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玻高管集體辭職?

南玻A高管回應集體辭職:因寶能步步相逼
南玻A一位此次辭職的高管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獨家回應了集體辭職的具體原因,寶能步步緊逼,故意拖延、刁難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大幅提高業績承諾,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的未來喪失信心。11月15日晚間,南玻A董事長曾南、董事CEO吳國斌、財務總監羅友明、副總裁柯漢奇、副總裁張凡、副總裁張柏忠、副總裁胡勇集體遞交了辭職報告。


最高票的那個,曾南給了你多少好處啊,需要這樣歌功頌德?

我也是南玻的基層員工,而且正巧還是工程玻璃事業部的。照我看,這事本來就是曾老闆做的不地道。
如果最高票的那個真是南玻的員工,就知道寶能放出來的風聲確實是真的。曾南確實想掏空南玻,也的確跟旗濱玻璃合作在馬來西亞,惠州,紹興都要建廠,而且是把南玻的核心技術人員跟高管都挖過去。旗濱當然樂意了,旗濱一個做浮法玻璃的,巴不得。但是你覺得寶能會樂意嗎?
最高票的那個朋友,上個月南玻工程玻璃事業部下面五個廠的老總互相調動的事情有吧?調動是正常的,但是有兩個老總就忽然消失了,原來咸寧南玻的老總李向陽是不是去紹興工廠籌備了?原來東莞南玻的老總葉光岱是不是去籌備惠州工廠了?這些高管都沒簽競業協議嗎?這些人是不是只是第一波過去的,原來的安排是不是這個月還有一波人要過去?原來咸寧南玻的生產副總是不是也過去了?如果寶能那邊沒有及時反應過來,到明年春節後,是不是連銷售的都得過去?不去就直接開除,去就發幾萬塊錢的補貼,曾老闆還在位置上,誰敢說個不字?
自從去年寶能收購之後,曾老闆覺得大勢已去,就想最後搞點什麼。去年不是已經搞過一次了嗎,動靜沒那麼大而已。選了一個不靠譜的產品,也是派人過去,不去就開除,去就有退職金幾萬塊。當時負責這個的就是張柏忠,去年他就離職過一次,查查南玻的公告都還在呢。結果沒搞起來,一兩個月過去的那幫人都灰溜溜的回來了。最高票匿名的朋友,我說的是真是假啊?
說說,對於這個事情,我個人的看法。我當然覺得是好事,為什麼?最直接的一點,我應該是不用過去了。哈哈哈。原來有人告訴我,名單上有我的名字,那個愁啊。工程玻璃已經是紅海了,這兩年不景氣。培育一個新品牌得多難啊,而且做事的還沒過去幾個,一幫高管先過去,一個人的年薪估計比我一個部門都多,得有多少利潤才能養活那幫大爺啊?
南玻,曾經非常牛逼。可惜只是曾經,但是那些高管還沉浸在過去的輝煌里,他們早已經脫離市場太久了,老是以為我們還是那麼牛逼,可以左右市場,老是出一些拍腦袋的政策,事後又花大力氣去彌補。但是市場是不會等人的,南玻丟掉的市場份額,早就有人佔領了。丟很容易,想搶回來,就千難萬難了。說個最可笑的例子,耀皮的江門工廠一度要倒閉,要賣掉。在這緊急關頭,南玻忽然出一個政策說不做一種市場份額極大的產品,要引領市場,只做高端產品。結果南玻不做的這些訂單很大部分跑去耀皮江門工廠,他們絕處逢生。過了一段,南玻發現被市場打臉,又回頭搶這些訂單。但是競爭對手早就幫忙宣傳遍了:南玻不做這個。事情已經過了四、五年了,偶爾還有客戶問說你們不是不做這個嗎?
而且南玻高層風氣很不好,所有人都是曾老闆的忠犬。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入曾老闆法眼的,所以有些人很難提拔。這麼說吧,今年春節前後,耀皮江門工廠,上海工廠,成都工廠的總經理都是這兩三年內從南玻出走的,成都工廠的銷售副總,江門工廠的生產副總,上海工廠的銷售副總和生產副總也都是這兩三年內從南玻出走的。說明什麼?_?一個是南玻確實很強,另一個就是高層傾軋的厲害。

還有很多可以說的破事,但是手機打字太累了。就這樣吧。最高票匿名的朋友,曾老闆曾經帶著南玻走向過輝煌,這我同意,但是他也不是什麼好人。南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材料公司。別說的那麼玄,大家都要尊重這個遊戲,不是嗎?


11月21日
另一位匿名的南玻同事,你不需要把我暗示成一個受過公司不公正待遇心懷怨氣的人。

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換一份薪水。我付出自己的勞動,公司按時發工資,這是應該的事情。所以你所謂的尊重,也應該是互相的。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這些年南玻管理層對於基層員工的態度,大家都是知道的,你自己也說32年只有一次股權激勵。再說個細節吧,公司30周年有什麼活動嗎,有什麼紀念品,有什麼員工福利嗎?啥都沒有,對吧?管理層根本就不care這個。

其實股權激勵在14年還有一次,不過只停留在紙面上,沒有兌現。你現在去網上搜南玻的公告也能找到。對了,評論里有個說知道我是誰的哥們,我的名字就在14年的這個公告名單里,你自己去看看是不是認識我吧。

