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和茶藝有什麼的區別?


1.中國很少有什麼技藝是稱作的,至少傳統中國人是絕對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手藝、學問稱作的。

2.把自己的技藝學問什麼的稱作,這事日本人和朝鮮人才幹得出的事。在中國,這些東西頂天能稱作。但通常還是只稱作」「、」「或更高一級的「

比如劍術-劍法,拳技-拳術-拳法,到了稱為以後就沒有更上了,最多自豪的說聲「幾近於道」;

對比下韓日,跆拳道、柔道、劍道、合氣道、花道,是個事就能稱作

3.所以茶道,不是中國的叫法,按我的記憶,應該是日本的叫法。

4.所以本題不成立。

5.那麼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道和藝差別在哪裡?一個是形而上,一個是形而下。而中國人一般認為,作為人,做些形而下的事情就可以了,做好就好了,把形而下的事情冠以一個形而上的名稱,從中國文化的邏輯上來說顯然是說不通的。


心痛!

現代中國人不去讀古聖先賢的經典,卻把東瀛那些膚淺做作的儀式當成寶貝!

東瀛人素來仰慕華夏的藝術,卻能力有限,做不出精品,只能在概念上下功夫。比如,燒不出汝官哥鈞那樣的官窯瓷器,只好學中國民窯燒些土瓷陶器,卻美其名曰「侘寂",本來就是工藝粗糙,卻硬要說成是美學追求,真是貽笑大方!

連區區藝術模仿尚如此,更不要說在文化上的學習。東瀛沒有諸子學說,也沒有蘭亭西園玉山那樣的文化大咖雅集。於是徑山寺中的茶禮、東渡僧人的香事,這些文化皮毛都被他們視為大雅之事,經過一番本土化之後自詡為茶道、香道,自以為可以附庸風雅了,殊不知沒有文明土壤的儀式只不過是裝逼的工具而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才是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道!而品茗、焚香、插花、掛畫只是中國文人的「四般閑事」,哪裡配得上「道」字?

今天,九州處處以談論日本茶道、香道為榮,華夏文明之凋敝可見一斑!

—————————

有感於知友的討論,補充一下:

即使我們退一大步,不談經史子集等中華文明的核心經典,只談與生活雅趣相關的「閑書」,祖先們也一樣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茶有《大觀茶論》《茶經》,香有《香譜》《香乘》,花有《瓶花譜》《瓶史》《梅蘭竹菊譜》,食有《山家清供》《隨園食單》,琴有《琴史》《溪山琴況》,棋有《棋經十三篇》,書有《書法雅言》《印典》,畫有《林泉高致》,古玩有《格古要論》《骨董十三說》,造園有《園冶》,家居有《長物志》,連美容都有《香奩潤色》。(中華書局《中華生活經典叢書》)

如果嫌上面的太專業無趣,還有《浮生六記》、《閑情偶寄》、《陶庵夢憶》、《小窗幽記》(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小品叢刊》)等散文閑筆可以一探古人的閑情雅緻。

如果實在不想看古文,還可以找來宗白華、李澤厚、李霖燦、王世襄、孫機、楊之水這些現代大師的著作讀一讀。

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我們在繁忙工作之餘,去感受體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風雅嗎?身為華夏正朔的我們,需要那些東洋迴流的山寨貨嗎?看到現在北上廣深那些「反認他鄉是故鄉」的茶道熱,我深深地憂慮:祖先創造的文明是被我們傳承發揚,還是遺忘歪曲?


以下引用自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中國沒有日本的那種茶道,因為兩國的歷史背景,社會風氣均不同,對茶的看法亦有別。中國自宋以來,就認為「茶之為用無異米鹽」,元曲中經常說:「清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以實際的態度對待茶。不僅中國平民從不把喝茶視作宗教行為,而且連被尊稱為茶神的陸羽像也逃不脫以滾湯澆頭的遭際;這在實行家元制的日本茶人看來,也同樣是不可思。近年頻有日本茶道團體來華作茶道表演,對他們的好意應深表感謝。可是茶道作為「一期一會」之舉,是一種須共同參與而不是在一旁參觀的活動。何況此時還往往有為奉陪外賓而組織的所謂中國古代茶道表演;每當看到我方這種向壁虛構、故弄玄虛的表演時,常不禁令人感到一
種鬧劇甚至是悲劇的氣味。


