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拱橋是怎麼建造出來的?

中國古代的拱橋是美學和實用的結合,有些拱橋的弧度非常的大,看到非常的誇張,古人是怎麼想的,怎麼來計算橋體的承受力的?我很想知道


首先,我們來基本了解一下拱橋的結構形式與受力特點。拱橋在豎向荷載的作用下,在合理的拱軸線的情況下,拱作為受力桿件,表現為主要承受軸向力,彎矩應該是要盡量避免的,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拱肋斷面作為軸向受力元件的特點,高效率得利用構件截面。

既然我們知道了拱是軸向受力構件,那麼,在拱的端部,也就是拱腳處,產生了X向,和Y向的反力,

所以,拱橋關鍵的受力問題要解決的是,拱肋自身的強度問題與拱腳處基礎承受的水平與豎向力,這裡拱橋更多的是體現在水平力上面,也就是拱橋最後其實應該是個推力結構。

好了,了解完拱橋的基本受力狀況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古代拱橋的構造特點,中國古代拱橋更多是上承式拱橋,也就是橋面系與傳載結構是在拱圈之上的,也就是所說的拱上建築,所謂上承式。橋面直接承受荷載,然後傳遞到下面拱圈之上,最後傳遞到拱腳處。

因為沒有查到具體的古人怎麼建造拱橋的施工設計方法,所以,我想做這樣的推算,就是我只有我上面這些可以通過顯而已經經驗所總結出來的理論,完全拋棄現代強度理論的知識,來推測一下古人的建造思路。

首先,拱肋是受壓構件,古代的材料主要是木頭與石塊(我這裡就主要討論石拱橋了,木拱橋作罷),石頭是很好的圬工材料,類似於現在的混凝土,由受壓構件從而選擇良好的圬工材料,這解釋了古人在材料方面選擇方面的這一環節。

然後,關於提到的拱軸線弧度的問題,我還要先解釋一下,拱軸線的選擇,在現今主要由,圓弧線,二次拋物線,高次曲線,懸鏈線等等,這裡有個關鍵問題,問題中提到的,為什麼古代拱肋的軸線弧度都比較大,因為弧度大,拱肋的拱的效應,也就是受壓的特點才能體現過來,如果拱肋做得過於平坦,那麼梁的效應就大大體現出來,彎矩的效應就大大增加,彎矩我們知道,會讓拱肋斷面上壓下拉,圬工材料的軟肋就體現出來了,受拉是絕對不利的,在現在,鋼材是良好的受拉受壓構件,二就算是現代的混凝土,受拉也是很吃力的,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古人選擇弧度比較大的拱軸線,也就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當然弧度越大,曲線美也能更多得體現出來。

最後我想討論一下就是關於基礎的選擇,據我所知,趙州橋的基礎是極為良好的,這裡涉及到的問題就不是拱橋所單獨面對的了,所謂駁岸的沖刷,基礎的沉降,趙州橋都控制的極為良好,基礎作為拱橋生命線是極為關鍵的,下面這篇文章,有詳細介紹趙州橋的耐久性問題,可以閱讀理解一下:

http://wenku.baidu.com/view/948c228102d276a200292eba.html

這裡補充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因素,由於力學知識和材料特性的限制,古代拱橋是不可能建造得像現如今一樣長的,但是橋作為一個跨越構造,特別上橋作為跨越水面的構造時,通航要求很多時候會成為左右橋樑外形的關鍵因素,如果細心一下一點就會發現,古代石拱橋,中國南方的話由於水路運輸比較發達,通航的要求就顯得很明顯,拱的線形就會顯得非常誇張,完全是為了橋下的船隻通過,中國古代北方的話主要是陸路運輸,馬車等等,所以出現的拱橋的線形就會比較平坦一點。


中國古代的拱橋主要是由本地工匠建造,設計施工都是他們,沒有文獻表明這些前輩進行過力學計算,從數學和力學的發展史來看也不可能,顯然主要憑經驗。


古代沒有橋樑建造知識,很多都是靠經驗摸索出來的,比如趙州橋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石拱橋.


完全靠經驗,古代沒有所謂的受力計算,所以很多古代石拱橋的結構都是的荷載都是非常大的,當然我認為也有很多當時建造的很失敗的例子,自然就塌掉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都是經過千百年的人走過的,是經過多種考驗的,自然都是精品。


通過現代力學計算,趙州橋拱腳水平推力剛好滿足地基土所能承載力度,至今無人能解古代人如何做到的。


推薦閱讀:

哥特式教堂為什麼在外裝飾也要用石像鬼?
為什麼西班牙殖民城市的中心普遍都有一個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
因為戰爭而被破壞或遺失的繪畫、雕像、建築等藝術品有哪些?
仇英畫中,紅珊瑚插在(仿)古禮器里是何用意?
學習建築史有什麼作用?

TAG:建築學 | 建築史 | 中國 | 建築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