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敦煌本出土後,流通本還有價值嗎?

敦煌本作為慧能弟子所寫的版本,應該是壇經原貌,而流通本是後世流傳的版本,比較於敦煌本很多地方有人為的增改——比如慧能最有名的偈語:「菩提本無樹」。後世流通本和敦煌本便有極大不同。敦煌本慧能連做兩個偈語: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2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常清靜,何處惹塵埃。而流通本則變成了一個,且變成了「本來無一物。」所以,《六祖壇經》敦煌本出土後,流通本還有價值嗎?看壇經是否已敦煌本為準呢?


迷時千卷少,悟後半字多。

哪個本都沒價值,一句合頭語,千古拴驢樁。

人們都在尋找自己看著順眼的版本然後自己盡情地在意識境界里打轉轉……

當年達摩老祖問,你們學了點兒啥,

慧可咋的了,達摩祖師說汝得吾髓??

還有人記得么?!


敦煌本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在於為禪宗早期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澄清的契機,剝除了後世僧人在史料上所蒙上的神秘面紗,使人們認識到通行的禪宗歷史實際上是後世僧侶所建構的一件真偽參半的藝術品,有助於消除佛教中神秘主義和宗派主義的糟粕。


學佛要懂得四依法。依義不依語,經里語句不一樣,義理都一樣的,敦煌本、流通本都可以讀。想深入一些,就都看看。只讀一本,只要專心,也不影響見性。


敦煌本更真實一點,而世面上流通的壇經明顯是演藝出來的,比如慧能三更去見五祖,大家都以為是慧能悟性高,參悟出五祖鑿三下地是暗示他三更天暗訪他,但是敦煌本記載是五祖半夜派人叫慧能過去,根本不是傳言中的那麼戲劇化。所以兩者的關係很可能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的關係。不過比對著看或許更好一些,因為大家都愛看三國演義,你一個人讀三國志不就顯得格格不入了么


就說你舉得例子: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有什麼區別嗎?

我覺得其實沒啥區別,表達對兄弟相殘的哀嘆是一樣的,也就是文學上有點區別。

佛偈又不是正經的詩文,意思沒錯就行。

實際上,羅貫中把曹植的原文改成這樣,也是因為這樣簡練清楚樸素,有益於老百姓理解吧。


前一段時間,索達吉用藏傳大藏經校對鳩摩羅什的金剛經。
有人認敦煌本,他就有價值,不認,就是廢紙。
反正過程挺熱鬧的。


沒什麼區別,題主所舉的那兩句版本的不同,只是在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具體說流行版將敦煌版以簡練濃縮為一句本來無一物而說出罷了


有價值。第一,如果你是以研究的眼光看,那不同就是價值。正因為不同所以你兩個都要讀,就像對讀老子郭店本,帛書本,流通本一樣,能發現不少東西。禪宗傳說是怎麼層累出來,變為現在這樣的,不讀今本壇經能知道嗎?禪宗思想由唐到宋發生了什麼變化,不讀今本能知道嗎?這種傳說的層累和思想的變化是怎樣的意圖導致的,不得靠好好讀今本才能分析出來?看題主也是對歷史有興趣的,應該有一些基礎,怎麼會有古本一挖出來今本就沒用了這種觀念呢?
第二,你想學佛,就像有法師答的,兩個版本都沒價值。


新的不如舊的 少的不如老的 活的不如死的 死的晚不如死的早的

明明無處不在 為何總有區別心吶~


當然還是要讀的,當然也還是有價值.比如,您所提到的流通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通行的版本,那麼敦煌本雖然更古,但是若想研究探討這"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的民眾對禪宗的理解認知或一些相關話題,則流通本價值遠大於敦煌本.


倘使讀經是為了通悟、得大智慧,則流通本和敦煌本並無差別:

《金剛經》云: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倘使讀經是為了研究南禪思想變遷,研究比對各時代文本差異、思想源流,也能看出不同時代的風貌,流通本和敦煌本都有其價值。

所舉六祖的偈語在我看來,「本來無一物」比「佛性常清凈」更加爽快直接,偈語句句否定一氣呵成,有種心中有證,超凡脫俗之意。可知惠昕、契嵩、宗寶等人編寫經書除了補充前人未盡之意抑或夾雜自己的見解之外,對於經書的文辭也做了修飾和錘鍊,使其更容易被傳播和理解,就這一點其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


推薦閱讀:

以妙玉對茶具講究,是否能說明妙玉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出世」?
去哪出家比較好?
冥想修行中有強烈危機感:靠自己覺悟再往前走,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這是為什麼?
人放下分別心真的可以達到心靈的平和嗎?
如何理解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留下的這四個字?

TAG: | 佛教 | 佛經 | 佛法 | 《壇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