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鄉村裡的中國》這部紀錄片?
由中央新影焦波導演,通過跟蹤記錄沂蒙山區幾個人物和家庭一年的生活軌跡,展現出中國農村面臨的問題和發生的變革,以及農民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
--
添下鏈接:
焦波紀錄電影《鄉村裡的中國》98分鐘院線版
13年夏天準備藝考的時候,輔導老師給我們放過一部紀錄片《俺爹俺娘》。
故事的主人公是攝影師焦波的父親母親,一對普通的農村夫妻。片子里二人近三十多年的普通生活,感動了很多人。我也是被感動的一塌糊塗的時候,去網上百度了焦波這個人,並且注意到他有一部自己導演的紀錄片——《鄉村裡的中國》。
片子名字起得似乎很宏大,其實是借一個村子反應整個中國的現狀,熊培雲的《一個村莊里的中國》以及梁鴻的《中國在梁庄》好像都是這樣的套路。導演焦波選擇了自己的老家淄博市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作為拍攝地點,自立春到立春,他帶領一群年輕人在這裡住了373天,以24節氣為時間線記錄下了發生在這裡的鮮活故事。
作為生長在沂蒙山區的孩子,對這部拍攝於沂蒙山區的紀錄片自然更感興趣。很好奇焦波的鏡頭會記錄怎樣一個鄉村,又會怎樣記錄一個農村裡的中國。
因為網上一直找不到片源,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太過寫實,被總菊封殺了。直到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轉發,才終於看到了這部「神秘」的紀錄片。
和此前放出的預告片一致,影片著重講述了三個人物。
曾經在魯迅文學院培訓班學習,寫得一手好書法,喜愛樂器頗有文化的農民杜深忠是村子裡的「異類」。他說和人要吃飯一樣,自己的精神也需要給養。他會在鋪著陽光的地板上蘸著水練毛筆字,會捨得花大價錢買一把心心念的琵琶還不敢告訴妻子真實的價格。村書記張自恩說他「是個才人,就是果樹管的少」,在村民眼中杜深忠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異想天開的人。
村裡的書記張自恩一心想干出點事業,為村子謀劃些福祉。可總有村民不信任他,有人去舉報他貪污,有人因為修路或是殺樹和他鬧得不開開交,也有人因為糾紛纏著他不放。一年的工資少得可憐,他笑稱自己倒是賺了一肚子的酒水。
大學生杜濱才(磊磊)有一個患了神經病的父親,母親在他兩歲時就因為受不了父親無緣無故的打罵改嫁別村。他會幫自己的大伯和伯母幹活,也會在學校里當上先進模範,這樣一個陽光上進的男孩,也會因為父親的不正常而生氣,也會說自己回到家就心煩。
片中有杜深忠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故事,有張自恩和村民們更加世俗的故事;有以杜深忠的妻子為代表的傳統農民形象的讚揚,也有對各懷小算盤的農民劣根性的揭露;有老一輩農民對土地的無奈情感,也有新一代農民努力脫離土地的掙扎。
最難得的是,這部片子雖然龍標加身,卻有一些不那麼端正的片段。
印象最深的是杜深忠說:「我從來就不熱愛土地。」
土地是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千方百計想擺脫的東西。
這是最真實的農民,也是最真實的農村。
包括我生長的村子在內,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非城非村的尷尬狀態。有人說這是歷史化的進程,也有人說這是農業大國的悲哀。
剛結束的大學語文課程中,老師曾經列了個書單讓我們寫讀後感。我選的是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上網查閱時,豆瓣上有一則精彩的短評是這樣寫的:「中國恨不得快點擺脫的土氣恰恰是最中國的地方。」
農民們期望著擺脫土地,大概也就是鄉村裡的中國所說的中國吧。
曾多次執導央視春晚的金越是這樣誇讚本片的:《鄉村裡的中國》直觀鮮活地呈現了中國農民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和民俗民風,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影片結構充滿張力,故事複雜,線索清晰,畫面樸實,剪輯流暢,同期聲音錄製完美,「是這個時代有記錄意義的、不可多得的中國農村生活標本。」
影片的質量確實對得起豆瓣高達9.3的評分,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缺陷的話,也就是太過平穩的鏡頭總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好在足夠真實的內容彌補了這一缺憾。
作者:Mr 腹黑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322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在昨天晚上。
後台有位朋友向阿布推薦了一部紀錄片。
《鄉村裡的中國》
豆瓣評分9.2(3161人評價)。
阿布看完之後,真的有一種想把它推薦給身邊所有人的衝動。
因為這部紀錄片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阿布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片段。
最開始看到這部紀錄片名字的時候我是很失望的,我認為這會是一部「新聞聯播」類的紀錄片。
講述農村快速發展,農民歡樂的場面。
結果剛點開視頻我就發現我想錯了,這部紀錄片並沒有我想像的這麼膚淺。
本片的拍攝地點為中國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地處沂蒙山區腹地,全村167戶,484口人。
講述的,是杓峪村農民的貧窮與無奈。
而在杓峪村農民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到全中國大部分農民的貧窮與無奈。
片中出現的第一個主角,名叫杜深忠,56歲。
杜深忠是與這個村子最格格不入的一個人。
你可以說他是這個村子裡最有文化最有藝術性的人。
同時你也可以說他說這個村子裡最沒用的人,因為他家算是這個村子裡最窮的了。
最能說明他這個人的一句話就是村支書來求字的時候說他:「你是個才人,就是果樹比別人管的少。」
他早年參加過魯迅文學院的培訓班,寫的一手好字,而且年輕的時候寫過很多文章。
村裡有什麼紅白喜事,春聯等都會找杜深忠求字。
杓峪村要來駐村幹部,村支書趕緊來找杜深忠,要求他寫一幅宣傳標語。
沒事的時候,杜深忠就會坐在家裡那破舊的桌子旁邊拉他那弦音不準的二胡。
