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信仰,為什麼人們會認為有宗教信仰總比沒有來的好?
信仰到底有什麼作用?比方說有些國內的無信仰者往往會談到信仰基督教里的人的祈禱、懺悔儀式化的反省作用的好處,但未曾信仰者們談得靠譜么?
有朋友在信仰前加了宗教二字。我認為是狹小了範圍,對於信仰來說,其實可以分為三種,一為人生信仰,二為宗教信仰,三為政治信仰。後來之回答者也可以從我二次補充的信息角度進行思考解答。謝。
人的慾望本質是無限的,所以只有本質是無窮的東西才能滿足。
信仰的作用就是營造了一個本質是無窮的東西(神、造物…),來填補無限的心靈空虛,從而可以讓人活得很踏實、當下,幸福感劇增。且不論神是否存在,對內心的影響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沒有信仰的人,缺乏智者的引導,只能夠依靠自己有限幾十年的閱歷去追求本質有限的東西(物質、權力、力量、女人…)來滿足內心的需求,因為他們真的只能看到這些,文化切斷和洗腦導致這種情況產生。最可怕的就是在人類社會實行叢林法則,因為野獸本能為主,慾望很少,人卻不一樣,不斷膨脹的慾望會引發無窮的災難。
說到信仰,其實還有一件與其不可分割的事情,就是修行。但凡真的有信仰,無論是否到相應的社團(寺院、教堂、道院)參加活動還是自學自修,都會有一些規範性的準則或者儀式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或禮拜、或念經、或瑜伽、或修道,這些事情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內心練習到足夠有力量,不會輕易被外界的東西帶走。如果沒有相應的修行,那不是信仰,只能叫文化。
還有即不講文化,也不講修行,又不思考的信仰群體,可以稱之為迷信。迷信並不是貶低,而是指一種迅速的拿來主義。迷信也有好處,就是當遇到一個正當信仰,可以迅速提高群體的道德下限和幸福程度,只是提高空間有限。至於燒香磕頭求升官發財的交易類行為就不評論了,和信仰完全無關。
似乎到這裡就該結束了,可事實上當我們看到矛盾的事物,往往在這它們背後還有一個共同的更大的真相。
這背後的真相就是心到底是什麼?慾望是怎麼產生的?自我來自哪裡?自我真的存在嗎?應該滿足它讓它暫時消失還是徹底破除它?是的,當把心、把我都破除掉了,背後的是什麼,那才是古往今來一切聖賢尋求的東西,關鍵是他們確實找到了。其實上面都是扯淡,真正的東西在這裡。
知乎的同學受教育、思維能力都比較強,真的很難像大媽一樣信仰一個禁不起推敲要求先相信再說的東西。從信仰的角度來說進過科學邏輯訓練的大腦是個局限,不過從真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大腦卻是利器。我無意推崇佛教,但是不得不說對一個經過科學訓練的大腦擁有者來說,釋迦摩尼的教法是最適合的,不需要任何相信,只需要如實的觀察,科學實驗一般去驗證那個真相。
彷彿寫成了傳教帖,最後推薦一本書——《內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75610/。許多人將自己的不安全感和道德風氣的敗壞歸為沒有信仰,其實你是沒有共同體,在一團散沙的社會裡不得不隨波逐流,無法對未來產生穩定的預期,人與人之間只有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關係。在沒有共同體的社會裡,不想成為被捕食者的人,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機會主義反而是最理性的,長此以往整個社會自然道德敗壞。只有信仰,沒有共同體,人們的道德水平不大可能會提高。
因為道德在一個社會當中發生作用,更多的是依靠他律而非自律,也就是說,道德需要熟人監督,我們在陌生人面前更願意放浪形骸,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跟他們沒有多少關係,我們不會與他們長久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我們放縱自己,不大可能受到懲罰。但是在一個肯定會長久生活在一起的聚落里,如果犯下了過錯,人們會牢記你的過錯,以警醒自己免得因此吃虧,於是我們很難洗掉身上負面的風評,日後自然對我們非常不利。
這也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要比實名制社區,實名制社區要比非實名社區里的成員更加註意自己言行的緣故。柳下惠式坐懷不亂的英雄人物、正人君子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稀缺品,否則就不會被眾人歌頌。但我們的社會絕大多數時候依然在正常運轉,因為古代人往往置身於一個小共同體里,周遭都是血緣親族,彼此知根知底,監督的成本相當低,犯錯的代價又相當高,因此不敢逾越規矩,道德風氣自然不會壞到哪裡去。
