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 的境界與谷歌、Facebook 的差距在哪?


差別不在莊稼,差別在土壤。

開放的土壤,自然會孕育心懷天下、不作惡、有創新,並順便把錢掙了的莊稼;封閉的土壤,莊稼從根上,就只能長到溫室的天花板。


差距在於google facebook的背後是更發達的經濟和更強大的政治,文化實力。


微信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產品,迄今為止體驗絕佳,不輸於任何其他谷歌和 facebook 的產品。而且其在支付和其他方面的應用有超越美國的地方,使日常生活許多瑣事可以更簡單,更便宜地完成。


他們在不依靠地方保護政策也能成長為世界一流的企業;

他們所處的環境對知識產權極為重視。


首先需要說一點的是,百度跟騰訊和阿里巴巴完全是兩個級別的。去年某段時間冰桶挑戰的時候,李彥宏在倒冰水之前順便說了一說百度的企業文化,具體是什麼我忘了, 但是我當時腦子裡面聯想到了百度殺毒,醫療廣告等等百度噁心的行為,看著李那副嘴臉,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

三個公司之中,阿里巴巴是最大的,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騰訊做遊戲的確有一手,全部歸咎於QQ賬號登陸的確有些不妥。

最高票的答案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國內大企業跟西方那些大型互聯網企業最大的差別就是境界不同,FACEBOOK連續收購之後,到目前為止幾乎壟斷整個互聯網世界的社交內容(中國除外)

GOOGLE無人汽車和所謂的GOOGLE眼鏡,很大程度上都是花架子,但GOOGLE在安卓上的布局也是非常大的並且具有眼光的。這兩個公司的戰略層面國內互聯網企業很難比肩(差的真心遠)

百度很搞笑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很喜歡跟風(360做搜索陰百度一把之後,百度的無恥與無腦直逼天際)

GOOGLE做了無人駕駛汽車跟GOOGLE眼鏡,百度就跟風做了一個無人自行車和能識別食物成分的筷子(類似於古代用的銀針,看食物有沒有毒),我在打這兩行字的時候,心裡的真的感覺百度的行為很幽默,類似於弱智版的東施效顰。當然如果這麼說的話還是有點過了,百度搞人工智挖了吳恩達應該是比較靠譜的。

但是百度相比較於其他互聯網企業,跟風其實也不是問題,google做了一個無人氣球項目(給貧困山區上網)facebook也跟著做了一個類似的公益項目,這種行為都是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都沒啥用。百度的行為也是如此,只能說決策人沒啥腦袋,只能跟著做了。在這種企業行為藝術上面(也許有一些將來真的有大用)GOOGLE還是絕對領先的。

BAT三家裡面,只有百度是用齪招加我國專制體制優勢打贏競爭對手的,阿里巴巴跟騰訊都是憑藉自身業務的正當競爭贏得了市場,只有百度除外。而且國內互聯網也實在太混亂了,因上網時間比較晚,沒有親身體驗過0幾年時據說是流氓最橫行的時代,但是在親眼目睹360發家之後,不光是我一個人,包括很多人在內,都應該是對國內互聯網環境有所看法的。

百度的確早先就挺無恥的了, 但強退百度殺毒比360還噁心的招數,包括後來衍生至安卓移動端的流氓很多行為,360或多或少都給了其他企業一些啟發(用戶全是小白)

在高票答案的評論中, 有一條評論說到了國內與西方民眾經濟與生活水平不同,在我看來,這一點的確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還有另外一點則是法制力量在很多時候的缺失,因為大多數的用戶都是小白,互聯網使用模式都未建立,對於企業的很多行為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

用戶辨別能力不夠高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法制力量的缺失,從百度到360再到其他企業,諸多流氓行為法律如果能夠在很早時候及時介入,必定會有一些效果。但zf在這方面做的很少,一是司法力量還不夠專業與強大, 二是可能在zf內部互聯網這塊是中宣部管大頭。

結合上文扯了一大通,再結合國內互聯網企業與西方互聯網企業的很大的不同之處是境界高低差的有點多。我想說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國內互聯網就這種氛圍了,懷抱這種氛圍的公司,很難指望他的眼光能達到理想主義或是全球視野的地步。


