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 2015 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一號文件正式向社會公布。


【重點在最後一段】


2015年一號文件解讀

——站在時代的潮頭,從一號文件展望我國經濟增長的未來

解讀一號文件,好龐大的題目。比較文字表述差異,或講解十二年來持續圍繞三農主題的一號文件演變等等,這些問題網上會有很多資深專家來做。因此,不才我僅重點向非農業領域的朋友介紹「農業農村正在發生什麼?與自己的關係?」。

我定了一個小標題叫「站在時代的潮頭,從一號文件展望我國經濟增長的未來」。要理解當前我國農業農村政策中的重大問題,必須立足於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轉型和正在盛大進行的新一輪改革的背景下,才能更好的理解當前農業農村正在發生的事。


什麼叫「站在時代的潮頭,從一號文件展望我國經濟增長的未來」?就是要看到,當前如火如荼的農村四項改革,只是新一輪深化改革中的第一階段,基礎階段。參考三十多年前的改革開放,農業先行,進而就是工業,最後就是服務業。這是適合我國國情,以及逐步解放生產力約束問題的一個合適步驟。解決好農業問題、農民問題、農村問題,可以為我國全面推進新一輪深化改革中的後續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儘管,在各個領域的改革事實上是同時進行的)。

(一)背景


今年一號文件標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與2014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定下的「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題基本相符。根據全文,分為五個主題,其中前三個主題又表述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


五項主題如下:

①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②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

③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

④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⑤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這五項主題相互交叉,互相促進。由文件中的具體內容可知,第二項、第三項與第四項都是對深化改革的不同方面進行了分別闡述,第五項是十八大四中全會精神的狠抓落實。因此,本帖主要圍繞第一項「轉變方式」和第四項「深化改革」進行介紹。


一號文件的開頭,已經把當前的主要問題和任務說得非常清楚:

①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一個重大課題;(宏觀背景)
②國內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產品價格普遍高於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一個重大考驗;(國際背景)
③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可持續發展能力,是一個重大挑戰;(資源環境約束)
④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加速,城鄉互動聯繫增強,如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一個重大問題;(市場與民生問題)
⑤破解這些難題,是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解決上面四個問題)

對於一號文件中的政策文案,沒有舉例,大多數朋友又並不了解農業農村的情況,不易形成直觀感受。而試圖向大家介紹這種直觀感受,就是本貼希望達到的目的。

(二)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了2015年五項主要任務,其中一項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目標是「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中的重點之一。更加重要!

一是環境問題要求農業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模式。

粗放型經濟增長問題,在各個產業都非常顯著,但是由於農業與自然資源緊密直接相關,顯得愈發緊迫。由於資源過度開發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農業增長已經面臨諸多瓶頸,甚至威脅到了國計民生。我國本來就是一個農業資源緊張的小農經濟國家,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量不到世界排名的28%,排名88位。截止到2014年初,全國耕地因水土流失、貧瘠化、酸化鹽漬化等原因退化面積佔耕地總面積40%以上,19.4%的耕地受到污染,其中2.9%為中重度污染,而全國草地退化面積達到85%。華北淺層與深層地下水分布如下圖(淺-左,深-右)(費宇紅,2009),已經呈現出嚴重的地下漏洞形狀。

儘管我國糧食產量連續十一年連續增產,保持了較好的自給率水平,但嚴重依賴於過度使用投入品帶來的增產效果。我國年均使用農藥130萬噸,是國際平均水平的2.5倍;化肥用量超過1億噸,超出國際公認安全性水平一倍多。而兩種投入品使用效率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均僅50%左右,即投入多,增產少。據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耕地中重金屬有機物農藥超標20%。華北平原出現幾十米深的地裂縫已經不再少見(如下圖)。江河流域污染極其嚴重,生態破壞極其惡劣,生態承載能力逼近極限。出於長遠可持續發展考慮,「轉方式,調結構」,加快農業由「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集約經營」發展轉變已經到了緊迫關頭。

(圖:邢台,長達8公里,平均深度10米的地裂縫)

(後面三個小問題將在第二部分針對第四項主題的解讀中進一步說明)

二是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要求必須加快轉變增長模式。

隨著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升級已經成了時代命題。這一點在農業也同樣突出。農村留守勞動力多為老人婦女,勞動力能力與素質都快速下降,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等現代化水平低,生產成本高效益效率低,我國農業增長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的穩態點逐漸收斂於0。在這種形勢下,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是必然選擇,比如三產聯動、循環經濟等等。這個吧,還真不是我的常項目,但是我覺得 @郝奕成 的回答特別有趣,可作為參考。

請移步:中國及世界的農業現狀、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 行業發展


三是糧食安全的新內涵要求必須加快轉變增長模式。

糧食安全不僅是指數量安全,也包括質量安全。經過十一年連增,我國已經基本在總量上可以滿足口糧需求問題,過去一味注重產品數量結果的增長模式也必然會向注重可持續發展與產品質量的方向轉變。在北京上海也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綠色蔬果連鎖超市。當然,糧食安全中的數量問題,仍然是不能忽視的重點內容。而根據現有供需平衡表預測,到2020年基於現在的糧食產量,缺口仍有9000萬噸,即必須再繼續增產20%。日益擴大的需求缺口,與第二點增長潛力收縮的矛盾,迫使我國必須加快農業產業升級。


四是加入WTO以來農業為開放經濟作出的犧牲,累積效應致使我國農業產業發展面臨重大危機。

為了加入WTO和為其它產業爭取更大的比較優勢紅利,當年的談判中不得不放棄農業的一系列支持保護措施,致使我國農業在許多層面國際競爭力嚴重不足,這種累積效應已經嚴重危害到了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企業的生存問題。比如下表是主要國家農產品關稅表(百分比)。

在知乎農業版塊,有許多朋友問為什麼我國大宗農產品價格持續高於國外大宗農產品。有許多朋友對國外的補貼政策與我國是否在補貼支持上不作為提出了疑問。很可惜,在農業補貼政策上,我國財政已經年年需要承擔巨大的支付壓力,但仍然遠不能滿足不平衡的農業開放政策帶來的困境。主要措施有:關稅保護(從價稅為主,單一關稅,包括TRQ),國內支持(包括價格支持、各種補貼、科研等綠箱政策),出口競爭(出口補貼不允許,出口信貸可以)。關稅保護,由於是WTO談判已經定下不平衡的格局,沒有辦法。國內支持問題上,需要參考WTO規則,綠箱黃箱能用的幾乎都臨近極限。以小麥為例,最低收購價政策未來還有5-6年的提價空間,但在2020年前後將很難運用。(最低收購價是什麼意思?和臨時收儲一樣,就是由於農民種植成本過高,如果收購價格太低沒有辦法保證農民的基本收益,為了保證這項基本收益,中央制定了最低收購價政策,以及針對市場無法收購的產出進行臨時收儲,但是這種價格托市效應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進一步顯著高於進口農產品,降低國際競爭力,屬於治標難治本的被動選擇。而且臨時收儲政策在去年已經瀕臨極限,各地臨時速建新的庫容,交通運力也經受極大考驗,因為農產品不同於別的產品,豐收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收購和運輸儲存,就爛在地里了,搶時間帶來的壓力非常非常大)。