再說對南玻人的尊重,的確在行業里南玻人是非常受尊重的。但是這個尊重,從來都不是人家送上門的東西。我不知道您是做什麼崗位的,但是對南玻的尊重就是在你所謂的「國內市場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拿下地標建築,兄弟們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拼出來的。所以做建築材料的同行們說到南玻,都尊重都佩服。

我對南玻不是沒有感情,所以我才覺得管理層經常做一些不接地氣的決策,讓南玻走了許多彎路。原本南玻可以更強大,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發展的更好,而不是像今天這樣。曾老闆在任上這麼多年,所以換一個管理者,個人覺得對南玻未必是壞事。

至於你說到我看不清真相,我不像你身在總部,當然看不到那麼多的「真相」。所以我沒法談「真相」,只能談事實。請你說說我上面說的那些事情,哪一點是無中生有的,哪一點是憑空捏造的。如果有,我可以立馬刪帖取匿道歉。

@勤標 彩釉這個東西,我那位匿名同事說的很對。但是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之前你們彩釉沒有封樣呢?如果封樣的話,這個問題早就會暴露出來,小過2mm間隔的沒法做。而彩釉不封樣,怎麼下單呢?所以有點迷惑。至於你說到耀皮,正如我上次說的,現在耀皮那邊大把從南玻過去的人。而且耀皮的交貨是個大問題。當然,郭德綱說過,同行之間的仇恨是最深的,你也可以當我在黑一把耀皮。


從建築玻璃客戶的觀點說一下。

總的來說,老南玻的質量沒上面回答得那麼好,寶能入駐之後也讓人沒信心。下面詳述:

------------------------
先說老南玻的質量,上面有回答從員工角度說南玻質量比耀皮、信義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個人經歷是:耀皮&>南玻&>信義。


我自己三家都親手跟進過相關項目:南玻是香港交易廣場富臨閣項目、香港機場候機樓,信義是香港科學園以及deep water bay drive住宅幕牆項目,耀皮是murray building項目。最後兩個項目尚未完工。

