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書那麼多,如何區分經書的真偽?

末法時代,如何區別經書的真偽?


我的看法和 @程昱森 不同,我認為南傳尼可耶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篡改,不能盲信

我的看法是:對比南傳尼可耶和北傳阿含經重合的部分,尤其是相應部和雜阿含,然後大概在腦中構建一個修行方法了,應該足夠修到初果甚至四果了,剩下的疑惑到時候再說吧


辨別真偽,還是用三法印最恰當。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佛說。因為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鑒可以確認公文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古代印度的佛經,開始只是師徒相承、口口相授,並無見諸文字。直到公元前一世紀第四次結集時,才把經文和註疏紀錄在棕櫚葉上,成為卷帙浩繁的三藏經典,佛經逐漸一代一代流傳,但由於抄寫、印刷、保存、運輸等等方面的問題,佛經的原文保存逐漸開始出現散失、缺失,加上各地方長時間的戰爭、戰亂,滅佛、毀佛運動。

在印度和中國古代曾經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全國範圍的殺害僧人,拆毀寺院,燒毀佛經!造成佛經大量損失,破壞,甚至絕跡!很多寶貴的原始經典都付之一炬!永遠從人間消失!

佛經是佛的言語,是至高無上的智慧!佛經上的每一個字,都不允許篡改,離經一字,如同魔說,可是現在,連整部整部的佛經都消失殆盡,佛法的完整修行體系遭到根本破壞,因此才有後來的僧人,不斷地重新到處去搜集、彙集佛經,成為佛經彙集本!佛經總體每毀掉一次,就需要彙集一次,以致佛經內容越彙集越少,卷數卻越來越多!

越彙集內容的完整性越差!

當代佛經極為雜亂,因為任何人,只要在佛經的前面加上「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八字真言」。他所寫的偽經,就會被後代的佛教法師收入大藏經中,當做佛經看待,被認為是釋迦牟尼所說經,即使法師明知是他人寫的,也因為其上有佛名而留下。因此,佛教的大藏經,越來卷數越多,只要一研究,就會發現當代佛經十分雜亂。

因此,佛教的法師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就只能學效上代的佛學大師歐陽竟無的方法:「佛學是結論後的研究,不是研究後的結論。」這種研究法是很不得已的,就因為佛經實在太雜亂了,因為同一件事情,有的就有七八個不同的說法,而且又常常錯得一踏糊塗。所以佛教的法師,有時只能說自己的看法,告訴你這是在某某經有這樣的記載,但實際所記卻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佛教的法師常會「引經不引文」的關鍵所在。

自從佛經傳入中土,翻譯工作一直十分艱辛,在古代,懂得梵文的修行人十分稀少,懂梵文又有佛法真實修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造成佛經翻譯困難度很高,很難保證佛經翻譯的準確度,加上某些有心人士的刻意篡改...種種因素導致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佛經,已經與原本的佛經內涵上出現了巨大差距!...

微博:http://weibo.com/u/2969198824?from=myfollow_all


「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你覺得是真的,那麼一定就是真的。

你覺得是偽的,那麼一定就是偽的。

嗯嗯!一定是這樣!

人類有屎以來都是這麼頑固和執著的……


可以拿般若性空思想的發展為例子。

般若性空法,不是大乘佛學獨創的,而是從原始佛學演化來的。修行人學佛,一定要有一個·開放的思想,否則極易升起邪見!

除了南傳佛教經典相應部,可認定為是佛祖親口說的,其他的經典都是佛祖空性是想的發展。

但是大乘佛教的經典,大部分為【非佛說】,比如菩薩思想,十方佛思想,凈土思想,念神咒等等。太多了!如果要說【偽經】,北傳佛教,漢地佛教經典,大多數就是【非佛說】!

