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會不會發展到不需要戀愛結婚?
人有各種各樣的方法滿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戀愛結婚其實也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所以會不會有一天,人們都不需要和別人維持這種特殊關係了呢?
【人類會走進虛擬現實世界,到時候如果還是按照現在戀愛的定義算,那到時候確實鮮見戀愛了。】
你們應該不知道,我們現在身處的時代,是人類文明走進虛擬世界的前夜。現有的VR技術僅僅只是人類探索虛擬時代的指南針。一個類似喬布斯式的人物,會進一步推進人類意識進入到計算機呈現的虛擬世界,這個推進的途徑可能是一個新產品,也可能是一項新技術。
類似的電影已經有了,但是沒有徹底預見到那樣的未來。我記得那個電影是說有一個可以躺著的機器,躺進去,意識就會開始操控另一台跟自己特別像的機器人,那個機器人非常漂亮完美。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已經揭示了人類個體希望自身更加完美的普遍願望。
另一部電影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黑客帝國》,電影中人類肉體最後的意義就是產生意識,意識成為電影中那個非常發達的電影世界中的重要資源。
不妨讓我們來把兩部電影結合起來思考,未來,不像前一步電影那樣,人類實現個體自身的完美要靠另一個機器軀體。而是直接在虛擬世界再造一個自身的形象搭配自身意識行動,屆時,我們可能在虛擬世界看到各種漂亮或者怪誕的形象,人類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呈現自己內心渴望呈現的面目,比如,一隻銀色毛髮的狼、或者是肌肉強壯的人馬、或者是面目五官來自於自己夢中的男人或者女人。——沒錯,屆時人類甚至可以選擇自己在虛擬世界中的性別,一開始大家很熱衷這種自由,但是後來,因為這種性別選擇上的自有非常平常,人類就會慢慢淡化性別的概念。這樣淡化概念的結果就是,到後來,虛擬世界中的人說不定張開雙腿根本什麼器官也沒有。人類脫離了自己的肉體,靠非常程式化的供養系統維持肉體,那麼肉體吸收的各種營養元素相同,大家在這方面受到的影響也就趨同。比如,那時已經沒有所謂的清淡飲食的江浙人,和愛好麻辣飲食的豪爽重慶人,大家都是肉體插著管子的……該叫什麼人呢?生命維持人?
民族四六要素里最重要的就是生產生活方式和風俗,而這些在虛擬世界馬上就沒有區別了。地理給予人的影響差別也沒有了(比如之前提到的飲食差別)。沒有了性別、沒有了飲食和地理方面的影響差別。那到時候人類還有什麼不一樣的?
基因。
人類虛擬時代越到後來,越講求一個東西:個性,或者說特別之處。
經常吃辣子或者吃清淡飲食這類使身體給意識造成影響的內容消失後,人類肉體本身的個體基因差別,會成為那時人類最重大的個體差別因素來源。
來自高緯度地區的民族的虛擬時代後裔,因其肉體的基因在歷史上因為武力方面優勝劣汰,強化了其攻擊性。這種攻擊性在基因上留給了虛擬時代的後裔。類似這樣的各種性格基因特點,成為了未來人類個體的區別特徵。
沒有與意識結合行動的肉體、沒有性別、沒有來源於肉體大腦分泌物的七情六慾、不用吃飯、不用喝水或者喝酒抽煙,只有個性和意識還有記憶。你覺得這樣的東西應該被稱之為什麼?
這有沒有逐漸趨近於人類對神的定義?
