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歷史背景下 為什麼資產階級具備軟弱性和妥協性 而無產階級不具備局限性 並成功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請注意措辭,是「民族資產階級」,
買辦資產階級不僅很強硬,還有洋人大腿
之所以說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
本質上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本身力量過於弱小。而當時的中國只是一個落後而封建的買辦農業國。
這個「落後」不是指不民主,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落後。比如中國的鋼產量一度在1930年跌破3萬噸,無煙煤產量比上面減少了六分之一。而日本在同期的鋼產量是310萬噸,到1937年更是達到500萬噸。
封建是指封建的生產關係,只是名詞,不是形容詞。
當時的中國是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而民族資產階級受買辦政府的壓迫尤為深。《中美友好通商通航條約》實質上就是買辦政府出賣中國市場的記錄。
(偷懶找出歷史教科書(′ . .? . `))
因為殖民地國家徹底的革命擺脫外國資產階級,必須發動最廣泛的底層群眾。到那時候工農組織起來了,資產階級是不是就要害怕狗頭被剁下來了?
共產黨在廣州政府時期,搞工運已經讓資產階級(kmt金主)有不滿了。
再往後,蔡元培就退到支持412支持剿共的立場上去了。好一個兼容並包,歷史書不戳破真是給臉。這個問題很好,也很簡單。
為什麼軟弱?因為資產階級有資本,你打仗去了,家裡的東西咋辦?沒了你不心疼嗎?所以你打仗就會不堅決,總是惦記這個惦記那個,你就軟弱了,這就是軟弱性。
你有老婆有孩子,別人隨便一拿你老婆孩子(你的資本)來要挾你,你就妥協了,這就是妥協性。
為什麼無產階級革命性強?啥都沒有了就剩下爛命一條,革命結果不管怎麼樣生活都不能再差了,所以無產階級全部傾向於革命,這就是革命性。
這就好比零分的孩子怎麼考都是進步一樣,所以他們考試最沒有心理壓力。
-------
補充閱讀,可能有人會提到資產階級革命(比如圈地運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其實當時資產階級還沒有形成資產階級之前,我們可以稱之為「潛在的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的對立,當資本主義還沒有成為世界默認的規則的時候,資產階級是沒有土壤的,潛在的資產階級是需要革命之後才會變成資產階級的,或者說是窮人階級轉化成為了資產階級。而實際上潛在資產階級在革命之前和封建地主階級相比仍舊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資本」根本不配稱作資本,當資本主義還沒有成為人類默認規律時,即使擁有再多的貨幣,也無法轉換成權力,這些貨幣本身也就不存在對個人的異化(無論是哪個方向的),只是一堆破銅爛鐵的等價物罷了。
至於還有一些引用各類學術文獻證明的人恐怕對社會規律還是沒理解的那麼到位,實際上政治作為一個和日常生活最貼切的利益關係描述方法,並不僅僅是一個科學研究規律「學科」這麼簡單,所以基本上都可以用通俗簡練的語言描述,只是看你的思想深度能不能跟上罷了,我近期讀了不少政治研究和國際政治研究的論文,都很少有照本宣科不知所云的,往往都是用很多通俗的語言描繪現實場景之後引出科學的道理,能不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深刻的道理,這也是一個人思想深度的體現。本以為「響鼓不用重鎚」,多少留幾分臉面的;現在想來還是我心慈手軟。
反對@逆境的奮起反抗 。
我跟這位先生關於「流氓無產者/遊民無產者」的爭論,起於這位先生在另一個回答評論中對魯迅文本中阿Q的附會,而我對此的分析論述,不願再多談一遍。不過,這位先生竟然在這個回答中繼續把「流氓無產者/遊民無產者」混為一談,那末我也只能繼續戳破這位先生「高談闊論」的皮嘍。
首先先引一段魯迅的另一段經典文本(這位先生百度之餘,大約是不願親自閱讀的)
【況且,一想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然而她總如此,全不見有憐濴起來的希望。他們於是想打發她走了,教她回到衛老婆子那裡去。但當我還在魯鎮的時候,不過單是這樣說;看現在的情狀,可見後來終於實行了。然而她是從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還是先到衛老婆子家然後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以上兩段約莫是《祝福》的開頭與結尾處,但時序是相近的,無比明確得指出了祥林嫂辛勤勞動了大半輩子後終於成為了毛筆下所述的「遊民無產者」,當然,依這位先生的回答,」毛澤東所說的遊民,實際上就是馬克思在霧月十八中被反覆提及,被鄙視的流氓無產者」,「祥林嫂」大約也是「具有土匪流寇的習性」的「流氓無產者」吧,以及,這位先生一貫表達中的藐視氣氛。
魯迅的文本就到此,下面轉入毛澤東的文本:
【六 遊民。中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地位,造成了中國農村和城市中的廣大失業人群。在這個人群中,有許多人被迫到沒有任何謀生的正當途徑,不得不找尋不正當的職業過活,這就是土匪、流氓、乞丐、娼妓和許多迷信職業家的來源。這個階層是動搖的階層,其中一部分容易被反動勢力所收買,其另一部分則有參加革命的可能性。他們缺乏建設性,破壞有餘而建設不足,就又成為革命隊伍中流寇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來源。因此,應該善於改造他們,注意防止他們的破壞性。】
這段話,這位先生也是引用過的,但我明了這位先生的閱讀能力,不得不再揉一遍。
毛在這段話中已經明確指出了「遊民無產者」的經濟基礎:「中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地位,造成了中國農村和城市中的廣大失業人群。在這個人群中,有許多人被迫到沒有任何謀生的正當途徑,不得不找尋不正當的職業過活」
也就是說,在近代中國的雙半社會下,有相當一部分人群,準確得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是愈來愈多的人群,被拋出了社會生產,而又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找尋不正當的職業過活(也有一部分則出洋做工)。當然,這種「不正當」,更多地是封建倫理下的「不正當」,正如魯四老爺嘴裡的那句「謬種」。
這位先生對「破壞性」的誤解也是極其的淺薄。
這又得上毛澤東的另一份文本。
【由於紅軍中遊民成分佔了很大的數量和全國特別是南方各省有廣大遊民群眾的存在,就在紅軍中產生了流寇主義的政治思想。這種思想表現在:一,不願意做艱苦工作建立根據地,建立人民群眾的政權,並由此去擴大政治影響,而只想用流動游擊的方法,去擴大政治影響。二,擴大紅軍,不走由擴大地方赤衛隊⑶、地方紅軍到擴大主力紅軍的路線,而要走「招兵買馬」「招降納叛」的路線。三,不耐煩和群眾在一塊作艱苦的鬥爭,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
這段文本中,毛詳細闡述了因為遊民成分而產生的流寇主義的主要內容並批判之,總得來說,是革命策略的問題,而不是這位先生看到「流寇」兩字,便開始頭腦風暴的「說白了,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有道德約束,殺人放火無所顧忌。簡而言之,這幫綠林好漢們天生是造反的好料,殺人的好刀」云云。好笑至極。
另一份毛的文本也可為旁證。【反對單純軍事觀點和流寇主義[14],承認紅軍是中國革命的宣傳者和組織者】
毛所批判的「流寇主義」依舊跟這位先生的污衊無關。
(待續)
那時候的資產階級分兩種,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前者依附於外國勢力,後者依附於本國官僚。買辦們當然不可能反帝反殖民。
民族資產階級雖然願意反帝反殖民,但是本國的官僚與軍閥們,是靠外國勢力支持,才能得到相應的武器等設備,本國民族資產階級所能提供的是以輕工業為主。
抓不到槍杆子,怎麼能不軟弱妥協?
一戰期間,外國干涉力量變小了,民族資產階級不就硬氣了一些嗎?
隨著一戰結束,以及中國身邊有日本,日本入侵加劇,本國民族資產階級變弱,買辦階級力量變強,最終買辦階級中的美英勢力代表者,戰勝了日本代表者。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要放在二戰結束後這個大環境下看的。
二戰削弱了除美國外的其它外國勢力,所以他們在中國的代表者自然得不到更多支持。
而且二戰後美蘇爭霸,美國不得不將力量重點放到西歐,減少了亞洲地區干涉力量
二戰期間面臨外國資產階級的入侵,各國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地位下降、破產,變成無產階級,或者被逼與無產階級合作,從而壯大了無產階級的力量。
當二戰後美國勢力無力過多干涉亞洲的時候,亞洲無產階級要挑戰買辦階級,而中國當時無產階級力量最強,又是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者,本國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受到了極大的削弱,不得不與無產階級合作
——————————
想了想,其實簡單來說,課本上所說的資產階級軟弱妥協性,關鍵點就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造成的,存在外部干涉造成的
既然題主你談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那適用的就是中國近代革命史,那我們這裡不談其它。
其實對於這種已經有偉人在當時的社會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明確的闡述清楚了的基礎問題,我們當代再多談什麼意義並不大,這裡我就直接引原文吧,恕我引用的比較多些,因為太祖的分析太精彩,到了字字珠璣,我不大敢亂刪節的程度。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無產階級的革命性高於中產(資產)階級,而不易妥協?
我們來看毛澤東選集第一篇,中國社會的階級分析,其中區分了七個大階級和四個陣營。
一、誰是革命的階級和革命陣營的朋友?
