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在不斷分拆獨立業務,豆瓣卻在聚合業務,到底誰是正確的?

拆解工程還在繼續,Facebook推出Groups獨立應用

大豆瓣在移動端回歸了


很有趣的問題,思考了幾天,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我算是一個老豆瓣用戶,07年註冊的,到現在有新書新電影還會往上添。Facebook因為出國原因,也是必用。對兩個產品都有一定程度了解。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兩個獨立問題,擺在一起特別有戲劇效果,但不妨礙單獨分析作答。

豆瓣是我用過的最複雜的互聯網產品,沒有之一。所以就先從簡單的facebook講吧。

問題沒有講一個大前提,就是不論豆瓣的聚合,與facebook的分拆都是在移動終端。這是決定因素。facebook是桌面端起家,從桌面端到移動端,facebook的反應就是分拆與收購併行。

首先移動端會催生桌面端無法想像的使用場景,比如instagram就是即拍即分享,這是facebook根本沒做過的,但這個場景契合人的需求,又無處不在,強大到可以形成獨立的社交用戶群,所以facebook收購instagram的同時,也收購了一個常見的移動場景,及這個場景下特有的用戶群。

第二個原因,移動端下,很多桌面端上已有的功能被過濾和壓縮了,但還有一些升級成剛需,比如即時通訊。屏幕越大,移動速度越慢,你能做的事越多,反之,屏幕越小,移動速度越快,雙手再變成單手,很多事情不能做了。很多在桌面端有大用戶群的剛需,到了移動端都不行了,被使用場景過濾掉了。比如寫博客變成刷微博,或者乾脆只看不寫,玩RPG變成玩水果忍者,打字變成發表情。移動設備那麼多,能做的事情又沒那麼多,像facebook,QQ這種桌面端起家靠大用戶量的社交產品,必須在移動端找到被過濾下來的剛需。也就是那麼幾個需求,可以在移動端幫它們保持大用戶群。所以QQ誕生了微信,對facebook來說,分拆Messenger就是一個移動端的自我進化。在移動的極端環境下,即時通訊,作為比關注和分享動態更基本更低層的需求,會比後者有更大用戶群。

第三個原因,是移動端對現有功能在用戶體驗上有更高要求,之前即時通訊是嵌套在facebook的app里,要想完成一次會話,需要打開facebook,載入,選擇聯繫人列表,然後找到聯繫人開始通話,不管是效率還是體驗都比較差,這種差距在移動端更是被放大了。思考移動場景對響應時間和操作複雜度的敏感性,所以facebook產品線上要包括一個獨立的即時通訊app,這樣可以在即時通訊上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也才好和其他同類產品競爭。

貼段Mark Zurkerberg的原話:

Because Messenger is faster and more focused, if you"re using it, you respond to messages faster, we"ve found. If your friends are slower to respond, we might not have been able to meet up.

Read more: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why-is-facebook-messenger-a-separate-app-2014-11#ixzz3K9psfcwS

第四個原因,是Mark Zurkerberg沒講出口的,但是是最關鍵的,就是降低風險。一個產品總有自己的壽命,facebook也不例外。 不是說facebook不行,而是至少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facebook是個複雜的產品,用戶群也很大,但近些年年輕用戶數量開始下降。無圖無真相。

藍色是4年前的數據,從左到右是年齡的對照,顯然facebook在年輕人群里沒那麼受歡迎了,年輕人流失到instagram和snapchat那去了,前者被收購,後者開價30億沒收成。不妨從最悲觀的角度思考,facebook如果作為一個整體被拋棄的話,不如在之前就把一些可以獨立的功能分拆出來自成一體。你可以不使用facebook,不被你老爸老媽監控,但你還是可以用messenger,至少用戶不會完全逃離。你討厭facebook上的廣告流,那我們設計精美的paper如何?自己給自己創造替代品,顯然是最好的風險控制。即便有一天facebook變成徹底被廢棄的空城,用戶也只不過遷移到另外一座座新的島嶼上,而海面下的大陸架還是聯繫一體。

綜上,facebook在向移動端遷移的策略就是,一,收購全新的移動用戶場景,二,強化移動場景的剛需,比如分拆和收購,三,分拆本身降低風險。因為一里被收購的,會是它在移動端的競爭對手,二里它沒做好,那就收購做的更好的比如whatsapp 並把自己的做好,三,讓自己存活下來的機會更大。