性空思想出於原始佛學如相應部 部派時期發展如大毘婆沙論鞞婆沙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尊婆須蜜論 大乘大般若經性空思想出於原始佛學如相應部 部派時期發展如大毘婆沙論鞞婆沙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尊婆須蜜論 大乘大般若經

性空思想出於原始佛學如相應部 部派時期發展如大毘婆沙論鞞婆沙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尊婆須蜜論 大乘大般若經 2

性空思想出於原始佛學如相應部 部派時期發展如大毘婆沙論鞞婆沙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尊婆須蜜論 大乘大般若經 3

性空思想出於原始佛學如相應部 部派時期發展如大毘婆沙論鞞婆沙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尊婆須蜜論 大乘大般若經 4

佛就是覺悟者,是明白了【法】的真意。所以佛陀,耶穌,穆罕默穆德,孔子,莊子,摩西,都是覺悟者,都是【佛】。 你以為有一個實體的【佛】可證嗎?錯,佛,菩薩,皆是一種施設假名。漢族人因為在阿賴耶識中想成仙,所以一直編造【佛】【仙人】是實體。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 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閱讀全文

佛就是覺悟者,是明白了【法】的真意。所以佛陀,耶穌,穆罕默穆德,孔子,莊子,摩西,都是覺悟者,都是【佛】。

你以為有一個實體的【佛】可證嗎?錯,佛,菩薩,皆是一種施設假名。漢族人因為在阿賴耶識中想成仙,所以一直編造【佛】【仙人】是實體。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

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的思想,是構築了漢族文化的最底層的潛意識,也是在生活中處處顯現出來!

最偉大詞語的就是【大丈夫,當成家立業】!【修身。治家。平天下。】!

般若性空思想,最早在佛祖時期就有萌芽。後部派佛教時期,般若性空思想有進一步發展。大乘佛學繼承了般若性空思想。所以我說大乘佛教基本是非佛說。但是般若性空思想,唯識法相思想,可是繼承了佛祖的原始思想,可以說是佛說的一部分。大乘佛教基本是非佛說,指的主要是菩薩思想,十方佛思想,凈土思想,等等。比如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鞞婆沙論卷第十三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9 冊 No. 0025 分別論(第1卷-第15卷)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

爵士貓 (作者) 回復小十部 (提問者)21 分鐘前

[P.54] 〔八五〕第二 空

[0072a06]

※二~三

[0072a06]

爾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所稱『空世間、空世間者。』大德,於何之意義,以稱之為空世間耶?」

[0072a08]

[0072a08]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阿難!何者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耶?

[0072a10]

五~一〇

[0072a10]

阿難!眼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色於我、或於我所是空。眼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眼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0072a13]

一一

[0072a13]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故,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0288a07]

阿難!『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樂。』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則不予認同。何 [P.227]

以故?阿難!有比此樂更殊勝、更微妙之他樂。阿難!何者為比此樂更殊勝、更微妙之他樂耶?阿難!於此有比丘,超越一切色想,滅沒瞋恚想,不思惟種種想,逮達住於『虛空無邊』之空無邊處。阿難!此為比此樂更殊勝……

[0288a11]

一七

[0288a11]

阿難!『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樂。』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則不予認同。何以故?阿難!有比此樂更殊勝、更微妙之他樂。阿難!何者為比此樂更殊勝、更微妙之他樂耶?阿難!於此有比丘,超越一切空無邊處,逮達住於識無邊之識無邊處。阿難!此為比此樂更殊勝……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爵士貓 (作者) 回復小十部 (提問者)10 分鐘前

[0308a07]

「無邊虛空」者,此中,如何為虛空耶?是所有之虛空、虛空性、無礙、無礙性、間隙、間隙性、無四大種之所觸,是言虛空。於此虛空心立、令等立、令徧滿於無邊,依此言「無邊虛空」。

[0308a10]

「虛空無邊處」者,是以虛空無邊處或成就者、已生者、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

[0308a11]

「具足」者,是所有虛空無邊處之得、逮得、至、等至、獲得、作證、具足。

[0308a12]

「住」者,是動……乃至……住,依此言「住」。

[0308a13]

「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者,是此虛空無邊處之超越、出超、超過,依此言「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

[0309a01]

「入於無邊識」者,此即虛空依於識而觸、作意,且徧滿於無邊,依此言「入於無邊識」。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49 冊 No. 0025 分別論(第1卷-第15卷)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非問分道品第十之二