其中南玻出現的質量問題是彩釉無法滿足合同要求的尺寸公差,然後南玻的質量部負責人出來說這個公差太小,做不到。

而這種說法明顯是違反合約精神的,這樣的負責人管理下,南玻的質量精神是有欠缺的。

然後是耀皮,耀皮出現的情況是結構膠不平整,質檢人員馬上找人處理。

然後是信義,信義的質量是彩釉返底,技術難度大是客觀因素,至今相關負責人不接電話是態度問題,問題放在那裡不解決是違背合約精神。


在寶能入駐的情況下,南玻內亂肯定對另外兩家有好處,如果是行家看到這裡我建議還是看耀皮和信義的生產忙碌程度,耀皮不忙找耀皮,信義是真的坑。

至於寶能,我想說企業不是買回來就能管好的,要是真能管好就不會鬧成現在這樣了。


今天睡不著,修改一下答案,昨天答的有點潦草。
很多人都是從這次寶能入主南玻開始才聽說南玻這家企業的,就像我在入職南玻之前,根本都想不到還有玻璃深加工這一行業,因為從來都沒有關注過,所以,先對南玻簡單介紹一下,很多人對南玻不熟悉,沒聽過,但其實它就在你身邊,北京的國貿三期、華貿、大褲衩、國家會議中心、外交部、中石化、嘉里中心、萬通中心、富力中心、T3航站樓、北京南站以及基本長安街街面上的所有寫字樓,天津的津門津塔、嘉里中心、117大廈、海益、濱海機場、泰達MSD,深圳京基,廣州太古匯、珠江新城西塔、白雲機場,杭州市民中心、國際會議中心以及阿聯酋、俄羅斯、歐洲、澳洲、美國、日本的一系列地標建築使用的都是南玻的工程玻璃,可以說南玻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能跟國際知名工程玻璃供應商PK的廠商,而且近些年國外項目數量逐年增長,單憑這一點講,南玻是一家值得敬佩的公司。
工程玻璃的核心技術在於鍍膜,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那種半透不透的玻璃,南玻已經可以用自主研發的鍍膜設備開發出鍍膜可鋼化三銀產品,這是國內唯一一家,我剛入職南玻的時候,工廠調試三銀產品需要三天的時間,在我離職的時候,三銀調試的考核時間已經縮短到兩個小時。其它設備都是在原廠設備的基礎上根據生產情況自行改造,改到最後,南玻的設備工程師比原廠的工程師還要了解設備。
南玻對於品控的要求非常苛刻,南玻的廠標遠遠比國標更加嚴格,所有出廠產品都絕對經得起考驗,雖然也有看菜下飯的情況存在,但極少,也許幾萬平米玻璃才有一兩片。
所有的工程師,管理人員都經過嚴格的培訓,對於技術、質量的把控完全不是其它公司可以比擬的。所以其它廠商很樂於到南玻挖人,我所知道的一些,耀皮上海、天津的總經理、耀皮天津銷售經理、信義天津鍍膜經理、品控經理、設備經理、人力資源經理台玻天津銷售經理全部是南玻出身,還有各種工程師不計其數,而南玻所有的技術、管理人員全部是自己培養的。但是它們都沒有成為第二個南玻。為什麼?因為南玻的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而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又和創始人的個性息息相關,創始人曾南是一個氣場非常強的人,不怒自威,接近一米九的個頭,無論是當面還是在雜誌封面上很少能看到他有笑容,為人強勢,這樣的性格造就了同樣強勢的公司文化,從銷售到生產,無論對外還是對內,員工都有一股狠勁兒,工作不做成誓不罷休。曾南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就是一個搭台的,你們來唱戲,誰唱得好,就繼續唱,唱得不好,就換別人來唱。他也確實貫徹了這句話,無論是誰,就是三個字,能者上。所以在南玻,上上下下是非常普遍的事,曾經有高管被降到工程師,後來又一步一步爬上去的事情發生。南玻高管還會經常輪崗,基本在兩三年之內就換個人來當總經理,這也源於曾南篤信的一句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也是南玻不斷健康發展的原因之一。南玻沒有工齡的說法,不會因為你的工齡長,你的工資就高,除非你走上更高一級的崗位才能漲工資。曾南是個事必躬親的人,基本每年會把集團下屬的接近二十家公司轉個一遍到兩遍,他會親自到生產線上去摸設備上的灰塵,如果達不到他的要求,在生產線上當著員工的面就會對陪同的各個分公司的幾個大佬一頓罵,各位大佬均一言不發,這種效果類似於波波維奇在訓練的時候當眾罵鄧肯,鄧肯不說話。這樣就形成了類似和馬刺一樣嚴明的紀律。也就是這樣的文化和體系才造就了南玻今天的市場地位。可以說南玻發展到今天,曾南功不可沒。
南玻的企業文化就是來自於曾南的管理思想,從上到下,從銷售到生產層層執行,才有了南玻在工程玻璃行業第一的地位,南玻人也非常為此感到自豪。但如今南玻上下人心惶惶,下屬公司管理人員離職非常普遍,甚至為南玻服務十年二十年的管理人員離職都不在少數,一旦這些核心人員離職,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企業系統,文化重建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大代價。而很多核心管理人員抱團去了其它企業,對於其它企業確實好處多多,此消彼長之下,別說保住行業地位,可能連盈利都會困難。
在股權激勵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曾南做得並不夠好,基層員工的激勵比例和數量遠遠的低於高管,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很多掌握較為核心技術的工程師並不買他的賬,反正也沒老子的份,誰當家老子根本不在乎,說不定換個當家的還能改變一下方式,不但能拿到股權,工作也會相對輕鬆一點,這一點想法在遠離總部的天津工廠比較常見,所以南玻天津工廠目前還比較穩定,不存在核心人員大量離職的情況,倒是吳江和東莞這兩家離職的比較多,成都和咸寧應該也有一部分。曾南雖然也比較關心員工,比如到了食堂給主管噴一頓,說他們做的是豬食之類的,但在他的意識里,股東利益是遠遠高於員工利益的,口號永遠是股東第一,客戶第二,員工不知道排哪去了,所以肯定不會所有員工都跟他一條心。這次他可能不太在意寶能方面增加基層員工股權激勵比例,他更在乎的是股權激勵比例從總股本的6.5%降到3%,因為這樣他和他的老部下能得到的利益大大的減少了。但不管怎樣,曾南的離開,對南玻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就像聯想在面對危機時,楊元慶還是不如柳傳志管用的。
業績方面,在這個行業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其它企業都在溫飽線上掙扎的時候南玻還能夠盈利,已經算是很好的業績了,不信的話,可以參考同行業競爭對手耀皮,信義,台玻幾家公司的業績,我沒看過他們的業績,但是我覺得他們頂多也就是不虧損。所以想要達到業績每年都翻一番或幾番,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原因很簡單,這不是互聯網行業。
寶能入主南玻最讓人感到悲哀的並不是資本對於實體的生吞活剝,畢竟資本對於實體也是有利的(如果寶能並不是覬覦南玻的地塊的話),也不是寶能入主南玻導致高管大面積離職,而是南玻在此次動蕩之後可能將會一蹶不振,中國又失去了一家可以和國外同行競爭的優秀企業。
曾南以前經常說希望把南玻做成一家百年老店,現在不管是誰做,可能是夠嗆了。


這是一種進步。
資本市場的進步。
迫使類似企業的管理層和創始股東好好反思。
作為員工,被僱傭者,對勞資關係,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會帶來新的思考和行動。
企業不是誰的家,是戰場!


資本市場不要講情懷,當你踏入這個市場,你就應該明白,這就是一個絞肉機,資本為王,不要說道德,只要不犯法,就都是正義。

再說南玻,公司怎麼樣我不知道,既然你上市就要注意你的股權,別說什麼企業就是自己的孩子,你連自己的孩子都看不好還有臉說,上市圈錢的時候怎麼沒想到這一點,你辭職你自己找的,報團辭職嚇唬誰啊,全中國這麼多人,誰上不是上。


只要認真看過南玻A股權激勵計劃的人都不會去噴姚老闆吧?侵佔股東利益被揭穿開始搞輿論了?