中央提出了「糧食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目前來說還是穩固的,但能不能保持下去,還不好說。大豆,大家都是知道的了,我國大豆自給不足20%,即有80%是進口,大概是1200萬噸左右,差不多就是全年的食用和工業消費量。進口大概每年6000萬噸,2013年是6400萬噸,根據FAO的數據,十五年來全世界的大豆貿易增加量就是中國的進口量,等於全世界增加的大豆貿易近十五年都進到中國來了。而我國大豆榨油工業中超過90%都是由外資控制的,到2009年時主產區80%的大豆加工企業停產,50%的企業已倒閉。外資的確沒有辦法收購大型央企國企,但是由於WTO開放了大豆關稅配額,即總量無限制自由貿易,並且只有1%的關稅,以及開放了這一投資領域,外資企業大肆收購頻臨破產的中小企業,重新包轉,利用不平衡開放政策下的低成本優勢,快速擠壓大中型國企的生存空間,最終以小圍大主導了這一產業。美國巴西等規模化農業經濟帶來的低成本大豆席捲了國內市場。根據2014年中期均價,大豆的進口到港完稅價在3940元每噸左右,而南方口岸地區的國內批發市場價格為4450元每噸,而且巴西美國大豆含水少,出油高,可想而知。


同樣的,根據2014年中期的均價顯示,大米進口完稅3392元每噸,而國內市場批發價在3850元每噸左右。小麥的價差是2000/2500,玉米的價差是1770/2550,油菜籽的價差是3970/5100,牛肉價差為26/62,羊肉價差為25/64,豬肉價差為11/22。在這種形勢下,我國從09年之後就進入了大宗農產品凈進口時代(相關數據網上到處都是)。而要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和維持並擴大我國農業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生存空間(更不用說企業走出去跟ABCD等跨國糧商競爭了),就必須反觀自身,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效益,推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

(三)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農村改革不僅是農村的事,農業為我國其它產業增長提供基礎支撐,而農村勞動力為我國勞動紅利一直付出了不小的貢獻。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大國,要解決我國國民經濟整體中的人口紅利下降、投資拉動結構問題累積、雙順差逐漸縮小甚至轉為逆差風險走強等問題,就必須解決好農業和農村問題,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將全產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重新推動起來。


農村改革,主要包括四項:價格政策改革,農業補貼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分別對應著一號文件中的第二項到第四項中具體分點所描述的內容。農業農村改革的核心,在我個人看來,就是資源的市場化與機制的市場化。這四個問題都非常龐大,我也沒有能力完全說全面說清楚,我就簡單的來說一下其主旨。


一,價格政策改革是什麼呢,就是要解決我們上面提到的基於WTO規則與我國不平衡的農業開放政策導致的農產品競爭弱勢。過去我們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臨時收儲政策,以對抗國內外價差造成的市場需求不足和堅振農民信心。2013年全年財政支農中央7000億,地方8000億,合計15500億,四項直補1680億,儘管人均不高,但對農民增收已經起到積極作用。2014年開始在新疆對棉花和東北大豆實行目標價格政策,什麼意思呢,比如2013年棉花臨時收儲價格20400元每噸,農民種出來,也不著急,也不愁賣,等賣不出去了,中央就必須趕緊來收,多少錢收,20400。進口價多少,15400,賣得出去才怪,最後中央庫存急速增加。而2014年的夏糧豐收給庫存和運力帶來極大壓力。所以實行目標價格政策,什麼意思呢,比如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定為19800,種出來,農民你得自己賣,你隨便賣,有本事你13000賣,賣完這個差價中央再補給你,你不賣,就不補了,不賣是你自己的事。這樣能有效對沖國際市場衝擊,以及鎖定中期價格預期引導市場走向,但是壞處是財政支出波動性風險加劇,而且過去臨時收儲,花了錢,棉花還在倉庫里,以後花了錢,棉花也沒有,財政部肯定是很鬱悶的。


根據最新今年一月份糧油中心和各交易所的數據,棉花已經基本實現了國內外價格持平,甚至略低於國際價格。大豆國內價格也持續下滑,呈現出良好成效。但是由於財政上要統計農民到底與廠商達成了什麼樣的合同難度非常之大,這個道德風險難以規避。比如去年,由於第一年實行此制度,農民和廠商都摸不著頭腦,於是簽了合同不定價,讓廠商把貨都先收走,等著年底再跟財政算賬。這樣,就容易產生農民與廠商之間的合謀,本來14000每噸,結果乾脆在合同寫13000每噸,廠商給予農民其它優惠或者反補措施,一起套財政的錢。新疆採用了比較複雜的制度,要獲得目標價格補貼可能需要有至少三道手續,具體規避效果怎麼樣,要看今年上半年對去年試點工作的總結才知道。


二,補貼政策改革,就是要探索以保險等現代市場化方式替代過去直補的行為,提升補貼的農業刺激效率,走市場化道路。在我國糧食的連年豐產中,四大農業補貼政策的激勵作用功勞不小。不過實施多年之後,政策的效果已經遞減,且已逐步轉變為純粹的收入轉移措施。從操作方式來看,有些補貼確實已跟種糧脫離了關係,指向性並不是很清晰,精準度並不是很高,失去了鼓勵種糧的本來意義。而從補貼力度來看,戶均獲得的補貼水平較低,對生產的激勵作用正在不斷減弱。正如上面提到的以小麥為例,在缺乏關稅保護的環境下,配套的支持補貼政策效果將大打折扣。這個我想有農村經驗的都清楚,四項直補對於現在的物價水平和種養成本來說,已經起不到多大作用了。但是,我個人有一種淺顯感覺,就是採用什麼樣的價格政策和補貼政策,和農業生產力與基本發展階段還是有很大關係,這個在經濟學上也可以進行論證,不是說完全轉變了就一定會立即見效,更不用說效果就一定很好,還需要有選取的學習西方走過的經驗,逐步進行。


三,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土地產權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主要目的還是資源市場化,進一步推動全產業全要素生產率發展。這個就不在這裡說了。隔壁帖子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

請移步:
中央明確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所有權不得流轉,意義何在? - nash lew 的回答

關於土地改革,我再補充一個山東的案例(內容來自於陳主任的講座)。 @jessica xu 在後面提及了這個問題。不得不說我國在開展「試點工作」這一特色中還是非常有智慧的。
土地產權改革中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土地確權工作。預計2015年的確權工作完成量將達到25%以上。去年開展了一些試點,各自取得不同的好成效。2014上半年有幾個縣的試點就已經完成得很好,平均10元/畝的成本就能完成確權工作,這個事當然是農民的問題還得靠農民辦法辦。最早有的地方上來就搞高科技,遙感紅外衛星,花錢如流水,事情一點也辦不下去,農民不信你那個東西,你自己也不敢完全保證。後來,部分試點縣如山東某縣想了新辦法,將土地做成圖,分成片,發到鄉鎮,鄉鎮再作圖分成片下發到村裡,發下去自己去認,不去認的就沒權。然後將老人聚集起來成立一個「確權理事會」,然後就是天天關起門吵架,誰不服別找我,去跟理事會理論,理事會說了算。老人什麼都知道,老李在哪塊地方多填了一個溝種了兩窩南瓜,或者分家時東家李媳婦佔了西家張大牛兩畝地多少年了都門兒清,增加了老人的威望和受尊感,年輕人也回來看看,老人也喜歡干這個事,農村又熱鬧了一陣,基本吵兩三個月就全部吵清楚了,成本非常低,什麼高科技都不用。話又說回來,其實土地的收益在現在已經不是農民主要的收益來源,誰在乎真的多了幾平米少了幾平米,主要是農民在這個改革過程中要感受到公平公正,是認真詳盡去落實確權的,而不是泛泛敷衍。

