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切都是因果,那麼如何升起慈悲心?
想看有邏輯的答案
題主最近一年好狀態急落,正在自救。其實,別人的答案都是別人的邏輯,只有自己願意,且主動去改變自己的想法,念頭,用願力扭轉業力,一切都會更好,感恩
男孩追女孩,買鮮花送她,買名貴物品送她,最終得到了她。這是因果。
男孩追女孩,全身心愛著她,呵護她,想她所想,甚至可以為她不顧性命,這是慈悲。
區別是什麼?慈悲讓一段感情變得圓滿,讓因果圓滿。靠物質維持的愛情結果會怎樣?貌合神離,或最終分道揚鑣。
學佛不修慈悲心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謂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只盯著結果如何,但菩薩知道,因上不真,果遭迂曲。
不圓滿因,哪有圓滿的果?因果緣起
智慧慈悲
(這個故事講過很多次了,看過的同學請忽略。)
有一次,俺在地鐵里,很安靜,很舒服。突然上來一個非主流的小姑娘,拿著那種特別吵的手機,電話、遊戲、視頻一刻不得停。我實在忍無可忍地衝過去,想指責她,膽子小吧,話出口變成了「小姐,你第一次用手機么?」
她絲毫沒有察覺我的怒氣,喜滋滋地回答,「是啊,你怎麼知道。我剛剛在xxx買的,很好用啊……用我轉正的獎金……等過年回家給老媽也買一個……」當我聽到這些的時候,好像看到另一個自己,不止怒氣全無,簡直要愛上她了。綜上,當我們有足夠智慧理解因果緣起,而不是按自己固有習氣直覺去判斷對錯,不是不假思索自己繞進去,而是「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慈悲已是本能。
不知這算不算有邏輯的回復,有點擔心呢。呼吸~微笑~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發現一切來自同一本源,從未分開,自然會有慈悲。
慈悲心也是因果的一部分。
一位禪師見蠍子落水,欲救之。然而蠍子針刺禪師。數次,禪師終於成功。旁人問禪師,蠍子蟄你,為何不棄?禪師回答,蠍子蜇我,乃他的本性。佛不會因他的本性而棄之。因果之間的關係是深刻而複雜的。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是思維高度決定了態度,進一步導致不同的結果。境界的差別不僅僅體現在結果的表象,在思維的出發點就已經決定了。
因果是辯證的。
因為你已經把佛法放入心中,你才能堅持持戒,才能真正入定,才能進一步悟出佛法中的大智慧。修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解脫,不是做樣子給誰看的。因是果的果,果是因的緣由。果在因被固定之前已經註定,因的決定性與普遍性影響在果之後才被觸發。因果之間的聯繫是雙向的。
真正相信因果的,永遠不會放棄: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只要你仍然在堅持,就永遠有希望。只要因果鏈尚未封閉,未來就沒有註定。世界上根本沒有偶然的事,只有不承認必然的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心燈一盞,勝過千燈萬盞。================================