屆時,這些神之間,純粹的依靠意識的喜惡來選擇與對方的肉體結合。比如A有受虐(奴性)基因,TA很喜歡B的施虐(控制欲)個性,於是給肉體管理局打了個電話:「喂,我備案基因延續抉擇。」
肉體管理局:「好的,請講對方意識碼。」
A:「B517CV31。」
肉體管理局:「好的,抉擇已備案,未來對方抉擇配對成功自動基因結合,由孕母大廈孕育肉體並養成意識。」
無所謂AB是男人還是女人,無所謂誰有沒有愛上誰,無所謂什麼實體人類時代的性別限制婚姻,無所謂你撅起來還是我插進去的肉體性慾纏繞感覺意識契合。生命就這樣誕生了,意識也這麼誕生了。
按照原來戀愛和結婚的標準,這個時候的人類,哦不,神,已經根本沒喲戀愛和結婚這麼一說了。
他們成天最大的愛好是什麼你知道嗎?
是看上某個個體的個性了,然後很好奇那個個體個性的基因來源。好奇怎麼辦呢?好奇就看基因圖譜唄,看完了TA當時喜歡的那個人的基因圖譜,還要用類似時光機的東西來向前追溯這個基因的演變過程。比如,坐著時光機到文革某年,隱身起來看那位心上人的男性祖先(太太爺爺),是怎麼把心上人的女性祖先(太太奶奶)摁在谷秸堆上出力氣進而射精受孕。看完了這段兒,覺得挺有意思,再看上一輩的。TA愛心上人有么深切,就多麼想知道心上人的所有祖先,是怎麼一輩一輩產生下一代直到心上人這裡的。
你能想像到嗎?如果你的某位後代在虛擬時代是個個性十足、受到萬千沒個性人喜愛、敬仰的明星人物,那麼,你跟你孩子的母親做愛做的成功受精那次,就有幾百號未來人在旁邊透明隱藏著觀摩。你想像一下,在看似只有你和她的一個溫馨的有雙人大床房(不含早餐)里,其實有幾百號不人不鬼的東西在看著你們自由發揮。你撅起腚再往下轟擊的時候,菊花兒一張一合說不定都有未來人在觀察,肛毛兒都看的清清楚楚。
再加上未來人TA有時間啊,有時間,而且還愛你後代愛的不行的話,有可能不僅僅看做愛受精的那一夜。還有可能看你後代每一位祖先的一生,包括你。看你呱呱墜地,看你蹣跚學步,看你情竇初開,看你在卧室左手拿著手機右手攥著命根兒手淫,看你最終學會和姑娘相處並將姑娘那什麼……如此之類,林林總總……
可能你會說,未來人是不是有病啊?喜歡人家就看人家祖先怎麼造人現場版。
不,未來人在探究,探究一個可愛的個性形成的全部淵源,他們的少女心在奇怪:究竟是怎樣的基因傳承史,可以造就這麼可愛的人?是什麼讓他偶爾露出孩童般的調皮?是什麼讓他有時暴虐盛怒的使人產生無邊無際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結果?是什麼讓他在有冷酷意志的同時也不乏對弱者的憐愛?又是什麼讓他的內心容易產生難以眺望到盡頭的憂鬱波瀾?總結來說一句話,單戀者的少女心在千百次的問,TA所熱愛的他,為什麼是他?