復次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行。如比丘。有空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空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空處無覺無觀定。復次比丘。離一切空處想成就無邊識處行。如比丘。有識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識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識處無覺無觀定。復次比丘。離一切識處想。成就無所有處行。如比丘。有無所有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無所有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不用處無覺無觀定。復次比丘。離一切不用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行。如比丘。有非想非非想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非想非非想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想非非想處無覺無觀定。何謂空定。如比丘。一切法。若一處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空定。復次空定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何謂內空。如比丘。一切內法。若一處內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空。何謂外空。如比丘。一切外法。若一處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1]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空。云何內外空。如比丘。一切內外法。若一處內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空。何謂空空。如比丘。成就空定行。比丘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2]空定心住正住。是名空空。何謂大空。如比丘。一切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大空。何謂第一義空。第一謂涅槃。如比丘。思惟涅槃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第一義空。如是六空。是名空定。何謂無相定。除空定。若餘定。以聖涅槃為境界。是名無相定。復次無相定。行有相。涅槃無相。行有三相。生住滅。涅槃無三相。不生不住不滅。如是行有相。涅槃無相。涅槃是寂滅。是舍宅。是救護。是燈明。是依止。是不終沒。是歸趣。是無燋熱。是無憂惱。是無憂悲苦惱。及餘諸行。思惟涅槃。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無相定。何謂無願定。除空定若餘定。以聖有為為境界。是名無願定。復次無願定。願有二種。愛著見著。比丘思惟行苦患癰箭著味。依緣壞法不定不足可壞眾苦不思惟空無我。得定心

鞞婆沙論卷第十三

[*]阿羅漢屍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

八智處第三十九

鞞婆沙三三昧處第四十

[0512b01]

三三昧者。空三昧無願三昧無[4]想三昧。問曰。應說一三昧。如十大地十心心數法。如五根五力七覺種八道種。說一三昧應說二三昧。如所說有漏無漏。相續不相續。繫不繫。應說四三昧。如所說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不繫。應說五三昧。如所說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斷無斷。應說六三昧。如所說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應說九三昧。如所說增上增上中增上軟。中上中中中軟。軟上軟中軟軟。應說十八三昧。有漏九種無漏九種意故。一時頃有無量三昧。云何一三昧廣施設三三昧。云何無量三昧略施設三三昧耶。答曰。以三事故。一行二不願三緣。行者空三昧行二行。空行非我行。不願者。不願有故。問曰。若不願是無願者亦不願道耶。答曰。不也。何以故。無願者是聖道能除有。以故不願有。聖道者不願道。何況願有緣者無想。離十想法故。十想法者。五界想。色聲香味細滑。二眾生想。男想女想。三有為有為想。生老無常。此者彼中無一。是離十想法故名無想。是謂三事故行不願緣說三三昧。或曰。除結故說三三昧。空三昧除身見。無願三昧除戒盜。無想三昧除疑。是謂除結故說三三昧。彼施設中說謂空三昧。即是空三昧非無願。非無想。謂無願即是無願。非空三昧非無想。謂無想三昧即是無想。非空三昧非無願。

[0512b27]