血緣共同體如是,宗教共同體亦如是,以美國殖民地時期的農村公社為例,公社成員雖然沒有多少血緣上的關係,但因為都是同一個宗教的信徒,從父輩開始就共同生活於社區當中,並且將繼續居住下去,所以道德監督的成本低,道德風氣相當好。就算是現在,美國南部清教徒社區的道德風氣,也要遠遠好於北部的大城市群,在整個北美數一數二。
除了他律以外,共同體的好處還在於鄰里之間會願意互相幫助,因為我們知道彼此會長久地生活在一起,這提供了穩定的預期。越是小共同體,變化的速度和程度越小,我們置身其間,不需要經常變易跟他人打交道的方式,所以對未來會有穩定的長久的預期,穩定的預期會給予人安全感,我們知道就算落難也會有親朋幫助自己,對未來往往不會絕望。
如果人們都是一團散沙的原子個人,就算是鄰里關係也老死不相往來,隔著防盜門監視著他人,那麼在一個都是陌生人的環境里,我們不知道誰會願意幫助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幫助過的人日後還會不會生活在一起,還能不能夠幫助自己。那麼過一把癮就死,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機會主義是最理性的生存方式,我們也很難指望絕大多數人可以做到自律。
歷史證明,流浪漢往往是社會最不安定的因素,因為他們沒有歸宿,所以反社會收益遠大於成本,反正光腳不怕穿鞋的。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有恆心只能是知識分子,但知識分子只是社會裡的一小部分。如果一個窮人只有信仰,沒有共同體,他的不安全感也只會照舊,不會知道未來還能不能保持著如今一樣的生活水準。 @周曉農 先生所舉的安貧樂道的栗子恰恰發生於共同體里,而不是遍地都是原子個人的大城市。
而前三十年最大的惡政,不是文革,而是土改徹底剷除了整個士紳階層,並摧毀了宗族體系,共同體破碎,整個社會趨於一團散沙。改革開放加深了原子個人化,人們被拋進市場當中,中國又不允許有自治社區存在,也沒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農民工進城以後,除了少數老鄉以外,誰也不認識,一方面沒有熟人監督,另一方面也沒有安全感,在沒有長遠預期可供遵循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短視的功利主義行為,我死去,哪管身後洪水滔天。就算是知識分子,如果你是從二三線城市到北上廣打拚的鳳凰男,所遭遇的問題其實與農民工一般無二,只是知識分子的人脈更加廣,相形之下,顯得不是那麼緊迫。
宗教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最方便的凝結核,最容易收集一團散沙的細民,使之聚攏成為共同體。知識分子往往高估自己對社會的重要性,但從長遠來看,一個新教牧師,一個社區僧侶,一個部落大巫對中國的價值要勝過十個劉小楓氏文化基督徒。無它,知識分子長居於書齋當中,無法起到凝結核作用,根本不能形成共同體。
歷史塑造路徑,路徑決定未來,除非出現更能塑造共同體的宗教,否則中國的基督教化不可避免,整個中國都是他的養料,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自西周以來,中國地方分別經歷了春秋封建貴族共同體、南北朝佛教共同體、宋明儒教共同體,到了本朝則是基督教共同體孕育而生,不是基督教教義就一定勝過儒佛多少,而是今日基督教構建共同體最為得力,哪怕政府百般打壓,也不曾阻遏得了。歷史路徑已然形成,知識分子根本無力更改。中國人就是沒有信仰。
這句話常常在人們茶餘飯後的閑聊中聽見,在新聞評論員的高調中聽見,在意見領袖的博文中聽見。
為什麼人們認為有信仰總比沒信仰來的好?我以前也這麼覺得,從基督教信仰中走出來後,我覺得此言有待商榷。大多數人覺得有信仰總比沒信仰的好,通常就是這幾個原因:
1、有信仰的人心靈更純凈。2、有信仰的人做人有底線。3、有信仰的人不貪婪。
做為曾經立志做基督教傳道人的我覺得以上理由都站不住腳。
1、有信仰的人的心靈並不比無信仰的人純結。沒有親身經歷過宗教信仰的人會聽到會非常驚訝,但有過宗教信仰的人都會相當認同。以基督教為例,基督教的倫理道德要求是極的。動嫉妒之心等同於犯偷盜之罪;動非份之想等同於犯淫亂之罪。誰能達到?!當一群猶太教徒想要用石頭砸死一名妓女時,耶穌說,「你們誰認為自己比她聖潔,可以先砸第一塊石頭。」眾人悻悻而歸。因此每個修行之人,每個力求聖潔的人,每個和肉體私慾作戰的人,無論在任何階段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污穢不堪。新聞中出現某牧師孌童,最近曝光的密宗雙修的淫亂正是明證。2、法律才應該是底線。
胡適說:「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為什麼老外在國外都給小費,非常慷慨,到了中國後都會砍價了?
