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稻田大學 (Waseda University) 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玩也玩兒的很開心,學也學的要老命。 ——沃·滋基碩德


早稻田大學是輕鬆的。但是僅限於文科(除政經吧)我們理工狗真的是累的不要不要的。

大隈講堂鎮樓。換手機了iCloud上面存的圖太渣將就看吧。

早稻田地處東京都心。交通極度便利。社團活動極其豐富(雖然我們理工科忙的要死沒時間參加社團活動)但是閑閑的文科生可以有時間加好幾個社團天天玩兒。而我們只有寫報告寫報告寫報告

理工校區的教室。大一學的線代課。我們是化學科所以線代上的是最簡單的那一檔。但是我還是啥也不懂(笑

我們理工校區的63號館。最大最漂亮的一棟樓

大一下的電磁氣學的期末考試。上課內容難的哭。期末考試不難。

我們理工校區的夕陽。理工校區跟本校區離得不遠。但是氣氛要沉靜的多。

總之期末考試那段時間真的是累到哭天天早上八九點到學校晚上回家十二點 但是這是一個只要你願意去學一定就能給你提供最好的師資最好的環境的地方。學校的中央圖書館的藏書量也不是誇的。資料文獻都非常全面。如果你想玩兒也有很多社團可以參加。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綜合性大學。同時也只是一個大大的平台。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都是靠自己。


夏天在早大不長的日子,受益很多,也讓我看到了一些亞洲院校的未來方向。
如今勉強算是早稻田大學的校友一名,儘管在那邊的日子只有Summer Session的短短數周。不過因為校方的熱心,也算在Waseda International Network (WiN)登記過。這邊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這裡算不上一條邏輯特別嚴謹的回答,如題目所述,更多是分享一下體驗。
(先上張拿張Skytree拍的東京城景圖,下圖不是早稻田,是隅田川附近)

