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的電影裡面為什麼總是出現大量無意義的對白?

早期的片子《落水狗》《低俗小說》裡面好多劇情都是對於劇情沒有什麼推動作用的對白,時間還非常長,感覺很拖劇情。
-------------------------------
很多朋友回答這是一種「修飾」,但是我覺得片中花費那麼長的時間去修飾,多少有些過了....
可能也是我看電影太「著急」~


這是一種知乎精神。

電影通篇都在討論一些問題。

如何評價麥當娜的歌?

給腳按摩算不算搞曖昧?

如何評價芝士漢堡?

你見過最倒霉的死法?(文森特死在廁所)

老大的女朋友能不能搞?(文森特在廁所做思想鬥爭)

給你舉個最典型的例子,《低俗小說》的開頭,小兔子與小南瓜在討論一個問題,

「如何快速有效的搶劫?」

小南瓜舉了個例子,一哥們用大哥大就搶了銀行。並分析了他們現在在餐館搶劫的可行性。

小兔子給他一個贊。

然後他們就拍桌子動手了。

如果沒有這個討論過程,這個開頭就不會這麼叼炸天。


總有人說什麼「無意義對白」

怎麼可能「無意義」?兩個人說話怎麼可能是沒有意義的?沒意義兩個人在那發出聲音,是在玩BBOX么?

你說的無意義,其實是你認為這些對話對情節推進無意義

這種認識,其實非常淺薄

可能國產電影的思路還會這樣。

為什麼?

簡單來說,你認為推進情節是最重要的,那麼是什麼在推進情節呢?

人物。

人物怎麼塑造呢?

一般導演的答案是,靠情節啊!

這不就是自己推導自己么?

也就是說,大多數片子的路數是,出來一個人,這個人在街上走,突然殺掉另一個人,觀眾恍然大悟,哦,這是個殺手。然後他又給來乞丐兩塊錢,觀眾恍然,哦,這是個有良知的殺手。這時他被另一個人爆頭來,觀眾再恍然,哦,這是個有良知的龍套殺手。

這種拍法有錯嗎?當然沒錯,也符合大多數人對電影對期望

但有人就偏不是這麼拍的。

我這麼說吧。假設你有個朋友是個律師。你要拍個以他為主題的電影,那麼想必你的電影里充滿了,法律,法院,原告被告諸如此類的東西對吧?

但是,我們假設把你這個朋友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天抽取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呢

很可能他在休假,沒有法律,沒有法院,他就是在和一幫哥們吹牛,晚上回家打遊戲而已。因為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職業的生活只是一部分而已。

而昆汀就是第二種思維。他設定了這麼兩個角色,他們是殺手。但他們是什麼樣的殺手呢?

文森是懶散隨意,又頗有情趣的殺手。朱爾斯是個有點敏感,想事情比較一根筋的殺手。

這兩個形象具體嗎?

還不夠具體,因為電影篇幅那麼短,你憑什麼讓觀眾就知道這兩個是這樣的角色呢?就是說拿什麼塑造這兩個角色呢?

剛好,這兩個貨關係很好,平時愛聊天扯閑篇。(這很正常吧?)

那麼,截取這兩個人的某一天(正好是他們的工作日,他們去殺人),這兩個貨在扯閑篇的概率才應該是大得驚人吧?

所以,他們在車上討論起司漢堡,討論老大的女人

這是一種真實。光從真實這一點來說,已經很有味道

更何況,這種真實巧妙地塑造了人物,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對背景,例如讓你知道老大有個女人,老大對女人出軌這事兒接受程度很低這些信息。(其實相比這些信息,我認為昆汀的電影里,「真實」的重要性反而遠高於「傳遞背景信息」)

這時,人物就活了,並且按照這個人物的設置走下去的情節,例如文森懶懶散散結果意外被殺,朱爾斯變成信徒,就變得更加可信,雖然從情節上看讓人大感意外(我操,主角被配角秒殺了!)

這是昆汀的獨特魅力所在。

也許你還會問,那昆汀的片子還是不合理啊,因為他拍的每個角色都絮絮叨叨,不可能人人都這樣!

哈哈,那正是因為,昆汀就喜歡這種角色來當他的主演啊,他就不喜歡那些沉默寡言愛裝B的港產片式殺手啊!


