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加多寶是中國商界營銷之巔?
如果真是營銷之巔,應該趁著二胎是熱議的公共話題,搞一個簡短有力、打動人心的公益廣告:
生二胎,加多寶。
還可以踩前任一腳:
年輕加多寶,避免枉老急。
但踩前任格局有點低,狗肉上不了席,還誤傷丁克,只能搞個段子傳播傳播。
因這是品牌戰略失誤的經典案例:
因這是經典理論反思的經典案例:
1,加多寶在王老吉階段的品牌廣告影響。
2,加多寶在與現王老吉的商標公關影響。
3,加多寶在與現王老吉爭行業領導品牌。
4,加多寶在與現王老吉掙誰才是真正宗。
5,加多寶在與現王老吉競爭中各種燒錢。
4,定位理論風靡中國受追捧的經典案例。
5,中國商界對定位理論的反思和理性化。
難道不一會兒特X特的某位會出來發軟文么?
XD
生意那麼差了么。。。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涼茶,喝,還是不喝?》:
「王老吉」涼茶據說是廣東鶴山人王澤邦(乳名王吉)於1828年開始銷售的產品。目前做為植物飲料銷售,其標明的成分為「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後面的7種都是中草藥(「蛋花」不是指雞蛋,而是夾竹桃科有毒植物緬梔的花)。
和其他廣東涼茶一樣,「王老吉」據說具有「清熱去火」的保健功能,「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廣告早已喊遍全國。
但是此前已有人在找「王老吉」的麻煩。2005年,職業打假人劉殿林以王老吉涼茶含有夏枯草中藥成份、擅自添加《食品衛生法》所明令禁止的藥品為由起訴王老吉涼茶的銷售商和廠商,被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等理由駁回。2007年,重慶市法律工作者況力彬稱喝了王老吉涼茶後出現頭暈,該涼茶添加了夏枯草,違反了《食品衛生法》,再次起訴王老吉涼茶的銷售商和廠商,被法院以夏枯草能否作為涼茶配料不屬於本案審查範圍為由駁回。最近又有杭州人葉征潮認為自己的胃潰瘍是由於飲用了王老吉所導致的,起訴王老吉違法添加夏枯草。
王老吉以及許多廣東涼茶之所以使用夏枯草,是由於中醫「取象比類」、「天人感應」的牽強附會。夏枯草據說在夏至後逐漸枯萎,中醫理論因此認為它生來有「純陽之氣」,所以才一遇陰氣即枯,所以就可以用它來「補厥陰血脈」。但是,迄今並沒有任何嚴格的臨床試驗證明夏枯草對人體有什麼功效。
用自身的經歷難以確定某種疾病與飲用某種飲料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不過,王老吉所含的夏枯草成分具有毒副作用,是有科學證據的。主要的證據來自動物實驗。有些人對此很不以為然,認為中草藥已用了幾百上千年,經驗已足以證明它們很安全,不比動物實驗更有說服力嗎?
這種說法雖然在中國人中很流行,卻經不起推敲。一種藥物被使用了幾百幾千年,並不能證明其無毒。如果一種藥物的毒性很強很急,吃了以後很快就出現嚴重反應乃至致命,那是有可能通過經驗發現的。但是有的藥物毒性,特別是毒性較慢、中毒癥狀不那麼明顯,例如要經過幾年、十幾年才會出現癥狀的慢性毒,能導致癌症、畸胎、肝腎損傷的藥物毒性,是很難通過經驗摸索出來的。因此用動物做毒理學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讓動物服用大劑量的藥物,以此推測長期或大量服用藥物所造成的後果。也可以解剖動物的身體、器官,發現藥物對器官造成的傷害。這些都是經驗不可能發現,也沒法拿人體來做實驗的。
實際上中醫典籍對夏枯草是否有毒,有相互衝突的說法。《神農本草經》將夏枯草歸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葯,而《本草綱目》則稱其「無毒」。科學的證據更為明確。有多項動物實驗表明夏枯草能導致不良反應。夏枯草的乙醇提取液能抑制小鼠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皮下注射可使動物胸腺、脾臟明顯萎縮,腎上腺明顯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漿皮質醇水平明顯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這些都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種免疫抑製劑,長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服用夏枯草水提物能使小鼠的血清丙氨酸基移換酶和血清天門冬氨基移換酶的值都明顯升高,說明夏枯草還有肝臟毒性作用。
臨床上,有幼兒因服用含蒼耳子、夏枯草和雞內金的中草藥3個月導致急性重症肝炎而死亡的報道。也有報道因服用夏枯草導致過敏,表現為皮膚瘙癢、丘疹,甚至因過敏性休克而昏倒。
