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產茶葉的好地方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1.窮
這個窮字,是個奇怪的表述,不代表那個地方現在還是窮。
首先如你所知,茶葉是個種植作物,這種作物的首要需求是有土,各種茶葉對於土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陸羽《茶經》中說到:「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如江浙的產茶區的土壤多是重石質的中壤土和重壤土(優質的龍井茶區大多就是重石質中壤),像滇紅基本產於花崗岩或者片麻岩風化的紅壤或者赤紅壤之上;比如武夷山岩茶還分了正岩正山半岩外山高山,最好的正岩茶產地的土壤就是為砂壤或者礫砂壤土;往遠一點,扯淡到印度,他們的茶葉也是片麻岩風化的灰棕壤或者是灰化紅壤。印度平原區也種茶,土壤沒那麼「惡劣」,品質差得多了。
扯淡了這麼多,看出什麼問題了沒有?如你所見,這些土壤都是酸性壤,差的很,很多糧食想要高產在這種土壤里是不可能的,所以擁有這些土壤的地方在早年大家都不富裕的時候是極其不受歡迎的。而當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足買不起茶葉的時候,居住在這些土壤上的村民們也是很窮的。
舉個小例子的話,武夷山的天心村是正岩最好的產地,但是這裡的本地人少的可憐,大多都是江西(武夷山北面)或者泉州一帶的閩南人(下府人)。何解?當年他們來武夷山地區的時候,受到排擠,當地人把外地人趕到最貧瘠最種不出糧食的地方,到了日後這裡變成最正宗的各位大大都一定要來的岩茶產地就印證了《徐策跑城》的那一句「是非善惡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了。
2.封閉
封閉這個說法其實還不夠準確,準確的說法還是要難得所以才珍貴。比如桐木關的正山小種為啥出名,茶好是當然的,關鍵還是要難得。我15年前第一次去桐木關,索某人那時候還小,還是「不會坐車」的年紀。車子盤旋而上如少年啦飛馳,我便一路稀里嘩啦的吐上去,本來路上買的正宗的()()都吃過的房村光餅也浪費了去。半年前再去,那地方即使路修好了,還是那般偏僻。雖然來的人也多了,但是還是封閉。
封閉了才見難得,你再看雪菊,雖然不能歸作茶葉,但也是同理。正宗的非得要昆崙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而且數量稀少花期又短,市場上時沒有的,幾萬一兩都是送禮的,哪能放超市賣;也有些次一些的,也得是2000多米以上,價格也不便宜。市場上十幾塊一大罐的平原雪菊也有,茶湯看不得茶香也聞不到,甚至還有些加了香精的也來湊數,奸商的幹活,少飲為妙。
扯遠了,說回來,關鍵還是要產地封閉,三千多米你也上不去,弄不下來幾朵小黃花。物以稀為貴,自然就是好東西。至於功效,雖然傳的神乎其技,也應該有不少好處,但是否值那麼多錢就另外一說了。
3.故事
好東西一定要有好故事,要有人來傳故事,把故事傳的神乎其技才好。
什麼龍井最好的只能在龍井村;什麼普洱最好的得是爺爺留來孫子喝的;什麼大紅袍得是天心永樂寺九龍窠的才是正宗。
故事越傳越離奇,越離奇才越有名,這種故事有時候還不能百分百的真實,非得留一個小口子。什麼概念呢?非得讓你覺得,「哪有那麼多大紅袍啊,大紅袍只有那幾株嘛」,你這麼想,又進套了。
這種進套法就得是留一個「貢」字,比如說到茅台五糧液,就要說「滿市場都是假的,酒是不假,但是不是原廠啊,我這個得是專車去人家廠門口直接一路拉過來的」,以凸顯自己的才是真的。又比如非得給大紅袍蒙上一個「特供」,然後滿市場都是假的,那麼有沒有真的呢?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你喝去吧。再往後,再弄一些皇帝說、狀元說、茶婆婆說之類的各種傳說,新茶做舊便罷。
其實,大紅袍是一個種類,隸屬四大名樅,成名最晚。
但是,故事說的好,賺錢賺到老,反而其他的幾大比如成名最早的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什麼的就沒人知道了。而,哪怕是這四大名樅,也還得是故事說的好的挑了四個出來。
其實呢,包括大紅袍在內的武夷岩茶是拼配茶,未必是「種」最正就最好,真正難得的在於背後的工藝。它可不像一些只要炒個青就可以的茶葉,炒完了非得再有揉、復炒、再揉、走水、挑、再焙、篩、細分、拼配,其實我中間已經省略了無數的步驟,這樣省略的說出來是要被制茶師傅笑話的。但只要看看別的品類炒個青什麼的十來天都能賣了,武夷岩茶非得做上兩三個月才能出來,如你所知,真正可貴的是這其中的工藝,而不是故事中凸顯的「種」。簡單舉個例子的話,一個中等水平的制茶大師傅做茶就做一年就工作穀雨以後的一兩個月,工錢至少十幾萬,主職工作就是焙茶的火候。你看,功夫出在這裡了。但是,這不重要,還是那句話,故事說的好,賺錢賺到老嘛。