還有一點Mark Zurkerberg自己的觀點,移動app最好只有一個功能,我還是挺同意的。因為桌面端信息是自由的,你可以簡單的從一個鏈接跳躍到另一個鏈接,但在移動端所有的功能都被封裝在一個個不同的app里,每一個越明確越集中越好。

================兩個問題的分界線=================

Facebook講完了,現在到豆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超級有氣質的又獨特的產品,我好像找不到其他任何同類。簡單說,豆瓣是提供氛圍為主,提供功能為輔。它是電影,音樂,書籍,興趣,分享的和,又遠大於這些單獨功能的簡單疊加,而多出來的,就是豆瓣的氛圍,當然你說是格調,文化,或者逼格都可以。使用facebook,使用百度,使用新浪是動詞,使用豆瓣是形容詞。

想像古代的文人雅士,一般會寫詩的,也能畫一手好畫,再彈首琴,栽種點竹子,氣質就出來了。這個東西很難分解,比如只寫詩,只畫畫,只彈琴或者專業種竹子。這些一專業化,就淪為技藝,少了氣質。想像午夜巴黎的沙龍,文學家談論藝術,畫家談論哲學,哲學家寫詩,這種弱化身份強化交流與重疊的場景自然誕生一種格調。豆瓣做的是同樣的事,這是一個網上大沙龍。用戶被電影音樂和閱讀吸引,但不局限於強調我是專註於某一種。在桌面端自由跳轉的鏈接讓你可以迅速的變換身份,你可以從一部電影開始,讀了幾篇影評後,在一篇你喜歡的影評里,你看到一首有趣的詩,你發現豆瓣上有這個詩人的小組,就在旁邊的小組推薦里,你會發現詩人同時代的畫家,當然,你也可能在讀完幾篇影評後,發現另一個推薦的電影,和介紹這部電影背景的書籍。這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就像女生逛街,不一定看到合適的就付錢,然後直接回家,沉浸式體驗的是體驗本身。當然和逛街不同的是,在豆瓣你已經閱讀的觀看的聆聽的東西是一組組過濾器,你不光用它們發現適合你的書影樂,更能發現相同愛好的人。

所以在豆瓣大家可以有不同的喜好,但基本有接近的氛圍,而豆瓣最大的爭端無外是氛圍爭端,說白了就是一些東西明顯氛圍不搭會遭到排擠,比如你在陳綺貞的小組談論蔡依林,或者在科幻組談論總裁文(題外話,很多小組私密化是因為裡面的氛圍和豆瓣實在太不搭了)而豆瓣所有相關的功能,都必須和氛圍一致。比如豆瓣東西,來和淘寶做個比較。兩個都是首頁banner,哪個是賣氛圍,哪個是賣貨一清二楚。

換句話說,豆瓣這些子功能都是用來創造氛圍的,用戶享受的就是這種在電影音樂書籍文本與話題中流連往返的感覺。

但到了移動端,整個產品變的有點尷尬。功能這麼複雜,屏幕這麼小,看都看不過來,看來還是分拆吧。從功能的角度上確實結構很容易分解,電影就是電影,音樂就是音樂,小組就是小組,用戶動態就是動態,脈絡清晰如庖丁解牛,但整個統一的用戶體驗也被分解了。氛圍被破壞了。

他們想要的是森林,但你如果把針葉林分成一個組,闊葉林分成一個組,灌木叢一個組,小草一個組,再專門捉一堆小鳥集中播放鳥鳴,最後搞個噴霧器製造丁達爾現象,然後告訴我你不就是喜歡針葉林,闊葉林,小鳥和陽光下的顆粒感么,我就覺得這事特逗。

原本在桌面端靠一次次點擊就能輕鬆體驗的旅途,那種十分鐘瀏覽兩篇影評,翻看三個好友動態,加兩個風格迥異的小組並添加一本書的感覺,就像十分鐘穿行萬千個世界,但在移動端這種體驗被肢解封裝到一個個獨立的app里。每一個都有健全的功能,但在功能層面之上,全部殘缺不全。

唯一的特例是豆瓣電台,因為移動端音樂本身就是剛需,而我自己感覺豆瓣電台是基本唯一一個能獨立提供功能加豆瓣式氛圍的移動端產品了。夠簡單,夠豆瓣,需求又夠強大,用它聽了3萬首歌,現在打字時還在用。

