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暖通行業呆了五年以上的人說說,這個行業還有多大前途和錢途?

暖通專業發展了六十多年了,出去別人一說還不知道,這專業去設計院無疑是最好出路,但是很多人又覺得天天畫圖看不到前途,直接去地產的又說學不到多少東西,暖通前途在那裡,普通本科生是否應該放棄專業對口的工作去大城市自己闖?


上大學的時候喜歡打籃球,正好學校的籃球場就在校屬設計院旁邊。晚上十點鐘我在打籃球的時候,旁邊的樓里燈火通明,那幫苦逼的設計狗在加班畫圖。早上六點鐘我在打籃球的時候,旁邊的樓里還是燈火通明,那幫苦逼的設計狗依然在加班畫圖。我當時就下定決心:畢業了可千萬不要進設計院。所以,雖然我畢業那年行情非常不好,校園招聘期間我從約克、特靈、強生醫療的銷售,到聯合利華、箭牌糖果的市場營銷,再到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信貸業務員,甚至是各種雜誌的編輯崗位(因為當年文青的那點愛好和熱血),我前前後後投下了幾百份簡歷,也拿到了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N多個offer......

總之一句話,我當時是毅然決然地對設計院的工作機會嗤之以鼻,雖然有機會在老師的推薦下進入校屬設計院(華南地區最好的幾家設計院之一,這點應該沒有爭議),但我卻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其中的經歷就不細說了,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在兜兜轉轉地混了半年後,最後是在畢業那年的春節前後還是進了設計院--一家與我之前鄙視的校屬設計院有很大差距的設計院。再之後就是跳了一次槽,來到了我現在這家公司,在暖通設計這個行業一直干到現在。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幹得不算差,也不討厭這個行業。

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兩點:

1. 永遠不要對自己沒做過的事情說沒有意義。 這句話的原話是從《士兵突擊》的許三多的嘴裡說出來的(舉這個例子會不會暴露年齡?哈哈),相信和我同齡的很多人都曾經迷過這部電視劇。在進入一個行業或在一個領域深耕之前,我們對它的了解其實只是非常流於表面的,有些印象和得出的結論是膚淺甚至是可笑的。就像我以燈火通明判定設計院的加班強度,這個判斷本身沒有問題,可加班強度代表著比較高的收入這一點,我是沒看見或者說有意忽視的。而其中學到東西、對這個行業進行全面的了解並自己總結一些經驗等種種樂趣,我更是毫無體驗的。

從問題的補充說明來看,我感覺題主應該是學生或者是這個行業的新人。有迷茫、有困惑沒有關係,等你進入並深入了解這個行業及其與你自身的契合度之後,再來談前途、錢途以及是否需要轉行也不晚。當你在這個行業深耕一定年限後,你會發現這個行業其實才剛解決了冷不冷得下來、熱不熱得起來的問題(甚至很多項目連這個問題都沒解決好),至於運行起來節不節能、智能化程度怎麼樣等等問題還多著呢,真正有水平的暖通人還大有可為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對這個行業的看法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2. 千萬不要忽視轉行的難度和成本。說起轉行,無非就是兩個原因:干不下去(或不喜歡)本專業和有更好的機會。對於包括當初的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而言,基本都是因為前者。這麼做的難度有多大,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一目了然了:你學了四年的本專業都干不下去了,那你還有什麼行業是你幹得下去的?哪怕你大學四年都是在睡覺,可只要你能夠拿到那個畢業證,至少證明你對一些專業術語還是了解的吧?雖然你並沒好好學,但至少你知道本專業需要學哪些課程吧?如果有一天需要重新好好學習的時候,你至少不會問出如何自學建築設計? - 學習方法這樣的問題了吧?PS:我很佩服這個問題的高票答案的答主 @大頭幫主 這麼耐心樣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從來不會回答這麼泛泛而談的問題,因為就算你盡心儘力地去回答了,對於問這個問題的人也毫無幫助。