為什麼老外在國外都付費看電影,聽音樂,到了中國後下載幾T的盜版影音材料?在不講規則的環境里,想生存下來就不講規則。在講規則的環境里,想生存下來就講規則。當社會一方面不講規則,一方面大淡道德。善良的人左右為難,無法生存。強盜蟊賊卻應聲而起,大行其道。因此,將社會問題訴諸道德而非法制,是我們社會的悲哀。每個人以法律為底線,人與人之間的信心增加,道德自然回歸。
3、有信仰人並非不貪。
貪的核心是比較,有信仰的人組成一個群體,信徒與信徒的生活水平相當,因而貪心不容易顯露出來。如是而已。當這個群體中出現,能力出眾,才華橫溢的人時,嫉妒心就會顯露出來。神秀嫉妒慧能就是佛教的例子,彼得嫉妒保羅是基督教的例子。
比如,教會裡來了有錢人,有才華的人,俊男美女時就部分基督徒就會嫉妒;比如,基督徒離開教會,回到家裡,了解到曾經實力相當的同學正在海外留學就會嫉妒,看到親戚朋友事業蒸蒸日上就會嫉妒,看到表兄弟們娶到貌美如花的妻子就會嫉妒……因此基督徒進入教會後,很難適應離開教會的環境。
嫉妒和驕傲是人類的天性,一昧圍追堵截必定失敗。合理的疏導,正確地看待,寬容地對待自己才是上策。企圖躲進信仰的烏托邦,以為信仰可以改變天性,必定耽誤前程,碰得滿臉土灰。
因此,認為有信仰總比沒信仰好是沒有根據的,是逃避現實的遁詞,是故作高深的裝逼,是未經深思的流言。謝邀。
在貴州一處非常邊遠的小山村,當地人,主要是婦女,信基督教。據說有從雲南方面來的國外傳教士,到此間住下傳教,解放前後,死於此地,但卻留下了信教的人。10多年前,我到此間時,當地婦女,每周都要做禮拜。這個村很講衛生,曾經被評為全國衛生村。治安也好。
村幹部給我說,有兩類人好管,一類是信黨的人,一類是信教的人。只要真信,他們就會按自己相信的道理,自己管束自己,不需要你去過多操心。
他在這裡說的實際上就是信仰,當你真信奉時,他就成了你的追求,你就會按自己信奉的道理,去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位村幹部,是從信仰的功用上說的,有比沒有好。
但信仰還可以是心之歸屬、精神之歸屬。當一個人覺得世界「應當」如此時,與「應當」一致的行為,便有了意義和價值,生命可以終結,但意義和價值不滅,因此會有人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人便在信仰中獲得了永生。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信仰比沒有信仰好,信仰戰勝了死亡。
對金錢的崇拜、權力的崇拜、邪教的崇拜等,當某些人因為信奉,讓其具有左右行動的超強力量時,也可以說近似於信仰。但這樣的信仰,不被普遍讚賞,原因是,這類信仰常常會表現出破壞性。因此,在說有信仰比沒有信仰好時,不包括這些在內。
說有信仰比沒有信仰好,是因為這樣的信仰,可以獲得一種超越現實的美好想像,可以使人崇高,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可以自律地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可以讓人獲得一種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感,擁有心的家園。人將因此而獲得心的安定,而不再飄忽。所謂信仰
一是有敬畏
二是有寄託三是有戒。有敬畏不會胡作非為有寄託心理會安寧有戒能控制自己。我曾經問一個教我們持懷疑論的老師,你相信什麼?
