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大規模裝備的步槍主要是什麼?其中的狙擊手(精確射手)又使用什麼?

我覺得三八大蓋和中正應該是主流,那伽蘭徳(八大粒)和莫辛納甘(水連珠)的裝備情況如何?
PS:當時志願軍並無「狙擊手」之稱,更廣泛的名字應該是冷槍手或神槍手。


槍械問題前面已經有知友解答得很詳細了。我講兩個歷史概念方面的問題。後附我軍戰史上射擊技能最為全面的「英雄神槍手」——鄭鈺的事迹。

1,狙擊手

我軍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很少使用狙擊手這個稱呼,而是叫做神槍手,當然這也是俗稱,正式名稱叫做特等射手、優等射手。

例如1979年2月23日,13軍39師117團2連在代乃東南無名高地阻擊越軍王牌部隊316A師148團時,就把陣地上的投彈能手組成投彈組,劃分區域,專門用手榴彈殺傷敵人;把特等射手組成射擊組,專門以精確的射擊,消滅越軍的軍官和打頭陣的步兵。通過採取這一打法,有效提高了殲敵效率,保證了防禦的穩定。

2、狙擊活動

我軍通常稱之為冷槍冷炮活動。意思是選擇神槍手、神炮手,以單槍單炮或一定數量的槍炮,在有利地形上抓住有利時機和目標,乘敵不備,突然進行短促的射擊。用於殺傷擾亂敵人,限制其活動。這一活動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陣地戰時期曾經廣泛開展。

例如1953年1-2月,由於交接防務較多,需要熟悉情況,因此未進行大的作戰行動。主要以小部隊進行偵察襲擾活動和開展冷槍冷炮狙擊活動。志願軍和人民軍進行各種作戰活動344次,殲敵2.1萬餘人,其中冷槍冷炮狙擊殲敵1.2萬餘人,佔兩個月殲敵總數的57%。

又如47軍在老山前線輪戰時,通過開展冷槍冷炮活動殲敵2000餘人,湧現出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神槍手」榮譽稱號的鄭鈺(使用6種武器斃敵29人)。27軍接替47軍防務後,繼續開展冷炮殲敵活動,射擊2028次,殲敵1162人。

附:六種武器的威力——記被湮沒的「英雄神槍手」鄭鈺

提起老山戰場上的神槍手,大多數人腦海里都會條件反射般地浮現出向小平這個名字。相比之下,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更早,射擊技能也更為全面的鄭鈺則顯得默默無聞,少為人知。


鄭鈺是甘肅省庄浪縣人,生於1964年12月,高中畢業三次參加高考都沒能夠考上。他抱著在地方上考不上高校,就進部隊報考軍校的想法,於1983年10月參軍到陝西省軍區服役。入伍後踏實肯干,勤奮好學,1985年7月被連隊推薦報考軍校。雖然上了錄取分數線,志願卻填高了,不幸再次落榜。由於部隊實行精簡整編,裁軍一百完,他所在的單位撤消了。但車到山前必有路,又傳來了即將赴老山前線作戰的47軍要調人的消息。鄭鈺本身有一身過硬的軍事技術,又是崇拜英雄的血氣方鋼的小夥子,與其悄無聲息的回家,不如上戰場拼殺,就是犧牲了,也是光棍一條無牽掛,要是不死,或許還能建奇功。在他的堅決要求下,上級將其調入47軍141師421團8連。參戰部隊到達集結地域,開始了緊張的臨戰訓練。鄭鈺拿出以前考學的勁頭,苦練軍事技術,主動給自己加練班用機槍、40火箭筒、60迫擊炮。在全團組織的實彈考核中,取得了6種步兵武器射擊全優,個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績。


1986年4月,47軍接替67軍老山地區對越防禦作戰任務。7月,鄭鈺所在連隊奉命防守著名的那拉地區「李海欣高地(即142號高地)」旁邊的一個陣地。開始安排他位於靠後的3號哨位,經過再三要求,才被調到三面受敵,孤立突出的2班陣地。這裡的樹木早已被炮火削平,岩石被炸成鋒利的石茬。鄭鈺和3名戰友擠住在一個天然石縫裡。洞里擁擠不堪,洞外更是有對面越軍七八挺機槍和4門火炮虎視耽耽。艱難困苦可想而之。

