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普通話的語音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

清末的國語與現在的普通話在語音上差別大嗎?普通話的應用範圍最初是多大,是怎麼逐漸擴散的?如果有相關研究書籍介紹的話,非常感謝。


明末徐孝《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記載了當時的北京話。

除了tc、tch、c沒有產生,音繫上基本跟台灣國語一樣的,韻母比大陸普通話多一個iai;還多一個西官的「國」ue和「裹」uo的對立。


見曉聲母的齶化可以追溯到明末。

明末楊士聰《玉堂薈記》:「館中初以李豫石為長,閩音不甚正,每晨說假,以給假為即藉,以王邵為黃笑,以趙之英為醮資英(「英」字讀近「仍」音而稍清)。」

李豫石即李世奇,福建漳州海澄人(或曰漳浦人),崇禎四年(1631年)三月進士,六月與楊士聰、王邵、趙之英、吳太沖等22人選為庶吉士,送翰林院讀書。閩南話ki kia這種音節很常見,如果當時官話「給假」的發音是ki kia,李世奇不至於發不出來,所以彼時官話「給假」肯定說成t?i t?ia。當時的漳州沒有聲母t?,李世奇發成相近的tsi tsie,不僅聲母不對,「藉」的韻母也類推錯誤。1818年的漳州方言韻書《彙集雅俗通十五音》「曾」「出」「時」三個聲母擬成ts tsh s,現在的閩南話還是這麼標,但現在閩南話這幾個聲母在細音前的發音其實與普通話的t? t?h ?差不多,明末那時漳州的聲母應該是ts tsh s。

所以,明代後期官話見曉二組已經出現齶化音t?,精組還是ts。到了清代中期,精組也變成t?,尖團就合流了(這之前也有少數尖團合流的記錄,比如明末清初傅山關於太原的記載,又如明末王驥德《方諸館曲律》「有改香奩作湘簾者」,但比較零星)。


清朝後期。

可以對照京劇語音,京劇語音大致上就是清朝前期的語音


推薦閱讀:

現代漢語「有+過+動詞」和「動詞+過」有哪些區別?
西班牙、葡萄牙為什麼這樣翻譯?這個牙字是音譯還是意譯?
各種語言里都有那些不可不知的經典髒話?
從人類學角度看,語種/方言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前後鼻音不分怎麼辦?

TAG:語言 | 漢語 | 普通話 | 官話 | 語音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