他回答說:我們至少可以相信求知的這個過程。
沒有宗教信仰,可以有其他信仰。
我答非所問了。
--EDIT--
對了,對話中的老師說的前一句是:你真的很難完全相信一件事物,因為你不可能完全了解他/她/它
我有一個同事信基督教的,當他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帝」,他堅信上帝會保佑他,從而通過這種途徑找到方法解除困境。而我屬於一個無信仰者(無信仰的宗教),在遇到困難時會迷茫一陣,掙扎一陣,不知如何是好,缺乏依靠,那種可以依靠的安全感我想就是信仰的好處。
有時候,我覺得是這樣的:不信神明,隨時會變相地把自己當神明。這是非常危險的,它會導致對個人自由意志的濫用。
道德提高也好,自我約束也罷,究竟還是付諸於他人眼內居多,反求諸己的話,其實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是否提高道德,是否自我約束,還取決於你信仰的是什麼,如果你是信仰奧姆真理教,或是信仰金錢萬能主義的呢?何況也有人認為,某些信仰看似提高了自身道德,增加了自我約束,其結果反而是自己吃虧了。這一點我就不展開了,可以討論的餘地太多,而且我覺得不是此題本意。我們來從自身的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
其實我個人沒有信仰,但是我一直認為有信仰要比沒有信仰好,(這和某些知友所說的不太一致,並非沒有信仰的人就覺得沒有信仰好)。事實上,我一直在努力尋找信仰,只不過一直尋而未得而已。
那為什麼我要尋找信仰,或者說有信仰的話站在個人角度有什麼好處呢?其實我的答案很簡單:
信仰是人類精神力量中,最強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沒有之一。當一個人無條件的信仰某件東西,某種道理,某鍾哲學,某種宗教以後,他的心才能夠寧靜,穩定和強大,就像找到了港灣的船隻。上至浩瀚宇宙,下至芸芸眾生,相對來說個人是如此的渺小,不可能一個人有足夠淵博的知識和洞察能夠看透一切,也不可能一個人有足夠強大廣闊的精神世界能夠包容一切。
而面對世界的未知和不可測,信仰是敬畏的表達,也是最好的應對。差異的只是,對信仰的尋覓和選擇。真正擁有信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人類的一切倫理都沒有價值,人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悲劇。從人文的角度來看,自古以來,人類都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掙扎,一方面認識到作為動物性人類的無奈和絕望,另一方面,又在求聖、求善的道路上探索而至今沒有公認的答案。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終極問題如果我們自己內心沒有答案,我們的人生註定是一片荒蕪。
基督教認為,因著人類的罪性(sin),人類無法靠著自己拯救自己。耶穌基督並他所釘的十字架,是人神和好的唯一條件。基督徒的生命,就是見證基督,榮耀神的生命,我們因著真理而得著自由。人類倫理因為信仰而變得鮮活,變得如此生機盎然!這是一個話語權的問題。有兩個事物,甲和乙。有人說甲不好,也有人說乙不好。後來說甲不好的很多人被打了,於是很少有人說甲不好了。後來就有人發現,哎?輿論更傾向於說甲比乙好哎!
有宗教信仰就是甲,沒有就是乙。
你說一樣宗教不好,輕則有教徒追著你辯論到天荒地老,重則宗教協會起訴你要你收回言論,再重有一天你屁股被人捅了一刀幾個月都破不了案。說某信仰不好成本太高,想說的人也怕麻煩。說沒信仰的不好,基本沒有成本,沒有那個沒有信仰的人會因為你說沒信仰不好糾纏你的。所以,隨便說啦。許多答案都對信仰在社會層面上的意義回答得很好了,我就談談我對信仰對於個人的意義的理解吧。
我認為,信仰是一個人 對自我以及世界思考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
所以有信仰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對世界以及自身認識的深度。這裡指的信仰不局限於宗教。信仰作為「對自我以及世界的思考的深度」也只是一個維度上的考量,不是說沒有信仰就沒有深度哈。
觀點提出來了,就到解釋部分了,這裡就要引入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小明了。
小明現在是一個中學生,剛剛在政治課上講唯物主義的時候,老師提到了哲學上的三個終極問題:
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的意義是什麼?
