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一下媒體,江一燕到底支教了多久?

不可能是整整八年吧?


這麼多洗地的,為什麼沒人告訴我她每年支教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還得我自己去百度,而且支教地點是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這地方每年有太多的人慕名而去了,所以,我更覺得她是去度假的,而其動機就更值得懷疑了。

  南寧晚報4月22日報道 近日,共青團中央公布了2016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入圍百人名單,眼尖的網友發現(呵呵),崇義友善好青年中有江一燕。

  江一燕入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長期前往廣西山區公益支教。江一燕愛上大山裡的孩子們,也是一個偶然。那是2006年,江一燕去廣西巴馬縣東山鄉小嘎牙村拍戲,在那和廣西作家凡一平等結緣。從南寧下飛機坐車到巴馬需要6到7個小時,從巴馬到東山小嘎牙村又要一個多小時。沒有電,沒有車,每天都要爬山到村裡,如果下雨還會有泥石流,每次去都有一種冒著生命危險的感覺。

  在那個幾乎是原始狀態的村莊里拍了三個月的電影,江一燕認識了村裡的一些孩子,她內心被深深震撼了:村寨里一間幾平方米的小教室,由於沒有老師願意來而廢棄了。孩子們只能每天翻山越嶺,走將近兩個小時的路,到長洞小學上課。孩子們的腳因為翻山越嶺而磨得又黑又腫。那時村子裡有20多個孩子,許多孩子都輟學了。學校簡陋得不能再簡陋了。晚上,五六個學生擠在一張木板床上睡覺。離開小嘎牙村時,江一燕心裡若有所失,小嘎牙村的孩子們懸在了她的心上。

  為當地小學設立獎學金,給學生們建廣播站、蓋教學樓、購置新校服、送學慣用品、開運動會……這些年,江一燕每年都會抽出一個月的時間前往山區公益支教,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吃一樣的飯菜,住一樣的木板床,認真地去每一個孩子的家裡去探訪,了解這些留守兒童真正的需求。而每年的這一個月對於江一燕來講,是一段無比珍貴的公益假期,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工作。江一燕坦言這些年的支教生活,反而是孩子們給了她更多心靈上的感動。

http://ent.163.com/16/0423/00/BLA2SKOD00031H2L.html

東山鄉焦點年夜學(統領長洞年夜學)校長蘭晟講述記者,江一燕每一次來鄉村親自給長洞年夜學的孩子們上課。「她給孩子們上音樂課、美術課、手工課以及體育課,走到那邊,那邊就有歡笑。而她每一一次來到,孩子們都哭著為她送行。」最使巨匠激動的是,江一燕作為一名明星,不涓滴的架子。每一一次,她以及自願者們到黌舍後,起碼都要住上一周,正在簡陋的房間里打地鋪,以及外地的老師一路摘菜,以及師生們吃同樣的飯菜。這七年里,江一燕給孩子們帶來了校服、籃球、球鞋、蚊帳、被子、吉他、畫筆……她還出資正在黌舍建廚房,建播送站,並設立獎學金。2009年,正在她的致力下,長洞年夜學舉行了第一次舉止會。跳繩、拔河,孩子們的臉上裸露開心的淺笑。以後,該校校長為江一燕奉上了答謝錦旗,並明確把舉止會作為一個傳統,每一年繼續上去。2011年,江一燕列席第六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事先她在巴馬山區給孩子們放映片子。那是江一燕已經給孩子們許下的信譽。外地村平易近講述記者,江一燕設法從縣城弄來了放映機,自身學會了放片子。片子是露天放映的,孩子們以及四周的村平易近都跑來看,巨匠坐正在石頭下台階上,那局面使人難忘。

http://www.renren321.com/FilmNews/gossip/2015-10/17897.shtm


八年,每年一個月左右


今年已經是第九年啦 不用質疑 爬迷都懂


廣西巴馬縣東山鄉小嘎牙村,這個地方的確是很窮的。不過,即使是1個月,還是要為其點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77天》?
江一燕的攝影到底是什麼水平?
如何評價極限挑戰中江一燕的表現?

TAG:媒體 | 支教 | 江一燕 | 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