這些廢話就像過山車緩緩把你往上拉的那一段,接著過山車高速運行,槍「砰」地一響,你猝不及防。


絕對不是無意義!
相反我最愛的就是這些對白,反應出來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把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性格,之前的人生經驗,最近的心思狀況等鋪墊到完美。
這種著重渲染,襯托,突出主題的手法美爆了,山雨欲來啊!

這麼精彩的前戲、剪輯、對白和穿插,那些光想著一上床就直奔主題的人是不會懂的。
再激烈也不會懂得。


套用徐皓峰老師的總結:「那是為了給強情節做鋪墊。」


無意義就是這些電影意義的一部分


低俗小說兩個殺手去殺人那一段,從進入房間之前的兩個人磨磨唧唧對話,到進入房間磨磨唧唧的殺人前跟被殺者佈道,看得我只有一個感覺:這兩個殺手屌爆了。。。這哪裡是去殺人,這尼瑪就是去菜市場買菜啊。。。殺人如買菜,視殺人如無物啊。。。這兩個殺手的形象令我至今難忘啊。。。B格指數爆棚。。。


類似廚藝雕花式的存在吧~
如果你是餓了,或者是習慣於只盯著盤子中間的主食來看,自然覺得那些雕花既浪費時間金錢又佔用盤子的空間,實在是沒必要。
其實如果你肯花費些注意力在那些雕花上,也許會發現那些雕花刀工技藝的精細程度並不遜色與主食的美味程度,而且配上這些雕花的主食會顯得更有誘惑力,所以大廚們才會花費那麼多時間在雕花上~


這個可不是小問題,話癆可是昆丁的一大優點(毛病)和鮮明的藝術特點。哎,一直認為話癆其實是昆丁的一種花式秀,其他導演往往難以做到類似效果。原因嘛,因為——昆丁他媽的經常是自己電影的編劇啊!

昆丁最話癆電影要算是金剛不壞(death proof)了,讓人髮指地前半部分就是幾個小妞不斷地扯皮啊扯皮,落水狗(reservoir dogs)相比之下簡直簡潔得讓人流淚了…

但是

這些對白可不是純粹地話癆。
昆丁電影中看似無用的對白基本上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為爽片,與現在好萊塢爆米花大片用高節奏的動作場面和特效展開劇情相比,昆丁用大量的平淡對白來鋪墊。大量對白的好處是信息量奇大,為人物塑造和後面劇情展開提供了海量的細節,從而使故事的情節合理化和可信化。

@李相宇 和 @Yarcy Yang 的觀點相當精鍊了。經過大量看似乏味的對白轟炸後,在觀眾昏昏欲睡之時,昆丁就會調皮地展開強情節。其實單拿出強情節來看,這些情節往往並非極為之吸引(如金剛不壞中的挂車),但是每每情節展開時觀眾都會大呼過癮,原因源於昆丁對電影節奏的超強把控,更準確來說,就是鬆緊節奏的對比和伏筆的收放(其中玩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低俗小說中第二小節最後那預言般的笑話ketch up)。而這種把控力就來自於這貨本人是電影劇本編劇的原因了,自己寫的劇本嘛,喜歡怎麼玩就怎麼玩。

不過昆丁不是神嘛,該批評還是得批評,落水狗的節奏其實把控得不太成熟,用來塑造人物的對白也遠沒有低俗小說來得有韻味和儀式感,也沒金剛不壞中對情節展開的效果。

不過近年來昆丁話癆的毛病(優點)大大的改變了,無恥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和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都不怎麼話癆了。人老了嘛,玩性小了哎。