同學們都在很認真地做著筆記,但是政治課嘛,大家懂的,許多同學們記了就記了,都沒往心裡去。但是小明不一樣,不知道是閑得還是怎麼了,他開始非常認真地思考這三個問題。
但顯然的,既然這三個問題叫作終極問題,那小明隨便想想是不可能想得出來的。一些同學想不出來,就算了。小明呢,不知道為什麼,即使他想不出答案,他還是會經常想起這三個問題,因為他覺得,這問題的答案我怎麼感覺這麼重要呢?經過那節政治課之後,小明開始思考各種奇怪的問題。
他先想到自己:「我現在在上課,為什麼要上課呢我,因為我要考好大學,為什麼呢,因為要找好工作,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一般人到這一步就停止繼續問下去,開始YY了。然而小明還是繼續下去 「總之就是為了過上好生活嘛,但是我為什麼要過上好生活呢?」
小明嚇了一跳,因為他發現,這個問題的下一步,就是導向一個終極問題的變體「生活,或者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小明發現,不管他是吃喝拉撒睡還是做什麼別的,這些行為,通過不停問為什麼這個方式,都能直接導向那個終極問題。接下來小明又把注意力由自己轉向了世界。他先是看到了一把椅子。他又開始問自己
「這把椅子是什麼?嗯,是木頭。木頭是什麼?是許多纖維素啊木質素之類的東西。那這些東西又是什麼?分子?然後到原子,夸克和電子。夸克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電子呢?去到這種程度,好像已經是當今科學的極限了啊。然後小明又開始思考宏觀的世界。他想到了地球是由宇宙的塵埃組成的,這些塵埃,按照大爆炸理論,可以追溯到宇宙的最初的那個奇點。接著小明的腦袋瓜又不夠用了。而且,小明發現了一個很恐怖的事情,就是,即使知道了夸克和電子是從東西A來的,新的問題還是出現,就是東西A是從哪來的?即使他知道了奇點是從東西B來的,新的問題還是會跟著出現。就是說問題是沒有窮盡的,小明永遠不可能知道最後的答案,最後的答案在這個邏輯體系里根本不存在嘛。小明立刻就傻眼了,經過這一系列的思考,他現在張開眼,目光所及之處,認知所及之處,包括他自己的思維,全都是問號。他突然發現,他活了這麼十多年,其實什麼都不知道。而且,他永遠都不會知道。
理所當然的,緊接著的就是迷茫與惶恐了。小明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是活在一個擁有堅實基礎的世界裡的,雖然那是一個什麼基礎小明自己也沒搞明白。但是他發現,通過這一系列思考,他自己把自己生存的地基拆了,然後這他生存的這棟大廈,在他眼裡瞬間搖搖欲墜。他現在不知道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連自己是不是應該活著都不知道了。然後啊,小明就開始了一個很神奇的思考的旅程,他跑去看了挺多書,還曾經很冷靜地思考過通過自己搞定自己來尋找答案這個選項,又經歷了好多好多的事情。雖然這是戲肉部分,很遺憾我不能展開說了 :p
過了好久好久,小明還是沒搞明白,但老天保佑也沒有領成便當,就在一個很微妙的狀態下一天天活著。直到一天,小明午覺醒來一拍大腿,朝著窗戶大吼一聲:「卧槽,其實這些個問題永遠不可能有一個正確答案給我,那我挑個自己喜歡的信不就完了嗎!」
從此,這個世界上就又多了一個有信仰的小明。那個信仰可能叫他日行一善,可能讓他毀滅世界,又或者其實什麼偏向都沒有,但那些都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小明就這麼有了信仰。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想說,當一個人很認真很認真地思考自身和世界的時候,他會遇到一個或許多永遠不可能找到「正確」或者「標準」答案的問題。隨便一點的人,可能就在這個問題上留白然後答別的問題了。但是,其實這些問題總是和自身以及世界緊緊相關的——如果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個問題,你還要在答題欄里留白嗎?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把自己相信的答案填上去就好。回到題目上,信仰有什麼用?
放在小明的同學身上,當然是毫無用處。不對,也許可以在他們人生低谷時賦予力量啊什麼之類的。
放小明身上的話···嗯,其實信仰的用處什麼的,他也想不明白。為什麼人們認為有信仰比沒信仰好?
