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江浙出人才?


講一些過去的事情吧,這裡的老人,即使自己目不識丁,路上看到寫有字的紙,還是會小心撿起來收好。

WG時期中國文物書籍破壞千千萬,寧波天一閣藏書還是保護的完完整整,流傳至今。

孔子後人最終是在浙江衢州建了南宗孔廟。

鄙人高中時候得了病在醫院打吊針,護士看見我在做作業,所以把我安排到一個單獨安靜的閣間,原來這裡是要收錢的,但是免費給我用,閣間里還有一個文身金鏈子的大哥,邊上一個小弟一個小妹,應該是穩穩是混道的,護士讓他把電視關了,他就關了,沒有不適,之後講話也很輕。後來一個小弟開門來看他,因為講話聲音太響還被他罵了。

老人目不識丁,但是尊重文化,WG時舉國踐踏文化,天一閣尊重文化,黑道大哥自己沒什麼文化,但是依然尊重文化。中國富有的地方多,像江浙這樣從古至今這樣尊重文化的地方不多。


1首先因為有錢,江浙自古以來是國家賦稅的大頭。有錢自然有閑,有閑方可益智。

2其次是歷史原因自古以來就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可以參見歷朝考上進士的人數。

3地域原因,數百年來少有天災人禍,當地人都比較安逸,可以投身治學。沿海的環境造就當地人相對務實的性格。從我個人來講,我覺得江浙人有以下特徵:務實而不失靈活,不喜歡高談闊論,熱愛生活,做事情有分寸感。我認為任何人都是基因和地理塑造而成的,我是個地理決定論者。

列幾個當代江浙作家:

魯迅。茅盾。汪曾祺。徐志摩。王國維。柳亞子。周作人。郁達夫。夏衍。梁實秋。艾青。金庸。戴望舒。蔡元培。陶行知。豐子愷。章太炎。張恨水。錢鍾書。蘇童。余華。畢飛宇。葉兆言。格非。張賢亮。陸天明。麥家。周梅森。葉彌。朱蘇進。韓東。路內。

能想像去掉這些人的中國文學史嗎?反正我是想像不出來。


如果題主生活在湖湘,當地人會告訴你:「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如果題主生活在中原,當地人會告訴你:」中原大地,卧虎藏龍!

如果題主生活在川渝,當地人會告訴你:」天府之國,人傑地靈!

如果題主生活在陝晉,當地人會告訴你:」華夏文明,半出於此!

說以,題主所問的問題,本身就有很大問題。請問題主指的是哪一時期哪一方面的人才呢?排名第一的答案顯得太可笑了,列的數據不少,但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完全是一種家鄉自豪感而催生的為了結論而論證。點贊的都是江浙人吧。

最後,請湖湘、中原、川渝和陝晉的人才們來點贊啊。


@楠爺用數據說了江浙出人才,不過需要看歷史時期。

江浙在夏商周時期還是蠻荒之地,中國經濟重心直到宋朝時才南移。

陝西、山西、河南、山東這些地方出人才,在歷史上出了三四千年;江浙從宋朝到現在,不過一千年。

也就是說,在先秦、秦、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甚至北宋,這一兩千年,江浙也是被碾壓的對象。

這是從網上找到的一個唐朝詩人的籍貫,你看河南、山西籍是不是比江浙多?

張九齡:韶州曲江人(今廣東韶關北)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隋末遷居中亞的碎葉城

杜甫:河南鞏縣人

王維:祖籍太原(山西)

孟浩然:襄陽人(湖北)

王昌齡:京兆人(陝西)

丘為:嘉興人(浙江)

綦毋潛:虔州人(今江西贛州)

岑參:荊州江陵人(湖北)

元結:河南魯山人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陝西)

柳宗元:河東人(今山西省)

孟郊:湖州武康人(今浙江省吳興縣)

陳子昂:射洪人(四川)

李頎:東川(四川)

白居易:陝西渭南人

高適:滄州(河北景縣)

王勃:絳州(山西河津)

駱賓王:義烏人(浙江)

杜審言:祖籍襄陽,父遷居洛陽鞏縣

沈佺期:相州內黃人(河南)

祖詠:洛陽人(河南)

宋之問:汾州人(今山西隰縣)

王灣:洛陽人(河南)

劉長卿:河間人(今河北獻縣東南)

錢起:吳興人(今浙江湖州)

戴叔倫:潤州金壇人(今江蘇常州)

盧綸:祖籍范陽,後徒家蒲州(今山西)

李益:隴西人(今甘肅臨洮南)

司空曙:廣平人(今河北)

劉禹錫:洛陽人(河南)

杜牧:京兆萬年人(陝西)

許渾:祖籍安陸(今湖北安陸北)

李商隱:懷州河內人(今河南沁陽)

