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第四波單身浪潮的到來?

【單身人口近2億 中國第四次單身潮來襲】國家民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全國的獨居人口已從1990年的6%上升2013年的14.6%。單身獨居群體日益龐大正隨著中國第四次單身潮的到來而日益顯現。
看到有這麼多人陪我單身,我也就放心了。


媒體又開始滿嘴跑火車了。

什麼時候又出來第四次單身潮這種概念了。
不好意思,從來沒聽說過。
反正,據我所知。

單身本身就是常態。
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進入後現代化的過程。

我朋友在瑞典。
他們結婚的人很少,都是同居關係。
有《同居法》。

單身的人數也是超級多。
因為大家都比較喜歡自由嘛。

只不過他們在一起了,就只是同居,分開了,就找另外一個人同居就好了。
生了孩子國家養。
啥也不愁。

現代社會裡。
可能單身是一種新常態。
以後大家遇到對的人,陪著你走一段。
然後到站下車。

運氣好,你也許能碰到陪你走一輩子的人。
但可遇不可求。

能陪你走一段是一段吧。
也是一段的回憶。
但大部分是時間,還是要靠自己去走下去。
做好自己,愛你的人,會自然來到。


瀉藥(另外一個問題的答案,偷個懶不過分吧?)

聖經《創世紀》中,亞當被上帝創造出來,獨自一人生活在伊甸園中。耶和華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於是從亞當的肋骨中創造夏娃。「神看見了婚姻是人所需的,於是上帝為人預備好」。

(後來兩人偷吃禁果,上帝見不得他們撒狗糧,把他們趕出去了!)


至少在西方,這是婚姻的神聖性的證明,同時也意味著對單身和獨居的反對。但耶和華肯定沒有料到,現在他的信徒們正在背離神的旨意的道路上風塵僕僕。越來越多的人正獨自生活。離婚率日漸升高,許多人甚至選擇不婚。獨居變成一種常態,甚至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在美國,超過50%的成年人單身(16歲以上),31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


除了梭羅對自己在瓦爾登湖的獨居生活唯美的描寫外(他傲嬌的說:我再也沒有興起過需要人類鄰居來陪伴的念頭),獨居歷來被視為可憐並且可怕的。在古代,流放,是一個僅次於死刑的懲罰,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死亡更加容易接受一點呢。亞里士多德宣稱:「被孤立的人……與神靈或者野獸無異」,而魯濱遜對獨居的無限恐懼,直到在沙灘上發現人的腳印才終於得到拯救。社會學同學們應該清楚,《孤獨的人群》和《獨自打保齡球》中對社區共同體衰落的種種消極後果的可怕描述。社區衰落的後果,可能是創造一種「獨自生活並獨自死去的神秘社會」(《熱浪》)。1995年,熱浪席捲芝加哥,在美國的城市和其他地區數以千計的人獨自在家中死去,不為家人、朋友所知,而高度孤立的生活是造成他們死亡的重要原因。

(魯濱遜對獨居的無限恐懼,直到在沙灘上發現人的腳印才終於得到拯救)

(1995年芝加哥熱浪導致數以千計的人死去)


獨居,常常是不婚和離婚的後果,但它自身,作為一個越加普遍的現象,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更加重大。


獨居,並不一定是不婚,但二者常常是伴生的。關於離婚率上升,不婚主義的論著汗牛充棟,也不需再在此饒舌。那麼,為什麼獨居如此常見呢?


如果要給這個問題一個最簡短的結論的話,下面這句話或許大而無當,但無疑最為恰當:獨居是現代性生活的形式和後果。宗族、村落、單位、家庭在現代社會都不同程度的式微、解體。現代生活讓個體從傳統的庇護形式中脫離出來,生存變成了一場單打獨鬥,獨居不過是這種生活狀態的寫照而已。


現代性帶來了個體主義。個體主義興起的一個後果,就是獨個體選擇從集體、家庭的物理空間中抽離出來,「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個體主義興起相伴生的是「共同體」和家庭的式微。共同體、家庭在以往並沒有為個體自由選擇留下多少空間。個體主義本質上注重個人自由,因此在個體價值觀、利益與集體、家庭有衝突時;或者他拒絕社會對自己的預先安排,決心實現地位、職業的向上流動時;或當他意識到自己要為宗族、集體、家庭作出巨大犧牲時,獨居就成為一種選擇:後者更加舒適、輕鬆,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


這是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的冷酷預言。資本主義的理性化趨勢必將席捲生活。個體主義的原則更加激進:個人最主要的義務在於對自身負責,而非對他的伴侶或者孩子。現代生活的經驗告訴人們,追尋成功和快樂並不依賴於個體與他人相連。個體主義對我們的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尖銳的挑戰,但歷史上從未有一個時代對個體如此推崇,貝克說「在人類歷史上,個人第一次成了社會再生產的基本單位「。