拉完一曲之後,一臉不滿足地念叨:「其實對這個二胡我沒多少興趣,我真正喜歡的是琵琶,不管是電視里還是其它地方,聽到琵琶動靜我心裡特別舒服。假如有可能,以後有條件的話,咱弄張琵琶玩玩我覺得。」
每當這個時候,他的妻子就會在一旁嘮叨:「別在這跟我說這個,二胡你都拉不好,你都不會拉,你還想玩琵琶,別在這心高妄想的了,咱一年這點收入,蘋果收成還不知道怎麼樣呢,一年就這兩蘋果,那琵琶得多少錢你知道嗎?」
妻子說完這些之後,杜深忠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妻子說的都是現實。
但是他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地小聲說了一句:「就是想玩玩。」
儘管妻子對杜深忠買琵琶這件事橫加阻攔,但是他還是在之後的某一天,偷偷地把琵琶買回了家,而且還隱瞞了琵琶的價格。
如果按照現實生活中的說法,杜深忠是沒有資格玩琵琶的。
杜深忠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還在上大學,女兒已經出去打工了。
家裡整面牆上滿滿當當的獎狀是他莫大的榮耀,同時也是壓在他身上的一座大山。
兒子上學需要交學費,而杜深忠大部分的心思都在寫字和樂器上,兒子上學的費用一直是女兒在出。
從影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杜深忠家的房子幾乎是村子裡最破舊的。
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種植蘋果一直是這個村子唯一的收入支撐。
而杜深忠家裡的蘋果樹每年的產量都不是很好,妻子總是說:「什麼樣的人養什麼樣的東西,你這樣天天懶著,連種的蘋果樹都懶,都不愛結果子。」
一年的收成換回的錢刨去本錢幾乎剩不下多少。
這樣的家庭讓兒子和女兒的心裡都存在著深深的自卑感。
女兒帶著男朋友回家來見父母的時候,杜深忠說:「窮富乃身外之物,我不講究這些條件。」
這時候女兒在旁邊半玩笑半認真地說:「關鍵是咱們也沒資格講啊。」
確實,對於杜深忠這樣的家庭來說,講條件是沒有什麼底氣。
幸好,幾個月後女兒順利出嫁,在女兒等待新郎的時候,杜深忠拿出了家裡積攢的兩萬塊錢塞到女兒的手裡,女兒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掉,一邊哭一邊把錢往父親的方向推。
杜深忠很堅決的把錢給了女兒。
第二個主人公,名叫杜洪法,47歲。
他患有輕度的精神病,妻子在兒子杜濱才四歲的時候不堪忍受杜洪法的精神病而離開了這個家。
兒子杜濱才學習成績優異,但是這樣的家庭條件讓他從小就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也讓他和父親之間的代溝比其他同齡人要深很多。
影片中,背對著鏡頭的杜濱才對著父親說了一句:「我現在最煩的就是呆著家裡。」
聽到兒子這麼說,杜洪法一聲不吭的低頭繼續做飯。
這樣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妻子的離開讓杜洪法的性格也很沉默。
其實在他的心裡,他是很愛他的兒子的,只是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表達這種如山般厚重的父愛。
他只會在兒子回家後激動的忙這忙那,他只會在賣掉蘋果之後第一時間給兒子打電話彙報成果並告訴兒子缺錢了一定要打電話。
而遠在大學裡的兒子,其實也在時時刻刻挂念著家裡的父親。
當影片的最後,杓峪村舉辦的新年會上。
杜濱才一首《父親》把自己的愛全部唱了出來,而作為父親的杜洪法在聽到兒子的這首歌之後,強忍著淚水把頭扭向了身後。
影片用很平穩的拍攝手法把這個村子裡的人拍攝了下來。
除去杜深忠和杜洪法兩家,片中還出現了很多組的家庭。
這些形色各異的家庭組成了這部讓阿布倍感親切的紀錄片。
這一切都要感謝導演焦波。
這個六十多歲的男人在2012年的一月就帶著臨時召集的團隊——5個平均年齡不足21歲、沒什麼拍攝經驗的年輕人住進山東淄博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
他們用300塊錢的月租費租下一個小院,就是片中杜濱才大娘家的院子。
從2012年的立春到2013年的立春,他們在這裡住了373天,用攝像機在24節氣的時間線上拍攝出了杓峪村村民的生活萬象,從鄉村日常講述了村民的喜怒哀樂和大中國廣大農民的生活現狀。
他們在這裡度過異常艱苦的一年,奉獻給了我們一部精彩的紀錄片。
片頭的這一幕,就是對本片最大的肯定。
阿布在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坐在座位上回憶了好久。
片中出現的很多情節和我小時候接觸到的一模一樣,貧窮的生活狀態下敢於追求精神富足的杜深忠,沉默寡言卻可以為兒子付出所有的杜洪法,包括阿布在文中沒有提到的那些不和諧的鄰里關係等等······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拍攝本片的焦波老師和他的團隊。
讓我能夠在這密集的水泥牢籠中感受到濃濃的家鄉氣息。
謝謝。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這紀錄片很實在,也很有代入感,看來就感覺在跟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這片兒里記錄了家長里短、鄰里紛爭的酸甜苦辣的事兒,呈現了農民們渴望的與無奈的現狀,反映了醜陋的善良的、智慧的愚昧的精神面貌。大大的白描,不加任何修飾與刻意編排,這就是紀錄片的魅力所在。鄉村,質樸傳統的鄉村,這裡沒有大的紛爭,人們淳樸的活著,守候著日出日落,守候著每一寸土地,捧著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苞米棒子供養給勤勞的自己以及兒孫父母,在嬉笑怒罵中發泄著自己的情緒愛憎分明地活著,都是老實人,即使個別的村民作點惡也犯不出什麼大事,比起社會上各種陰暗鬥爭坑們拐騙和殘害,這裡才是凈土。
焦波 373天拍攝《鄉村裡的中國》 還原真實鄉村生活
焦波 373天拍攝《鄉村裡的中國》 還原真實鄉村生活
下面是我搜羅的一些幕後故事,侵刪。
「文化人」杜深忠:
我對土地沒有感情
杜海龍領著焦波幾人回了家。家徒四壁的小屋,牆上卻貼滿了獎狀,焦波暗想:「這孩子家教肯定不錯。」
杜海龍的父親,滿臉溝壑的杜深忠正蹲在地上用蘸水的毛筆練書法。焦波說明來意:想拍部記錄村裡人生活的片子。杜深忠的妻子張兆珍放下手裡的活計,快人快語地接話:「拍戲?俺這一輩子就是戰爭戲!」
她向焦波埋怨丈夫「頭頂火炭不覺熱」,家裡這麼窮,他卻總想著看書寫字彈曲兒。「沒錢買宣紙,他就天天蘸水在地上寫。」
杜深忠把脖子一扭:「焦老師你看,太陽亮光從門口照進來一塊地方,在我眼裡就是一張很好的宣紙。」
焦波心裡的弦被猛地一撥,「這話太有藝術感覺了!」眼前這位兄弟,內心對美何其敏銳。焦波明白,在中國任何一個村莊,都有杜深忠這樣的才人。杜深忠和妻子的矛盾,不正是農民精神需求和物質現實的矛盾嗎?
