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到了高境界是種什麼體驗?

佛教教人擺脫慾望,如果一個人達到了佛教的很高境界,無欲無求他心裡會想一些什麼啦,既然心無雜念那他想什麼是不是都是錯啊!


謝葯。

是無與倫比的喜悅、是無法描述的滿足感,是無緣的大喜,是無分別的慈愛,是無限的因為別人的善舉、善行而升起的隨喜,是無限的平等心。

簡單來講就是:慈悲喜舍。

心中滿滿被愛和喜悅充盈的時候,只會有一個念頭:幫助其它的眾生脫離這一切痛苦。

而之後所有的身、口、意的行為都是以此為出發點。


先解字:

「佛」字由左邊的「人」與右邊的「弗」組成。

所謂弗,

甲骨文字形,中間象兩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繩索束縛之,使之平直。本義:矯枉。

又一說是「不」的同源字。

我更喜歡前者,

因為我最喜歡的一句禪語:

「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

所以說,佛是人,但又不是普通人。

如果說佛一天到晚都只是在拈花一笑,

那和村頭的二愣子也就沒差了。

如果要在「人」找一個類比,

那我會找梧桐樹蔭下納涼的老人,

因為老人也是過來人。

而佛,就是自己將自己矯正後的過來人。

題主問,學佛到高深處想的是什麼。

我原本想引一段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不過這是佛想的,單單這麼引用,文不對題。

因為現在信佛的人,往往都是內心有所求的人。

久病求醫,求高升,求富貴,求姻緣(話說寺廟還兼著婚介所?)

所以心中想的都是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而我見過學佛境界最為高深的,

大概也就是我家門前那條江的對岸上山寺廟的那個住持。

重陽登高的時候因為不想走了。

所以就和他聊了一會。

他操持的是寺廟裡吃飯的嘴巴,

還跟我抱怨說寺里有個小沙彌換牙了。

換牙就換牙吧還天天嚷嚷米飯太硬。

點點大的小屁孩還嫌飯硬,

也不知道跟哪學的。

完了還露齒一笑,

給我展示了一下他整齊的牙口。

我感覺他過的很平淡,而且愉快。

我也相信,他是在修禪,而不是做和尚。

所以我給出的答案是,

學佛到了高深境界,

就像年邁的母親心裡一樣。

「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心裡照樣在想平常人心裡想得。

操持生計,憂心家小。

只是心態平和些,

不過說到底」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佛教人的不是擺脫慾望,而是不被慾望控制,這是不同的概念,無欲無求時人在當下,在當下的心什麼也沒有想,所以世界格外清晰,格外明朗,所以有任何一絲念動都會即刻覺知,沒有對錯的分別,當你有對錯的分別的時候,已經是更進一步的顛倒迷惑了。


我雖然不知道高境界到底是什麼領悟,但看了看樓上的回答·······

擼完第五次之後,你的靈魂會得到凈化,你肉體中那骯髒的淫慾全都會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你對自己人生中過往糊塗事的懺悔。記住,在你第五次之後,你只有大概五分鐘的時間處於賢者狀態,那個狀態,就我而言,趨近於佛。

且不說佛教不持靈魂說,也否定人存在有atman(固定不變的本體),那到底是什麼得到了凈化?是精神層面的凈化嗎?還只是大量的性慾快感發泄和體力消耗後的肉體疲憊、精神恍惚狀態?擼是通過什麼樣過程來完成的?你是在腦海中幻想著對方的嬌美的容貌,曼妙的身材,迷人的香氣,誘人的裝扮,你和她交融,糾纏,體液交換。這是一種原始的性慾望、對美色的執著還是精神的凈化?你會不會還想這麼再來一次?

