原血統的,根據古代的叢林法則,當今越南人父系中原的比例要高一些。

據史料記載,這個南越王趙陀活了一百多歲,從秦始皇時期一直熬到了漢武帝時期,真可謂是超長待機,不過以當時那個自然條件和醫療條件,他能活這麼大歲數我是不信的。

不管怎麼說,趙陀也是開疆拓土有功,雖說是為了自己割據稱王,但好在後面又臣服漢朝了,雖然對內還稱皇帝,但是對外還是自認是漢的藩屬國的,然後就是中原王朝對越南長達一千多年的直接統治,是郡縣制的直接統治,直到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公元939年,駐守越南的靜海節度使吳權自稱越王,脫離中原政權自立,本來這個割據政權跟南方十國其他割據政權一樣,在北宋建政後,是要重歸一統的,然而北宋軍事太渣,竟然沒有能力收服這塊地方,只好讓這塊地方獨立了出去,越南結束了長達一千年的「北屬時期」。

越南自此徹底脫離中原王朝的控制,雖然在明成祖時期短暫的收復,但終因管理成本過高又不得不讓它獨立出去,然後就一直是作為中國的屬國存在,清朝嘉慶時期,當時的安南國請嘉慶帝賜國名「南越」,嘉慶帝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野心,歷史上的南越國是包括兩廣很大一片領土的,沒有同意「南越」這個國名,就給了他們一個「越南」的名字,告誡他們要認清自己的地位,不是「南方之越」,而是「在越之南」。

可以說,越南兩千多年的歷史,前一千年是中國的直接領土,後一千年是中國的屬國,越南受中國全方位的影響,漢字在古代越南也是深入人心。

那麼既然越南受中國影響這麼大,為什麼漢字被廢除了呢?

因為越南被法國人殖民了,因為中國作為越南的宗主國,沒有贏得對法戰爭的勝利。

中學歷史課本上,評價中法戰爭有這麼一句話: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說的就是那場戰爭,清政府在之前的對外戰爭中打怕了,因此這場仗打到差不多的時候,還是見好就收吧,所以後期停戰簽訂了合約。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實際上也就相當於清政府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對殖民地的經營,大家有目共睹,在全球反殖民運動大潮過後,法國還有幾十個海外領地,可以這麼說,在有些殖民地,法國是把那裡當做自己國家的領土去改造建設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改造當地的語言,能直接使用法語最好,不能使用法語的那就把原生語言拉丁化,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越語是拉丁化文字。

二戰結束後,又經過一系列對外戰爭,越南獲得了獨立,然而越南獨立後並沒有廢止拉丁化越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當時越南普通百姓的文盲率很高,相比於傳統的漢字,拉丁化文字更易於掌握,雖然之前上千年越南都是用的漢字,而且還借著漢字發明出了具有越語特色的喃字,但是並沒有全面推廣開來,無論是漢字還是漢喃,都主要是上層人士使用的,底層人民還是大字不識一個。

第二、為了擺脫中國對越南上千年的影響,用拉丁化文字對抗中國文化的持續滲透,雖然拉丁文字也是外國文字,但在當時的世界上,拉丁拼音文字已經成為了主流,甚至連漢字在當時都有意全面拉丁化。

用拉丁文字標記越語發音,雖然造成了越南的部分文化斷層,但就普及國民文化的角度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

我們在來看韓國,朝鮮半島的歷史要比越南長大概一千年,跟越南很像,最早也是因為天下大亂,中原人避居朝鮮建政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箕子朝鮮時期,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商朝滅亡後逃到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

過了八百多年,秦末天下大亂,西漢初年,原燕國人衛滿為避戰亂,逃到朝鮮,順便滅了箕子朝鮮,然後建立了割據政權,這就是衛滿朝鮮。

又過了幾十年,漢武帝滅了衛滿朝鮮,在其地置漢四郡,朝鮮半島大部領土納入了漢朝版圖,成為了漢朝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煬帝時期,大臣鼓動隋煬帝攻打高句麗也是這個理由,朝鮮本來就是我華夏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商朝人箕子護過,燕國人衛滿護過,漢朝武帝護過,您自比秦皇漢武,難道不去護一下嗎?