當時越軍為了斷絕我一線陣地的供應,經常用火力封鎖我軍工道路。鄭鈺看到越軍佔了地形有利和工事堅固的優勢,而我軍的衝鋒槍和機槍卻打不著,就主動申請配發40火箭筒和60迫擊炮,並拒絕了營里增派火箭筒手和炮手的決定,保證發揮全能射手的作用,一定完成任務。


一天黃昏,我軍一支15人的軍工隊伍被越軍火力壓制在一片開闊地,進退兩難。鄭鈺在排長的批准下,奔上右側山頂,靠平時琢磨出的辦法,用一根橡皮筋和一條細繩做了個小改革,打破教材關於俯射不能超過4度的規定,實施肩筒10度俯射,一舉摧毀了越軍這個機槍工事,掩護軍工戰友轉危為安。40火箭筒射擊受天候影響大,鄭鈺憑藉自己的經驗,總結天候變化規律,結合物理學知識,擬制了一份「左八號陣地40火箭筒射擊誤差修正表」,經實戰檢驗,相當管用。


60迫擊炮攜帶輕便,操作簡便,曲射性能好,在熱帶山嶽叢林作戰中具有很大的作用。鄭鈺為了充分發揮60炮的作用。精心做了種種準備。他隱蔽在草叢中測定越軍各個火力點和明顯標誌物的距離,為自己的小炮準備好了隨時可用的射擊諸元。並在陣地上預設了三個炮位,把炮彈預先放置在茅草里,一有敵情,就提起炮管以手做架,在三個炮位輪流實施簡便射擊,以游擊戰術打擊越軍。

一天夜裡,越軍上來偷襲,觀察所電話通知哨位打獨立樹下的目標。當時外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鄭鈺靠著自己豐富的經驗,一炮打出去,觀察所通過紅外線夜視儀看到了射擊效果「打中了,打中了,打倒三個」。有一次越軍一挺機槍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掃射我運糧軍工,機槍打不著,就搖電話請2班用60炮吊,鄭鈺只用兩發炮彈,就打掉了這個火力點。時間一長,他名聲遠播,經常去友鄰幫忙。


接二連三挨打的越軍有一天集中火力猛打2班哨位,想要拔掉這顆眼中釘。從望遠鏡里看到我方有幾人受傷後,立即組織兵力出擊,企圖攻佔我陣地。情況危急,鄭鈺迅速抓起火箭筒和60炮衝出哨位,越軍的密集火力馬上盯住了他,他機智地把鋼盔放到一塊岩石上吸引火力,滾進到另一側扛起火箭筒轟掉了百米外一挺重機槍。接下來又轉移到炮位上打出一發炮彈。就這樣,鄭鈺打一下換一個地方,槍炮並用,遭到多方向射擊的越軍摸不清虛實,只好退回陣地。


不到半年時間,鄭鈺一人交替使用衝鋒槍、狙擊步槍、40火箭筒、60迫擊炮、班用機槍、重機槍六種武器,殲敵29名。1986年11月,集團軍黨委給他記一等功。1987年5月,中央軍委授予他「英雄神槍手」榮譽稱號。


2005年轉業時任47集團軍裝甲旅上校副旅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只有乾貨,沒有水分。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請打開微信搜索 cpcliusi
如果手機上使用的是UC瀏覽器,請順便關注UC訂閱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你問: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大規模裝備的步槍主要是什麼?
中國軍隊入朝一年,開始用的繳獲國民黨的 ,中式、美式、加拿大式,日本式、蘇式各種武器。因為槍支的彈約口徑不一樣,不好共給子彈。因此1952年之後,中國換上了自己造的統一口徑槍支。
你又問:其中的狙擊手(應該叫精確射手更合適)又使用什麼?
我在朝鮮沒有見過阻擊手。你說的那是電影。


大規模裝備的步槍主要是什麼,看數據。


根據1950年9月的部隊戰鬥實力統計,志願軍39軍共裝備38式步槍7320支,79步槍1512支,美製春田式步槍2408支,美製衝鋒槍3058支,捷克式輕機槍790挺,美製M1918式輕機槍168挺,英制布倫式輕機槍117挺,美製M1917式重機槍155挺,日制92式重機槍7挺,60毫米迫擊炮260門,81毫米迫擊炮82門,82毫米迫擊炮15門,120毫米迫擊炮12門,美製107毫米化學迫擊炮12門,國產6管102毫米火箭炮9門,92式步兵炮36門,41式山炮12門,94式山炮12門,美製75山炮12門。