問曰。何以故別說三。答曰。行各異故。謂空三昧行。此行非無願行非無想行。謂無願行。此行非空三昧行非無想行。謂無想行。此行非空三昧行非無願行。是謂行各異故別說三三昧。復如所說。謂空三昧即是空三昧。亦是無願非無想。謂無願即是無願。亦是空三昧非無想。謂無想即是無想。非空三昧亦非無願。問曰。何以故並說二別說一。答曰。一時得故。共除結故。一時得者。若依空三昧取證亦得無願。若依無願取證亦得空三昧。共除結者。此二俱[5]具若斷除結種。是謂一時得故。共除結故。並說二別說一。復如所說。謂空三昧即是空三昧。亦是無願亦是無想。問曰。何以故一切並說。答曰。此三昧空無有常計常。常住不變易以[6]是故一切並說謂無願即是無願亦是空三昧亦是無想。問曰。何以故此三昧無願。答曰。此三昧不願婬恚癡。亦不願受當來有。是故此三昧是無願。謂無願三昧即是無想。亦是空三昧亦是無願。問曰。何以故此三昧是無想。答曰。此三昧無有色想。無有聲香味細滑法想。是故此三昧無想。問曰。三三昧有何性。答曰。行陰性。界者或三界繫或不繫。地者或十一地或九地。依者依三界。行者空三昧有二行。空行非我行。無願有十行。無常行因習本緣道正趣出要。無想有四行。盡止妙離。此中應作四句。謂空三昧亦是行空行耶。答曰。或空三昧非行空行。云何空三昧非行空行耶。答曰。謂空三昧行非我行。是謂空三昧非行空行。云何空行非空三昧耶。答曰。謂空三昧行空行時相應諸法。是謂行空行非空三昧。云何空三昧亦是行空行。答曰。謂空三昧行空行。是謂空三昧亦是行空行。云何非空三昧亦非行空行。答曰。若即取此種類。應說謂空三昧行。餘行相應法。若不即取此種類。應說除此行如行。如是已行當行。如空行三四句。如是無我行亦三四句。是謂空三昧六四句。無願三十。無想十二。並說四十八四句。緣者空三昧緣苦諦。無願緣三諦。無想緣盡諦。意止者空三昧無願四意止。無想法意。止智者雖性非智。空三昧四智相應。法智未知智苦智等智。無願七智相應。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苦智習智道智。無想四智相應。法智未知智盡智等智。定者即定。痛者三痛相應。樂根喜根護根。問曰。當言過去耶。當言未來耶。當言現在耶。答曰。當言過去。當言未來。當言現在。問曰。當言過去緣耶。當言未來緣耶。當言現在緣耶。當言非世緣耶。答曰。空無願當言過去緣。當言未來緣。當言現在緣。無想者當言非世緣。問曰。當言名緣耶。當言義緣耶。答曰。當言名緣當言義緣。問曰。當言己意緣耶。當言他意緣耶。當言非意緣。答曰。空三昧無願當言己意緣。當言他意緣。無想三昧當言非意緣。此是三三昧性。已種相身所有自然。說性已當說行。何以故說三昧。三昧有何義。答曰。三事故說三昧。一等二相續三緣縛。等者眾生久時心數法亂。謂令正真。因三昧故。相續者眾生久時心數法不次第生。若生善便有不善無記。若生不善便有善無記。若生無記便有善不善。謂令一向次第生善相縛相續除不善無記。唯因三昧故。緣縛者眾生久時心數法散。色聲香味細滑法。謂令攝撿縛一緣中。因三昧故。是謂三事故等相續緣縛說三昧。或曰。以三事故。一攝二不散三不捨說三昧。或曰。復有三事故。一者一意二不散三相續說三昧。如世尊契經說三三昧三解脫門。問曰。三三[1]昧者。空三昧無願無相解脫門。亦空三昧無願無相。此二何差別。答曰。三昧者有漏無漏。解脫門者一向無漏。是謂差別。問曰。此論[2]更有論生。何以故三昧有漏無漏。解脫門一向無漏耶。答曰。此是解脫門。解脫門者不應有漏。亦不應繫縛。是故三昧有漏無漏。解脫門一向無漏。


謝邀!我看的多是道教典籍。佛經看過一些,術語太多,沒時間細究,也就看了幾部。

佛經的主要問題是:認為都是佛陀所寫。

菩薩、羅漢、大師、道行未夠者就不能寫經文了?

很多經文為後人所著,摻雜著自己見解,喜惡,知障……

套用網路小說來說,元嬰修士寫的修鍊秘籍是秘籍,金丹修士寫的秘籍就不是秘籍了?

但很多佛教信徒不分『金丹、元嬰』認為都是佛陀所著。這才是問題所在。

道家典籍就少這方面的問題。功行到了,或者閑的無聊,就寫一下修行心得,寫一下對『道』的認識。很多典籍就是這麼來的……

也有假託前人之口的,但都相對寬容。

不像佛教那麼嚴格:佛陀所著……

辨佛經的真偽?嚴格算起來,沒有偽經。

把佛陀比作『元嬰』,那麼一些經文則由『金丹』,甚至金丹之下修為的人所寫,沒有達到大覺悟,寫經過程中,由於個人水平高低,見解、喜惡、知障不同,寫出來的經文難免摻雜著不該有的東西。