再說朝鮮半島北部這個割據政權高句麗,是扶餘人建立的,在當時也是雄霸一方,享國六百多年,在隋唐四代皇帝的連續打擊下,高句麗終於滅亡,朝鮮北部再次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成為唐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各位看漢唐兩朝地圖,都是有朝鮮半島北部和越南北部的,我們說起古代強盛的王朝,言必漢唐,因為漢唐兩朝實在是武功卓著,開疆拓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高句麗滅亡後,朝鮮半島再也沒有出現過能夠威脅中原王朝的強勢政權,只能安心認命當中國的屬國。

另外再說一下,當時的朝鮮半島高句麗和後面的高麗沒有直接的傳承關係,當代朝鮮國,無論是北朝鮮還是南韓,傳承的法統都是從新羅繼承來的。

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高句麗和百濟王族是一個文化體系,新羅和百濟統治下的人民是一個文化體系,這是兩種對立的文化體系,唐朝和新羅聯軍滅了高句麗和百濟後,瓜分了他們的人民和土地,唐朝把一部分高句麗遺民遷回中原內地,這批人後來都融入了中華民族,新羅就地瓜分了大部的高句麗遺民,還有本就和他們一個文化體系的百濟遺民。後面新羅又逐步將唐朝的勢力趕出了朝鮮半島,成為了唯一能代表朝鮮半島的政治勢力,此後朝鮮半島雖然也有分裂,但大體以統一為主。

朝鮮半島和越南一樣,也是全方位受中國的影響,無論是文化、血脈、經濟、政治,甚至朝鮮半島比越南受到的影響還深,因為朝鮮半島更接近中原王朝統治的核心區,歷朝歷代都有人移居朝鮮,中原一有戰亂,就有大批人移居朝鮮,現代朝鮮人相比于越南,血統上受中國影響更大。

朝鮮半島在明清時候,一直安分守己做中國的屬國,那時的朝鮮奉行的是「事大主義」,一切以中國馬首是瞻。

朝鮮使用漢字的歷史也比越南長,甚至日本使用的漢字最早也是由朝鮮半島傳過去的,那麼為什麼漢字被廢止了呢?

還是因為當時中國清政府太弱,中法戰爭結束後,中國放棄越南宗主國身份沒幾年,朝鮮半島又出現危機了,好在當時清朝這邊派去了一個政治強人穩住了當時的局勢,他就是袁世凱。

後來袁世凱向李鴻章提議,對朝鮮應該「廢蕃建省」,作為對日作戰的前進基地,李鴻章拒絕了這個提議,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戰敗,馬關條約被迫承認朝鮮「獨立」,朝鮮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二戰結束後,朝鮮恢復獨立地位,但是無論是朝鮮還是韓國,都在做著同一件事,那就是廢止漢字,這又是為什麼呢?

朝鮮廢止漢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漢字不僅是中國的文字,也是日本使用的文字,經過了日本幾十年的殖民統治,漢字烙上了日本的殖民印記,獨立之後,自然是要廢除一切殖民歷史的標記,廢除漢字也就理所應當了。

第二、朝鮮半島做了中國上千年的屬國,又做了日本幾十年的殖民地,現在終於恢復獨立了,那自然要走獨立發展的道路,漢字代表的就是被屬國被殖民,是不符合朝鮮民族宇宙第一的自信精神的,所以漢字必須得廢除,不是還有諺文嘛,老祖宗在幾百年前就為我們設計好了。

用諺文代替漢字書寫,是能不受漢字的影響了,但由於朝鮮語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辭彙都是漢字辭彙音變過去的,因此只是換了層皮而已,有時候自己都傻傻分不清,比如大家常舉的那個「防水」和「放水」的梗,這幾年韓國又有人呼籲恢復漢字教學,韓國的漢字恢復還在緩慢行進中。

說完了越南和朝鮮,下面就該說日本了,日本這個國家很特殊,孤懸海外,不和中國陸地接壤。

日本這個國家,其實最早的原住民不是今天的這群黃皮膚黑頭髮的黃種人,而是矮黑人,分子人類學Y染色體D2型。

有人對日本人的基因型做過抽樣統計,父系Y染色體基因型佔到35%以上的是D2基因型,剩下的有35%的O2基因型,還有20%多的O3基因型,其中O2基因型是朝鮮族的代表基因型,O3是漢族的代表基因型,也就是說,當代日本人不僅有矮黑人土著血統,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朝鮮血統和中國血統。

其實我對這35%以上的D2基因型是有疑問的,除非測出了全日本人的Y染色體基因型,否則這個結果都是有很大偏差的,日本有一億多人,而樣本容量只有幾千人,這幾千人是很難代表全日本人的基因分布情況的,按照古代叢林法則的規律,結合古代中國對南方地區的征服,這個D2基因型在全日本男性基因里佔到10%都已經算是極限了。

當代日本人其實和中國的直接關係不大,間接關係有一些,古代中國人,想要直接坐船從大陸的這一側到日本島上,是要經受住相當大的考驗的,君不見元朝軍隊幾征日本都由於「神風」導致全軍覆沒,別看就這麼幾百公里的海洋距離,在古代那就是天塹啊,一般情況下沒人會吃飽了撐的放著江南大好的地方不住,移民到日本島去討生活的。