焦波當即決定,扎在杓峪村,拍杜深忠。
201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三,立春。攝製組租下村裡一個小院,掛上「村兒電影社」的牌子,拍攝正式開始。
攝製組的到來,讓杜深忠第一次有了被理解的幸福感。他是村裡有名的「文化人」,年輕時當過四年炮兵,退伍後在「中庄鄉農業學大寨工作隊」又幹了六七年。不甘於種地的他平日最愛讀書看報,還參加過魯迅文學院的函授課和培訓班,向許多報刊投稿,可惜均石沉大海。
「你們《中國青年報》我從1978年就開始訂了!」昏暗的小屋裡,杜深忠從桌下翻出厚厚幾沓發黃變脆的剪報本,裡面貼滿了《中國青年報》等大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報道,「比如寫那個張海迪,寫得真好!」
然而隨著兩個兒女的出世,家中經濟愈發緊張,杜深忠不得不忍痛割捨了訂報的習慣。
杜深忠尊敬知識分子,聽說焦波拍過《俺爹俺娘》,他更是敬佩:「焦老師那麼有成就的人物,俺吃啥他吃啥,俺躺地里他也躺地里。」
真正使焦波走入杜深忠內心的,是兩人在墳前的一場對話。
一次焦波跟拍杜深忠參加族人葬禮,杜深忠指著一座墳對焦波說,那就是俺爹俺娘的墳。「老人在這裡,我太不恭敬了。」焦波跪下,對墳磕了三個頭。杜深忠驚訝又感動。「焦老師,你把攝像機和錄音筆都關了吧,我跟你說說心裡話。」
「都說農民對土地有感情,我對土地一點感情也沒有!就是沒辦法,無奈。如果有,何必叫孩子千方百計出去上學?」
焦波一愣,百感交集。「兄弟,你怎麼不讓我錄呢?你說出了我的心裡話啊!如果當年我沒走出大山,我就是今天的你。」
片中,杜深忠多次表達過對土地的失望。他辛苦一年收穫七千三百來斤蘋果,卻只掙了七八千元。他對同村人慨嘆:「這些年我在果樹上付出的努力已經很多很多,但花十分代價得不到三分收入。」
村民很有同感:「今年盼著明年好,明年褲子改棉襖。」
「土地能給予農民什麼?一年幾千塊錢收入,說實在的,對得起他們么?」焦波理解,杜深忠對土地的複雜情感,是「愛之深,恨之切」。杜深忠很在意這片青山熱土。看到村民把古樹賣到城裡搞綠化,杜憤憤地說:「這叫剜大腿上的肉貼到臉上!只看見錢了。」
杜深忠瞧不上「只看見錢」的人。「我覺得人的素質上不去,物質反而成了負擔,物質和精神要對應起來。」他坐在屋裡的小馬紮上,一臉鄭重地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杜深忠一直夢想擁有一把琵琶,「聽到琵琶動靜心裡就舒服」,並最終咬牙到城裡花690元買了一把,對妻子撒謊說是490元。後來發現真相的妻子火了:「你為這個家庭想嗎?誰沒有鞋?誰沒有棉襖?……你想嗎?」「人需要吃飯,可精神也需要填補!」杜深忠爭辯道。
杜深忠夫婦的矛盾,讓楊浪極為感慨。楊浪是焦波的朋友,也是焦波眼中具有「大情懷」的文人。他多次免費提供放映廳,讓這部影片在海航旗下影院試映。
村支書張自恩:
干一年支部書記,就賺了一肚子酒
拍攝之初,焦波曾打算以杜深忠作為唯一主線。後來和該片製片人、中央新影集團總裁高峰探討,高峰建議:「選三條主線,影片在結構上會比較穩妥,一條線出了問題還有兩條線撐著。」
焦波立馬想到了杓峪村的村支書張自恩,一個整天為村裡人東跑西顛的沂蒙漢子。
張自恩在部隊當過四年後勤兵,退伍回鄉後,從2002年起擔任村支書至今。他工作熱忱,一張圓臉上常掛著憨笑,在村中費力斡旋。焦波覺得,張自恩表現了中國基層治理的生態,「他或許不是優秀村官代表,但肯定是個有代表性的村官」。
剛開始,被跟拍的張自恩覺得「很不自在」,但時間一長也習慣了,「對著鏡頭,好孬照說。」
鏡頭追隨張自恩的身影,記錄下了整個村莊的軌跡:村口因修建小廣場砍樹,村民和張自恩起了爭執;為了讓村裡脫貧,張自恩不斷去旅遊開發公司尋找機緣;村民張光愛與張光學的糾紛愈演愈烈,張自恩在中間反覆「滅火」;更有村民懷疑張自恩貪污,不斷上訪要求查賬……
片中,張自恩語帶辛酸地總結自己一年的工作:「干一年支部書記,也就是賺了一肚子酒。」
一晚,張自恩在山上呆坐了幾個小時後,跑去敲焦波的門。見到焦波,這個粗魯大漢眼淚刷得掉下來。「焦老師,我里里外外不是人……」當時,政府已對村中賬目審查多次,並未發現問題,但村民卻認為「上面有人包庇張自恩」。
焦波相信張自恩的為人:「他為村裡爭取項目,經常提著自家的雞蛋去送禮。」
「你當過兵、見過世面,還能被這點事情打垮?再說,你也要理解群眾。」焦波給張自恩寬心。張自恩慢慢平靜下來,第二天,又照常為村裡的事忙活。
面對矛盾,張自恩有時會罵髒話,但在焦波看來,這才是廣大村幹部的真實狀態:「你總不能要求他坐下來講馬列主義吧!」他認為,中國有無數張自恩這樣的基層幹部,並不高大全,但充滿想把工作干好的「正能量」。「張自恩的煩惱,道出了當代中國鄉村治理的難點。」
該片在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展映時,一段情節讓部分西方觀眾感到不解:過年時,張自恩提著禮品,去給那位懷疑他貪污的年長村民拜年。
「衝突還沒解決,怎麼就準備皆大歡喜過年了?」一位法國人問焦波。焦波告訴他:「這就是中國人,再大的事,年總是要過的。」
在家中,張自恩坐在泛黃的毛澤東、鄧小平像下,對記者解釋當時的動機:「畢竟我是個爺們,再說作為村支書,過年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我都要去探望,不能把他落下啊。」
「以知識換命運」、「以人肉換豬肉」:
鄉村年輕一代的兩種人生
以杜濱才等人為代表的村裡年輕一代的命運,則是該片的另一條主線。
杜濱才四歲時,父親杜洪法患精神病,母親另嫁他鄉,他由父親撫養長大。杜濱才自小刻苦,考入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後,還曾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是父親唯一的驕傲。
而對於家,杜濱才的感情是複雜的。片中他對父親說:「我不願意回這個破家,這個破家對我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
也同樣是他,在杓峪村第四屆春節聯歡會上,含淚唱了一首《父親》:「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只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
