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python的類與對象?
題主問的太籠統了,不知道答的對不對. 看下面的圖
左邊元類,中間類,右邊實例其實記住的只是一點:python里一切都是對象,實例是對象,類是對象,元類也是對象.
這裡題主說的類和對象其實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了.那麼Python里的類和其他的對象有什麼區別?實例是對象,因為創建實例的是類.類是對象,創建類的是什麼呢?Python給的答案就是元類.你可以通過type()函數來查看它的元類.(type(type)得到的是它自己)其實這個類和其他對象一樣,所以我們就不驚訝它為什麼有類方法,類變數了....打個比方:
智能手機就是一個類(class),它是某類對象的統稱,而你手上的這部iPhone7就是從屬於智能手機這個類的一個具體實例/對象(object)。
智能手機都會有個電池容量的參數(智能手機這個類的域或類變數),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除以充電功率可得充滿電需要的時長(這一行為稱為智能手機這個類的方法)
具體到你的這部iPhone7也有它對應的電池容量(對象的域或實例變數),相應的:這部iPhone7的電池容量除以它的充電器功率也就得到它充滿電需要的時間(對象可調用從屬的那個類的方法)
再具體到張三的那部sumsung S7,同樣可以調用智能手機這個類的域和方法,得到那部S7的目標值。
事實上,先定義一個類(class),並初始化它的域和方法,然後從屬於它的具體對象(object)通過調用這個類的域和方法,即可得到目標值。這其實是模塊化設計的體現。
在具體對象較多時,先自定義一個類(或超類加子類的繼承類)封裝,然後各對象自行調用,可以高效地完成不同對象的目標實現(避免多個對象的重複代碼)
不知道這樣解釋行不行。
掛一個自己的學習筆記
這個時間一長就搞錯了,還經常回頭來看一看,尤其是self的用法。
python中一切皆為對象,所謂對象:我自己就是一個對象,我玩的電腦就是對象,坐著的椅子就是對象,家裡養的小狗也是一個對象。。。。。。
我們通過描述屬性(特徵)和行為來描述一個對象的。比如家裡的小狗,它的顏色,大小,年齡,體重等是它的屬性或特徵。它會汪汪叫,會搖尾巴等是它的行為。
我們在描述一個真實對象(物體)時包括兩個方面:
它可以做什麼(行為)
它是什麼樣的(屬性或特徵)。
在python中,一個對象的特徵也稱為屬性(attribute)。它所具有的行為也稱為方法(method)
結論:對象=屬性(特徵)+方法(行為)
類:在python中,把具有相同屬性和方法的對象歸為一個類(class)
比如人類,動物,植物等等,這些都是類的概念。
類是對象的模板或藍圖,類是對象的抽象化,對象是類的實例化。類不代表具體的事物,而對象表示具體的事物。
&>&>&> class people: #people就是類
... def speak(self):
... print ("hello!")
...
"""
定義一個people類,定義一個speak方法,但沒有定義屬性,
因為屬性不屬於類,而是屬於各個類的實例。也就是說屬於對象。
因此我們可以給每個實例設置不同的屬性
"""
&>&>&> class people: #類
... def speak(self): #方法
... print ("hello!")
...
&>&>&>
&>&>&> Thor = people() #創建Thor實例(對象)
&>&>&> Natasha= people() #創建Natasha實例
&>&>&> import tab #導入table鍵功能模塊
&>&>&> Thor. #輸入jack.,可以看到以下方法
Thor.__class__ Thor.__doc__ Thor.__module__ Thor.speak(
&>&>&> Thor.speak() #引用speak方法
hello!
&>&>&> Thor.age=39 #添加age屬性
&>&>&> Thor.h=190 #添加height屬性
&>&>&> Thor.
Thor.__class__ Thor.__module__ Thor.height
Thor.__doc__ Thor.age Thor.speak(
&>&>&> Thor.height
190
&>&>&> Thor.age
39
#初始化對象
創建類時,可以定義一個特定的方法,名為__init__(),只要創建這個類的一個實例就會運行這個方法。可以向__init__()方法傳遞參數,這樣創建對象時就可以把屬性設置為你希望的值。__init__()這個方法會在創建對象時完成初始化,"""
&>&>&> class peo: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speak(self):
print ("my name" + self.Name)
實例化這個類的對象
&>&>&> zhangsan=peo("zhangsan",24,"male")
&>&>&> print (zhangsan.Age)
24
&>&>&> print (zhangsan.Name)
zhangsan
&>&>&> print (zhangsan.Sex)
male
# ----------
&>&>&> print(zhangsan)
&<__main__.peo object at 0x000001790B8BFE80&>
要讓print能列印出來,就得使用__str__方法
__str__()這個方法告訴python在列印(print)一個對象時,具體顯示什麼內容
"""
#! /usr/bin/python
&>&>&> class peo: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speak(self):
print ("my name" + self.Name)
def __str__(self):
msg=("my name is: " +self.Name+ ","+ "my age is: " + self.Age +","+ "my sex is:" +self.Sex)
return msg
shanghai=peo("shanghai","23","man")
&>&>&> print(shanghai)
my name is: shanghai,my age is: 23,my sex is:man
此處23是年齡,但被轉成了字元串,因為self.Age定義的是字元串
如果不將23轉義,則會報錯
如果希望在程序中就事先轉義,需要使用str(self.Age)
"""
print shanghai
"""
之前多次用到self這個形參
類就好比是一張藍圖,使用一個類可以創建多個對象實例,
speak()方法在被調用時,必須知道是哪個對象調用了它.