有三個大階級。
1.無產階級。現代工業無產階級約二百萬人。中國因經濟落後,故現代工業無產階級人數不多。二百萬左右的產業工人中,主要為鐵路、礦山、海運、紡織、造船五種產業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個數量是在外資產業的奴役下。
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我們看四年以來的罷工運動,如海員罷工、鐵路罷工、開灤和焦作煤礦罷工、沙面罷工以及「五卅」後上海香港兩處的大罷工所表現的力量,就可知工業無產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處地位的重要。
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哪種人都不如他們的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都市苦力工人的力量也很可注意。以碼頭搬運夫和人力車夫占多數,糞夫清道夫等亦屬於這一類。他們除雙手外,別無長物,其經濟地位和產業工人相似,惟不及產業工人的集中和在生產上的重要。中國尚少新式的資本主義的農業。所謂農村無產階級,是指長工、月工、零工等僱農而言。此等僱農不僅無土地,無農具,又無絲毫資金,只得營工度日。其勞動時間之長,工資之少,待遇之薄,職業之不安定,超過其他工人。此種人在鄉村中是最感困難者,在農民運動中和貧農處於同一緊要的地位。
2.半無產階級。此處所謂半無產階級,包含:(一)絕大部分半自耕農,(二)貧農,(三)小手工業者,(四)店員,(五)小販等五種。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群眾。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他們的問題。半自耕農、貧農和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都是更細小的小生產的經濟。
a、自耕農: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雖同屬半無產階級,但其經濟狀況仍有上、中、下三個細別。半自耕農,其生活苦於自耕農,因其食糧每年大約有一半不夠,須租別人田地,或者出賣一部分勞動力,或經營小商,以資彌補。春夏之間,青黃不接,高利向別人借債,重價向別人糴糧,較之自耕農的無求於人,自然景遇要苦,但是優於貧農。因為貧農無土地,每年耕種只得收穫之一半或不足一半;半自耕農則租於別人的部分雖只收穫一半或不足一半,然自有的部分卻可全得。故半自耕農的革命性優於自耕農而不及貧農。
b、貧農:是農村中的佃農,受地主的剝削。其經濟地位又分兩部分。一部分貧農有比較充足的農具和相當數量的資金。此種農民,每年勞動結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種雜糧、撈魚蝦、飼雞豕,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勉強維持生活,於艱難竭蹶之中,存聊以卒歲之想。故其生活苦於半自耕農,然較另一部分貧農為優。其革命性,則優於半自耕農而不及另一部分貧農。所謂另一部分貧農,則既無充足的農具,又無資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無幾,更需要出賣一部分勞動力。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他們是農民中極艱苦者,極易接受革命的宣傳。
c、小手工業者:其所以稱為半無產階級,是因為他們雖然自有簡單的生產手段,且系一種自由職業,但他們也常常被迫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其經濟地位略與農村中的貧農相當。因其家庭負擔之重,工資和生活費用之不相稱,時有貧困的壓迫和失業的恐慌,和貧農亦大致相同。
d、店員:是商店的僱員,以微薄的薪資,供家庭的費用,物價年年增長,薪給往往須數年一增,偶與此輩傾談,便見叫苦不迭。其地位和貧農及小手工業者不相上下,對於革命宣傳極易接受。
e、小販: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其地位和貧農不相上下,其需要一個變更現狀的革命,也和貧農相同。
3.小資產階級。如自耕農,手工業主,小知識階層——學生界、中小學教員、小員司、小事務員、小律師,小商人等都屬於這一類。這一個階級,在人數上,在階級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自耕農和手工業主所經營的,都是小生產的經濟。這個小資產階級內的各階層雖然同處在小資產階級經濟地位,但有三個不同的部分。
第一部分(小資右翼)是有餘錢剩米的,即用其體力或腦力勞動所得,除自給外,每年有餘剩。這種人發財觀念極重,對趙公元帥禮拜最勤,雖不妄想發大財,卻總想爬上中產階級地位。他們看見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財東,往往垂著一尺長的涎水。這種人膽子小,他們怕官,也有點怕革命。因為他們的經濟地位和中產階級頗接近,故對於中產階級的宣傳頗相信,對於革命取懷疑的態度。這一部分人在小資產階級中佔少數,是小資產階級的右翼。
第二部分(主流小資)是在經濟上大體上可以自給的。這一部分人比較第一部分人大不相同,他們也想發財,但是趙公元帥總不讓他們發財,而且因為近年以來帝國主義、軍閥、封建地主、買辦大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他們感覺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從前的世界。他們覺得現在如果只使用和從前相等的勞動,就會不能維持生活。必須增加勞動時間,每天起早散晚,對於職業加倍注意,方能維持生活。他們有點罵人了,罵洋人叫「洋鬼子」,罵軍閥叫「搶錢司令」,罵土豪劣紳叫「為富不仁」。對於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運動,僅懷疑其未必成功(理由是:洋人和軍閥的來頭那麼大),不肯貿然參加,取了中立的態度,但是絕不反對革命。這一部分人數甚多,大概佔小資產階級的一半。
第三部分(小資左翼)是生活下降的。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謂殷實人家,漸漸變得僅僅可以保住,漸漸變得生活下降了。他們每逢年終結賬一次,就吃驚一次,說:「咳,又虧了!」這種人因為他們過去過著好日子,後來逐年下降,負債漸多,漸次過著凄涼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慄」。這種人在精神上感覺的痛苦很大,因為他們有一個從前和現在相反的比較。這種人在革命運動中頗要緊,是一個數量不小的群眾,是小資產階級的左翼。以上所說小資產階級的三部分,對於革命的態度,在平時各不相同;但到戰時,即到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得見勝利的曙光時,不但小資產階級的左派參加革命,中派亦可參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挾,也只得附和著革命。我們從一九二五年的五卅運動和各地農民運動的經驗看來,這個斷定是不錯的。
二、誰是革命陣營的敵人?
