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公布的 NgAgo 基因編輯過程修改了哪些地方?會比較好操作嗎?

Addgene: nls-NgAgo-GK


這麼久回答還這麼少,我簡單說下我的看法吧

1 血清品牌: 莫名其妙,可能他沒怎麼用過進口血清覺得高大上吧。只要不是民海那種自帶污染的血清就行

2 293貼壁不牢: 常識,無意義

1 TE換成弱鹼性水:因為DNA很穩定,現在實驗環境都變好了,不太真的需要TE來保存DNA,而EDTA又經常干擾酶切反應,所以大多都簡化成用水或者Tris-HCl pH8.0了。Sigma和QIAgen的miniprep都是Tris-HCl或水洗脫。使用TE的實驗室已經成了少數,那麼多重複不出來的不可能都用TE。

2 二次轉染: 這是一個實驗室常規方案,並非韓先生獨創,但提升轉染率還有很多方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別把那麼多實驗室都看成傻子

1 支原體: 常識+常規

2 細胞培養不用EDTA: 這不是培液的常規成分,要有才奇怪了

3 轉染用lipo 2000: 常規,3000尚未普及。

4 自己合成pDNA,不可以公司合成: 莫名其妙的要求,不是每個公司都像國內某些外包公司那樣不負責任的。倒像是想給試圖重複的人增加一點人為障礙。

總結:這整篇給我的感覺是缺乏乾貨,隔靴搔癢。很多內容像是充數的,寫在給本科生的學生實驗指導中倒是不錯,而不像是給同行專家看的。


韓的新版protocol做了幾處小的變動,但與舊版沒有本質的區別,或許改動的地方早已有課題組嘗試過,比如多次轉染gDNA。(新版protocol下載地址: https://www.addgene.org/static/data/plasmids/78/78253/78253-attachment_OG34WIqLRecj.docx )

既然題主問的是「修改了哪些地方」,那我就把修改之處羅列一下(題主的問題不是「這些修改對於實驗(重複性)有沒有影響」,所以我只羅列修改的地方,至於實際效果,等待其他課題組跟進的結果報道)。

韓的新版protocol里分為Cell culture Transfection Genomic DNA
extra
ction三部分。在Cell culture部分,修改有:

1. 血清品牌由 Hyclone 變更為 Gibco ;

2. 增加了293T 細胞貼壁不牢的提示(Since 293T cells are not firmly attached, be gentle and do not disturb
cells when changing medium.

Transfection部分,修改有:

1. 溶解NgAgo和gDNA的溶液做了修改:NBT里使用的是0.5xTE(5 mM Tris-HCl, 0.5 mM EDTA, pH 8.0),新版protocol里改為H2O (pH 8.0,
alkalization by NaOH);

2. 增加了補轉gDNA的建議,原因是提高gDNA裝載到NgAgo的效率 (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DNA loading to NgAgo, sometimes multiple transfection of gDNA
helps).

Genomic DNA extraction部分就沒啥好說的。

在新版protocol中,後面還加了一個注意事項:

1. 避免支原體等的污染 (NgAgo/gDNA system is
extremely sensitive to contamination of intracellular bacteria (including
mycoplasma));

2. 細胞培養過程中要避免使用金屬離子螯合劑 EDTA,因為NgAgo需要Mg2+ (Because Agos need
magnesium, avoid EDTA when detaching and seeding cells into the plates for
transfection.);

3. 轉染使用 Lipofectamine? 2000,避免使用 Lipofectamine? 3000 ( since the supplement
P3000 interferes with ssDNA transfection);

4. 自己使用4 PNK (Biolab)磷酸化gDNA,即不要到公司直接合成? 磷酸化後溶解到pH 8.0的H2O中 (5" phosporylation of
ssDNA guide by using T4 PNK (Biolab))


推薦閱讀:

(2017)韓春雨事件為何再無下文?
高等數學和生物技術有什麼關係?
蛋白質攝取多少會中毒?
為什麼轉基因技術在社會上有如此大的爭議?
食品安全可控嗎?

TAG:基因 | 生物技術 | 韓春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