很多答案都從不同側面說過了,我覺得吧,有信仰的人,能活得比沒信仰的人,更真切一點。
僅此而已。信仰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最有意思的是從其他知友的回答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信仰,如唯物主義的信仰、人本主義的信仰、實用主義的信仰、無神論的信仰。好吧,其實我只是在很多詞後面加上「信仰」兩個字而已。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我看來,信仰不僅僅指向狹義的宗教,而具有更加廣泛、抽象的含義:「信仰」是人思考時所有未經懷疑的前提假設。例如,知友回答這道問題時,其答案都建立在個人的人生閱歷和知識的基礎之上,因為沒有任何思考是無源之水,可以無中生有。但我們思考的基礎是否牢固?如果我們逐一質疑這些前提,一步步回溯,我們是否將進入一片廣闊而混沌的屬於「不可知」的領域?這一領域就是屬於「信仰」的領地、「信仰」的核心。很有意思的一點是,我的這套關於「信仰」的想法也是一種「信仰」,因為我無法對所有問題的解答逐一進行驗證,去證明所有解答的根源是否都是「不可知」的領域;即使我用無窮盡的時間將所有解答一一驗證,依然面對一個難題:根據我的解答,當我順著我的解答逆流而上的時候,面對的將是「不可知」的領域,如果這根源是「不可知」的,我又如何證明這解答是正確的呢?當我們定義了「信仰」的核心是什麼,就可以對樓主的問題作出若干回答。第一個答案是,科學也是一種「信仰」,同樣建立在某些未經懷疑的前提假設之上,與宗教或哲學並沒有本質性的差異。比如經典力學是日常尺度下有效的近似描述;幾何學建立在公理之上,而其中一條在非歐幾何中被推翻;哥德爾定理證明數論的基礎並不穩固等等。理科如此,經濟學這樣的學科就更加的定性化和模糊。日常見諸報端的經濟學家、政客、企業家或記者發表的言論,一般都是試圖用幾個指標、幾個個體現象去大膽預測未來的趨勢,遠不如計量經濟學的方法論嚴謹。但即使運用計量經濟學去進行預測,也不可避免的基於一些前提假設:不存在「蝴蝶效應」,少數個體的行為不會對整體產生根本影響;統計樣本量能夠支撐的有限個經濟變數可以涵蓋所有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所有重要因素都是已知的;存在適當的代理變數等等。除了方法論層面的瓶頸,還要面對統計數據失真或不足,研究人員道德風險等等問題。上述論述並不是試圖說明我們應當效仿周朝,利用占卜去制定國家政策;相反我相信科學認知論的優越性,相信科學在短短几百年間對世界的認識要超過幾萬年的宗教。我只是試圖說明,科學也有「信仰」的成分,這是由人類認識的有限性決定的。第二個答案是,從神話到宗教、哲學和科學,是一個解釋範圍越來越窄、屬於「信仰」的成分越來越少的漸變過程。或者說,一個學科是否能夠從宗教分化為哲學,再從哲學分化為科學,主要就取決於這個學科的天性是否適合被科學的回答。神話是人類思考的最原始形式,是人們對世界和人生提出的第一個擬人化的科學假設:與你我相似的神創造了世界和人類,神的戰爭與嬉戲是自然現象的成因,人生的意義是對神的模仿或取悅。懷疑無從談起,因為人們能夠掌控的世界是如此之少,沒有人能提出比古老的神話更有說服力的觀點。即使是如神話這樣原始的信仰,在如今依然有一席之地:夢是神話素材的重要來源,神話是醒著的夢,夢是一種如此普遍而荒誕的經驗,人們不能不認為夢是具有特別意義的,而目前腦科學仍無法對夢的成因提出有說服性的解釋並加以證實。如果一個現代人認為夢一定是來源於個人對未滿足慾望的補償,或者其他某種腦部活動,而不能作為神話的依據,這個想法一定是基於對科學的「信仰」。宗教的核心是信仰,但信仰與理性不一定是對立的關係。以基督教為例,理性曾用來為證明上帝的存在服務:例如,運動的物體都是在靜止狀態時,被另一個物體推動而開始運動的,世界是運動的,所有運動的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是第一推動力,就是上帝;例如,懷錶理論。當你在沙灘上發現一個懷錶的時候,你一定會一眼認出,這是人造物而不是天然形成。生命如此的精緻和複雜,一定是被創造的,這個造物者就是上帝。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上帝的存在、完美和權威的前提假設不容置疑,而神學家們窮其一生,用理性去證明信仰的正確性,吸收了古希臘科學的,由理性構築的涵蓋世界萬物的宗教圖景,構成了那個時代最有競爭力的解釋世界的圖景。哲學思維基於最純粹的理性,並且懷疑一切信仰,卻因為缺乏有效的實驗手段,難以提出相對於宗教世界圖景更有競爭性和說服力的解釋,因此其影響力始終限制在一小撮知識分子之內。科學是工具性的,依靠假設進行解釋和描述,通過證據去證明假設(證明是一個逐漸提高可信度的過程,只能證否而無法證實,這是又一個信仰可以寄身的空間),被證明的理論具有可重複、可預期的特性,因而可以用來預測未來或指導實踐。科學有著嚴格和一致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基礎,建立在理性和實驗這兩個關鍵概念的基礎之上。科學的嚴謹方法要求問題是客觀的、是可以被證否的、是可以模型化的,因而能夠適用的範圍也就小於宗教和哲學,試舉兩例:首先,科學發展到目前階段,仍然難以賦予人生意義,也無法回答世界如何起源。