所以日本人的那些漢人基因型,大多也是漢人先跑到朝鮮半島定居,後代再從朝鮮半島移民日本去的。

從朝鮮半島移民日本,那可就方便多了,半島和日本島之間有很多島嶼連接,方便隨時休整再上路,甚至在遠古時期,人們能直接從朝鮮半島走到日本島上,看起來很神奇的樣子。

日本島的原住民是繩文人,身材矮小、多毛髮,發展了近千年還是處於石器時代,約在中國戰國末期,朝鮮半島的居民開始大量渡海到達日本島,這批人被稱為渡來系彌生人。

彌生人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日本島的文化一下子從石器時代躍遷到了青銅時代,然後又進一步發展到鐵器時代,別的國家和地區要走幾千年的路,日本幾百年就走完了。

漢字也在那個時段一併傳入日本,而且是經朝鮮半島傳入的,日本告別了文盲時代。

彌生人對繩文人的優勢是全面碾壓的,無論是在文化還是在生產技術方面,文明的碾壓伴隨著生存的競爭,為了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按照古代的叢林法則,兩個部落打仗,戰敗的那個部落男人會被全部殺光,婦女會被充當為奴,資源會歸勝利者所有,彌生人男性跟繩文人女性通婚後,生出的孩子自然也是受彌生文化影響,然後進一步擴張生存空間,實際上,彌生人也一直是這麼做的,他們一直在向北擴張,直到近代時,日本才全面控制北海道,時至今日,北海道還有很多蝦夷人,他們是日本的少數民族,據說就是繩文人的後裔。

彌生人是從朝鮮半島來的,那麼朝鮮半島的這些所謂的「彌生人」又是來自哪來呢?

有人猜測,他們就是古代的扶餘人,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當今的日本人就是扶餘人和其他土著混血的後代。

扶餘人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強勢政權高句麗王國,橫跨朝鮮半島和遼東,扶余貴族又南下建立了百濟王國,統治著和自己不是同一民族的三韓民族,當時日本還叫倭國,倭國的上層是能和百濟直接通話的。

在唐朝聯合新羅一起攻打高句麗和百濟時,百濟和倭國也組成了聯軍,可見他們之間的緊密聯繫。

百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倭國又深受百濟文化影響,倭國上層還和百濟王族通婚,倭國也就間接受到了中國文化影響。

公元663年,白江口一站,百濟、倭奴聯軍大敗,又過幾年,高句麗被唐軍所滅,在其地置安東都護府,扶余勢力徹底退出了朝鮮半島,取而代之的是三韓勢力新羅,「統一新羅」是朝鮮歷史上的大事件。

自此之後,扶余從一個民族、一個帝國的名稱,變成了一個地名,現為吉林省松原市代管縣級市。

百濟戰敗後,還發起過復國運動,但都失敗了,日本知道了大唐的強盛,開始全面漢化,學習唐朝的一切先進文化。

如果當時中原王朝是像宋朝這樣的孱弱王朝,無力干涉朝鮮半島局勢,在高句麗、百濟、倭國的聯合夾攻下,滅亡新羅國,然後經過數十年的同化進程,扶余化三韓民族,從中國東北到朝鮮半島,再到日本島,會連成一片「扶余文化區」,甚至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扶余帝國」,這對我們中原王朝將是極大的威脅,事實上,日本在1931年就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日本的作戰計劃,先滅朝鮮,再佔滿洲,然後滅亡中國,實行的就是他們的扶余祖先在千年之前未完成的夢想,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島,正是當年「扶余帝國」的初步藍圖,老天有眼,一千多年前他們失敗了,一千多年後他們又失敗了,他們還是得退回本土四島。

當代日本人,是從朝鮮半島遷入,達到日本南部後,然後一路向北開疆拓土,才有今天的日本國版圖的,其實他們本來只是先遷過來,並沒想過就這樣在島上待著了,還想著經由朝鮮半島回到大陸,但是白江口一戰,徹底斷絕了他們回去的退路,朝鮮半島的扶餘人,要麼被殺,要麼被唐朝新羅兩國瓜分同化,他們已經沒有後方根據地了,那就只有在環境惡劣的日本島上艱難營生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大陸夢,所以千百年來,他們一直都在等待機會,再重新打回去,而且是按原路返回。

十六世紀末,中國明朝萬曆年間,他們嘗試過一次,以失敗而告終。

十九世紀末,中國清朝甲午年間,他們又試了一次,朝鮮淪陷,他們成功了一半。

1931年,他們偷襲中國東北,東北守軍不戰撤退,他們大喜過望,已經實現扶余祖先的初步夢想了。

1937年,他們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妄圖三個月能滅亡中國,結果被中國拖了八年,拖到他們瘋狗一樣地去打美國,然後他們終於被我們給拖垮了,我們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日本的帝國夢再一次破碎,還差點要全民玉碎了。

扶余民族,一千多年前崛起的時候碰到唐朝,一千多年後崛起又碰到我中流砥柱,算你們夠倒霉的,歷史上中國最強盛兩個王朝的成長期都被你們碰上了,你們扶余民族永遠都別想實現所謂的「大陸夢」了。