性慾與佛陀教導的Vipasana是背道而馳的。

是的,你會像梵天。

你會像釋迦摩尼。

你會像耶穌。

你也會像一個孩子。

首先梵天神,如果真如佛教經書的記載曾屢次接受佛陀親自教導的話。那他想要達到佛陀的境界靠的還是Vipasana。

佛陀的妻子是當地的大美女,佛陀本人無論如何,憑藉地位與權勢,想要享受現實的男女欲樂不是什麼難事,但是顯然的,他並不熱衷於此事。而且很 奇怪 的是,被尊稱為佛陀的喬達摩,他對用香水香膏裝點自身,穿華美服飾,賭博,做遊戲,唱歌跳舞,一切的娛樂活動,他都不熱衷。

耶穌不知道,不過想來基督教的聖人也不會投身於男女欲樂中去。

至於孩子。摶氣致柔,能嬰兒乎。孩童的意識是純真的,與色慾也不交涉。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2:「佛在王舍城竹林園。於此城中有一婬女名蓮華色,衒色為業以自活命。時有婆羅門來告言:「少女好不?汝可與我行歡愛事。」報曰:「汝有錢不?」答言:「我無。」女曰:「可去覓錢後來相見。」答言:「我覓。」便往南方隨處經紀,得五百金錢還來女處。時蓮華色由依尊者目連善知識故,因即出家近圓得阿羅漢果,隨情所樂出王舍城向室羅伐。爾時世尊未遮苾芻尼住阿蘭若,時蓮華色遂往闇林,於閑靜處宴坐入定受解脫樂。時婆羅門持五百金錢,至王舍城問諸人曰:「蓮華色女今何處去?」答言:「彼已於釋子法中而為出家向室羅伐。」彼聞告已即往逝多林問苾芻曰:「聖者!王舍城女名蓮華色,遊行至此今在何處?」答言:「彼女已捨非法而為出家,在闇林中專修妙觀。」彼便往就報言:「少女!先有誠言,今持錢至,汝可與我共為歡樂。」報言:「婆羅門!我已棄捨罪惡之業,汝今宜去。」報言:「少女!汝雖捨我,我不捨汝。宜可起來,必不相放。」報言:「汝於我身何處支體偏生愛樂?」答曰:「我愛汝眼。」即以神力抉其兩眼而授與之。時婆羅門便作是念:「此禿沙門女能作如是妖術之法。」拳打尼頭棄之出去。即以此緣告諸尼眾。尼白苾芻,苾芻白佛,佛作是念:「由苾芻尼住阿蘭若有如是過,自今已後苾芻尼不應逐靜在闇林中及空野處。若有住者得越法罪。」」

《四分律》卷55:「爾時有難陀比丘尼,晝日在華樹下眾人戲處,有賊捉婬犯,彼疑,佛言:「汝難陀受樂不?」答言:「大德!如似熱鐵入體。」佛言:「無犯。比丘尼不應住如是處。」


我認為是相當樸實的。吃飯的時候還是吃飯。睡覺還是睡覺。你去看《金剛經》的第一品。世尊和普通人一樣。飯食後收衣缽,敷坐而坐。他沒有因為地位高而讓別人幫他做。一個人越是高明恰恰他是相當平實的。我們普通人就不一樣。我們不好好睡覺東想西想,吃飯也是。有點成就了就飄了,人性的惡一面都出來了,虛榮,浮誇…


平常心,慈悲心,包容心。

如水,浸潤萬物。

通曉事物規律,積極陽光生存。


四十二章經摘一段。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不只單從感受上,感知的境界請了解一下。

一地到八地菩薩眼裡的世界

從觀待道理去看,清凈和不清凈的世界是果,它的因法,是眾生的心。《維摩詰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心清凈的時候,外在現象自然會清凈;反之,如果心不清凈,看到的必然是不清凈的現象,這就是因和果的觀待。

當然,雖說心清凈一切清凈,心不清凈則一切都不清凈。這等於是在說,世上不存在什麼客觀的物體,一切都是主觀的現象,但這與西方哲學的唯心主義完全是兩回事。

關於心與外境的關係,從凡夫至八地菩薩之間的修行境界中也能看出——七地以下的菩薩雖然斷除了大部分煩惱障,但因為煩惱障沒有完全斷除,所知障更沒有斷除,所以看到的仍然是不清凈的現象。就現象而言,一地到七地菩薩所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但從內在境界而言,凡夫眾生會認為世界是實有的,而菩薩卻知道世界是如幻如夢的。