四,戶籍制度改革,主要是在人口五十萬以下城鎮及鄉村改革戶籍制度和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為農民構造農地與城鎮兩套社會保障制度,比如在中小城鎮解除擁有不動產才享有福利保障的限制性制度而改標的為長期資產(比如十年房租),為農民老年進城鎮養老提供更多制度保障。一方面這是全面提高人力資本生產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也涉及農村的社會安定民生幸福問題。這項工作2014年已經通過試點逐步展開,今年會繼續擴大。


在這裡,結合土地制度,回答一位知友曾提出的疑問,即「土地改革和戶籍改革對勞動力轉移有什麼影響」?事實上,有一點影響,那就是對農民更加有利,對產業發展更加有利,長期來說有利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勞動力增長。你要說短期對勞動力轉移的數量能有多大影響,事實上,當前的改革只是適應勞動力轉移已經成型了很多年的現實情況,而不是要通過某種方式逼農民背井離鄉。正如有的知友所言,做做調查就知道農民再怎麼像城鎮轉移,對家裡的一畝三分地的保險資產的留戀感情依舊是非常重的。農村勞動力的解放和轉移帶來的替代效應的確推動力生產力發展,儘管目前農民進城務工已經成為主流,但在制度上還沒有形成有效推動,農民工也沒有成為現代產業工人,甚至出現逆向選擇。拿許多工地來說,一個比較奇葩的現象就是那些吼叫追著農民嚴厲的工地干出來的效率都很高,那些對農民和善人性化管理干出來的活都很差,打根樁壞了就得重打,一周工期變三周,對於農民工而言,他計算的是自己花了三周力,要拿三周錢,承建商可不這麼想。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農民工並沒有將自己定位為現代產業工人的角色,始終覺得自己是干臨工的(有戶籍福利問題,但不全是,我相信正在看此貼的和上知乎的許多朋友,面臨的戶籍福利問題和農民工也差不多,但是卻沒有這種主動的臨工心態。這個問題,確實我也不甚了解,還請懂的教我)。說到這裡,扯個題外話。農業版塊也有一個問題,農民為什麼收入低?確實,有一定差距,但按人力資本平價下來可能又沒有那麼大。武老師曾經說過一個笑話,農村的情況是「四個月種地,四個月耍錢,四個月過年」,你不能指望這樣的生產模式收入比城鎮高。雖然這是個笑話,但也有些實情,即始終沒有成為產業工人,一是制度原因,二是心態原因,當然主要是制度。至於你說城鎮務工的農民收入為什麼低,我個人覺得這個裡面有人力資本問題,更有產業差異,在這些產業里,即便是城鎮青壯年,凈收入也沒高到哪裡去。


再比如國外補貼政策中的農業保險,這個在我國90年代中期停滯過一段,這十年又由財政補貼支持逐漸恢復起來,但總體開展情況不好,在保險公司、財政、農民間無法形成完整的公正循環。道德風險呢,比如投保兩年後,某農民發現訣竅了,於是就只投保土地差,產量波動大的那幾塊地,造成保險公司的總樣本不符合歷史估計的分布。或者是投保過後生產積極性下降,澆三水變成澆一水,反正不夠往年產量的可以獲得理賠,差不多就行了,如果開展這樣的補貼政策也起不到實際作用。或者是某年投保後,沒能得到補償第二年就不投保了,由於傳統農民大部分是沒有長期風險認識的,交上去的錢,一定就會更多的發回來,這才是好的東西,交上去的錢,沒了影子,就不好,最後村委也會變著辦法把這個錢從國家弄回去,再發給大家。所以價格政策啊補貼政策啊,這些都要求有一個比較市場化規範化的制度,和具有一定素質的新型農業產業從業者,而不再是以老年婦女為主的種植業者(在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要當農民還要上三四年學,從理論到開機械實習各種科目)。


所以,當前的土地改革和戶籍改革,恰恰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解決已經轉移的大量人力資本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道德風險問題,為形成真正的產業化工人與城鎮化發展做準備的。

農村改革,一項扣著一項,其中前兩項與後兩項又分別聯繫更加緊密。如果拋開問題的整個背景而泛泛針對任何一項改革措施進行討論,都可能橫成嶺側成峰。事實上,在某一項改革中可能會遇見的問題,當另一項改革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該問題就迎刃而解。過去改革中遇見的新問題,在當時都覺得非常困難,現在回頭看覺得其實根本不算什麼事,所以今天的新問題在未來回頭看,感覺也會差不多。周其仁也說過「不能過分擔心,過去我們擔心的問題,後來改了也都沒有出現,出現的都是沒有擔心過的問題,甚至變成了嚴重問題」。史玉柱對這個事十年前就說過,「70%的困難,都是事先絕對預想不到的,預想得到的,大部分也就不會成為困難了」。因此,我個人對當前進行的農業農村改革,有非常強的信心。

(四)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基本背景和內容。一號文件所凸顯的重要重點內容,與我國實際發展階段問題和全面深化改革需求是緊密相關的。在此,我繼續重申我對於當前農業農村改革的階段認識,一定要站在時代潮頭去認識它,由農業問題去看待我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看待一個經濟增長發展的未來,而不是脫離其它產業改革孤立的看待農業問題。我個人認為,在農業改革進行到後半段,即會開展其它領域全面深化改革(18~20)。所以,我個人建議各位同輩,要從現在開始在業務內外培養自己在某一個領域或方向上的實務能力和長期經驗認識,思考全產業升級轉型的資源和制度改革下的機會,以做好迎接數年後深化改革新階段盛大浪潮的準備。(今天流行的關鍵詞不是我們最大的機會,未來的才是,尤其商科的同輩及學弟妹們,看遠一點。沒有任何東西能替代長期經驗和毅力)。

---------------------------------------------------------------------

謝謝各位花如此耐心看完此貼!

由於篇幅已經太長,不能將細節問題一一闡述。

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評論里留言。不才定當知無不言。


總體評價:沙上建塔,口號大於實質。

1)中國三大產業就業人數佔比:

之前我就計算了農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2006年中國糧食總產量5億噸,1萬億斤。按最高平均1.5元/斤計算,產值1.5萬億元。問題在於,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口太多。排除在外務工流動人員,農村至少還有3億人。

3億人分這1.5萬億產值,平均每個人只有5000元。就算翻一番,翻兩番,也很低。

總產值低,從業人口多,這是收入低的根本原因。

2)怎麼減少農業人口?

農業的發展,要靠工業和服務業。聽起來違反直覺,卻是不可違背的規律。

美國三大產業就業人數佔比:

第一,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和建築業;服務業,特別是批發零售和餐飲、交通運輸業可以大量吸納農業人口。

第二,提升農業產量(種植、養殖)要靠科技研究。涉及種子技術、化肥技術、農用機械、生物研究。

3)中國農業的趨勢和方向

發展製造業和服務業,減少農業人口,這是趨勢。

減少多少?農業就業人口減到10%以下,從現在的35%左右減去25%。

那麼,這3億人左右做什麼?發展製造業和服務業。這就是產業結構問題、就業問題、改革問題。

4)土地流轉、戶籍制度問題

土地流轉前提:農業人口大量遷出,從事製造業和服務業。否則,大量農業人口滯留農村,平均產值依然極低。

戶籍制度改革:農業人口定居城市,獲得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降低農業人口,往城市定居,提昇平均產值,提供醫療教育等配套服務。戶口問題本質是醫療教育等基本需求、需求如何分配的問題。