每每想到這裡,我是既感到慶幸又感到不容易,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隋朝就類比於民國,唐朝就類比於我朝,前朝沒做完的的事,我朝會接著做,中華民族和扶余民族一千多年的恩怨,還遠遠沒有結束,當然還得加上朝鮮民族,畢竟它是直接參与方,扶余民族利益受損,直接的獲益者就是它,無論是千年之前瓜分高句麗百濟的土地人口,還是二戰後確立自己在東北亞的國際地位,朝鮮民族都是日本民族的直接競爭者。

至於漢字,日本本島自彌生人遷入後,就沒有受到過外部勢利的全面侵略,也沒有亡國滅種的危險,所以雖然是借鑒了中華文化和漢字,但一直都是在獨立發展的,並且由於和中國不直接接壤,所以不用顧慮中國那麼多,日本在一段時期內還自稱中華過,越南、朝鮮自稱小中華,日本認為自己就是中華,至於中國的反應,我是鬼子我怕你?你不爽你來咬我啊,你咬不到我還照樣自稱中華,中國也就沒去多管這隻腳盆雞。

後來日本明治維新後,曾有人提議廢止漢字,結果失敗;二戰後,又有人提議廢止漢字,又遭失敗,然後就沒有人再提廢止漢字這回事了。

與越南、朝鮮不同的是,日本使用漢字、發展漢字,完全是自己自願的,不像越南、朝鮮是帶有半強迫性質的,甚至還帶有藩屬國的痕迹,日本在歷史上沒有做過中國的藩屬國,還差點聯合百濟、高句麗……唉……不說了,反正日本用漢字是自己選擇的,再者近代以來,日本根據社會的發展,又造出了很多漢字新詞,並且非常貼合現代生活、工作的使用,連中國都在引進使用,廢止漢字實在是沒必要,再說廢止漢字後難道用假名閱讀嗎?那可真是要折磨死人的節奏啊,馬鹿!

日本人看韓國廢止漢字,就跟看一群沒文化的寄生蟲一樣,雖然他自己也是在美國的羽翼下寄生著。

所以,越南、朝鮮、韓國會去漢字化,日本不會,日本還會繼續使用漢字,畢竟到以後哪一天,中國統一日本島了,日本人也不用重新學寫字了,換個讀音就行了,多方便的事兒。


韓國去漢字化進行得比朝鮮和越南都慢很多,因為漢字被視作傳統的一部分,跟中國倒沒什麼關係,而且去漢字化進行得最快的 90 年代,還是中韓之間關係最好的時候,無論官方還是民間。把漢字跟「中華人民共和國」聯繫起來並賦予民族色彩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所以當我知道 2016 年 3 月韓國棋院頒給 AlphaGo 的證書一開始是豎排國漢文,卻因年輕人反感證書里有漢字,而不得不重做一份橫排純韓文證書時,不得不感慨時代變了。

去漢字化至少從民間層面更多是為了簡便,用韓文錄入漢字費時費力,而且同音詞帶來的混淆並沒有嚴重到引起廣泛混亂的程度。這點在追求時效性的媒體工作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果純韓文大家都能看懂,信息量越來越大,時間就是生命,何必浪費時間輸入漢字?漸漸地,在許多場合,類似日本的國漢文就變成了「寫起來麻煩,人看著費勁,移動設備不支持」的雞肋。畢竟在非智能手機為主、文字交流靠簡訊的 1997—2010 年,大多數手機不支持漢字的顯示及輸入。2017 年還能看到許多韓文軟體及網頁在中文電腦上變成亂碼,遑論以前;而這些年恰恰是民眾進入信息時代最關鍵的幾十年。我最後一次被鼓勵寫國漢文的東西是 2010 年,之後就沒有遇到過對這種寫法感興趣的人。

當然,如果韓國再次變成一個親華國家,漢字的使用率應該能大大提高,不知我能不能看到這一天。

p.s. 2005 年漢城改名首爾,真的跟「去中國化」無關。


因為清末到民國那段時間中國一直在沉淪,說白了就是:中國失去了地區老大的話語權,而西方槍炮帶來的西方文化在那段時間成為殖民主義的副產品,從而導致各地的民族意識覺醒,還有文化獨立的興起。

說句題外話:不用說東亞各國去中文化了,現在國內還不是一樣一幫人以會說幾句鳥語為榮嗎?好好的中文不說,一定要夾雜幾句鳥語顯得自己逼格高一樣,還不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洋奴思想。


既然是在講文化,咱就少摻和一些地緣政治。
古代漢字圈的國家有五個:中國、朝鮮、日本、琉球、越南。近代之後,琉球被日本吞併,朝鮮一分為二。還是五個國家: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