溫庭筠:太原祁人(山西)

馬戴:曲陽人(今河南保定)

張喬:池州人(今安徽貴池)

崔顥:河南開封

杜荀鶴:池州(安徽)

韋莊:京兆杜陵人(陝西)

皎然:吳興人(浙江)

崔曙:宋州人(今河南商丘)

皇甫冉:潤州丹陽人(江蘇)

元稹:洛陽人(河南)

秦韜玉:京兆人(陝西)

裴迪:關中(陝西)

王之渙:原籍晉陽(山西)

李端:趙州人(河北趙縣)

王建:潁川人(河南許昌)

張祜:南陽人(河南南陽)

賈島:范陽人(河南北部)

金昌緒:餘杭人(浙江杭州)

賀知章:會稽(浙江蕭山)

張旭:吳人(江蘇南或浙江北)

王翰:并州人(山西太原)

張繼:襄州人(湖北)

劉方平:河南人

顧況:海鹽人(浙江)

朱慶餘:越州(江蘇紹興)

鄭畋:河南人

陳陶:祖藉嶺南(廣東)

張泌:淮南人(今安徽)


其實我覺得江蘇和浙江的環境是不同的。江蘇教育更發達,看看211,985大學數量。

當然浙江學生素質也是可以的,苦於教育資源的缺失。江蘇和浙江合稱江浙,但其實兩者教科文衛經濟並不相仿。

另,本人浙江人。


江浙出人才,川陝出人才,京滬出人才,兩廣出人才,兩湖出人才,中原出人才,東北出人才。

這種地理概況,一下就囊括至少兩個省,上億人口,不出幾個幾十個幾百個人才那才怪。


每次看錢鍾書楊絳夫婦的作品中出現的好友或交識的人,大多人才,同時大多也是江浙人士。包括夫婦二人自身的父母長輩親戚等多是有名的之士。且不說江浙多有錢,環境多好,生意人能把生意做好,文化人能把文化鑽研好,這確實是江浙人傑地靈之處。


總結起來也就是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別人的回答里也提到了,江浙地區出人才也是最近一千年裡面的事情,再往前是中原地區出人才。具體原因就是唐宋之前,人們還沒有完全的駕馭南方的農田(或者說水土),因此江浙地區還沒有達到「倉廩實、衣食足」的程度。

在一個地區富裕起來之後,文風就會盛行,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提高,人才的產出率也更高。這裡說的人才,一般指文學家、科學家、教授、高官。與之相對,開國皇帝的產出更加具有偶然性,而並不太要求非常高的文化素養。劉邦、劉備、李淵、趙匡胤、朱元璋、成吉思汗、努爾哈赤都不是有大才的,曹操和本朝太祖算是有才的。因為開國皇帝更重要的是領導力、戰略眼光、把握機會的能力還有一些軍事才能,這些能力反倒不是容易被刻意培養出來的。換一種說法,非「書香門第」有機會出富商、將領、高官、皇帝,但很難出學者,大學者的培養一般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這個結論是一篇統計美籍華人科學家的文章得出的,與本問題呼應,這些美籍華人科學家沒有一個來自於美國本土華裔家庭(早期華工後裔家庭),而都是來自於國內的書香門第,江浙地區的尤其多。

貌似還沒有回答貼出下面的這個統計:

十八大中央委員按籍貫地統計各省人數

山東31

河北25

江蘇19

浙江13

安徽13

遼寧11山西11河南11

湖南9

北京6陝西6江西6

黑龍江5福建5重慶5上海5

湖北4天津4吉林4內蒙古4

廣西2甘肅2寧夏2

新疆1西藏1

以上只有25個省市區。缺席的是:廣東 0 (!!!)四川 0 (!!!)貴州 0 雲南 0 海南 0 。現在是北方超過南方,建國初因為革命家們大都是南方人所以南方人比較佔優勢。山東人無論在官場還是學術界都做的不錯,我覺得單純以裙帶論不夠客觀,肯定有某種內在的性格或者氣質優勢,值得研究。(山東人平均身高全國第一大家知道不?)