其實這些問題,如果看他每一位祖宗的歷史,可以找到答案。
就像我們現代人的愛戀:產生感覺、靠近接觸、進一步接觸了解、最終選擇結合或者離開。
他們不也是在愛戀著對方嗎:愛上了對方因於基因的個性、主動了解其如詩如畫般精彩有致的基因圖譜、進一步跟進觀察這個精彩基因的基因傳承史、從中發現令自己澎湃感動或者厭惡鄙夷的基因傳承事件,進而決定是否讓自己的基因與之結合。——————————人家未來人的戀愛,是這樣的。
由此來說換一種定義的話:其實他們仍然在戀愛,他們愛的不僅僅是心上人那麼一個個體,也是愛著對方整個生命的歷史,這種愛最終達成圓滿的話,將是我們現代人窮盡內心情商也難以理解的,厚重。隨著VR時代的到來,題主你說的非常有可能實現。首先來看看現在的人為什麼選擇結婚:1.解決性需求找到結婚的對象就可以長期安全的解決性需求,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結婚的最大動力。2.長輩催婚現在有非常多的人根本就沒有思考過結婚的意義,只是大家都要結婚,所以就跟著做咯。再加上長輩的催婚,都沒有想清楚就匆匆結婚了。
沉迷於成人VR的日本年輕人,已經不需要男女朋友了
24小時南七道 2016-09-04 11:33 收藏51 評論19距離第一屆日本成人VR展僅兩個月,第二屆展覽又開幕了,之所以這麼密集,是因為第一屆被蠢蠢欲動的青年男女擠爆了場地,開場15分鐘就被政府緊急叫停。日本歷來性文化開放,宅男們越來越熱衷於虛擬情色,現在的日本正在經歷一個年輕男女都拒絕戀愛的時期。
日本年輕人拒絕戀愛生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為了挽回出生率,日本和兒童相關的公共支出幾乎每年都在增加,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不斷出台。
政府甚至承諾養孩子,每個日本孩子15歲前每月發1.3萬元兒童補貼;給家長發放生育和入學祝賀金,生得發得越多;兄弟姐妹越多上幼兒園學費越便宜;大公司給員工開3年產假制度,但,這些都沒用。
日本總務省曾在2015年5月公布過一次人口統計數據,到2015年4月1日為止,14歲以下的兒童數量比2014年減少了16萬,兒童數量連續34年下降。在聯合國人口統計年鑒里,在世界上人口超過4000萬的30個國家中,日本是兒童比例最低的國家。
隨著日本經濟環境惡化,對年輕人來說,在大都市中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而由於整體學歷提高,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政府這點福利無法抵消年輕人遇到的生存壓力。對於年輕人們來說,沒有精力結婚生娃,這會進一步增加生存壓力。有這時間和閑錢,不如去玩遊戲、逛成人展或歌舞伎町!
於是,年輕人連戀愛都不想談了。2015年曾有日本婚戀公司做過調查,發現日本年輕20出頭的有74.3%都是單身。同一年對7000名年輕人的調查顯示,20多歲的單身者中有40%的人是因為不想談戀愛,原因是「很麻煩」,他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
連近些年的日劇和日本電影都有去愛情化的趨勢。當韓劇還在談論家長里短和狗血愛情的時候,日本電視劇開始思考職場和人生,出現大量探索愛情之外的領域的電視劇——刑偵、法醫、公司鬥爭等等。也有《深夜食堂》之類的電視劇,關注市井小民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孤獨感。就是出現愛情線如《晝顏》,也是討論婚姻的倫理。
電視劇和電影中的年輕人,大多在探索個人成長和人生意義。如《墊底辣妹》之類的青春電影,男女感情也多是到「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為止。
不談戀愛不生娃,日本這些年輕人哪來的底氣?
