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 Mail》現在是新聞類媒體中流量之冠,超過《紐約時報》,設計角度有什麼可取之處?
以上是第一屏晚上8點20左右的截屏
我自己寫了一些看法,原載《極客公園》的產品觀察家模塊,大家可以去那裡看完整圖文版:The Daily Mail 的成功之路:從用戶體驗出發的反傳統網頁設計。很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設計創新的各種可能性。我說的肯定不行,想聽大家的想法。
我搜索的網上的一些主要觀點:1)首頁沒有廣告,讓用戶專註於內容;2)抓住剛需內容,如「性」和「緋聞爆料」;3)高清無碼大圖,讓你一次看個夠;4)瀑布流,無刷新提示,引導用戶長時間停留;
我個人的觀點:
【內容】
1)我將新聞內容分成三大類:精華(值得深度反覆品位的評論員文章);專業(與用戶工作與興趣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類內容);無聊(填滿用戶的碎片時間的八卦、萌系、敏感、搞笑、驚悚、雷人等內容)。對於一般用戶,無關閱讀優先順序,對三種內容都有需求,而前兩類屬於壓力閱讀,因為潛意識中必須從內容中抽取「關鍵詞條」混合用戶的「認知模型」進行信息構架。簡言之,這是一個用腦過程。對於無聊類內容,通常用戶用來刺激和替換腦中的非必要信息,簡言之,這是空腦過程。《每日郵報》的主體內容由科技版塊的輕內容的「輕用腦過程」和各種重口、高清和刺激的「重空腦過程」構成,這就為用戶構建了一個愉悅的體驗,適度壓力加上放鬆,這種極致體驗咱們可以類比「洗腳按摩」 - 痛並快樂著。2)一級界面無廣告,而次級界面其實開始加入了大量廣告。這是一個簡單的策略,對於大多數信息淺層索取用戶,看到主頁的長標題和大圖,以及巨量豐富的相關信息(界面被設計得在單位面積內擠入了超負荷的快速更新信息),已經滿足了其用腦和放腦過程,如果用戶被圖片內容吸引,可以進入次級頁面瀏覽大量高清圖片(通常5-10張),由於圖片的視覺吸引,用戶不太在乎旁邊的廣告干擾。3)特色的「femail」女性內容模塊,「據說」在內容貢獻和吸引用戶方面居功至偉。我並沒有看到《每日郵報》的直接數據,因而無法判定這個內容模塊的流量。但是從邏輯上分析,《每日郵報》的整體內容呈現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全面導向「女性」、「剛需」的,因此每一個內容模塊用戶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當八卦和猛料來瀏覽。femail模塊反而是裡面口味最清淡的,主要以女性用戶的直接需求,如美妝、購物、飲食和母嬰為主。我不認為這是網站點擊的主要來源,但這個模塊可以為其合作商家直接倒流量,從宣傳上大力推介是可以理解的。【用戶閱讀心理】
關於用戶心理,總是和網站設計和內容分不開的,這裡只提出幾個有意思的點來說。1)關於文章內容深度的把握。以《紐約客》為例,媒體領域一直對其馬首是瞻,其內容的專業深度和社會道德等考量絕對屬於業界的頂級水準,包括其網站和移動端的設計,也是將品質貫徹到底,連字體和內容排列間隙都是極為考究的,產品「氣質」和「品質」無需贅述。讀者面對高質量內容是有閱讀壓力的,專業讀者只佔總體數量的一小部分,大量讀者需要的快速獲取新鮮信息,「新鮮愉悅」和「客觀呈現」是重點詞。仔細品位《每日郵報》的文章,你就會發現雖然有大量的爆料和擦邊球內容,但是用圖片說話和保持基本的客觀立場是一個內容底線。編輯沒有明顯的左右傾立場,也不會故作深沉,內容的閱讀壓力不大。
