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水泡茶最好?
1、唯數據論對於品茶基本沒有指導意義,否則直接沖一杯茶氨酸就爽死了。
2、「最」字本身就是個錯誤。
對於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訴求,綠茶之鮮爽,紅茶之香醇,普洱之濃釅,不同的水有不同的風格,也就有不同的適用茶種。單純的「泉水最好」是極端片面的——如何確保全國所有泉水的品質一致?如何確保兩個人搞到的兩種泉水水質完全一致?Mission impossible。因此,我個人不認為有一類水或一種水是適應所有茶的最優解(市面上有不少水商就是這麼吹噓的)。一把鑰匙一把鎖,在這個領域沒有萬能鑰匙。3、有個單向的邏輯,好的飲用水不一定是好的泡茶水,但好的泡茶水一定要首先是好的飲用水。
4、不論何種水,硬度控制在80~120ppm之間,ph7.2~7.3為宜。
5、純凈水用於試茶最為公平(以二氧化碳溶於水所以純凈水是酸性水為理由反對純凈水的神人,我很佩服,因為它們泡茶都用常溫水,而我只能弱弱的加熱~~~~囧)
6、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實際上只能由發問者自己解決。發問者能夠搞到的水、沖泡的茶葉種類、品質一切未知,所有旁人的答案只能是理論的敘述。對於發問者,幾次對沖反而可以很簡單的得到答案,為什麼這麼懶呢???????分享三點淺見:
1、從最廣泛以及老百姓可以獲取到的水源角度出發,我會推薦農夫山泉,在進一步區分產地就千島湖的農夫山泉。千島湖產的農夫山泉沖泡好喝,不是我驗證的,是來源於一位講究的茶葉界前輩的心得。2、不過說來笑話,我自己用的是小米凈水器過濾的水,用這個的原因是:1、成本低,我們每天消耗水量大。2、用這個沖泡在我們這裡可能會降低口感,但是在消費者家裡會更好喝。3、沖泡一壺好茶,其實核心不在茶具和水,而是我們的內心。其實很公平的,我們如何對待茶葉,茶葉也會如何對待我們,就比如有些朋友喝什麼茶都一樣,這很大程度不是茶葉的問題,也不是水的問題,會是用心的問題。對於市場的水,有一個疑問,這些都是「死」水,從食物角度,帶有活性的會不會更好呢?
分享幾張來著茶友拍攝的千島湖的圖:雪水泡茶,究竟有多風雅?
天上掉下來的水,古人稱為「天泉」,比如,雨水,比如,雪水。這個稱謂現在聽起來可真是不得了。但如果他們學了科學知識,明白地球上的水本來就是天上地下的循環,還會不會這麼裝腔作勢地咋呼呢?也許還會。
用雪水泡茶,這麼做的人一直很多,逐漸成為一些圈子,一些人的傳統。風雅這件事在古人那裡,可不是動動嘴皮子而已。那就是生活。據說12世紀全世界的姑娘最喜歡嫁宋朝人,一是他們有錢,二是他們有修養,何謂修養,大概懂得享受,懂得生活也算一條吧。
比如,白居易就說「融雪煎香茗」。高端大氣上檔次。
辛棄疾則有「細寫茶經煮香雪」這一句。香茶乎,香雪乎,傻傻分不清。
還有一個元代的謝宗可,他居然「夜掃寒英煮綠塵」。大半夜不睡覺,不K歌,不夜宵,不亂七八糟。穿著棉衣就跑出去,拿著笤帚掃雪收雪水,然後泡綠茶喝。你說是不是個神經病?擱現在得被社區里的大媽報警抓起來了。
乾隆皇帝也做過類似風雅的事情,可人家是皇帝啊,本來就矯情自負得不得了。不還自封十全老人嗎?據說他每到一處就拿自己的銀斗把當地的水秤一秤,最後得出結論,天下第一好的水是北京玉泉的水。
這個結論自然不正確,因為最輕的水未必是最好的水。蒸餾水最輕,能每天都喝嗎?最輕的水只能說是最純凈的水,最乾淨的水罷了。
人還是需要跟大自然進行某些物質上的交換的。所以最好的水一定是礦泉水。微量元素、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東西,也是一個水的口感的決定性因素。
茶聖陸羽就似乎高明得多,在天下間的好水評比當中,他老人家把雪水排在了第二十位,也就是最後一位。
有些評比真不是誰都能做,真大師和假風雅之間有本質區別。所以也只有真正的中國好舌頭,才分得出所謂水品的好壞。
用雪水泡茶古往今來最講究的,一定是《紅樓夢》的妙玉。她用取自梅花、在地下藏了五年的雪水煎茶,簡直是奢侈得過分。好不好喝,你問曹雪芹。