先扯淡這些,再說就要被人笑話了,收工。
———————————前方高能預警———————————————
另外,鄙人屬於中度低智商+輕度社交厭煩反社會傾向綜合症患者,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低能自閉兒,也就是封閉,加上我真的很窮,所以,如果有哪位爺願意行行好幫我想個好故事的話,不勝感激
———————————我是無聊的分割線—————————————
作為一個無聊的人,我真的點了一堆知乎日報以及微博上的評論進去看……
一大堆人很生氣的在底下留言,大抵不外乎
「六安瓜片不算么?以前都是貢茶。土壤沒那麼說的那麼貧瘠」
——瓜片么?內山的土壤也是黃棕壤,母質基本也是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PH4.8-5.5,你看,還是酸性壤
但是很快我就沒有心情繼續回答了,因為一大波只看了第一個字的殭屍來襲
「猴魁被你吃了么?」
「魚米之鄉也窮么?」
「酸性土壤不高產?那江南魚米之鄉是浪得虛名?」
「碧螺春的無錫,龍井的杭州,就是北上廣也沒他們富啊」
「字太多不看」(-_-!)
不好意思,我真的沒太多精力教你們語文課,這種內容出現在評論下的我就直接拉黑了。
索思的回答說的不錯,但是在我看來略微有抖機靈的意味,而且,相對來說,對於茶葉生長所需的自然環境並沒有充分說明。下面我來補充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茶葉生長在自然環境方面,大致需要以下幾方面的條件,分別是:土壤、氣溫、降水(濕度)、日照、海拔
1、土壤
就像索思回答的那樣,適合茶樹生長的,為酸性土壤,一般認為,ph值5.0-6.0是比較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這個數值不絕對,相對來說,中國茶區的土壤ph值比印度茶區更低,但兩地都能出產品質優異的茶葉。但無論如何,中性或者鹼性的土壤,肯定是不適合茶樹生長的。
當然了,除了酸鹼度之外,其他土壤的性質也會影響茶樹的生長,簡單來說,就是養分含量越豐富越好,土質疏鬆通氣透水為好。
2、氣溫
在世界範圍上看,產茶區覆蓋北緯42°-南緯33°這一區間,這一分布基本上說明,茶樹需要生長在比較溫暖的地區,中國南方廣泛分布的產茶區更是證明了這一點。一般來說,茶樹生長至少要求年平均氣溫在15℃以上,當然了,這個也是有例外的,比如中國最北的茶區之一嶗山,年平均氣溫在12℃左右,但嶗山綠茶品質也還不錯(肯定算不上非常好),另外兩個偏北的產茶區,河南信陽和陝西漢中,年平均氣溫基本上都是在15℃左右,所產的信陽毛尖和午子仙毫也算得上名茶了。
3、降水
茶樹相對來說喜濕,一般認為茶樹生長所需降水量的下限時年均1000mm左右,理想的降水量在1500mm左右,
這個圖裡,基本上750mm線之外的地區,是沒辦法生長茶樹的。而中國出產名茶的地區,基本上是在1500mm降水線之內的。
4、日照
茶樹生長對於日照的要求比較苛刻,既不能少,也不能多,由於紅光和黃光更容易被茶樹利用,因此,在多霧、多樹的地區,陽光經過各種介質的漫反射,所含的紅光和黃光較多,對於茶樹生長更為有利
5、海拔
單純的海拔高度對於茶樹的生長沒有明顯的作用,但是由於隨著海拔的升高,會帶來其他一些環境的改變,諸如溫度、降水、霧氣、植被等,所以,一定的海拔高度所帶來的適度條件改變,會有助於茶樹生長綜上所述
中國範圍內出產好茶地區應該是:土壤為富有養分的弱酸性、冬無嚴寒(必須)夏無酷暑(最好)、降水較豐富、整體濕度較大、能利用植被、霧氣等因素將陽光進行散射的地區。
強調一下,這裡所說的好茶,僅指茶樹鮮葉。由於最終的成茶還要經過製作,而製作就要涉及到人,而一旦涉及人,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所以,這裡就先不說人了。
我不贊同1L@索思 的一些回答,不否認,在回答中樓主同志在對於窮地方所出土質土壤情況以及生態環境情況的認識、這些我也十分認同!只是,對於茶葉產地出產好茶葉的因素絕不能用窮、故事這樣的詞去概括它!從而造成不好的認知。
首先對於窮這點的論證:窮,我們所指國內大部分地區出產好茶,其實於起產地貧困土壤質地皆為爛石有關。其實不然!只能說窮、讓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因為科技與經濟沒有殘忍破壞我們生態(土質、水源)因此產好茶、而不該本末倒置、喧兵奪主,用:窮、邊塞這樣的字眼去吸引眼球造成不公正的認知!