是兩個大階級。
地主階級(1)和買辦階級(2)。在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這些階級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他們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是極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國家主義派和國民黨右派。(這兩個階級加上其背後的一干資本主義帝國,便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敵人,即三座大山)
三、誰是兩個陣營之間的騎牆派?
一個大階級:
中產階級。這個階級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產階級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於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其政治主張為實現民族資產階級一階級統治的國家。有一個自稱為戴季陶「真實信徒」的,在北京《晨報》上發表議論說:「舉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產黨。」這兩句話,畫出了這個階級的矛盾惶遽狀態。他們反對以階級鬥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他們反對國民黨聯俄和容納共產黨及左派分子。
但是這個階級的企圖——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現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豎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著,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著,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那些中間階級,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沒有他們「獨立」的餘地。所以,中國的中產階級,以其本階級為主體的「獨立」革命思想,僅僅是一個幻想。
四、誰是社會體制外的,可能破壞社會的遊離者?
一個大階級:
遊民無產者:此外,還有數量不小的遊民無產者,為失了土地的農民和失了工作機會的手工業工人。他們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安定者。他們在各地都有秘密組織,如閩粵的「三合會」,湘鄂黔蜀的「哥老會」,皖豫魯等省的「大刀會」,直隸及東三省的「在理會」,上海等處的「青幫」,都曾經是他們的政治和經濟鬥爭的互助團體。處置這一批人,是中國的困難的問題之一。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鬥,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革命力量。
這篇文章的脈絡是什麼?或者說七個階級是怎麼串起來的?為什麼有的階級革命,有的中立,有的則反革命呢?其脈絡其實很簡單,正是列寧概括的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之一的階級鬥爭理論,階級鬥爭為何而產生?是因為有了壓迫和剝削,來自於社會結構和不平等的制度的壓迫和剝削。這就如彈簧一般,被社會體制壓迫和剝削的越厲害的階級,其改變現實的慾望,反抗壓迫制度的意志,或者說本身的革命性就越強,而壓迫和剝削他人的既得利益階級,則自然的具有反革命性質,想要其統治千秋萬世的維持下去,這便是為何太祖認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里,無產階級和半無產階級是革命的根本,小資是朋友,中產則是具備敵我雙重可能,必將分化的騎牆派了(歐美那群政客最近喜歡說的社會撕裂,其實就是這種中產分化現象的粉飾性修辭)。
而遊民無產者並不屬於正常社會體系的六個階級之中,而是一種遊離於金字塔結構邊緣的,具有一定的反社會性質的力量,太祖說它有破壞性,是因為它的行為往往會破壞社會本身,太祖說它有革命性,則是因為它往往同時也破壞了反動的社會制度。因此這個階級同樣具備雙重性質,在完成了破壞社會的任務後,則必將分化為二,其中的矢志破壞壓迫制度者,最終便成為了革命的同路人,直至堅定的革命者,如賀龍元帥,其中的破壞社會以求一己私慾者,便與三座大山合流,成為了壓迫人民的反動幫凶,如黃金榮杜月笙,乃至空一格本人。
因此,對於無路大濕所說的tg是依靠強大的黨組織和流民無產者作為革命的核心力量,這是完完全全的胡扯八道,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力量始終是無產階級和半無產階級,即我國憲法第一條中所說的,作為我國基礎的工農聯盟。
.
第二個問題,中國革命為何能夠勝利和具有勝利的必然性?