轉回來,在不算成功的分拆後,豆瓣開始重新劃分用戶模塊。基於核心功能的電影閱讀音樂和相關用戶產生內容放在大豆瓣app里,非核心功能的用戶自己產生的優質內容變成一刻,想賺錢的部分就獨立去賺錢,想社交的就去社交。某種程度還是割裂,但比之前的狀況好很多。但還是不夠,要知道使用instagram的人和使用facebook的人可以完全不重疊,但使用豆瓣東西的,必須是豆瓣用戶,你能指望等秒殺的用戶去東西上多花一倍的錢買氛圍么。豆瓣龐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是誕生它氛圍的基礎,放到移動端上確實是難題。就像只有地球這麼大體量才能形成生態圈,誕生生命,但縮小體量建一個第二生態圈,就幾乎不可能產生生態循環。 這種難題不是所有項目都有資格面對的,豆瓣可以為此感到驕傲。

總結豆瓣的部分,從功能角度,移動端分拆可以創造更好使用體驗,但破壞了豆瓣作為豆瓣立足的氛圍感,後者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和真正的價值。所以整合是折衷,是妥協。像facebook這種沒氣質的產品,當然好用就行了,但有氣質的產品,終為氣質所累。

----------關於社交應用的進一步看法------------

最近因為這個答案,和一些朋友討論到以後社交應用可能會怎樣,我剛好看到一個類似的問題,下一代社交網路會是什麼樣? - Tiger Li 的回答就算一個統一的回復了,因為所有對未來的趨勢的預估,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我都是習慣放遠點看,當科幻小說寫。畢竟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實,我們可以分析歸納總結,但對於未來,我只是個愛開腦洞的人而已。

ps:本來是放在前面,但估計會影響閱讀正文答案體驗,就放到最後吧,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的朋友請見諒。


TL; DR: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形勢和用戶需求。

實際上,豆瓣的拆分執行得比 Facebook 早,而且更為徹底。一切都始於2010年:豆瓣blog

作為「興趣社區」的豆瓣,自帶人群區分屬性,當年豆瓣發展勢頭良好,用戶增長強勁,且各種數據顯示大部分用戶基本只使用豆瓣的一兩個產品。由於看起來已經有了足夠多的用戶,各種子產品的不同玩法好像也深入人心,所以繼續推行拆分策略,放任子產品自行生長,既是最不費力的方向,也是看起來最合理的方向。再加上後來拿了C輪5000萬美元投資,不太著急盈利,這種拆分策略就執行得更徹底了。尤其在12年初的新導航改版,各個子站都有了獨立配色的大頂導,就差讓大家擁有獨立域名+呼號了。

但決策者似乎沒有意識到,豆瓣遠沒有想像中強大。12年大躍進般的盈利嘗試帶來了幾乎災難性的後果。投入越多,越發現資源的有限。電台、電影、電子書、同城等各個產品都到了需要更多資源投入才能繼續發展的關鍵節點,純靠產品致勝的理想已經很不現實。而豆瓣又沒有那麼多錢,也不可能同時投入那麼多錢到如此眾多的產品線。持續的拆分理念,不僅分散了執行者的注意力,也讓用戶感到茫然。最終結果就是,資源的浪費和市場優勢的喪失。

失敗這麼多次,難道都不反省一下嗎?所以重新開始整合產品,並期望通過一個大豆瓣 App 收穫早就該收穫的移動端的影響力,就成為再合理不過的決定。

-----------

而 Facebook 呢,從一開始概念上就比較簡單,所有產品都以 feed stream 為載體。這是因為她的目標很明確——幫助人與人之間(通常意義上的)的交流與溝通。時間流這個模式是如此高效和滿足用戶需要,每次有什麼新想法,只需不斷在一個基礎上加東西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為用戶新開闢一片場地。現在 Facebook 的行業地位幾乎已經牢不可破,用戶覆蓋已達極限,剩下能做的,要麼是創造新玩法,吸引新的用戶群,要麼是挖掘垂直市場。拆分 Groups 就是挖掘已有垂直市場的舉措之一。

總而言之,用戶的興趣是很容易被轉移的,所謂的忠實用戶畢竟是少數。針對不同人群,分別提供一些讓他們離不開的理由,是一個社交網路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要做的事。但前提是,你有這個資源去把它做好。