2)關於用戶評論。《紐約客》網路端不開放評論,只能做社交分享,言下之意 - 我的觀點不需要你們來評價;《每日郵報》文章下面有豐富的評論區,允許用戶進行「頂」和「踢」操作,言下之意 - 歡迎你們吐槽,說不定內容逼我們的正文更有意思哦。設計分享不多贅述,這是網媒的標配,不過登入《每日郵報》的官方Facebook賬戶,其活躍度還是會嚇人一跳 – 原來「吐槽」才是人民群眾真正喜聞樂見和親身參與的健腦活動。3)標題一定要長(通常超過20字元)。讓我們回想諸如新浪、搜狐等門戶,由於條塊化的分區,很多內容要求必須精簡到8-10字元內,以至於我們經常無法將標題和內容對應起來,又怎麼會點進去繼續瀏覽?《每日郵報》對於標題的要求只有1個 - 長,一定要長,長到用戶不瀏覽具體內容也能抓住關鍵信息。這樣的信息傳達才是有效的。
這其實也源於中英文不同的語法構成和閱讀習慣。中文是高度概括和隱喻的,我們習慣繞圈來說事兒。英文是簡單粗暴的,你必須直擊爆點,標題中對於同一個事物往往可以用好幾個形容詞。我們回憶一下喬幫主的演講 – 無可比擬的,極好的,難以置信的,前所未有的,都是被反覆使用的辭彙。【搜索引擎優化】
這個因素一般是被非技術人員忽略的,作為設計師,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只能蜻蜓點水的說一下。但實際上從網站運營和數據來說,這是一個核心因素?雖然谷歌不斷調整演算法,造成以往的很多SEO方式不再適用,但總體來說一些關鍵方式依然重要。1)還是長標題。2)還是清晰無碼大圖。如果我們想看八卦消息的高清大圖,《每日郵報》幾乎是我們唯一和最佳選擇。這就是「剛需」,從它們自己披露的數據來看,其60%的流量甚至不來自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平台門戶,而是用戶直接訪問。這是相當厲害的,也就是說《每日郵報》和Facebook一樣,由於主要是獨立訪問,幾乎可以不賣Google的面子,用戶的黏度非常高。同樣,當我們在Google用關鍵熱詞搜圖,大量結果也導向《每日郵報》,這給網站帶來豐富的流量。【網頁設計】
終於可以說設計,其實依我看來,《每日郵報》不但沒有違背設計原則,相反它符合很多新近的設計趨勢。
1)網頁無主次設計。在傳統的網頁設計中,我們經常提到「F」區的概念,即標題欄和左側導航欄以及第一屏的顯要位置需要特別設計,甚至精確到像素。對於《每日郵報》來說,這樣的網頁內容主次是模糊的,因為全頁面都是無刷新的超長信息流。用戶可以一直下滾到30屏左右。這樣的「瀑布流」式的新布局,其實就是在引導用戶將閱讀習慣從「標題-內容頁」模式轉向「平行信息區塊」模式。每一個信息模塊都是獨立存在,用戶不是必須進入次級頁面才能瀏覽詳情。 2)利用主次內容排列,引導用戶形成網頁位置依賴和主次頁面間的內容高度交換瀏覽。 這個比較拗口,需要著重說明一下。我們自習觀察《每日郵報》主界面的設計,每個主體內容都有A(主體內容)、B(輔助內容)和C(相關內容)構成,在首頁的比例大約是1:2-4:5-7。 這個比例在次級頁面就比較誇張了,一個分頁中除了大量的輔助高清圖片,還有超過200個C類相關內容的圖文鏈接,保證用戶在任何時候,只要分心就能通過右側的鏈接回到某一個內容的一級頁面,從而形成一個用戶在「一級頁面 - 二級頁面 -一級頁面」的循環閱讀情境。我認為這是《每日郵報》一個非常核心的內容引導模式和設計創新。雖然從網頁美感角度,特別是次級界面會很凌亂,但是卻非常有效。網頁設計師需要考慮的絕不僅僅是美感,還有頁面的可用性。3)「一切為了便於點擊!」只拿幾個數據來說明:《每日郵報》的圖片平均大小超過636pix,標題長度大於20個字元,一個主體內容旁邊的「小故事」超過260則,所有的圖片內容均免費。這一切都保證讀者來到網站,便會不聽的點來點去,並且發現不管怎樣總是會回到首頁,並且因此發現更多有意思的內容,網站的用戶平均停留時間超過10分鐘。【背後的設計團隊】
