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為什麼那麼多雙音節詞,是否是漢語歐化的一種表現?

文言文中多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佔了主流,並且在語法上很多也可以跟英文對應。
這種變化有什麼優點及害處呢?


中古漢語小韻大約三千餘。換句話說,只有三千多個音節。假使漢語的辭彙必須以單音詞為主,在允許部分同音詞情況下,可能整體辭彙一萬都沒法超過。

你見過一門「辭彙數量只有一萬不到」的語言嗎?

漢語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存在大量複合詞,複音詞的數量並不少。相較現今,複音詞的增多,與整體辭彙量的增多是相伴隨的。

音系的簡化同時與複音詞的增多互為因果:複音詞多了,必然導致語速加快,也導致單個音節的信息冗餘增大,使得音系逐漸簡化;反過來,簡化的音系又導致單個音節的意義愈加模糊,使得單音節詞走向複音節化。

無論你的方言音系多麼牛逼複雜,你的方言產生的新詞必須依靠複音節詞,除非你承認你的方言是一種只需要幾千辭彙的低級語言。

人類發展到今天,詞典越編越厚。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辭彙,難道能以幾千個音節以單音節詞的形式承載?

很簡單的道理。


不是,主要原因是由於語音簡化導致同音字過多,必須通過雙音化減少同音詞。
南北朝的時候,「基」、「雞」、「肌」、「積」、「屐」、「激」這六個字都不同音。
有幾篇文章是專門說明這個問題的,最有名的叫《施氏食獅史》,一篇叫《羿裔熠邑彝》,還有叫《季姬擊雞記》什麽的...

害處是浪費紙,好處是常用的字變少(不需要造字)也能構造更多的新詞。


跟歐化沒太大關係。一個方面是語音系統簡化,導致很多不同音的字同音,為了更好進行交際,複合詞得以增多;另一方面這是語言發展精細化的一種表現,語言本質上是社會工具,要更好地服務於人類就必然會改進自身的語言系統。這就要求辭彙要具備表意的精確化,比如古漢語里一個「高」可能有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形容詞用作動詞等等,但現代漢語里通過增加一個語素構成複合詞,」提高、增高、加高……「語言更能有效地表達思想。
綜上,這種現象是語言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好。。像沒什麼壞處吧。


同意@張冬磊老師的說法。
這裡抄段書作為註腳。

上古漢語的語音是很複雜的:聲母、韻腹、韻尾,都比現代普通話豐富得多;和中古音相比較,也顯得複雜些。有些字在上古是不同音的,到中古變為同音了(虞:愚;謀:矛;京:驚)。廣韻里有些重紐字,也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現在我們還不十分了解唐末和宋代的實際語音情況,但是有種種跡象使我們相信從第八世紀起,實際語音要比切韻系統簡化了一倍。到了中原音韻時代(十四世紀)又比第八世紀的實際語音簡化了一倍以上。單音詞的情況如果不改變,同音詞大量增加,勢必大大妨礙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漢語的詞逐步複音化,成為語音簡化的平衡錘……今天閩粵各方言的語音比較複雜,複音詞也就少得多,可以作為明確的例證。--王力《漢語史稿》

另外,@Hynuza老師在晉語是漢語族裡唯一一個有單字讀雙音節的漢語嗎?的回答中提到了上古漢語的複輔音情況,從這個情況可以推斷,上古的雙音節字在漢語複輔音消失後或捨棄其中一個音或融合為一個音或拆分成兩個音。拆分這一塊應該就是漢語雙字雙音節詞的早期來源之一。


首先,漢語雙字詞增多的時間比歐洲語言對漢語產生較大影響的時間早。這一點在時間上就對不上。其次,常見的歐洲語言均不以雙音節為主,將漢語辭彙的雙音節化比之歐化,似不妥當。


強調一下,一本正經地,道理上一本正經地說啊,題主同志的猜想,不對!

漢語的新詞除卻少數的借詞,基本都是題主說的【多字構詞法】
但是,但是!印歐諸語的新詞構造靠的是是【詞根造詞法】啊,詞根構詞的時候會改變詞根形態,這和不改動字形的漢語哪裡一樣了啊?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還在下面:

直到秦漢之交的時候,中國話還有大量的複輔音,【大】讀若「達斯」[dads]、【孔】讀若「克朗」[k?lo???]、【淺】讀若「斯冷」[?sle?n]、【國】讀若「谷歌」[k???ɡ]而複輔音都是類似印歐諸語才有的特徵,比如英語里的[star]星星、[excuse]原諒等。

而從漢朝一直到現在,這些累贅的輔音都演化殆盡了,在普通話為代表的官話里只有一丟丟的殘留。但是,和英國淵源比較深的香港一帶、和葡萄牙糾葛不淺的福建一帶、和日本往來頗多的江浙一帶等地區,那裡的方言,複輔音依舊殘留甚多。(滑稽)

所以按照題主的邏輯,中國到底應該是屬於【脫歐】一派的,而且是最晚從漢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可見漢族伊始的時候中國人民就具有了兩千年的戰略眼光!而東南沿海那些與國外往來密切的地區,不過是脫歐步調稍慢了一兩拍而已。
題主啊不要看見一個小道消息就跑得飛快,數典忘祖的帽子不能亂扣,出了偏差你要負責的。


文言文中也有很多雙音節詞,只不過多是些雙聲、疊韻、專有名詞,不常用。雙音節化,是因為片語的固化。比如,朋和友,妻和子,英和雄,在文言中各自有其含義,後來先組成片語,再慢慢固化為詞,有的詞義也發生變化。後來日本人又造了很多現代科學常用的雙音節詞,所以雙音節蔚為大流。可能還和七言詩從唐開始流行有關,七言一般有三個雙音節詞或片語,再加一個單音節。所以對雙音節有重度需求。從古詩十九首的「天一涯」到唐詩的「憐君何事到天涯」可以看到這種變化。雙音節詞義更精確,表現力更強,是一種進步,也是必然趨勢。


大量的新概念新事物會隨著語言的成熟不斷出現。漢語做為符號文字,有兩種獨有的方法擴展辭彙來應對,一種是造新單字,一種是用己有文字合成,比如雙音節多音節詞。造新字在漢語早期可能可行而已數量寵大,參考康熙字典。大部分生僻單字遠沒有常用字的合成詞的優勢。舉例來說比如:驄 和 青馬 同義,青馬 在口語語意傳遞效果遠比驄 要清晰。


歐化是3音節了


推薦閱讀:

漢語文言的語序的發生,是來自口語的語序,還是獨立於口語的語序?
為什麼讀李白的詩總有停不下來的感覺?

TAG:語言 | 漢語 | 現代漢語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