商業化解決了人情感的多重需求
生活帶來的壓力,瓦解了日本年輕人戀愛生娃的動力。但大多數日本人並不是無欲無求,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高度商業化滿足了人情感的多重需求。
在日本,戀愛中生理和心理的慾望都可以通過商品來滿足。普通的如性需求,腦洞大開的如虛擬女友、情感培養,戀愛中的每部分感受,都被日本人細緻地拆分、製成商品、販售。
在日本,性是可以隨處解決的。
AV降低了年輕人對性的神秘感,片子和種類數不勝數。此外,情趣用品的種類沒有你用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成人雜誌隨手就能買到,超市都設有展櫃。一些變態需求也可以被滿足——日本街頭的AV專賣店裡,有少女「原味內褲」販賣,甚至附有主人的年齡、工作甚至照片等個人信息。
如果想談情說愛,獲得心理安慰?宅男可以買少女服務或在遊戲機上養一個虛擬女友。甚至誕生了一種「純情陪睡專門店」,在陪睡專門店裡,店面被隔成一間間半開放的小隔間,鋪著榻榻米和枕頭。
客人進去不久,一名穿著睡衣的少女進入隔間,客人便可枕在少女的手臂上,與少女聊天、靜靜對視,或者安然入睡。如果願意,你還可以多付一筆錢讓少女換上指定製服。最後,還可以枕在少女的大腿上,由少女給你掏、耳、朵——曾有外國人體驗過後感慨:感覺老媽和女友在此刻合為一體。
想談情說愛,還可以在遊戲機里養成一個美少女。冰山美人或者熱情蘿莉、各種身材、各種性格的虛擬女友任你選,她們的性格從一而終,百依百順,哪像現實生活中的女人——脾氣捉摸不定,還得花錢花心思哄著。
只要肉體歡愉而不願意承擔責任,這是日本年輕人越來越熱衷的情感態度。
連日本的家庭主婦們也逐漸的開始轉變,幾年前,還在抱怨丈夫回家後對自己缺乏關心和互動,現如今越來越多主婦巴不得老公離開家,給自己留點空間處理自己的事情,甚至利用各種社交偷情軟體瘋狂出軌,希望邂逅下一段、再下一段激情。
於是,日本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他們從慣常的日本文化里解脫出來,談論愛情的人越來越少了。
科技和互聯網讓日本人越來越孤獨
集體崇尚孤獨和個體自由的日本人,大都會越發冷漠和孤獨,電車上只有上了年紀的歐巴桑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聊天,年輕人則沉浸在自己的手機里,不僅不談論愛情,也越來越少談論和他人的關係。
上世紀80年代任天堂打造出一個使人沉迷的電子世界後,科技和互聯網孕育了日本的初代「阿宅」,便是如今這代年輕人。
O2O在日本並不發達,沒辦法足不出戶解決各種生活上的問題。所以「不出門」並非日本宅的精髓,個體感和孤獨感才是——一個人生活,不僅物質和情感上依舊不會感到空虛,反而讓人找到了個體獨立和個人發展的方向,還能逃避家庭和愛情帶來的責任。
這是一個循環:科技發展孕育了宅文化和阿宅們,宅群體的壯大,科技和互聯網變生出許多滿足阿宅需求的服務,最後,宅著的生活越來越無可挑剔,更多的人便樂於脫離傳統觀念,疏離他人而成為阿宅。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人宅著,整天胡思亂想,日本才會誕生諸如「吹面筷子」、「自動往面里倒芝士粉裝置」、「溜手機機器人」之類腦洞大開的怪異發明。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願意被打擾,阿宅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生出日本人的「不打擾」哲學:為解決年輕人午睡而修建的膠囊旅館,把人一個個隔開來休息。公共場合不允許私自拍攝。
連自殺,也得選在交接完工作的4月,還不能死在出租房,因為房子成了凶宅會害房東租不出房子。他們還得到指定的自殺地點結束生命,以方便警方和家人收屍。卧軌自殺的人會自覺選末班車,怕影響其他人上班。這些這在日本已經形成社會規範,人們習以為常。
不打擾的處事哲學是日本社會的高度冷漠的體現。工作、性、遊戲佔據了日本人生活的大部分,活著就在奔波勞碌著,別人的生死和情況我不關心,也沒空、沒耐心去處理戀愛中需要處理的複雜問題,想想就頭疼。
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疏離至此,一旦年輕人認定了戀愛和生娃沒有意義,一個人過也沒什麼差,所有為鼓勵生育和鼓勵戀愛的措施,也便通通難以撼動他們單身的決心。
在《人類簡史》中,提出了一種質疑,到底是人類馴服了小麥,還是小麥馴服了人類?