中國人但知吃茶,不知有道。道這個詞在中國逼格高高的,天道、王道、孔孟之道、道學、道統……不像日本人沒出息,小題大做,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成了道,以中華的標準,這些若也算得道,那真叫歪門邪道了。


中文「茶道」一詞,以具體的可考文獻來看當時指的是泡茶的操作方式。大致就是泡茶的道道。

中文「茶藝」一詞是現代台灣人擬定的辭彙,起初在擬定名字的時候是想叫作茶道的,但由於日本文化中也已經有茶道一詞,最後命名為茶藝。當時他們在工夫茶泡法的基礎上想學著日本加入許多儀式性內容,最後變成了一系列類似服務員表演的操作,出現了所謂的茶藝表演……當然,也就是操作方式。不過,事實上日語「茶道」中的這個「道」也正是中文「藝」的釋義。

所以這幾個詞在古今中國,以及日本都是同一個意思。只是現代中國泡茶方式在現代術語上叫作「茶藝」。

許多中文資料會用「茶道」一詞來描述古代泡茶方式,如「唐代煎茶道」、「宋代抹茶道」、「明代泡茶道」。(當然唐代煎茶道和日本煎茶道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不過涵義仍然相同,而且當時的中國茶道體系比後來的茶藝和日本茶道複雜得多。個人尚未考證以上三個辭彙是否由現代人創造,也許是由於日本文化中仍然保留著「抹茶道」、「煎茶道」這兩個名詞。但也因為唐宋時期中國對日本的文化影響達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而「茶道」一詞的出現也早於日本六七百年,所以這個日語辭彙是來自於中文的可能性亦相當大。

在現代一部分中國人將「茶道」中的「道」字理解為喝茶喝出來的哲學修養,也有人認為中國人才不會像日本人一樣把自己的技藝吹捧到「道」的高度。這也是現代中國人對「茶道」、「茶藝」理解上最大的兩個糾結點。但其實無論如何理解都無可厚非。畢竟過去那個「茶道」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已被「茶藝」取代了。


我們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下茶道與茶藝

茶道

日本鎌倉時代的臨濟宗留學僧南浦紹明在宋朝時來到中國,將徑山茶宴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起源。18世紀江戶時代中期國學大師山岡俊明編纂的《類聚名物考》第4卷中記載:「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駐前國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

中國徑山茶宴進入日本之後,日本很快就發展出自己的風格與流派。最著名的是千宗旦(千利休之孫)之子所創設的三個流派:表千家流的不審庵、里千家流的今日庵以及武者小路千家流的官休庵,合稱三千家。

茶藝

茶藝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的儀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鹽添味,世稱姜鹽茶,詩人薛能《茶詩》云:「鹽損添常戒,姜宜煮更黃。」宋初流行點茶法,把茶葉碾成細末,衝出來的茶湯要色白如乳,《觀林詩話》載,北宋蘇軾喜歡鳳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兩瓶攜回烹茶。蘇軾有《和蔣夔寄茶》一詩:「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蘇軾本人很注重茶的養生效果,吃完飯後用濃茶漱口,可解除煩膩。明代起開始流行泡茶。

所以可以看到,茶道和茶藝在歷史基礎上都是發源於中國的。都是從中國古式的泡茶手法來延展出來的泡茶方式。

明代張源《茶錄》"茶道"條記:"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張源的"茶道"義即"茶之藝",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藝。

所以在以前,茶道和茶藝並沒有很明確的分界。

但是在現在看來,「茶道」一詞主要指「日本茶道」,「茶藝」主要指「中國茶藝」。

但是我自己認為,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藝、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與茶文化之間。


記得南懷瑾先生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老奶奶晚年間非常虔誠,每日里燒香念經拜佛,感動了天上的一位神仙,神仙顯靈對老奶奶說:「我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有什麼想要你就說吧。」