這裡我引太祖另一篇名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里的兩段話:
(一)現在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政權、武裝、黨派等)也是弱的。這樣就可以解釋現在西歐各國的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比現在中國的革命的主觀力量也許要強些,但因為它們的反動統治階級的力量比中國的反動統治階級的力量更要強大許多倍,所以仍然不能即時爆發革命。現時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因為反革命力量也是相對地弱的,所以中國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會比西歐快。
(四)現時的客觀情況,還是容易給只觀察當前表面現象不觀察實質的同志們以迷惑。特別是我們在紅軍中工作的人,一遇到敗仗,或四面被圍,或強敵跟追的時候,往往不自覺地把這種一時的特殊的小的環境,一般化擴大化起來,彷彿全國全世界的形勢概屬未可樂觀,革命勝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所以有這種抓住表面拋棄實質的觀察,是因為他們對於一般情況的實質並沒有科學地加以分析。如問中國革命高潮是否快要到來,只有詳細地去察看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種矛盾是否真正向前發展了,才能作決定。既然國際上帝國主義相互之間、帝國主義和殖民地之間、帝國主義和它們本國的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發展了,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需要就更迫切了。帝國主義爭奪中國一迫切,帝國主義和整個中國的矛盾,帝國主義者相互間的矛盾,就同時在中國境內發展起來,因此就造成中國各派反動統治者之間的一天天擴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戰,中國各派反動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就日益發展起來。伴隨各派反動統治者之間的矛盾——軍閥混戰而來的,是賦稅的加重,這樣就會促令廣大的負擔賦稅者和反動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發展。伴隨著帝國主義和中國民族工業的矛盾而來的,是中國民族工業得不到帝國主義的讓步的事實,這就發展了中國資產階級和中國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中國資本家從拚命壓榨工人找出路,中國工人則給以抵抗。伴隨著帝國主義的商品侵略、中國商業資本的剝蝕和政府的賦稅加重等項情況,便使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貸的剝削更加重了,農民則更加仇恨地主。因為外貨的壓迫、廣大工農群眾購買力的枯竭和政府賦稅的加重,使得國貨商人和獨立生產者日益走上破產的道路。因為反動政府在糧餉不足的條件之下無限制地增加軍隊,並因此而使戰爭一天多於一天,使得士兵群眾經常處在困苦的環境之中。因為國家的賦稅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戰禍的日廣一日,造成了普遍於全國的災荒和匪禍,使得廣大的農民和城市貧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為無錢開學,許多在學學生有失學之憂;因為生產落後,許多畢業學生無就業之望。如果我們認識了以上這些矛盾,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不可終日的局面之下,處在怎樣一種混亂狀態之下。就知道反帝反軍閥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樣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會要到來。中國是全國都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話,正是時局發展的適當的描寫。只要看一看許多地方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士兵嘩變、學生罷課的發展,就知道這個「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時期,毫無疑義地是不遠了。
概括起來其實很簡單,第一是中國的革命力量雖弱(星星之火),但主要位於歐美的帝國主義因為距離限制其能在遠東投入的實力也弱,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作為其附庸前鋒的買辦階級和封建階級的力量(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滅火能力也弱,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削弱了其滅火的能力),第二是中國的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面臨著三座大山的空前壓迫,其革命性也被激發到了空前的程度,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甚至國統區的中產階級都被空一格公的神發揮給逼到了革命陣營里(柴極其乾燥,到了一點就燃的程度),這裡我再冒昧的追加第三點,作為一個當時有著四億五千萬以上的人口的國家,中國的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數量之龐大,是足以令世界震撼的(柴的數量極多),具有燎原之勢的數量基礎,以上三點,便是當年的星星之火,為何能在二十年內從井岡山一隅而燒遍東亞,而最終讓洶洶而來的帝國主義十六國聯軍鎩羽朝鮮半島的原因。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歸根結底還是第三代領導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第三句話:為什麼新民主主義革命能勝利?最本質的關鍵,還是因為當時的黨代表了我國最廣大的人民(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即破壞反動的三座大山的壓迫性社會制度,建立公平民主自由的人民共和國的需求)。
用最簡單的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資產階級家產殷實,家裡罈罈罐罐太多,就算是被封建政權和法西斯政權欺負盤剝,政治上沒地位,但日子總歸過的不錯,犯不上去拚命。這就是教科書上說的"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局限性"。為了防止家產敗光,他們往往會在革命關鍵時刻妥協。
而無產階級是一群窮逼,什麼都沒有,命不值錢,這就是教科書言"革命性最堅決,最徹底"的意思。但凡無產階級日子能過下去一些,也不願走革命造反這最危險的路。但,當生活已經過不下去,自己除了一條活不下去的爛命已經什麼都沒有,"坐等是死,舉大計是死,死國可乎",所以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資產階級可以妥協後退,而無產階級背後就是萬丈深淵,所以無產階級只剩下捨生忘死去奪取世界的這一條路。所以近代史最革命的推動力量只有無產階級。
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在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 中國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
這樣的階層,你指望他們革帝國主義的命、革封建主義的命?