從人類的角度上來看,是自己主導改良、培育了小麥。但是,從進化的角度看,小麥操縱了人類。為了小麥不斷的耕地、播種、灌溉、收割等,越來越依賴小麥,人類是被小麥奴役了。從此,再也離不開小麥了。其實,科技也是如此。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胡說七道》出品人.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南七道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信息),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沉迷於成人VR的日本年輕人,已經不需要男女朋友了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關注微信公眾號虎嗅網(huxiu_com),定時推送,福利互動精彩多
戀愛會存在,但是更加不以婚姻為目的,也更不會被性別年齡這些外在的條件所限制。
婚姻應該會被取締,如果人類實現了共產主義的話。「資產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單純的生產工具的。他們聽說生產工具將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婦女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
他們想也沒有想到,問題正在於使婦女不再處於單純生產工具的地位。其實,我們的資產者裝得道貌岸然,對所謂的共產黨人的正式公妻製表示驚訝,那是再可笑不過了。公妻制無需共產黨人來實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我們的資產者不以他們的無產者的妻子和女兒受他們支配為滿足,正式的賣淫更不必說了,他們還以互相誘姦妻子為最大的享樂。資產階級的婚姻實際上是公妻制。人們至多只能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想用正式的、公開的公妻制來代替偽善地掩蔽著的公妻制。其實,不言而喻,隨著現在的生產關係的消滅,從這種關係中產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賣淫,也就消失了。」——《共產黨宣言》,恩格斯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及國家的起源》中論述了更多關於一夫一妻的專偶制婚姻與私有制的聯繫,手機碼字不方便就不做搬運了。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一男一女結成的婚姻,核心目的保證男性的私有財產由他自己的子嗣繼承。如果私有制真的有一天消失了,沒有財產可以繼承,法律上的婚姻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我個人的猜測是,未來即使還有婚姻,其形式也會發生變化,從傳統的「相愛的異性結婚」變成兩個或者更多的人結成利益共同體。這種「婚姻」與愛情、性關係等無關,只是簽訂契約並履行義務(實際上現在法律上的婚姻基本如此),所以婚姻將必然不再局限於相愛的人之間,甚至結婚的人也不一定會一直是兩個。我記得我當時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段子,關於有錢人的愛情的,大概是這個情節:
當爹的娶了個年輕的女大學生,但是呢,卻總是出差在外。於是年輕的兒子和年輕的「後媽」長期在一起生活,乾柴烈火!於是在某些「不可描述」的內容之後,妹子懷孕了...當爹的回來之後,確認了孩子真是自己兒子之後,就很淡定的辦了離婚然後給自己兒子辦了婚禮,一切彷彿很自然的進行著...
我當時看完這段子,就琢磨,這NM不就是「共產主義」嘛....現代的有錢人,生活基本就處於「按需分配」的狀態了,所以愛情婚姻這些東西,就已經向那個方向靠攏了,既不需要家庭這個東西,也不特別在乎配偶的忠誠,反正就算不忠誠很快也可以找到下一個....所以你問人類會不會發展到這個階段啊,會啊!不就是家庭解體,徹底的戀愛自由嘛~我要是沒記錯,副導師的書里已經描述過這種狀態了...當然可以,每個人交70%稅,啪啪啪搞出來的國家統一收購,然後也沒有什麼夫妻父母兒女的關係了,也沒有什麼遺產繼承順序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充分競爭。不需要承擔後果的話,濫交還能提高精子活性,人類就是因為1:1搞到都剩下不到30%了,猩猩高達85%,多健康。這才是讓人類更加有生命力的體制。
談話者A:相愛的人一定要結婚嗎?