老奶奶畢恭畢敬地說:「我也沒什麼想要的,只求今後的日子裡能每天有飯吃有衣穿,一心清靜,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神仙為難地說:」哎呀,這個我可幫不了你,這是上等神仙才能享有的清福。你倘若求榮華富貴,求多子多孫我都可以滿足,唯有清福賜不了你。「


在我心裡,喝茶是一件清福。

我從去年開始經營茶道工作室,不滿一年的時間所接觸到的茶比過去的一生都多,漸漸地我發現可以入口的茶反而越來越少。隨著自己的品鑒能力逐步提高,漸漸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甄別體系。有人曾說:」茶無好壞,適口為珍。」 但這句話要加個前提才能成立:茶必須是真的。我們講「真善美」,

」善「與」美「只有建立在」真「的基石上才能穩固長久。

求真需先知假,何謂假茶?


其一:掛羊頭賣狗肉。說是西湖龍井其實是溫州烏牛早;說是純料古樹其實台地小樹混拼;說是桐木關金駿眉其實是宜興紅茶;說是十年陳老白茶其實是新工藝做舊白茶。本來烏牛早,拼配茶、宜興紅茶和新工藝白茶沒有什麼不好,它們也有各自的滋味與價值,但是非要冒名頂替就讓人心生反感。人最大的痛苦時不能做自己,茶也如此。

其二:掛羊頭賣臭肉。有的茶其實根本無法入口,要麼是生態環境惡劣、化肥農藥激素濫用;要麼是加工時出現明顯紕漏,殺青不足青臭氣明顯,渥堆濕度過高已經腐爛,烘焙炒制溫度過高已經焦糊,我們都知道很多菜品如果不熟或者焦糊吃了都有害健康,茶也是如此啊;還有的茶後期添加香精,或者儲存不當吸附異味,濕度過高已經霉變,這些茶,扔掉都嫌費力。但是在某些商家或「老師「嘴裡這些茶都有了合理解釋:」這是黑茶獨有的葯香;這茶是老茶,所以有些陳味;你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鑒賞能力,慢慢來。「令人驚嘆的是,往往這些茶賣得最貴。

其三:掛羊頭賣故事。如果我喝到一款茶,感覺很美好,我很願意了解這款茶背後的故事。正如我遇到一個人,讓我心生歡喜,我也願意走近她了解她。在喝到一款茶前適當普及下這款茶的背景知識,也有助於在品飲時加深理解。但最怕的是故事講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茶其實普普通通,甚至是假冒偽劣。最討厭的是喝了一款茶,感覺很普通,對方卻對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時候真的會很累。

釋迦摩尼覺悟後,曾想一走了之,天地眾神請求他駐世說法,佛陀說:為什麼要說法呢?畢竟那些能覺悟的人,不用我說都會覺悟,那些無法覺悟的人,我講再多終究無法領悟。」眾神想想無可辯駁,慶幸的是有位神說:「那就為那些將悟未悟的人說吧。」為了這句話,佛陀苦苦講經說法49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眾生開示。

我敬佩佛陀說法的艱辛,但我最喜歡的是這樣一件事。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


這就是佛祖拈花微笑的故事,也是禪宗的緣起。我想那一刻的佛陀,是十分自在歡喜的。喝茶最好的狀態也是如此,我與你同坐對飲,彼此不消說一句話,但是你我的頻率時時相應,我聞到的這層美妙香氣你也聞到了,我感受到的溫潤茶湯你也感受到了,喝完後我們放下茶杯,彼此相視一笑,寂靜,歡喜。

這是賓主皆悟的狀態,但更多時候是其他三種狀態:

1. 主悟賓未悟。 泡茶的人懂得了,但喝茶的人還未明白,這時候泡茶的人儘力將自己感受到的真善美傳達給對方,如果那人根性尚佳,時機也恰好,就能走到賓主皆悟的狀態。否則,要麼時機未到,要麼智慧不到,反正怎麼點都點不透,更有甚者,喝茶的人自以為全都明白,會反過來教訓泡茶的人。「你泡茶的動作不對,要翹蘭花指才好看。注水沒有力度,你要拉高,鳳凰三點頭知道不?你這紫砂一看料就不正,聲音不清脆,我認識一位紫砂大師改天介紹你認識。你這茶沒有香氣,我之前喝過的那茶比這好多了……」殊不知,懂得越多的人越明白自己的無知,在很多場合會寡言少語,回答許多問題時往往會模稜兩可,他會告訴你多種可能,讓你自己去選擇判斷。怕的,就是扼殺你覺悟的種子。