《和尚與哲學家》的作者是一名歐洲頂級科學院的生物學博士後,他說:「簡單地說,科學,儘管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並不足以給予我的生命以意義。我終於將我所體驗的研究視為一種在細微事務上的無窮彌散,我考慮再也不能將我的生命完全貢獻給它。」,於是這名科學家選擇出家,做了一名和尚。這個例子並不能說明在某些領域信仰凌駕於科學,因為佛教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科學而非宗教,但這個例子足以說明科學在意義方面的空白。其次,儘管哲學受到科學的嚴重衝擊,但確實有某些概念依然倖存,依然能夠證明科學的空白,或者是人類理性思維的空白。例如「物自體」的概念,即我們只能通過各種現象去認識事物,卻無法跨過現象與本質的巨大鴻溝去了解事物自身。一個好的關於粒子的科學理論,只要能夠解釋和預測粒子的行為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也無法說明一個粒子是什麼,因此科學無法回答「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這是哲學創造出的,一個不屬於科學,而只能屬於信仰或沉默的空間。正是由於科學能夠回答的問題如此少、如此有限,因此僅僅給下一代以科學的教育是不夠的,是貧乏的。這就引出了第三個答案,來回答樓主的問題。在現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是科學的、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而我們缺乏的,不僅僅是宗教的信仰,更重要的是缺乏文化傳統和哲學精神。正因為後者的缺乏,才導致許多知友將宗教信仰與道德信仰等同起來,認為宗教的主要作用就是道德作用,道德信仰只能通過宗教信仰帶來。在科學思維占統治地位的世界,宗教信仰的道德作用是極其有限的。宗教道德的核心是善有善報,這一概念並不難懂,卻難以踐行和堅持。當科學思維動搖了宗教信仰的根基時,在我們不再相信天堂地獄或因果報應時,面對現實的利益誘惑和生存壓力,善有善報顯得如此的幼稚可笑。真正能夠對抗浮躁的拜金社會,提高現代人道德水平的,只能是文化和哲學修養帶來的對人生意義的理性思考。在中國正規的教育體系內,除了少數專業和選修課,幾無人文學科的存身之地。一些簡單而強有力的理性思考和體驗,如:1、人生只有一個,每一個人都應該過有價值的人生,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因此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2、試著獨處冥想,會有許多念頭不由自主的冒出來,其中善惡摻雜。應當始終保持內心的警惕,「念起即覺,覺知不察」,長久堅持可以提高自我對本我的控制力,逐步實現超我(山寨自金剛經和弗洛伊德)。這些思考既不屬於宗教、也不屬於科學,卻對人尋找自我很有助益。因此我的答案是,宗教和科學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在宗教的非理性信仰和科學的「無信仰」之間有著廣闊的中間地帶,這就是基於理性的信仰。一方面,這些思考基於理性而不是迷信,能夠被所有受過教育的現代人接受;另一方面,這些思考包含著「信仰」的成分,因而覆蓋著比科學思維寬廣的多的領域,能夠指引人思考人生,更積極的生活。這種理性的信仰是中國教育最缺乏的,也是我心目中最有價值的。
如果信仰是一種精神寄託,或者是一種精神力量,那麼與信仰總比沒有信仰好,因為信仰可以讓人活得比較充實、知足。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信仰錯誤了,那麼造成的結果也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納粹主義的信仰。
https://www.ai-wen.net/?q-975.html首先得說明對信仰的理解:
所謂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種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靈。一個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著走,而總是想為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具有恆久價值的目標,他便是一個有信仰生活的人。因為當他這樣做時,他實際上對世界整體有所關切,相信它具有一種超越的精神本質,並且努力與這種本質建立聯繫。
———————————————————————————————《靈魂只能獨行》
然後,簡單的說:
有信仰就像是寫一篇文章前,寫的時候就有了一個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一條主線。
並不是沒有信仰,最後回想起來就一定覺得雜亂無章,因為除了信仰以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寫作天賦。
但是畢竟大多數人是普通人,寫出來的文章,有一個清晰的主題思想,總還是可以及格的不是么?