作為南玻現在的基層員工,對前海人壽的蓄意破壞公司的原有生態和文化的行為表示非常痛心,我們心目中的好公司或許就此會變質。今天跟一個已經跳槽到寶能集團的前南玻同事聊天,他說姚老闆向來雷厲風行,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向來覺得任何一家公司離開了誰都不會垮,寶能有的是錢,不行就重金外聘。

南玻的做事風格就是簡潔明了,不拖泥帶水,所以這些高管們離職,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大股東的各種干涉,你無法迴避,也不可能迴避。前海人壽完全不尊重行業發展規律,按照自己的思路來粗暴對待所持有的公司,這是對於自己的投資行為不負責任。

曾工,我更願意這樣叫他,他是一位比較嚴厲,更像是一位長者一樣。我有幸見過他兩次,一次是集團年會聚餐,一次是30周年聚餐。南玻的行事風格非常低調務實,集團總部每年都沒有年會,都是下面的二級公司(工廠)會舉辦文藝晚會,我們作為總部員工,基本上享受不到其他企業什麼抽獎,發禮品的待遇,但是就是這樣的風格,造就了創新的動力。埋頭苦幹,別人搞不定,我也一定要搞定。記得曾工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干不過機構,我就去跳樓「,這種實幹精神迫使南玻各級工廠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各個工廠有自己的實驗室,嚴格的品控,任何國外先進的東西,都會涉獵。至少在南玻的平台上,你的見識和經驗會比其他玻璃廠家更深厚,這也是為什麼同行都比較喜歡挖南玻的人。

曾工曾說過要把南玻打造成百年老店,看來是希望渺茫,不知道誰人能接棒!我喜歡南玻這種嚴謹務實的作風,特別是對待產品質量上,嚴格三令五申。記得剛進公司那會,東莞工廠提供給澳洲的幕牆玻璃出現了大面積產品投訴,曾工在現場指著玻璃罵工廠管理層,責令限期整改。隨後馬上將工廠總經理扣三個月獎金,負責生產的副總免職,負責生產和品控的部門經理直接開除。自此以後,各家工廠就開始注重質量,也沒人再敢隨意拿產品質量開玩笑。

南玻的技術流是實打實的,每個進公司的人(普工除外)都會接受產品培訓,職業素養培訓。包括我們銷售部門也是的,每年都會定期回爐,利用每次銷售會議,除了講形勢,講數據,分析市場原因,然後就是產品知識培訓與更新,銷售技巧培訓。南玻的銷售一般都是至少三年的潛伏期,這三年對於一般廠家的銷售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三年的鍛煉可以讓你專業知識系統,技術精通,這樣給人就是非常專業的感覺。

說到中國的產品,或許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水平,什麼質量。同行業里只有我們是堅持品牌和質量路線的,我們的另外兩個競爭對手,信義和耀皮,就是靠低價去拼,很多時候他們為了討好客戶,什麼條件都答應。有時候參加投標,丟一個超低價就走,能拿到項目就是幸運,拿不到也要讓你前面做了工作的南玻難受。

行業競爭包括價格競爭,無可厚非,但是有時候不顧後果去接單,沒有利潤就外包給小廠做,這樣就是為什麼這兩家的工程玻璃都干不過南玻的原因。到現在,中國的玻璃廠家裡只有南玻是可以做三銀Low-E,這個是目前世界上最節能的玻璃,可以把光源過濾成」冷「光源,也是唯一可以跟美國PPG和Viracon媲美的,同樣結構的玻璃,南玻的價格是對方的一半。而其他家沒有一家可以說能做,他們只是概念上的,雖然這些年挖了不少南玻的人過去,但是依然沒有摸到精髓。他們或許可以送小樣片,但是大批量還是不能生產,因為鍍膜顏色不穩定。而南玻在兩年以前就已經有15萬平米的三銀Low-E項目在新加坡。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南玻高管唱讚歌,這幾位高管跟著南玻成長,走了二十幾年的光景,難道真的捨得走嗎?曾工也許是累了,厭倦了這種跟大股東討價還價的耐心。前海人壽缺乏對他們的尊重,畢竟他們為這家企業工作過幾十年,起碼的尊重要有,而不是拿著東家對僕人的那種態度,讓人如何待得下去?很多人都覺得人家是大股東,人家說什麼都必須接受。為什麼前海動不了王石?因為知道王石的號召力,王石一旦離開或許萬科會垮或者經營不善,畢竟萬科市值是南玻的10倍還多。寶能知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可南玻不一樣,市值小,易掌控,所以寶能對於這些高管根本就是連正眼都不會瞧一下。這樣的外行,抱著賺一筆就走的心,如何能做好玻璃這種技術高精尖的企業?

這些年製造業太難了,實體經濟下滑很厲害,熱錢在股市和樓市來回竄,銀行業不願意投實體經濟。所以最終推高了金融和互聯網的虛擬經濟,導致了實體經濟活力不足。南玻每年可以盈利並分紅,在業內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我們曾經以為的對手(現在不是)上海耀皮,2015年度虧損3個多億,人家背後是國資背景,即使虧損,有國家負責填補。所以這就又要說回來,南玻轉變成為股份公司,雖然有國資股東,但是比例非常小,而且也不會給南玻多少支持,所以對於南玻必須狼性一點,否則如何在惡劣的競爭大環境下生存下來。董明珠說的那句話很對,真正雪中送炭的人寥寥無幾,做大事還得靠自己。

也希望公司能夠挺過這一關,希望她可以繼續發揚創新精神,引領行業潮流。做資本的奴隸還是主人,要看你的選擇,所以高管離職就是不願意自己的尊嚴被資本的無情所踐踏。製造業沒有金融行業那麼擴張迅速,那麼暴利,與其留下被險資羞辱不如早日抽身離去。但願南玻精神還在,百年老店還在。

很晚了,貼下和訊的一篇報道,感覺很客觀很公正,分享給大家:

遭遇巨大變故的南玻A 能被前海人壽穩住么

-------------------------------------分割線------------------------------------------------------------------------
11.18補充如下:
看到有朋友回復說侵佔股東利益,其實說白了就是控制權。如果有時間你可以讀讀上面鏈接上的問題,大家按照通常的邏輯就會覺得這樣的高管,只為自己的腰包考慮。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曾工已經71歲了,其餘的副總裁們多是54歲以下,其中胡勇是儲備的第三代接班人,只有38歲,這些管理層的代溝以及思維都是停留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不會去考慮如何侵佔股東利益。我進南玻這麼多年,很少有看到南玻有在資本市場上有過大的運作,為什麼沒有?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麼些年,南玻的管理層不是沒有干蠢事,但是只要是自己願意做的,基本上都能做出來,就算走了彎路也一定會把想達成的事情做成。比如前幾年很火的ITO導電玻璃,電容屏玻璃,那時候市場還是流行G+S的膜,南玻砸錢進去,結果半道市場發生改變,就是現在的OLED電容屏。南玻的超薄玻璃現在已經可以做到0.20mm,0.55mm(普通屏幕玻璃),0.70mm厚度的超薄鋼化玻璃,我有幸在組織展會的時候拿到過幾片樣片,跟塑料一樣輕,韌性很強。目前國內多是採用日本的旭銷子的屏幕玻璃,或者美國康寧的超薄玻璃,成本非常高。南玻研發出來的這些都是在常規的條件下就可以做出來,不需要用特別特殊的設備,這樣就有了成本優勢。目前南玻的超薄良品率是55%以上,這已經是很不容易的,售價是進口的一半,自己還能保持30%的利潤。

南玻的管理層向來是比較低調的,比較踏實肯干(必然他們這些年也撈了不少財富),但是他們的付出也成就了現在南玻的地位。南玻以前有很多機會,要知道南玻是和萬科他們是同一時期的公司,只是南玻專註於玻璃,所以丟棄了很多。2008年前後還在四川和海南開發過房地產,後面覺得沒經驗也辛苦,所以放棄了。到了2010年做色玻(有顏色的玻璃:灰色,藍色,綠色,茶色等),南玻的技術又是一大突破,因為做普通的透明玻璃比較簡單,做有顏色的玻璃,涉及到很複雜的生產工藝,何時投料都是需要嚴格把控,不然做出來的顏色不穩定,一個批次跟下一個批次會差別很大。所以現在市場上信義的灰玻就是引進的南玻的技術,南玻後面不做了,因為色玻的需求量有限,而浮法爐子是常年不能停的,一停玻璃水冷卻,爐子就需要重新清洗冷修,損失幾百萬以上,不停一直做的話,會產生積壓庫存,最終會虧錢。到2007年,汽車玻璃賣給對手信義,2011年關閉色玻生產線,2011年也賣掉陶瓷科技。就是這樣做減法,才使得工廠更專註,才有現在的創新能力。

南玻的這些高管,難道真的不想做企業的主人嗎?他們也想,可是都是這些高管一年年薪也就一百萬,如果不算上年終的分紅,對於持股是杯水車薪。而且曾工也沒有那麼長遠的規劃,他強勢,人比較倔,總覺得南玻怎麼做都離不開他們這些玻璃佬。做出離職的決定,真的是愛這個企業,才會這樣做。其實他們完全可以破罐子破摔,聽前海人壽就可以了,每年除了基本薪酬還可以分點公司的紅利,日子也可以爽歪歪。可是這些人都是兢兢業業做實業的人,曾工每天都很早去公司,其他事業部的總裁我沒見過,但是我們自己事業部的高管,人都比較務實,開會很有讓你說廢話,因為曾工會罵人,拍桌子。但是就是這樣的風格,迫使下屬們都不敢說空話,放衛星。我參加過視頻會議,有工廠老總說空話被當場勒令說重點。

中國的那些大企業病哪家多少都有一點,官僚主義什麼的,我不敢說南玻沒有,至少它是比較乾淨,至少有什麼事情大家擺在檯面上說。這麼多年,南玻的高管如果真的需要撈錢,在前海入主之前就已經撈很多了,何苦要在寶能入主之後這樣去侵佔股東的利益?股權激勵是什麼?是有期限的,即使當時約定的價格是6.03低於股價,可是真正解禁的時間是三年以後,那時候的股價都不知道是多少。南玻之前一次的股權激勵是2008年,8年之後才有了今年的這一出。曾工就是太書生氣了,如果土匪或者霸道一點的高管,早就想辦法拉戰略投資者。我聽說是招商銀行一直想入股南玻,被管理層拒絕,因為有金主的話,勢必會影響公司的治理和發展。

說白了還是控制權,作為自己一手養大的企業,突然有人說這是他家的孩子,你會怎麼想?無非就是無可奈何的接受,在你接受之後,孩子的父母說我要跟你談家產歸屬問題。如果你愛這個孩子,你會怎麼辦?換了我肯定不管了,自己離家出走,啥也不想。畢竟那是自己的孩子,你愛他,你不會去計較那麼多。