這類經文有判斷能力的修者可以看,只要摒除糟粕就行。

什麼是判斷能力?首先你得知道1+1=2.還不知道,建議你知道後再看,因為你不知道哪些是糟粕。


與其老想著判斷真偽,不如以自心出發,審查自己是否看懂以及接受,畢竟只有能看懂能接受的才會對你發揮指導作用。看不懂的,討論真偽沒有意義,看得懂的,接受不了的話,對你也沒有意義。


先去查《隋書經籍志》以後的各種經籍志藝文志,然後查《開元釋教錄》一類的佛教專書目錄,參考私家藏書目錄,然後看大藏經裡面的歸部——一般存疑的或者確定是偽經的會放在疑部裡面,如果都沒有,只有可能是新出土或者新發現的文獻或者偽造,對於一般人而言大概率是後者。

如果你有基礎也有興趣,還有個方法就是查一下手頭這部書的用詞習慣,很多辭彙和語法是帶有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徵的,舉個例子,《佛說大乘金剛經論》有些寺院印的版本寫著是「後趙天竺僧佛圖澄譯」,但是你如果做個統計就會發現這部論裡面充滿了明清時代漢語的辭彙和語法,有大量的用法和語言習慣是明代以前沒有的,所以基本可以肯定這是一部明代以後的著作。

當然並不是說偽經就沒有意義,從教理上講,只要說的是三法印,就是和佛教思想相應的,去閱讀是沒有問題的。


謝邀。

這個話題其實特別大也特別容易引戰。

在此我只表達我的觀點,只是一己之見,只表達我見,有錯誤的地方希望同修指正。

首先我認為佛教最初並不是教派,而是思想學習班。是有一個叫喬達摩悉達多的老師發起,由舍利弗摩訶迦葉等人組織行成的思想啟蒙團體。這個組織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得。但這個組織所宣講的內容或因為沒有書面文字呈現,或沒有得到保存。總之現在是沒有考古學上的支撐證明喬達摩悉達多當年真實的說了什麼。從而才有了現在題主所提出的問題。

雖然我們無法從考古學的角度來求真偽。但從佛學發展和傳承來講還是可以窺見一斑的。

佛教產生於泰米爾人時期的北印度地區。按照英國人沃德爾所著《印度佛教史》一書的順序是佛陀收到當時婆羅門教的影響,開創了自己的學派,可以說是以止觀的方式來感悟四聖諦,從四聖諦中讓學生們得到心解脫。此處可以參考《雜阿含經》以及巴利語三藏契經。因為巴利文契經是最早以文字形式記錄下當時的佛學講義,也是距喬達摩死後時間最近的文字型經典。但這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而且現存不全。實在可惜。

如果題主所謂的真經一定是佛陀在世所說的內容,那麼就只有巴利文三藏典籍,基本符合。而這個時期應該稱為佛家,而不是佛教。

僧團的根本分裂!可以說標誌著佛家與佛教的根本分裂!

那麼說到教,必然是從造神運動開始。因為沒有史料支持,我們還是要從經文中找答案。我們都讀過《金剛經》其實金剛經就是特別像契經寫作風格的佛經。而《金剛經》又出自《大般若經卷》。所以我認為般若學說的開始標誌著佛教時代的開始,因為有了明顯的造神運動。而且般若經最早是由梵文書寫而成,而梵文的使用時間是比巴利文要晚的。所以,從般若經中衍生出的,符合般若教義的經文,都屬於佛教經文。

總之按題主所說,佛家經典只有早期的巴利文契經,而佛教經典就是般若經卷之後眾多的文字著作。

此處 @齊天大聖 ,望大師兄指教。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能有無為法嗎?


文字無錯,唯人自錯。 犯不著啊~~~~ 保重 保重


我的採信標準是:大藏經的經部。


法尚應舍 何況非法


推薦閱讀:

你見過哪些有氣質的佛道教徒?
和尚打坐是否容易得頸椎病?為什麼程序員容易得頸椎病?
朋友信佛常去寺廟帶回素肉素腸模仿肉味道和口感的食品,僧人不吃肉是對肉無欲求嗎,為什麼吃這些?
年輕僧侶(包括比丘和比丘尼)在遇到自然生理問題時如何解脫?
如果沒有《西遊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是否比現在要狹窄?

TAG:佛經 | 經書 | 觀世音菩薩 | 僧人 | 佛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