舊社會裡,我國民族資產階級並不是自然誕生的,而是在外國資本刺激下和洋務運動鼓勵下,拔苗助長產生的。一方面,在經濟主權淪陷的前提下,民族資本家根本朝不保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其對外國市場和資本的高度依賴。
正因為他們是外國經濟入侵的產物,那麼這個環境下也讓他們的對手——無產階級,受到了更多的壓迫。
我國無產階級誕生於買辦的工廠里,前身就是破產農民,與農民階級是天然的盟友。帝國主義、買辦資本家、地主和民族資本家都在剝削工人階級,只是輕重不同。
所以,民族資本家在自身實力弱小,又患得患失的狀態下並不會真心依靠工人階級。其終極目的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自身實力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那麼在遙遠的理想和「當半個買辦湊乎過日子」之間,絕大部分民族資產階級選擇了後者。
1945年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這個問題有說明
核心就是下文中的這句話
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所處的不穩定地位在思想上的反映
首先,在思想方法方面。小資產階級的思想方法,基本上表現為觀察問題時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即不從階級力量對比之客觀的全面的情況出發,而把自己主觀的願望、感想和空談當做實際,把片面當成全面,局部當成全體,樹木當做森林。脫離實際生產過程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因為只有書本知識而缺乏感性知識,他們的思想方法就比較容易表現為我們前面所說的教條主義。聯繫生產的小資產階級分子雖具有一定的感性知識,但是受著小生產的狹隘性、散漫性、孤立性和保守性的限制,他們的思想方法就比較容易表現為我們前面所說的經驗主義。
第二,在政治傾向方面。小資產階級的政治傾向,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由此而來的思想方法上的主觀性片面性,一般地容易表現為左右搖擺。小資產階級革命家的許多代表人物希望革命馬上勝利,以求根本改變他們今天所處的地位;因而他們對於革命的長期努力缺乏忍耐心,他們對於「左」的革命詞句和口號有很大的興趣,他們容易發生關門主義和冒險主義的情緒和行動。小資產階級的這種傾向,在黨內反映出來,就構成了我們前面所說的「左」傾路線在革命任務問題、革命根據地問題、策略指導問題和軍事路線問題上的各種錯誤。
但是,這些小資產階級革命家在另外一種情況下,或是另一部分小資產階級革命家,也可以表現悲觀失望,表現追隨於資產階級之後的右傾情緒和右傾觀點。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後期的陳獨秀主義,土地革命後期的張國燾主義和長征初期的逃跑主義,都是小資產階級這種右傾思想在黨內的反映。抗日時期,又曾發生過投降主義的思想。一般地說,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分裂的時期,比較容易發生「左」傾錯誤(例如土地革命時期「左」傾路線統治黨的領導機關至三次之多),而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聯合的時期,則比較容易發生右傾錯誤(例如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後期和抗日戰爭初期)。而無論是「左」傾或右傾,都是不利於革命而僅僅利於反革命的。由於各種情況的變化而產生的左右搖擺、好走極端、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是小資產階級思想在壞的一面的特點。這是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所處的不穩定地位在思想上的反映。
第三,在組織生活方面。由於一般小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的限制,特別由於中國的落後的分散的宗法社會和幫口行會的社會環境,小資產階級在組織生活上的傾向,容易表現為脫離群眾的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這種傾向反映到黨內,就造成我們前面所說的「左」傾路線的錯誤的組織路線。黨長期地處在分散的鄉村游擊戰爭中的情況,更有利於這種傾向的發展。這種傾向,不是自我犧牲地為黨和人民工作,而是利用黨和人民的力量並破壞黨和人民的利益來達到個人和宗派的目的,因此它是同黨的聯繫群眾的原則、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黨的紀律不相容的。這種傾向,常常採取各種各樣的形式,如官僚主義、家長制度、懲辦主義、命令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半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極端民主主義、鬧獨立性、行會主義、山頭主義、同鄉同學觀念、派別糾紛、耍流氓手腕等,破壞著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和黨內的團結。
拋開馬列學說來看,這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或者說光棍敢玩命,有家業的都膽小。
元末起義就有典型例子,私鹽販子的軍事武裝張士誠團伙就明顯有家底有錢膽小,反元不徹底還時不時投降,朱元璋和陳友諒血拚的時候也只敢小騷擾不敢爆朱元璋的菊花。這就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而野和尚朱元璋和賤民漁戶陳友諒率領的帶邪教性質的土匪貧農團伙就不一樣,不具備軟弱性,所以朱元璋能反元成功,而陳友諒也是朱元璋最可怕的敵人。
落後國家的近代革命,是不能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分析的。按照經典馬克思主義分析,俄國和中國是鬧不了革命的。因為當時中國根本就不存在經典馬克思意義上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而中國革命的成功依賴的實際上是一群懷揣理想的土豪知識分子(其中不乏例如周佛海、劉仁靜之流的各色政治投機者)帶領一幫失去土地、缺少穩定生計的遊民無產者,並通過對其土匪流寇的習性進行組織改造,所建立了一支具有現代紀律雛形的革命隊伍。並進而藉助思想和組織優勢,從而碾壓了另一群沒有理想、沒有組織的封建軍閥和流民無產者。而能把這些遊民凝結成一股政治力量,也依靠的不是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理論,而是依靠的是列寧主義精英式政黨的治黨原則和治黨方法。