先說「南朝鮮」。古代朝鮮一直都在使用漢字。在明朝正統年間(第六個皇帝的年號)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發布「訓民正音」,說白了就是朝鮮的漢語拼音,沒有漢字難,目的就是讓底層老百姓能看得懂政府告示、便利統治,官方、世家大族還是以使用漢字為正統的。(看《來自星星的你》里的《九雲夢》這些古典小說全是漢字寫的)到了近代,民族主義蔚然成風,漢字被認為一種殖民印記大受批判,所謂「韓語」又沒有現成的,所以,現代漢語只能是基於「訓民正音」不斷改造過來。1940年代,韓國立法推廣韓語,但效果不是很好,李承晚時代基本漢字得以保全,到了七十年代,朴正熙上台後開始全面廢止,八十年代時漢字使用很少了。(看郭在容的電影《天若有情》,反映的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韓國,那時的中學生校牌全是漢字)。到了如今,韓語就成了一種表音文字,只不過這個拼音太像漢字了。捎帶北朝鮮,類似韓國,不過社會主義國家,推廣起來更雷厲風行點。

再說說日本。日本真名、假名自古有之。真名由官方、男人們用,假名由民間、女人們用。所以真名又叫男書,假名又叫女書。真名全是漢字,假名就是現在日語的雛形。(為什麼日本如此推崇《源氏物語》,就是因為他是第一部用假名創作的小說)到了明治維新,漢字廢止運動開始,原來兩套並行不悖的語言系統如今由假名全部替代就好。不過日語依然保留了大約兩千個漢字,使其不至於完全變為表音文字,原因在於:日本的五十音圖涵蓋的音節太少了(比韓語還少),無法單純用音節表意,只能用漢字來區分同音不同意。再捎帶一句琉球,琉球被日本吞併是1870S的事,琉球作為古代中國的附屬國,漢字也是一直被官方使用的,語言近乎閩語。(日本的歌手喜納昌吉,唱日語版花心,琉球人,祖輩都姓楊。)

還有越南。一直使用漢字,單純地只是用漢字,法國人來了之後,法國傳教士發明了一套拉丁文越南語拼音,不斷推廣。法國人走了之後越南依舊沿襲至今。現在,越南文字除了有些發音方式近乎漢語之外,成了離漢字最遠的漢字圈國家。

最後說中國。漢字在近代的命運也是跌宕起伏的。五四運動之後,多次險些被廢(魯迅:漢字不廢中國逼亡),漢字羅馬話運動也是如火如荼,好在沒費,好在現在還能看懂紅樓夢,看懂水調歌頭。現在大陸用簡體字,港台用繁體字。其實台灣也想搞簡體字,不過沒搞成,堅持「正體字」。但我看好多台灣綜藝節目,他們沒有採用羅馬拼音,而是古代的表音系統,就是現代漢語詞典最後附錄里的第一頁的內容(猜測)。還有,現代漢語不是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的形成,日語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近代許多西方的名詞大多都是從日本傳過來的。比如汽車、電話、政治、革命、經濟、中華民族……我們深處其中是不自覺的。

說了這麼多,我想提出以下幾個看法:

1.當民族想像與世俗功利發生矛盾時。古代漢字文化圈是沒有民族這個概念的,民族主義傳過來,影響卻是極其巨大。為了達成部分人的「民族想像」,對文化的切割也是極其暴力的。語言作為一中實用工具也被貼上民族標籤,或捧或棄。表音語言雖然易於學習推廣,但同音詞、音節表達效率低等問題更加突出,更不用說沿用千百年漢字所積累起來的美感、深度化為烏有。其實是不利於世俗便利的。這些通病,在日韓也是可以看到的 如何解決?目前就是在漢字興廢的天平上打拉鋸戰。

2.什麼是民族的?如果用「訓民正音」寫的東西才是朝鮮民族的文化,那近代之前所有朝鮮文人用漢字寫到詩詞,朝鮮史學家用漢字寫的歷史、朝鮮朝廷用漢字寫到公文奏摺是不是朝鮮的東西?如果用「假名」寫的東西是日本人的文化,那曾經遣唐使的筆記文獻算什麼?那曾經日本的「白居易」「杜甫」算什麼?這種文化割裂斷代是不是對民族文化的戕害?是不是對民族傳統、祖宗文脈的否定?