志願軍50軍共裝備38式步槍1565支,79步槍6111支,英制恩菲爾德步槍458支,美式卡賓槍716支,美式衝鋒槍1575支,捷克式輕機槍821挺,英制布倫式輕機槍120挺,馬克沁重機槍125挺,92式重機槍3挺,60毫米迫擊炮230門,81毫米迫擊炮4門,82毫米迫擊炮52門,美製60毫米火箭筒4具,美製57毫米無后座力炮4門,92式步兵炮14門,美製75山炮16門,日式37毫米戰防炮7門,美製37毫米戰防炮36門。

1951年3月,志願軍19兵團在華北地區完成換裝蘇式輕武器,到達東北後,又補充了蘇式高射機槍270挺。志願軍20兵團由東北負責換裝8個師的蘇式輕武器,共計步槍31944支(莫辛納甘),衝鋒槍5856支(PPSh-41/PPS-43),輕機槍1608挺,重機槍432挺,12.7毫米高射機槍441挺。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共損失各種步槍44086支(其中38式步槍5509支,99式472支,莫辛納甘式28089支,美製春田式步槍1527支,恩菲爾德步槍6支,捷克步槍4666支,日制6.5改7.92步槍59支,雜式步槍241支,美製卡賓槍1617支,美製M1半自動步槍1900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志願軍大規模裝備的步槍?
雜得很,絕大多數是革命戰爭年代繳獲的戰利品。朝戰爆發後,發現每個軍的步槍型號有將近十種,主要是各種七九步槍、六五步槍、三〇步槍。舉幾個比較典型的,漢陽八八式步槍、有坂三八式步槍、中正式步騎槍、春田M1903步槍。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中國於1950年11月7日首次向蘇聯提交所需武器彈藥的清單,其中包括蘇式步槍14萬支、步槍子彈5800萬發(另外3700萬發輕機槍子彈理論上與步槍通用)。11月9日,蘇聯表示同意,並表示將在1951年1月至2月全數運抵。
這批武器中,步槍的型號包括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M1944卡賓槍。M1938卡賓槍數量太少,不知道有沒有援助給新中國。
原計劃用這批武器換裝赴朝直接參加軍事行動的12個軍共計36個師,但是後來只換裝了其中34個師,剩下2個師的武器用於補充消耗或是訓練用途。

第五次戰役的後期,中國於1951年5月25日向蘇聯派出代表團、談判購買60個師的武器。1951年,蘇聯提供了4個師的武器;1952年,蘇聯提供了16個師的武器;其餘40個師的武器,分兩年,到1954年底交付完畢。
在這60個師的武器中,1個師的武器被分配給各個軍事院校用於訓練、3個師的武器被無償支援給朝鮮人民軍;實際裝備的56個師中,僅有3個師赴朝鮮前線作戰,其餘53個師留在國內駐防。

至於「狙擊手」,這個詞在中國出現得較晚,革命戰爭年代一般稱之為「神槍手」、「冷槍手」、「特等射手」。狙擊,即隱蔽伏擊;狙擊手,我認為可以概括一切以「冷槍」作為主要殺傷方式的人員。所以我認為張桃芳也算狙擊手。
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期間使用的是一支沒有瞄準鏡的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
,該槍目前收藏在中國軍事博物館的抗美援朝戰爭館。
另外,據張桃芳回憶,他在進入朝鮮、使用蘇聯援助的新槍以前,用的是三八式步槍;而據張桃芳的戰友呂長青回憶,當時他們四個狙擊手還用過M1伽蘭德步槍,該槍也是志願軍常用的冷槍武器。


