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傳統中,東北人吃豬肉、西北人吃羊肉、西方人吃牛肉??
RT
因為東北虎,西北狼,歐洲的番番是獅子,duang~!
其實是東亞人普遍吃豬肉多,中亞一直到歐洲吃羊肉多,而牛應該是全世界都在吃。之所以食用量與地區分布不均,一方面是馴化時間導致的食用習慣,一方面有倫理道德和宗教的約束。
首先野豬最早就是10000年前吧,在東北亞地區被馴化,變成了今天可飼養的豬、可以食用的豬肉。為什麼是豬而非牛羊被馴化,很重要的一點是野豬本身習慣於生活在叢林里,東北亞適合他們,而牛羊則需要草原,直到今天,一些東北山區的居民還保留著冬天上山打野豬的習慣,帶上幾條德牧,上去一頓咬,一隻野豬夠吃一個月了,我在寬甸山區的一家農戶里吃過一次,纖維比牛肉還粗...。除了東北人,韓國人、日本人也都是以豬肉作為主要肉食,因為韓日民族的祖先最早同樣是來自東北亞地區的通古斯民族,於是保留了這樣的飲食習慣。後來豬的馴化飼養及食用習慣,漸漸從東北亞擴散到了整個東亞。
俗話說「羌煮貊炙」。羌指的是西北游牧民族,他們擅長用煮的方式烹制肉類,通常是牛羊肉;貊指的是東北的土著民族,他們擅長烤(放在鐵制器皿上,有些像煎)的方式烹制豬肉。這樣的烹飪方式和飲食習慣流傳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最直觀的就是大街小巷的韓式烤肉和日式的鐵板燒。歐洲人也吃豬肉,但不多,比如德國人,他們的飲食習慣跟東北人及其相似,吃豬肉和酸菜,味道不大一樣,但是個有趣的巧合。
西亞是另一個最早馴化野豬的地區,但由於伊斯蘭教的原因,這裡的人們在宗教傳入後就漸漸告別了豬肉。伊斯蘭教認為豬肉是髒的食物,會帶來疾病和晦氣,其實事實也的確如此,伴隨馴養野豬而來的是流感的誕生,自從豬被圈養後,封閉的環境讓疾病滋生,之後病毒以流感的形式傳入人類社會。
綿羊和山羊都是最早在西亞被馴化,大約10000年前。整個中亞一直到歐洲,都是高原、草原地形,及其適合羊的馴養,加之羊的飼養成本較低(吃草),附加經濟價值極高(如羊皮、羊毛,羊腸還能做吉他弦),又不像牛可以作為高級技工耕田犁地,僅僅就是養了吃肉的,於是此牧畜在歐亞大陸迅速推廣,因為羊是食草動物,沒有受到穆斯林的排斥,所以羊肉直到今天都是中亞直到西歐的主要肉食。
大概5000年前,羊才跟隨小麥及青銅器來到中國,這時的中國人已經吃了5000年的豬肉了,從飲食習慣上看羊肉很難融入(今天把超市裡的豬肉,都換成南美人喜聞樂見的羊駝肉,國人也會瘋吧,這就是飲食習慣),另外羊需要放養,不太適合圈養,再就是飼料帶來的經濟成本,大面積的草場恰恰是中原地區缺乏的,圈養需要提供人工飼料,相比豬肉來說成本略高。羊對於大部分東亞人來說應該算是高級食材,漢語中「羊」字經常作為形旁,指美好的意思,比如「鮮」意為好的魚,「美」,應該就不用解釋了。今天羊肉在中國還是價格高於普通肉類,關鍵就是飼養問題,除了內蒙古高原和西北,基本沒有合適的地區,於是羊也只能在此地安家落戶,加之後來伊斯蘭教的傳入,導致我國西北地區的人們更多的食用羊肉。而且現在職業牧羊人在逐年下降,養羊的人越來越少,羊也越來越少,而羊肉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對於廣大中等收入的國民來說,還是安心吃咱養了一萬年的豬吧。
牛肉是世界性的動物,是最晚馴化的大型動物,這也可能影響了牛肉食用習慣的養成。大約在6000年前到8000年前這段時間裡,不同種類的牛在歐亞大陸的不同地區被馴化,最晚馴化的是水牛,在6000年前的中國。但牛的食用價值相比經濟價值來說還是渺小,尤其在農耕民族的眼裡(中國、印度、中南半島),所以黃牛、水牛在東亞、南亞大部分時間還是當做人工的補充,從印度人對牛的敬仰膜拜可見一斑,而在中國的農業社會也很少殺食耕牛,畢竟一隻牛能創造的價值遠大於他的肉。一種可以創造極高經濟價值的物種,怎樣的人才能捨得吃它?滿足口腹之慾、而放棄更多的價值,那必然是土豪啊!所以在歐州的中世紀,牛排開始在貴族階層流行,吃牛排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到了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先富起來的英國人將牛排廣泛的推廣開來,成為一種「平民」美食,當然也僅限於那個時代的工業大國,後來這樣的飲食文化隨著「帝國主義」佔領世界,也成為了全世界的潮流。吃牛排在今天的東亞依然算是件上檔次的事情,蘭州牛肉麵里可憐的幾粒牛肉也可以做反面例證。謝邀。
