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為何能流傳下來?

這是一個老問題了,一次在吃飯的時候和朋友聊到的。
1)首先筷子的原型究竟是什麼?我和朋友想了半天,覺得自然界里可能有的就是鳥類動物的喙。不知道是否有這方面的研究?
2)世界上其他地區民族(除已知的「筷子文化圈」以外)有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筷子或者類似的餐具的么?
3)大家都知道,使用刀叉或者勺進食,幾乎不需要怎麼教,基本使用方法都能自行掌握,所以我傾向於認為這是人手功能的本能導致的。而筷子的使用實際上較複雜,需要反覆教導練習,遠不如勺子和刀叉來的更加直接簡單。那麼為什麼這麼複雜的筷子使用方法,卻在中國長期延續下來,而沒有被勺和刀叉取代?

謝謝!


先解釋第三個問題:文字為什麼能流傳下來,象形圖畫門檻多低多好掌握。
工具都是隨著人需求的增長越來越複雜的,沒聽說過越進化還越倒回去了。

1)筷子的原型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沒有第一手史料的記錄。只能猜測,目前看下來,最靠譜的猜測是原始人用樹杈翻撈炊具里的飯進化而來的。但是考古證明,我國很早之前也是用刀叉的,至遲到周代被筷子全面取代。

2)其他民族:有啊,日本越南朝鮮很多,都是受我國影響。除此之外呢?你想多了,全世界大多數民族的餐具都是——手。歐洲也是15世紀之後才用刀叉取代直接用手抓著吃。


1.起源有多重說法,沒有權威說明誰是真的,你說喙,是其中之一
2. 中國是筷子發源國家,亞洲還有日韓也用
3. 中國的飲食文化十分先進講究,比歐洲人的刀叉文化講究更多,也更加優雅,只是因為如今許多國人的不著調的個人素質以及公共餐館文化造成了你的錯覺。飲食文化上,同樣是葷菜,中國人的做法是烹飪的時候將肉切成很小的一塊一塊,再就餐時只需要一塊一塊夾起來吃即可,而西方吃牛排則可以說是十分生猛,就餐的時候給你上來一大塊肉放到你面前,不是全熟的還會帶點血,然後你就一刀一刀去割著吃,這對比中國的飲食文化實在相去甚遠。

總結「 之所以你或者很多中國人會有吃西餐比較上檔次和講究的錯覺,就是因為如今中國人的素質和餐館文化的淪陷造成了你的錯誤認知,說到底吸引你的不是刀叉,而是國外西餐廳里老外吃飯的舉止,所以筷子本身是有著優雅的歷史背景,而到了今天卻沒有得到國人良好的繼承和發揚,毀了筷子和中國的飲食文化的是國人的素質和舉止。老祖宗在飲食上給我們的瑰寶不止於此,你可以看看具備收藏價值的絕對不是千篇一律的紅酒瓶子,中國的白酒造型各式各樣,每一件拿出來都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而現在也一直都在淪陷。


1 上桌前已被廚師切成小塊。幹嘛還要自己切?
2 吃飯隨手就是刀的話,鴻門宴也太簡單了吧


直到春秋,貴族進餐還是使用刀叉的。

平民、賤民、奴隸,因為各種原因,用不起刀叉,只能使用簡陋的小木棍。

但是人民使用的,才是正確的,貴族是需要被打倒的,所以,筷子,就成了中華人民的偉大發明。
(尼瑪,奴隸隨地一蹲,折2個樹枝,能夠熟練的把食物弄到嘴裡,也算髮明?)