女權主義的興起,是導致單身、獨居的另一個深刻社會變革。她們對自己權益的珍視和奮力爭取直接導致了晚婚和離婚率的上升。如果女性能夠掙得足夠的大洋來養活自己,在職場上大展身手,她就有能力選擇不結婚,去囿於廚房,相夫教子。上世紀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權主義者說了:「一個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條魚不需要自行車」。

(「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在親密關係中,當個體意識到親密關係帶來的收益並不足以讓他放棄個體自由,付出相當地經濟利益、情感時,他/她也就不再選擇涉入親密關係,或者儘可能的將單身狀態延長。當前中國社會男女比例感人,親密關係維持的成本太高,而年輕人們正爭分奪秒為未來奮鬥著。「單著單著,就剩下了」也許並沒那麼可怕,「單著單著,就上癮了」,才是中國廣大大齡單身青年父母們的心頭大患。所以你看,「我還沒玩兒夠呢」,不光是你對女神告白時收到的一紙判決書,在內心無限悲痛的空檔,你也要擦乾眼淚,批判一下作為現代性後果的個體主義對青年社會生活方式上的深刻影響。

當然,獨居對很多個體來說,也許是一種被動的選擇。現代性生存方式是一種「流動」的生存方式。這種流動包括了物理空間、社會階層、關係網路。流動給社會帶來了活力,但它同時意味著不穩定,沒有安全感。當前中國城市化進程波濤洶湧,大量人口快速流動。而年輕人是城市化的主力。因此,年輕人更經常性的處於與家庭的分離狀態之中。漫長的教育周期,還要工作穩定,選擇一個落腳紮根的城市,攢夠了錢買房(哎呀太難了,還是等父母攢夠了錢買房)。獨居是漫長流動過程中的臨時狀態,這種狀態可能很快結束,也可能時日漫長,成為生存常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獨居是一種被動選擇,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處於這種狀態。

(獨居對於留守老人,失獨父母更是無奈的生存現實)


誠然,對於年輕人來說,獨居並不那麼可怕。一個社會學家也不會想著搞個大新聞,把獨居批判一番。事實上,獨居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無需從道德上予以訓誡,或者因此無比焦慮。單身者的社交質量往往更好,沒有了別人的監視,個體不再壓抑,也更容易發展自己的興趣,自由尋找其他有共同價值觀的個體。而獨居的普遍化,也將重塑思考親密關係和婚姻的理解。

最後,現代社會中,獨居何以可能?現代社會,人們利用自己豐裕的財富,將自己與他人分離開來,不但因為他們想,更因為他們能。


首先,現代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讀書旅遊上知乎,養貓養狗養小豬。個體比以往更加註重自由隱私,但同時他又可以流連在豐富地公共生活中:關心時事熱點,關注美國大選,還關心轉基因危險不危險。

(讀書旅遊上知乎,養貓養狗養小豬)


其次,現代社會提供了一整套的支持系統。獨居者並沒有太多後果之憂。貨幣可以購買各種服務,修水管換燈泡,市場經濟明碼標價,沒有男朋友也不是大問題。社會保險健全,也不至於老無所依;社會規則明確,就算受了欺負也可以訴諸法律,不用打電話去叫一車麵包人。

最後,獨居並不就意味著孤單和自我隔離。互聯網、手機為跨越空間的交往提供技術基礎,排解個體孤獨。交往形式發生了變化,交往內容和質量也可以保證。互聯網、手機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流,避免了與社會的脫節。它們事實上也提高了人們參與公共生活的熱情:最近的美國大選,難得的讓中國人民實現了全民參政議政。


誠如題主所言,終於有人陪我單身啦,單身汪要統治世界啦。好開心咩~


單身≠不幸福,結婚≠幸福,

相反,
單身有可能意味著幸福,
當然,也可能意味著不幸福,
結婚有可能意味著不幸福,
也可能意味著幸福。

只是,
很多人沒有這種思考能力,
或者拒絕去思考。
一看到單身二字,
立馬聯想到不好,
並作可憐自嘲狀。

我想說,
這樣的標籤化思維,
真的很可怕,
實在要不得。

大家有沒有想過,
人活著是為了追求什麼?
是為了擺脫單身?
是為了結婚?
還是為了追求幸福?

如果,
結婚=幸福,
那麼擺脫單身去結婚,
自然是很正確的選擇。

但現實是,
結婚≠幸福,
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人是否能夠幸福,
並不在於你是否單身。

而實際情況卻是,
很多人關注的點,
仍是放在單身與否上面,
這樣去捨本逐末,
隔靴搔癢。
到底是因為人們缺乏思考?
還是因為媒體有意渲染?