謝贊。初始的回答是昨天出門逛街前隨手敲的,有的個案案例確實不是很靠譜,大意如此。

再補充幾點吧

a.個人認為BAT(特別是騰訊)還是各有優勢的,特別是騰訊的產品非常優秀,本地化的思路很棒,水平不比FB,GOOLGE低,大家可以參考這篇:為什麼 Facebook Chat 會成為美國網民的主要聊天工具? - 即時通訊 (IM) 的回答。

b.關於什麼牆裡牆外,地方保護政策因素。可以想想,英國、日本這些國家其實是不存在這些問題的,但其實也沒有出現全球制霸的互聯網公司和產品(特別是日本,和我們算是相似對比)

c.當然,BAT里都各有有問題的地方,知乎用戶比較高端,對於某些「小白功能」看不上眼。但其實某些「小白功能」恰恰是增加大眾用戶粘性的point.

新補充:今天看到一個答主寫的: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只要 Google 重回中國市場就能夠打敗百度? - 谷歌 (Google) 這個寫的就是我後面論述的「百度是更懂中國人的搜索引擎」。

其實不用把問題想的太複雜,INS封殺也就是幾個月前的事,但我們身邊用INS的人和用朋友圈的人數量完全不成正比。這是國內網路環境的生態造成的,不用特意擴大上升到什麼政策高度。

========利益相關:扎克伯格人格魅力粉(聽說答題時寫上利益相關會比較好)=======

「地方保護政策」只能算是因素之一,絕對不是最主要的理由。

BAT和GOOGLE,FB最大的差距其實是「基因」問題。

1.GOOGLE不太了解,FB在初創期是扎克伯格先在哈佛,斯坦佛等美國精英名校推廣起來的。只有大學郵箱才能註冊。這是兩個建立在世界上具有頭等話語權國家基礎上的公司和產品。我們退一步,如果FB是扎克伯格在泰國開發的,哪怕他代碼寫的天好,有可能推廣出國門嗎?換言之,BAT的天然缺陷其實在於,誕生的土壤在發展中國家「中國」,創初時期必須進行很多針對中國本地的「本土化」,在「本土化」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再整體「國際化」是很困難的。

2.其實BAT三個公司做的最成功的地方,恰好是它們沒有照GOOGLE和FB的思路去搞全球化,高端范,因為這套在中國根本成不了。QQ以前是抄ICQ的,後來也出過TM和MSN對抗,我印象里在2012之前的六七年時間裡,還是會有很多人用MSN進行工作交流,顯得專業一點。但是!傳文件不好使,截圖不方便等等原因讓用戶越來越傾向於QQ(QQ傳文件、QQ號關聯郵箱、群共享這套組合拳是非常提升用戶體驗的)。另外在GOOGLE在國內被禁掉之前,BAIDU已經擁有很大用戶量了,因為它確實是「更懂中國人的搜索引擎」,搜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盜版資源什麼的,比GOOGLE好使多了。學術資料正經內容的確是GOOGLE靠譜,但問題是中國十幾億小白用戶,誰要天天搜那個呢?

3.都說產品影響用戶,其實用戶對產品是反影響。用戶的選擇造就了今天BAT的局勢。雖然GOOGLE搜索不怎麼好用6了。但是谷歌瀏覽器其實是能用的,必應搜索,雅虎搜索什麼的還是都可以用的。但是你會發現,其實大部分中國用戶,就是喜歡用360瀏覽器,就是喜歡HAO123導航,什麼都不需要設置,想看什麼直接點網址導航,連搜索都省了。

4.GOOGLE不說了,畢竟對於中文地區,搜索的本地化還是很重要的。社交網路這塊細化一下。國內其實社交網路這塊一直比較奇葩。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莫名其妙的自拍,曬自己多麼熱愛工作,多麼熱愛公司,往往這種就一堆點贊的。因為中國人的社交當中很大一部分比重在於「應酬式社交」。老外么,同事之前關係相對簡單輕鬆。國內呢?我晚上六點半在馬路上拍了張照片,想發朋友圈吧,可一想,發了領導沒準會想「你怎麼那麼早就下班了?」,算了還是別發了吧。

