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佛越來越矛盾了,如果貪求都是惡,貪求菩提為什麼是善?
如果學佛的最終目的是心靈的幸福安樂
那最後豈不是心靈的幸福安樂也成了浮雲?
學佛就像過河。
佛法就像一條船,我們藉助佛法這條船,要從河這邊的貪嗔痴到對岸的覺正凈去,該上船的時候上船,這是放下人我執,
該下船的時候下船,這是放下法我執。您不能現在反詰,既然早晚要下船,我現在上船幹嘛?現在學佛的人都很聰明,可惜聰明得過了度。佛以比喻說,乘著舟上了岸,就不必把舟帶在身上,所以,以貪求解脫之心,去修那無貪的解脫,是沒有矛盾的。於是聰明得過了度的學子們,在還沒乘舟渡過苦海之前,就開始想盡辦法把舟給扔出身外,以為這樣才灑脫自在。
朋友,我覺得你的問題,主要是把佛說的「離苦得樂」與世俗人的「快樂」給搞混了。
朋友,學佛的目的,準確的說,不是「心靈的幸福安樂」,這還是世俗人的欲求,而學佛真正的目的,應該是,出三界,斷輪迴,永脫生死的苦海。
以佛之所教,此娑婆世界,根本就全是苦,本就沒有樂,眾生顛倒,以苦為樂,於是怎麼可能在此娑婆世界求得「心靈的幸福安樂」。朋友不妨試想,當你「心靈」還不曾的「幸福安樂」時,你就會去貪取這種「幸福安樂」,得不到時,你心中就覺得苦;當你某天覺得自己確實得到所謂的「幸福安樂」時,估計你就會開始擔心失去這種「幸福安樂」,於是這又變成了另一種苦;實際上,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逃不了苦的,因為眾生都得面對死亡的恐懼,富貴如帝王也逃不了,而這往往是他們最怕的東西,所以這娑婆世界哪裡有樂可談?而這也正是佛說八苦中的,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只要有所貪,就會有所苦!所以只有真正的離此娑婆世界,才可能真正的離苦,於是才可能有樂。而要想做到這點,目前也就佛所教的菩提之道這一條路,而世間法是絕對出不了三界的,頂多到無色界天。
所以貪求世間的一切,都將成苦,都將落入輪迴,只有貪求菩提,才可能出離苦海。那菩提又是什麼?菩提本無相,於是貪求菩提,也就是貪求「無相」,也就是貪求「不執著」,於是也正是如此,才能對治世俗人對於此娑婆世間的貪求,所以貪求菩提就是在「吃治貪的葯」,故貪求菩提是善的,而這也是佛鼓勵眾生要求佛果菩提的原因。
希望以上的回復對於朋友有幫助。沒錯,貪求都是惡!但是貪求菩提是善,因為「菩提」就是空,貪求空就是不貪求「有」,也就是不貪求,所以是善。
這個問題需要答一下貪求是苦的,有求皆苦,這沒有錯,但貪求不一定是惡的,貪求與惡並非等同,即苦與惡並非等同,如果你是為幫助他人而承受苦難,甚至死亡,能說這是惡的么,你只能說這是苦的,但是是善的而非惡的。這一點需要仔細思考,現在亂七八糟的書實在太多了。
在佛學上來講修行人不厭苦,不懼苦,甚至要自討苦吃,因為多世自作的苦果,是必須要被動承受的,必須苦盡甘來。但是修行人厭作惡,所以有戒律,講究身口意三身清凈,因為作惡是當下的主觀行為,後世必受惡果。