每次看新聞,
媒體總是反反覆復強化人們對單身的刻板印象,
他們不直接告訴你他們想幹什麼,
他們不說「嘿,你們應該這樣想」,
但是他們知道人們的腦子會怎麼思考。

他們就把信息硬塞給你,
什麼「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
什麼「6%上升到14.6%」,
什麼「第四波單身浪潮」,
刻意製造的概念,
聳人聽聞的標題,
無非是想吸引眼球,增加流量。

他們知道人們看了這些新聞後的反應,
他們知道人們的腦子會怎麼運行思考,
媒體只需要給出「部分的真相」,
就可以達到製造話題的目的。

是不是只要不單身就好了呢?
顯然不是。

所以,
朋友們,
請將你們的視線從是否單身上面移開,
不然就中了媒體的計了。
如何才能幸福地過一生,
才是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那跟你是單身,
還是已婚,
並無直接關係。

希望大家能戒驕戒躁,保持理智。


感覺好安慰,終於趕上了一個潮流呢。


我想知道前三波是什麼時候?前三次都發生了什麼
今年周歲24歲,虛歲25歲,身邊的同齡人陸續結婚了,也很多人來問我,有一個阿姨來問我,身邊你的男性朋友沒有能結婚的嗎?兩個月問了我三次同樣的問題,我說沒有,我也還不打算結婚。
如果能遇到彼此喜歡對方,在一起相處也很自在舒服,也對人生同一個方向的計劃和選擇,那麼一起走下去是不錯的,有個跟我有相同的興趣愛好的人,可以有話聊最好。
沒有呢,也不錯,我自己一個人生活的挺好的,不覺得寂寞也不覺得無聊,甚至覺得非常有趣。
但是,因為到了年齡,該找個合適的人結婚了,然後就結婚生孩子了,面對一個你根本覺得無話可談的人,在合適主流的生活中度過了你短暫的一生。我才覺得可悲。
一段旅程中,能有一個好的旅伴最好,沒有也不錯,就怕是一個糟糕的旅伴。


前三波是啥時候?


遇過的姑娘越來越多

卻越來越想一個人
一直一個人…
唉…


雖然身邊的同齡人都已婚,很多比我小的也都結婚了。但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遍布著不計其數的大齡剩男剩女,比起婚後的空虛和壓力,至少一個人不會真正孤單,洒脫自由的過著每一天。那些結了婚就想離婚的,有了小孩就不敢離婚的,每天忍氣吞聲各種抱怨卻秉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其實單身狗真的挺好。


我也看到百度首頁上的這個第四波單身浪潮了 我比較關心的是 天朝真的對單身有那麼多限制么 購房啊 生孩之類的 感覺深深的惡意


感覺這是個高級釣魚帖


單生又不會死


第一次,1950年《婚姻法》公布並施行,人們的離婚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

  「文革」前(1949—1965年),廢舊立新的「正當理由論」離婚觀。

這一時期為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們的婚姻觀念發生了大的革命,舊的封建的、婚姻觀被新型的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的婚姻觀所替代,男女平等的觀念正式從制度上予以確立。

第二次,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批知青返城,導致有一大批單身人士出現。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逐步從封閉走向開放。婚姻質量日益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人們在徘徊、思考中尋求建立在個人幸福基礎上的集合與離異,以此來尋求個人的價值。

第三次,與前兩次截然不同的是:他們不是被動單身,而是主動選擇單身。

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當時,追求自由、快樂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爆發,1980年《婚姻法》修改後,「感情破裂」這種很難量化定性的指標可以作為離婚的合適理由,離婚人口突然劇增。

以上是網上搜索來的前三次單身浪潮


該找到的總會找到的!


先回答前幾次是什麼時候呢?我就直接搬百度百科內容
中國內地曾經出現過幾次單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受首部《婚姻法》影響所致;20世紀70年代末,知青為了返城紛紛離婚,引發了第二次單身潮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引發傳統家庭觀念的轉變,第三次單身浪潮來臨;到了20世紀末,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女性自主意識的提升,第四次單身浪潮逐漸顯現,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而且還帶動了「單身經濟」,據調查30.35%的單女在「攢錢買房」,比例超過了「買衣服和美容」,如今這種浪潮更明顯了。

很明顯,現象主要發生在北上廣地區,因為那裡有錢,特別是容易發生在那些人美錢多的女人身上,她們更傾向於選擇收入更高人更帥素養更好錢包更鼓的暴發戶,但這種唐僧肉畢竟比較稀有,然後就變成了找不到對的人就不結婚,這是女性經濟能力提高的必然結果吧,很正常。


看著這問題下的幾個回答,很疑惑什麼時候知乎和百度貼吧合併了


我想看看是單身男生多還是單身女生多?


1.沒合適的彼此。
2.一個人過的可以很嗨。
3.覺得還沒準備好婚姻或者有對象的生活。
4.還有隱婚的算單身不?
5.個人覺得不具備找尋另一半的條件。

(呃……有同性伴侶的是不是也算調查里的單身?)
歡迎補充~


我只想知道前三波是在什麼時候


市場-2億,痛點-單身,能不能掘金?


推薦閱讀:

已經工作的留學單身狗,如何混入學校泡妹紙?圖書館貌似不可行啊。?
一個人單身久了是怎樣的感覺,是否會不習慣兩人相處?
單身久了會有什麼想法?
心理學實驗中,區塊(block)、處理(treatment)、條件(condition)這些概念有什麼區別?
單身狗怎麼過七夕?

TAG: | 單身 | 單身貴族 | 脫離單身 | 解救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