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十萬,你會選擇什麼理財產品?

如題,如果給你十萬,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是選擇餘額寶,還是選擇現在時下最流行的P2P網貸,或者是其他的理財產品。


說實話,我挺不喜歡回答這一類問題的。譬如有100萬怎麼理財,有10萬怎麼理財,有2K怎麼理財。如果從一個負責任的角度來說的話,所有的回答可能都不值得點贊。因為所有理財建議都要基於這幾點(適當性原則):

1)這一額度是你的全部身家還是除了固定收入外的存款?
2)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以及流動性需求如何?

以上這些如果沒有作為前提,題下建議基本無用。
那些賣廣告的就更罷了。

下面就只假定以上要素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來做建議(按最優排列):
●這是全部身家,不希望承受大的風險,流動性需求大(要隨時用錢)
原則:本金安全、隨時可用
1、銀行存款或餘額寶。這個要素下保證本金安全絕對是第一位。
2、國債逆回購或企業債逆回購。收益較高,但是必須T+2日才能取出可用
3、保本、活期的其他同類產品都可選。

●這只是我固定收入外的存款,可以承受較大的風險,流動性需求不大

原則:風險可控、收益最大
股票。不要再聽信傳言談虎色變,學習並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控制風險,嚴守紀律。如果覺得風險控制能力差,買個銀行股,中途能偶遇幾次順風車(像今天20141111),即使不偶遇,年底分紅加起來也能超過定存。
倉位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設置。

像P2P呀,炒外匯呀,紙黃金呀,虛擬貨幣呀這些種種,無可否認這些都能賺到錢,選不選的原理都是你的自身情況。如果對這些全然沒有概念就闖進去,我想還不如把10萬捐給慈善機構。
所以,一直談理財,如果連自己的實際情況都不了解,需求不了解,聽再多建議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以上,望好。


啥也不說了,直接上圖:

原帖地址:【原創】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對比簡析,歡迎指正,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錯,理財產品的選擇,但看資金量遠遠不夠,還要看資金可用期限、資金最終目的、風險承受能力、理財投資能力及可用時間等自身情況。
但是題主問了,「如果是給你」。之前看到一句話類似:25歲,事業沒有,糊口工作一份;愛情沒有,相親尷尬幾次;月光沒有,了了數字五位……
不想這樣啊~為了不一樣,我重新換了工作激活下自己,努力理財投資定下六位數目標,愛情,就,實在沒有努力的方向了TT
馬上,我25歲生日就到了,六位數目標提前完成啦。對於本科畢業2年多的文科生來說,工資當然比不上知乎的程序猿攻城獅們,完成目標感覺自己還是萌萌噠。

所以十萬,不是如果,我的一半放在基金,包括幾千的貨基備用,多數是債基,少數的股基;另一半在股票賬戶。
這樣規劃的原因是,自己年輕,還算能承受風險,買車買房都還沒規劃,平時工作接觸到相關信息也比較多,公司有很多厲害的理財師,推薦的基金很給力啊。

而固定收益類投資,高風險的也只有年化10%收益,10萬算起來就只有1萬,還不如努力工作是不是,所以當然要挑戰基金、股票這樣上不封頂的嘛,嚴格做好止損,保持好心態,能從中得到樂趣收穫就好~


10萬這個量級就不用湊餘額寶的熱鬧了。銀行理財或基金(純債,激進債的,不買保守型混合配置的)。

其他的需要更多的信息,比如你對收益的預期,你對風險的接受程度如何(是否選擇高風險的股票基金),你對資產的流動性有沒有要求(比如固定期限的投資,如五年),你是否投入很多精力到理財中去(比如炒股,黃金,外匯),你是否對經常辦手續很煩(比如短期的銀行理財)。


題主的問題定性寬泛。個人覺得需要給這個10w定性。是短期需要用的錢(1年內),中期需要用的錢(2-10年),還是長期都不需要用的錢(10年以上)。

短期的,建議貨基,各家都差不多,流動性是第一位。

中期的,建議分散倉位,P2P等都可嘗試,控制倉位,控制住風險即可。

長期的,建議股票,長線持有,時間會平滑波動,賺企業成長的錢,可考慮ETF指數投資,或債券+股票的動態平衡操作。

最後,財富的高度,不是靠理財,而是靠視野和抓住機遇。


2017.5補充

回看3年前的回答,經過3年多股票市場的歷練和學習,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感悟:

除了上文回答中的定性外,還有一個關鍵的指標是:預期的年化收益率是否可持續。

這非常關鍵。

只能中短期持有的資金受制於流動性,非常遺憾,只能匹配平庸的收益率。在目前的市場利率環境下,貨基3-4%、銀行理財4-6%、網貸5-10%,是一個合理的收益率,若想通過冒更大風險去博取高收益,那麼隨時可能有「炸毀」的風險。

中短期的、一次性的,不具備可持續性的經驗對於長期財富的積累基本沒有意義。當我們總是習慣被動的接受市場拋給我們的基於當前無風險利率水平為掛鉤的產品收益時,我們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以最為穩妥的銀行理財來看,其最好的結果也只是跑贏通脹。

那麼,問題的關鍵是,如果你的這筆10w塊不用,但是這筆錢,你可以保證10年、20年都不動,那麼該如何投資,我覺得這個才是個好的問題,我的答案是:etf指數基金。

為何,因為投資指數,不但可持續,而且大概率賺錢。

舉個例子,選取我們熟悉的etf指數,站在目前的時點回測。(5年年化指2012-2016年,3年年化指2014-2016年)
滬深300的5年年化收益率5.55%,3年的年化是16.8%
中證500的5年年化收益率11.13%,3年的年化是18.15%
上證50的5年年化收益率5.19%3年的年化是16.23%

5年的複利並不理想,3年複利差強人意,不過,等等,這只是極小部分的etf指數樣本,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指數表現。

全指醫藥指數

2004年1000點起步,最低點760點,最高點2015年15510點,目前2017年9400點

中證1000指數

2005年低點660點,最高點2015年15000點,10年20多倍,目前7200點

……

收益高到亮瞎眼,對,etf指數投資可不僅僅只有上證指數,完全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狹隘,而是有廣闊的空間。

或許由於國內2015年大牛市使得數據稍許失真,那麼我們來看看更加有效的美國資本市場。

在最新一期的《2016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的披露:自1965-2016年以來,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是19%,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是9.7%,要知道,9.7%的年化收益率可是打敗了絕大多數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年化9.7%的複合收益率滿不滿意?我想,大部分人都滿足了,最重要的是,從長期來看,是可持續的。

馬爾基爾在其著作《漫步華爾街》中,給65歲老人的資產配置中,留出了40%的資金給股票(主要是國內和海外的增長型股票構成的etf指數),別驚訝,可見儘管面臨著波動,作者認為股票資產依舊應該在家庭資產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猜猜對於25歲的年輕人,作者給予的比重是多少?

70%,我深表認同。

如果,你能和我一樣,堅持將每個月工資的一部分固定的投入到股票賬戶中,哪怕是買入指數(至於還想試試股票的,我建議可以留出20%-30%的倉位投資股票,核心倉位持有etf指數),那麼10年、20年後,你會驚訝的發現,複利是多麼神奇的東西。

同樣,這也是我正在踐行的投資策略。


考慮到題主說的:給你十萬,這意味著這是在我目前生活中突然得到的十萬,我對這筆錢的使用將不改變我個人目前的生活狀態:不還貸,不創業,僅拿來理財投資。我是一個風險偏好低的人,我會拿這十萬的80%來買收益率低但安全的理財產品,比如易方達聚盈A,三個月贖回一次,流動性差點,但約定年利率6%還不錯,這次開放購買只有5.8%了,或者購買所在城市的一些地市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可以達到5.4—5.8%,42天到90多天不等。
也可以將其中一到兩萬拿出來嘗試p2p投資,不建議全部投入,風險太大,除了平颱風險,政策風險還有借貸人風險,聊作嘗試罷了。p2p不建議大家押得太多,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難以預料。
也可以適量購買貨幣基金或者拿一小部分來炒股學習股市交易。
每個人風險偏好不同,我沒樓上同學那麼膽大拿來都投p2p呀,這是我目前想對十萬的處理,那,快給我十萬吧!


要看你這10W是如何獲得的(難易度)
假如你月入2000,吭哧憋肚攢了數年,我覺得你還是能買點什麼就買點什麼吧。
假如你月入5000,建議你國債餘額寶。
假如你月入1W,你可以搞一下P2P
假如你年薪30W以上,炒炒外匯、黃金啥的
所舉數字僅代表本人在對金錢方面的抗風險能力的個人理解,如有出入,愛咋咋地