這裡self參數就會告訴方法是哪個對象來調用的.這稱為實例引用。
zhangsan.speak()就好比寫成了peo.speak(zhangsan)
#道理說一萬遍,不如先嘗個栗子
直線長度
代碼
import math #調用math函數
class Point(): #定義點類
def __init__(self,x=0,y=0):
self.x=x
self.y=y
def getX(self):
return self.x
def getY(self):
return self.y
class Line(): #定義線類
def __init__(self,p1,p2):
self.x=p1.getX()-p2.getX()
self.y=p1.getY()-p2.getY()
self.len=math.sqrt(self.x*self.x+self.y*self.y)
def getLen(self):
return self.len
運行結果
&>&>&> p1=Point(1,1)
&>&>&> p2=Point(8,10)
&>&>&> line=Line(p1,p2)
&>&>&> line.getLen()
11.40175425099138
1.萬物皆對象,把對象歸類就有了類; 類也是對象,把類歸了類就是超類; 以此類推.2.對象往往具備(也可以不具備) 行為和屬性. 行為我們通常用 函數(function) 實現 屬性(attribute)我們通常用 變數 實現3.因為萬物皆對象,所以"函數""變數"也是對象 所以 "變數"可以有自己的"函數", "函數"也可以有自己的變數.4.藉此機會練習五筆,所以故意多打了一些字.
最近小結,望指點~
本人也是初學Python,在此談一下對類和對象的理解:
Python和VB一樣,都是面向對象編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語言。所謂面向對象有三大特徵:封裝性、繼承性、多態性。
相信大家在問道類和對象之前已經了解到了Python強大的列表(list)。其實列表(list)就是所謂的類,這是所有你所創建的列表的統稱(如,list1,list2,隨便一個名字的列表,而你新建的這些具體的列表,就是對象)。這時大家應該抓住關鍵詞,相似對象的統稱為『類』(class),而『對象』(object)則是『類』的具體化.
另外,還想談一談屬性和方法,屬性可以看做是靜態特徵(外表看起來如何,定義的變數等),方法則是動態能力(能做什麼,定義的函數等),因此,再規範點來講就是:類是具有相似屬性和方法的對象的統稱,而對象則是滿足這些屬性和方法要求的不同個體。
舉一個簡單例子:『汽車』就是一個類,靜態特徵(屬性)是有四個輪子,動態能力(方法)是他能跑;而某人的一輛瑪莎拉蒂(具有自己的車牌號,獨一無二),他不但有四個輪子,也能跑。我覺得這應該也稱得上是『繼承性』。
但更多人,談到繼承性,更樂意用子類和父類(也叫基類、超類)的概念,當然從名字就能看出歸屬問題了。對於父類屬性和方法的定義,子類不需要再重新定義,就可以直接調用父類的方法(如果重新定義-相同的函數名(稱為『重載』,是多態性的體現),新的定義會覆蓋掉原有定義,當然只是在子類中,對父類沒有影響)。
不足之處還請指教,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類就是藍圖,對象就是用這圖建造出來的玩意兒,不知道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程序是對現實世界的模擬,那麼我們先抽象出世界的模型,在這個模型里世界是由對象構成,我們在抽象一下,發現對象由行為,屬性構成,再抽象一下就是類了!
(也許是史上)最直白的Python類(class)和對象(object)講解 - 知乎專欄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當年,這個類和對象差點兒把我整瘋了,後來看了:
公開課,太原理工大學《面向對象編程思想概覽》,
書,a byte of python,(雖然寫的很簡單,但總算讓我明白了)。
這才明白什麼類,什麼對象,及python面向對象這部分內容。
-這是分割線-
當年我直接看的《python學習手冊》,個人感覺,面向對象部分寫的並不好。
一般的OOP思想,類是對象的模板,對象是類的實例,對象才具有行為和屬性。
但是Python中的類要特殊一點,它也是一種對象,不過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對象,它可以創造其他對象,而用來創建Python中類這種對象的類被稱為元類。
附上一篇好文章: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類http://python.jobbole.com/21351/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很多 SB,我們把 SB_A、SB_B、SB_C 統一歸類為 SB,SB 這個詞,這一類人的合稱,就相當於 Python 中的類。
SB_A、SB_B、SB_C 等花樣繁多、內涵各異、各式各樣的 SB,單個拎出來,也都是 SB,但是因為是單個的,鮮活的,是 SB 的典型實例,是類的實例,就相當於 Python 中的對象,不過,誰會希望自己的對象是 SB 呢?