歷史為XX服務,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周禮淪喪後,這種平民化,廉價的餐具才開始流行起來。

複雜的器藝,肯定來自於更高級的文明,因為工具的目的,就是簡化學習的過程,能夠更快捷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去。

1980-2000年,自行車是主要交通工具,不會騎車的人,幾乎不可見。

如今一些超一線城市,自行車道越來越少,甚至禁行自行車,絕大部分階層已經不將「會騎自行車」當做一種謀生的必備手段了,而轉為學習「駕駛機動車」的技巧。

即使運動神經奇差無比的妹子,也能輕鬆學會駕駛。

這時候來了一個邊遠山區的漢子,自豪的告訴你,自行車是一項優雅的技巧,是我們家鄉流傳多年的傳統。

開著寶馬代步的你,會不會有遇到題主的感覺?(題主你有話好好說,別揍我呀。。。)

下面是一些考古發現,基本用關鍵詞,都能找到來源:

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是三齒狀的。這種餐叉,跟我們現在用的西餐餐叉形狀是非常接近的,大小也差不太多。而且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種餐叉出土時,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當時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

餐叉到了商周以後還在使用。在商代的一些遺址、墓葬中也有出土,尤其是在一個戰國墓裡頭出土了有很多餐叉,有50多件,這是在洛陽出土的,和銅器放在一起。

從商代以後,餐叉變為兩齒,它跟最早的三齒叉不太一樣,比較小巧一些。

戰國之後中國人的餐叉使用:甘肅酒泉出土過東漢銅餐叉,廣東出土過東晉鐵餐叉,甘肅漳縣出土過元代的餐叉,和餐刀一同出土,同時在山東嘉祥也出土了同樣配伍的刀叉,還有專門放置刀叉的竹鞘。

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遺址就發現過很多精美的骨制餐刀. 考古發現,從西周到戰國,先後流行過青銅勺形、尖葉勺形和長柄舌形餐刀。窄柄舌形餐刀從春秋到宋元一直用了2000多年,製作材料有青銅、銀、金等。

7000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出土有很典型的勺子,有用骨頭做的,也有用象牙做的,還刻有漂亮的花紋。在山東沿海地區一些大汶口和龍山文化居民裡頭,他們用蚌殼做勺子,蚌殼有一個勺子的形狀,加一個柄就可以使用了。但大量的都是用骨頭做的餐勺,史前人的很多勺子,在勺把上都鑽了1個孔。勺子是隨身帶的,可能就掛在腰裡邊,到吃飯的時候拿出來用就行了,人死了也用於隨葬。

筷子,從文獻記載來講,可能是在商代最早發明的。考古提供一些證據,也能證明商代有了筷子。因為在殷墟一座大墓里出土了銅製的筷子頭,它只是一個套頭,銅做的。然後上面要接一個木杆,做成一個完整的筷子。當然,在出土的時候,那木杆已經腐朽了。最早的筷子比較簡單,後來就做成銅的,做成了金銀的,甚至是還有玉的,但大量地使用的還是竹木製的。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 你記住一點 越複雜的器藝 肯定來自於更高級的文明
為啥這麼說 看中國美食就能看出來 你說有些個複雜的菜 只吃主料不吃配料 你用勺子叉子好難挑啊 筷子不用挑 直接就能夾出來
為啥中國美食吃起來這麼麻煩 因為中國古代文明輝煌 富裕 有錢了人就想作 這一作就不可收拾 啥都要換著花樣來 吃的更是這樣 說以慢慢就發展出無比複雜的中國美食 中國菜你把各種稀奇古怪的配料都統計一遍 估計得嚇死 有些個配料好看的 有些個提味的 有些個去腥的 總不能一股腦吃下去或者用叉子慢慢挑吧 那多費勁啊
所以筷子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少說什麼叉子刀子吃的優雅 狗屁 換成明代以前外國人看中國人用筷子優雅得一逼 說白了就是看誰強 經濟實力超出世界其他國家太多時文化自然就會被其他國家的人崇拜
再來說筷子的原型
1.個人感覺筷子原型來自於手指 你看小時候我們看到什麼菜剛出鍋常常會兩根手指伸過去瞧瞧偷一塊嘗嘗 那麼最初的筷子原型可能就是因為 某個木匠看到他孩子這樣干 突然靈感一來受到啟發 就做了一副筷子
2.基本上你看受中華文明影響越深的國家 尤其在古代東亞一帶文明相對東南亞國家高級的國家 日本啊 韓國啊 都是用的筷子
3.延續下來就是文化傳承的優先性 高級文明優先度高於低級文明 啥意思呢 就是說農耕文明的好東西 游牧文明就會放棄他們的自有傳承轉而學習農耕文明的東西 我們同樣如此 在古代中國文明遠遠高於周圍的其他文明 那麼自然是其他文明拋開自己的傳承轉而使用筷子 如日本、韓國(不要說啥東南亞手抓飯 那會兒東南亞基本稱不上文明 說白了就是一群被打之後就跑進山裡游擊的半開化文明) 咱文明先進 那筷子自然就比其他文明的吃飯工具顯得高級 那麼筷子自然就傳承了下來