但到八地以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此時的菩薩除了通達世界的如夢如幻與空性以外,在所感知的顯像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清凈的娑婆世界變得清凈,就像東方琉璃光佛的世界,或西方阿彌陀佛的世界一樣。雖然八地以上的菩薩所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有著天翻地覆的差異,但實際上二者所見的本體都是同一個地球,並不是因為八地菩薩的修行好、心清凈,就在地球以外,重新創造了一個新的清凈的地球。二者之所見,只是一個世界的兩種不同現象而已。

慈誠羅珠堪布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語言文字的局限性造成這種境界用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準確表達。等我們爬到了山頂就自然會看到山上的風光。


本人恰好知道一個佛學達到極致的生命,這個生命獲得了佛學最高級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來這個生命涅槃。這個生命的最後一期是在人間,名字叫釋迦牟尼。


阿彌陀佛

追求覺受也是入魔的開始。

無上正等正覺 光明大圓滿 是簡單的文字描述難以轉達的。

即便是描述食物味道, 書面文字看再多也不如自己摘一個果子嘗嘗。 這麼粗陋的語言文字更是難以準確表達覺受層面的意境

好奇心不是學佛的契機, 對世間諸苦認識深刻了 繼而升起出離心才是開始的狀態。


絕對的自由,隨緣任運的活著


佛教不是要人擺脫慾望,而是要人因人生之八苦,而思考其原因,即「苦」諦

發現慾望不滿足是痛苦的原因,慾望滿足則快樂。所以如何找到滿足慾望的方法是關鍵。這就是「集」諦

因為發現一切都是潔凈的,人類無需自設障礙使得人類自己慾望不滿足;從而消滅這個「業」,即人類以自己的身體為羞恥,人類生而潔凈,就是「清凈法眼」。人類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物質本質上不屬於人類,所以無需為物質煩擾,而要享受物質之樂。這就是「滅」諦。

而人類真正需要的一切其實在出生時,大自然已經給予了,這就是具足戒

清凈法眼知慾望滿足的方法,從而順染慾望,得自在解脫,為最高榮耀,即得「正道」。這就是道諦

由世間的十二因緣可得世界一切的道理都是因果,所以相信既然消滅了「業」,則可得「超脫生死」的果報。這就是十二因緣

《大日經》云:即心即佛。《壇經》云:識自本心,即本解脫

學佛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視一切為潔凈,自在解脫,慾望滿足。一真一切真,看透人心中想法,則得無上菩提心。視眾生終生活在虛偽中,為物質奔波勞累,最後卻是一場空,一生本應享受,卻苦不堪言,而生慈悲心。因眾生各自基礎而隨緣說法,則為方便法門

若以為佛教是要人滅絕慾望,視慾望為不潔凈,則是俗人之見;慧能曰:本來無一物(佛性本清凈),何處惹塵埃

《壇經》片段,與君共賞: (五)祖(弘忍)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 知乎專欄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舍利弗。若有過去諸佛。說一切法皆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

舍利弗。未來諸佛說一切法亦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

舍利弗。今現在十方恆河沙世界諸佛。說一切法亦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

舍利弗。是名諸佛無上之法。謂一切法無有體性無所得空。本性寂滅無生無滅。無有性相自相皆空。如來但為斷諸憶想分別故說。而諸佛菩提無有分別。

舍利弗。何等為分別。謂分別者。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見 命見 斷見 常見。凡夫成就是諸分別。

若人無有如是分別。能悉了知一切法空。無我 無人 無眾生 無壽者 無命者。如是念時心得歡喜。聞第一義空不驚不畏。是人則知五陰虛妄無有真實。知十二入十八界虛妄 無有真實。是人亦不分別涅槃不念涅槃。不言我能念涅槃。以法得寂滅而不分別。是法所寂滅處。亦不分別 亦復不得。舍利弗。是名順忍。是人於是順忍第一義中。亦不得自相。

舍利弗。何等是順忍相。所謂無相是順忍相。

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於此順忍尚不得相。是人若得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相 命相者。無有是處。