2. 賓悟主未悟。泡茶的人沒有懂,但喝茶的人已經喝明白了,這就對應上文說的「假」茶的三種形態。如果泡茶的人真的不懂,賓客應當體諒;如果泡茶的人不懂裝懂,賓客盡量包容;如果泡茶的人懂裝不懂,明知是「假」茶,還竭力包裝鼓吹,文過飾非,那就可惡至極了。

3. 賓主皆未悟。泡茶的人不懂茶,喝茶的人也不懂茶,無論好壞真假,喝得稀里糊塗。好茶的精妙無人懂得,權當普通飲品隨意下肚。壞茶的缺點沒人指出,喝得口乾舌燥胸悶頭暈,還以為是所謂的茶醉。當然,也有美好的情景,你我雖不懂茶,但藉助茶的穿針引線我們相談甚歡;你我雖不懂茶,但我們都抱有對茶的喜愛與尊重,一杯普通的茶也被我們喝出燦爛的時光。

其實,從日本茶道入手反而更容易領悟此中三昧。因為日本抹茶道所用的抹茶几乎不存在」假「茶,也不像中國茶那樣多種多樣,五彩繽紛。就是這樣的香氣,就是這樣的味道。參加日本茶會,學習日本茶道,大多不是被那層香氣滋味所吸引,當然也不會被它所迷惑。茶變得簡單純粹,心才容易專註與寧靜,如此時光變得悠長而緩慢,忘機以入禪。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清福,首先要有工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感覺。 ——魯迅


願你懂得享受此等清福。


茶藝喝的是場面,茶道玩的是心情。一個是從事,一個是駕馭。


1、中國茶道早已失傳。

2、茶藝本質上是一種以茶為載體的節目表演,注重形式,與「道」無關。

"不幸的是,蒙古部族的勢力於13世紀時突然擴張,一舉征服了中國,在該次異族統治的蹂躪之下,宋代文化的成果全被破壞一空。漢族正統的明朝,雖然於15世紀起義時打著復興中華旗號,卻深為內政問題所苦,中國也於17世紀再度落入外族滿人之手。在這段期間,昔日的儀禮與習俗紛紛消失殆盡,我們可以發現,明代有個學者注釋宋代古籍時,已經茫然不識茶筅的形狀。因為時至當時,茶已經是整葉放在茶碗或茶杯中用熱水浸泡,茶末相關的飲法早已完全被遺忘了。西方世界之所以對較古老的飲茶方式一無所知,原因也在西方一直到明代建立前不久,才與中國茶藝有了第一次接觸。

對晚近的中國人來說,喝茶不過是喝個味道,與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並無關連。國家長久以來的苦難,已經奪走了他們探索生命意義的熱情。他們慢慢變得像是現代人了,也就是說,變得既蒼老又實際了。那讓詩人與古人永葆青春與活力的童真,再也不是中國人託付心靈之所在。他們兼容並蓄,恭順接受傳統世界觀與自然神遊共生,卻不願全身投入,去征服或者崇拜自然。簡言之,就真無需嚴肅以對。經常地,他們手上那杯茶,依舊美妙地散發出花一般的香氣,然而杯中再也不見唐時的浪漫,或宋時的儀禮了。"

摘自岡倉天心《茶之書》


茶道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國茶文化》第二編「中國茶藝與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節則無精、無神。