這個問題……當然不一定啊。有一種看法,認為婚姻正在消亡。這看法並不是很沒道理的。婚姻正在和生育一樣,變成奢侈品和可選項。實際上,愛情也是,甚至親密關係都是。社會越是發達,生產力越是提高,這些概念就越是顯得更像一種愛好,而不是一種必須。
以前,婚姻、親密關係,都是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性的功能的。客觀說,它能提高人的生存機會——這可不是開玩笑——可以提高人的勞動生產率,可以提高國家或者部族的競爭力。但是現在,這些功能都被高度發達的公共及私人服務大大的削弱了。你不再需要一個妻子來幫你煮飯,收拾屋子,或者在你生病的時候照顧你,或者在你傷心的時候安慰你,或者幫你做各種小事。這些功能是真正的可以由其它角色更好的承擔的,反過來也一樣,丈夫之於妻子也一樣。這些東西,在社會沒這麼發達的時候,的確是只有夫妻這樣的強力倫理才能做的。但是現在呢,有賊進屋,喊警察很可能比叫你老公更實在和有效(顯然,我不是在說落後國家)。有心事要說,心理治療師要比你妻子更好用。總而言之,當一個現代人——窮人除外——不想結婚, 他會發現無婚姻的生活完全是可以行得通的。而不像古人們——「以後你病了,誰來照顧你呢?」
我客觀的說:很多人不該結婚,尤其是為了「要幸福」,他們根本不該結婚。現在這個時代,結婚的充分理由是什麼?「結婚有什麼好?」既然結婚已經和你的社會地位沒什麼關係了(以前不結婚的男人是被歧視的),也不再意味著絕對永恆的陪伴了(現在離婚很容易),也不再意味著財富上的優勢(很多國家對家庭有稅收優惠,但是現在這一點在削弱),也不再意味著在生育後代上有優勢(無婚可以生子,在發達國家,兒童幾乎是由社會福利支付撫養費用的)那麼,婚姻還有什麼用?
談話者A:愛好啊。
不錯,現在的婚姻,應該出於對婚姻生活的【愛好】,這才是現代人結婚應有的依據。現在你考慮是否結婚的話,請當作愛好來考慮,【這是不是你非常執著的一種愛好?】
不要小看【愛好】這個詞,有人覺得「愛好」,意味著玩玩而已,是閑著無聊的消遣。所以,如果有人把婚姻當作愛好,表示那很不正經,覺得太「輕」,太「不負責任」。實際上這是誤解,實際上, 【愛好】是【人的價值】所在。你生活在世界上,你的價值不是活到九十九天天都吃飽飯,更加不是有把握活到九十九,有把握天天吃飽飯,你就「圓滿」了。如果一個人一旦發現自己可以衣食無憂活到九十九,於是任何其它無關的事情都不做了,這個「人」,算是一個【人】嗎?
不錯,婚姻生活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變成類似集郵收藏一類的行為。【付出一切,享有隱秘的私人的小小樂趣】。外人無法理解,金錢無法衡量。「為什麼要花幾十萬,就買這麼一張小郵票呀。這是能吃還是能喝?!」婚姻即將變成這樣一種「莫名其妙的選擇」。能真正的選擇婚姻的人,將會有集郵家一樣的隱蔽的驕傲。他最終留下了些自己滿意的東西,他相信這是有價值的,如此而已。在外人看來很難很難理解,但是在集郵家的眼裡,這些外人很值得同情。你的痴迷,是「必要」的嗎?你的愛好,是「必要」的嗎?這個答案,和「婚姻是不是必要的」的答案相同。如果你認為人的一切愛好都是不必要的,那麼你終將對婚姻感到失望。如果你本來就對婚姻並不在意,那麼你無法勉強。如果你本身熱愛【愛他人】,那麼,你的愛好對你是「必要」的嗎?「我拼死拼活,就是為了多些時間完善我的收藏」這樣想的人,顯然認為它是必要的。
課後問題:在人類目前的階段,再具體點說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撇去家庭壓力,社會壓力之類的不談,通常來說集郵這樣的愛好,不去選,外人一點壓力也沒有,也不會遺憾。但是婚姻,對於有能力不去選的人,是不是會構成遺憾呢?我的意思是 這兩個【愛好】是不是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呢?