在劇璽博眼中,杜濱才已不能算是農村人了,「在城市學習生活,杜濱才的思維方式已經和農村的父輩截然不同」。眼下,畢業後的杜濱才如願在濟南一家旅遊公司擔任導遊,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天南地北的見識。
杜深忠也盼望在聊城大學讀電子商務的兒子杜海龍畢業後能在城裡謀份體面差事,「以知識換命運」。
片中一個長鏡頭,記錄下杜深忠對兒子的教育:
「一些人說對土地有感情,實際上我一開始對土地就沒有一點感情。」他把曾經在父母墳前對焦波說過的這句話,又砸給了兒子。
「這個土地不養人,咱這裡的這二畝貧瘠土地不養人。所以說我多麼盼望著你成才!」
「你別看我一輩子不成功,不成功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還說明問題!這是一輩子的心血,一輩子的淚。」
焦波和學生們在鏡頭後屏息凝神。焦波感嘆:「再偉大的演員,也說不出這樣的台詞!」
影片之外,杜海龍並未完全按照父親期望的軌跡生活。明年夏天畢業的杜海龍不想應聘「鐵飯碗」,反而和五個同學合夥創業,在微信上開了一個賣水果的電商平台——「微果坊」,為聊城師生提供線上訂購服務,生意不錯。
「雖然現在『微果坊』還剛起步,但我相信未來可以做大做強。」談起夢想,杜海龍像父親一樣執著,儘管父親對他「畢業賣果子」的選擇並不理解。
不同於杜濱才、杜海龍,現實中多數鄉村青年還是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杜深忠把外出打工比喻為「拿著人肉換豬肉吃」。片中,年輕村民張自軍在貴州某工地打工時從高架摔落,不治身亡,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下葬時,幼子指著墓坑好奇發問:「那是俺爸爸的家嗎?門口怎麼這麼小。」
葬禮結束,杜深忠哀嘆:「山裡的孩子出去打工,真是個要命的事。農民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被逼出去的。」
杜深忠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早年他為湊孩子學費出去打工,「攢了一把辛酸淚」。一連五年他都在農閑時去萊州,幫玉米販子收割玉米,每天每畝地不過掙幾十元;收完玉米就又去工地搬磚。沒日沒夜的苦幹讓他提前衰老了,數載下來,正值壯年的他牙齒掉了13顆。
每次看片中葬禮部分,焦波都會濕了眼眶。他希望鄉村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少些「人肉換豬肉」的悲劇。
鄉村最需要被了解、理解和重視
因為該片的拍攝,杓峪村,以及許多和這個村莊有關的人,都在發生可喜的改變。
淄博一家綠色食品公司的老總在看過試映後,當即決定要在杓峪村建「鄉村書屋」,讓村民有好書看。
一些學者也對村中優美環境和悠久民俗大為讚歎,準備申請相關保護項目,留住鄉愁。
更有村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攝製組開拍以來,「俺們村裡打架鬥毆的少了。」
連曾經孤僻的杜濱才父親杜洪法,也變得熱情、注重儀錶了。
被改變更多的則是攝製組的五個年輕人。入組之初,他們都不大明白:農村有啥好拍的?還指望拿龍標、進院線、獲大獎?
而現在,他們懂了。
製片主任劉曉晨說,農村是中國的根,「希望將來能拍遍各省農村」;導演、剪輯兼攝像的劇璽博表示,「不管今後如何發展,鄉村都會是我關注的對象」;導演兼攝像李夢龍則把杓峪村比作「第二故鄉」;導演助理陳青和攝像小北川對未來還沒有明確想法,只想跟著焦老師,把觸摸鄉村的路走到底。
總導演焦波感到任重道遠。他想通過鏡頭,喚起人們對鄉土的了解、理解和重視,從而推動鄉村的進步。
「整個農村最需要的就是了解而非想像,它不代表桃花源,也不代表髒亂差。那片土地,我覺得大有希望。」
「了解之後才是理解。農民面對困境會發泄情緒,比如有的嚷嚷:『我看透了法律!』但她並沒有惡意,相反,農民是最寬容的一群人。」
「只有真正理解農村,才可能對農村問題投以重視。保護鄉村,不是保護貧窮,也不是把農民趕上樓房,而是讓鄉村真正宜居。總之,要實現中央領導提出的『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
眼下,焦波團隊正在由合作單位、淄博職業學院提供的辦公室內,為影片剪輯不同版本,準備到國外參賽,讓世界認識鄉土中國。劉曉晨樂觀地說:「如果在國外多拿些獎,可能日後國內公映時觀眾更多,票房大賣!」
許多業內人士都對該片表示盛讚。被譽為「中國紀錄片之父」、張藝謀的恩師司徒兆敦教授更是指出:「紀錄片不追求短暫的即時性,而是追求永恆。《鄉村裡的中國》正是這樣一種追求的成果。」
高峰說:「紀錄片最大的價值在於社會認知。當下的紀錄片有很大誤區,只關注所謂歷史文化,關注動植物卻不關注人,尤其不關注底層人民,而這部影片體現了紀錄片的真正價值。」
焦波的態度則十分謹慎。儘管拿到公映許可證已近一年,可對紀錄片公映後的票房,他很沒把握。「國內紀錄片市場出現過三部片子加起來只有幾十萬票房的慘劇。」高峰也坦言,紀錄片的票房可遇不可求,「國家政策層面應該鼓勵建設專門播放紀錄電影的院線。」
2013年紀錄片藍皮書顯示,去年中國電影總票房170億元,紀錄片票房僅130萬元,不如熱門電影一天的票房。被專業人士看好的紀錄片《千錘百鍊》在國內上映後,票房就曾遭遇慘敗。
楊浪則認為,紀錄片院線市場的培育是一個長期過程,破票房困局,或許可以從「口碑」起步,這也是他一直支持《鄉村裡的中國》試映的原因。
周六下午試映時「一票難求」的景象,給了焦波信心。散場後,他被觀眾團團圍住,交流感受。幾乎沒人注意到他激動神情下發白的臉色——身患糖尿病的他為了影片宣傳,已經連續幾天沒有休息好了。
與此同時,在杓峪村家中的杜深忠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他是全村唯一每天都看《新聞聯播》的人。有人告訴他,焦老師的片子火了,「你可能就成名人了」。杜深忠說:「什麼名人不名人,咱就是種地的。」
但閑暇時,他還是喜歡「不務正業」,推著獨輪小車上山找好看的石頭,根據花紋刻上不同節氣名。他指著一塊充滿裂隙的石頭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這些條條就像鑽出土的蟲子,所以我刻上了『驚蟄』倆字。」