早稻田這個地方
既然要講早大,還是要從東京的都市結構開始說起。在我的生活過所有城市中,東京有著最便捷的公共交通網路,與此同時還因為都市軌道交通(電車+地下鐵)的廣泛應用,形成了以車站為單位的一個個商圈。甚至過去在京都生活的時候,這樣的現象相對都更薄弱一點。
在東京區部的範圍內,環狀線山手線經過的車站則組成了東京最繁華的一條商圈鏈,池袋、新宿、澀谷、品川、有樂町、東京(站)、上野、秋葉原無不囊括在其內。早大主校區的位置,在新宿與池袋之間的高田馬場站附近,算是頗有庶民氣息的社區,與東大的文京、慶應的港區形成一些對比。
東京的兩種通勤
而我們的寮,被分配在一處叫江古田的小車站附近,又因為附近大學(大多不太知名)頗多,社區氛圍充滿朝氣且相對國際化。這裡的電車線路是西武池袋線,沒錯,就是連接池袋與傳說中的埼玉縣的幾條線路之一。
從江古田到早大,很遺憾並沒有電車直通早稻田站,因此當時我們有兩個選擇。坐電車到池袋轉山手線再下車搭bus到校,或者直接從公寓門口坐bus到日本女子大門口下車再步行十分鐘左右。可想而知,後者耗時更久。
我試著總結過,這兩種通勤方式,彷彿就像東京的兩種不同風格的作品。前者就像熱血漫畫,飛快的步驟、擁擠的車廂,最終先人一步到校;後者則像文藝電影,在公車上聽著聽著就到站,再邊聽邊走就到了。我的話,當時選擇後者比較多,確實性子並不是特別急的那一種。
「日本的USC」
這是當時一位同到東京交換的同校生的比喻。想一想也算貼切,兩校都以紅色作為校徽與象徵色,都位於氣質平民的市區,都善於國際交流與招收國際生,還都有一家位於海邊不遠處富裕社區的同城競爭對手。
如果在普遍善於招收國際生的美國,USC的方向只能算院校特色。那在試圖推行國際化卻有些有心無力的日本,儘管不盡完美,早稻田擅於樂於國際交流的做法則讓我看到了日本院校在這方面的可能性。
首先在學部設置上,早稻田是設有包括學部及研究科在內的國際教養學術院,這裡學生普遍有到海外交流的經驗,且本科四年接受的幾乎全是與國際交流相關的通識教育。說起來在這之前,我也有認識早大來加州交流的同學。
再舉一例,今天日本在國際交流這方面,甚至比國內院校還要保守,比如日本大部分院校都沒有開設MBA項目的商學院,而早大同樣是少數設有商學院及MBA項目的學校之一。因為這種保守,今天主要MBA國際排名依然鮮有日本院校的身影,極少數有入榜的,很可能就是早大。
我眼中的早大生
說完學校說學生。因為我自身不算早大生,所以更多是以第三方視角來看早大生、以及日本的學生群體。早大的學生,從氣質上很微妙地達成了在我想像中的一種理想平衡。前面提到過,東京大學位於文質彬彬的文京區、慶應義塾位於珠光寶氣的港區,而早稻田則位於介於新宿與池袋之間的高田馬場一帶,庶民氣息相對濃重。
然而與此同時,早稻田大學又確實是在東京學費相對高昂的私立名校,最後還要加上早稻田擅長並樂於國際交流的傳統這項因素。三者的碰撞讓早大學生這個群體,在保有私立學校學生眼界、思維開闊的同時,少了「貴族氣」,氣質平易近人。而國際交流的傳統,又讓他們與日本社會更傳統的保守精英區別開來,給人走在日本國際化進程前列的印象。
這次給我們當TA的幾名早稻田學生,幾位日本人均有到歐美交換的經歷,且樂於與外國人交朋友。此外還有一位出身北京的在日華僑同學,中日英三門語言都能流暢使用。暫不論其他沒接觸過的群體如何,起碼這一個群體,在我記憶里留下了非常棒的早大生形象。
Summer Session的人情味
我這次到那邊上的,只是為時以周計算的Summer Session。修了兩門課,一門關於東京的urban economics,算是本專業課程,授課教授是來自弗吉尼亞的美國老太太。一門Japanese pop culture,比較興趣向。授課老師是身精通宅文化,頗像殺老師的新加坡NUS林教授。
說到體驗,最讓我開心的一點是在這裡,無論是年過花甲的白人教授、理工專業的印度學生、還是在世界各地就讀的華人,都對這個地方和其文化感興趣。因為這一點,在Summer Session里很容易交朋友,之前無論在哪兒,我都沒有體驗過這樣難以置信的合拍度。
而與此同時,無論是項目設計、助教學生、還是授課老師,在熱情的同時,又有集體感和人情味。這本來就很實惠的項目,因為我交了一張申請表,給了我一份超過項目費用五分之一的獎學金。以Miki桑為首的助教,很快和我們打成了一片。還有林教授,氣質比起教授更像一位忘年交。
在上課中途,學校還安排全體師生一起到日光/鬼怒川修學旅行,電車、吃飯、泡溫泉,唱歌、乒乓、熬夜,那些屏幕里體驗過的日子,在早大安排下,項目里日語或好或不會的同學,都得以滿足地體驗一番。這種人情味來自所有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卻被Summer Session很好地組織到了一起。
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里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同學都來自新加坡的NUS和NTU。與新加坡同學交朋友也算是其中一件意外的收穫,他們普遍對中國相關問題感興趣且思維開放,樂於與我們討論各種隨意或嚴肅的話題,其中一位更是直接在復旦就讀。我覺得這樣的交流氛圍,很值得繼續發揚下去。
再來就是像Miki桑、Sayaka桑(我果然還是做不到呼び捨て或者喊ちゃん啊)這樣國際教養學部的大四日本學生們。Miki桑大學有修中文,也有交中國朋友,之前到斯坦福交換過,和我們共同語言很多。Sayaka桑是林教授課上的助教,雖然最後才認識,但因為她在LA生活過,聊起來一見如故。
還有到美國、英國、澳洲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們,其實至今我都有些遺憾,在美國沒有遇到那麼多同樣對日本感興趣的中國同學。還有出生於加拿大,中文卻講得很好的當地華人,一起吃中餐的時候聊得真是開心得不行。還有UIUC努力學醫的小姑娘Franchy,現在看到努力的人就會被感動得不行。還有從Oregan來單刷日本的Ben,看到他我彷彿也看到了去年在英國時的自己。
早大留給我的
在早大的一月有餘,確實很短暫。但是現在想起這一切,都是萬分感慨。尤其想到在畢業典禮時,助教隨便抽學生站起來即席演講,我站起來就開始不斷地講,講了很多很多。五年前,我曾經為了到這個地方和這裡的人一起上學努力過,這短短几周,對我來說,也圓滿了我一份情懷。
而其實一開始也沒想到,體驗方面能有那麼多感觸。因為待過日本,對日本在國際交流方面的一些保守和不成熟有了解,對日本在規則方面的苛刻遵守也深有體驗。而早大卻在這樣的社會中,給這一群大多日語都不會幾句的外國人提供了友善、開放、有人情味的一段暑假生活,超出了我的預想。
東京的生活一直對我很有吸引力。像我這樣的人,靠與他人的交流生活著,才能被激發發揮最大的動力。而早大即融合了日本的人情味,又將這種通常日語一般的外國人難以觸及的社會文化,通過國際項目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傳遞給了我們。
所以一開始我說,早稻田的生活體驗讓我看到了日本、甚至亞洲院校的未來方向。早大在我面前,打破了一扇我原本以為沒辦法打破的牆,將他們的優點傳達到了大家的心裡。誠然,今天的日本院校相對實力不比以往,且它們的國際化步驟還有諸多問題要解決,但早大讓我開始期待全世界喜歡那裡的人,以後或長或短地會更多地在那個地方相逢。能以興趣相聚,是一件開心的事。
(下面分享幾張那時候拍的生活小場景)