1.筷子省錢啊,
2. 筷子衛生,口水不亂飛
3, 中國飲食的習慣,中國人炒菜都是切好的,所以不需要太恐怖的切割道具。 外國人反之。 其實還是中國人優雅,會過日子
4. 吃飯動刀叉,其實很危險,很不吉利啊。
5. 真心,筷子比較精緻。


其實你這個問題真好,有些非常好的產品,不一定就是用起來最簡單,最方便的。筷子雖然有學習成本,但是筷子想必刀叉是最高效,最經濟,最時尚的解決方案。


你要知道,在中國,是刀叉被筷子取代,而不是筷子會被刀叉取代,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歷史裡,筷子是比刀叉更「高級」的,我國最早的骨質筷子距今已有四千年了,但戰國時期墳墓開始,刀叉出土的越來越少了,同時長作為廚具使用,根據孔老二的理論,廚師在古代中國地位是不高的,而西方刀叉更有可能是我們流傳過去的,因為羅馬時代的畫顯示當時貴族的潮流是手抓,所以,以後去西餐廳,就讓服務員上一雙筷子,當別人用驚異,輕蔑的眼神看著你時,你也輕蔑的回他「拿老祖宗看不起的東西當寶貝吶?」


引用一段梁實秋老師的文字,基本能回答這個問題:

「筷子是我們的一大發明。原始人吃東西用手抓,比不會用手抓的禽獸已經進步很多,而兩根筷子則等於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樹枝弄東西又進一步。筷子運用起來可以靈活無比,能夾、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剝,凡是手指能做的動作,筷子都能。沒人知道筷子是何時何人發明的。如果《史記》所載不虛,「紂為象箸而箕子唏」,紂王使用象牙筷子而箕子忍泣吞聲地嘆氣,象牙筷子的歷史可說是很久遠了」


作者:I"m隔壁老王
鏈接:筷子的正確用法? - I"m隔壁老王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曾經為了鍛煉右腦,有段時間用左手用筷子吃飯。
你如果教會了左手,應該就能體會到老外第一次用筷子的感覺了。
言歸正傳
看看我是如何教會左手用摩擦力小的金屬筷子,夾起一個光滑的玻璃珠的。

大道至簡,第一步是學會使用一隻筷子,這才是人類使用筷子的起源,所以那些家長教小孩用一雙筷子是不科學。

1大拇指和食指中指負責拿一根筷子,拿一支是不是很靈活啊!所以說筷子是手指的延伸嘛amp;https://pic2.zhimg.com/v2-b6bc6a622ebf48d79937eeedd5b657c5_b.jpg&" dw="2048" dh="1536" w="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6bc6a622ebf48d79937eeedd5b657c5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2.zhimg.com/v2-b6bc6a622ebf48d79937eeedd5b657c5_r.jpg&"amp;>

2.加上第二支筷子,這才是使用筷子的革命性進化,之前只能叫使用木棍。
無名指和小指負責卡住第二支筷子,大拇指壓住兩根筷子頭amp;https://pic3.zhimg.com/v2-13717dd1d7bc6fee39250d34d28502aa_b.jpg&" dw="2048" dh="1536" w="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3717dd1d7bc6fee39250d34d28502aa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v2-13717dd1d7bc6fee39250d34d28502aa_r.jpg&"amp;>3夾東西