再來一個著名作家籍貫列表,自己隨手整理的,不全:

魯迅 浙江紹興

郭沫若 四川樂山

茅盾 浙江嘉興桐鄉縣烏鎮

巴金 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

老舍 北京人,滿族

曹禺 祖籍湖北潛江,出生於天津

徐志摩 浙江海寧 (是金庸表兄)

梁實秋 祖籍浙江杭縣,出生於北京

冰心 福建長樂

沈從文 湖南鳳凰

張愛玲 祖籍河北唐山,出生於上海

錢鍾書 江蘇無錫

張恨水 祖籍安徽潛山,出生於江西

林語堂 福建龍溪

郁達夫 浙江富陽

金庸 浙江海寧

余秋雨 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今慈溪市橋頭鎮)

大家感受一下。能說得上北方人的只有老舍、曹禺、梁實秋。

先寫這麼多。

再補充一句,紀曉嵐這種博古通今的人才(河北人),自命不凡孤芳自賞的時候給自己的定位是:

蓋壓江南才子。

江南才子的名頭,只有紀曉嵐之流才有信心去撼動。


這個問題真無聊,無實際意義


嗯,因為每個地方都出人才。

這個問法換成「為什麼京津出人才?」「為什麼魯豫出人才?」「為什麼湘黔出人才?」……一樣適用。

噢,當然如果題主是在做地理題,分析江浙的區位優勢,那就當我沒說得了。


近代的事情要用近代的數據來說話。出人才多的地方與智力平均水平偏高的地方,可以說有很高的相關性。想到以前看過一篇有關智力分布博客,博主Theslittyeye,雖然智力測試被很多人詬病,但是智力測試總有一定的代表性。特翻譯過來給問主(渣翻譯)。

聲明:譯文可能有部分語句偏離作者願意圖,譯文不代表本人觀點

............................................................................................................................................

原始數據來源:

............................................................................................................................................

國人智力地理分布 IQ geography in China

在我之前的一片文章More poor and stupid里,簡要提到了按國家統計的智商水平分布。除了歐洲白人,東亞人也有極高的智力平均水平。

智商的國家分布

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91%漢族)的國家,其智力平均值在一個非常高的水平:105。但是分地區的智力平均值統計數據卻十分少見,在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地區性差異對全國平均智力水平的影響是不能被忽略的。在一番網路搜刮之後,終於找到了一些國內分地區智力測試數據。

這些數據來自一個提供自助智力測驗的網站,測試對象是中國網民。數據信息包括年齡、地域當然還有智力測試數值。原始的數據可以在這裡國際標準智商(智力)測試看到(僅牆內)。我繪製了一張分省智力數據的簡單圖標(有標註各省的受測者數量),如下:

中國分省智力值柱狀圖(包括台灣、香港和澳門)披露:圖中「tianjian」應該是「tianjin」(excel打字錯誤)

分省受測者數量分布餅狀圖

31個省和地區、63,636名受測者完成了在線智力測試,他們的智力平均值是106,其結果或多或少的接近林恩的研究結果《智商與國民財富》。考慮到受測者分布不均,來自被廣泛認可的智商高省市的受測者佔比較多,其結果多少會高於實際的真

實值。儘管如此,這些結論仍能有意義地代表國人智商分布情況。

中國分省智力地圖(顏色越深表示智力平均值越高)

從分省數據畫出地圖冊有很多工作要做。粗略看來,可明顯看出高智力平均水平集中在中國東部沿海的中部地區(上海周邊,舊時稱江南)。江南地區素來以風景秀麗、資源豐富而聞名,尤其以知識分子、成功商人的頻出而被世人知曉。這裡也是中國經濟騰飛的龍頭。有趣的是國內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5位來自江南(不包括蹩腳的和平獎,那隻不過是左傾騙局)。

【譯者註:文章寫於2011年 】

除了江南地區,高智力平均值出現在北京上海這樣的經濟中心,誠然經濟發達會吸引外來高智力人群。

甘肅省這個西北地區欠發達省份也出現較高的智力平均水平,其結果可能源於該省份受測者數量很少而造成的偏差(僅612名甘肅地區受測者)。這些數量不足的參與者可能會扭曲真實的智力水平情況(因甘肅很多人還在抗爭惡劣的自然環境、掙扎於生存而有此言)。

中南部地區有比較高的智力水平平均值(包括湖南,我來自這裡)。湖南省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吐槽:(°?°)?真的么】湖南省因豐富的歷史沉澱成為中華文明崛起的核心(題外話:湖南因為兇悍的政治和軍事人物而聞名近現代中國)。

智力平均值明顯偏低的地區多是惡劣的地理氣候環境和大量的少數民族聚居雙重因素重疊的結果。然而種族分布對於數結果的相關性還不十分清楚。這項網路測試並不包含民族數據,因此不能確切的說少數民族有明顯低於漢族的智力平均水平,雖然這可能在現實中是一個影響因素(從其他數據分析其和智力水平的相關性,例如農業發展水平,文化程度等)。

總體而言,這鞋治理平均水平數據至少說明不同省份的智力平均水平是不同的。希望未來有更多關於這個話題的研究。


作為一個拖了江蘇後腿的人。-_-||

以學渣的身份來談下自己的看法咯(學渣也要任性)。⊙▽⊙

自己在江蘇待了二十年。然後跑出來上學。開始了朝(放)思(盪)暮(不)想(羈)的生活。(*ˉ︶ˉ*)