也談不上可惜。比如,集郵家的兒子,繼承了老頭子的全部收藏,他就應該成為集郵家嗎?或者平常就跑得飛快的人,就應該去嘗試做職業運動員嗎?有能力,不代表他【應該】要有愛好。的確可惜,但是那是【外人的遺憾】,和當事人沒什麼關係,遺憾又怎樣?這種遺憾是你選擇的必然附帶的組成部分啊。
課後問題:我的問題是,有能力不選擇婚姻的人,他看到別人的婚姻,會不會有遺憾?
這是一個私人問題,無法做公共的討論。
課後問題:其實我是想問,婚姻 若是當作愛好……這個愛好……要比集郵之類的愛好【普遍存在於人的人性之中】吧?
是,人有愛的本能。所以這個「愛好」其實人人都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像這個一樣。只是,有很多人的這個天生的愛好被敗壞了。比如失敗了幾次,或者因為大量問題的誤導導致了過度的畏懼,他們缺少正面的體驗,於是就被蒙蔽了。這個有點像他本來會很喜歡開賽車,但是他完全不相信自己買得起賽車,偶然開了幾回都開得亂七八糟,於是他會【相信】,或者【以為】「賽車」是根本不好玩的。這的確很遺憾,但是很常見。
集郵家能給外人解釋他的驕傲嗎 也就是說,當結婚完全成為一個愛好的時候,是不是外人永遠沒可能理解結婚的人了?
這個問題沒有回答的意義。
如果外人理解不了,認同這個愛好的人會越來越少吧。
「有多少人認同」很重要嗎?
窮小子和富家女在外界反對下反而更容易私奔……不過私奔之後的日子卻不一定好過。
日子不好過算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日子不好過了,就不「愛」了,結果白奔了。
我想知道,現代人的婚姻到底是什麼?
這個是完全獨立的線程了。
——————
一次整理:小鬼二次整理:花生和尚三次整理:小鬼以上內容轉載自:http://www.nature-of-love.com/166-hun-yin-de-bi-yao-xing/
「戀愛」這種關係也許會根據時代的不同而轉型,但是「愛」這種需求是不會消失的。結婚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社會發展到一定高度,結婚這種低效率的契約形式或者說家庭模式就會被取締。
經營一段感情真的太耗精力,會覺得累,最後還徒勞,所以冒出過要是可以不談戀愛直接結婚就好了的想法,但是需要找到和你有同樣想法的人才行~
不知答主可曾看過一本書,叫《美麗新世界》
戀愛不戀愛,結婚不結婚的,都行,但是得讓每個人都能啪啪啪才行
如果將來能夠發展到物質生活極度充裕,人們的現實物質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那麼戀愛婚姻的物質基礎就被打破。不過人依然有感情需求,戀愛與婚姻依然會存在,不過那時這兩樣更像是自主選擇的享受,而不是社會輿論要求下的必須。
既然這樣設想,那麼對於女性來說選擇後代是最有利的,其實按理來說在基因上很適合人類發展。 把優秀的男性精子採集在庫,任女性按喜好挑選,不用受到婚姻捆綁的女性最大限度得到了生育權,慢慢的生出來的後代都是名人之後,各種文化科技高速發展,顏值蹦蹦上升。普通人的基因被淘汰,無論多麼百般討好女性為自己繁衍後代,落後的基因總是要被剔除,直至文明高度發展,一片和諧~ 男性更尊重女性,女性也愛這些優秀的男性,無婚姻的固定戀愛開始大量出現,而且非常幸福,這樣的未來更多的存在――真愛。
進化的力量使雄性不自主的傾向於佔有雌性,進化的陰謀是在她子宮埋下自己種子。
我們假設所有的性愛不繁衍後代。那就不存在生殖不對等,即女的沒有痛苦的分娩,沒有養育的孩子的苦難。有研究女性在擇偶時的慎重,往往是因為希望受孕的孩子優秀。既然都不生育了,或者不用管孩子,純粹為了性。是不是就不用想太多。從男女性能力方面來講,男性反而比女性弱。這是不是說明,以後出來嫖的應該是女的。男的只要生殖能力強,就會很搶手?隨著女權主義和女性生產力的解放,結婚這種形式的消失在未來簡直是必然的。戀愛可能還是得有,因為總要給自己的性衝動戴頂帽子