3夾東西
主要靠大拇指負責的那根筷子主動夾取,另外一根固定就行了
amp;https://pic2.zhimg.com/v2-8ea072b8894caeef14cf54d8bfaac851_b.jpg&" dw="2048" dh="1536" w="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ea072b8894caeef14cf54d8bfaac851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2.zhimg.com/v2-8ea072b8894caeef14cf54d8bfaac851_r.jpg&"amp;>

仔細分析一下,下面的筷子主要做支撐,上面的筷子有大拇指夾住所以活動方便,主要負責活動。
所以我們夾取東西的時候甚至可以不要小指 ,但是大拇指要壓住兩支筷子固定到無名指和食指的指紋肚。
這樣,兩支筷子實際上成了無名指和食指的延伸,
amp;https://pic4.zhimg.com/v2-423b05241a88b63013f409a208a8da27_b.jpg&" dw="1536" dh="2048" w="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23b05241a88b63013f409a208a8da27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4.zhimg.com/v2-423b05241a88b63013f409a208a8da27_r.jpg&"amp;>

所以我們使用筷子是主要活動大拇指控制的那一根,另外一根主要固定支撐夾取物體。

試一試,你也會很快學會左手夾菜。


只有簡單的東西才能永恆。


我覺得模仿手最像的就是筷子了吧.夾取這個動作只有手和筷子可以做.叉會受食物材質影響,勺的局限性更大,不用說了.


筷子的出現

中國是筷箸的發源地,國人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歷史,根據何在呢?

《韓非子 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明確記載紂王為殷商末年君王,窮奢極欲,以象牙為箸。也就是說我國有明文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而最古老的中國古箸則必早於紂王象牙箸,那麼它由何人發明,在何時出現,又為何現在均無考證,或許可以從我們的古老傳說中發現一二。

筷子的起源沒有正史文獻記載,但卻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雖然這些傳說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也不能證明筷子的由來,但也為筷子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筷子的起源推論

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有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有妲己為討紂王歡心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歷代的傳說總是經過人們的取捨、剪裁、虛構、誇張、渲染甚至幻想藝術加工而成的,不管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還是貼近生活的妲己的傳說,都是與史料記載不相符的。

促成筷子誕生,最主要的契機應是熟食燙手,上古時代,因無金屬器具,再因獸骨太短、極脆,加工不易,於是先民就隨手採摘細竹和樹枝來撈取熟食,當年處於荒野的環境中,人類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過於樹木,竹桿。正因如此,小棍細竹經過先民烤物時的撥弄,急取燙食時的撈挾,蒸煮谷黍時筷子的雛形逐漸出現,這是人類特殊環境下的必然發展規律,從現在筷子的形體來研究,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徵,即使經過三干余年的發展,其原始性依然無法改變。 因箸的誕生史無記載,只能根據一些專家的種種推論和旁證來追溯古箸的產生,但我們認為箸的如此出現是歷史推衍的必然結果。

大禹創筷,它應是將數千年百姓逐漸摸索制筷的過程,集中到大禹這一典型人物身上,筷箸的誕生應是先民群眾的集體智慧,並非某一人的功勞。不過筷箸可能起源於大禹時代,從最早用竹木原始筷從陶鍋中撈菜夾肉,直至發展到紂王獵象制箸,經過數百年甚至千年的摸索和普及,到商代成了和匙共同使用的餐具。

箸的工作原理,西方學說叫做槓桿原理。用筷子吃飯,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相互配合,在中華文化中叫做和諧,同時這也是箸精神的本質。筷子漸漸成為全民的重要食器以來,箸文化也就自然而然應運而生。從先前討論過的先秦智慧到孔孟思想的發展,兩漢儒釋道融通到宋明理學心學行知合一,到如今的和諧共贏,綿延四千多年的中華哲學中,自始至終都在追求現世安穩,和諧圓滿,自箸精神誕生後,其從農耕社會中走來發展的和平自然屬性,就與中華文化的主旋律相得益彰。