結合個人經驗,我建議的轉行一定是因為有更好的機會。我身邊已經有好多朋友(不限於建築領域的)已經轉行或開始考慮轉行了,已經轉行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個行業和自己的老本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推銷信用卡的人現在做POS機代理,做暖通設計的人現在搞地暖裝修,大型央企的員工轉型為該央企的供應商、廢舊品回收商等等。至少在我身邊,還沒有看到生拉硬拽地從暖通設計人員轉型為華為IT工程師的。對了,給排水專業轉行為公司前台、行政並幹得不錯的例子倒是有。你願意去嗎?我可以給你介紹哦~

------------------------------------------------分割線---------------------------------------------

為避免像某些答案一樣被吐槽沒有乾貨,下面我也來做一回神棍,具體地來談一下這個行業可能的發展趨勢和前途。精力所限,就簡單地說一些基本情況吧,不特別詳細的展開了。 特別聲明:以下只是在自己有限認識範圍內談一些主觀看法,本神棍對其準確性概不負責。如有誤導青少年兒童,本人不承擔任何相關責任。

1. 由增量轉向存量

國內除了幾個一線城市外,四五線小城市的住宅市場實際上已經崩盤,只是因為地方政府的強撐才迫而不滅。至於商業地產嘛,二三線城市的商業過剩程度更是喪心病狂商業地產過剩之窘--地產中國網--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以成都、重慶、瀋陽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哪怕是未來5~10年內沒有一宗商業用地供應,也完全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所以現在我們的思路要變了,改造項目不僅要做,而且得認真做。比別人早一些、多一些積累相關的經驗,你就能在下一波行情中佔得先機。

2. 由粗放式轉向精益式

因為過去十幾年整個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就是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不管是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等方方面面都是很粗放,存在很多問題的。這些問題我在其他回答中已經提到過暖通專業在能耗中的地位是什麼,暖通可以為節能減排做些什麼? - 某人的回答,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就是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你把它解決好了,都可以為你在這個行業謀得一席之地。養家糊口至少不存在問題了,如果你想發大財嘛,那就得看你能不能做到行業頂尖水平了。

3. 由同質化轉向差異化

目前行業的同質化,體現在方方面面:冷熱源基本就是蒸汽壓縮式電製冷+燃氣鍋爐或市政熱源,像吸收式、蒸發冷卻式、水地源熱泵、水環熱泵等逐漸會隨著項目逐漸遠離城市核心區域而會慢慢因地制宜地被採用。末端系統也不再是除了風機盤管+新風系統就是全空氣系統了,VAV變風量系統甚至是TROX推出的冷梁輻射吊頂等早已經在很多項目中都有採用,也有著節能環保、節省吊頂空間、無冷凝水排放等諸多優點。所以以後的暖通設計,不會是像現在這樣標準模式的複製粘貼,而是必須結合技術性、經濟性、運行維護便利性等諸多方面的計算分析差異化、個性化轉變了。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才是設計真正應該做的,而且很多顧問公司之前也就一直在這麼做了。當然其中有很多做得不夠好、不夠細的地方,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改變的。

先就寫這麼多吧,碼字真累。對了,最後還需要提醒題主一點:以說出去別人知不知道來判斷一個行業的好壞,其實是非常片面和不成熟的。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特點,站在台前、與尋常百姓生活聯繫緊密的行業曝光率和知名度當然就高,而退居幕後、與普羅大眾沒有直接接觸的行當,聚光燈照不到你,鎂光燈也閃不到你,說出去別人不知道實屬正常。你看胡歌、王凱憑《琅琊榜》《偽裝者》家喻戶曉、腦殘粉眾,而屠呦呦在自己的領域辛勤耕耘幾十年,哪怕拿了諾貝爾獎知者寥寥。可這並不妨礙像我一樣知道她的人,每當提起她的名字就對她老人家肅然起敬啊。對吧?