杜深忠對焦波說過,自己最渴望擁有一間書屋,有書架和明亮的窗戶,門口再放塊泰山石,刻上「松石書屋」四字。太現實,太無奈,太沉默,太想哭
三個人,一個村,一個中國
原創 2017-07-03 一溉 歪電影
焦波拍了部紀錄片,叫《鄉村裡的中國》。如果費老的《鄉土中國》讓你基本了解了鄉土兩個字,如果梁鴻的《中國在梁庄》讓你看到了一個淪陷的鄉村記憶,那麼《鄉村裡的中國》會讓你淚目,會讓你看到一個遠超出梁鴻所能訴說的中國農村和梁鴻寫不出的真正的中國農民。
「鄉村裡的中國」這個概念太宏大,太教科書,太主旋律,甚至讓人避而遠之。但在這部紀錄片里,沒有一句解說詞,配樂也只有結尾的《沂蒙山小調》,這裡只有令人窒息的真實與無奈的矛盾。從沂蒙山腹地的山東淄博杓峪村講起,從這個村裡追求精神滿足的杜深忠講起,從窮人孩子早當家的杜濱才講起,從那個吃力不討好的村主任張自恩講起。373天,從立春講到立春,有一些是意料中的農村,有一些是想不到的農民,講了三個人,看了一個村,背後的是整個中國,「仔細想想,這電影名也挺不錯的」,焦波說。
杜深忠「我對土地沒有一點感情」
杜深忠是杓峪村最格格不入的文化人。要說成功,他是的,他總是跟自己的媳婦喊「這個精神也得需要吃飯,也得需要哺養」;要說失敗,他也是的,一輩子家徒四壁。村主任張自恩說他:「你是咱村的能人,就是蘋果管得比別人少了點。」
杜深忠有一個在外打工的女兒和一個讀大學的兒子,除去女兒的打工錢,全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蘋果,杓峪村的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杜深忠也曾經打過工,但那種「拿人肉換豬肉」的賣命日子他不想過了,不然下場就像那個葬身貴州的鄰居青年。他的蘋果少,「咱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得不到三分的收穫」,一年下來只能賺七千塊錢。人活得像草一樣,這就是中國的農村。
杜深忠對自己兒子咬牙切齒的說:「我對土地沒有一點感情。」這土地不養人,要埋人。
可他還是勒緊褲腰畫了六百九十塊錢買了琵琶。
他沒錢理頭髮,他在女兒結婚時都穿不上一件像樣的衣服,他晚上要睡在蘋果園子的簡易帳篷里看蘋果,可他心裡想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是圓滿飛天的神舟九號,是在人民大會堂深切講出「夙夜在公,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個滿意的答卷」的習總書記,所以他無奈,他痛苦,他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他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太失敗了。
張自恩 「咱公是公私是私,爺們感情不能變」
村主任張自恩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在這吼吼啥」。村民不支持駐村書記自費修路,他說「你啥都不知道你在這吼吼啥」,自家表叔查他的賬他還說:「你有本事把賬拿來你在這吼吼啥」。
張自恩是一個善良的正直的村主任。他當過兵,退伍了就在村裡當村主任,當起了這個並不富裕的杓峪村的家。鄰里之間產生矛盾打架了,他去勸,一家一家的跑,兩頭商量兩頭挨罵;村裡要開發旅遊項目,他就拎著自己家的雞蛋去看王老闆,讓他多照顧照顧村民;族裡表叔張光學懷疑他當官貪污去查他的賬,鬧到了鎮政府,鬧去了檢查機關,他過年依舊給表叔送去新年的禮,他說「按著家族,我管你叫叔,按著村裡,我在干著書記。咱公是公私是私,爺們感情不能變」。年末發工資,一位村幹部抱怨這些錢還不夠我費用的呢,張自恩就把自己比別人多的那部分工資拿出來給他。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國普通的村主任,可能還是好一些的村主任。
但是張自恩也不是一個出色的村主任,比如,駐村書記說砍樹,他二話不說就砍樹。
但是張自恩也不是一個鐵打的村主任,比如,在酒桌上他也曾淚目。
杜濱才「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
不是窮人的孩子都早當家,只是磊磊(杜濱才小名)是早當家的一個孩子罷了。爸爸有精神病(雖然在片子中表現不明顯),媽媽改嫁,他沉默寡言,在學校努力奮進,是一個好學生,也是一個好兒子。
可是他反感他的家,反感他的父親。甚至嫌棄父親發音不標準,交談兩句就要呵斥。「我一回家就心煩,煩死了」。
可是他一取得好成績總是要跟父親分享,可是他在聯歡會上唱了一首《父親》,唱哭了所有人,可是他在看到他近二十年沒見的母親嚎啕大哭。
這是一個矛盾的讓人難以置信的群體,張光愛被打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大年初一便帶著侄子去鄰村見母親了。張 還在嫌杜深忠買的琵琶太貴了,聯歡會上便和著琵琶二胡唱了一曲《沂蒙山小調》。文字所能敘述的只有這三個主人公,而隨著這三塊石頭丟出去形成的同心圓波紋是難以描述的,就像村子裡被砍的古樹,就像姐姐必須要輟學打工供弟弟讀大學,就像片頭的育齡婦女查體,還有杓峪村賣不出去的蘋果,而這些一圈又一圈的波紋形成的差序格局才是中國農村。
這世上不是沒有無奈,只是你沒有經歷過。所以,請別拿你那套「說話輕聲細語」的標準貶低農民,你根本就不知道土地的廣闊,你也根本不了解生活的艱辛。
End
中國商品學會 消費者委員會轉載須標明作者及出處這裡只有大學生,和我們愛看的影評首發平台:微信公眾號:歪電影看過一部分,不知道該怎麼說,心裡堵的慌!起碼導演是用心在拍,又被一種真實而感動!在中國農民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種標籤、一種身份、一種烙印!搞點文學被稱為農民作家,畫畫的被稱為農民畫家類似種種,出來干點工作也被稱為農民工。好像農民就應該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老實、骯髒、狡詐被城裡人鄙視的種種劣跡!
說農民不上知乎的那位哥們我就是農民,但在城裡生活,我也很少種地,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農民,但我確實是農村戶口!