這麼多年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公司賺不賺錢,曾工經常看報表,如果有利潤下滑,就會想辦法去做調整,這就是上市公司噁心的地方。我們的銷售任務,每年都是先定利潤,再反推出銷售額,而且公司還嚴格控制各項費用,各種管理制度真心是非常健全的。說實話進這樣的企業,也是一種幸運,他給你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就是,面對我們覺得沒有錢賺的訂單,或者覺得有風險的訂單,我們都是毫不猶豫的轉身,這是多少中國公司都不見得有的骨氣。我見過很多同行,見到外國客戶,差不多就是跪舔,滿足對方各種對己方無理的要求,答應之後呢又做不到,最後只能淪為次品降價去吸引客戶,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好了就不瞎嗶嗶了,等著看寶能的餅能畫多大。如果寶能不能馬上找到一個替代的CEO,後面的工作會很被動。如果二級工廠的老總和技術人員都有要走的想法,那麼屆時寶能找再多的人也無濟於事。因為工廠的管理,機器設備只有這些一線工人熟悉,你換了其他人不一定能夠完全接下來。只要保證工廠不亂,技術人員不走,那麼南玻的根基就還在。那些什麼高管啊,什麼的都是浮雲。也希望大股東,尊重行業發展規律,一千億都有點扯淡,除非是把業內的幾家玻璃廠全部收購,都不見得能湊齊一千億。

現在想想南玻總部斜對面的那個牌子就是下面的八個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真是諷刺,右上角就是南玻的總部辦公樓,11月14日的董事會就在那個樓頂上開的:
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969242787,1679023249amp;fm=21amp;gp=0.jpg

--------------------------------------分割線----------------------------------------------------------------------------
11.19繼續更新:
回答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純屬個人對寶能的判斷,僅供參考:

1. 前海人壽(寶能)為何要控股南玻?
很多人以為前海是看中南玻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其實不然,這只是一方面,大家可能都沒有注意到,南玻除了股權鬆散之外還有南玻值錢的地方。品牌和行業地位自然不用多說,單就南玻旗下的工廠的土地就非常具有潛在開發價值。

南玻的工廠,最早的要屬於天津南玻的工廠,2005年就已經圈地。當時的情形就是全國到處招商引資,所以南玻得到的土地很便宜,稅收優惠也是很可觀。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南玻在全國圈了很多地,而且成本很低,而且多處於城鄉結合部,距離高速主幹道及出口最近的地方,交通便利。再多說兩句,南玻現在的總部那片地,至少值10個億左右。加上以前八十年代在蛇口沃爾瑪後面不到20米的地方自己做的7層宿舍樓,據說招商地產在2014年出4個億想買做開發,南玻沒同意。蛇口沃爾瑪附近的房價都是8萬以上的,可見這片地的開發價值,周邊是沃爾瑪和花園城購物中心,商業配套成熟,創業路還有家樂福等。

大家也許會覺得南玻的工業園能有多大,而且處在郊區的地段有什麼開發價值。南玻東莞的產業園區有300多萬平米,三家企業(東莞工程,東莞太陽能,東莞光伏),目前使用2/3的土地,還有剩餘100萬平米左右的土地沒有開發。加上現在國家提倡城鎮化,未來像東莞的郊區的土地都會升值,南玻東莞工廠周圍的房價現在是1.2W/m2,如果再過一段時間東莞地鐵開通(連通廣州開發區地鐵)價值還會再升一波。而吳江地區的房價是1.5W/m2,天津武清區我就不清楚了,但是也不會低於1W/m2。城鎮化的過程中這些土地的價值會膨脹,地價漲了,房租水電也會漲,所以對於搬遷就有了可操作的理由。前海可以以產業升級優化為由,推動南玻工廠搬到偏遠一點,房租水電地價更便宜的地方,比如惠州或者中山,只要離高速近,工廠就不愁運輸問題,而且那些未開發的地方政府也很願意承接產業轉移,增加稅收。

2. 前海人壽如何操作利用這些資源?
只要可以將南玻工業園區圈地給釋放出來,寶能可以有兩個方式進行操作:

1)賣地---其實就是炒地皮,這樣不用投資,一本萬利,相信寶能也是很嫻熟的。南玻也賣過地,所以你可以看到南玻2014年的凈利潤會比較高超過14億人民幣,其中60%以上是南玻將廣州工廠的土地進行了處理,所以這個是可行的。

2)自己開發---很多人會問南玻的工業園區不是工業用地嗎?如何能夠開發? 變更土地用途,相信寶能比誰都會這個,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政府資源。南玻搬走了,當地的政府稅收減少了,必然要想辦法做新的替代計劃,只要寶能承諾做好新的開發計劃,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都是有可能的,而且開發地產,政府可以拿到可觀的稅收。而且也帶動了地區的人口聚集,對於工業區向商業區的升級是很大的幫助,所以政府也會樂意幫助寶能做開發。

3. 前海人壽會真正持有南玻嗎?
就我看到寶能說的那些話,都是資本運作的套話,無非就是花一個大餅給中小散戶,吸引大家跟進籌碼。說實話,打造千億綜合企業,這不是金融保險或者互聯網可以快速擴張。如果真心想持有南玻,南玻的管理層難道會很難溝通?我之前說的可能帶有感情色彩,現在看來,寶能不是真心要長期持有。管理層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覺得心灰意冷,因為他們來不是沖著做好南玻的實業,而是看到背後的土地資源。如果管理層能看到寶能願意像華潤那樣只做萬科的財務投資者,大家同舟共濟,就不會有後面的故事。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但願小散們儘快賺一點就走,否則會被寶能割韭菜。

--------------------分割線----------------------------------------------------------------------------------
11.20更新:

@勤標回復如下:

其實南玻耀皮信義,如果從質量上我也認可耀皮,一般大型項目,耀皮也可以做出顏色性能比較好的產品。但是您單就香港的項目而言,工藝上確實是做不到的話,也會說做不到,不會欺騙客戶說做得到,最後其實就是在忽悠你,那又何苦?