下次你可以這樣向不了解的人介紹自己的專業:我是炎炎夏日裡的絲絲涼風,寒冬臘月里的陣陣暖意,漆黑電影院里的一股清風。你看不見我,而我卻總在你身邊。對了,如果別人誇你文藝,記得來給我點個贊哦~


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在初始階段都有一種看不到前途的無力感。這和行業沒有太大關係,每個行業都有做的風生水起的精英,也有渾渾噩噩苟且度日的loser。你敢說你選擇了時下最熱門的行業你就能看到未來嗎?用一句很流行的話說:在解放碑找不到的東西,你以為去西藏就能找到?所以,如果你想改變現狀,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

等到有一天,你的閱歷足夠豐富,你的思考足夠深刻,你的意志足夠堅定,你再回來看這個問題。


咱們都是普通人,像包括暖通在內的建築行業以及一干傳統行業,需要許多像我們這樣的人,絕大部分人就是你在路邊看到的路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基數,在這個基數裡面謀前程,只不過是做的比別人好一點罷了,便能比一般人在行業里混的好一些,這條道理無所謂行業的。如何做的比他人好一些,便是努力的因素使然了。另外,若是憑藉得貴人相助,可能可以在優秀的基礎上拔尖兒。

當然,也有充滿著暴利、神話的行業,我比較蠢笨,一直也沒有找到入口,如果有,想必,也不會在這裡回答了吧。

男怕入錯行,我想,大約這個"錯"字指的是人,而不是行業吧。


不請自來,勿怪。

本人在空調設備廠家工作五年,主要從事節能設備應用相關。

個人覺得目前空調行業的發展還是在節能方面。目前空調方面能耗還是太大了,國家推廣節能減排也是這個目的。另外BIM也應該是一個發展方向,可減少施工方面的錯誤。


干一行愛一行,才有前途。


剛剛滿五年。

其實我感覺暖通就業面比較廣,工作也比較好找。薪水相對門坎來說,還是在平均水準以上一些的。反正我這樣沒有上進心的和周圍人比比也都還過得去……關鍵是心態。

一將功成萬骨枯,你看到比如IT行有前途,其實也有更多的人不得志領著一般般的收入。

在設計院對應積累技術,五年大型設計院工作經驗,呵呵,不要太好~~暖通這行說實話還是看經驗吃飯的,無論是技術經驗還是管理經驗。

在開發商工作,算是管理崗位吧,你不知道我等畫圖狗有多羨慕~工作相對規律收入又高。努努力5年的也能爭取個部門經理吧~~你就這麼瞧不起?


從業八年,干過設計,做過施工,現在還故弄玄虛玩起了諮詢,中間還順帶搞過設備銷售和工程招投標,算是對暖通行業的上游至下游都較為了解。

參加工作以前,總覺得自己將來想從事的工作未必會和所學專業對口,都沒想過以後會做一枚「暖男」,甚至要做一輩子。後來左挑右選一番,看來也只有暖通行業暫時適合自己(其他專業咱也不懂啊,或者去做一些入門要求較低的工作又感覺對不起學校、父母和自己)。一晃幾年過去,發現很多行業都有苦逼的一面,暖通雖然小眾,但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轉行的衝動也就小了,現在基本可以確認自己要這個行業里混一輩子。

暖通,不可能有IT或金那樣的造富能力,甚至跟土木或裝飾都沒法比。混得一般的,可以養家糊口;混得好的,可以住上大房子或者開個好車;混得牛逼點的,無非像一些泰斗可以名滿天下、或者可以像宗毅那樣來個環球旅行什麼的。所以,從事暖通行業的人,就放下成為富豪的夢想吧,踏踏實實做好技術,方能有自己的立身之地。

下面說說暖通行業的發展方向(個人觀點,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神們指點,或者一笑置之)。

傳統的暖通分工即將成為過去式。不要再糾結於將來做什麼崗位,干設計還施工?做設備研發還是系統集成?以後應該需要技術能力更全面的複合型人才,不要談什麼要專業分工、上下游協作吧啦吧啦,事實證明專業分工過細帶來的問題是:溝通成本高昂、遇事互相推諉、理論與實踐差距十萬八千里……放下行業鄙視鏈,去做你曾經鄙視的人所做的工作,對暖通專業的認識才會得到升華。有的設計諮詢單位都開始涉及工程,工程商開始注重提高深化設計和BIM應用能力。

傳統的暖通項目也會發生改變。大家都能感覺到,新建項目已經變少,越來越多的人轉向改造項目或者項目運行服務。想當年,多少暖通應屆生是多麼排斥去物業公司做設備運管啊,如今是多少工程商希望拿下某某大樓或者某園區的運營服務,甚至倒貼初始投資的(也就是合同能源管理)。不斷的發掘各類項目機會已經成為所有暖通人士需要考慮的問題。