這個情況導致中國的社交網路變成了兩條徑渭分明的平行線:一條是「應酬式社交」的社並網路,基本就是把線下的社交應酬再延伸線上,以朋友圈為代表。互相給同事家醜哭的孩子點贊,半夜十點發個「我還在寫代碼」向領導表功什麼的。另一條是線上以「興趣」、YP為主的陌生人社交,不加同事,不加親戚,目的很明確,比如現在微博就有一種強烈的活躍分子除了公知就是二次元的感覺。但是這種社交性質決定了用戶不可能用真實信息(而微信的手機號綁定恰恰決定了它線下社交延伸的特點),我們舉個例子,比如現在FB不牆了。你會註冊FB嗎?用真名註冊?無非是給領導一個繼續觀察自己有沒有好好加班的渠道。用匿稱註冊?圍觀別的大大還要發好友申請,好麻煩,對吧?

5. 講個笑話吧。之前有個同事一直說特別想上YOUTUBE,我介紹了一個翻牆瀏覽器給他,然後他上去看了一眼之後就再也沒上過了……因為他發現:一上面沒有電影電視劇,二上面的好多視頻都是英文沒有字幕,三完全不知道上去要看什麼(註:這是個笑話。但其實我是99年開始上網的,YOUTUBE禁掉之前周圍的人除非要搜索特定國外資源,其它時候也並不經常會上油管)

6. 當然,也不是說中國人口素質太低,導致中國出不了FB,谷歌。再舉個例子,日本。很多日本人用的社交網路和APP也都很本地化,比如在TWITTER火起來以前他們也主要用MIXI,看視頻上NICO什麼的,其實就是本地文化和美國(或者說世界)主流文化不太一樣。所以本土公司要發展一定是先做本地化,所以不太可能再回到世界主流文化里了。

補充一下 fb初創的時候 社交網路的概念已經有了 看過電影和fb相關書的都知道 社交網路的概念絕對不是fb原創 沒記錯的話 fb初創期同時有四五個同類產品在跑 其中有幾個當時規模做的比fb大 但是後期運營沒跟上掛了。


主要的境界差距在於對科研的投入。

微軟(Microsoft Research)有740人的科學家團隊,發表論文有12277篇,涵蓋演算法、數據挖掘、人工智慧、圖形圖像等各大領域。

谷歌(https://research.google.com/)科學家團隊有775人,發表論文有3206篇,涵蓋領域和上面也差不多。

他們有無人汽車,有谷歌大腦,有HoloLens,有火箭等等等等。

這些巨大的投入也許短期不能為公司創造收益,但就是這些科學家引領著人類社會的未來。這樣的公司引導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同時讓他們可以不被顛覆。

美國公司的危機感讓他們投資到科研,中國公司的危機感帶來的只有「搶入口」、「做連接」。


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我就問你一句 同樣是搜索「1024」

百度和谷歌的區別 我很能體會啊 很能體。。。


一個是搶劫,一個是民主


感謝 @圖靈Don提供了一個回答的機會。

我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聽一個台灣人說過,中國最大的弱點是無法創造世界性的規則。就像中國人早就發明了蹴鞠,但僅僅滿足於自娛自樂,沒有能像英國人發展現代足球那樣,把它推廣成一種全球性的運動。

中國文化相信的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中國人對「地頭蛇」的角色是非常滿足甚至是欣賞的。

---------------------------分割線-------------------------

說明一下,我所說的都是我對中國人的思維傾向的一種觀察。並沒有什麼價值判斷,也並不保證未來還是如此。但我的確認為我們看到的很多發生在中國的事情,就是出自這種思維上的傾向。

---------------------------註定要歪樓的分割線-------------------------

有人要我舉個另一個「地頭蛇」思維的例子,我覺得最能體現「地頭蛇」思維的是中醫。

在知乎的很多討論中醫的帖子里,幾乎都在討論「中醫是不是科學」。簡單說,科學在進攻,中醫在防守。但是為什麼不是相反,中醫去進攻科學,去證明「科學不符合中醫理論」 ?