@章易大神說的很好了,我再來狗尾續個貂
圖多預警

中正式步槍(七九步槍):蔣公饋贈,前期50軍、60軍裝備的主要步槍,換裝時退出一線部隊,因其開槍聲音大,常用作防空哨

日制三八式步槍(三八大蓋):日軍「饋贈」,第一二批入朝部隊裝備較多,刺刀肉搏有優勢,換裝後退出一線部隊

英制李恩菲爾德步槍(英七七):前期50軍、66軍均有裝備,也曾從聯合國軍中英國部隊繳獲過,換裝時退出一線部隊

美製M1903型步槍(春田步槍):蔣公饋贈,前期39軍裝備較多,性能可靠、威力大、射程遠。換裝後退出一線部隊

美製M1917型步槍:蔣公饋贈,長津湖之戰9兵團很多用的就是這種步槍,換裝後退出一線部隊

美製M1型卡賓槍:蔣公饋贈,第一批入朝部隊裝備較多,繳獲也較多,重量輕火力猛,換裝後退出一線部隊。

美製M1型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初期入朝部隊少量裝備,主要依靠戰場繳獲,廣受好評,常用作冷槍武器。重量較重,換裝後仍有部隊使用

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購自蘇聯,換裝初期大量裝備我一線部隊,然而這批槍多為回收品,易凍住槍栓,戰場反饋極差,後全部換裝為莫辛-納甘M1944型。

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購自蘇聯,換裝後大量裝備我軍一線部隊,張桃芳所用步槍即為此槍。列舉一下有所使用但是裝備不多的步槍

漢陽造88式步槍:中國比較傳奇的一型步槍,入朝部隊有攜帶,但是少用於戰鬥,常作防空哨。

美製M3卡賓槍:志願軍戰場少量繳獲,曾有戰士不認識夜視鏡將其拆下扔掉。

捷克VZ-24式步槍:有資料表明志願軍裝備過此槍

M1941式約翰遜半自動步槍:志願軍曾繳獲過此槍


可惜沒有很精確的槍支統計,從彈藥消耗看,應是國,蘇為主,日,美為輔。

國械是各種79步槍:漢陽造,中正,雜式79,日械改79(38/99)

蘇械章易寫的很完美了,就不贅述了。

彈藥消耗:

註:79應為步機槍彈,日第2個77是九二重機彈。

武器型號(損失武器):


我爺爺說他跟美軍打了一個晚上陣地戰,就是相互「放槍」,上膛,把槍舉過頭頂露出塹壕,扣動扳機,完事,循環……
「誰敢露腦袋啊!!腦瓜子馬上沒了!!」


剛入朝普遍裝備萬國造,其實中三八大蓋裝備最多,什麼漢陽造,水連珠,春田,毛瑟98K各種各樣的步槍。

大八粒繳獲韓軍,美軍有很多一批。

但是——因為後勤!因為後勤!因為後勤!

很多情況直接上交,班長才有資格用。

蘇制裝備在入朝以後,和斯大林買了一批二戰軍火,才用上波波沙,水連珠統一後勤。

至於狙擊手,這個東西一直到對越反擊戰以後才有這個概念。


我爺爺202師606團的,拿的莫辛納甘步騎槍..


三八槍,九九槍,「八大粒」,英77,莫辛納甘。

手槍是短槍管單手發射的武器,它主要用於自衛和在近距離內突然襲擊敵人,主要配備軍官和特種兵。

中國人民志願軍裝備的手槍型號多,品種也複雜,因而不一一敘說,只例舉一些槍名,它們是:德國7.63mm Ml932式毛瑟自動手槍、比利時9mm大威力勃朗寧半自動手槍、7.65mm M1900式、M1910式、M1910/22式勃朗寧手槍、美國0.32英寸野人牌手槍,西班牙的星牌、阿斯特拉、皇家手槍等等。


中國人民志願軍所裝備的衝鋒槍有美國M3式衝鋒槍、英國的司登衝鋒槍和舊中國仿造的湯姆遜衝鋒槍。0.45英寸(11.43mm)M3式衝鋒槍,此槍是我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軍隊的,以後成為我軍的裝備。

11mm三元式衝鋒槍。1947年(民國36年),國民黨兵工署第60廠依照美國0.45英寸M3A1式衝鋒槍製成了一種衝鋒槍,定為「三元式」。其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原理,射擊方式為全自動。

它發射0.45英寸柯爾特自動手槍彈,由30發彈匣供彈,膛線右旋4條,槍全長為757mm,槍管長為203mm,瞄準基線長為277mm,槍全重為3.54kg。
9mm三七式衝鋒槍,此槍是在M3A1式衝鋒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其主要改進點將槍的口徑從0.45英寸(11.43mm)改為9mm。