若人成就如是智慧。應受供養 是名佛子。是名入不住定。

舍利弗。是名佛法第一義門。謂無憶想分別 無此無彼。


知道佛概率比例大概,包括迷信拜拜的大概10%

真的學過佛法,了解過佛的典籍的,1%

得到佛法實際的好處,知道終極目標的,10%%--低境界

不停留在文字般若及其他,中境界1%%,

高境界10%%%,百萬人不過10人

還要剛好上網,剛好看到問題,剛好有空悠閑回答幾乎為0好不

因為高境界的大多數卧虎藏龍,大隱隱於市,要麼就是現實中就有很多人找他解決問題

對了高境界的一個特點就是:任何問題都有辦法解決甚至你一靠近,主觀上的問題就感覺少了不少,客觀的問題最多少20%


前兩天在知乎某個關於「看透生死」的問題回答中,我再次提到史鐵生與王小波的不同,在於對慾望的態度不同。

王小波枉顧健康,作為獨立作者和「公共知識分子」,寫下了許多文字,可以說,他用生命作為代價,去追求了比生命更永恆的東西。

史鐵生在逆境中勇敢探尋生命的本質,發現自己生命的本質是慾望,於是接納它,為了更久地活下去,做了許多事情,發表了許多感悟。比如:「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過去,我總認為史鐵生「境界低」,沉溺於慾望之中,太low。而翻開《金剛經》,我感覺句句寫在了自己心坎里:是人為第一稀有。這個第一稀有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無欲無求的,比捐款修橋鋪路更有無量功德的人,不就是我嗎?

我當時堅持以為,史鐵生再怎麼努力,也都僅僅是個人的奮鬥,真正影響歷史進程的,只能是《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蘭德那樣的人。

克爾凱郭爾說的更過分:「只為家人而活,是禽獸的私心。」而我對此也是相當贊同。

更有英國作家巴特勒曰:許多人的墓碑上應該刻上:「三十而死,六旬而葬。」

和我觀點類似的人,許多都是生前默默無聞,或者貧病交加,死後(不少是自殺)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於是我告訴自己,帶著這些崇高的使命,在愚昧的人群中活下去,盡量把智慧的光芒傳遞給那些可憐的人吧——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多麼暗淡,他們需要被拯救。

我就是那個愛著眾生,看到眾生為慾望所苦,慈悲為懷,希望用有限的生命,多幫助些有緣人的高境界者。

然而最近,我終於開始發現了這種價值觀的問題所在。世界上一直都是有兩種人的,並且,並沒有哪種人比另一種人更高尚,更有智慧。

我這樣的人,生命是傾向於利他的,但是,這並不是個人的選擇,而是命運的無奈——內心的聲音催促著:不做這個,做什麼去?

馬雲、比爾蓋茨,巴菲特,他們對世界作出的貢獻,一定就比卡夫卡要小嗎?

難道就因為他們一生都在追求慾望,「境界低」,所以,就是缺少價值,應該進一步修行嗎?

是否秉承超越慾望的價值觀,和是否生病沒有必然的聯繫。卡夫卡有肺結核,王小波有心臟病,但是克爾凱郭爾貌似身體健康,還有大把的遺產可以花,毛姆更是活到了91歲高齡。

史鐵生,程浩,大約是一樣的,在疾病中為生命的慾望本身奮鬥的人。而王小波或者我,則是棄健康如敝履的人。命運如此,本無公道,更無高下。

我鄙視了程浩、史鐵生很多年,心中憤懣了許久,因為他們都衣食無憂,我卻總是貧病交加,孤苦無依。

感謝道德的制高點,給了我暫時休息的空間,讓我終於有一天,能夠超越當時的狹隘,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羅伯特·清崎有一個窮爸爸,一個富爸爸,還有一個窮妹妹,一個熱衷於修行和尋找信仰,並且親身出家的親妹妹。

最後點題:我在佛學高境界已經呆了好幾年了,一開始總在心裡覺得佛不是可以「學」的,這種「超越」慾望的慧根,真的不常有。對於沒有這種天賦的大多數人而言,佛學能夠帶來的益處,應該是指導個人如何與自身的慾望和平共處。