首先你必須要承認工程玻璃不是藝術品,是工業品,其實仔細看都是比較粗糙的。中國目前講究效率,所以都是流水線作業,不像歐美花半天時間就搞那麼幾塊玻璃,所以我也認可維爾康這些歐美品牌。

其次彩釉公差的問題,跟你的彩釉圖案設計有關係,點狀彩釉的圓點半徑必須大於2mm,間隔必須大於2mm,還要看你的排列方式,這樣點與點直接就不會粘連。現在的絲網印刷是效率最快的,但是也會存在就是彩釉印刷過程中產生位移的現象,所以有時候圖案無法100%覆蓋在玻璃上,就會產生誤差。 如果你是非要精確到幾毫米,那可能就真的是挑戰工藝。任何一項技術其實都可以改進的,只是這樣改進的技術就需要犧牲交貨期為代價,您作為客戶您會接受一批玻璃2-3個月交貨,甚至更長時間。

我曾經經歷過一件事情,就是鍍膜針孔的問題,當時跟ALT的顧問討論了很久,ALT堅持600mm以內針孔數量不超過4個。我們的質量工程師直接回復做不到,因為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標準,成品率只有40%,如果客戶能接受價格上浮2.5倍,那也沒問題。關鍵現在的行情是價格一直下跌,但是標準還是不變,如何做?

南玻的品控告訴你做不到,應該就是經過對比之後得出的結論,有些時候就是需要在兩個點之間做平衡。以後建議你在採購之前先把標準談好,如果那時候工廠說做不好那就是工廠的問題,如果事後再去討論,肯定工廠會說清楚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樣也可以讓你清晰知道情況,而不是等後面出問題再說就有點不負責任。這一方面,南玻還算是比較負責的,有問題不會迴避,不像某些公司出問題就跑了。

感謝您的中肯點評,希望公司會越來越好吧!
--------------------------------------------------------------------------------------------------------------------------------
回復那位匿名的南玻工程玻璃同事:
我不想在這裡開撕,曾工沒給我多少錢,我只是一個在他手下拿工資和討飯吃的基層員工。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受到管理層的打壓,還是該給你的獎金沒到位,還是你辛苦工作老闆沒看到,你懷才不遇。總而言之,公司有公司的策略,我只是感謝那個曾經讓我可以按時領到工資的老闆,那個可以讓公司在行業里受到別人的尊重,這種的感覺你應該體會不到,因為你接觸到的都是國內市場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不過是境況使然,其實對公司有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你或許不會看事情的真相。但是希望你對於給你發薪水的人給予足夠的尊重,不期待你對他們有任何的感激,畢竟都是替股東打工的。

------------------------------------------分割線----------------------------------------------------------------------------
11.21補充:
其實很想刪掉這個回答,我昨天刪除了,今天恢復了,到目前局面,已經大局已定。今早看到曾工發給我們老闆的微信,感覺一片凄涼和悲憤。原來事情的真相併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樣,前海有預謀的想接管南玻,所以管理層做任何事情都是徒勞。

曾工說管理層不隨波逐流,所以被清洗出局。原本前海在14日董事會上先提出讓CEO吳總和CFO羅總辭職,這是因為二者把控的是人事權和財權,這二者是公司經營的命脈。曾工當時還沒打算離職,後面其他幾位副總裁看到前海如此強勢,不尊重管理層,決定辭職。前海這時候讓曾工出面去挽留,但是最終其他人去意已絕。外界傳言因為股權激勵不滿才離職,各位吃瓜群眾可以看看,股權激勵不是管理層定了就算數的,多一點少一點都是可以談的,管理層把自己定位就是職業經理人。南玻上一次股權激勵是2008年,32年的歷史,只有一次,管理層是希望借股權激勵,保持團隊穩定。說實話,股權激勵是要上董事會表決的,6%也好,3%也罷,都不是管理層能夠定奪的。

南玻的股票今天又漲停了,且看資本狂歡到何時?不明真相的散戶們,見好就收,勿被寶能割了韭菜。沒看到獨董都對前海人壽出任CEO投棄權票,這不是開玩笑,這是個切實需要業務經驗的職位。

當然我們也希望寶能能夠注入資本,發展新的產業新的增長點,但是實業是需要一個時間的積累,不像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題材或者概念炒上去。希望南玻穩定,能有更好的發展,希望公司越來越好,給中國的資本收購實業轉型成功起到示範作用。

-----------------分割線-------------------------------------------------------------------------------------------

2017.05.08更新如下:

如今我已經離開老東家,確實有很多的不舍,但是回頭看,離開也是對的。回頭看看,發現現在的新股東,已經改組董事會,董事會裡的9個人都是非專業人士,或許只會對報表上的數字感興趣。很多人或許會說,股東關注報表有錯嗎?是沒錯,但是過分關注就會忽略管理和行業本身的特點。聽說各大事業部調高了今年的銷售額目標,其中海外的從4個億變6個億,以後逐年增長2個億,到2020年12個億,可是海外現在才不到30人的規模,如何短期之內沖這麼多的業績?工程行業的特點就是飽一年飢一年,沒有年年都吃飽的狀況,而且每年都要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有增長,這是不科學的。