:對象是類的實例。
:SB_A 是 SB 的例子。
:SB_B 是 SB 的例子。
:SB_C 是 SB 的例子。
……
SB 怎麼這麼多?
SB 總是有屬性的,比如可能是男的,可能是女的。
SB 總是有方法的,總是有各種辦法讓你不爽。
以下請自由發揮。
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我的耳邊環繞著德國兒歌 Schnappi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buptlinlinlin
鏈接:python類、對象、方法、屬性之類與對象
來源:CSDN博客
python中一切皆為對象,所謂對象: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對象,我們玩的電腦就是對象,坐著的椅子就是對象,家裡養的小狗也是一個對象...
我們通過描述屬性(特徵)和行為來描述一個對象的。比如家裡的小狗,它的顏色,大小,年齡,體重等是它的屬性或特徵。它會汪汪叫,會搖尾巴等是它的行為。我們在描述一個真實對象(物體)時包括兩個方面:1.它可以做什麼(行為)2.它是什麼樣的(屬性或特徵)。在python中,一個對象的特徵也稱為屬性(attribute)。它所具有的行為也稱為方法(method)結論:對象=屬性+方法在python中,把具有相同屬性和方法的對象歸為一個類(class)比如人類,動物,植物等等,這些都是類的概念。類是對象的模板或藍圖,類是對象的抽象化,對象是類的實例化。類不代表具體的事物,而對象表示具體的事物。&>&>&> class people:... def speak(self):... print ("hello!")..."""定義一個people類,定義一個speak方法,但沒有定義屬性,因為屬性不屬於類,而是屬於各個類的實例。也就是說屬於對象。因此我們可以給每個實例設置不同的屬性""" &>&>&> class people: #類 ... def speak(self): #方法 ... print ("hello!") ... &>&>&> &>&>&> jack = people() #創建jack實例&>&>&> tom = people() #創建tom實例&>&>&> import tab #導入table鍵功能模塊&>&>&> jack. #輸入jack.&,可以看到以下方法jack.__class__ jack.__doc__ jack.__module__ jack.speak( &>&>&> jack.speak() #引用speak方法hello!&>&>&> jack.age=39 #添加age屬性&>&>&> jack.h=120 #添加height屬性&>&>&> jack.jack.__class__ jack.__module__ jack.height jack.__doc__ jack.age jack.speak( &>&>&> jack.height120&>&>&> jack.age39"""#初始化對象創建類時,可以定義一個特定的方法,名為__init__(),只要創建這個類的一個實例就會運行這個方法。可以向__init__()方法傳遞參數,這樣創建對象時就可以把屬性設置為你希望的值__init__()這個方法會在創建對象時完成初始化,"""&>&>&> class peo:...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speak(self):... print "my name" + self.Name... &>&>&> 實例化這個類的對象時:&>&>&> zhangsan=peo("zhangsan",24,"man")&>&>&> print zhangsan.Age24&>&>&> print zhangsan.Namezhangsan&>&>&> print zhangsan.Sexman# ----------&>&>&> print zhangsan&<__main__.peo instance at 0x7fe5041ec248&>""" 要讓print能列印出來,就得使用__str__方法__str__()這個方法告訴python在列印(print)一個對象時,具體顯示什麼內容"""#! /usr/bin/pythonclass peo: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self.Sex = sex def speak(self): print "my name" + self.Name def __str__(self): msg="my name is: " +self.Name+ ","+ "my age is: " + self.Age +","+ "my sex is:" +self.Sex # msg="my name is: " +self.Name+ ","+ "my age is: " + str(self.Age) +","+ "my sex is:" +self.Sex return msgshanghai=peo("shanghai","23","man")# shanghai=peo("shanghai",23,"man")"""msg="my name is: " +self.Name+ ","+ "my age is: " + self.Age +","+ "my sex is:" +self.Sex此處23是年齡,但被轉成了字元串,因為self.Age定義的是字元串如果不將23轉義,則會報錯如果希望在程序中就事先轉義,需要使用str(self.Age)"""print shanghai"""之前多次用到self這個形參類就好比是一張藍圖,使用一個類可以創建多個對象實例,speak()方法在被調用時,必須知道是哪個對象調用了它.這裡self參數就會告訴方法是哪個對象來調用的.這稱為實例引用。zhangsan。speak()就好比寫成了peo.speak(zhangsan)"""
去學java就懂了
類,是一種可以將數據和方法按需要綁在一起,設定相應的邏輯,甚至在內部抽象出更高級的東西,然後將它們封裝在一起,形成的一個模版。實例就是按照模版的格式新建一個數據。而你說的對象其實是有點籠統了,希望問得明白些
推薦閱讀:
※爬取網頁時如何寫入文字、圖片到一個文件里?
※用 Python 寫爬蟲時應該注意哪些坑?
※爬蟲如何解決500錯誤?
※Python 學習完基礎語法知識後,如何進一步提高?
※用Python爬網頁需要了解什麼背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