你可以把這些對白當作背景噪音,其實它們也確實是人物內心的背景噪音。

只不過噪音也是有用的,就像做菜放糖是為了吊鮮味。你吃的不是甜味而是吊出的鮮味,卻離不開那些糖。


昆丁電影里很多廢話是在塑造角色,以及闡述某種世界觀。對情節本身沒有直接推動,但有助於強化人物形象,鋪陳場景氛圍。對於昆丁塔倫蒂諾這種導演。不能拿正統的電影劇作套路去衡量他。他有他個人的想法和理解,以及基於這種理解之上再反過頭來向傳統電影靠攏作為補充手段。他拍電影首要考慮的是角色夠不夠酷,而且是那種黑心黑肺的酷。他覺得這才是世界的本質和真實。至於故事情節那是放在第二位考慮的,是要為他心目中角色服務的。這樣做的好處是觀眾都意識到他電影里的角色突出,弱點是他真的對故事本身沒有那麼在意。他只不過想製造一種真實的荒誕感罷了。所以不要試圖從他的電影里找出什麼意義來,他的電影只有人物,沒有意義。
另外個人覺得這一招並非每次都見效。因為很多時候真的就tmd是廢話。並不是每個時候都會讓觀眾察覺到角色的動機和性格。作為一個在錄像帶時代海量低成本犯罪片,恐怖片,動作片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非科班出身美國導演。他大概記住的是那些個性鮮明的反英雄形象。這些壞蛋和邊緣人的人格構成了昆丁電影主要內在動力。所以看他的電影需要明白導演腦袋裡的電影世界是瘋狂無序的,是各種反英雄和黑心惡棍橫行的舞台。這點傳承自傳統b級電影的常規設置。而他對角色本身形象超量的表現篇幅使他和約翰卡朋特這樣的b級片導演區別明顯。可以把他的電影視為更加有舞台感和表演空間的進化版b級電影。


低俗小說本身就是非線性敘事了,對白的作用也不僅僅是為了推動劇情,構建立體人物,世界觀,以及長久的鋪墊之後的突然爆發,昆汀個人風格非常明顯。


昆汀給我的感覺總是像恰克帕拉尼克,喜歡用很多梗,喜歡自言自語,喜歡多角度交叉敘事,喜歡把不同的人生串到一起,當然也喜歡重口味暴力美學背後的哀傷。
確實早期的片子這種技巧還不夠成熟,所以你會覺得不知所云,其實【低俗小說】裡面的對白還都挺有意義的啊,只不過是幾個故事間一種比較隱晦的聯繫而已,後期這種技巧就逐步改進了,當然我覺得是他學會取捨了,不像以前一樣把整個電影都塞爆,喜歡什麼全加進去,節奏感更強,終於懂得減法的重要性。


不能因為瞬間高潮的感覺就忘了前戲持續的滋潤。愛,循序漸進,才能是真刀真槍做出來的。


那些不是無意義的對白,個人感覺,這就是他的風格,就是一他獨特的電影語言闡述三觀,他的鏡像語言只要是熟悉他的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哪個痞子一般的傢伙,韋斯·安德森的鏡像語言你一看也就會知道,色彩的布置,鏡頭的運動都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恰恰相反,昆汀更核心的特點是極簡,用極簡的材料達到巨大的效果。看一看那些不用加特效而非常強烈的台詞:

-我是警察,對不起。
-事情是怎樣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感覺到了上帝,上帝參與進來了。
-我承擔不起從頭開始了,這些東西(變老,低收入,失業風險)比歐帝更可怕。
-那個女人值得復仇,而我們理應去死。
-我不知道你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烏托邦,但是在我生活的世界裡,女的需要一把槍。
…以及後三部的台詞,懶得打了。

話癆只是表象,每一句話都和主線有關係。能做到不慌不忙不點題,讓情節自然而然展現自身,這是因為昆汀遊刃有餘,不是因為閑得無聊。


-

關於「時間還非常長,感覺很拖劇情」:

我開始看的時候也是這麼覺得的。後來英語好點兒了,不用依賴字幕了,就不這麼覺得了。

-


這種對白不是無意義的 而恰恰你所認為的昆汀電影中無意義的對白就是昆汀電影的另一種精華所在

試著去想想你要去了解一個人的性格 以及他遇事時候的反應 最直接的方式是什麼 就是觀察他生活中的各種行為 而電影並沒有那麼多的篇幅讓你去了解 在這個時候你要了解呢 就是這些所謂無意義的對白在推動著電影節奏的前進 這就是昆汀的高明之處


我覺得昆汀的電影就是自己的遊樂場,他嘗嘗通過劇中的人物說出自己想說出的東西。他才不會在意這些有意思的對白會不會讓別人覺得無意義呢


一切都是為了高潮做鋪墊。

先嘮半部電影,然後一言不合就掏槍拿刀,開啟血漿濺滿地模式。

多爽。


推薦閱讀:

小島秀夫這樣的遊戲製作人轉行拍電影會製作出怎樣的作品?
克里斯托弗·諾蘭對鏡頭的運用能力如何?
吳京的導演水平是否已經超越諾蘭?
怎樣成為一名演員副導演?
為什麼中國的爛片票房還這麼高?是中國實在缺好導演、中國觀眾把看電影完全當做娛樂和消費、還是某局的原因?

TAG:電影 | 導演 | 影視評論 |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Taranti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