每個人的慾望外延,都有傷人傷己的風險,所謂「他人即是地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達到「高境界」,這一目標本身就是虛妄的。

一個天生不能擺脫慾望的人,可以試著成為馬雲,成為比爾蓋茨,成為喬布斯,自己掙錢的同時,推動世界的進步,還能多做慈善造福人類,也是相當偉大的。

人類不止有一種偉大的方式。

學佛的知友們,大約都知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得到的評語,是「仍未見性」,真正讓六祖慧能明心見性的,是那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了「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才能真正超脫在所有的慾望之外,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世界。

《金剛經》說這個角度是「境界高」,但實際上,這可能僅僅是少數人的天賦使然。他們會去做各種超越利己動機的事情,給其他人帶來益處,值得尊重,但是他們也是眾生之一,和眾生仍舊是平等的。

我俯瞰眾生許多年了,今日終於走下高地,落地成盒。

我看待許多問題,的確是會更包容,所以自然地,可能比身邊的人更加深入或者透徹一點點,所幸我並沒有以此自傲,只是仍舊隨緣幫助身邊的人分析和解決一點小問題,做一點微小的工作而已。

至於道德制高點一事,我自己也困擾了許久。因為找不到它的謬誤所在:難道我不是比大多數人境界高嗎?難道和我觀點類似的諸多中外先哲,他們都錯了嗎?

後來發現,是「境界高」本身是一個偽命題,真相是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每個努力奮鬥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取得很高的成就。

比如我一直強調的,對於「普通人」而言,生命最重要的意義,應當是幸福。

而「真理」,「高境界」,甚至「愛情」這些東西,常常是與個人的幸福相矛盾的。在這樣的時候,聽本高境界長者一句:果斷捨棄掉那些不利於幸福的真善美吧,那些東西當然有價值,但是,那不是你人生幸福的必需品。

你當然可以擁有《廊橋遺夢》那樣的直擊心靈的愛情,但是,如果你不是玩命追求真理的人,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來,才會更幸福。

境界高的,其實都是一群被天降大任的,倒霉的可憐人。

他們沒有幸福,只有自由與平靜(普希金)。即使在最樂觀的時候,他們也看不到自己(薩特)。因為「無我」也「無欲無求」了。

不過也有好處,比如,詩意的棲居。

我已像神一樣生活過了,我不復有更高的要求。(荷爾德林)

(最終決定加上了括弧里的注釋,感覺這樣對不熟悉我的知友更友好。)


我的心理學老師便是有些信佛的,他是一個極特別的人,極瘦,注重養生,會打太極,每天都會打坐,不喝酒吸煙賭博,終日精神抖擻,他不是封建迷信,只是有自己的信仰,明了這世間事,一身正氣,但未必點破,信因果報應,極靜得下心,他每年都會去某寺廟和某高僧參禪,據說高僧修行到一定境界可能靈魂出竅,且很長時間不進食不那麼容易死,當然也是有期限的,但是比平常人更能扛。然而誰也不知真假,說不定真有這樣的人呢。

扯回題主的問題,只說我所理解的,他們心無雜念是不為平常瑣事所困擾,不過也是,他們除了吃齋念佛也沒有太多事需要操心,題主所說會不會想什麼都認為錯,我不能理解這種想法,他們需要想的除了佛法本不多,再者,所謂看破紅塵,大概是指什麼事都不在乎,而不是什麼都認為錯。

有些離題,回答極主觀,不過反正我也不信佛。

就這樣。


我暫時還不知佛的最高境界,我見過的最好的佛學入門課程: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荒島十日記(3/3) | Denny#x27;s Blog 我想你應該能從中對佛法有所覺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朝看日升,暮觀霞落。偶來一客,對飲一濁。


推薦閱讀:

樓上噪音?
知乎上的學佛人捨得去寺院花錢供養佛菩薩嗎?
世人學佛是為了自身利益嗎?佛祖菩薩發宏願渡眾生是為了自身利益嗎?
我畫的佛像有沒有觸犯佛教中的五逆罪?

TAG:禪宗 | | 佛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