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納稅人」意識那麼差?


首先納稅人意識不是納稅意識,具有納稅人意識不僅僅是遵守依法納稅的義務,更要爭取並享有相應的權利,無權利不納稅,應該成為一個基本常識,而反觀我國目前的狀況,納稅人意識當然不會高:

1,我們還算不上是個法制國家,在稅法上更是如此,大部分稅法都不是法律確定的,而是行政部門制定和調整,增加稅種調整稅率太任性,有分歧或模糊的條文又自行解釋,如何依法納稅?

2,政府職能還是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服務者,只強調納稅,而不注重服務於納稅人,怎麼能期望納稅人意識提高?

3,政府預算不透明,繳納的稅完全不知道用在什麼地方,納稅人基本的知情權都沒有,為什麼還要老老實實的繳稅?

4,以間接稅為主,我們每天都在繳稅,可我們交的什麼稅,交多少稅,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甚至自己是不是納稅人都不知道,何談去爭取納稅人權利。

等到納稅人權利和義務對等了,納稅人意識自然會提高


納稅和不納稅除了被處罰以外沒有差異,主要是納稅人看不到納稅後得到的福利


某知名節目的嘉賓接到過節目組給的一個單子,上面列著節目中禁止提到的話題,其中包括納稅人意識。

宣傳機構有意的模糊納稅人意識,甚至模糊「稅」的存在,這應該是很大的一盤棋。。。


在一個國家裡,每一個公民都有維護這個社會的秩序的義務,與其對應的權利是這個國家會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納稅只是這個大義務里的一個組成部分,把它單獨拿出來宣傳沒有意義,在中國要培養的是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這比納稅人意識大多了。


我覺得該思考的是,有多少稅收真正用到百姓身上了


尤其在基礎鄉鎮,執法力度不大,納稅人不當回事,反正也怎麼不著我,這個不單單是稅務機關造成的。


建議題主看下「美國獨立戰爭史」!對了,環球時報說了:不要總拿納稅人說事。


因為政治敏感


自己的收入中有一大部分是上勞務稅的,勞務稅交的讓人難受,卻不知道我能有什麼納稅人權益。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用例子來很好的解釋。例如曲婉婷她媽貪污3.5個億,曲婉婷說他媽是個英雄,她媽受審是無奈和不公。納稅人粉絲居然為她背書,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說明。


王錦思


一個是富起來得晚,還在資本積累階段,把票子拽得緊。一個是目前國人連契約精神都還沒有成型,更別談具有強制性的納稅義務了。還有一個是征納關係目前還是對立的矛盾關係,征納過程也是相互博弈的過程。所以,納稅人普遍有抵觸心理。再一個,稅收宣傳跟不上。所謂「為國聚財,為民收稅」,這句話該好好宣傳解釋清楚。稅收收入的走嚮應該讓百姓知曉,從而減輕他們的抵觸心理。

當然,偷稅逃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合理避稅和稅收籌劃是可以用的。呵呵。

總之,要提升百姓的納稅意識,任重道遠。


很光榮嗎?


推薦閱讀:

把自己對象綠了,這事在法律和法理上怎麼算?
對方欠我十萬,欠別人很多加一塊有300多萬,現在無力償還,怎麼要都不給,他被判刑後,還用不用還錢啊?
大陸法律哪一條對我國人民而言比較好?
為什麼蝦米、QQ音樂、天天動聽在境外不用用,但網易雲音樂卻可以?
如何看待中國憲法不能作為判決依據?

TAG:法律諮詢 | 納稅人 | 法律常識 | 法律知識 | 個人納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