江古田站門口的小神社,「四月是你的謊言」里公生和紘子母女參加祭典的地方。

門口坐車,往埼玉縣方向坐兩站到練馬走出去就能看到的場景。很多人都知道這裡吧。

車站處不遠,獲選米其林Bib Gourmand(非星)的金時拉麵。恩,我也想到金魂了。

從早稻田往日本女子大門口的公交站步行時必經的民宅,覺得很新英格蘭,就拍了拍。

同一條路上拍到的神田川夏色。

公交車上路過時,拍到的漫畫聖地常盤庄(然而我對那個年代的作品不太懂)。

秋葉原高達咖啡廳點的「連邦の白いやつ」。

寮正對面的一家,埼玉縣地雞專門店的菜單,不愧是埼玉呢!(希望答案不要因為這個被迫修改)

淺草七夕祭時排到的攤位和晴空塔。

然後是發一張超不清晰的當時合照,我是左下角藍衣服那個。

最後的最後發張自己拍的定番早大圖。在這裡的日子很開心也學到了很多,希望和大家有一天還能相聚。尤其現在這樣學習外有共同語言的朋友不多的日子裡,真是很想念當時的一切一切。


我喜歡在周二下午的四限,聽著professor蹩腳的英語,坐在教室最中央,吃著從3號樓樓下剛買的秋季限定芋頭冰激凌

我喜歡周四從早9到晚6,9小時連續session的疲倦與滿足

我喜歡和小夥伴們中英日韓四語來回切換打麻將唱k

我喜歡每周五從西早站走15分鐘到sils,路上在拐角的familymart買每天不同的飲料

我喜歡在8號樓10人的小會議室當面與大師探討德國憲法

我喜歡在16號樓的破教室里看90分鐘紀錄片

我喜歡一起浪過的高田馬場,池袋,上野,橫濱,鎌倉

我喜歡每天中午反安倍憲法的廣播聲)笑

我喜歡食堂這麼多好吃的 喜歡每早啃發團擠上副都心或有楽町線

我喜歡每周在日比谷加班到累死要活,或者在中央圖書館從早泡到晚research的周末

我喜歡吐槽教授的名字,比如明明叫中村英俊卻有一頭地中海的髮際線

我喜歡在這裡交換的11個月,更慶幸只過了一個月,還有10個月

我喜歡在這裡遇到的最美的她

我也懷念喜歡紐約的那個安靜的小村,所以,我希望記住這裡呢

我並不為身為一個早大人而驕傲,它還有不完美的地方

但,我喜歡這裡


良好的資源都擺在那裡,無論是教授還是人脈。但是不懂得去利用的留學生占絕大多數。另外,早大擴招留學生導致生源的平均水平嚴重下降。存在在早大做假面浪人再考東大一橋的學生。