目標的盲目性,管理上混亂,或許是現在的大問題。在行業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產品同質化嚴重,南玻的經營管理成本很高加上採購系統的蛀蟲,造成產品價格比較高,所以很難說去一下子搶掉別人的市場份額。每年的業績增長是需要基礎,加上搶別人的蛋糕,才能滿足額外的增長。可現實條件是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給南玻去搶競爭對手的訂單,能保住自己手上的訂單就已經是在給自己續命了。

在決定離開的日子裡還是很糾結,內心做了很多的鬥爭,或許待下去,餓不死也發不了財,升職也沒什麼希望,所以還是及早轉身,尋找事業的新起點。好在還有一個的好的機會繼續做建材,特別要感謝南玻給我的這些經歷,促使個人氣質的成長。

下半年南玻會很難過,各大競爭對手,到處一片亂戰,國內已經消耗得差不多,戰火已經燒到海外市場,期待新的團隊能夠抵禦這一輪的價格大戰。國內經濟不景氣,收款難,都把眼光瞄準國外,但是一頓亂戰之後留下的只能是一地雞毛,客戶回歸理性至少需要1-2年。希望南玻能夠堅持下去,堅持自己的策略不動搖,產品質量上去,服務質量提高,給客戶帶來差異化的價值。

後面不更新了,高管們的離開也是基於股東對於他們多年的行業經驗的不尊重,其實跟錢沒有太大的關係,高管們每年都是幾百萬的年薪。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或許就是知識分子的窮酸迂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該來的總會來,順其自然!

願南玻生意興隆,蒸蒸日上!


這個是因為高管股權激勵要的太多了,大約要6%的股份,而且業績只要15%的提升,一點激勵都算不上,就是直接從公司搶錢。作為股東當然不能隨便讓高管拿公司的錢了,所以高管集體離職。


斗膽妄言,資本舉牌進入一個優質的企業,釋放其積蓄多年的能量,用其技術和品牌,擴充產品和業務線,在行業大環境穩定或增長的情況下,業績增長是容易的,這是寶能自信的原因,如果資本舉牌後,攪亂企業經營,逼走管理層,業績下滑,必然被各方討伐。但如果進入後,業績增長,給員工股東增加了利益,就能受到支持。寶能就能有足夠的底氣。
但長遠來講,一個企業失去了核心文化和支撐這個文化的人,失去了堅守,可能做得大,但一定走不遠的。

別人辛辛苦苦埋頭深挖水源,積蓄能量,夢想一天能形成川流,惠及百姓,奔向大海。資本覺得這個不錯,水源充沛,佔領了這塊地方,想擴充水域造個池塘來養魚。表面上看,比原來水更多了,收益也更多了。但是已經沒有人會再那麼執著的去深挖水源了,挖的人一碰到困難就會放棄調頭。一般企業創始人都有星辰大海的理想抱負,讓產品流向世界,他們會不畏艱難,堅守不言棄,而資本只想養魚,撈夠了就走。最後這會是一池死水。

寶能進駐後,被舉牌的企業業績能增長,但在核心能力上取得進步就難了。


如果我是大股東,我也要想辦法擠兌這些人走!
原因:從集體辭職一事看,就知道這些高管平時應該就抱成一團,甚至是鐵板一塊。這種報團對抗大股東的人是不能留在公司的。就像古代皇帝寧願看到大臣間有鬥爭,也不願他們抱成一團,否則容易江山易主啊!

有一位朋友的說到控制權問題,說自己養的的企業突然說是人家的孩子。好像很委屈似的!

但你不要忘了這個孩子已經被你買給人家了!當初選擇了上市這條路,就應該知道這孩子已經被賣了,你不能這邊數著錢,那邊還要把孩子牽在手中啊!上市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控制權問題。

市場經濟尤其是資本市場是非常殘酷的,就像一位答主所說,市場其實也就是戰場!

PS:上網看了看相關新聞,不太了解其中的曲折。僅僅是個人粗淺看法。


玻璃企業如果現在還沒有涉足汽車玻璃和顯示玻璃的,就等死吧。


只知道散戶們成天大叫姚老闆善庄呀,帶散戶一起賺錢呀!感動啊!原管理層不能把股價做起來,辣雞。


對於普通吃瓜群眾,誰能帶股價漲,就站誰一邊。管什麼感情牌。很現實的。


南玻A高管集體辭職事件 - MBA智庫百科


你們這些搞製造業的辛辛苦苦也就賺這麼點,還不如去搞資本運作。
這反映了兩種做企業的態度,高管集體出走,只是一拍兩散。

一方要求,不講功勞也要講點苦勞,這也是一種情懷;
另一方講,功勞不值錢,苦勞更不值錢。

一方要求企業控制,一方要求資產增值。
一方要求權力,一方要求錢。
結局已定。
現在輿論關注的高管道德、技術流失、人心穩定。無非是資產保值問題。


錢是最公平的,資本市場上誰錢多聽誰的。走了就走了,再請就是了。地球沒了誰都可以活。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如何評價大疆創新 (DJI) 收購哈蘇 (Hasselblad)?
如何評價來自香港和阿布扎比的財團試圖購買 Adidas 旗下的 Reebok ?
如何看待萬達院線2.8億美元收購時光網?

TAG:收購Acquisition | 高管 | 金融 | 萬科 | 寶能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