顯然即使是最死忠的中醫粉也沒有這個膽量,大部分中醫粉都是承認科學在其他領域的權威的。但是在有關人體的醫學這件事情上,它們相信兩種理論是可以「和平相處」「井水不犯河水的」。因為,「有關人體還有那麼多的未知」,「人體太複雜了」。。。

但這顯然是一個壞的解釋,這就好像說對1000年前的古人來說,這個世界太複雜了,所以如果要問為什麼太陽從東方升起是可以同時有多種解釋的。而且這些解釋可以是對的。它既可以是因為上帝的緣故,也可是因為地球的自傳。但這顯然是矛盾的。

總結一下,華夏民族自古就發展出了「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這本來是不錯的思維方式。但這種思想應該被嚴格限制在人際關係的範圍內。用在別處,特別是自然科學領域。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和稀泥。

----------------------------------樓歪完了------------------------------


強龍與地頭蛇的關係。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對比一下現實蠻應景的。


前者以賺錢為己任,後者以改變世界為己任。


差距就是國家軟實力之間的差距啊

互聯網是和文化高度相關的

美國是世界最強國,英文是國際語言,美國做啥,國際就流行啥啊

你中國互聯網產品做的再好,也難走出國門


生在窮人家的孩子,再怎麼打拚,哪怕最後收入能和高富帥持平,還是會被認為鳳凰男。別人就是會認為你骨子裡小氣野蠻狹隘境界low無法洗刷。

生在富人家的孩子,靠著父輩的資源人脈優良的教育最後順理成章成為精英。別人會認為舉止大方吃相優雅志向高遠。

問我有差距嗎?其實兩個人的能力沒有差距,有差距的是所在的家庭以及家庭差距所帶來的其他影響。

兩個人一起去聚會,高富帥普通話加洋文,就是吃得開。鳳凰男怎麼都改不了家鄉方言腔,聊不上兩句別人就懶得搭理。

老美是地球最強,老美流行的一切代表的就是地球流行的一切。老美的本土化就是天生的國際范。不是bat沒有國際眼界,而是fg生在了一個好家庭。如果fg生在日本歐洲,試問能有現在這般天王范嗎


差距還是在價值觀層面上,國際大IT公司的思路是灌滿大河來保證自己小河有水,結果就是影響世界的同時,自己照樣賺的體滿缽滿,反看國內,只直接想如何讓自己的小河有水,結果是雖然錢賺了,但只是內鬥內行。

前不久的支付婊事件就能很好體現這點,阿里認為1%不值得付出,但隨後微軟在微博上轉發自家宣傳視頻,隱晦的表示,自己從來不嫌客戶小,一直為滿足世界各行各業的需求而努力。

當然,公允的說,這種局面也不能完全怪BAT們,國內的政治環境決定了他們只能二選一,要麼學谷歌們敢對抗政府堅持國際標準,維護自己的國際商譽,要麼就只能在國內玩,先保證自己活下去。


未曾料到引起一些爭論,我覺得有必要闡述一下的我的看法,2016年1月更新:

想要闡述的一個基本事實是:

谷歌或者fb依靠巨大的搜索平台與社交網路為全球民眾提供服務,然後為全球廣告主提供廣告投放窗口,兩者之間實現互補,我們需要廣告(別說你真的不需要),廣告主需要我們,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環。

我再問問你,除了廣告,你整出一堆各種會員各種鑽石,付費才能享受更多的(或者說正常的)服務,額外賺取更多你本不應該賺(或者說全球擴張不依靠會員鑽石能賺更多)的錢,加重民眾獲取服務的負擔,在互聯網時代你選擇圈地起價,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買你的,這不是壟斷,這不是國企,這是什麼???

----------------------

寫在前面:

我知道該回答寫出來,不少人會開噴,諸如「谷歌facebook不也是抄襲嗎,大多不也是收購的嗎,難道百度和騰訊就一直在抄襲沒有任何創新嗎?」之類。

我只想說,有句話叫做不看過程看結果,谷歌或者facebook或者百度或者騰訊都是抄襲也好,各種收費也好,我們看看結果怎麼樣?