不過有沒有信仰也沒必要有優越感,每個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度人生就好啦~1、有信仰的人一般會認為有信仰比沒信仰好
2、沒信仰的人一般會認為沒信仰比有信仰好3、有這種信仰的人一般會認為有這種信仰比沒信仰和其他信仰好綜上所述,不存在「人們會認為有信仰總比沒信仰來的好」這一事實。存在的只是:人們的狹隘和自戀。如果討論:為什麼一些人尤其是有信仰的人會覺得有信仰比沒信仰好。
那麼1、很多信仰是繼承而來,人們自然會認為自己以及家庭和族群本身就有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是最好的2、對於自主選擇的信仰,與自主選擇的其他東西一樣,人們總是認為相對其他選擇,自己的選擇是最優的3、因為有信仰才能有道德,所以信仰比不信仰好之類的論證,都是腦子漿糊的產物好還是不好是個體的價值判斷,任何人都可以說,某某對我來說好。所以有無信仰,有何信仰,都可以很正當的認為這種狀況和選擇對自己是好的。但,非要說,這種狀況對別人是好的,將好的標準客觀化,就是無意義的語言,因為你不能判斷別人的價值偏好。這對部分信徒和部分科學原教旨主義者,都成立。在十八大精神指導下,遵循三個代表為中心思想,根據科學發展觀,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信仰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信仰常被認為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相對立,因此通常人們會把信仰與宗教混為一談。而共產主義被解釋為唯物主義。
在這種認識下,人們總是會把共產主義與信仰視為對立的兩面。深入了解基於人類精神層面的信仰,摸索共產主義思想的建立及發展道路和方向,我們必然會明白,共產主義也是一種信仰,與「人生信仰」、「政治信仰」類似。將共產主義與信仰對立起來,是以唯物與唯心方向來區分。這裡忽視了相對唯物主義、絕對唯物主義、相對唯心主義、絕對唯心主義這幾個基本理念。
共產主義信仰原本是建立於唯物主義思想,但並非絕對唯物主義,而是相對唯物主義;多數正規宗教信仰則建立於唯心主義思想,也並非絕對唯心主義,乃是相對唯心主義。無論相對唯物主義思想或相對唯心主義思想,其基本思想中心都認同與自己相對的另一種思想具有存在意義,比如相對唯物主義思想中,認為唯心主義也有作用,相對唯心主義思想中,認為唯物主義也有價值。
因此,相對唯心主義與相對唯物主義都強調個體在集體中的地位與作用,對其信徒在社會中必須遵循的規則,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都有明確規定,信徒在日常生活中要維護集體利益和他人權益。而絕對唯物主義思想和絕對唯心主義思想則趨向極端,對另一種思想持絕對否定態度,不認同另一種思想在社會發展中具有存在意義與歷史作用,從而無視個體在集體中的地位,完全強調個體絕對性。這種絕對化思想極容易演變為虛無主義。這種虛無主義的實質是「沒有信仰」,以「我思故我在」為指導,凡事遵循個人需求,對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盡的義務和行為準則沒有任何規定。
民眾所說的「有信仰總比沒有信仰好」,是因為在社會歷史發展到如今階段,相對唯心主義思想的作用逐漸顯現,就是在信徒內心產生一個自我約束的律法,督促信徒以遵守法律為榮、以違反道德原則為恥,在維護社會正常秩序與生產發展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絕對唯物主義的缺陷也暴露出來,就是使人失去自我約束,任意妄為,凡事以自身需求為中心,以貪污賄賂、任意妄為、奢侈腐化為榮,以安居樂業、遵紀守法、勤勞節儉為恥。
有信仰可以幫助民眾產生自律,沒有信仰造成民眾目無法紀。
因此,我們要敢於承認絕對唯物主義思想的錯誤,要敢於承認相對唯心主義思想的作用,還要認識到相對唯心主義思想與相對唯物主義思想實質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不要把唯心主義思想或唯物主義思想極端化,而要把二者協調統一,共同構建有共產主義信仰特色的現代化和諧社會。
(歡迎對號入座)
tnnd,高考政治答題格式都用上了……我沒有宗教信仰,但這不妨礙我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信仰本身不值得敬畏。
可以無意間約束你的言行啦,尤其是那種重大決策,是堅持自己的內心還是為了名利,扯遠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多麼困難,至少我不會絕望,信仰在任何絕境下都會給我一絲希望,這絲希望就是撐過苦難的法寶,就這樣
信仰好比深淵旁邊莊嚴的雕像,你凝視雕像的時候就不會凝視深淵了。
推薦閱讀:
※2000 元,6 天韓國交流和 iPad mini 2,該如何選擇?
※怎樣的家庭分工,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夫妻雙方「公平感」?
※伴侶間的暴力行為需要區分類型嗎?
※戀人之間,對「底線」的認知不一致,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他們的伴侶?在相互理解的過程中通常存在哪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