上面這段話在騰訊版里有,但在鳳凰衛視版卻刪除了!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也從未寫過影評。看完片子只想表達一下自己內心的感受。
山東人。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直到上大學才離開那片土地。相信很多同學也是如此。
從小到大,看慣了農村的婚喪嫁娶,也看慣了像影片里一樣,農村人的樸實善良,農村人的愚昧無奈。每個村裡都有一個像杜深忠那樣肚子里有點墨水的「文化人」,也有一個像張子恩那樣為村裡大小事調解奔波的村主任。每個村裡都要著處理不完的矛盾。由於農村人文化水平和經濟發展的局限性,很多問題最初是通過暴力解決,最後矛盾升級惡化才會想到通過法律解決。農村人是樸素善良的,卻也依然存在著多少輩以來的劣根性。國家是否真正在進步,在發展,處在基層的農村人永遠才是最真實的寫照。
現在,很多考出去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在城市,很少有回去建設家鄉的了。也有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輟學之後外出打工,我的家鄉很多父母輩的也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了。能在城市站穩的,基本上都選擇留在了城市。當然,像影片里杜深中說的,外出打工貢獻的不僅僅是體力,甚至是性命。從小到大,也經常聽說誰家的孩子在外面的工地摔了,殘了、沒了……那麼,留在農村的那一部分人,依然守著那邊土地,靠著那邊讓人餓不死卻也富不了的莊稼過著純樸、卻又糾紛不斷的光景。現在我的家鄉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留守兒童。年輕人外出打工,因為沒時間帶孩子、因為教育成本問題把孩子留守家鄉。這些孩子常年不在父母身邊,大部分孩子接受的仍然是老農民爺爺奶奶的愚昧思想,接受的仍然是質量不高的教育,重複著他們年輕父母的老路。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孩子發奮圖強,最後通過考學改變命運。那些在城裡打工的年輕人,除了做生意的,其他也基本做著與風險和付出不成正比的苦力活。基本每年春節回家一次。回家的時候都是風光體面的,其實背後有多少因為學歷、能力、出身被人瞧不起的心酸。
整個影片看哭兩次。一次是杜深中的閨女出嫁。另外一次是問題家庭的磊磊在鄉村聯歡會上唱的《父親》記得三年前表姐出嫁,我就在想,等我出嫁那天,我心裡是什麼滋味。現在看完,感觸更深。父母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總得有這麼一天會成為別人家的媳婦兒。從上學到畢業工作,其實根本沒有時間陪伴父母,對父母的回報甚少。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無私地奉獻。「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吧,轉身淚濕眼底,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風捎安康,時光時光慢些吧,不想讓你再變老啦,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首《父親》,能戳中多少人的淚點……
樸素的小鄉村上演的故事永遠都是相似的,每家每戶也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農村人骨子裡樸實善良,卻也很難擺脫愚昧的思想、無奈的命運。他們的快樂很簡單,他們的矛盾卻又很複雜。
最後,還是想借用鄧小平爺爺的話表達一下自己的中心思想。少年強則國強,教育才是興國之本。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矛盾,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就要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第一次熬夜寫影評。見解有膚淺之處歡迎大家指出。謝謝觀閱
這部影片的人物和故事,很接近我的老家煙台萊陽,方言也很接近,農村的人對土地又愛又恨,都希望後代好好讀書或者到城市裡打工,早日脫離農村這個苦海。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這部紀錄片的,很真實感人。
之前一直沒有看到《鄉村裡的中國》的片子正片,只知道這個片子非常寫實,攝製組在山東沂蒙山區駐守超過一年。今天有幸在騰訊視頻中看到正片還是高興的。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我覺得這個片子拍的真實度大概有個90吧,還有10%大體上應該還是攝像頭給被拍攝者帶來的壓力導致的。
首先掛一個片子所獲得的獎吧
紀錄片的主角以時間為主線,從春風到 冬至(24節氣作為承接點),人物主要從幾個家庭展開,包括:村支書(張自恩),杜深忠一家,磊磊一家,張光學和張光愛的兩家,張自軍。除了這幾家,還有像駐村幹部,妨礙砍樹的村民,妨礙修路的村民等等我認為的配角。
首先說說村支書,村支書這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招商引資,找了個大老闆,準備搞農村游開發,除此之外就是幹些雜事了,其中最為主要的工作有兩個,一個就是傳達上級指示以及任務,另一個就是協調村內的鄰裡間的矛盾。
雖然新聞中頻頻報道村支書貪污千萬的事,但是片中的書記顯然是更為普通與常見,沒什麼錢,除了當書記之外,還得干農活的,不然的話憑藉拿點補貼顯然不能很好的支撐起他的家庭。片中還有一個他親戚一直說這個村支書有貪污,所以一直舉報,最後驚動了區里的幹部。從我的角度看,村支書可能還真是給自己撈了好處的,但是呢,這個好處也沒什麼大的,興許是劃地的時候分的不是很均衡,所以招致了別人的悔恨。農村人的矛盾,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口氣,為了爭一口氣,真的是可以花錢的,而且花好多錢(100一天請人查賬)。
再說一下這個協調鄰里矛盾吧,在農村其實氏族力量還是很強的,所以可以看到書記在村中親戚挺多的,這個在協調關係的時候就挺有用的,畢竟一開口就是三叔什麼的,也算是自家人,然後被協調者感覺自己家的人肯定會為自己考慮的,這樣協調也會成功一點。從駐村幹部的工作開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土生土長的書記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中賣臉)。