5)世界影響

解放這幾億人的生產力,基本上,東南亞、南亞國家被瞬間秒殺,發達國家更是無力競爭。

只要能提供就業,每個產業都被搶佔,每個產業都不會放過。


補充:大方向如此,不過創造這麼多就業,轉移這麼多人口,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某些具體措施還是有他的道理。


我只想說一句,多年來一號文件經常是三農問題。但除了溫首相拿著朱首相留下的錢減了一次農業稅之外,其他的說了跟沒說一樣。


一號文件有一句話特別印象深刻:繼續保持水稻,小麥等農作物低價格穩定不變。拿我家二十多畝地來說,一年兩季,累死累活一年只能掙個兩萬多,種地有激情嗎?種地有多少實惠?農產品價格那麼低賤賣就那點錢,有調動農民積極性嗎?
往年我們這邊秋種農作物還是比較豐富的,像大豆,棉花,玉米等,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改成單一的玉米。大豆雖然價錢比較高,但產量低,棉花價錢高但管理複雜,費勁。玉米價格中肯,產量高的優勢使得我們這邊全部種玉米。
去年我家裡二十多畝地,大概收了10000多斤玉米,單價一塊多點,收成也就一萬多塊錢吧,不多。這是在不旱不撈的情況下,哪年碰到個洪水猛獸,乾旱狂魔的時候,好點的收點,差點的可能顆粒無收,所以,豐收年得天時地利人和都齊全才成。去除成本農藥,化肥(兩千多是有的),實際收入要少很多。
夏種小麥,那麼多年過去了,小麥的價格基本上都沒漲過。
昨天晚上問我爸爸,你知道每年中央的一號文件嗎?他回答說不知道,我們這邊農民對何為一號文件不關心,大部分人還是不知道,宣傳不到位?那麼多一號文件,除了知道有個醫保加一個免除農業稅,對了還有個每畝十幾塊的農業補貼其他就不知道有啥了。
提高農民收入最關鍵的應該是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只有這樣,農民才能從種地中得到切實的實惠,而不是每年每畝幾十塊的補貼,具體我們農民能拿到手的能有多少呢?不得而知。
放假回家,問家裡人提到了土地流轉,我們這邊有人過來開始量地了。
當農民把土地流轉出去集中到某些人手裡時,我在想,會不會衍生出新類型的地主呢?這不是跟毛主席時代打土豪分田地的惠民政策相反嗎?別跟我說什麼承包經營權分離,政策朝令夕改,鬼知道十年後又是什麼鬼政策?
農民無地不為民,這個道理我還是懂得。國家這兩年一直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如果為了城鎮化而城鎮化,比如為了所謂的雞地屁(每次提到這個,都有種噁心的感覺,雖然咱們國家在這方面位於世界老二,有望在某年某月某一天超過美帝,為啥沒有一點優越感呢),趕鴨子上架呢?
文筆有限,非理勿噴。


農產品超標來自土壤污染?看了這10個方面的說明,你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2015-03-02陳能場土壤觀察

2014年4月17日,《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發布;2015年1月13日,《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徵求意見稿)》出台,人們將注意力聚焦到「土壤污染了」上來,被當做常識的「農產品的超標來自於土壤污染」之說再次衝擊人們的神經。


但事實上,農產品安全與土壤污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直接的、線性的關係。固然,農作物生長於土壤之上,農作物的安全深受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的影響。但眾多的外部因素如氣候、酸雨、灰霾等同樣會影響農產品的安全;耕作過程、施肥、產量追求等等也會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農產品的重金屬含量。

無疑,《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修訂的目的首先應該在於實現糧食安全,從而保護人體健康。因此闡明農產品安全與土壤污染的關係便可為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制訂開拓視野,也為土壤保護、管理、治理和修復提供思路。

因此,本文力圖從十個方面來闡明這些關係,提供給同行分享,期待批評指正。

一、重金屬中,真正通過土地生產的食物而對人體產生健康損害的目前只有鎘


重金屬這個辭彙其實是個表意詞,一般情況下是指比重大於5.0(或密度大於4.5g/cm3)的金屬元素的總稱,在自然界中大約有45種,這在元素周期表中佔了大約40%。


作為發育於地球的岩石、累積在地球表面的土壤,重金屬是它天然的組分,岩石類型不同,土壤重金屬含量也不同,因此從人為規定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來衡量,有的就是天然的超標,有的則是有很低的背景值。


對於鎘而言,在牙買加發育於鳥糞形成磷塊岩的土壤的Cd 濃度很高,可達930毫克/公斤,堪稱世界之最,而發育於火成岩的土壤的鎘則很低,本地只有0.06毫克/公斤。

但不同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性質則是千差萬別,重金屬土壤-作物系統中的遷移能力千差萬別,1980年美國著名土壤學家RL Channey將各種重金屬在土壤-植物系統中的遷移能力來個概略劃分,並稱之為「土壤-植物屏障(soil-plant barrier)」。

第一類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極難溶解,這類元素在土壤中哪怕含量再高也不會影響動物、植物和人體健康,例如金、鈦、釔等;


第二類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難遷移,在正常土壤中也不會從土壤到影響到人體如砷、汞、鉛;


第三類重金屬較容易被植物吸收,但在高濃度下其毒性優先表現在植物體身上了,如銅、鋅、錳、鉬等;第三類重金屬,它們的毒性一般不會表現在植物身上,而會透過植物讓其毒性表現在動物和人體身上,這類重金屬有鈷、鉬、硒、鉈和鎘等。

在紐西蘭等放牧地區,一些地方由於土壤低鈷、低鉬而讓牛羊等表現出白肌病等,我國江西省也有這樣的情況。


硒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但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人體對硒的需求量和中毒濃度之間的範圍很窄,最高濃度造成的硒中毒和最低濃度造成的疾病在我國均有發生,前者在恩施富硒地區,而後者在黑龍江的克山縣,俗稱克山病,當然這些疾病通過人為干預已經消失或者減緩了。

鎘之所以在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中「脫穎而出」則與它的很多特性有關。


鎘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高,在地殼地球背景值中排行32,本身難以單獨成礦,是個分散元素,通常與其他礦石共生,由於它與鋅是同族關係,因此最常伴生在閃鋅礦中;由於它的離子半徑和鈣相近,因此在含鈣的礦山中它也經常插一腳,來個「同晶替代」。


因此鉛鋅礦、鐵硫礦等等的開採容易導致鎘對環境的污染。碳酸鹽地區的土壤鎘背景值比較高,這在我國西南部的省份如廣西、貴州、雲南的碳酸鹽地區的表現尤為突出。

鎘之所以成為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頭號「魔鬼」不僅在於以上的特徵,也不僅在於它的高毒性和致癌性,還在於它的低熔點(321度)和低沸點(767度),因此冶煉、燃煤甚至抽煙都可以將鎘蒸發到大氣中。

因此雖然有眾多的重金屬,真正通過土地生產的食物而對人體產生健康損害的目前只有鎘,其典型案例便是上個世紀發生於日本神通川流域並被稱為環境公害的「痛痛病」。

二、土壤中的元素相互作用可以被用來減低有害重金屬吸收、提高農產品安全

雖然重金屬是一個複合的詞,人們在理解的重金屬超標、毒性等等方面時則往往只是用單個元素來考慮的,比如稻米鎘超標多少倍。


但事實上,在任何環境介質中,大都是多種重金屬並存的,土壤如此、生物體內也如此。這些重金屬有著各自的行為,但更多的場合是在「明爭暗鬥」。

這種「明爭暗鬥」(科學辭彙是相互作用)的一個生動典型的案例是科學家Shubert等在1978年的一個實驗,他們用可以讓一隻老鼠致死的汞的劑量和可以讓一隻老鼠致死的鉛劑量的1/20組合起來給100隻老鼠吃,兩者混合就可以毒死100隻老鼠。