自動方式仍為自由槍機原理,射擊方式為全自動。它發射9mm手槍彈,槍全長為751mm。

晉11.25mm仿M1921式湯姆遜衝鋒槍,此槍是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製造,它發射晉造11mm手槍彈,表尺射程為600m,由20發彈匣或50發彈鼓供彈,膛線右旋6條,理論射速為600發/min,槍全長為 950mm,槍管長為395mm,槍全重為5.62kg。
7.63mm仿M1921式湯姆遜衝鋒槍。

此槍是在晉造衝鋒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以求得與7.63mm毛瑟手槍彈通用。射擊方式為單連發。它發射7.63mm毛瑟手槍彈,表尺射程為1000m,由彈匣供彈,槍全長為962mm,槍管長365mm,瞄準基線長為646mm,槍全重為5.24kg。


此外,志願軍還裝備有英國的司登衝鋒槍。司登衝鋒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其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原理,固定擊針,開膛待擊。此槍是由英國槍械設計師謝波德(Sbeppnerd)和杜爾賓(Turpin)設計的,由思菲爾德兵工廠製造,此槍的名稱就是由兩位設計師的第一個字母和製造廠的頭兩個字母組成,「STEN」發音為司登。


司登衝鋒槍的型號有MKI、MKⅡ、MKⅢ、MKⅣ、MKⅤ式等。我志願軍裝備的司登衝鋒槍是英軍依照MKⅡ式在加拿大朗·布蘭奇兵工廠為國民黨軍隊製造的一批司登衝鋒槍。它發射9mm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初速為323m/s,有效射程為200m,由32發彈匣供彈,槍全長784mm,槍全重為3kg,理論射速為500~550發/min。


中國人民志願軍裝備的步槍,都是屬於非自動步槍,是以毛瑟步槍為主,在裝備的毛瑟步槍中,有7.92mm Ml898式毛瑟步槍,7.92mm 98K式毛瑟步槍,7.92mm Ml924式毛瑟步槍,7.92mm二四式步槍(又稱中正式步槍),7.92mm漢式步槍,另外還有三八式步槍。

7.92mm Ml898式毛瑟步槍。它屬於非自動步槍,是德國的槍械發明家毛瑟設計,1898年定型,毛瑟兵工廠製造,此槍是毛瑟所發明的步槍中最得意的一支步槍。它發射7.92mm98式毛瑟彈,彈頭初速為859m/s,表尺射程為2000m,由5發彈倉供彈,膛線右旋4條,槍全長為1255m,槍全重為4.08kg。

7.92mm 98K式毛瑟步槍。它屬於非自動步槍,槍機樣式為旋轉後拉式,此槍由德國毛瑟——沃克公司製造,德國軍隊在1935年開始大量生產此槍,1945年停止生產,發射7.92mm毛瑟槍彈,彈頭初速為745m/s,有效射程為600m,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膛線右旋4條,槍全長為1103mm,槍全重為3.89kg。

7.92mm Ml924式步槍。它是毛瑟兵工廠研製,1924年定型,是德國軍隊的裝備,此槍屬於非自動步槍,槍機式樣為槍機旋轉後拉式。它的構造和M1898式基本上相同。唯有槍管短150mm,所以此槍又被稱為「M1924式短管毛瑟步槍」該槍可以兼作馬槍之用。它發射7.92mm98式毛瑟尖彈,初速為810m/s,表尺射程為2000m,由5發彈倉供彈,膛線右旋4條,槍全長為1100mm,槍管長為590mm,槍全重為4.08kg。

7.92mm毛瑟步槍。此槍由比利時DN國營兵工廠製造,它與德國M1924式毛瑟步槍構造相同。它發射7.92mm98式毛瑟尖彈,彈頭初速為810m/s,由5發彈倉供彈,槍全長為1095mm,槍全重為3.783kg。
7.92mm VZ~24式步槍。此槍與M1924式毛瑟步槍構造相同,由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武器公司製造,此槍曾是捷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制式步槍,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裝備過此槍。

它發射7.92mm98式毛瑟尖彈,初速為823m/s,採用5發固定交錯彈匣供彈,槍全長為1106mm,槍全重為4.1kg。


7.92mm二四式步槍。此槍是德國M1924式步槍的仿製品。德國M1924式步槍,構造簡單、性能優良、國民黨兵工署決定仿造此槍。1935年(民國24年),兵工署第十一廠(鞏縣兵工廠)從德國購買到M1924式毛瑟步槍的圖紙和樣板,就開始製造此槍,同年10月正式出品,並定為國民黨軍隊的制式武器,當時定為「中正式」,後來正名,因是民國24年製造,亦為「二四式」。