3.漢字不只是一國一族之專利。名曰「漢字」,不過是漢族先人發明而已。就像西方的羅馬字母不過是羅馬人最先使用而已。一套語言文字的推廣發展,在於其所有使用者的群策群力。現代漢語得以發展,還要感謝日本人對日本的「漢字文化」的思考與改革。只有彼此學習交流,才能讓這套語言更加健康發展。輕言廢止,或是傲慢地拒絕,都是對這套語言的戕害。如果說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那麼日本韓國的漢字就都是中國的。那無異於說飛機火箭是西方人的發明,那麼中國的天宮一號就是西方人的一樣滑稽荒誕。中國要樂於見到漢字在他國生根發芽,枝葉繁盛,日本的漢字是日本人的,韓國的漢字是韓國人的,因為那些文字承載了他們自己的歷史,散發著他們自己的文化氣息。而不得以一種「天朝上國」的心態賜予你,借給你。要共享漢字帶來的便利與美感。

4.感謝這些曾經使用漢字的人民,感謝現在還在使用漢字或試圖使用漢字的人民。他們保留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歷史,我們接近他們,其實就是在接近我們的過去,我們在近代百年中丟失了太多,還好有他們,讓我們有機會遇見曾經的自己。


Riben xianzai bingmeiyou qu hanzi hua, qu hanzihua de shi HanGuo.Wo cai zhuyao shi yinwei qi minzu zhuyi yadao le lixing ba.Buxiang zuowei hanwenhua de fushu wenming,yubei duli zizhu de chuangzao yimen xinxuewen.

Raner HanGuo qu hanzihua yihou,chuxian le zhuduo mafan.Bifang shuo yigeren mingjiao 黃繼新,yong pinyin de fangshi xie chulai jiushi "HuangJixin".zhegemingzi shi sha yisi ne?buzhidao.Dan ruguo yong hanzi,women jiuhui zhidao zhegeci de yisi shi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jiancheng "jixin".Er Huang shi zhegeren de xingshi.

Meiyou hanzi zhihou,hanguoren mianlin de dagai jiushi zheyilei de wenti.Ta jiao "黃繼新",nibuzhidao duiying de shi shenme.

"黃繼辛"yisishi 「繼續辛勞」

"黃紀鑫"yisishi「紀念我賺了很多錢」「我五行還可能缺金」

「黃姬心」jiuhui rangren zhijie caichu「這個人的爸爸姓黃,他的媽媽姓姬,兩個人心心相映」hai kenneg shi「擁有姬發一樣勇敢的開創未來的心」

「黃寄歆」deyisi shi「寄予自己的歆羨」「寄語浮雲道珍重」

「黃濟新」deyisi shi「渡過難關,既往來開」

「黃寂昕」deyisi shi「日出煙塵消寂寞」

Dan nineng kandao de, jiu zhiyou "HuangJixin",zhehaihao, ruguo shi yigeren mingjiao 「張力」,nijiu hennan caichu zhegeren jiujing shi gansha de laila,「張麗」「張莉」「張利」「張立」「張黎」「張儷」「章麗」「張理」「章利」「章莉」……fenbie you butong de yisi.Zhe dique gei hanguoren de richang shenghuo dailaile zhuduo bubian,buguo,wo xiangxin tamen hui zhaodao ziji kefu defangfa de,women jiubuyao genzhe xiajiba caoxin le.

Lingwai duoshuo yiju,qu hanzihua zai lishi zhong youguo henduoci,bujinjin shi chaoxian bandao he yuenan.zhongguo ziji cengjing changshi,shi weile「替文盲著想易於掃除文盲並與國際接軌」. haozai houlai meiyuo biancheng wo wenzhang zhong xianzai suoxie de zhege xiongyang.Shizong shi Liangban chaochen fandui youxiao,suowei「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yiji,「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 ,kewei zhilun!

Lingwai shunbian ti yiju, youren na zhongguo de jiantizi shuohua,shijishang, jiantizi shi cong gudai shufa zhong jiuyou de,yibufen shi meiyoude,ye bufen daozhi le women lijie hanzi shiji yiyi de bubian, dan zhengti laijiang you jida de fangbian erqie meiyou gaibian taiduo yuanyi.suoyi wo de yijian shi「建議恢復部分繁簡意思完全不同的繁體字,繼續堅持用古代也用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異議的簡體字,簡化部分非常用繁體字中已經簡化的部首部分」。

Ruguo yong pinyin,qi houguo kexiang erzhi.


謝邀。

對於中文、日文來說,現代白話文和近世白話文(清代、江戶代)基本一脈相承

==&> 參考《紅樓夢》《兒女英雄傳》,《浮世風呂》《安愚樂鍋》

對於韓文來說,白話文基本上日常辭彙從來都是寫拼音,最後全部都寫拼音

對於越南文來說,白話文原本使用的「喃字」會把「一二三四五」寫成反人類的

所以輸給拼音是剛剛好

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農業時代的知識階層懂再多漢字、再多文言文,在近代工業化的大眾教育面前,起不了決定作用

另外,新加坡2000-2015年,在家裡講英語的人口從23%變成37%;漢語從59%下降到47%

這也是一種去漢字化。

漢字和表音文有一個本質區別在於,你不在漢字環境里天天接受輸入,

學漢字會變得非常痛苦,一個字抄寫多少遍,往往都記不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歐美人、美國華人、韓國人,學漢字學到要瘋,氣得詛咒漢字

(新加坡的漢語使用再往下掉,也會加入他們)