關於分拆和整合這個話題,還可以參閱我之前對豆瓣2012年改版發的一點牢騷:也談豆瓣的分與合

沒什麼條理,大家將就著看吧。


1. 看一下 App Store 的數字,Facebook 現在的版本(已經不包括 Facebook Messenger)是 70.9 MB,Facebook Messenger 是 43.7 MB。再看一下豆瓣系列,豆瓣 8.9 MB,豆瓣電影 15.6 MB,豆瓣小組 8.6 MB。有些問題是 100 MB 的應用需要解決的,而對於 10 MB 的應用來說根本不存在,例如說應用下載的速度和啟動的速度,還有運行時的穩定性。

2. Facebook 主應用登錄後,如果你嘗試跟好友聊天,它就會提示你安裝 Facebook Messenger。安裝後你會發現 Messenger 已經登錄到同一個帳號了,無需重新登錄。之後你在 Messenger 點誰的檔案都會跳回到 Facebook 主應用,你在 Facebook 主應用分享時如果選擇通過聊天分享你又回跳回到 Messenger。我不記得豆瓣在多應用的階段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功能了,我印象中是沒有吧,所以我一直只用 web 版。我喜歡順著鏈接點下去,看書、看書評、看書評人、看他看過的電影……


單從 Groups 和豆瓣 App 這兩個舉動來看,確實像是一個在拆,一個在合,思路不同。

但我覺得,不論 FB 還是豆瓣,其實都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思路的:按照使用場景/用例的差異度來決定拆分還是整合。

具體來來說這兩個例子:

  • FB 做社交起步,不斷鞏固,從中延伸出很多周邊用例和功能來。如果這些用例如果有較為獨立的使用場景,對應需要很不相同的功能來滿足,那就獨立出來單獨做一個產品。我沒有仔細追蹤、研究過 FB,但我覺得問題中提到的 Groups 其實也是一個和 FB 起家時的核心用例很不一樣的。
  • 豆瓣也是這樣,豆瓣廣播 App 主要是傳統社交功能,豆瓣電影卻是購票為主,豆瓣 FM 是電台聽音樂,豆瓣閱讀則是電子閱讀平台,使用場景非常不同,導致功能也很不相同,也必然導致用戶群的差異化。

多不一樣的時候應該拆出來呢?這還真挺難的。產品角度來看,我覺得主要可以考慮這幾點:

  1. 揣測用戶對原來產品的期待的心理容量。

    1. 不論是自身作為用戶的體驗還是從產品角度考察實際用戶的用法,大家使用 App 的情況都基本滿足二八法則,即大部分人其實只用你產品的最為核心的功能而已;這個時候再往 App 裡面塞更多功能只能服務好一小部分用戶了。
    2. 普通用戶對一個新產品的認知空間是很有限的。你問他噹噹是幹嘛的,他會說賣書的網站,但其實噹噹已經是什麼都賣的電商了,大家只能把一個名稱掛到一個主要用法上;用戶安裝百度地圖的時候,一定不會想著要去用上面外賣、打車之類的功能,他們在安裝某個 App 的時候只會期待這個 App 提供期待中的功能,他在外賣、打車的場景下就是不會想起來打開這個地圖 App。有時候分出來可以在用戶腦子裡多撐出一個認知空間來。
    3. 合併在一起,導致用戶理解成本上升,最好就是一句話可以概括它是幹嘛的。
    4. 處理地不好還非常容易導致產品本身變得臃腫不堪,可用度下降、性能下降,要知道被用戶刪掉可以是分分鐘的事情。
  2. 對新用例的價值點、發展空間、背後市場的看法。

    1. 新用例很可能不只是原來用例的附屬,它意味著另一片市場,另一群用戶(不是原來用戶的子集),可以去分另外一塊蛋糕。
    2. 所謂布局和戰略……大概也是這種考慮。
  3. 當然,要拆出來的前提是「可拆」,即拆出來以後用戶可以在新產品裡面有完整的體驗。

觀察很多產品,其實都是這個思路。比如美團分出貓眼來,知乎分出日報來,淘寶分出阿里旅遊來……

豆瓣的一刻單獨做,我猜也有一部分是這樣的考慮。

另外,我覺得導致事實上的拆分(或者結果上的拆分),還有很大的一個因素是非產品考慮的:跟公司的組織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即產品線/業務部門的劃分。