以上例子中重金屬間的相互作用是一種協同作用(synergy)(1+1&>2)。 事實相互作用還有其他形式,如疊加(additive,即1+1=2)、、頡頏的(antagonism,即1+1&<2 ), 也可以是沒有作用的(1+1=1)。


對於這種複雜關係,令土壤環境學家甚為頭疼,曾經有科學家力圖以鋅為基準,將各種重金屬的毒性換算成鋅來表達,按相當鋅的毒害濃度表示而提出「鋅當量」的概念,這樣將各種重金屬毒性統一成一個指標,例如他們認為在土壤中, 鋅、銅、鎳的有效態對植物的毒性比為1 : 2 : 8 ,當然在實際情況中這種換算並不具有普遍意義。

以下這個圖是土壤體系中經典的元素間的相互作用, 由土壤學家Mulder率先提出,被Mulder圖。粗線條代表這協同作用,如磷和鎂、鉀和錳是協同的,細線條代表頡頏作用,如磷和鐵、鉀和氮是頡頏的。


在眾多相互作用中,鎘與鋅一般最引人關注,這是因為他們在周期表中有著同族的關係,他們相互作用可以變化的。


如研究表明,在玉米籽實中,鎘與鋅之間表現為相互抑制作用,即相互抑制了玉米籽實中對方的吸收和運轉,而在大豆籽實中卻表現為協同作用,土壤中鎘的增加有促進植株吸收鋅的功能,而土壤中鋅的增加對植物吸收鎘有激發作用。


當土壤中鎘含量達4.60mg/kg時,由於土壤鋅的作用,玉米籽實中的鎘含量仍在正常水平範圍,當然這些結果與土壤類型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土壤中的元素相互作用可以被用來減低有害重金屬吸收、提高農產品安全的法子。


最典型的便是石灰施用來降鎘。2014年湖南省大面積治理農田土壤的鎘的方法「VIP+n」中的pH就是利用石灰來調整pH.

的確,對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是中和酸性的有效辦法,但由於鈣離子半徑和鎘相當,當土壤中鈣離子濃度很高時,有可能將吸附在土壤顆粒上的鎘離子置換到溶液中,而導致施用石灰治理鎘的效果不明顯甚至反效果,當然最終的情況取決於兩者交互作用的凈效果。


日本於1971年曾一度在20個都縣的28個區域開展石灰施用等降鎘的大田示範試驗,施用石灰15-200公斤/1000平方米不等,其效果是糙米鎘降低達到60%以上只有2處,40-60%的6處,20-40%的8處,0-20%的8處,反而增加的有4處。


因此認為石灰降鎘效果不穩定,不能作為主要治理措施,而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在澳大利亞,利用鋅鎘普遍的頡頏關係,在含鋅低的土壤開展「施鋅控鎘」取得相當的成功,而在瑞典土壤不怎麼缺鋅,「施鋅控鎘」效果卻極為有限。


在高鎘背景區域鎘含量高,但鋅含量同樣也很高,施鋅控鎘的效果並不理想。

三、 污染土壤中農產品的安全性隨著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種而差別,「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土壤環境學家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種間的重金屬積累差異很大,對於農作物,科學家Arthur 等根據植物體內鎘的積累量,把植物分為低積累型(如豆科) ,中等積累型(如禾本科)和高積累型(如十字花科) 三種類型。


對於污染程度不高的土壤,農產品的安全可以通過改變種植結構而得到保障。


也基於以上的品種特性,很多科學家力圖通過篩選獲得低重金屬吸收的品種,在輕微污染的土壤可以獲得農產品的不超標。

在加拿大,成功找到了鎘的低吸收的硬質小麥品種,並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


但對於水稻,雖然很多研究單位也找到了很多鎘低吸收的品種,但在實際生產中缺鮮有成功的例子。


這是因為水稻生長的土壤環境多變,加上元素間的相互作用,低鎘品種的表現並不穩定。早稻的低鎘品種在晚稻可能就高鎘,一個地方的低鎘品種到另一個地方就高鎘了,必須因地制宜地進行選擇,所謂「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四、氣候也會影響農產品安全

氣候因素會對農產品的重金屬含量有很大的影響,這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

事實上,這種影響不單在年度上,也表現在季度上,甚至表現在大尺度的氣候變化上。

有科學家研究了毛葉山櫻花等六種牧草在春夏秋三季中鎘含量的變化,總體平均夏天的比春天的降低了47%,而秋天的比夏天的增加了29%。


其中各種牧草的變化不同,如毛葉山櫻花葉片夏天比春天降低32%,秋天比夏天又低26%,但S. aucuparia這種牧草的葉片,雖然春天的比夏天低42%,但秋天的比夏天的高53%。

在英國的Shipham的鉛鋅礦區地區,冬天蔬菜含鎘量0.02-1.77 mg/kg(平均0.23),而夏天蔬菜含鎘量0.01-3.56mg/kg (平均0.52),夏天的蔬菜平均值高出冬天的一倍以上。

對於南方的早晚兩季稻,往往早稻的鎘含量遠遠低於晚稻,且超標率也大幅度降低。這類結果廣東、廣西、韓國、台灣都有過報道。


其原因大都認為是夏天溫度高,但雨水多,空氣濕度大,鎘的吸收量低,而在秋天,雨水少,土壤容易處於氧化狀態,加上天氣乾燥,水稻葉片的蒸騰量大,有利於水稻對鎘的吸收。


在南京一帶,曾有報道晚稻稻米含鎘量低於早稻的報告,估計與晚稻在後期溫度低有關。

對於年度變化,日本曾經有研究從1954年到1970年同一塊田的稻米含鎘量,每年的大米鎘濃度都不相同,其變化濃度從幾近為0到0.8mg/kg, 通過分析得出稻米鎘含量與9月份的烤田(指田面沒水的狀況)的天數高度相關。顯然自然界的氣候也會「暗中」影響著糧食的安全。

地球變暖、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是個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趨勢,這樣的變化對於將來的糧食安全也會產生影響。


有研究表明,因為CO2升高而顯著增加生物量和重金屬吸收的品種顯示出更大的植物修復潛力,但稻米鎘含量也會升高,這可能增加對人類健康的風險。

因此,很多科研文章利用單季的研究結果來評估一個區域的重金屬健康風險,容易出現與實際情況有偏差而造成誤導的可能。

五、酸雨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


中國是三大酸雨重災區之一。在上世紀 80 年代,酸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2004年估算的面積達170萬平方公里,長江以南沿海發達城市尤其嚴重,我國每年排放SO2據統計約1200萬噸。


近年來,中國東部地區逐漸成為酸雨污染的主要地區。北部地區也不時出現酸雨。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我國酸雨問題正日益突出。

酸雨影響農產品安全比較容易理解,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酸性活化了土壤中的重金屬。此外酸雨也會增加葉片上的有害重金屬的吸收。

酸雨對土壤重金屬的活化作用得到了很多的研究,結果都表明酸雨能增加重金屬從土壤的溶出,增加重金屬的有效性。


如有模擬實驗表明,在pH 4. 5 的酸雨作用下,紅壤的鎘的平均釋放水平是對照的1. 6~1. 7 倍,而在pH 3. 5 的酸雨作用下,鎘的平均釋放水平是對照的2. 0~6. 5倍。