而在中國人和日本人看來卻是,現在電子產品普及,中日兒童學漢字越來越低齡化、簡便化

所以見過一個概念,認為漢字是一種 Great Wall of Language

有不少美國華人,從小在父母的影響下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

可是來中國,卻連餐館的菜單都看不懂,難怪Ted Chiang要寫文章來咒罵漢字


一言以蔽之,中國太弱。文化沒有持續輸出,日韓各國紛紛遠離,也就表現為去漢字化。當中國變強了,日韓各國需要「向化輸誠」時,這些國家才會重新考慮再漢字化。

古代中國,朝鮮自稱「小中華」,越南也以此自居。而日本言必稱大唐。這樣才吸引了他們積極引進漢字,乃至使用漢字。朝鮮過去的官方文書就是漢字。此後是中國文化衰落,挨打了。小弟們不跟了,才淪落至此。

要重新發揚漢文明,在經濟強大的基礎上積極輸出漢文化。也是必然的。中國勢力擴張,必然要求朝韓事大中國,日本脫歐入亞。復興的應當是漢文明。一個堪與基督文明,伊斯蘭文明分庭抗禮的東方文明。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一個政治事件的發生並不是孤立的,常常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

你可以想像二戰後的朝鮮:

1.常年被日本侵略,執行日語教育的之後,一方面是大批的文盲和日化教育的精英,一方面是席捲整個世界的現代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思想,當年民族主義推動了無數殖民地獨立,而朝鮮在歷史上來說,有一個慣性,就是在身旁有一個龐大中國的時候,要盡全力保證不被同化,保證獨立性,這是一個影響朝鮮幾百上千年的問題。

你看南北朝鮮最後都選擇了去漢字化來保持跟中國的距離,同時強化民族獨立性。

2.再者為了掃盲,利於推廣文字也很重要,我國進行了漢字簡化輔助漢語拼音的方式,而韓國選擇他們的方塊字也是有這樣的原因。

3.美國日本的影響也很大。

當然,我覺得韓國漢字和方塊字共用會更好,就如同日本一樣,對於小孩子和文盲學習方塊字,對義務教育出來成人可以替換當用漢字減少歧義。不過韓國的民族獨立情節很重,矯枉過正似乎也是一種必然吧。


最真實的故事。
選修「漢字的理解」這門課,班裡有將近80號韓國學生,還有包括我在內的三名中國學生。
然後一個特別滑稽的畫面出現了。
考試的時候只有我們三個中國人按正常的紙面書寫順序答題。而韓國人

絕大部分把卷子橫過來答題,寫漢字。

就跟畫設計圖紙一樣一樣的 。

------4.20更新

很多朋友不明白我說的意思,什麼叫韓國學生把卷子橫過來寫。

比如我們中國學生正常的答題和書寫漢字的排序,是這樣的:

怎麼樣,很自然很平常吧?

然後到了韓國學生那裡,他們是這樣書寫答題的:

圖可能表達的不清楚,大致意思就是由於漢字理解的不到位,漢字的書寫不熟悉,和畫畫一樣,一橫,一豎,一撇(估計他們只知道什麼叫弧)。

所以我們三個中國學生中我是最後一個交的卷子,而其他兩位同學早就答完了還等了我10分鐘。有的韓國學生乾脆寫了自己的名字就交捲走了。

韓國目前70年代生人的漢字書寫水平大致是這樣的:

另外有位朋友說我們仨中國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是馬島派來的猴子吧(滑稽)


因為他們認為被中國「殖民」是自己屈辱的歷史。

(只討論眾藩屬國,日本不在此列。)他們想擺脫漢字這種殖民烙印。

我之前在quora上回答了一個關於「中國為什麼不像歐洲人一樣殖民其他的地方?」的問題。我的答案中寫到,中國用一種結合歐洲封建模式和殖民模式的方式對亞洲(尤其是東亞及東南亞)地圖實施「殖民」,我們根據當地反應情況提名任命當地人為其國王,我們稱這些「殖民地」叫做藩屬國。

幾日之後,一位越南網友回復我如下:

替不想看英文的朋友大致翻譯一下:中國所謂的管理權只存在於中國自己的史書,中國對於藩屬國政府換屆的實際影響十分有限,向中國反應通報只是為了取悅中國。並建議我去閱讀越南的史書。

看完這位越南朋友的回復之後,我本來想回他一句,越南的史書都是拿漢字寫的。

但是出於友善,我沒這麼懟他,但他的回復確實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他想證明自己的國家不是中國的附庸,在上世紀民族意識覺醒之後,各民族紛紛想要自己的民族認同感,去除他民族的印記無疑是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自然而然會想去廢除漢字,這種最為明顯的漢民族印記。


之前在「為什麼日本不廢除漢字」這個問題下有回答過,貼過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明確兩個概念。