它發射7.92mm98式毛瑟槍彈,彈頭初速為810m/s,表尺射程為2000m,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

槍全長為1110mm,槍管長為600mm,瞄準基線長為504mm,槍全重為4.08kg。生產此槍的不僅僅是第十一廠,還有兵工署第一廠(漢陽兵工廠),第二十一廠(金陵兵工廠),第四十兵工廠和第四十一廠。

6.5mm三八式步槍。
此槍俗稱「三八大蓋」,它是日本侵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也是我國繳獲最多的步槍之一。它發射6.5mm友坂尖彈或圓彈,彈頭之初速為762m/s,表尺射程為2400m,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膛線右旋4條,槍全長為1280mm,槍管長為769mm,槍全重為3.9kg(不連刺刀),著名的戰鬥英雄楊連弟在入朝作戰時就是使用的三八式步槍。

7.92mm漢式步槍。漢陽兵工廠於1938年(民國27年)內遷併入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第21廠,21廠生產的漢式步槍和漢陽造88式步槍構造相同,諸元也完全相同,當時定名為:21廠7.92mm漢式步槍,它發射7.92mm毛瑟圓彈,彈頭初速為600m/s,表尺射程為2000m,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膛線右旋4條,纏距為240mm,槍全長為1250mm(不連刺刀),槍管長為740mm,瞄準基線長為655mm,槍全重為4.06kg(不帶刺刀)。

中國人民志願軍列裝的機槍種類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從國民黨軍隊中繳獲來的,其中有:
7.92mm ZB-26式輕機槍。該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武器公司研製1926年定型出品。它構造簡單,性能優良,機件堅固,射擊精度良好。它曾是國民黨軍隊的裝備。

此槍的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原理,採用空氣冷卻槍管,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全自動。它發射7.92mm毛瑟尖彈,彈頭初速為830m/s,表尺射程為1500m,由20發彈匣供彈,膛線右旋4條,纏距為240mm,理論射速為450~500發/min,槍全長為1165mm,槍管長為602mm,瞄準基線長為586mm,槍全重為9kg。


7.92mm二六式輕機槍。由於ZB-26式輕機槍性能優良,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決定仿製此槍,1937年(民國26年)仿製成功,初定為「二六式」。仿製此槍的有兵工署第11廠、21廠、22廠、40廠、41廠等。26式和ZB-26式完全相同。它是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在解放戰爭中,我人民解放軍繳獲此種機槍很多,都用來裝備我軍,因而它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主要裝備之一。它發射7.92mm毛瑟尖彈,彈頭初速為830m/s,表尺射程1500m,由20發彈匣供彈,槍全長為1165mm,槍管長為602mm,槍全重約為9kg。


7.7mm MKⅡ式布倫輕機槍。MKⅡ式布倫輕機槍的前身是ZB-26式輕機槍,它是由ZB-26式輕機槍演變而來,首先是ZBG式,後為MKl式和MK1M式布倫輕機槍,MKⅡ式是由MKl式和MK1M式改進而來。

此槍由英國思菲爾德兵工廠製造,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原理,由空氣冷卻槍管,槍的口徑為7.7mm。它發射英國造7.7mmMKⅦ式各種彈,表尺射程為1645m(1800碼),由20發弧形彈匣供彈,膛線右旋6條,理論射速為600發/min,槍全長為 1167mm,槍管長575mm,瞄準基線長為718mm,槍全重為10.42kg。
7.92mm勃然式輕機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英國在加拿大專門為中國製造的一種輕機槍。此槍是在MKⅡ式布倫輕機槍的基礎上略加改良而成。
口徑為7.92mm,隨之機槍的部分機件也作了相應的改進。
此槍的自動方式仍然是導氣式原理。它發射7.92mm尖彈,彈頭初速為830m/s,表尺射程1800m,由30發弧形彈匣供彈,膛線右旋6條,纏距為240mm,理論射速為600發/min,槍全長為1170mm,槍管長635mm,瞄準基線長為787mm,槍全重為10.5kg。

