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時有關方言的一個疑問?

不知中國的方言是起源於何時,現在史學家公布了曹操老家河南,關羽山西,趙雲河北等等。使我腦洞大開,如果當時沒有一個統一的類似如今普通話的標準,那麼不同地域的人是如何交流呢?總不能兩軍交鋒:河南人跟四川人各自講方言吧……難道說那是未統計少數民族而是純漢族?中原指的就是現在中國的中部地區?想不通,求解!

----------------------------------------------看到大家的評論,非常感謝,已更改關二爺老家山西。總結了一下,是否表明三國時期官員的交流要統一使用雅言,即東漢官話。州郡太守都為朝廷指派或分封世襲,而屬下由於來自全國各地,可能會有方言的存在。但僅僅是讀音不同造成的差異,那麼文官在當時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武官相對要求就偏低一些,主要看中武力與統帥能力。

不禁一直腦補諸葛亮舌戰群儒和猛張飛當陽橋頭一聲大喝等以及陳琳罵曹操等橋段。有回答說諸葛亮因口音插不上嘴我認為不能吧?

那孟獲豈不是精通中原官話不算是個莽漢

戰國時期未統一語言發音,那秦始皇統一文字度量衡發行貨幣之餘,是否要求都要以咸陽話為官方語言了呢?


東漢三國是有方言的,可能互相的區別還比較大。首先需要聲明漢代的漢語屬於上古漢語,整個體系跟現在差異很大,不要用現代方言對號入座。

比如漢末人劉熙,他是青州北海人,建安年間曾經避地交州,大概就是在孔融當北海相被黃巾打爛的期間流亡的。他在交州寫了一部《釋名》,是利用字的音近關係互相解釋意思的,這個方法在詞源學上並不完全靠譜,但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材料。裡面就說,風字,中原地區的兗豫司各州「橫口合唇言之」,當時跟氾音近,韻母讀音是一個接近em(/?m/)的音;東方的青徐兩州呢,「踧口開唇推氣言之」,韻母讀音類似ong(/u?/),當時跟放音近。天字,「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跟顯音近,聲母是h;「靑徐以舌頭言之」,讀音類似坦,聲母是t。從這兩句話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青州、徐州的語音是和東漢核心的中原地區有一些差距的。帝都洛陽坐落於中原方言區自不用說,名士、世族輩出的潁川、南陽、汝南各郡也都在這一區域內。

不過像劉熙這麼形象的描寫是可遇不可求的。對韻書出現以前的漢語語音史,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分析詩賦的押韻行為,這樣可以得到一個當時的韻母結構。

大致的情況是中原地區的語音面貌比較存古,分部比較細密,關中、河北、青徐在押韻上都有一些比較野雞的現象。這在三曹的詩里也有體現,曹操家在沛國譙縣,豫州東部是徐州的輻射區域,他的押韻就比較鄉下,曹丕曹植的詩歌文辭更精美以外,押韻也更類似張衡蔡邕,用韻很精密,這應該是他們成長在洛許的結果。曹操的家族到曹操這代,在中朝為官的已經不少了,但他仍然不脫譙沛口音,他兒子就是京洛少年了。

新莽時期涿郡人崔篆的作品是河北音的一個標本材料,他也是劉備的鄉里。他的押韻東部/o?/和冬部就/u?/就合併了,耕部/e?/和真部、元部/in en an/等韻也混押。雖然三國時代比崔篆晚了一百多年,但是有個例證,三國志裴注提到簡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為簡,遂隨音變之。」簡雍是劉備的同鄉。耿是耕部字,簡是元部,這跟崔篆體現的特點是一致的。當時耿讀成/kre?/,簡讀成/kren/,幽州人相當於是一個當時版本的不分前後鼻音。

這些材料的來源都是帝國的精英而不是下層,體現的地域語音區別仍然挺大的。確實不知道他們在洛陽做官時怎麼解決口音問題。


三國時期屬於上古漢語最末期,中國現代漢語方言的南北對立,最早的獨立出北方的殘缺不全的閩南語白讀也是東漢層次而已,三國時期,古吳語和古秦語兩大中古方音都還是同一種漢語,隋唐時期,粵客贛和北方諸方言都沒有完全分家。