貪求菩提是苦但非惡,自討苦吃,甘願吃苦,因為發起求菩提之心是走正善之路,為了利人利己。但是貪求菩提是證不到菩提的,菩提必須解脫清凈。如同苦行證不得菩提,解脫才能證得菩提。但是貪求菩提是證得菩提的前提,必須自討苦吃,這叫發心求知。苦行就是貪求菩提的一種表現。修行人必有大貪,必吃大苦,否則必不成菩提。為了證得菩提可以捨棄一切,這就是萬世無比之貪,唯有這種貪才能是證得菩提的前提,這種大貪必有大苦,去看指月錄中的祖師悟道都是吃盡大苦而後解脫。最終還是那句話貪求菩提只是前提,證得菩提需要解脫清凈,善的、惡的、非善非惡的,統統解脫。不清凈絕不能證得菩提。以上只是法理解釋,要證得菩提必須實修實證,在身體上心理上必有反應。看了種種回答,好像各位大德都不願破相直論,恐題主菩提心斷。就讓我來做這個壞人,下地獄找地藏王喝茶去。
我今直言告訴題主,你的推斷沒錯。貪求即惡,起心即妄。貪成佛也好,貪菩提也罷,統統都走不出波旬的掌握。學佛必須有正知見。什麼是正知見。佛乃覺悟,成佛是覺悟圓滿的人。覺悟道天地萬物運行規則,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人們覺得可以改變什麼,是妄想使然。正如心經上說,五蘊皆空,其性本空,菩薩,佛都是由此正知見出。佛家稱之為善。妄想以成佛來獲得世俗的幸福,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金剛經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一切賢聖皆因無為法而有所區別。
貪求菩提非善非惡。佛教不讓你作惡,並不是因為他認為有惡的存在,而是為了讓你不漏功德。佛教讓你行善,並不是認為有善的存在,而是為了讓你積攢功德快速解脫。所以,善惡只是修行的工具罷了。因此,金剛經才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今天剛抄完一遍《諸法無行經》鳩摩羅什祖師譯的,竊以為裡面有幾句可以回答您的疑問,若人慾成佛,勿坏於貪慾
諸法即貪慾,知是則成佛貪慾及恚痴,無有能得者是法皆如空,知是則成佛見非見一相,著不著亦然此無佛無法,知是名大智如人於夢中,得道度眾生無道無眾生,佛法性亦然道場無所得,若得則不用明無明一相,知是為世尊眾生即菩提,菩提即眾生
菩提眾生一,知是為世尊您有興趣可翻原經,乾隆大藏經就有,手打真累不貪並非什麼都不想要。
既然學佛,就是對佛法的貪,對成佛的貪。不然為何不去學道教?
佛教是讓你貪真樂,不貪假樂。術語叫「善法欲」。
假樂其實是苦,讓你一輩子一輩子五欲沉淪,六道輪迴。
真樂才是樂。
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成佛才是圓滿的真樂。
真樂始於何處?始於證悟到真相,也就是菩薩七住位的明心。
放心大膽堅定不移地貪真樂吧!
南無佛法僧
學點阿毗達摩就知道了,求菩提的「求」,這個屬於欲心所,就是對所樂之境產生希求,然後這個欲會產生努力(勤)。欲心所應該是通善、不善、無記的。求菩提,屬於善法欲。而貪心所,屬於煩惱,是不善,這兩者是不同的。因此,求菩提,不等於貪求菩提。
並非貪求都是惡,對善法的執著是善,對惡行的貪隨是惡;執著於學習善法對於當下的我們來說是很好的,一直學習、修行到發現善惡都是兩邊事然後……
佛在前頭因果河中擺渡,題主卻在善惡林里徘徊,聽了野狐狸幾句閑扯,說什麼"凡有所求皆是執著,執著解脫也是執著,凡有所願皆是貪求,貪求正覺也是貪求。"就坐在地上發昏撓頭。那狐狸早就偷雞去了,只留下題主在林子里喂蚊子。蚊子眾多,纏繞不絕,題主精血漸涸,終卒。後人憫之,集資為其立碑,上寫:"此處蚊子饞,害死人,過往旅客切莫停留!又有野狐,能人言,擅空談歪理,聽之發昏,切切注意!"