韓國濟州島、作為一個小島,它並不是因為窮而盛產名優綠茶、更多的是它優秀的人文景觀與生態造就了濟州綠茶,茶樹在艱辛的環境下的確可以生長的更好,但是並不是說土質越差勁越以爛石為主。因此我們對於產地需要更加科學的辯證。
下面我找了一些產地介紹舉例說明我們幾大類裡面各個名優茶的產地情況:
綠茶:
(因為白茶、黃茶,主要在加工工序上不同、對於茶樹的生長培育上面、其實沒有較大差別,因不特舉例說明)
太平猴魁產於黃山北麓的黃山區,由於產地低溫多濕,土質肥沃,雲霧籠罩 。
茶園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質多黑沙壤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茶山地勢多坐南朝北,位於半陰半陽的山脊山坡。由於產地低溫多濕,土質肥活,雲霧籠罩,故而茶質別具一格。
氣溫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海拔300米以上,低於14℃,7月份平均氣溫28.2℃,1月份平均氣溫2.1℃,春秋氣溫涼爽溫和
光照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太陽輻射為369.69千焦/平方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據統計,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佔28.9%,夏季佔41.1%,秋季佔19.4%,冬季佔10.6%。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5.6天,常年相對濕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濕潤地帶。土壤PH5—6.5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層深厚,排水性好。林木茂盛,溪潤常流。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利於茶樹的生長發育,茶芽不停萌發,採摘時間長,全年可采30批左右,幾乎是茶葉中採摘次數最多的。
紅茶
雲南滇紅:
產區主要是雲南瀾滄江沿岸的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紅河6個地州的20多個縣。雲南省並沒有四季之分,與江南地區的二十四節氣區分有天壤之別。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受伊朗印巴地區和沙漠地區氣流影響,日照充足、空氣乾燥、降雨偏少,為明顯旱季。六月至十月初受赤道海洋西南季風和熱帶海洋東南季風影響,溫度高、濕氣重,降雨日多且量大,為明顯雨季。年乎均溫度攝氏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磚紅壤與赤紅壤為主,PH值4.5—5.5之間,疏鬆腐質土深厚,有機含量特高,特別適合紅茶的生長。
烏龍茶(青茶)
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在18~18.5℃之間;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間,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
武夷山之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斑岩,中部為礫岩、頁岩、凝灰岩及火山礫岩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之成土母岩,絕大部分為火山碩岩、紅沙岩及頁岩組成。《茶經》稱茶山之土「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武夷茶園土壤系爛石或礫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氣宜茶」。
至於普洱黑茶,整個雲南的氣候我想不用再多說了吧。
那麼讓我們來概括下:說到出產好茶葉,共同的特點: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微酸性土質,濕氣重,每年具有一定的降水量,晝夜溫差大,群山環繞等等!