……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 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蔡榮章先生也認為:「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蔡榮章:《現代茶思想集》410、408頁,台灣玉川出版社出版)我們認為,王玲教授和蔡榮章先生的這些話已經將茶道、茶藝的區別和關係講得很清楚。茶就是在操作茶藝過程中所追求、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成為茶人們的行為準則。因此,陳香白教授認為:「中國茶道 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中國茶文化》59頁,山西人民出版社)不過,以這樣的高度來要求茶人畢竟過於嚴格和空乏,常人不易掌握,一些茶藝大量和專家們便以精練的哲理語言加以概括,提出許多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於理解和便於操作。這些基本精神就是飲茶的道德要求,亦稱為茶德。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飲茶者應是注意操行具有儉樸美德之人,陸羽已經對飲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單純的滿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可見,早在唐代就已經喝茶有道了。可以將劉貞亮提出的茶德視為對詩人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三飲便得道」和「以孰知茶道全爾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詮釋和充實。由此可見,茶道應追本溯源至唐代皎然、陸羽時期。


茶道也好

茶藝也好

都是茶葉使用方式

唐、宋的茶道

經過泡茶方式的變遷後

已經演變為泡茶了

所以

不要拐不過彎

茶道其實等同於茶藝的

說得太多

實則對茶不了解

把古代人的東西都翻出來

那是還沒有走出時空

是更OUT了


一個是歷史
另一個則是當代
沒有可比性哦


《周易·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單論「藝」與「道」字面區別的話,一如設計師與工匠,某種程度上有點像基礎科學研究與實際做工程的區別。

「茶道」二字的提法在天朝古籍里是有的,不過也就是一提,著重點還是在技藝,美學和禮儀,與茶藝這一說法並無什麼分別。「道」在是天朝是一個「無形無跡,無處不在」的高級概念。

《淮南子》卷一《原道訓》云:

  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 舒之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弱而能強,柔而能剛;橫四維而含陰陽,紱宇宙而章三光。

忽然想起了前兩天一個蠻有趣的例子,宋代的水丹青,又叫茶百戲,有點類似咖啡的拉花。

《荈茗錄》記載:「百茶戲……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

讓人想起喇嘛們用沙畫繪製時輪壇城,在歷時數月完成繁複精美的圖案後,毫不惋惜地抹除之,將沙粒傾入溪流。

時輪金剛沙壇城


作為一個學習過功夫茶茶藝,普洱茶茶藝,長嘴銅壺茶藝,道茶,禪茶,里千家茶道(濃茶點,薄茶點和立禮)的茶藝師來說,茶藝和茶道的最大的區別只在於名字不同,我認為不管是茶藝和茶道最重要的是要把茶泡的好喝,脫離這些東西的都是在耍流氓。茶的本質也只是一種飲料而已,不要附加太多玄之又玄的東西。


對於這個問題分別先從茶藝和茶道的定義來說。

茶藝是飲茶的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是飲茶生活的藝術化。中華茶藝是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它包含備器、擇水、取火、侯湯、習茶等一系列技藝和程式。

明代許次紓《茶疏》云:「茶茲於水,水藉乎器,湯成於火。「茶、水、器、火【水溫】是構成茶藝的四項基本要素。如果加上茶藝的主體——人和茶藝活動的場所——境,則構成茶藝的六要素。

茶藝是人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通過藝——一定的技藝和程式,所進行的備器、擇水、取火、侯湯、習茶的一系列活動。

茶藝是綜合性的藝術,它與美學、文學、繪畫、書法、音樂、陶藝、瓷藝、服裝、插花、建築等相結合構成茶藝文化。茶藝是茶文化的基礎,茶藝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涵茶藝、茶禮、茶境、茶修四大要素。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的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主要給人以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