暖通是一個集成性比較強的專業,涉及到的設備和材料種類、系統類型比較多,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適用條件。正如樓主所說的,由粗放式轉向精益式,未來的暖通項目從策劃、設計階段一定全面考慮項目的建築類型、建造成本、運營成本、節能環保等因素。沒有最完美的暖通系統,但一定要項目打造一個最合適的暖通系通。尤其是能源緊缺、霧霾泛濫的今天,更應該強調暖通系統的能效和環保,而不是一味的什麼好做就怎麼做,什麼便宜就做什麼。

個人感覺,暖通現在的專業全稱「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起的非常準確,暖通人士應該跨出「暖通」這兩個字的界限,不是說畫個暖通圖或者按圖按規範施工才叫暖通工程師,把視野放寬到「建築環境」和「能源」這兩塊來,會突然發現暖通行業的前景還是蠻廣闊的。

許久不寫東西,思路比較混亂,望各位包涵。另外也到下班時間,就不繼續啰嗦了。謝謝。


沒呆五年以上,所以沒有很多大道理能講,但是目前接觸的項目和這個行業有關,說說我個人覺得題主可以考慮的幾個發展方向。

1.BIM,即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這塊目前在國內還是以概念為主,在綠色建築領域應用的還是比較多的,近幾年發展的非常不錯,而且目前了解這一塊並能熟練應用的專業人員在市場上可以說供不應求。

2.EMC,合同能源管理機制(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這個好像在其他答案沒有被提起過,但也是現在在國內逐漸流行起來的一種比較新興的建築節能手段。國內很多大型建築能源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實現15%-50%的節能量。一般是前期由乙方投入,後期與甲方共同分享節能量產生的節能效益。

以上兩個方向,可以提供很好的發展前途,因為它們都屬於比較先進的建築科技手段,未來在建築領域會有相當好的發展前景。

如果主要考慮錢途,可以走以下的路子

1.建築建材銷售,銷售的話,就可以不必太拘泥於本專業相關的設備,當然暖通設備可以優先考慮冷熱源,比如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大型風機等等,可以跟一些研究型企業或者大學的研究所建立良好的聯繫幫助他們推廣他們的研究成果,另外啊像外遮陽,照明這種光源方向的新型建材最近幾年在建材市場上也是非常走俏的,入門門檻也不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建材相關的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把錢放在第一位,銷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

2.政府採購,這個非常複雜,不多說啦,如果能夠進入政府部門,或者有在政府、大型國企這種單位有人脈關係的話,真的是一單吃三年。


作為一個同樣在空調廠家從事8年以上的人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處於的是暖通行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說實在話,目前來說,傳統製造業和實業的錢途確實不如金融類、電子類、計算機類相比,這是行業技術造成的,目前這個行業並沒有多麼高深的技術,而技術革新也非常的緩慢,這樣就造成了無法獲得超高的額外利潤,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錢途。

但是前途呢?同樣是上面幾個行業(金融、電子、計算機)目前這些行業里50歲左右的人佔比有多少?太少了,不可否認,是由於這幾個行業屬於新興行業,第一批投身於此的人員還沒有達到這個年齡,但是我想現在大部分戰鬥在第一線的依然是剛剛畢業十年左右的學生,這些行業的未來錢途並不佔優。

而我們這樣的行業就不同了,傳統製造業、實業類,只有你掌握了基本的技術,那你的年齡就是你的資本,你的經驗就是你的前途。

其實說白了,如果你從傳統的技術類崗位跳躍到金融、電子等行業,你會覺得初期你的差距非常大,但是你越努力,你的差距就越小。但是反過來,你會覺得你的差距在越拉越大,這些經驗是無法用努力彌補的!

最後一句,加油,努力吧!——共勉


既然都是理科生,咱們就粗暴點交流吧!