而這種遊民之所以沒有資產階級的局限性和軟弱性,毛澤東則說的很明白了:
遊民。中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地位,造成了中國農村和城市中的廣大失業人群。在這個人群中,有許多人被迫到沒有任何謀生的正當途徑,不得不找尋不正當的職業過活,這就是土匪、流氓、乞丐、娼妓和許多迷信職業家的來源。這個階層是動搖的階層,其中一部分容易被反動勢力所收買,其另一部分則有參加革命的可能性。他們缺乏建設性,破壞有餘而建設不足,就又成為革命隊伍中流寇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來源。因此,應該善於改造他們,注意防止他們的破壞性
說白了,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有道德約束,殺人放火無所顧忌。簡而言之,這幫綠林好漢們天生是造反的好料,殺人的好刀。當然,既然是刀,自然就有兩面性。而毛澤東所說的遊民,實際上就是馬克思在霧月十八中被反覆提及,被鄙視的流氓無產者。
這個團體在1849年就成立了。它名義上是個慈善會,實際上是由巴黎流氓無產階級組成的一些秘密宗派,每一個宗派都由波拿巴的走狗們領導,總領導人是一個波拿巴派的將軍。在這個團體里,除了一些生計可疑和來歷不明的破落放蕩者,除了資產階級中的敗類和冒險分子,就是一些流氓、退伍的士兵、釋放的刑事犯、脫逃的勞役犯、騙子、賣藝人、遊民、扒手、玩魔術的、賭棍、私娼狗腿、妓院老闆、挑夫、下流作家、拉琴賣唱的、揀破爛的、磨刀的、補鍋的、叫化子,一句話,就是被法國人稱作浪蕩遊民的那個完全不固定的不得不隻身四處漂泊的人群。波拿巴把這些跟他同類的分子組成十二月十日會即「慈善會」的核心,因為這個團體的所有成員都和波拿巴一樣感到自己需要靠國內的勞動群眾來周濟。波拿巴是流氓無產階級的首領,他只有在這些流氓無產者身上才能重新找到他自己的個人利益的大量反映,他把這些由所有各個階級中淘汰出來的渣滓、殘屑和糟粕看作他自己絕對能夠依靠的唯一的階級,這就是真實的波拿巴,不加掩飾的波拿巴。
事實上,這些流氓無產者善於被人利用,同時也樂於被人利用。如果被波拿巴或是袁世凱利用,這些流民無產者就成了一股反革命的復辟力量,而如果被毛澤東說的「善加改造」,也就成了毛澤東口中的革命力量。但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運用之妙則全乎一心。事實上,運用不當,而被民粹反噬也並不鮮見。比如中國早期中共黨組織的發展,依賴的就是各種社會底層的黑幫、會黨。而因此這些封建會黨和上海各種工會組織的人員構成也高度重疊。所以這就造成舊的鄉黨觀念、幫會觀念同時也極其容易滲透進入共產黨內部,腐化其理想。而一旦遇到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這樣的事情,就更不能指望這些流氓無產階級的先進性了。事實上,指望這些人做武裝暴動的打手或許尚可,若指望這些人做革命的先鋒隊則甚難。而這也是為什麼有了後來的三灣改編,有了所謂的「黨指揮槍、黨建連上、官兵平等」這樣的政治要求了。那是因為三灣改編前的中共尚不能夠用好這把刀。
而如今這種革命組織行動之所以能在中國成功,那是因為中國當時落後閉塞,是一個戰爭不斷、四處流民的由不同封建軍閥統治的四分五裂的大帝國。在一個有基本福利制度保障的現代工業社會裡,顯然,是不可能有多少毛澤東所謂的流民無產階級。所以過去中國革命成功是有其特殊歷史背景的,在這個背景下強調歷史教科書所謂的無產階級不具有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在一定意義上是正確的,但不具有普適性。
這個問題下的絕大部分答主沒有看過國際歷史書關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內容。
不請自來啊。
首先明確一點,中國革命是以十月革命為開端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環。
所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實就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只不過為了宣傳上的修飾才發明了這麼一個詞罷了。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列寧提出的共產黨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策略的中國化罷了(詳情可翻閱《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策略》)。
那麼中國革命本身是蘇共輸出革命的產物,中共本身也是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按照列寧主義的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從一開始中共就具有高度的組織性,這一點是國民黨不可比擬的。中共因為是輸出革命的產物,其起點之高,僅用了6年就能發動起義,而列寧為了十月革命足足準備了近15年,國黨則直到有了蘇聯的援助才有了自己能夠控制的武裝(從這個角度來說,蔣介石是挽救了國民黨)。有了這麼一個對比就可以看出,作為當時國內最大的資產階級政黨國黨的發展都不如中共迅猛,更何況其它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呢?
所以,中國的無產階級之所以沒有局限性,就在於,中共本身就不是依賴於中國的無產階級而產生的,其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來源於蘇共指導的共產國際。如果說要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中國也可以擁有無產階級的政黨,但絕對不會是1921年。
那麼,既然中共的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性來自於共產國際,在中國革命的過程中,其組織性輕鬆的壓倒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自發性,這一點可以參照布爾什維克的在十月革命中和各種工人自發組織鬥爭的歷史比如全俄鐵路工人委員會。
因此,當中國的資產階級還比較弱小,代表其利益的政黨自然無法和一個接受了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革命的經驗的中共所領導的無產階級相抗衡。
誰說無產階級不具有局限性?不然為啥需要共產黨領導?