筷子作為東方文明的象徵,其代表的合一的思維,顯而易見。筷子長直兩根為一雙,筷子有木有竹,不管後世發展出多少品種,象牙筷、還是金銀筷,兩根一雙的本質始終不變,沒有人用一根,也沒有人用三根。這就是事物本質屬性不易。其中的簡易、變易、不易,就是《易經》的樸素思維。無極生太極,無極代表混沌的宇宙,畫一個圈代表無極,加入變數日月生太極,太極分陰陽。就是兩儀之象,後來的太極圖為什麼還有兩個點呢?古文字日月中就有兩個點。很好理解。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分為二,代表萬事萬物都有兩個對立面組成。合二為一,陰陽結合,調和對立,方能和諧圓滿。所以人們不說兩隻筷子,而說一雙,簡易地傳遞著古老的智慧。

天道不言,後世認為高深的絕學,實則都是存於人們身邊的樸素經驗,而人們卻不自知,無一不是一說出來,哦…大家都懂的道理,讓你來總結,你要忙著還按揭、賺奶粉錢,古人也是一樣,繁重的勞作讓人們集體忘記了自己與自然的感應。而中國經典文化就是幫助人們回歸自然,總結做人的經驗道理的。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類似於西方的各種定理,我們課本上都學過的阿基米德定律啊,牛頓定律啊,神曲啊,聖經啊,不同的只是,西方的定理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去計算髮現總結,西方的思維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而我們都是是合二為一的,整體的思維。聖人就是科學家,就是宇宙學家,就是哲學家,神學家。我們的智慧更需要意會、悟道、頓悟。我們的做人智慧也融匯在生活中,在禮儀中,在日常茶飯事中。

筷子的用法規矩就是一方體現,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數都還記得童年所受的餐桌家教,大多數人也清晰地記得幼時學用筷時祖輩的訓誡。下面是引用中國人用筷子的十種忌諱總結:

一忌米筷,舉筷不定

二忌翻筷,以筷從碗底挑菜撿食

三忌刺筷,以筷當叉戳食

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的魚肉等

五忌淚筷,夾食帶湯,滴答滴答

六忌剔筷,將筷當牙籤剔牙縫

七忌吸筷,將筷放在口中吮吸、發出聲音

八忌供筷,將筷直插碗中央如上供

九忌敲筷,以筷擊碗或敲桌

十忌指筷,持筷說話,以筷指人

君子遠庖廚,為了讓餐飲場合更加文雅,古人已經把刀叉移放到廚房,把食物切成塊再端上餐桌。相比用手和刀叉用餐,筷子早已脫離了原始和攻擊暴力的屬性。它從遠古走來,斯斯文文地跨越了歷史階段的局限,見證了種族利益的衝突,最終以它的大同和諧包容,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繼往開來以它獨有的文化底蘊、自信氣息,隨著一帶一路,踏上新絲路,繼續綿延著屬於它的風采,詮釋著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和諧共贏的民族精神。


筷子是個很值得研究的東西 雖然古代人打造了很多的器具 但流傳下來的貌似只有筷子了 想想你和幾千年前的人用同一種器具進餐 簡直不可思議 也說明了筷子的適應性之強令人驚嘆。


推薦閱讀:

普通話的普及 ,代價一定是方言的衰落嗎?
為什麼感覺在古代同樣輝煌的文明,但在當今時代中國文明沒有像古希臘文明那樣對世界有普遍影響?
對於大範圍用錯的詞,是否應該賦予它新的含義?
學生時代給你印象最深的一篇課文是什麼?
怎樣看待海斯/穆恩/韋蘭合著《World History》認為中國文字系統是中國文化進步的阻力的觀點?

TAG:歷史 | 文化 | 考古 | 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