咳咳,知乎的回答太教條,太正經,我來站在家庭主婦的角度說兩句~
首先虛擬一個場景,就當是老公公司上市,獲得的一次性獎勵吧,然後老公回到家,告訴我卡里發了10W塊錢人民幣,囑咐我好好存起來。
乖乖的回答:是的,老公大人!然後打起10分精神侍寢~~你懂得~~咳咳
次日老公上班去,立馬登陸賬戶查看餘額,大笑三聲,先轉1W塊錢到餘額寶(購物用)再說,然後1W買銀行的理財(還信用卡用)還剩下8W存入股票賬戶,等待合適的機會買點兒股票,沒有機會就買買貨幣基金、逆回購什麼的,一年收益10%~100%不等~~

恩恩,就是這樣,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錢交給你信任的並且懂得理財的人,最好是你的老婆


人生賺到的第一,第二,第三個十萬都定期存款了…


首先你要給我十萬


救助一個孤兒,並且教育幫助他,將來對社會的回報是十萬倍。


自己拾掇拾掇,嫁入豪門


如果是我,我會分為兩份,一份拿來存進餘額寶,一份拿來做P2P網貸,餘額寶安全,資金流動性高,P2P網貸利息高,資金流動性相對餘額寶來說較差,但是也是一種好的理財方式


別如果,有了來。說個真實的事兒,我室友,餘額寶剛出利率正高時這貨十來萬全砸進了餘額寶,現在沒以前那麼高了不知又往哪兒砸了,別人推薦的都是假的,慢慢培養自己的投資眼光吧。


實際上,如何選擇理財產品這個問題很空,跟你個人的流動需要風險偏好有很大的關係。簡單來說,風險偏好越強,你的預期收入就會越高。如果你只是把問題問出來而不加以描述,我們也很難給出具體的建議。

首先,你需要明確自己的投資目標是什麼。退休養老?承擔家庭的某筆費用?還是實現財務自由?一個長期的投資目標,是你選擇理財產品的重要依據。

其次,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制定投資組合。一個投資組合,是包括同股票、債券以及其他金融衍生產品或資產的多樣化組合。構建此目的在於能為給定的預期收益降低預期風險。說俗點,就是你這10W塊分出多少錢買股票,剩下的錢多少扔進P2P剩下的扔進貨幣基金云云。雖然說是較小的資金量,也要形成良好的理財意識,做好規劃。

最後,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在市場面前,很多投資者失去了應有的理性,把寫好的規劃扔到一邊,順著自己的直覺來,於是虧得一塌塗地。有句話講,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可這句話的後半段你也許沒聽說過:你若理財,財不一定理你。這傢伙傲嬌的很。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加粗再說兩遍。

好像說了很多無關的話。那麼扔個有關的好了:

大部分的投資者都跑不過市場,只有極少數的投資明星,其表現才能贏過市場。於是乎,你可以尋找以些與市場相關度極高的投資產品。例如指數型基金,這是一款嚴格按照股票指數計算權重配倉的基金。也就是說,跟大盤的漲跌幅非常相近。這幾天漲下來,收益還算是很豐厚的。如果你對後市繼續看多,可以適度入一些,不要滿倉做。

待續補充


投到權益類資管產品去。對我來說10萬不能改變我的生活,影響不算大,既然是計劃之外的東西,不如放到權益類產品去試試運氣。因為我自己公司的這類產品這幾年表現都超級給力,所以比較看好在這裡面碰運氣


我的答案也是海外基金,與 @毛毛毛三號機 相同。先說利益相關哈,基金相關從業者。

我們從成本、風險、收益、資金流動性、相關稅費、時間、專業投資知識綜合衡量,我們會發現符合上面這些要素的最優選擇是海外基金。

海外基金的門檻不高,1200美元就可以申購,選擇信譽優秀,管理卓著、風險把控嚴格、產品豐富的基金公司,他們成績斐然,回報豐厚,資金具有高流動性。

海外基金大多管理穩定,成立時間長,基金本身就有分散風險功能,是一個值得長期擁有的理財投資工具。

國內的基金也是跟隨國外基金的發展的,畢竟大多都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情。


你的選擇取決於你是否只有10W.


存餘額寶吧,還是活期的,想什麼時候拿出來就什麼時候拿出來,多方便啊


P2P不錯,高收益,短期,資金流動還比較靈活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在炒股之前認為炒股實現盈利很容易,有哪些錯覺在裡面?
四線城市,上班族,有房有車了,50萬存款,想投資做點生意,做點什麼好?
如果禁止第三方支付屬實,那麼在中國比特幣交易所今後會怎樣發展?
法國小說中的年金制度是什麼意思?
投資農業靠譜嗎?

TAG:互聯網 | 投資 | 理財 | 經濟學 | 個人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