結果就是谷歌facebook真正統治了全球搜索和社交,並在技術更新和行業創新上一直保持行業領先,在營收和全球影響力上遙遙領先。

當然,兩國國情不同是必然的,但是這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請看清題目。

百度或者騰訊各種增值服務,你愛買不買,一樣能聊天能搜索能聽歌,我並沒有說這是不好的。我只是從公司屬性和最終事實說話罷了。

騰訊有創新嗎?那你告訴我,騰訊的創新在哪裡?你要跟我說,騰訊讓QQ,視頻,音樂,網路遊戲,瀏覽器,電腦管家更好用,他們有非常多的創新!但是我要問問你,這些東西哪個真正是騰訊的創新?這些都屬於「微創新」,所做的一切確實比其他的之前的好,但是問題的根源在於創新二字,如果騰訊能憑空整出來一個行業並成為行業大拿,或者乾脆收購一個創新型企業做大都行。

最後,你們讓我想起來一個小夥子悲憤的哭訴:

憑什麼你就這麼說我們家小四?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

-----------------------------------------------------------------------------------------

一個心懷天下,一個志在掙錢。

谷歌或者facebook都是憑空創立一個行業領域(雖然都有借鑒前人經驗但大部分屬於原創),然後把持這個行業最高點,並且不停進行技術更新,在營收和發展上始終站在最前面;

谷歌建立搜索至今,最主要的收入依然是廣告,即使chrome和android遍布全球,谷歌也沒從裡面掙到什麼錢,要是騰訊,如果有這樣的產品,你猜他會怎麼從裡面掙錢?

facebook性質類似,主要營收依然只是在線廣告,在線廣告的規模,無論是谷歌或者是facebook,美國市場肯定是不夠的,所以他們選擇了全球擴張,把搜索和社交網路帶到了全世界,這樣廣告帶來的收益就很可觀了,同時真正的讓數十億人受益。

反觀BAT,業務的建立都是基於國外已有的創新進行本地開發(當然這個沒什麼好指責的,有借鑒才有進步),同時藉助國內的市場壁壘阻擋外國類似企業進入,然後依靠壟斷性質大發其財。

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同樣是吃飯,BAT的吃相太難看。

騰訊是最好的例子,一個QQ,能給你整出七八顆鑽石包月,會員還有好幾種,外加各種增值服務,依靠廣大的用戶資源坐收漁翁之利,多年來沒有任何創新的舉動,軟體的更新十幾年來都是圍繞在界面和軟體功能,谷歌的搜索掙錢了,也能靠著搜索永久掙錢下去,但是不,人家做出了chrome,android,無人駕駛汽車,谷歌學術,谷歌眼鏡,氣球網路,deepmind,AI,智能家居,這些項目除了能掙到錢,最主要的,真正的使全球無數人受益,推進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微博能給你整出個會員,百度貼吧有會員,好幾個不同的會員,百度音樂有會員,好幾個不同的什麼白金黃金會員,網盤有會員,各種會員。。。


主要是在技術的創新能力上吧。


全天下所有的效果:

文案+創意+banner設計 &< 9.9包郵,

這是現狀。

中國受高等教育人不到總人口10%,

中國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上升為8930人――中新網

中國人基本科學素養調查:僅有3.27%國人具備

大農村,不能放棄,我就是這麼無知。


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吃相差這個不重要。

吃相差意味著什麼你們知道么?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兩人坐一起吃飯。

一個看到菜來就猛搶猛吃,手筷齊用,還用胳膊抵著別人擋著盤子,邊吃邊哼哼,一邊大聲吹噓自己光輝事迹,一邊耍流氓摸著旁邊女賓大腿,嘴上還不承認。

一個遵守餐桌禮儀,規規矩矩吃飯,喝酒,不卑不亢地聊天。

你問我這個差距有多大?

我告訴你,很大。

修養非一日能成,你以為那些人為什麼瞧不起你?可不就是你吃相難看。

從內而外就是個暴發戶氣質,就這樣也談和old money的差距?

到底是誰naive?


B 和 G 相比差距很明顯,在技術上。就搜索技術而言, G 毫無疑問領先全世界,而且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當大家根據 Google 當年的三篇論文搞出了一個性能相差好幾倍的 Hadoop 用的正 High 時,人家早就換了新的三架馬車。


推薦閱讀:

Twitter 是不是已經衰落了?
it兩年是該多跑項目還是自己抽時間學習?
如何評價17年電視廠商集體走向「無邊框」、「超窄邊框」「分體音響」的設計風潮?
互聯網裝修現在這麼火,各家互聯網家裝o2o的模式有什麼異同?
如果Facebook、推特、ins解封,會給新浪微博等帶來什麼影響?

TAG:Facebook | 互聯網 | 谷歌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