麥德森輕機槍。此機槍是丹麥人麥德森和斯拉姆設計,其自動方式為槍管長後坐,冷卻方式為氣冷式,可以發射步槍子彈,它是機槍中,使用無撞擊自動機的唯一武器,中國人民志願軍裝備的是:7.92mm Ml937式麥德森機槍。


它發射7.92mm槍彈,彈頭初速為800m/s,表尺射程為2000m,由32發彈匣供彈,膛線右旋4條,纏距為240mm,理論射速為450~500發/min,實際射速為250發/min,槍全長為1160mm,槍管長為477.5mm,瞄準基線長為420mm,槍全重為9.6kg。


7.92mm KE7式啟拉利輕機槍。此槍是瑞士啟拉利兵工廠製造,曾經是瑞士軍隊的制式裝備。它的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後坐原理,冷卻方式為氣冷式,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全自動。該槍重量較輕,構造簡單、分解容易,攜帶方便,此槍原是國民黨軍隊的裝備,解放戰爭時期被我軍繳獲,因而成為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裝備。


它發射7.92mm槍彈,彈頭初速為700m/S,表尺射程為2000m,由25發弧形彈匣供彈。理論射速為450~550發/min,槍全長為1190mm,槍全重為8kg。
另外,中國四川兵工廠曾經仿製過此槍,其構造和瑞士KE7式完全相同,志願軍亦裝備過此槍。
7.92mm 30式勃朗寧輕機槍。此槍是比利時FN國營兵工廠製造,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原理,它是由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演變而來。它有減速結構,因而本槍有三個射速,即:快射600發/min,慢射350發/min,和單發。它發射7.92mm尖頭彈,彈頭初速為800m/s,表尺射程為1500m,由20發彈匣供彈,槍全長為1130mm,槍全重為9kg。
7.92mm D式勃朗寧重機槍。該槍是30式的改進型,亦由比利時FN國營兵工廠製造出品。


發射7.92mm尖頭彈,彈頭初速為800m/s,表尺射程1500m,由20發彈匣供彈,理論射速為6000發/min。槍全長為1130mm,槍管長為550mm,槍全重約為9kg。


7.92mm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它是以德國造7.92mm 08式馬克沁重機槍為藍本仿製而成的。1934年(民國23年),金陵兵工廠取得了德國7.92mm 08式馬克沁重機槍的工作圖紙。隨即按圖紙開始仿製,於1935年(民國24年)仿製成功並正式出品,列為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因為是民國24年仿製成功,定為「二四式」。


此槍的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後坐原理,冷卻方式為水冷式。它發射7.92mm98式毛瑟各種彈,彈頭初速 (重尖彈)770m/s,(尖彈)870m/s,由100或250發彈帶供彈,膛線右旋4條,纏距為240mm,理論射速為600發/min,槍身長895mm,槍身重20kg,槍架重為29kg,槍全重為49kg。


中國人民志願軍裝備的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中,有我人民解放軍繳獲國民黨軍隊的,還有解放以後,我兵工廠利用接受過來的設備製造的。


另外志願軍還裝備了原國民黨兵工署21廠(前身為金陵兵工廠)製造的7.92mm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此槍為氣冷式),它的構造和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相同,只是去掉了水筒。

7.7mm九二式重機槍。也是我志願軍裝備的重機槍之一,它是日本神武紀元2592年(1932年)定型出品,被日本軍隊採用為制式武器,因而被定為「九二式」。它是日本三年式重機槍的改進型,自動方式仍然為導氣式原理,冷卻方式為氣冷式。

發射日7.7mm九二式半底緣槍彈,彈頭初速為732m/s,表尺射程為2700m,由30發供彈板供彈,膛線右旋4條,纏距為240mm,槍架高低射界為-15°~+9°,槍架方向射界為360°,理論射速為450發/min,槍身長為1225mm,槍管長為724mm,瞄準基線長為284mm,槍身重為26.6kg,槍管重為4.47kg,槍架重為27.8kg,槍全重為54.4kg。


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繳獲日7.7mm九二式重機槍較多。為了適用7.92mm九八式毛瑟槍彈,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60廠將7.7mm口徑改為7.9mm,這樣就可以用7.9mm槍彈。
0.30英寸(7.62mm)


M1917 A1式勃朗寧(水冷式)重機槍,此槍原型為M1917式,它是由勃朗寧設計的。M1917 A1式是M1917式的改進型。該槍的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後坐原理,冷卻方式為水冷式,配M2式槍架。