建議題主系統學下教理,這屬於基礎知識。
欲心所,想去做,本身是不定法。可善,可惡,可無記。
貪心所,心的黏附,粘著,不善法。
。。。。。。。。。。。。。另外,學佛的目的不是追求心靈安寧或者幸福,而是斷除不善法,能夠平靜地面對各種順逆境。偏不正面回答。想摺疊隨便。
有年在廟裡住,同寮房住著一位老藝術家。同時有一大學生,對佛教佛法很熱愛,用漢傳居士界的說法,為了把他父親"度"了,把他父親邀來了,他老豆剛到,有著種種新奇感,啥都想問一個為什麼,開始大家很熱心,努力從現象抽出本質意義,後來都不知道怎麼解答。即便是我這麼多疑敏感神經質搞定幾百個疑問才歸依佛教的人,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有天早五點四十做完早課,接著早齋,回來後那位爸爸說為什麼上了課就直接一起吃飯,老藝術家說:"人餓了就要吃飯,不要問那麼多為什麼。就像天這麼冷要穿棉襖一樣,不要問為什麼。"當時我就像日本漫畫的電流貫穿屏幕,忽然間就覺得這句話是一把金鑰匙,都能把沒孔的鎖打開。這就是奧斯卡剃刀,炫酷又華麗。這就是因為愛所以愛,那些想太多的人,有生之年都不會明白。
為啥有的和尚戴個玉或者大串佛珠,有的不戴?為啥和尚開光要用到筆還得大吼一聲開!?為啥要出坡?為啥是早課後吃東西?為啥四點起床?為啥有的和尚下午不吃飯?為啥廟裡要擺四大天王還多一個拿杵的將軍?晚上碗筷發出聲音鬼會害怕那我們晚上要不要吃飯要吃的話會不會不慈悲?這些都可以用四個字解決:________。以後還是要多看看佛陀和祖師傳記,保持趣味性,整天思索"空"是啥境界會很煩,在聞思上聽從固定老師教言,多聽多看多學,這樣適合保留疑問的話題暫時不用想。也不要問,收割的多是讓你更糊塗的話。因為過段日子就明白,問這種問題的你啥也貪不起來。據我的見聞,啥也不說直接開干,不忌諱肉,不搞夜不倒單和過午不食,要去做事從不拖延和遲疑,不猶豫缺乏"思考推理質疑能力"的教徒,反而是得到最多的,無論在世間事業財富積累還是教理實修。
貪求菩提自然也是惡了,如金剛經中云:世尊,我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慾,而我未曾做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慾」,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慾」,如來不應記我所說言:「善現,善男子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如來說名無諍住無諍住」
貪念和我執是聯繫在一起的。
貪戀物質享受,希望自己,自己的朋友親人愛人子女獲得更好的物質享受,這是貪念。
大乘佛法的教義是讓眾生離苦得樂,並不執著於我相,人相。這樣的欲求不能被歸結到貪念裡面去。
而且佛祖所謂的離苦得樂,是一種解脫,一种放下,和我們通過獲取得到快樂的原則是相背的,而我們這種通過獲取得到快樂的狀態,就是佛說的顛倒夢想。
另,如果不注重實修,只是單純地去看一些佛法,當作談資,可能就走的有些偏頗。不能很好地去聞思修了。能問出這種問題的人,不要說學佛,學啥都學不好。聽了可能不服氣。回頭看看這個問題,貪求菩提~菩提就是不貪求,貪求個不貪求。腦袋多糊塗才能搞出這種問題來難為自己。。。就這種邏輯與思維能力學數理化都學不好吧?學語言,也要語言邏輯的。建議多從基礎教理學習。少看二手的書文章。
得先知道佛法名相講的是什麼才有思維的能力,才可以修行實踐
決定做什麼事情之前要知道結局達成的是什麼東西?所以從認識經部宗的名相吧!