換句話說,三國時期的漢語沒有現代的南北之分,當時的漢語和戰國時期一樣,區別差異在於辭彙而不主要在於音系,比如上古秦音說船,上古中原音說舟,所以三國時期統一漢語的直接方式比現在簡單得多,就是統一用詞。

詳細的可以看一看《周秦漢晉方言研究史》

除了辭彙 戰國時期語音差距如下:

《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 郭璞 注:「 蜀 人呼筆為不律也,語之變轉。」

《說文》:「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秦謂之筆」

蜀人和吳越人都說不律,即為:pu·rud

楚人說聿,即為:b·lud

秦人說筆,即為:p?d

但是漢代以後,秦方言作為漢代通用語最主要的基礎方言,把很多上古其他方言的用音用詞以秦方言的用詞為本,全部替換了,如不再有不律等等的特色寫法和說法,只有秦方言【筆】的讀法和寫法。


現在知道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文字了吧。說不明白還可以筆談,曹丞相應該是普通話不標準,尤其喜歡筆談。

三國的部曲聽頭人話就行,交流是士大夫的事。

像劉備這種學過普通話的,勉強能插嘴。身邊都是同鄉,諸葛亮外地人還擠不進去,主要是說不到一塊兒。

你看火字還要各自寫手心,就是怕發音不同有誤解啊~


方言形成歷史長短不一,越沒有戰亂的地方,方言越複雜穩固而艱澀,為啥河南河北山東互相都聽個八九不離十?尤其豫北冀南魯西皖北,那是個歷朝歷代都發生大決戰的戰場,是中華民族的大舞台,狼奔豕突,方言就差不多了。

潮州閩南溫州寧波,幾乎從來沒打過仗,一家一戶一小塊田,喝點小茶吃點小菜,那小腔小調,細緻得很呢


歷代都有雅言,相當於普通話,而且你舉例的這幾個地方即使今天的方言也能交流個差不多,江北各地方言都好懂,最大的差異是音調


個人的一點淺見啊:主要的各個勢力的首領,如劉備,就在洛陽上過太學,拜過老師,所以:洛陽官話(肯定有大概的吧)沒問題,曹操也在洛陽呆過很長時間;就算沒上過學的,手底下也必然有有學問的謀士吧。少數民族政權的話肯定要翻譯了,畢竟他們也得下山交易(最起碼得買鹽吧),有交流就有能溝通的。


語音的發展不是一開始就是分散的,最早的時候規定都說同一種語言,當然聽得懂了,後來隨著語音的不斷發展,離中央近的地區發展的快,離中央遠就發展的慢,才形成了現在不同的方言。


這是本小說,裡頭都能有點神話色彩,還解決不了口音?你這腦洞開的應該是很大了


話說那些人的老家《三國志》中不就寫了么,為什麼要現代史學家公布。

不解,存疑


古代兩個說不同方言的人(前提是文化人)見面,可以說官話。官話就是指政治中心的語言。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在先秦,官話也叫雅言。上面這句話是說,孔子教弟子的時候,用的就是周朝的官話,而不是魯國的方言。

而在漢朝東漢,作為文人或者軍閥,當時的官話也就是洛陽話想必是都會說的。

隨著交通的發展,地方方言越來越向官話演變。比如現在浙江某其他城市的人可以聽懂杭州的方言。(交通不便的山區里方言差別就大了)

其實到了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各地的方言已經演化得很接近了,以至於兩地人可以獨自用自己的方言來交流。《官場現形記》中有一個山東官員第一次到上海時和上海妓女的對話,山東官員說的是山東話(文字寫下來就是普通話),妓女則說的是上海方言(主要體現在代詞上)。當然當時也存在辭彙差異,官員就曾表示聽不懂妓女的一個詞。


方言問題肯定是存在,但是不至於聽不懂,都可以交流。三國時期基本都是漢族人,少數民族那時並沒有大規模地進入中原地區,直到後來的東晉時期才出現五胡亂華局面。中原地區是指現在河南省及其周邊,黃河中下游地區。


還好了,你聽聽全國各地的方言會發現北方方言普遍比較好懂


推薦閱讀:

「她很漂亮」這句話中有動詞嗎?
現在普通話的語音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
現代漢語「有+過+動詞」和「動詞+過」有哪些區別?
西班牙、葡萄牙為什麼這樣翻譯?這個牙字是音譯還是意譯?
各種語言里都有那些不可不知的經典髒話?

TAG:語言 | 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