如果沒有一個產品老大把持整個廠所有產品(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未來方向,內部產品之間的相互關係,或者雖然有,但沒有持之以恆做這件事情,那麼一開始認為合理的產品拆分方式促使的部門的拆分,就必然導致幾條產品線相對獨立,各自前進,相互間通氣、整合少,於是每個產品線都有自己的 App,且風格還都不太一樣。

具體來看豆瓣 App,老豆瓣用戶(web 用戶)會覺得豆瓣在網站上把書影音分開來做,到了移動端的豆瓣 App 上卻合併在一起,感覺像是在整合。但事實上:

  • 書影音及同城活動雖然是不同領域的條目,但抽象一點來看,都是某種文化產品的條目,用戶在表達願望(標記「想看」、「想讀」、「想聽」、「想參加」)、做不做的決策過程(看條目的元信息,看做過的人的反饋)、做完後的反饋和交流(評星附註、寫影評、書評、討論區討論)的行為都是類似的。也就是說從這個角度來說,豆瓣 App 做的事情並不是一個整合。

  • 而且,其實在移動端,之前並沒有哪個「豆瓣 XX」 App 覆蓋了這種用例(豆瓣電影是一個,所以豆瓣 App 的出現要說整合的話,也就只整合了這個 App 而已)。

綜上,我覺得很難概括地說哪個公司在做「拆」,哪個公司在做「合」,誰對誰錯。

大家都是在「做產品」而已,還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還是第一次這樣正面回答產品問題……


Facebook

  • 核心產品是偏朋友間的社交網路

  • 分拆出去的產品:利用FB的社交網路關係鏈/賬號體系去滿足用戶其他的場景,可以是新聞閱讀、匿名交友、興趣交友等等

豆瓣

  • 以電影、書籍、音樂這類標準類型為節點的內容社區
  • 內容類型之間就有耦合,例如一部電影就可能有原作小說,有主題曲,

  • 對於用戶來說,在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於發現和記錄,不會在意內容的專一性(必須是電影等等),品類的擴充是符合用戶使用場景的
  • 豆瓣FM就會是一個單獨的APP

都是在依據用戶的使用場景來決定是不是需要單獨拆分一個產品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 FB有點像寶潔,利用自己化工行業的技術優勢,可以打造一個有一個品牌(產品)

  • 豆瓣有點像shopping mall,大家來選購,有時候也沒有明確目的,逛著說不定就有發現

其實這種移動端的分拆與合併在很多公司都有,都會依照業務本身的屬性來處理

比如美團將電影和外賣這種場景從團購中剝離出來,單獨做

比如騰訊也會在移動端拆分出一個微信

比如騰訊手機QQ上附屬的陌生人交友,可能就是不如陌陌單獨一個產品這麼做來的好

比如大淘寶也會在移動端上拆分成taobao、天貓、聚划算這些APP

另外還會有一種因素影響是否拆分:財務上的考慮,為了更大的估值,具體就不太懂了。


事前都不知道怎麼發展,事後覺得成功的那一方真是理所當然,這也是好多人覺得創業簡單的地方吧,這真難說,蓋棺才能定論


之前聽觸寶的一個國際化分享時,他們CEO有說過一點我覺得應該是題主要的答案。

國別之分導致用戶習慣的不同,國際市場上的app偏向於小而美,單個app就把單個功能做到極致。國內市場上的app偏向於高大全,單個app希望能夠幾個更多的功能模塊來圈用戶。facebook每個功能都是一個app,還是大豆瓣, 這應該是國內外公司運作的基因和國內外用戶名習慣導致的。


一直在去中心化的豆瓣其實一直也沒能擺脫媒體屬性。

豆瓣的業務拆分不是按照人的需求類型拆分,而是根據內容拆分,結果就是既增加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也讓本來在 Web 端就分散的社交場景在移動端被拆得更加魂飛魄散。

所以豆瓣肯定不應該像之前那樣拆,除了包含支付行為的部分,結果豆瓣也一直沒好好賣東西。(補充,同意另一個回答,FM 的獨立是曾經成功過的,競爭者多起來後才不大行了。)