感謝 @劉炳 指正。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佛法是反常的因果(在修行過程中,人會遇到比墨菲定律更加詭異的因果。修行過程中的痛苦是正常的,如果某人活著不再感覺到痛苦,他要麼已經涅槃,要麼已經下地獄)。當佛已在內心,你才具有獨特的智慧去領悟佛法,進一步才能經歷持戒入定到成佛。每個人的菩薩就是自己,如果你自己度不了自己,沒有別人能夠幫你。如果你心中的菩薩是有鼻子有眼、五顏六色、結某手印、執某法器的,那只是像(相、表象),那不是菩薩。真正的菩薩,無色無相、無味無度、無形無勢。菩薩不是寺廟中泥塑的像,整天拜那些泥像並不能度自己。每個人的菩薩就在自己心中。修佛的邏輯是:如果你自己找不到成佛之路,沒有任何佛經或者菩薩能夠救你出輪迴;但如果你自己悟出了佛法之妙,你既可以度自己也可以去度別人。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世界上沒有不能度的人,只有執意主動下地獄的自我流放者。修行的艱難,在於:幾十年的功德,會毀於一念——下地獄非常容易,只需要一個念頭。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只要你仍然在堅持,就永遠有希望。因果不是一成不變的宿命,因果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當前所經受的人和事,都是過去因的果的呈現,過去的因固然無可改變,但因果是相續的,當下的念頭和行為,同樣也是未來之果的因,故,只要從當下出發,不斷去改善念頭和行為,未來就有無限可能。一念覺,眾生是佛,一念迷,佛是眾生。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真能體味這個道理,就容易升起慈悲之心。
邏輯超級簡單。因果,故一切(包括自己)都是緣起。尊重緣起自然就升起慈悲心。對自己有慈悲心,對自己的緣起有慈悲心。例如,對自己生病了,最難受的是自己。其次父母子女會跟著難受,其次朋友。緣起的強弱慈悲心的強弱。這就是對自己生病的感受與別人生病的感受不同。天然自帶慈悲心。因為緣起。但是緣起層次不同,慈悲心強度不同。
這個問題,問得好,就因為眾生無始劫來流浪生死,菩薩大人,才發宏誓願,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而來廣度眾生。
談一下個人理解:
慈悲心沒有所求,也不意去干預因果。慈悲心是對沉溺於因果眾生的悲憫。純粹是個人行為,和他人無關。為什麼會悲憫他人的沉溺呢?
因為因果循環為苦。所以佛教追求的是跳脫這種因果循環。應邀
對輪迴眾生生起慈悲心的因果,是能漸次生起無上菩提心,再以無上菩提心導引,修習六波羅蜜,在自利利他中,圓滿福慧二資糧,次第修證五道十地,直至大涅槃是果!
如何生起慈悲心呢?
這是大乘佛法了。真實相信緣起性空正見。真實相信,一切有情眾生都曾經是我父母或眷屬,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未能證得!一切眾生與我是同一法身!所以,一切眾生皆是我法身心中的眾生!由此正見,對佛像前,讀誦《普賢菩薩行願品》或偈頌。時間長了,就會慢慢生起慈悲心與菩提心。但是,佛說正法的學修過程中,一定會有魔王障礙,因為,魔王不會讓一個凡夫輕易超凡成聖的!
所以,尋找一位真善知識依止學修,非常關鍵!佛說,善知識是成佛之母!參閱《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閱蓮花戒《修習次第論》。個人的一點淺薄見解:一個「惡人」,殘忍地虐待、殺害了一個無辜的兒童或者老人,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他無比憤怒,恨不得要讓他生不如死,以懲罰他的罪行。
而洞悉因果的菩薩,會看到他在未來要受到的果報,可能是被人虐殺,甚至可能死後落入地獄受報。會為此而升起對他的憐憫和慈悲。如果按照此邏輯,洞悉因果恰恰是升起慈悲的前提。既然一切都逃不過生死,那為何我們還執著於生存?