1、漢字是起源於中國的象形文字,是中國的唯一官方文字。但這並不意味著漢字是中國獨有的文字。在漫長的歷史中,日本、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尤其是越南),都曾經或正在使用漢字,並且各自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地方的語言創造出了新的漢字(以日本漢字為代表)。

2、如果將漢字作為一個書寫系統來看,日本的假名、朝鮮半島的諺文、越南的喃字等都屬於這個書寫系統的子系統。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目前使用的是獨立的,但源於漢字的書寫系統。

我們再來看看之前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為何最後放棄了漢字。歸納一下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1、漢字不能適應當地語言。長期以來,中原王朝的文化(漢文化)作為區域最強勢最先進的文化,深受周邊各國仰慕,因此在很長的歷史時期,東亞的共同文化即是漢文化。而在這些國家內部,漢文化實際上是掌握在少數精英權貴手中,形成了文化壟斷(說漢語,讀漢書,寫漢字)。而普通的底層的廣大民眾更多的接收的是當地的本土文化。這在客觀上形成了社會的「文化斷層」。因此在各國中都長期存在著「書寫一套系統(漢字),語言一套系統(當地語言)」這一現象。而在漢文化逐漸向底層傳播時,會和底層的本土文化產生碰撞。不少國家的解決辦法就是基於漢字創造一套獨自的書寫系統(諸如假名、諺文、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而這裡面,表音(假名、諺文)的自創文字又比表意(喃字、西夏文、契丹文等)的自創文字更能適應當地語言,因此生命力更為持久。而在日本和朝鮮半島,漢字作為本地自創文字的補充,主要擔負著消除歧義(同音不同字情況)的作用,因此,在理論上廢除漢字是不必要的。

2、傳統東亞封貢體系崩潰。近代以後,西方列強逐漸滲透入東亞社會,之前長期存在的封貢體系被打破,東亞各國之間的關係重新調整。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的各國逐漸對中原文化的先進性產生懷疑;另一方面,因為封貢體系的崩潰,各國外交的主要對象由中原王朝轉變為西方列強。因此,漢字的重要性逐漸下降,最終被各國遺棄。而日本長期遊走於封貢體系邊緣,不存在上述意識形態的顛覆性變化(誠然「華夷變態」的問題也曾經在日本社會尤其是上層產生過震蕩,但相較於朝越等國要溫和得多),同時其在長期吸收漢文化的過程中,將漢字視為本國文化的一部分並加以發揚,因此保存較為完好。

3、民族主義因素。彼時,東亞各國相繼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各國的進步人士在追求本民族獨立自主的過程中,利用民族主義思想,強化獨立意識。因此,在回溯本民族獨立的歷史源流時,順帶將其與中原王朝的宗藩關係視為「黑歷史」,予以否定(事實上各藩國無不利用「華夷思想」和「宗藩規矩」為鞏固統治秩序和對外擴張提供合法性)。在這種情況下,漢字自然被當做這段「黑歷史」的代表,逐漸被各國廢除。而日本不存在這種「歷史包袱」,相反日本在歷史上卻時常利用同中國的這種文化紐帶,反客為主,自居「中華正統」,進取中原(以豐臣秀吉對明朝的態度和二戰時「大東亞共榮圈」為代表)。

另外,日本文化總體來說,其實還是比較開放和包容的。除了漢字以外,日語中還存在大量的外來語,雖然這些外來語來源廣泛,但現如今也被是做日本自己的語言得到傳承。


問題本身陳述了錯誤事實——日本並沒有去漢字化呀


為什麼西方各國不再沿用拉丁語,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等反過來問,為什麼不用適合本民族語言的書寫體系而堅持使用其他民族(外國人)的書寫體系。在中華文明一枝獨秀本民族沒有書寫文字的狀況下,直接使用漢字可以直接從先進文明汲取營養,而且也是唯一的方法。等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形成與中華文明實質不一樣的派生文明的時候,出現適合自民族的書寫體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具體的看,越南是被動的接受字母化的方案,朝鮮和韓國則是主動選擇字母化的方案,而日本則很早就採用漢字和字母並用的混合方案。歷史上的西夏人比較有趣,發明另類的漢字,不過主體民族消亡了也就不在被使用。漢字的書寫體系有個缺點,需要長時間的系統學習,在古代除了貴族和僧侶還有政府官員,眾多的農民,手工業者很難通過漢字學習文化,這一點放在中國古代也是一樣。要不是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加上漢字的簡化,中國的文盲率估計也降不下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為中國鄰居的社會主義國家,朝鮮和越南的政體差別這麼大?
為何近代以來曾經與中國關係極為密切的越南、朝鮮等藩屬國沒有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中美法三個國家中越南人更恨哪個?
十年輪戰真的拖垮越南經濟了嗎??

TAG:東亞文字 | 韓國 | 越南 | 漢字文化圈 | 文字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