茶道包含茶藝,其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與茶文化之間。


其實我是不認同所謂的茶藝的。具體來說,茶有其文化,也會因爲茶葉製作形式的變化,發展出相應的飲茶方式。但把飲茶發展爲表演形式的茶藝,功利心在其中的作用實在很大。

論飲茶法,唐煎茶(叫煮茶可能更合適)、宋點茶、明清散泡茶都是真實存在,沖泡形式的變化跟茶葉本身的製作轉變有很大關係。日本的茶道(末茶)源於宋點茶,更具體說,是榮西禪師留學中土,學到的宋代江南禪院的草茶點茶法(至於為何學自禪院,需扯到茶在寺院及僧人修行生活中的實用性,先略過);到了明代,有鑑於宋團茶製作耗費人力物力太大,朱元璋下令廢團茶為葉茶(散茶),泡茶法也變為散泡法,也就是我們見到沖泡茶葉的方法。這種方法明清流傳廣泛,也曾由福建黃檗萬福寺高僧隱元隆崎帶入日本,成為如今日本所謂的煎茶道(隱元隆崎為日本臨濟黃檗宗開山祖師),包括當前韓國的茶道,也是這一系統的延續。當前台灣的茶道,也是基於明清散泡法流傳至潮汕地區形成的潮汕工夫茶發展而來,跟所謂的茶藝(表演)其實是兩碼事。綜合來說,飲茶方式的變化與製茶形式的變更有很大關係。這一點,已出土的文物、流傳下來的飲茶工具都是最好的佐證,具體可參見廖寶秀所著「茶韻茗事-故宮茶話」(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以現存茶具、文物、歷代文獻為基礎,還原茶事流變)。

至於茶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除具體文物外,古詩詞中茶這一植物出現的數量也是佐證。據潘富俊的「草木緣情」整理,茶在「先秦漢魏南北朝詩」中出現較少,才四首;到「全唐詩」556首、「宋詩鈔」444首、「元詩選」192首、「清詩匯」629首、「全明詞」706首,「全元散曲」205首、「全明散曲」525首、「全清散曲」246首,在歷代古詩詞中所出現植物的排位,多在前十至前十五名之內。

說句題外話,春節路過白居易墓地,裏邊出土文物展正好有一個石茶碾(類似中藥店碾中藥那種),雖然沒標註,之前看過相關研究還是一眼認出來了。


我會背 3.1415926 和 我會算3.1415926 結果上是一樣的過程中不一樣.

所以 會背叫藝, 會算掌握其規律就是道.


1.按照嚴格定義,中國沒有形而下的茶道,只有形而上的茶之道或者茶道精神。

2.形而下泡茶品飲的這個活動,中國人就叫喝茶品茶。而茶藝一說是從台灣很晚進來的一個舶來詞,同時台灣人還發明了一大堆喝茶的用具:公道壺、聞香杯,茶則等。

3.日本茶道的宗教式儀軌很強,體現了日本的民族性,現在看來這種需要傲慢加奴性結合的特殊性格才能完成的茶道無法在中國推廣,精英階層不會真的沉醉於此。中國人開放,博大,機巧,靈活。

4.茶藝在當代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小眾的玩樂工具。不可否認的,很多茶藝做法跳不開裝X的罵名,那是因為創作或事茶者沒有認真的理解和試圖體現思想和文化意涵。沒有思想和文化意涵的茶藝,可不就除了裝X沒有意義嗎?

---------廣告--------

茶藝或者茶藝表演,實際上是當代人發明的,企圖用以承載現代茶文化的一個比較具體方便的載體,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我們也承認它現狀是不夠完善的,但這不妨礙我們了解它,並通過它了解更多的茶、茶文化。

我的Live-如何創作主題茶藝

https://www.zhihu.com/lives/872820062371840001

歡迎來圍觀、捧場、拍磚。


以茶修心or以茶待客,一個內向,一個外向。


說點我的理解吧。

「道」,是連老子都說不清的東西,通俗解釋是是蘊在事物內在的道理法則。

所以我覺得「茶道」也是如此,它是我們在習茶之路上要永遠追尋的,可以無限趨近的一種狀態。但我們卻達不到它。

而「茶藝」,是我們在追尋「道」的過程中的一種承托,是「道」的具象。只有不斷的習承「藝」,才能更向「道」靠近。


藝乃由簡入繁,道乃由繁入簡,老和尚喝茶,是不高興備齊一套用具的


推薦閱讀:

個人非常喜歡茶葉、品茶,關於茶葉的書也看了不少,想系統的跟著老師學習學習,畢竟真實的接觸茶葉跟書本上完全不同,我不是指的去考個高級茶藝師的那種證書。還請大家賜教?
喝茶,我們喝的是茶葉的什麼?

TAG:中國茶藝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