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莊子無用之大用?

哲學


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無用之用是《人間世》篇的結論性總結。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山中的樹木因為有用而招致砍伐,油脂因為可以起火而被用來燃燒。桂皮可以食用,於是被砍伐,樹漆有用而招人割取。所以,人們都知道有用之物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之物的用處。

這裡我們需要討論一下,什麼是有用之用和什麼是無用之用。

根據上文,我們知道,有用之物是指具體有實際用途的事物,而無用之物是指看起來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那麼有用之用就是有實際用途的東西發揮它的實際用途,無用之用就是看起來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發揮它的用途。

那麼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如何發揮它的用途呢?沒有實際用途就無法發揮實際用途,沒有實際用途的用途是什麼呢?它的存在本身。它存在的本身就是它最大的用途。一件事物在此時無用未必在彼時無用,你不知道它在什麼時候就發揮了作用。它存在的本身就昭示著這樣的可能性。所以它存在的本身才是最為重要的。

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

其一: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國學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匠石覺而診其夢。弟子曰:「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曰:「密!若無言!彼亦直寄焉,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不為社者,且幾有剪乎!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而以義喻之,不亦遠乎!

匠石經過神社,見到一棵沒有什麼用的大社樹,不屑一顧,他的弟子問他,這麼大的樹木,聞所未聞,你為什麼看不上它呢?匠石說,這棵樹是散木,用它做船,船會沉,用它做棺木,棺木會很快腐爛,用作器物,器物會很快毀壞,這樣的木頭是沒有什麼用的木材,沒什麼用,所以才能長這麼大,活這麼久。

於是樹神託夢給他,樹神說,你把我比作什麼了?難道你要讓我做梨樹,橘樹,果樹這樣的樹木嗎?它們果實成熟了被剝落,剝完以後,大枝小枝都還會被折斷。它們經過這樣的摧殘,怎麼可能活到它們本應該活到的歲數呢?迎合於世俗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這樣的。再說,我求無所可用很長時間了,中間幾乎死去,才達到現在這個樣子,無用之用為我大用。假若我也有用,我可能長這麼大嗎?而且,我跟你都是物而已,你又有什麼資格評論我呢?你這樣快死的散人,又怎麼知道散木呢?匠石醒來跟弟子講這個夢,弟子說,既然追求無用,那為什麼還要做社樹呢?匠石說,你不懂。他這樣只不過是寄託罷了,以至於招來不明白的人的侮辱。假如它不做社樹,恐怕就被人砍伐了吧。況且他的保身之道與眾人不同,我們用普通的道理來揣測,恐怕相差太遠了吧。

社樹審時度勢,並不僅僅只是憑藉無所可用就可以保全自身的。社樹說自己在追求無所可用這個狀態很久了,中間差點死掉,才達到現在這個樣子。無用之用沒有那麼簡單,容易,一成不變。社樹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社樹,而是它變成社樹可以更好的保全自己才成為了社樹。

其二:

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挫針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則支離攘臂而游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支離疏這個人是個重型殘疾,靠著一些自己的技能能糊口生活。國家要打仗,他因為殘廢不被徵召,國家有徭役,他因為殘廢不用參加,國家有福利,他因為殘疾可以領取。像他這種身體有殘廢的人還可以保全自己,活到天年,更何況支離道德的人呢?

支離的意思是分散,殘缺。支離形體的人,對形體沒有依恃,支離道德的人,對道德沒有依恃。支離形體的人,脫離了世間對形體的種種要求,擺脫了對形體的桎梏,就可以遊戲世間,安然天年。支離道德的人,脫離了世間道德的洗腦,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又怎麼可能被世間桎梏住呢?

所以,這就呼應了《人間世》開篇的最重要的論點: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盪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盪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智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古之至人,先保存自己,然後保存別人。自身都難保,又有什麼能力去管殘暴的人的行為呢?

然後就是操作手段。

1.若能入游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你要有足夠的修養,即上文所說的心齋。然後你與他同游,在一個屋檐下相處,卻不被他感染。假如他跟你有同樣的看法,你就跟他多說幾句;假如他跟你完全不是一路人,那就不要費心多言。不要費心尋找方法,不要費力當做標杆,守住自己的內心,有事來,則應之,這樣就差不多可以保全自己了。

後面的總結性發言是對這句話的呼應:

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

這是與位高而不仁之人的相處原則。提高自己的修養,表面附和,中心不動。但是,一定要注意,表面附和不要影響到內心,內心的想法不要表露於外。假若表面附和影響到內心,那麼他殘暴你也殘暴,他狡詐你也狡詐,就受到了他的影響。假若內心的想法表露於外,那麼這樣就名聲顯露,他就厭惡你勝過他的地方,而招致災禍。與他同沉同浮,不特立獨行,顯露異象。這樣,就可以沒有過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原則是不得已而為之,無可逃避,無可選擇的情況下,以此保身。

2.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夫子其行可矣!