首先,要知道這種生物的原產地在哪裡,馴化的難易程度。
其次,要看這種生物的食物是不是本地能生產。
最後,生活的環境要適宜生物的生存。
譬如,豬,不怕冷,吃雜食,漢族傳統就是吃豬肉,中國也是主產地。首先豬一般都吃穀物和野菜,羊吃牧草東北是主要糧產區呢,盛產穀物自然就多養豬啊
西北是草原,滿地是牧草,不適合農業文明發展(不然蒙古哪來的),所以就多養羊
西方豬肉菜式也不少,什麼培根啊德國豬手之類的但是由於不是非常純粹的農業文明(草原多),缺乏養豬的基礎條件。他們直到中世紀,還沒有完全的馴化野豬。那時候歐州人養的豬還是青面獠牙,滿身黑毛,跟野豬似得。所以肉類就以牛肉和雞肉為主咯肯定是地理環境造就的。
漢民族吃豬肉是因為農耕文化所導致的,很少遷徙,吃熟食。豬肉是不能生食的。東北闖關東後,發展了農耕文化,所以開始安定,養殖豬,吃豬肉。
西北吃羊肉,是因為地理環境造就的,西北地廣物薄,羊對環境適應性強,可以散養。不能養豬和牛,是因為環境惡劣。
歐洲吃牛肉,一方面歐洲有較好的草原,二來,他們的農耕文化落後,有著濃重的游牧氣息,三來,長期未能形成統一局面,人民遷徙性強。
我覺得很大因素是環境原因造成的。古代中國是農耕社會,牛用於農業生產,民間是不能私自宰牛,黃河中下游和是平原,也不適合養殖羊。西北地區草原廣袤,適宜牛羊。西方人,我把定義在歐洲地區,不同於中國的農耕,歐洲是海洋文明的起源地,土地有限,盆地山脈高原較多,溫和的氣候也適合生長優質的草。憑藉幾乎遺忘的高中地理知識勉強回答……
這是游牧民族,農耕民族和漁獵民族的差別。
傳統中,東北人什麼都吃,不忌口。只是相對來說,牛要用來耕地,更值錢一些,豬比較適合食用。
1、產什麼吃什麼2、主不讓吃的不許吃
二、喜污穢。其生活區域骯髒不堪,食用的飼料也是污穢的,難與食草類動物相比。
三、性惡無常。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豬一旦餓極連生豬崽也照食不誤。一般動物,即便小鳥也會與飼養它的人建立某種感情,義犬救主等動物助人的故事廣為人知,但豬卻有時連飼養它的人的嬰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現象,其性較之虎狼有過之而不及。
四、亂倫交配。幼豬一旦到發情期,有的會同生養他的母(公)豬交配,繁衍後代無上下、尊幼之分。而牛羊則不會這樣。還有,豬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頭,穆斯林們是講究回心轉意的,而豬的這一特性和穆斯林們的這一生活習慣背道而馳,這也是穆斯林們不吃豬肉的一個原因。
豬肉本身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中醫就知道,一個病人病重的時候,醫生說:「回去燉點牛肉,羊肉補一補。」你見過醫生讓吃豬肉的嗎?豬肉是敗肉類,身體不好的吃了能把人吃死的。還有中國的職業球員,外國教練對他們第一條要求就是不吃豬肉。外國人吃好多豬肉!還有雞肉,還有魚。 不要偏見。現在全國各地也是,各種肉,各種海鮮吃得不亦樂乎。
推薦閱讀:
※羊奶既然是奶中之王為什麼不如牛奶?
※怎麼捉羊?
※為什麼中國沒有像日本神戶那樣頂級的牛肉?
※牧羊人不牽著羊為什麼可以讓羊跟走?
※食用昆蟲能否完全取代傳統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