我連豆瓣為什麼要做「一刻」都搞不懂。

Facebook 做 Messenger 和 Groups 都是在社交功能上做細分。我不知道能否成功。

感覺 Viber 和 WhatsApp 都沒有做到非常驚艷,Messenger 在即時通訊領域還蠻有機會的。

Groups 能否單獨成立就不好說了,半封閉式的圈子信息共享?主題群聊?試用了一下,引導很不明確,帶著各種產品的影子…我覺得單純的群組用戶留存率肯定不會高,除非在場景化方面有什麼大舉創新。


其實要保持功能簡單的初心真的很難。

回看國內的QQ、微信,國外的facebook,他們的用戶量非常大,他們起家時都是功能非常簡單的,但是為了增加使用場景,獲取更多的流量,他們不得不往自己身上不斷添加功能,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臃腫,再加上各個功能之間的受限,很難講一個功能點做到極致,用戶體驗也就下降了。最後,通過數據,可能發現某些人就用某些特定的功能,又想著將功能拆分做一些活躍度高的單品,但單品的量與中心產品的量差距太大,甚至還分散了中心產品的流量,利益上和精力上都無法充分滿足單品的生存,越發的往後,單品也就放任讓其打水漂了。

個人覺得,messenger和group從facebook拆分出來做成單品,只是一時的噱頭,等這個點過了,雖然大家覺得facebook很臃腫,但還是會習慣在facebook裡面完成messenger和group的功能。


很難簡單說誰對誰錯,只能說用戶需求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對Facebook了解不多,只猜測一下移動端的「大豆瓣」產品思路。

記得之前阿北解釋過為什麼豆瓣要拆分這麼多APPs,原因是他們發現大部分的豆瓣用戶只是經常使用豆瓣眾多功能中的一兩個,對他們來說,豆瓣就只是讀書、只是電影或者只是小組;而且移動端空間有限,整合太多功能會導致過於複雜的交互和不夠友好的體驗。在移動端,聚焦才能簡單好用。於是就有了一眾「豆瓣XX」的誕生,專註於服務好各自的用戶群。

後來,「大豆瓣」APP橫空出世,整合了豆瓣起家的書影音還有同城活動內容。是豆瓣不再追求聚焦了么?我想不是。看被整合的這幾項內容,可以發現它們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用戶對「興趣」的發現、標記和探討,都是針對某個條目的操作和圍繞它的用戶交流,也就是都是某種人與物(或者事情)之間的聯繫。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內容是從這個角度被聚焦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小組、廣播這些熱門功能沒有被整合進來,因為這些功能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有別於書影音討論中的人與物與人的聯繫)。另一方面,猜測豆瓣團隊也有類似「書影音的用戶群體重合度較高」這樣的數據支持決策。

所以,「大豆瓣」不是要在移動端照搬豆瓣的全部功能,而是重新梳理了豆瓣的用戶需求和產品願景,在移動端用「豆瓣」的方式實現對「人與物的聯繫」的建立和維護。

PS. 在此之前,沒有一款APP可以實現對書和音的標記、評論,只有豆瓣電影做到了一條龍,還真是意外。是因為用戶量和頻次不夠嗎?


PC端產品試圖將原有的用戶遷移至移動端的時,往往會發現產品如何輕量化、產品價值受損、優勢不在等問題。

豆瓣

先說下豆瓣在移動端的問題

1、缺乏人群過濾系統

2、以純文字為載體的內容社區不再適合移動端。從創作者的角度,在移動端創作極為困難。從消費內容的角度,移動端碎片化的特性導致用戶不再適應深度閱讀。

3、在豆瓣PC端,用戶往往因為內容而結識好友,這個過程是很順暢的。但是在移動端,豆瓣以版塊進行強行拆分,打斷了內容和互動的關係。

4、拆分出多個產品使得流量過於分散

再看豆瓣最近合併的版本,將內容集合主導,以IM為主要交流形式。這樣的好處:

1、可以集中流量,利於推廣

2、以內容作為吸引用戶(比PC端更媒體化了)

3、內容作為過濾人群的方式,結合IM這種強互動的形式,更適合移動端社交。

---------------------------------------------------------------------------------------------------------------

FB

FB將imessage拆分出去,主要是兩大產品主線的分化,一個是以維繫用戶關係為主的熟人社交,另一個是IM。

對於熟人社交來說,要考慮的更多是如何維繫關係、拓展關係(好友動態、好友推薦等等一定是最重要的)