什麼是分別心、眾生有漏的輪迴因與涅槃寂靜。首先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經部宗說 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全部是現前識沒有分別心
第六識(意識)接觸對境所緣第一剎那 是現前識,凡夫無法發現「現前」的存在第二剎那以後全是分別心(何謂第六識的分別心,既我執、煩惱)
但分別心並非完全顛倒、無用。
眾生對佛法、四聖諦、緣起性空、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等隱蔽法靠義共相,透過「比量」了解,無法以現量認識。有比量才會有現量。現證時義共相會消失,但此之前必須要分別心正確的認識佛法人無我法無我的比量。可惜凡夫的分別心多數不會不懂不在佛法「比量」聞思修
欲界眾生的分別心卻多數用在喜歡欲樂,造更多的業,增長我的執著,比如小孩子不懂這個世界,第一次看到火,知道碰到他身體會痛,安立為火,那麼小孩子對此事物有概念名相了,以後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看到他就知道它的名相叫火,他的性質是燙、藍色紅色等等。但越長大接觸的世界越複雜越接近五欲,內心隨著環境氣氛慢慢串習。佛菩薩叫我們這個世界叫堪忍的世界,南閻浮緹的人長期間都有忍受十惡、造十惡。分別心的其中壞處:比如昨天的我的肉身是無常法(色法、心法都是無常法),但我們心想起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卻以為是常法。甚至有80歲的老人家依然覺得自己明天不會死亡的!眾生對色法、心法等無常法執著為有我、並執著為常法
無常法:自身剎那變滅之法常法:非剎那性變滅之法愛惡親疏很粗淺的看到就是:不止對外在人事物執著為恆常,而且執著有我故,分別心認為我喜歡的人、對我好的人,一定是覺得恆常好或思維里放大他好的部分。對我不好的人總體一定不會好到哪。
凡夫的分別心義共相就是如此頑劣。從自己的意識認定別人如何,而非從(真實的他)判斷。意識中的他與真實的他好像划上等號無法分別。欲界的貪愛基本都是財色名利睡,所造善惡業快成熟,變化多端大起大落,屬不定業。
色界天成就世間的禪定功夫,無淫慾、無淫行,享受比人美妙的多的境界,屬定業。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雖然沒有前七識,但還有細的阿賴耶識,屬定業。苦諦粗淺的說即是眾生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這種苦來了馬上就看得到感受到
比如身體的病痛,生氣時的心痛,馬上可以看出來的這類的苦諦壞苦:這種苦,不是馬上就知道,但它終究會變成能讓我們感受到的表層的苦。比如坐久了身累心悶,一站起來就覺得好舒服,這種舒服隨著時間變長,就會轉變成苦。連續站兩小時,繼續覺得苦,那時一坐下,馬上就又覺得舒服,但這種舒服不會持久,之後又變成苦。吃飯喝水、行、住、坐、卧也是這類苦諦
行苦:所謂行,是誰讓我們行?是業與煩惱。我們連一個呼吸的自由都沒有,即便只是一個眨眼、一次呼吸。都是在業與煩惱的控制下產生的。所有的行為,都受著業與煩惱的趨使,這就是行苦。
三界中的眾生,都在苦諦中,有的是在很明顯的苦諦中受苦;有的在表面是樂,但卻很快轉成壞滅的壞苦中感受苦;有的雖然沒有表層的、變化快速的苦,但卻在完全無法控制的行苦中受苦。
集諦是煩惱與業,所有的集諦上都有以下四種行相
集諦行相:因、集、緣、生因行相:【因】的意思是,前面我很不想要的苦都是從它而來,這也是為什麼在願斷集諦之前要先知苦諦,因為知道直接苦的東西,心裡很不喜歡苦諦,輪迴的果報部分,當知這些苦是從業與煩惱出來的,心裡馬上會生起不喜歡業與煩惱的心。
集行相:一個業造作出來,有很多果報。【集】的意思是,很多的果報在一個因上面,所以還更壞。業與煩惱是苦的因,但是它不只是一個苦的因,不只生一個果報。也就是說,一個因有產生很多果報的能力(後面說到)。
緣行相:【緣】的意思是,業與煩惱之間一直都是好的緣,沒有障礙。無量無邊的業與煩惱,彼此之間百分之百地互助,一點都不會互相傷害。而善根就不是這樣,彼此各做各的、能力不夠強。