無產階級的盲動性和缺乏自覺性(不是缺乏自覺)是出了名的啊。從自發的工人運動,到七十年代不可描述。
無產階級的先進性體現在他是革命最堅定的支持者(註定了是最後一個被解放的人)和革命的主體(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個國家想要現代化,一要有集權,二要限制集權,也就是把民主所覆蓋人群儘可能擴大,並且把這種擴展制度化。
資產階級的軟弱就是人性的軟弱,人性是什麼?自私。沒有權利的時候理直氣壯地要權利,有了權利後趕緊關上車門要求等級制度追認自己的權利,同時向社會灌輸「等級制度就是好」的意識形態。
什麼階級都一樣,無產階級軟不軟弱?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後也軟弱,也開始劃等級,也患得患失,也不敢鬧革命了。當然,這時候還算不算「無產階級」也是個問題。
歸根結底,不是「這個階級好,那個階級壞」的問題,而是所有階級能不能坐下談判的問題。要麼不許你談判,要麼懶得跟你談。上車的當然不會跟等車的談,再怎麼談還能把屁股下的位子白送給你嗎?
我原來也納悶,為什麼中國的資產階級就軟弱,西方的資產階級就勇武?後來一研究,發現人家是爭不到權利才勇武,爭到了權利也開始軟弱了,也開始搞各種特權、國進民退了,這時候就要繼續擴大民主的覆蓋範圍,讓其他階層抵制資產階級的倒行逆施。英國能成功,是其他階層阻止了托利黨掌權後的倒行逆施。其他國家的失敗,要麼資產階級已經融入了等級制度中,要麼資產階級自己又創造了等級制度,繼續限制別人上車。
中國的資產階級呢?以明朝為例,本身小農經濟就對商人依賴不大,資本家人數少,靠科舉又能分享一部分權力,「上了車」,對變革持無所謂態度,哪邊能確保自己的權利就投哪邊,和後金做生意。大明不完真是沒有天理了。
因為無產階級除了身上的鎖鏈,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
1、從動機上講,無產階級面臨帝國主義和封建地主最直接最長期的壓迫,其革命的意願最強烈,且因為其經濟條件差,不能自由遷徙,所以無法逃避革命,最重要的一點,是其經濟地位相對獨立,不依賴任何剝削階級,因此打到帝國主義不會影響他們本身的利益。但資產階級就不一樣了,首先資產階級的經濟地位來源於帝國主義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資產階級的一切權力來源於帝國主義權力的施捨,只有在帝國主義統治框架下他們才能安心做生意,換句話說,只有蔣介石和四大家族吃肉,他們才能喝湯,讓這樣的階級推翻他們的「保護神」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軟弱性;而資產階級一切活動的目的則是為了利潤,而其暫時的經濟地位又保證了他們自由遷徙的能力,因此只要有人能繼續為他們提供賺錢的條件,他們就願意到誰那裡去,這又造成了資產階級的投機心理,具體表現在「誰強跟誰」,國民黨打贏了北洋就跟著國民黨,日本人打贏了國民黨就又跟著日本人,國共內戰後期眼看國軍不行了就馬上跟著「投誠」「起義」,指望這樣的人革帝國主義的命是不可能的。況且大多數民族資本家抱著「太平洋沒加蓋」的想法,一言不合就跑路,大不了就移民,以成為「美國人」為榮,這樣的人也不可能支持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妥協性
2、從能力上講,無產階級長期從事具體的生產活動,對組織社會生產了如指掌,同時他們自發抱團,組織工會農會,在同帝國主義進行長期的鬥爭中也積累了不少政治運作的經驗,這些都是建立政權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無產階級中的一部分「流氓無產者」(流寇、黑社會等)又長期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隨著近代帝國主義之間矛盾不斷加深,軍備競賽愈演愈烈,政府軍隊擴大的過程中不得不吸收無產階級作為主力,他們在長期的軍閥混戰中積累了不少作戰經驗,這兩種人加起來可以對現有的社會制度產生巨大的威脅,因此能較好地完成革命任務。而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太過軟弱,一門心思只想著賺錢,他們的政治地位完全是帝國主義的社會制度施捨給他們的,他們的政治活動又長期被帝國主義政府包辦,其賺錢的渠道也是買辦階級提供的,沒有官府的保護就跟木偶嬰兒一樣什麼都做不了。因此他們傾向於用金錢收買政治上的「靠山」,扶持「代理人」,而不是親自參與政治,遑論發動革命。就拿現在說吧,有錢就直接買選票,從來不跟選民接觸,搞拆遷,做項目都是直接找政府批條子,政治上的問題全交給「自己人」,所謂的「革命」也不過是收買幾個御用文人罵罵街,製造假新聞和謠言來攻擊政敵,有幾個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基層政治運作的?他們中的一部分小資產階級又對權力和成功學充滿羨慕,夢想著能做「人上人」,「做強盜里最大的那個」,革命對他們也不過是幹掉比他們強的,爬上權力頂峰的一種手段罷了,他們對革命的支持,最多不過是一筆數額不菲的捐款而已,具體的行動還是由無產階級來執行,這就是能力上的局限性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是這麼個理
就是人家還有一點小錢錢犯不著去鬧,你所能給的利益並不能超過人家所擁有的。
推薦閱讀: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之下,無產階級有革命成功的可能嗎?
※紅軍長征路上有哪些軼事?
※小資產階級為什麼不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
※阿拉伯之春為什麼會變成阿拉伯之冬?
※祖先父輩是怎麼原諒這個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