這些基礎獨特的生態自然環境保障茶樹具有好的生長基礎,再者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土質特點同時早就了茶葉獨特的口感。
最可以舉栗子就是雲南的老白茶,古樹茶,這些吸收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老茶樹,在吸取了大自然千百年的精華所衍生起的茶文化,茶滋味。
其實拋開名茶一說,僅僅是很普通的茶葉,但凡它獨特滋味,品質較好,都會叫上一句,它是來自群山環繞,獨特生態壞境下的,哪怕是來自某小地方不知名茶葉,在其小城市知名,也都是來自這個小城市最乾淨純凈的山區。因為茶葉敏感,最容易吸收他人的味道。不僅僅是在日後的儲藏也是在生長的時候。它吸收精華藏之腹內,遇水散香。
因此,我並不是很認同,用經濟效益或者是故事傳奇來構建名茶說,其實很多小城市都有在哪些三四線知名的茶葉,只是沒有一些名茶有較高的知名度。窮,也可以是說,因為經濟沒有開發到,其自然生態環境沒有被破壞,讓茶樹有更好的生態環境。另一些茶葉故事的傳奇只是為了讓茶葉增加一些傳奇色彩,從而吸引茶客去解讀茶葉。
美人倘若僅僅是美,只是一種欣賞,但凡有些牽扯,那麼才有後話與淵源。
茶之上品是獨飲,但是廣泛流傳開來讓茶文化有所發展,其實是民生民事,只有落地,才有茶學一說。
說茶葉怎麼能不提下安徽呢,黃山地區,大別山區茶葉那個多。
1 山區, 環境好,沒發現茶產區都逐漸發展成旅遊景點了么!
得有山吧,茶葉都是種在山上,
不得不說,因為是山區,還真的產茶地區曾經都很窮,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都靠旅遊茶葉什麼的致富了
你得有文化基礎,這樣茶葉才出名,才能賣的出去(我是指題主說的產茶好!地方),比如黃山地區是徽商文化發源地,把那裡的茶文化帶去各地,
高山雲霧出好茶
排開一切人為因素,我們觀察到:「山場」+「陽光」對茶葉有直接影響。
1、同一個山場,一片日照時間短、一片日照時間長,品質不同。我們觀察到2快這樣的現象,就是前面一點不同,後續的培育和師傅等製作都一樣,最後做出來的品質都是日照時間短的好。
2、同一個山場、同一個日照,但是就差一點區域,品質也不同,不一定越高越好。我們有一個地,同樣的時間種植、同樣的朝向,但是相對位置低一點的品質還會更好一點。
(以上是武夷岩茶(大紅袍)的樣本觀察,不代表這個推論任何時候都成立)
我們認為一款好茶是需要全鏈條持續用心,最最關鍵的幾個因素:
1、大的生態環境
2、這一塊地的土壤(營養、水分、日照、生態等等)
3、樹種
4、茶園的培育
5、製作工藝(師傅的水平)
說過題外話,我們可以不斷提升我們的鑒賞水平,但是對於一泡茶,我們以欣賞的心態看看優點,會比挑剔的心態來的更有樂趣。
光照充足,土為酸性紅壤,高山晝夜溫差大。比如福鼎市。
答主是土生土長的黃山人,現在在一所電子類985上學,我對茶葉其實了解不算多,只知道家鄉有中國十大名茶之二(「中國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國「十大名茶」評比會所評選,包括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只好從一些感性的角度說說我的看法。
一直覺得茶是一個地方土和水的結合,是一個地方性靈的反映,看看我們那兒的環境吧,濕度大是肯定的,
再看看空氣質量
這還是市區的,前段時間好像有個新聞是說風景區的負氧離子創了記錄云云,一下子找不到了。。。黃山境內主要是新安江,是錢塘江的正源所在,少數地區屬於長江水系(青弋江)。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
以前我出門,我媽都叫我帶上一包家鄉的茶葉,專治各種水土不服,因此,我現在寢室里還有一箱猴魁。
樓上說的徽商也很對,再好的東西沒人推廣也是枉然,徽商的發展應該是對相關茶葉的開發起到積極作用的。
----------------------------------------------------------------------------------------------------------------------------------------
剛來知乎沒多久 ,還不知道怎麼答題。。。。望見諒。
以上是我家的茶山、茶園等,大家隨意看看。茶葉的產地一般是:高,高到有雲霧的那種,家裡一年四季都是雲霧縹緲的,當然,夏天只有早上或者雨後才有,高山雲霧茶;還有一個是要雨水多,不旱不雪,土壤是紅色的(紅色土壤是鹼性的?)水質大多較好,山泉可直接飲用,產地方圓30公里內無任何工廠。本來是廣東潮汕人,有愛喝茶的朋友有機會可以上山來喝喝茶,哈哈。
多圖預警。說說信陽毛尖產區吧,從高德地圖上看是這樣的。可以看到圖中左半部分起伏的山巒。再縮小一點,和周圍的縣區對比一下。是不是很突出,有山有水~從微博上找點圖片看看茶葉產地的風貌吧。
另一位博主的:
我自己拍的:
山上大概就是這樣,很多巨大的石頭,坡也很陡。實際上,陸羽的《茶經》總結的特別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
既然是共同特徵,就來總結一下共同特徵吧。
首先第一點,環境好,山清水秀。既然產茶,即遍地茶樹,綠化肯定不錯,植被覆蓋率高,而且茶樹一般生長在山上,所以茶區一般也就是山區,山區城市化進程比較慢,工業污染也比較小。環境也就棒棒噠。
第二點,交通不發達,上面也說了,產茶的地方多數是山區,所以對於山區來說,交通是很難發達起來的,本人即是祁門的,祁門產紅茶綠茶,但就是因為山太多太多,所以交通很是不方便,對此深有體會的。山區盤山公路較多,那路看著膽戰心驚啊!不過我們看多了也還好,第一次走這種路還是會怕的。網上搜的圖,可以參考一下。
第三,工業不發達,或許這也不算壞事。畢竟工業若發展起來,環境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一般茶區經濟是比較單一的,以產茶為主,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茶葉,以及大量的茶葉加工廠和茶葉經銷商。工業相對落後,其他行業的工廠很難興起。或許這也是交通不便所導致的。
第四,要來說說窮了。窮只能說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但是不得不說大部分茶區都是在經濟不發達的地方(交通不便嘛),也就是相對窮的地方。當然如果這個茶區其他經濟發展的好就另當別論了。若光光只是靠茶葉,它只能使極少數人富起來,而大部分的農民並沒有多富裕,因為茶葉帶來的收入畢竟是有限的。
總得來說,這幾個特徵是息息相關的。即茶區一般都是在山區,因為山多交通不便所以經濟不發達,經濟不發達自然就不富裕了。
以上僅表達個人觀點。因為是生長在茶區祁門,所以以上結論主要以祁門為原型總結來的,並不具有普遍性。僅供參考。謝謝。如若想了解更多茶葉資訊,可以加我微信hcgl777
山東日照……產綠茶,產茶地里的奇葩,那些共同特徵日照基本都沒有……
僅僅關注川茶。
比較有名的川茶都生長在污染少而水分充足的山區。
排名第一的說的好實在。不窮的話污染相對比較大,茶葉品質也會大大降低吧。
適合茶樹生產的土壤、沒有工業污染、晝夜溫差大、注重品牌、經濟單一(農業)
對於其他產茶區不是很了解,說說我所了解的岩茶產區吧:武夷岩茶的生長環境是「天賜」,更是「人為」!
在1999年以前,中國的其它三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泰山、黃山和峨眉山-樂山大佛,一直處於「三缺一」的狀態,直到1999年,武夷山也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這一桌麻將終於湊齊了。
武夷岩茶作為世界雙遺產地的茶區所產出的茶,身份自然貴重!武夷岩茶的貴重,離不開獨特的加工工藝,更離不開生養它的優異自然環境。而這些年,武夷山為了保護岩茶的生長環境,可謂是「孤注一擲」了......
為何說武夷岩茶既是「天賜」,又是「人為」捏?
1、武夷岩茶生長環境的「天賜」
武夷岩茶區的自然條件:「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爛石礫壤,迷霧沛雨,早陽多陰...」
翻譯成人話就是:武夷岩茶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岩峰聳立,全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均產茶葉;山峰岩壑之間,到處幽澗流泉;茶區有適宜的土壤,為爛石或礫壤;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雨量充沛,年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是我國雨量最豐富的茶區之一;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8~18.5度之間,無霜期長...
嘖嘖嘖...這生態環境,沒誰了!
2、「人為」的茶文化
武夷茶的歷史悠久,歷經了一千多年的茶事活動,留下了包括:御茶園遺址、遇林亭窯址、古茶園和古茶廠等遺迹;開創了獨特的制茶工藝、飲茶習俗和茶藝表演;還有朱熹與武夷茶,武夷茶與儒釋道三教,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的「人為」,是在漫長的時間裡,記載著武夷茶文化;是一代代「人為」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嗯,抒情完了,咱們來分析下「人為」的武夷岩茶文化,主要是體現在哪個部分捏?本人覺得,應該是獨特的製作工藝!畢竟武夷岩茶的好品質,是離不開其獨特的製作工藝的,況且武夷岩茶大紅袍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啦,是名副其實的「人為」的茶文化喲!