酸雨通過酸化土壤、提高重金屬活性從而給土壤生態和食品安全帶來潛在的影響。

有人用模擬含鎘的酸雨來噴在苗期、開花期、結莢期和成果期的花生葉片上,噴施連續3天,每天噴施6次,每次噴施50毫升,含鎘0.5毫克/升,噴施時地表覆蓋塑料膜防止對土壤的影響。


結果發現對鎘敏感的品種Yuhua-15的籽實鎘含量分別增加了84%,26%,23% 和1%,而普通品種Huayu-23則分別增加了229%,116%,126%和90%。但不管噴施時期,在酸雨環境中普通品種花生的鎘增加率顯著高于敏感品種,但敏感品種的花生含鎘量總是顯著高於普通品種。


而在實際情況下,由於酸雨對土壤的酸化作用,含鎘的酸雨將可能使花生籽實鎘含量更高。

人們在談論土壤污染與糧食超標時,酸雨對農產品超標的影響不管在科研上還是在認識上似乎被忽略了。

六、我們似乎低估了大氣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在潔凈的大氣環境中,作物體內的重金屬自然主要來自根系的吸收,而在含重金屬的大氣環境中,葉片對重金屬的吸收其實是不可忽視的。

在現代農業中,葉肥及其葉面噴施已經是眾所周知的肥料和施肥行為。蔬菜葉片肥大,接觸空氣面多,通常我們能理解蔬菜葉片的重金屬如鉛可能會來自大氣污染。


當然事實上也是這樣,有研究表明,蔬菜中來自大氣的鉛可占辣椒根的 30–77%,莖的43–71%,葉片的72-85%,果實的90%。

在早期,雖然有很多研究表明葉片能吸收重金屬,但研究的方法較為簡便,如在印度,通過比較對照區的蔬菜重金屬含量來表明工業區或者道路邊的蔬菜葉片吸收了更多的重金屬,這種方法很難區分來自葉片吸收和來自土壤吸收的重金屬


在1990年,Delenberg和Van Driel設計了一個可靠的實驗來測定荷蘭北部農村田塊中不同作物體內的重金屬來源,其來自土壤部分的計算是基於同位素稀釋,但來自土壤部分的109Cd/Cd 比活度則用另外的裝置進行測定,即單獨將植物放置於無塵箱中作為對照。


兩個試驗的作物產量相近,如此試驗之結果比以往的更加準確。結果表明,在土壤含鎘量為其背景值0.16-0.29毫克/千克、鎘降塵率為1.6-2.1克鎘/公頃/年的條件下,來自於空氣的鎘對於牧草,菠菜,蘿蔔根莖的影響不顯著,但對小麥粉中的鎘含量的貢獻率可達21%,小麥莖的貢獻率可達48%,認為是小麥生長期比較長的緣故。這個濃度在當時與歐洲中部典型農村區域的鎘沉降濃度相當。


一般認為如果作物生長於污染的土壤而且空氣鎘含量低的情況下,氣源鎘的影響可以忽略;但當氣源鎘含量高出10倍而且土壤鎘含量並不高時,那麼氣源鎘可能成為植物鎘含量的一個主要來源。


預測結果表明,如果鎘沉降量為12克/公頃/年,籽粒中的鎘會加倍,氣源鎘的貢獻率將達到60%。在高鎘沉降地帶(如&>10鎘/公頃/年),那麼氣源鎘可能成為當地居民的一個主要來源。

同位素示蹤可以很好地研究植物體內的重金屬來源。貴陽地化所一項利用同位素鉛來研究野生植物鑽形紫菀鉛來源的結果顯示,雖然植物鉛根&>葉&>莖,但在總懸浮顆粒含鉛96.5 ± 63.5 納克/立方米的情況下,葉片中的鉛72.2%來自大氣沉降。


另外還有試驗利用鉛同位素研究高速公路邊水稻體內重金屬來源的結果表明,稻米中46%的鉛和41%的鎘來自於大氣的葉片吸收,而鉻、鋅和銅的大氣來源的影響則不明顯,表明高速公路邊的作物生產布局需要考慮食品安全。

要知道,我國是重金屬鉛、鎘、汞、砷的大氣排放大國,研究表明,我國2010年有色金屬行業鎘的大氣排放高達1681噸,而燃煤來源的鎘也達到了303噸。大氣沉降鎘的濃度為0.4-25鎘/公頃/年。最高值遠高於10鎘/公頃/年的高鎘沉降範圍。

從植物的吸收能力和我國的鎘等排放量來看,似乎我們可以斷定,目前我們低估了大氣來源對農產品超標的影響。

七、土壤環境惡化導致不超標的土壤生產出超標的農產品

作物長在土壤上,如果糧食重金屬超標,當然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難辭其咎」。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能夠讓作物吸收到體內的重金屬含量並非土壤的重金屬的全部(即總量),而只是溶解在土壤水溶液和部分吸附在土壤黏粒表面上的重金屬離子(即植物有效性部分)。

土壤重金屬的植物有效性部分的多少則受控於土壤的性質了。


我曾經概況過最典型的三個礦區的例子即英國的Shipham礦區,日本神岡鉛鋅礦下游發生痛痛病的神通川污染區和廣東大寶山鐵銅礦下游的上壩村污染區。


三者土壤中的含鎘量各相差一個數量級,即最高分別是998mg/kg,6.65mg/kg 和1mg/kg左右,但由於土壤中的pH分別是7.5, 5.0和4.5左右,前者高含碳酸鈣和氫氧化物,後兩者分別低含和不含,日本的土壤有機質有10%左右,上壩的土壤1%左右,這些差別導致三者土壤中鎘的有效性分別是0.04%, 4%和85%,也導致了不同的結局,雖然英國Shipham礦區土壤高鎘,剛公布時一度嘩然,也被建議居民搬離,但到2000年得出結論是沒有明顯的證據對當地居民的健康產生影響,日本則是舉世皆知的「痛痛病」公害地,而上壩村則被媒體稱為「癌症村」(當然癌症高發可能另有原因,這裡不做闡述)。


土壤酸鹼度對重金屬特別是鎘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土壤pH&<4.5以下,土壤中的鐵氧化物對鎘幾乎沒有吸附能力,但到了土壤pH6.0則可以吸附大部分鎘。


雖然土壤有機質在酸化環境對鎘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鎘同時受到土壤溶液中離子強度的影響,在高強度的施肥條件下,土壤中的離子強度高,鎘的有效性明顯增強。


因此雖然我國在1995年制定了幾乎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這體現在土壤鎘含量上,在pH&<6.5以下的耕地,土壤全鎘量不能超過0.3mg/kg。但在現實的高強度的耕作制度下,0.3mg/kg在一些區域並不能確保稻米的鎘安全。

筆者在國內多個區域檢測到鎘不超標的土壤所生產的稻米的鎘含量超標的現象,如在pH5.33,全鎘0.22mg/kg的情況下,所有進行的39個試驗水稻品種的鎘含量都超過了0.2mg/kg的標準。


在不超標的土壤生產出超標的農產品並非水稻所獨有,事實上在文獻中花生和蔬菜也有報道。


如有研究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標的情況下,供試花生籽實的Cd含量在0.21~0.748 mg/kg 間,測定值全部超標,且達食品Cd限量標準的1~4倍;花生籽實種皮的重量只佔籽實的2.15%~2.94% ,但由於其中Cd濃度高達1.1~1.95 mg/kg,建議在含Cd較高的地區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實,以降低其對人體膳食健康的影響。