「因果」會分善惡,「慈悲心」就是捨棄善惡判斷,為善為惡皆是苦,在其中,與其無關
慈悲心是人之本性,因為恐懼,貪慾而掩蓋了這本質的慈悲心。如果我們能放下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自然能回到慈悲本身。
我表個態,對目前看到的前幾名的答案都不贊同。
第一,先說因果,因果是一體兩面,人生是流動的,不是靜止的,因本身也是果,果也會成為因。特別簡單一個道理,比如:A今天早上我起遲了,B於是我上班遲到了,C領導因此扣了我本月的績效;從這段描述里可以看到,B是A的果,同時B又是C的因,當然這只是便於理解而已,因果間要有緣,機緣難測,更是說不清楚。
第二,再說慈悲心。心經里有一句話: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請大家先認真讀一讀,然後我的問題是,慈悲是對惡的包容嗎?不,並不是,慈悲是心無掛礙,抽離出善惡的界定,而以大愛待人。先要評判這是惡,再出於展示慈悲去包容惡,這不是慈悲,本質是一種偽善。
第三,用最簡單的邏輯來回答題主。既然已經知道一切都是因果,就應當心無掛礙,心無掛礙,自然慈悲心生。道法自然,佛法也不刻意,一切有為法,都作如是觀,得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也最近剛剛體會到慈悲,就是看見靈性被各種慾望乎死了的人你看見就覺得可惜。還有點厭惡,但不是可憐,因為你知道他和你一樣,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吧
先說一點,沒這個前提,下面的故事就編不下去了……輪迴的現象並不是佛首先發現和提出來的,在佛成道以前其他外道(在佛系統里,外道二字從來不是貶義詞,只是區分從心裡尋找解脫和從外相中尋找解脫的界限)在禪定中就已經實證了的事實(輪迴是事實,如果有人因此說:佛抄襲了外道,在下唯有無言以對),接下來再說編個故事來騙騙題主(萬一騙成功了呢(手動齜牙))
某甲,盡其一生在紅塵里爭奪(這裡沒說結果,也許富足,也可能是赤貧),突然一天腦洞大開:額的那個神,老子醬紫苦心經營一生,最後死的時候,貌似帶不走一毛錢呢……下輩子…………下下輩子………………下下下輩子……這完全其實是毫無積累嘛,那,到底有沒有能夠積累到未來生的作為呢?於是多方求問,最後打聽到一個叫佛的人能解決這個問題,那怎麼辦?當然是傾家蕩產(這裡,只是說決心,並不是贊成(當然,若真有疑問,也不反對)不!依!正!覺!的去供養傳說中的覺悟者或祠廟)也要去請教這個問題咯,否則豈不是永遠像醬紫白忙活?終於,千辛萬苦,來到叫佛的人的身邊,然後請教了這個問題,這個叫佛的人根據他的真實慾望(解脫輪迴)告訴了他之所以醬紫的原因(集諦,之前的故事就是某甲所體會到的苦,當然未必是諦),以及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掙脫這個怪圈(滅諦),然後告訴他,為達到這個目的,得用啥方法(道諦)。然後某甲在搞!清!楚!原!理!的情況下(這一步極端的重要!!!!!)依照方法去要求自己,結果呢?當然就是出離於輪迴咯。
一個美好的騙局……呸,是故事講完,不知題主從中明白這些過程其實都是因果沒?因為明白在相上的爭奪毫無意義,所以求解脫;因為求解脫,所以求法;因為求法,所以尋找正!覺!者;因為尋找,才有找到的可能;因為找到正覺者,所以才有學習機會;因為虛心學習,所以才會明白解脫的原理;因為真正明白解脫的原理,所以才會依教奉行;因為依教奉行,才會真正解脫。
1、假如,你生病了。
你知道因為自己熬夜,吃垃圾食品,不運動造成(這是因),於是你生病了(這是果)。
2、那……你會不會採取措施去調整身體恢復健康呢?比如去看醫生,比如多做運動,調整作息時間,吃健康的食品?
3、您問道,知道一切都是因果,生不起慈悲心?所以你會放任身體讓它去生病???
慈,予安穩。
悲,拔其苦。真正的慈悲是平等心 萬物皆是平等,將心比心。我們幫助別人不是覺得自己比較優越,而是感同身受。
心本來就在,升個什麼升?
你想問的是:既然一切都是因果報應,那好的得到好,壞的得到壞,感覺不需要同情,同情也沒有用,感覺生不起慈悲心。還是:一切都是有因果的,生起慈悲心的因是什麼?啊......
慈悲心和因果並無矛盾之處。因果是一種驅動模式。慈悲心是名詞,所謂升起慈悲心可以為因,也可以是果。
推薦閱讀:
※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該如何理解佛經?
※凈土宗依哪一派修行,往生比較有把握?
※關於開悟前的修行。?
※魔王波旬去哪兒了,還在他化自在天么?
※心經給你帶來的最大幫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