「人為」的不僅僅是茶文化,還有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喔,生態環境對岩茶品質的影響很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1、武夷岩茶生長環境的「人為」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為武夷山道出了「人為」所獲得的成果:「南平武夷山把那些不符合環保標準的礦業、木材業關閉了,但是新的產業產生了,武夷山的茶升級了......」
那麼為了讓武夷山的茶升級,武夷山具體付出了多少「人為」的努力捏?
1.禁止採伐天然林
自2001年以來,武夷山市政府採取了行政措施,干預天然林木的保護,武夷山林業局也不再審批天然林的採伐,對盜伐的犯罪行為更是予以嚴厲的打擊。
2.禁止違規開墾茶山
在2013年,武夷山市又出台了相關規定:5年內禁止開墾新的茶山,一旦發現,堅決拔除茶苗,並及時補種闊葉樹或馬尾松。
3.限制開採礦產資源
2000年的時候,武夷山市編製礦產資源管理三區規劃,採取福建省最嚴的措施去限制礦產資源的開發,禁采面積是福建省最大的;2008年的時候,又開始實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逐步恢復礦山的生態環境;在2013年底,對生態景觀影響較大的飾面石材、採石場等企業基本關閉。
4.設立福建省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示範區」
在去年,即2015年,武夷山市還設立了福建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示範區」,目的是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有效防範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生態資源犯罪活動。
5.保護茶山的計劃
在 2010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明確限定了未來十年武夷山茶園面積,計劃在2020年前茶山面積要控制在15萬畝以內。
而且這些努力不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全部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倘若生態環境被破壞,會給岩茶帶來什麼影響?
其實大家不難發現,樓上講的那些努力大多是說禁止過度開墾茶山、禁止採伐林木等的,這又是為何呢?
1.水土流失會造成啥後果?
因為過度開墾茶山和採伐林木,都會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會導致茶園的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元素的流失。
簡單點說就是,茶葉的內含物質會減少,岩茶的品質會下降。
又由於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衰退,導致茶農大量施用化肥,令茶園裡的土壤理化性質發生較大變化,如此便不利於茶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2、「林地分布廣,生態環境好」對岩茶的影響
武夷山的林地面積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比重達81.77%,豐富的森林資源與森林植被類型為武夷山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擁有這麼大面積的森林覆蓋率,就是對岩茶品質的保障。因為林木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溫、減少垂直上升氣流的發生,避免大風與冰雹的形成。如果是作為風障的防護林,更是可以俘獲更多的霧,對茶樹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在防風林帶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茶葉產量、品質得到提高和改善。
武夷岩茶能夠擁有這麼好的自然生長環境,是上天賜予的;而能夠維持這麼好的生態環境,則要感謝「人為」的努力。
土壤偏酸性、水汽足、污染少、居民身體心態較平穩;如果是城市,節奏不會太快;還有,喜歡送茶葉。
北緯三十度附近比較集中,山清水秀,光照雨水足,海拔夠~
通常海拔比較高
總結一下大家的回答就是,好山好水出好茶,這也是為什麼好多歷史名茶多出在名山大川中寺廟的原因。
其實吧,我個人總結了下,茶葉和許多產品一樣,1:越神乎的越貴。讓你不知道是什麼,忽悠忽悠著,這個東西就貴了 2:越是稀有的越貴。這個就是地域的分別了,如果說沙漠有茶葉,那肯定不會便宜了是吧。3:有歷史的就貴。最好來點三皇五帝,什麼古代帝王什麼的最好了。4:工藝越複雜的越貴,你就炒一炒的茶,肯定沒有發酵過的茶貴,但是這裡要算上包裝啊什麼的,其實還是挺複雜的!5:宣傳的作用,茶這個東西只有南方有,中國人喜歡喝茶,西湖龍井,普洱茶,紅茶,白茶這些所在地的大肆宣傳,讓這些茶葉的價格也高低不同。6:最後一點就是,其實現在人追求著自然綠色環保,山溝溝里的,大家都覺得放心,污染不到的地方產的茶葉,肯定價格高!對認知理念的變化才是區別茶葉好壞的最重要標準。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星巴克開始賣茶的舉動?
※茶葉版塊推薦茶回答茶葉品質優劣的人群中為什麼基本都是帶有強烈目的性?
※各位知友的口糧茶是什麼茶?什麼價位的?
※怎樣成為茶親?
※在藥店買的玫瑰花茶,這樣子是被硫磺熏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