2010年中國農大發表的Science文章表明我國全域土壤的酸鹼度下降0.13-0.80個pH單位,這意味著土壤的酸度增加1.35-6.31倍,而這個酸化程度在正常的土壤過程中需要花數萬年的時間。

以上例證表明單純的重金屬全量數值並不一定能實現糧食的安全,土壤酸化可能是導致我國糧食重金屬超標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在新的土壤環境質量徵求意見稿中將重金屬鎘的數值按照pH細分四檔(0.3、0.4、0.5和0.6mg/kg)意義不大。

八、土壤重金屬高背景區域的糧食安全性問題需要另外一些方法

有些遠離工業的土壤重金屬含量天然很高,這些重金屬並非來源於污染,而是「天然的」。這種高背景區的重金屬問題和糧食安全性則需要另外一些方法了。

這類高背景區可以分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來自於土壤的母質。例如發育於磷灰岩的土壤鎘含量最高可到30mg/kg; 而因為鎘的沸點在767度,因此火山噴發的火成岩形成的土壤鎘的本底值就非常低。


由於鎘與鈣的離子半徑極為相近,在石灰岩形成過程中鎘、鈣可以發生同晶替代作用,因此石灰岩地區的土壤鎘背景值很高,這種高背景在我國的西南部如貴州的土壤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二種地質高背景區域類型發生在沖積平原,這是由於高背景的土壤地球化學過程中不斷被沖刷到下游,在長期的積累中造就了高背景。典型的例子是珠三角平原的高鎘區,珠三角西部流域由於受到西江和北江的長期鎘積累而比東部流域有更高的鎘含量。


第三種地質高背景區域類型則是鉛鋅礦區的周邊,鋅鎘是同族兄弟,鎘在汞、銅、鋅、鉛的硫化物中容易發生同晶替代,因此有色金屬礦中相對地含有較多的鎘。

在以往的土壤環境中,土壤受到的人為衝擊小,因此雖然高鎘背景區大量存在,但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但在高強度的耕作下,土壤酸化過程明顯,種植於高鎘背景區土壤的作物鎘含量會明顯提高。


有人用一整年的時間研究了溫帶和亞熱帶土壤添加閃鋅礦粉(&<63um, 含鎘量0.92%)後鎘的釋放速率,證實了礦石中的鎘會以連續的、很緩慢的溶解而釋放,其速率為0.6-1.2%/年。


而生長於添加閃鋅礦粉的溫帶土壤的小麥,可吸收釋放出之鎘的38%(29微摩爾/公斤),造成小麥鎘含量超標。而生長於添加閃鋅礦粉的亞熱帶土壤的水稻吸收的鎘(0.6微摩爾/公斤)要少得多,這主要是稻田土壤環境呈中性,而釋放出來的鎘又被轉化為極為難溶的硫化鎘。


這個試驗證實了土壤中閃鋅礦粉可以將鎘釋放到土壤間隙水中,在氧化條件下,鎘的有效性高,會污染到作物,而淹水的水稻種植則限制了閃鋅礦污染的影響。


而在我國的某個地方性氟骨病的發生區域,岩石和土壤的天然高背景的鎘是當地的一個隱藏的毒物,基岩鎘高達4.48-187mg/kg, 煤中鎘11.5-53.4mg/kg, 耕地鎘1.01-59.7mg/kg, 當地作物含鎘0.58-14.9mg/kg,居民尿鎘1.7-13.4微克/升,食用農作物和燃煤吸入是當地居民的兩個主要來源,這一發現表明高鎘區的風險性需要得到關注。

牙買加島也是個高鎘區堪稱世界最高,最高的鎘可以接近930mg/kg,其葉菜含鎘量達到0.4mg/kg, 豆類含鎘0.33,根莖類蔬菜0.4, 塊根作物鎘0.2, 雖然在220個國家的壽命排序中排名98, 健康年數排名47, 當地居民腎含鎘量位居第二(44毫克/公斤),僅次於日本(62毫克/公斤) ,表明高鎘區居民會攝取更多的鎘。

高鎘背景區的重金屬安全性問題需要更多的考慮,如果套用徵求意見稿的數值,則會「人為」增加了很多污染區域。


九、高產會造成更多的重金屬嗎?在特定條件下還真的會發生

在盆栽試驗中,有研究發現了高產伴隨高鎘的現象,這在大田中因為種植規格、苗數的變動而難以確證。


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也曾經在媒體報道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即「超級稻有著更大的鎘風險」。


高產帶來更多的重金屬?這新聞一聽起來讓人有點怕怕。細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仔細分析這樣的結果在特定條件下還真的會發生。

首先是耕作過程造成了鎘向耕地表層的累積,由於鎘離子主要吸附在黏粒上,在犁田和耙田過程中,黏粒上浮,造成鎘在土壤表層的積累。


日本有研究表明,整地後,土壤表層的鎘含量可以高出其下3-4厘米或者更深土層的1倍(下圖左側)。


其次是水稻根系的分布(上圖右側)。根系主要分布在耕作層(0-20厘米),而大多數品種在土層10厘米內的根系質量可佔80%以上。


產量高的水稻根系分布更多的在表層,表層的鎘累積和耕層的根系分布特徵造成了水稻容易積累鎘。

再次是水稻根系周圍的酸化。水稻是喜銨作物,在淹水環境中,根系主要吸收銨根離子。


當根系吸收銨根離子時,為了保持電中性,根系將分泌出等當量的氫離子(H+), 雖然高水分環境有助於減緩根系表面的酸化程度,而淹水環境有助於難溶解的硫化鎘的形成,但總體上水稻的根際環境會比根外土壤pH低0.3-0.5個單位,這個酸化過程將造成硫化鎘溶解,而產量越高,吸收的氮越多,根系酸化效應更加明顯,從而吸收了更多的鎘;當田面缺水時,土壤中的硫化鎘將被溶解,表面根系的密集和表層重金屬鎘的富集又有助於鎘被水稻根系的吸收(下圖)。


這裡要說明的是,在一些文章和媒體中,通常認為水稻是吸收鎘能力很強甚至最強的作物,這是一種誤解,稻米容易造成鎘含量的超標,其原因在於它的生產環境、品種和籽粒鎘吸收和積累時機等等的碰巧組合,如果上述的表述。


在Arthur 等根據植物體內鎘的積累量的作物類型歸類中,如禾本科作物屬於中等積累型類型。

有實驗用3種不同pH的土壤種植5種作物,包括水稻、大豆、豇豆、燕麥和小麥,發現在低pH(5.0)的籽粒鎘含量比中(pH6.2)和高pH(7.7)高得多,後兩者差別不大,對於低pH的土壤,籽粒鎘含量小麥=大豆&>燕麥&>水稻&>豇豆;對於中高土壤pH, 順序則是小麥&>大豆=水稻&>燕麥=豇豆。

需要強調的是,高鎘和高產並無必然的聯繫,但在受鎘污染的農地,高產背後是否引發高鎘問題需要引起更多的研究。


十、田間調查與市場調查的數據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媒體和公益機構的數據大多來自於市場調查,而科學家往往直接調查收割前的土壤污染和糧食重金屬含量,當然也有科學家注重市場調查來進行食品的安全性評估。


的確,市場調查的數據能較為客觀地反映食品安全狀況,但由於收割後的混合,加工以及勾兌等等工作,田間調查的數據和市場調查的數據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日本曾有這樣的研究,他們一方面進行了田間調查,發現調查區糙米鎘最低0.6mg/kg,而最高可達1.6mg/kg; 另一方面對該調查區的稻穀在收割入倉裝袋後再次調查,卻發現檢測到的糙米鎘濃度最低在0.1mg/kg,而最高不超過0.6mg/kg。