發射0.30英寸(7.62mm)M1式重尖彈和M2式尖彈,彈頭初速為807~854m/s,最大射程為2377~5029m,由100或250發彈帶供彈,槍身長為980mm,槍管長為610mm,槍身重為15.2kg,槍架重為24.1kg,槍全重為39.3kg,膛線右旋4條,纏距為254mm,理論射速為450~600發/min。


稍微查一下就知道了,志願軍第一神槍手張桃芳用的是莫辛納甘,俗稱水連珠,芬蘭白色死神西蒙海耶也是用這槍幹掉540多號蘇軍的。


加蘭德大多是繳獲的吧,不會多的
莫辛納甘是蘇聯給的,剛開始沒有多少,後來成了主流
狙擊手這個兵種不好說,從功能上看,專打黑槍,不管官職,應該是特等射手,至於狙擊槍,從射程來說當時的長步槍幾乎都可以充當,只要眼神好,誰都是特等射手。
帶瞄準鏡的槍極少,幾乎沒有,要麼繳獲美軍的春田狙和加蘭德狙,要麼是日軍的97狙,不知道侵華日軍有沒有帶瞄準鏡的96機槍(RO2里的神器)


別的不知道,張桃芳用的是莫辛納甘。戰績有誇大成份,估計百十個人頭總是有的


在朝鮮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中國方面向蘇聯表示;我們的工廠目前所能提供的這種子彈為數甚少。志願軍部隊直接參加朝鮮軍事行動的有12個軍,計36個師,但僅有6個步槍和機槍彈藥基數。今後,隨著軍事行動的發展,我們在保障軍隊彈藥方面勢必出現很大困難。要求蘇聯提供36個師的輕武器,改善志願軍的武器水平。

到1951年年底,前線志願軍的主要蘇制武器包括(不計算其他國家武器);152毫米榴彈炮36門,SU-122毫米自行火炮16門,T-34型坦克114輛,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24輛,122毫米榴彈炮249門,76.2毫米野戰炮297門,85毫米高射炮120門,76.2毫米高射炮60門,37毫米高射炮956門,57毫米反坦克炮53門,喀秋莎火箭炮72門,107毫米迫擊炮57門,高射機槍2382挺。其他主要武器仍以日制和美製為主。另有國產51式90毫米火箭筒3122具。

1951年5月,中國方面再次與蘇聯進行新的武器引進談判。雙方打成協議,蘇聯向中國提供60個師的武器。

這60個陸軍師的武器裝備,是按照蘇聯正規編製配備的:每個師(14963人)有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坦克自行火炮團、1個獨立高炮營、1個獨立五七反坦克炮營。炮團裝備有122毫米榴彈炮、76.2毫米野炮、120毫米迫擊炮各1個營(12門),坦克自行火炮團裝備Т34坦克24輛、76毫米自行火炮16輛,獨立高炮營裝備37毫米高射炮12門,獨立反坦克炮營裝備57毫米反坦克炮12門。全師步兵武器13938件,炮303門,汽車261輛,特種車84輛,馬車517輛,馬1136匹。

截至1954年,中國用蘇制武器和仿製品裝備了106個步兵師、18個地面炮兵師、8個高炮師、3個坦克師,在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軍裝備標準化、序列化,並由幾乎是單一的步兵發展為諸軍兵種的合成軍。彭德懷曾說:短短几年超過了舊中國幾十年的建設。成為當時全世界範圍內,都可稱為屈指可數的強軍。


有一個老兵回憶里曾經提到過志願軍用過繳獲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就是歪把子)搭配繳獲的機槍瞄準鏡進行狙擊戰鬥


多了不說,精確射手與精確射手步槍的概念是近些年才有的。


莫辛納甘,騎兵槍。槍管短,專門打黑槍。


張桃芳用的好像是水連珠


志願軍裝備問題沈志華老師有專門研究


狙擊手張桃芳用的是莫辛那甘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耶律大石?
歷史上有哪些可以真正稱為軍神的人?
現在我國很多傳統文化得不到保護,關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戚夫人的下場是不是咎由自取?
假如沒有辛亥革命?

TAG:歷史 | 軍事 | 槍械 | 朝鮮戰爭1950-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