業與煩惱各個能力都很強,互相幫助的特別好。這是【緣】的意思。生行相:講到互相幫助,平常我們若去幫助別人,做自己事的時候,力量就會變弱。那麼,所有的業與煩惱互相幫助,其力量會不會減弱呢?不會。煩惱與業越幫,其力量會變得更強。【生】的意思是當煩惱與業互為助伴助緣的當下,自己本身的能力不會減弱,反而更有能力產生直接的果報。
透過集諦的四行相的思維,更會覺得「業與煩惱如此可怕,有什麼辦法可以出離這些集諦煩惱業引起的苦諦」 集諦可分為業集、煩惱集。這兩者出現的順序,先是煩惱集,而後是業集。已經出現一個能產生的果報,就稱為業。在業尚未產生前,心裡有很多想法、煩惱。煩惱可分很多階段,慢慢地就造作出業。就業與煩惱而言,煩惱是因,業是果報。先是煩惱集出現,之後是業集出現。業集與煩惱集的差別在於,煩惱集還不具感果報的能力,但由煩惱造作出很有力量、能感得果報的能力時,就是業。這些業以惡業來說粗略地分,就是十不善業
身三:殺、盜、邪淫(邪淫與淫行不同)
語四:妄語、兩舌、惡口、倚語意三:內心煩惱的貪嗔痴業集之前是煩惱,身業、語業而言每個前面都有貪嗔痴;三個意業也是,貪慾的前面有貪煩惱,嗔恚的前面有嗔煩惱,邪見的前面有痴煩惱。所有十不善的前面一定都有煩惱,這些煩惱就算是煩惱集。
業集之後是【果報】
果報可分為—異熟果、造作等流果、領受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異熟果:【異熟】的意思是死後投生到另一個地方。比如殺了眾生的話,一定會投生到三惡道。至於是三惡道的哪一道,就要看所殺的對象。殺的若是人,業力最重;殺的若是動物,就要看所殺動物五蘊感知大小、靈性的層次。比如殺的若是修行如往昔佛陀所說三十七道品願斷除人我執、法我執,發心愿證得佛的四身果位(化身、報身、自性法身、智慧法身)的這些未見道的人,這是很重的惡業。
造作等流果:如現在殺眾生,來世自然會一直想要殺眾生,這是造作等流果。從小就可以看出來這種等流果。
領受等流果:如造了殺業,來世被別人殺,是領受等流果。
增上果:以殺業的增上果為例,生病吃藥、看醫生,都沒有什麼用,與人老了四大失調精神衰退的業不同。我們用的東西,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
士用果:如煮的飯或食物不好吃、給人的東西無法對別人產生幫助、種的菜、藥材都不出來沒有收成,生活中種種受用都不成功。
所以題主知道我們所說的五欲的樂:比如貪愛某人、內心升起覺得這個物質怎麼那麼漂亮時,其實超過了本來真實的這個物質它本身,也就是意識中執著它與真實它的差距,因凡夫的分別心
分別心也有不同的—佛法次第修證的實相 —顛倒邪見執著有我這個屬後者。眾生沒有修證到人無我之前無法用現前識明了。而且把人、物質執為很實在有的,由於認為這些人、物質是實在有的,在實在有之上就會認為是常法,更加高估事物它本身。【重要的是】而希求成佛是隨順出世間的因,並不是希求輪迴有漏之人天福報的顛倒心,而是厭離欲界色界無色界願證得人無我。
造惡自然使身邊環境氣氛還有心更頑劣惡劣的增上生更加強盛世間的善業哪怕孝敬父母、施捨食物給小狗也是善業,但若希求人天福報而作,是有漏福報(有漏就是瓶子有個洞,裝再多水也是不停的消耗,不造善而大行十惡遲早受用福報用完就墮落)的善法,外道與世間人即是如此發心。而要證得聖人果位聞思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知道四聖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補特伽羅無我、緣起性空法義。布施是菩薩六度其中一度,最重要的還是般若度!
補特伽羅指(有色法心法的眾生)
補特伽羅無我指(一位補特伽羅,已證人無我、阿羅漢)而補特伽羅屬於無常法,補特伽羅無我屬常法這是苦諦集諦的淺、短的說,我們要證的是滅諦,行持的是道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跟幸福安樂是兩回事。
有個詞叫:善法欲。
推薦閱讀:
※如何選擇皈依寺廟?
※既然說人的福報是靠修布施而來,為什麼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念地藏菩薩聖號,也可以衣食豐足不為金錢發愁?
※作為佛弟子,你中過那些已拔除或還未拔除的魔箭?
※佛道是一家,但為什麼道家存在房中術,佛家戒律卻徹底提倡禁慾?
※在佛家「隨緣「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