人類的生育意願會越來越低 政府為了維持人口會努力發明人造子宮 最終完全替代自然生育 由政府扶養長大 世界正式步入共產社會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如果某種存在消亡了,那麼必然是其存在基礎(原因)消失了或者其存在被代替了。所以,婚姻與愛情在我們的人生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婚姻制度首先定義了夫妻關係,然後穩定了親子關係,最後定義了撫養——贍養關係。所以,如果沒有婚姻,作為嬰兒的我們如何健康長大?如果沒有婚姻,作為成人的我們如何解決生活問題?如果沒有婚姻,作為老人的我們如何安度晚年?所以,在提出替代方案之前,婚姻作為一種社會制度是不可能消亡的。當然,逛知乎的你我大多已成年,不用擔心第一個問題。如果你能保證自己的財務自由,也不用操心後面兩個問題。工業社會加信息社會已經為個體提供了豐富的備選方案,只要你有錢。
至於愛情,她的生命力相比於婚姻要更深厚一點。婚姻是一種社會現象,歷史很短,基礎薄弱。而愛情是一種人文現象,根植於人性的本能。比如,被需要的感覺,被陪伴的感覺,獲得支持的感覺,等等。在我們自己都還沒搞清愛情是什麼的時候,是無法提供有效的備選方案的。所以,作為個體的你我可能無意中實現了「愛情」,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要找個伴的。
當然,一個事物有誕生就有消亡。從長遠來看,婚姻與愛情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誰也不知道到底在哪個社會階段才會被解決,這個階段還有多久才會到來,以及人類文明能否堅持到那個時候。所以,思考那麼長遠的道理有什麼用呢,過年回家還不是要被逼婚。人類出現這麼久,其實婚姻制度出來也不過是伴隨著父系社會而出現的,不過才千年而已。
從來也沒有規定說一定要戀愛結婚啊。
我覺得主要看自身需求和自願了。身邊遇到了吸引你的人,有強烈的想要一起生活,想要和對方在一起的意願,那就去談戀愛,如果真的合適,那就可以結婚。或者本身就是一個不太適應獨處,感情上需要一個伴侶長期陪伴的類型,那就應該積極去尋找。相反,如果暫時沒遇到喜歡的人,或者本身精神上沒有那麼強烈的需要一個伴侶的意願,那就可以暫時或者一直將這個狀態延續下去。
就我自身而言,現在的單身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快,並沒有一定要找個對象的強烈想法和意願。我覺得順其自然吧,總之是不會因為到多少多少歲了,或者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去戀愛。
如果有一天我戀愛了,一定是因為我喜歡對方;如果有一天我結婚了,也一定是因為我想要和對方一起生活。以上。看過黑客帝國嗎?當嬰兒都可以體外培養的時候,基於繁衍下一代而出現的婚姻當然會受到劇烈衝擊甚至蕩然無存。體外培養嬰兒很難嗎?很難。不過現在的技術體外受精是沒問題的,受精卵培養成囊胚也是沒問題的。體細胞誘導精卵細胞的技術至少已在某些實驗室做到。
戀愛會有,結婚消失
推薦閱讀:
※人們為什麼要談戀愛,要結婚?說說你們結婚的意義吧。?
※參加一周CP是怎樣一種體驗?
※女朋友說願意和我談戀愛卻沒有嫁給我的想法?
※如何評價劉翔牽手吳莎?
※25歲一事無成,沒有穩定的事業,沒談過戀愛,對前途很迷茫,我是不是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