在片子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杜深忠一家,老杜在村中算是最有文化的一個了,而且還有追求,寫過小說,還在補習班待過,還喜歡玩樂器。樂器這個在農村就想他自己說的,是精神食糧,他說的話總是帶著書生氣。這種人每個村裡都會有一個,平時混跡於各種紅白喜事的場所,逢年過節謝謝對聯。相對而言,他老伴就是缺文化的,最明顯的就是在收玉米的時候對於那三級保護動物的描述,和我奶奶對於保護東北虎的觀點一致。在老一輩眼裡,不能吃的,害人的東西都是得死的。但是從片中,明顯看出他老伴確實挺崇拜這個老頭的,儘管經常批判他不務正業得搞所謂的精神消費。他們的女兒出嫁的時候可以看到老人家對於這個女兒的虧欠。這種情況在農村只能說不少吧,為了弟弟讀書,哥哥姐姐的出去打工掙錢。老杜對於女兒的婚事導師也確實夠開放的,符合一個稍有文化的人的作為(現在的農村嫁女兒和賣女兒差不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女方家裡比較窮,男方家比較富裕,所以呢,老杜確實也沒什麼太多的要求。從視頻我們也可以看到老杜的兒子算是比較木訥的,不知道是不是攝像頭導致的,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家庭因素導致其在學校缺少應該有的自信。最後再說說那個蘋果的事情,收購蘋果的時候,他和收購者的討價還價,其實還真是挺典型的,稱兄道弟,老哥老哥。
磊磊,來自一個離異家庭,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個在他身上體現的很明顯。父親患了精神病,導致了母親早年受不了父親的毒打,另嫁到他鄉。片中的他通情達理,對於母親拋棄他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怨恨,把這份罪都加在他的父親的身上,片中多次出現他對於父親的不懈,或者說是恨鐵不成鋼,對於父親不能維持家庭的完整而不滿。同時片中也出現了父親再次病發打人的畫面,接著就是兒子教訓老子了。當然,雖然兒子對父母不滿,但是畢竟是父親一手拉扯自己長大的,對於父親的付出他也是看在眼裡,嘴上說不回家的,有空還是會回家看看的。磊磊的父親雖然沒什麼話,但是從包蘋果,煮餃子,送磊磊上學,以及在磊磊批評自己的時候的沉默,都能看出磊磊父親對於磊磊的關愛,可能也是覺得自己虧欠兒子太多。片中,磊磊考了中級旅遊證,磊磊很開心的告訴父親能考上這個證是多麼不易,但是父親畢竟不是個文化人,想誇兒子來著,只是確實找的點都不對,一開口,「縣裡多多少人考上了?」弄得磊磊一臉尷尬。
張關愛和張光學這個事情,答題上應該可能是公報私仇吧,草甘膦噴果樹,這招貌似我也是聽過的。農村小矛盾不要太多,我之前也聽過為了灌溉的事情直接打死人的。張關愛因為沒有去查賬,所以招人報復也不是沒有可能。本來么,這種事罵罵出出氣就完了 ,但是後面打了人,那就初始了,農村最重要的就是面子。既然被打了就要奪回面子,要麼讓張光學賠錢,要麼就打回去,農村思維就是這麼直接。當然中間有個插曲就是張光學孩子要當兵,在做政治調查的時候,需要張關愛不要搗亂,這個時候就得講講道德了,老子歸老子,孩子歸孩子,這一點道理還是講的清的。當然最後這個一棍子的事情最後也沒什麼結果。
張自軍算是全國眾多農民工中的一個代表吧,建築工地,8米高摔下,賠償55萬,然後留下了自己的孩子。靈堂是臨時搭的,最為震撼人心的應該就是骨灰送進村的那段吧,「我的兄弟」...,後面自己的孩子年少無知,還問了據,「那是爸爸的家嗎,門那麼小」,看著也是心涼。但是最為心涼的就是人入土沒多久,那55萬的賠款怎麼分。妻子,孩子,父母,三者角力也就此開始。記得我之前遇到過的,父親得了絕症,還躺在病床上下面的幾個子女就在討論遺產的分配問題了。
總的來說,這部紀錄片記錄的非常真實,對於大家了解農村人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我覺得片中的村子只能算是中國千千萬農村中一個縮影吧。北方農村和南方農村不同,山東農村和浙江農村也不同,每一個地方有每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類似於這種片子在中國的紀錄片的目錄中還是太少,希望以後再多一點寫實(片中竟然沒有罵gov的,尺度還是不夠大)。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這些村子伴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而逐漸消亡,以後後輩們只能從紀錄片中找尋記憶了。
ps,這個算是回訪吧,看著也挺有意思的
探訪《鄉村裡的中國》拍攝地_鄉村裡的中國_騰訊視頻
高票幾個答案都很好的,解析的已經很全面了。
另外還有幾個鏡頭是拍電視里2013年中國幾件大事,神州十號載人飛船,習近平在中南海講話,2013年春晚。這幾個點的插入令人恍惚,這盛世可看電視的杜深忠臉上一片平靜,電視里是我們知道的,看電視的我們有些人沒有經歷過,卻正在發生著。一個小村莊一年裡發生的故事,折射了整個中國不同群體不同的意識形態。
愛好書法喜愛音樂的杜深忠,在貧瘠的土地里依然保存他最豐盈的思想,生活給他了多少屏障,依然止不住他對於音樂的熱愛,夢想的牽掛,品味的追求。片中他的妻子雖然有時候埋怨他的不務正業,但是在她心底里她敬佩熱愛羨慕著她的丈夫。
村支部書記張自恩,一心謀好事,致富祁連村。一年張家長李家短的事解決不斷,被人誣告陷害謾罵,不知這是否是作為領導必須經歷之路。我以為他多少總會貪污,畢竟這已經幾乎為常態,為人官者,替人辦事,拿錢消災。而他忙碌一年卻只添一肚子酒,遭人告狀,大不了辭職不幹,反正有的是人才;分錢有摩擦,大不了把自己的給別人就是,反正大家愉快就好。這樣的胸襟與情懷,注射在一個貧苦鄉村中年已過大腹便便的村支部書記上,讓人大為讚歎。
大學生磊磊,兩歲父親患病思想不清亂打亂罵,趕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從此在大伯大嬸得照料下上了大學,並在眾人之中脫引而出,成為我們的楷模。多少人因為受了一點委屈放棄了,多少人因為忍受不了貧窮墮落了,但是他成功了。片中他唱的父親染濕了多少人的眼眶。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如果不出去看看,我們的思維該有多狹窄,我們以為我們見過的我們經歷的已經是最糟,從不知在那樣一片貧瘠的土地還能開出生的花來。
農村,多少人想走出去的地方,而出來了卻是又要面對多少無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時間很無奈,多少人出去了回來就是一方土地掩埋著你的棺材。
很認真的看完了這個紀錄片,一個多小時的故事情節把農村裡凸顯的社會現象表現的充分而真實。在我的家鄉棗林村,同樣是一個落後的農村,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外流,村子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兒童越來越多,沒有什麼開發價值只能靠著湖和土地維持生計,封建的思想,滯後的觀念,閉塞的交通,在中國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中顯得無力而絕望。有能耐的人在外面混的好也就不再回來過問村裡的生活,沒能耐的人在村裡為了一畝三分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為了眼前利益爭個臉紅脖子粗。鄉村裡的中國,真的是需要努力建設的中國。