假如有大事在身,則要遵循兩條原則。第一,命。第二,義。子女愛親人,是出乎天然,命之所由,無法可解。臣子事君,是義之所在,無處可逃。所以,對待親人,不談任何條件的侍奉,才是至孝。對待君長,給什麼任務就做什麼,不挑揀,不推諉,才是盡忠的表現。注重自我修養的人,喜怒哀樂都不會輕易影響到他,知道事情的發展始終而安然處之,是道德的最高體現。為人臣子,肯定有不得不做的事情,只管去做事情而忘掉自身,又哪裡有閑暇來感嘆自己的安危處境呢?你只管去做就好了。

此句要同參: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

順應自然的道理去做事,不要使自己的心勞累,一切有事物自然的發展規律,事物不得不如此按照道理來運行,心如明鏡,好好養中和之心,就可以了。

就是說,不得不然,有責任在身時,就順應自然的道理去做事,不要想太多勞累自己內心,事物必然按照相應的道理來運行,心如明鏡就可以了。

3.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

螳螂面對滾滾而來的車輪,憤怒的張起自己的雙臂,雖然才力不可謂不美,可是終究力所不能及。要戒之,慎之,千萬不可自恃自己的才能而輕易冒犯勢高位重者。

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養虎的人,不敢給老虎活的東西,怕觸犯它殺生的怒心;不敢給它完整的東西,怕它撕碎時觸動怒心;讓它時飽時飢,控制它的怒心。虎跟人不是同類卻悅媚養自己的人,是順了它的性情;反過來,它所殺的東西,是逆了它的性情。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愛馬的人,用筐盛馬的糞便,用蛤殼來盛馬尿。有蚊蟲來時,就幫馬拂拭,沒拂拭好就被馬踩踏碎胸毀首。原本是想幫馬拂拭蚊蟲,卻被馬踢踏,所以即便出於好意也要審時度勢,看清利害才可以行動,不然就可能好心辦壞事,害人害己。

總結:

人行走於世間,一定要知道如何保全自身,只有保全自身才能說的上顧及別人。保全自身要從提升自己的修養道德下手,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彎路,邪路。認識到世間的道理,認識到自然的道理,批亢擣虛,乘物以游心,則事成可以保身,事不成可以無秧。審時度勢,隨機變化,游於有用無用之間,顯隱變化順乎時事,則可以游於人間而不受其害。

《人間世》這篇看了以後又是感動又是無奈,感動的是,莊子大德,諄諄教導,反覆叮嚀,讓弟子學生保全自己,不被世間的雜務損害自己的形體和內心。無奈的是,行走於世間真是險惡啊,總有那麼多不得已的事情,卻又不得不做,不得不應,不得不小心。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了。


無利人之用,乃利己之大用。

道理上和財不露白差不多。


無用 東西放的位置不對 無用之大用 以前放的位置不對的東西只要放對位置就能發揮作用


小明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投行工作,工資很高,很累,每天工作很久,但是覺得累成狗有意義。四十多歲成為中高層,但是身體不行了呀。於是乎賺了好多錢卻要注意這主意那,還沒什麼時間陪家人,老婆出軌,女兒叛逆,好煩。這叫「有用」。

同學小李,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工作,錢雖然不很多,但是每天還能健健身,看看書,四十多歲也有一些地位和積蓄,平時帶著老婆孩子到處浪,業餘生活豐富,看起來就很睿智,而且因為堅持健身,很年輕哦看起來。從權勢功利的角度呢,好像「無用」了點,但是很瀟洒吧。

絕對化了點,但是兩條路線的ending大體趨勢如此。


樓上答的很全,我概括一下,就是裝傻避禍,你對別人沒有用處就沒人會來打你的主意,然後你就可以干你想乾的事,發揮你想發揮的作用了。

當然了,前提是,你很牛逼。


哈哈,用愛因斯坦與周有光共同之認識,就一句話。

「人生的偉大在業餘」

文學在於悟性。


打遊戲時,順風裝逼,逆風裝死


套用老家的一句話「沒有廢物,只有廢人」


請別說我無用

用與無用

本來全是虛空

君不見狐兔捕完

殺死了獵犬

飛鳥死盡

藏起了良弓

因為有用

用完了

終被離棄

因為貌美

美麗凋零後

被貶入冷宮

因為無用

才沒有人惦念

對我無欲亦無求

因為無用

才能在路邊

伴星移斗轉

任我沐雨又櫛風

無用啊無用

讓我

贏得了不老的年華

活成了永恆的風景

轉自百度


答一下:(剝洋蔥式的答案。)

其實莊子的哲學思想可以用於許多地方,並不是許多人都認為的「避世」學說,而庄大人本身也是個愛折騰愛顯擺的論壇大V啊…

那麼,容我慢慢道來…

首先說一下哲學,哲學是一門比較模糊的專業,它不像其他學科(如:拖拉機汽修等專業)那麼具體。它是一門介乎於真理與謬論之間的東西,沒有公式,沒有定理,一切都充斥著不確定,從而促使深究其中的人辯論、思考。