商界財界影響力不如慶應,輩出日本政客,親中。


第一個體驗是:留學生真的很多,佔70%的比例。(日本人口中的外國人中,中國人最多)我一般都假裝自己只會說日語…好幾次別人都以為我是日本人…
第二個體驗是:日本老師中難得有幾個人的英語可以聽得懂…(發音真是頭疼的問題,寧願讓老師說日語…)
第三個體驗是:課挺多的,真的挺忙的…(實驗課和報告…)
第四個體驗是:學校的網真的很快……


先碼,過完midterm來答。

所謂School Pride,可能就是由一場被學校應援聲洗腦 卻反而不怎麼看得懂比賽的棒球賽開始的呢。

「頑張れ 頑張れ 早稲田」

先放幾張圖hh

以及對於打倒慶應的執著2333

今天總算是贏啦~

想要強行刷臉來著
但我們學校好看的女孩子真的太多啦~
應援部的小姐姐們真的都好好看【痴漢臉。


有利於中日友好的事,要竭盡全力去做,不利於中日友好的事,絕對不能做!


課業極度輕鬆,學習全靠自覺。

教育資源優良,活動機會豐富。
食堂勉強能吃,校園非常難看。

美女挺多的。


我們學校好漂亮 我們學校周圍很多好吃的 我們學校交通好方便 我們是新宿區市中心的大學耶 (原諒我的膚淺嚶嚶~~)
每到節假日好多觀光客啊
好多初高中生被人帶著組隊來參觀
好多拍照的 對 就是對著我們大隈老闆
和他的講堂
學習:上大課走腦子的扯 畢竟校風自由嘛
boss的ゼミ每次上4小時 呵呵 回家直接成智障
圖書館無論何時都很多專心認真的人 在默默讀書算題 咦 ?我們學校學生還沒這麼懶嘛 ~~哦對 一層無線不錯 圖書館安檢很嚴哈哈哈
以前從小北門進學校總有保護我們過馬路的警察叔叔 大清早對我們喊:早上好! 晚上從研究室回去還有警察叔叔對我說:辛苦了!哈哈哈啊哈
帥哥很多 美女不少 學霸很多 學酥不少 智商佔領高地的人不少 情商更占高峰的人最多 畢竟早大日本就職很厲害
文科早大都不錯 理工科只知道學費不便宜 聽別人吐槽早大水的時候 總會默默看看那邊西早和所澤校區的筒子們 (表拍我~~)


就讀雖然蠻開心的 但我們老闆很很嚴 今天聽老闆說我還要寫400頁 直接在學校門口爆吃了頓中華料理 就醬吧


碼住
今年九月入學 英語項目 政經學部生
來體驗一下早大最好的學部
會來好好回答的
預計是要記手賬的
所以期待一下嘍
(sone一枚 )


碼住!

今年九月入學的准早稻田生 噗嗤

昨天收到結果通知書合格啦啊哈哈哈


理工累成狗,頹廢中


明年四月入學後邀請我


中國人很多


3年後來答


先進理工錄取!剛收到錄取通知書!


政經四年在讀
-玩的很爽,很自由
-學的很歡快 但選對課很重要
瑪圖


明年4月份入學的邀請我


每個人眼裡都有不同的早稻田,不同的角度看這個學校會有不同的體驗。

這個學校太大了,不能一概而論。


一年後哦,我也要來回答這個問題,嘻嘻。


推薦閱讀:

在鞍山一中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SE)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在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義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東南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日本 | 留學日本 | 早稻田大學 | 日本教育 | 名校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