1.經濟發達。我現在在湖南。雖然覺得株洲這邊比家鄉那個小城市好那麼一丟丟,不過株洲也算是湖南比較靠前的城市了。我的家鄉在江蘇往後靠了。不過挺喜歡株洲的,人很多很熱鬧,除了冬天天天下雨外。

2.重視教育。據我親身體會,很多學生家長都會租房子陪讀,在學習上花一大把錢。雖然現在學習無用論盛行,我也是上了大學才感覺到的,以前在家沒人說學習沒用;

不過可能還是因為江蘇計劃生育貫徹的很透徹。我從幼兒園到高中,非獨同學不超過10對,到了大學發現,很多人都不是獨生子女,而且一些家庭有三四個孩子(真的很羨慕好么!一個人在家很無聊有木有)。因為孩子比較多,可能每個孩子能得到的培養就會少點吧;

我好多同學都出國讀書了,在大學很多人挺現實的,不多說了。

3.什麼魚米之鄉啊,地理環境確實有影響,比如泰州興化就出了好些名人。

4.大一的時候有位老師,上課時用投影打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重要領導人和兩院院士的戶籍。然後開始講,湖南落寞了呀,我們要振興大湖南啊,新中國都是湖南人打下來的,現在卻這樣對湖南,江浙人怎麼怎麼啦,頭腦精明啊啥的。

那節課聽的很不開心。老師,您有考慮過在座的外省人,尤其是江浙人的感受么。這種不負責任的地域思想希望以後不要再傳播了。我們好多人來了湖南就把湖南當做第二故鄉,好多時候別人問起來我都說自己從湖南來。沒必要當著學生面講這些有可能觸及矛盾的東西。

好了,就不匿了~手機黨碼字好辛苦=_=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江浙從明朝開始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


其實人才這東西,和院士是差不多,很講究裙帶的。

現在排名第一的答案評論里說,江浙富庶,沒有饑荒。那元末農民起義從哪裡開始爆發的知道么?自明朝開始,江浙多種經濟作物,以至於糧食常年不能自給。


教育學中對教育的本質其中一個觀點就是教育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人才靠教育,教育靠經濟。

米國教育好,還是大學能拉到資助。非洲喀麥隆之前重視教育,現在呢?沒錢別提教育,但不提教育怎麼出人才?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有錢人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窮人家孩子一般都是家教。江浙這邊很多中學國際班一年學費最低14w,普通家庭孩子能接受這麼好的教育么?

江浙經濟基本一直很好,廣東是後來改革開放才發展,現在老一點的家長還是見識太短。典型的代表潮汕人。

重視教育也是一方面。江蘇蘇州的利物浦,杜克,寧波的諾丁漢,估計在內地開辦這樣學校,家長也沒錢。有錢估計都捨不得送孩子上。

東北人吹牛皮全國第一!給力,不是事,兄弟……一點不務實。中原人口太多,家裡供養不起孩子上學,早早下來耍猴。西北經常大旱,熊孩子早早退學放牛生娃,偶爾高粱地里田震。西南,都是大山,想求學,翻過幾座大山,年齡都老大不小了……哈,這段是吐槽的~

最後,大家都忽略了交通。交通發達很重要,處在長江三角洲,沒有高山阻隔,有和國外的貿易,經濟文化交流帶動教育的交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得分什麼時候。


相對富裕,有好的教育傳統,留學歸來具備相對的穿越效應。


首先題主你給我定義一下,「人才」是哪方面的人才?

政府領導?名人明星?商業大佬?軍事領袖?

民間的一個草根,擁有一項個人絕技,也是一位人才,這個有沒有被統計到?

另外「人才」的時間跨度怎麼定義?

是從古至今?近現代以來?建國以來?還是當下?或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地域跨度在「江浙」(我理解為江蘇省和浙江省)這麼大的範圍內,請問哪個地方不出人才?

這種帶地域色彩的問題,放其他社區搞不好就成了江浙籍用戶和非江浙籍用戶的互相攻擊帖。不管回答的好不好,我覺得充其量也就出幾篇前幾年Qzone里流行的《我們XX沒什麼了不起,只是XXXXX而已》這種文章而已。

這種無明確定義且沒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已舉報。

請題主認真想清楚,需要探討的點在哪裡,對問題進行補充和修改,再來提問。


恍惚間以為來到百度貼吧了。


推薦閱讀:

怎麼樣打招呼?碰到熟人怎麼打?碰到剛剛認識的人怎麼打? 哪位高人幫幫忙 !?
為什麼相比其他內地券商,中信證券的國際化程度最高?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是否正確?
區域在高端人才擇業時重要性?

TAG:人才 | 江浙 | 人才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