(好吧,我準備認真寫了,如需轉載請私信,獲得許可後註明出處知乎某作者。)

那麼哲學是什麼呢?我的答案是:「講道理」。

「講」道理這東西在某些領域是有極大作用的,但往往很多時候,講道理這玩意然並卵,所以這個「講」字還有「懂」、「講究」這幾層含義在其中。(細細咀嚼一下)

然,會講,不行。

會講了,還得懂。

終於懂了,也不行,在現實生活中仍是然並卵。

於是,我得出結論:

還要會用。

所以,學習哲學的意義不在於大夥吵個夠,而在於:知(會)行(用)的結合。

(上面這一段,我個人認為是人生中的至尊寶,受用至今,分享與諸位,此處應有掌聲。)

庄學也好,老說也罷,在我看來哲學永遠是一個多維立體。需要結合許多學說,組合辨證,方能清晰明了的整理出一條適用於自己的東西。

對,這個詞出現了,就是適用

(爆擊!造成一千點傷害…)

哲學其最最寶貴的東西,除了使我們的內心芬(豐)馥(富),盡在於此,一個字——

適用」。

好了,到此可以回答題主了。

第一??,莊子之「大用」,如他自己所說,規避了「無用」和「有用」留下的弊端。這是其適用之處:規避了沒用遭棄,有用遭忌,此乃大智,知易行難。

第二??,大用所說的無用之用,並不是然並卵就完了,它是具備實實在在存在真材實料的「有用的、厲害的、強大的、正確的東西」。確實可以學以致用,創造敢想敢夢未來的好東西。

所以,無用之用不是沒luan用的不作為,而是假裝沒用的大作為。在不禁意間,不著痕迹地影響周遭的事物,風輕雲淡地將其轉換。

所謂假裝一下就是如此了……

對於哲學,我一向不喜引經據典,將古人所說奉為金科玉律固步自封。

哲學之美在於通達。任意所往,無所不至。

而哲學其物,乃體用之學,固然能夠修身養心,究其根本,實為存世之用(生存寶典)。

能夠實際運用。這才是它的意義,而不是教科書中的相關答案。

不才露拙,體諒三思。

僅奉。

(如需轉載,私信作者、註明出處,謝謝。)


三十根輻條彙集在一個車轂上,有了轂中的虛空,才有了車子的功用。和泥製作陶器,有了器中的虛空,才有了陶器的功用。開鑿門窗建築房屋,有了室內的虛空,才有了房屋的功用。所以「有」給能夠帶來便利,而「無」可以成就功用。


看過幾個答案感覺太繞,太擰巴,太哲學了。古人其實很少說這麼扯的話的,往往回到原點更容易發現其中的奧妙。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中舉的幾個例子,一是幹啥啥不行的樹活了很多年,二是幹啥啥不行的人活了很多年。

這其實是中國人漫長的歷史造就的智慧。漫長的歷史使得我們造就很多的輝煌,也犯過很多的錯誤,反思,總結,復盤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盛者必衰,驕者難久」這是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我們祖先很久以前就認識到這些,興盛之後必然衰敗,衰敗之後也必然興盛,就這麼交替進行的,但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時間。

時間有限,人生無限,有的人終其一生也見不到興盛,生於衰敗,死於衰敗,那怎麼辦?

這時候「活下去」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只要活著就能看到曙光,就能等到由衰轉興的一天。就像在擲骰子,只要一直扔下去總會扔出個6來(這不是說賭博,賭博還涉及到付出收入的對比問題),一旦停止就會結算,而結算了,就有了輸贏,也有個好壞(評價)

「有」讓你過得好,「無」你活得久,一切的「過得好」都必須以「活下去」為前提條件,而只要「活下去」了就總有「過得好」的機會。

此時不勝,那就彼時勝

此處不勝,那就彼處勝

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


不裝逼才能裝大個逼,好好體會吧


最大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我喜歡一個人願意卑微到塵埃里…………你問我有什麼意義我是回答不了的…………但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大樹什麼都不能幹…………但因為這個大樹可以不被人砍伐…………保住了性命…………這個用處最大


唔,大概就是。我不會回答這個問題,然後我就不用費盡心思組織思路,旁徵博引,耍寶賣萌了。安安靜靜地把做這件事浪費的時間浪費在另一件事上。


是不是關於這句話,世人皆知有用之用,不知無用之用也。

舉個例子吧。

例如,小的時候學三角函數,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有什麼用,除了考試,也沒人告訴我們,就默認沒有用。上了大學,才發現三角函數的最美應用是傅里葉級數,而他是關於周期函數的,周期函數又是十分常見的函數。

莊子的思想有點不可知論的感覺,因為我們無法」以明」。


推薦閱讀:

莊子的愛情觀?
中國文人是不是在失意的時候才信老莊思想?
莊子與李白在思想上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如果在兩軍陣前與諸葛孔明對話的是莊子,會發生什麼?
如果和莊子辯論「子非魚」的是諸葛孔明,會發生什麼?

TAG:哲學 | 中國哲學 | 莊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