華南一所二本A類院校(也就是公辦本科院校,當年入學是這麼分類的),熱能與動力工程畢業,

坐標廣州,入行4年(也快5年啦,不要太在意^-^)經歷了好幾類公司。

———————————————————————————————————————————

下面我就列出公司類型/收入/崗位(工作地點:廣州)

  1. 家電維修公司 1K 學徒
  2. 監理顧問公司 2K 監理員
  3. 冰箱廠家 2K5 工藝員(因為我讀的製冷方向)
  4. 機電工程公司 3K5→4K5 暖通設計師(呆了一年加薪了,也是從入職到離職唯一的一次加薪)
  5. 電器廠家(目前) 9K 工程主管(既是手下也是領導,一腳踢,偶爾出差各省)

———————————————————————————————————————————

實話說,混的比較差。接近5年經驗的我才追上金融/互聯網類的應屆生收入水平。上述的工作經驗中我一直號稱以技術立足,哈哈哈(求輕噴)。我對現階段的收入和崗位是滿意的,錢是多掙多花,少掙少花,反正都買不來快樂。每一次跳槽越發看中晉陞空間和崗位上所賦予的權力,希望能在獲得應有收益同時能實現自己的想法。

我見識不多,不敢從行業這種大局上討論事情。親身經歷告訴我,大企業雖好,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但人事、休假制度比較呆板,反正能在那兒呆一年也是受益匪淺的,卻也很容易碰上天花板。畢竟分工明確是大企業前提,亦意味著你被動開通其他技能樹很難很難。

中小企業混得不錯的同窗大有人在(有設計院大拿轉到幾百人規模工程公司還能自己獨力供佛山房子的,有從知名國內廠家一直跳到不知名但福利待遇超級好外企廠家的,有在中小企業混到核心部門的部長的),他們無一例外都在畢業5年內花掉大量的時間去提升自己,去夯實知識去構建人脈,興趣愛好在這些年幾乎都拋棄掉了,只為了在行業內站穩腳跟,也為了從三四線城市向一線城市植根而努力。

暖通屬於工程類,不再像80-90年代甚至00年那麼高收入,食得鹹魚抵得渴,你確實不認可這行前景的應儘早轉身。想在這行僅靠出賣自身勞動力以求榮華富貴幾無可能,目前國內的市場環境下養家糊口倒不難。只要你有能耐,無論哪行都能獲得豐厚的收益。

在我本人經歷看來,對我最重要的是第4份工作(機電工程公司)也是我目前服務最長時間(3年)的公司。我當時不僅僅是暖通設計師,亦是報價和投標書製作、投標及工程管理等等的主力。見多了大場面自然就不心慌。然後才有我現在這份「電器廠家」的崗位。

暫時寫著這麼多吧。



技術行業要是一開始就是奔著錢去的,最後一定啥都撈不著。如果願意踏踏實實做事,過幾年能上的了檯面獨立主持項目了,不管你在設計院施工方甲方,絕對不用擔心錢的問題。至於你是否能在職位上繼續往上爬,就不再是技術的事情了,和你的「其他條件」有關。


個人感覺,國內的建築設計,特別是民用建築設計的發展會有一次革命性的顛覆,如果及時跟上步伐,會比現在稍微好一些,如果跟不上,就趁早轉吧,這個行業畢竟還是夕陽產業,我工作5年了,也升到專業負責人,但是還是考慮轉行,真的是太累太累了,而且設計費幾年都不變,各個設計院互相之間惡性競爭嚴重,無法弄……


你是來知乎尋找一個自己就去闖一闖的理由的嗎


我是一個暖通大二生,自從關注了知乎暖通話題,我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專業了。


如果去個好的開發單位也很好


在暖通行業四年,呆了三家廠家,感覺自己把自己作死了。但是這個行業真的沒有錢途。


暖通畢業從事鍋爐設計 以後還想乾暖通建築類的可以??


目前來看比給排水還是好多了,雖然給排水說出來可能大家還知道是怎麼回事


得看是設備商還是工程商


推薦閱讀:

暖通專業讀研,留學推薦?
家裡空調溫度設置在 25℃,為什麼吹出來的風那麼冷?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去日本讀研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機械,電子,土木,化工這些傳統行業中,土木的工作方式是不是最落後的?
暖通設計如何像建築設計那樣有所創新?

TAG:個人發展 | 暖通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