而對於IM來說,更偏向於工具屬性,更重要的是效率。

這兩條主線並不是不能融合在一塊,而是需要有主次關係。將IM功能放置在產品偏遠的角落,必然削弱其產品價值。


  • 豆瓣用戶一直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小清新」,此處是無感情色彩的標籤詞語。這是豆瓣用戶的一個籠統的特徵,但是豆瓣卻冒部分用戶之大不韙,分拆出多個獨立app或者服務,結果收效甚微,除了火極一時豆瓣FM和豆瓣閱讀。這種做法完全是在剝離用戶的粘性,用你豆瓣還得一個一個點開那些應用,指移動端。所以做聚合是在往正軌上走,只不過在做大豆瓣這個層級上我個人感覺會很難,如何做到影視,讀書,東西,FM聚合?不太可能,人氣業務還是各自發展為好,大豆瓣必須給用戶以簡單而全面的體驗,如果您想往深了用,去找獨立應用好咯。豆瓣是大媒體框架下的社交網站。
  • 臉書呢?它的用戶特點各不相同,是大社交網站框架下要做細化。分拆業務並不會玻璃主流用戶群,而是會吸引部分用戶體驗更細緻的服務。
  • 所以,都是所謂「正確的」,為什麼是所謂正確的,因為在如今互聯網行業發展之中,沒有哪家企業能真正保證自己的發展規劃師完全正確的。

FB 和 DB 根本沒有可比性 。。。。。。。。。


個人反倒覺著是Facebook在聚合,豆瓣在分拆。Facebook是把別家的服務買來給自己統合併分派不同作用,豆瓣是把自家服務分門別類的拆開給用戶使用。


先聚合品牌影響力,再用品牌影響力換錢。facebook在做後面一件事,豆瓣還在做前面一件。


一直很關注豆瓣,我的感覺是,豆瓣拆分APP是不對的。實際上,豆瓣做了很多東西,都不了了之,比如達絡。對於豆瓣的整體策略,這裡有我之前的一篇帖子:豆瓣的問題不是節奏慢,而是找不到自己的節奏,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算是不專業的分析。

另外,為了不引起誤會,該文章我也在簡書上發表了:豆瓣的問題不是節奏慢,而是找不到自己的節奏,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以及,被tuicool索引收錄:豆瓣的問題不是節奏慢,而是找不到自己的節奏,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關於品牌獨立很多人想法不一樣

比如說騰訊,有了QQ又推出微信

為什麼不叫微Q呢,私以為原本的產品名字相近會導致用戶人群的高度重疊

所以更形象的說,人家在原有客戶不能快速提高的時候想到了異化

從而實現了覆蓋面的最大化,當然即使最大化,受眾也有重疊的地方

至於採用相像名字或者關聯名字,其實是一種共享原有用戶的策略,比如百度,豆瓣,360,金山

這種策略好處在於快速積累初期使用人數,但會出現功能化,不夠全面或者開始全面卻對原有系統產生巨大負面影響的現象

至於差異話國內比較成功的案例,比如天貓,還有微信,

但你可能也發現了,我所舉的兩個案例,背後公司都是已經及其龐大,並且有充實的現金流,所以這樣才能承受巨大的試錯成本

商業其實很純粹, 情懷什麼的只是借口而已


分流聚流模式下 RIO計算模式也就發生了變化 FB肯定已經為進去中國做了打算 盡量 精簡 豆瓣面向人群比較精 聚合業務聚合人氣是短期爆發的唯一辦法 APP更新快 頁面內容越不越不受重視 發展模式 不一樣 也不能說哪個有問題 等待市場見證


這是公司發展必由之路

FB早就走過聚合業務的路子了

而豆瓣離需要靠拆分業務壯大公司規模還有十萬八千里呢。。。


豆瓣現在做的說是聚合牽強了點吧 應該是整合吧。根據用戶習慣的數據 把功能重新編排成不同應用 我想要是拿到具體豆瓣用戶的數據就很明白現在是什麼情況了。FB和豆瓣用戶人群在習慣上的差別才是兩個產品各自發展方向的依據。不能說誰對誰錯 就算哪天FB戰略成功 但是這套戰略用在豆瓣上未必可行


推薦閱讀:

Mightybell 怎麼樣?
程序員為什麼沒有工會?
互聯網造車相比傳統車企存在哪些優勢?
程序員要供祖師爺的話該供誰?
互聯網IT項目管理有什麼經驗總結和心得體會?

TAG:Facebook | 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