《每日郵報》的設計團隊是來自倫敦的Brand42,他們的客戶主要是全球大品牌以及一些亟待轉型的傳統媒體。《每日郵報》的網頁整體設計獲得了2012年的最佳設計大獎。關於這家公司可以說的很多,我只說亮點:
1)他們同樣遵循一般的設計公司的規範設計流程。他們為時下的網站、移動端和品牌做設計與諮詢,這與國內的由平面設計轉型的品牌設計公司類似。只是他們的名字——42的來由有點意思。在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中,超級計算機關於生命、宇宙、萬物的終極問題的答案正是數字「42」。有了這樣的願景和追求,也難怪他們可以做出這麼別具一格的設計。
2)關於定量研究在設計中的重要地位。作為設計研究員,我會經常頭痛於向客戶和其它專業的同仁解釋設計價值。因為設計的很多方面大量依賴直覺和感性以及長期工作的經驗,這是不可能用數學模型來定量分析的。但是網頁設計稍有不同,由於可以從用戶那裡獲得大量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諸如眼球追蹤和網頁熱區捕捉等技術來從數據角度分析用戶行為。所幸我在倫敦遊學期間和不少的設計工作室進行了交流,雖然沒有直接與Brand42的設計師聊到定量分析的話題,卻也學習了一些技術和交互的融合方式。不難想像,Brand42在《每日郵報》的設計過程中,做了大量的眼動實驗和AB test。最終的呈現形式雖然是「雜亂」的,但排版同樣是精確到像素的。 國內同行可能對我的說法嗤之以鼻,「哪家互聯網公司不注重數據?」。的確如此,但是《每日郵報》的邏輯是「設計驅動數據」,即首先確定了用戶邏輯,怎樣的內容和設計是引人入勝的,然後用代碼和數據做迭代和改進,在這裡設計創新和內容和合理呈現始終是核心。我們國內大量的網站則是先扔一個原型上來,買流量跑用戶數據,然後依賴數據進行網頁調整,按照運營來安放廣告位。最終的結果就是 - 網站沒有設計,毫無美感且大量趨同(你買的數據能和別家的有多大區別?)【小結】 人們容易有一個思維慣性 - 給成功者建模。因此,在Facebook成功後,有大量的解析扎克伯格和Facebook設計的文章和書籍。對於已經逝去的喬幫主則更甚,正所謂腦補無止境。 實際上,互聯網產品的成功大量依賴特定時空下的特定機遇,就像今天的《每日郵報》,我並不覺得這值得網頁設計師和互聯網分析師去大書特書,我在這裡寫寫,你們轉載或者批一批也就行了。 在AOL、Google、Twitter、Tumblr和Facebook等的狙擊下,我並不覺得它的流量還會這樣無節操攀升下去,其內容本身的限制以及盈利方式的單一等都對其接下來的發展不利。反觀Facebook等社交平台,運營內容只是其非常小的一個模塊,社交關係和UGC以及第三方應用的空間都極大,這是暫時還無法拜託「媒體屬性」的《每日郵報》所無可比擬的。我更加期待的是Google reader關閉之後,佩奇對於Google產品線的進一步精簡和整合;Facebook不斷調整其交互細節和用戶時間線的嘗試下的社交屬性的變異;Twitter作為時代脈搏,更好的內容演算法和大數據運營的新盈利模式出現。
推薦閱讀:
※前端小白前端小白階段的項目都是在哪裡找的~?
※為什麼主流購物網站的首頁Banner大圖從不推薦單一產品,推薦的都是品牌系列?
※web前端開發,自學的流程可以怎樣?
※北京web UI培訓去哪裡學比較好?
※如果沒有SEO,是不是就不會有HTML和js以及css,完全由Flash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