片子是我六弟安利給我的。他是攝製組一員。
片子不多說,很現實。
拓展性說一點感想。
我家在濰坊農村,跟淄博是鄰居,所以大部分習俗是一樣的。
今年春節回家,對我們村最大的感受就是破敗。我離家至今已十五年,之前我們村有一百二十幾戶,經過十五年的發展,還剩下四十幾戶。村裡到處能看到倒塌的房屋,院牆,院里雜草叢生,老鼠橫行。有不少是一整排的倒塌了。我很清楚的記得那是誰家的房子,那些曾與我有關的故事,但因為老人慢慢都不在了,子女都去了城裡,或是子女把老人接去了城裡照顧,原來的老屋變成了斷壁殘垣。
老爸給我算村裡純粹的農民,(家裡除了種地,沒有別的收入)還有五個,年齡基本都是六十歲上下。去年大旱,家裡水井都幹了,好多人家都裝了自來水,或是鑽百米的深井。春節期間自來水都停了,好像說要先保障城市用水。人吃水都困難,更不用說灌溉了。我們家三畝花生收了不到一畝。玉米更不用說,產量低,價錢從去年的一塊二降到了七毛八毛,成本都收不回來。所以村子裡很多空地都是成堆的玉米,等今年行情,或是喂牲口,或是爛掉。貌似以後糧補也沒了,還是直接補給機械了。
村裡搞過很多經濟作物,種過山楂,養過蠶,烤過煙,種過草莓。折騰到現在就剩一戶種草莓一戶烤煙。原因很簡單,沒有銷路。三四月份油桃在市場能賣到五塊,到村裡收購價,五毛,八毛是最好的。秋天蜜桃也沒有超過六毛的時候,所以那幾年都是挑大的賣掉,小的餵豬 喂牛 ,後來牲口都吃膩了,就直接倒掉。
哦,對,還有社區化建設,就是我們縣城上任還是上上任書記提出來的,順其自然的我們成了試點。社區化在縣城周圍搞是很好的,因為沒有地了,都是打工上下班,沒有牲口,農具。可在我們這種縣城邊緣的地方,那就是扯。比如房子,不批宅基地,必須要去社區買,社區房價順應市場,從五年前的一千八漲到了三千多。大部分都空著,年輕人為了工作生活方便,寧願多花點錢 去縣城裡買,老人嘛,我錢都給兒子買房了……
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老人沒了,村子也就沒了……
從聽到家鄉方言的第一句,就有一種要哭的感覺,想家了。這可能是為什麼我在外堅決不說普通話的強迫症吧
加一張來自虎撲的截圖吧
《鄉村裡的中國》飽含著感情卻並不偏頗,以一年的節氣為線,很真實地呈現了當下中國現實農村的生活樣貌,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和精神狀態的質樸以及對生活的樸素見悟。點滴生活雖瑣碎日常,卻了透著農民的善良、堅強和樂觀。對農民和鄉土都飽含著深情,讓人內心非常動容。
真實最有趣,再情懷再下跪的百鳥朝鳳也抵不過真實的鄉村裡的中國。
最近在做村兒的規劃。下午開會,聽我導兒提起焦波前幾年拍攝的紀錄片鄉村裡的中國。不咋愛看記錄片的我,在緊張的畫圖時刻,也想偷偷閑。看看這部片兒。開頭到結尾,沒有停歇。
作為村裡來的孩子,其實這記錄片中的故事在我們村兒,也偶爾聽到過,但是,也不會去關注,聽聽也就罷了。這部紀錄片我評價的話,就是真實的殘忍。杓峪村位於沂源縣,我家鄉蒙陰與之相鄰,沂河和蒙山鏈接了我們,都是在沂蒙山區。方言生活習俗,地形地貌,氣候也相差無幾。一個村幾個大姓,彼此之間都是沾親帶故的,見面都不叫名字,什麼嬸子,姐姐,大姨的。處理問題,也是村兒里有威望的人和書記一起出面。
算了,還是說說紀錄片中打動我的點吧。一是,杜深忠對他的孩子說,我對土地沒有一點感情。其實,凡是說對土地充滿感情的人,應該也沒有種過地吧。那只是文藝人的無病呻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干過,哪來的感情?這片土地,這麼好,為什麼還千心萬苦的讓孩子念書離開?對於,農民來說,土地只是謀生的手段而已,所謂感情,也不過是希望多收入一些罷了。二是,張自恩書記也算是有些想法的書記,想著為村裡干點啥,但是,村裡有些人不理解,也有搗亂的。村民是無知是見識短淺。可是,是什麼造成了他們這樣?大山裡的他們,一輩子沒有出過縣,甚至鎮?他們沒有見識過,也沒有想到要出去見識?他們生活的環境,他們出生的地方,養育了他們,卻也限制了他們。就像,都說村裡的孩子要好好念書,考大學,可是,對於村兒里的孩子來說,考大學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能理解。他們身邊的都是念著高中初中就結束了的人。環境就是這樣。若是,他們身邊都是念大學的人呢?情況就不一樣了吧?杓峪村僅有的兩個大學生,一個聊城大學,一個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我相信他們若是在城市念書,應該不只是這個程度。最後一點,磊磊,每次回家都抱怨,說討厭回來。出去見識過的人,自然知道家鄉的不好。說厭惡也只是氣話吧?內心真正想的或許是,為什麼我出生在這裡?
歷朝歷代,甚至是現在,對農民永遠是虧欠的。在底層的農民,沒有文化沒有知識,造反基本沒有成功過,有過一個朱元璋但也是自學成才,努力學習知識。歷史評論也是農民造反不成功是因為自身局限,小農意識等等。農民幫著反抗日本侵略者,成功了?把本來屬於農民的地,給他們,農民就高興得不得了。後來,要以農養工,好了,辛苦幹活,掙得又不是自己的了。後來,什麼城鄉統籌,建設新農村,就是把農民的地拿走,建設城市。現在,好在開始建設美麗鄉村了。鄉村整治指導也下來了。希望能真的改變農村!不要隔靴搔癢,飲鴆止渴!農民!辛苦了幾千年的農民!難道真的只有不是農民之後,才能過上好日子嗎?!
太晚了,洗洗睡吧。明天,好畫圖了~
關於拍攝幕後,也有些有意思的事情。
貼一個節目視頻。
http://news.cntv.cn/2014/06/08/VIDE1402237442445430.shtml
影片是年前上線的騰訊,這才得到大規模的傳播。焦波老師在朋友圈裡也對屢屢刷新的播放量感到驚訝。
之前,電影在國內做過很多點映。北京放過幾場。口碑都很好。14年媒體曾集中關注過。我們也是那時做的採訪。但因電影觀眾有限,討論範圍也有所局限。當時寫稿子說,在更多普遍的描述中,鄉村與城市,往往被高度簡化。簡化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裕,愚昧與文明的衝突。我們對農村、農民的想像越來越窄,理解越來越單一。而焦波告訴我們,鄉村沒有那麼灰暗,也沒有那麼美好,它複雜的存在。
而這部電影,就像一個郵差一樣,用一年時間,把城裡人的疑惑投遞給鄉村,又把鄉村的真實影像帶到城市觀眾的眼前。一來一往,改變也許就這樣發生。
這可能就是看後最強烈的個人感受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漫威自製紀錄片《漫威七十五周年》?
※如何評價《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
※紀實片和紀錄片有哪些區別?
※世界紀錄片創作模式的發展演變對中國紀錄片創作的影響有哪些?
※請推薦一些有關薩滿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