有的人承認喝涼茶有可能會讓身體出問題,但把這歸咎為不懂亂喝。比如,一種說法是「胃寒」的人不宜喝涼茶。胃寒是中醫術語,是很模糊的描述,大概相當於胃酸分泌過少導致的消化不良。但是夏枯草的不良反應主要發生在免疫系統和肝臟,與消化系統並無關聯,所以不管是胃寒還是胃熱的人都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當然,藥物都難免會有不良反應,有時為了治病只好忍受其不良反應,但是前提是不良反應不是特別嚴重,而且該藥物確實是有療效的。如果一種藥物並沒有被證明對身體有何益處,卻已知會有毒副作用,那麼還去服用它,顯然是很不明智的。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喝涼茶對身體會有什麼特別的益處嗎?許多人認為有,「怕上火喝王老吉」嘛。「上火」也是中醫對許多癥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因素很多,在現代醫學中沒有對應的稱呼。口腔「上火」癥狀,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牙齦、粘膜出血,更常見的可能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例如口腔炎、口腔潰瘍、急性牙周炎、牙齦炎等)。天氣炎熱、乾燥引起的脫水,也會讓人覺得「上火」。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療。缺維生素引起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藥。病毒感染引起的無特效藥,通常幾天內會自愈,但是病毒仍然在體內潛伏,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精神壓力大)會被再次激活,所以「上火」不能斷根。至於脫水,當然要補充水分。
那麼涼茶對上述種種「上火」會有什麼療效嗎?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你喝了涼茶覺得「火」降下去了,可能是身體的自我康復,也可能是心理作用,還可能是因為涼茶補充了身體欠缺的水分或某種維生素——在這種情況下喝水、茶或果汁顯然更為安全。有人認為廣東天氣潮濕、氣候炎熱,所以必須喝涼茶。世界上生活在「天氣潮濕、氣候炎熱」的地方的人多得是,他們不喝涼茶身體也不比廣東人差,難道廣東人的身體有必須喝涼茶的特殊構造?
因此喝涼茶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無益的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禁止。但是對於企業為迎合乃至推廣不良生活習慣而生產的產品,卻應該加強管理。既然王老吉含有有毒副作用的草藥成分,那麼就不應該做為普通飲料或保健飲料銷售,更不應該聽任其把喝涼茶推廣到傳統上無此習慣的北方地區。做為食品和保健品的基本要求是必須沒有毒副作用。有毒副作用的產品應該做為藥品加以管理。
衛生部很清楚夏枯草有毒副作用,不允許一般企業在食品中使用,但是卻對王老吉網開一面,原因僅僅是因為王老吉是老字號。在2005年,衛生部做出《關於王老吉涼茶有關問題的批複》,同意《關於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關問題的請示》,其內容為「在食品衛生法生效以前,傳統上把藥物作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傳療效並有30年以上連續生產歷史的定型包裝食品品種,可以經售。」王老吉涼茶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所以該飲料中添加夏枯草,沒有違法。
衛生部的這一決定似乎更多地出於保護商業利益的考慮,並無科學上的依據。很顯然,一個藥品如果能導致不良反應,並不因為它被一家老字號公司使用就失去了其毒性。例如,雄黃傳統上做為酒的添加成分,其歷史比王老吉涼茶悠久得多,但是雄黃酒有很強的毒性,那麼是否就可以允許某家老字號銷售雄黃酒供消費者為了「驅邪」、「解毒」在端午節時飲用?如果能對老字號破例,新字型大小為什麼就不能跟著用呢?
推廣廣告,鑒定完畢。
我並不排斥廣告,只要大家可以區分就好了。
知乎需要掙錢需要商業化,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感覺這樣的廣告欺騙性更強,不過,好在這是一個可以評論的廣告。
支持知乎商業化,但不要用這種方式了吧?
已舉報
居然不是腦白金別扯淡了,腦白金才是祖師爺。其餘的都是渣渣。
營銷之巔難道不是腦白金
呵呵,因為他來知乎也要插入廣告
題主改改題目吧,好歹改成加多寶品牌管理團隊或者營銷策劃公司的故事。
難道真的是琅琊榜首嗎?
推薦閱讀:
※如何讓初創品牌生而不凡?
※什麼是網路營銷?怎麼來做網路營銷?
※甜品店的品類定位?
※為什麼商場改用「一換*倍/買一贈*」來描述促銷,而不是「*折」?後者不是更容易理解么?
※520什麼時候成為一個"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