由於日本的土壤治理對策是糙米鎘含量高於1.0mg/kg時稻田土壤必須進行客土修復,但在0.4-1.0mg/kg的區間時主要通過水分管理加以控鎘。

以上調查方法的差異往往容易造成了土壤修復方法選擇錯誤,同時也表明難以通過市場調查的農產品重金屬狀況來判斷原產地的農產品的重金屬含量。這一點在土壤治理的方法選擇上尤其重要。


綜述以上十個方面,可以看出農產品超標的問題是個極為複雜的問題。也同時可以看出,產地的安全對於糧食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旨在實現農產品的安全。


因此在制定這一標準之前,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土壤污染與食品安全的複雜關係,確定其主要因素,從而制定合理可行的標準及其管理方法。

要治理土壤,做到產地安全,污染源的控制是前提,這不僅是因為大氣和污水中的重金屬大部分的歸宿都在於土壤,同時大氣污染源是影響農作物安全的一條重要途徑,酸雨更增加了這一途徑的風險性。


據文獻報道,我國農地的鎘來源主要是動物性肥料高達778噸,其次是大氣沉降達493噸,再次才是各種化學肥料,為113噸。


按照這個速度,從土壤的背景值開始要達到目前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鎘只要50年。因此大氣污染源和動物養殖的鎘控制是重中之重的問題。

雖然多種因素可以影響農產品的安全性,但歸根到底還是土壤的問題,畢竟除了葉片的次要吸收途徑外,根系是重金屬進入作物體內最重要的途徑。


只有良好的土壤,才能抵禦各種外部因素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比如改良的土壤的酸度則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我國農產品超標的百分率。

土壤是糧食生產的最重要資源,是人類糧食、健康乃至文明的基礎。土壤環境是食品安全的核心。


「打鐵還需自身硬」,藉助世界可持續農業協會前主席JP Madden的話,「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產健康的糧食,進而造就健康的人群和健康的社會。」,即通常所說的3H:健康的土壤、健康的糧食和健康的人。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陳能場系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近期文章推薦:

回復0227可讀: 城鎮化再著急,土壤也要先剝離

回復0225可讀:農民日報:恢復土壤活力最關鍵是農民參與

回復0217可讀:專家們開了個研討會,建議這樣改《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回復0211可讀:為身體構築抗重金屬防線

我們是「土壤觀察」(turangguancha),歡迎關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轉發給好友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最初搞一號文件是為了當時農業農村問題比較突出。後來就演變成一種行為藝術。成為一種禮制。大家到某個特定的時候,表演一下關注農業。


一號文件向來只有口惠,而無實至,那就拋開它,談個人關於農業的想法:

1. 還是要搞土地私有化,讓人願意去做農民,做新時代自耕地主、農場主;土地兼并對於現代社會的不良影響沒有古代那麼大了,當然也可以在政策上約束土地兼并上限,並來些我朝特色限制。
土地私有化也並無啥障礙:大概57年前就是土地私有化;dang在土改時也是承諾土地私有化的,因此才得到支持獲得政權(原因之一,不喜勿噴);中華歷朝歷代都是土地私有化,國外也絕大多數是土地私有化。
不搞土地私有化,當下而言沒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下本錢當現代自耕農,你想zf或村集體一句話能把土地收回,大價錢買的農業機械全部無用武之地,誰都會抱著打游擊的心態去種田;沒有現代自耕地主,十年後糧食問題很難解決。
來個管中窺豹的一樣本吧:我老家還在種糧的平均年齡50+;最年輕的的35+,買農機承包鄰居的田種,每年田都不一樣,在10-20畝間波動,充滿變數,年收入據說6-8w(收入尚可的重要原因是他也做雜交水稻制種),希望他能堅持下去。

2. 利用現在國際市場農產品較低的時機,不要過度追求增產;讓國內過度使用的土地輪流休耕生息,印象中有種方法是撒種子種某種草,長成後翻土使其埋入腐化,增加土地肥力,這個當下需要zf推行,似乎沒有看到哪個農民想到並有動力主動去做這事。

本人非農業專業人員,18歲前曾是農民,現今還有不少親戚朋友在農村,也經常回農村;深知農民之苦,農村之窮弱,農民之所欲,以上是關於農業的一些思考,不足之處,歡迎交流討論。


現在的時代是中國從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轉型的時代
曾幾何時,農民工、留守兒童這些辭彙從無到有,逐漸充斥人們的視野,基層農村還有多少青壯勞動力堅守在生產糧食的第一線?新農村建設註定是個泡影,最主體的人都跑了,建設個鎚子啊!僅談一下我的農村老家,我的表弟表妹們,一個在省城做汽車維修,已經混到了4S店主管,一個在縣城做婚慶,一個在縣城跑出租,我堂弟一家在省城開物流公司,這是一家從老到小都搬過來了。剩下的都在上高校,不管是本科還是專科,可以肯定,他們不會再回去務農了。那麼,他們的地怎麼辦呢?交給別人幫著種和收,可是同村的人還是要外出打工啊!對了,這裡是河南,糧食大省,可是作為產糧專業戶,有尊嚴嗎?有社會認可嗎?有錢拿嗎?我相信我的親戚們一定會跟我的表弟表妹們說:像你大哥一樣,好好念書,以後不要再回來當農民。他們沒有錯,人是要獲得社會認同的,而他們的重要程度和收穫價值以及社會認同不符!我相信中央認識到了新農村建設的誤區,在工業化社會的大趨勢下,要走的人和心你留不住,只能把農業向工業化現代化方面邁進,我認為這是順潮流的,因為那沒有人的新農村我實在懶得吐槽,換個思路建設農業也好。
希望以後沒有農民工這個稱號,希望以後農民能夠變成農場主。


作為一個基層政府農林行業的公務員,我表示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1年聚焦三農問題,帶來的最大益處就是:我寫材料有內容可填充了。


農村的發展很多時候和文件關係感覺不大,和當前農村社會形式有關係。拿我們那一塊來說,新農村建設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發展經濟型農業也已經形成規模。主要和當前農村現狀分不開,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進城務工,村裡閑置大量土地,最後由部分村民承包,統一種植農作物,或者種植經濟作物,如大棚。當承包土地達到一定量時,經濟作物慢慢形成規模,政府適時出台相應政策建設相應平台,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包括人工費都會上漲。農村土地今後發展會回到部分人使用大量土地的時代,有能力的人會承包大面積土地,種植達到一定規模就會量變引起質變,可以直接改變多年的分配方式。地主又來啦


不要忘了,某黨是怎麼做大的。當時某黨又是怎麼滅亡的,現在有沒有覺得很像


木用的和當年皇帝祭天農耕一樣。。。


每年好像都有這種文件,也不知道幹了點啥,肥了多少t官。


受政策影響,農民全出來了,我就不知道以後誰來種地,讓中國人吃什麼?


一紙空文,種地的人都跑了,發展毛線。規劃挺好


為什麼知乎上凡是談到三農問題的事兒,都沒有完全讓人信服的......
年年說三農,都沒什麼進展。你信不?明年一號文件還是三農。有意思么。。。。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茶葉價值上萬?
我國今年製造業現狀怎麼樣,有沒有從事這方面或者是比較了解的?
現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如何分工協作的呢?
英國真的會捨得退歐么?
十三五規劃(2016-2020)期間的經濟局勢會比 2015 年的要好么?

TAG:投資 | 經濟 | 中國經濟 | 政策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