那雪水泡茶到底好不好,能不能?我的答案是不能。原因也很簡單,環境污染。在微博上請教一位茶界的前輩,他的回答倒也簡潔,「形式而已。可以試試。」嗯,可以試試,朋友們。公眾微信號chadangjia我喜歡用數據說話,所以先看一張圖,這是用不同的水沖泡宜昌產峽州碧峰茶後測出的化學成分與ph值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泉水沖泡的茶湯ph值最低、茶葉的主要成分浸出最多。因此,可以認定《茶經》中說「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有一定的道理。而且經過現代的科學實驗,也證明泉水的理化指標更適合泡茶,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畢竟比較難以獲得新鮮的泉水,那麼,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那些手邊能找到的水,哪一種更適合泡茶。
就北京而言,自來水整體ph值較高,水質較硬,使得自來水即使可以日常飲用,但泡茶的話,卻略有不足,再加上由於自來水中會加入氯氣,以及由於長期在水管中停留,會摻雜進鐵離子,這些都會影響茶湯的香氣和滋味。因此,雖然自來水最容易獲得,但卻是不適合泡茶的。如果由於條件限制,只能用自來水泡茶的話,可以先採用靜置的方法,將自來水放置一晝夜後再用我們日常中能夠容易獲得,而且價格比較便宜的,就是瓶裝或者桶裝純凈水了,這種水由於經過各種處理,降低了水的ph值與硬度,相對比較適合用來泡茶另外,雖然茶城裡有專門送水的商戶供應純凈水,但是還是有商戶會額外準備一些xx山泉,前兩天特意問了一下商戶,為什麼有了桶裝純凈水,還要另外準備這個,商戶答,平時用桶裝純凈水,泡好茶的時候用這個。最後,圖表來源三峽茶區不同水質泡茶效果的研究 The Effect of Tea-making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in Tea Area in Three Gorges Region題主說是最好,不知我的理解對不對。
喝茶的人,有兩茶聯是聽熟了的: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以及「龍井茶,虎跑泉。」所以這水泡茶是最好的了?非也。這兩句古諺背後暗含了一個茶飲文化的支柱性常識:本地茶需用本地水泡。這樣茶香才能淋漓盡致,茶韻才能神完氣足。
唐代湖州進貢顧渚子筍時,同時皆用銀瓶裝上當地金沙泉水,同茶葉一併送到長安。除了金沙泉水質好之外,讓本地水去陪本地差茶,讓好茶到了異地他鄉也能泡出醇香儘先的茶韻來。
父母攜我上茶山次數不少。和題主講講吧。每次都是我自己取的茶,很新,茶博士沖泡也得法,喝起來非常好,甚至有時候不同凡響。買一兩斤,也是仔細看著茶家包裝怕遇上不老實的,回家以後再泡再喝,等級與新舊與家裡已有的茶的區別確實能喝出來。可惜若是和當時靈光一現的一比,是九分的侘傺了。
這個問題可以這麼類比:用什麼鍋炒菜最好吃?
你會告訴我是鐵鍋、銅鍋、平底鍋、大鼎???其實你知道,什麼鍋不是重點,重點是炒菜的師傅水準如何。那麼同一個人來炒菜,用什麼鍋最好??你也知道另一件事,這師傅煮粥可能用砂鍋,煎蛋用平底鍋,做魷魚可能會用鐵板燒。炒菜和制茶泡茶,是非常相似的。炒菜和泡茶都需要手藝。對於多數茶葉而言,水的好壞有標準。陸羽茶經說,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就我個人感受而言,多數地方(尤其是茶山)的泉水泡茶,確實不錯。真正山泉水可遇不可求,多數時候我們都是買的桶裝水或者自己過濾的水泡茶。桶裝水裡,我個人感受是,礦物質含量過高的,特彆強調鹼性強的,可能更適合直接喝,未必適合泡茶。礦物質過高,會增強茶湯的口感,但會抑制茶葉的香氣,有失有得。不適合泡茶的水裡,主要有純凈水、蒸餾水、礦物質水。追求便利的話,我個人偏愛用XX山泉,或者X力礦泉水。從化學上說,水都是一樣的。但現實中的水不是化學意義上的「純水」,總是有著各種「微量成分」。這些微量成分雖然少,對於水的風味口感以及與其他物質的互動卻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泡茶,茶界人士說「水為茶之母」。而茶聖陸羽早在唐代就對此進行過一些探索,總結出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經驗。
限於陸羽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他只能基於有限樣品做一些泛泛的總結,未必完全準確和全面。不過,他的總結畢竟提供了一個參考方向,對後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感謝現代科學研究,我們知道水對茶的影響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水中的礦物質和水的酸鹼性,而酸鹼性其實也主要是由水中的礦物質來決定。
水中有多種礦物質,含量豐富、影響最大的一般是鈣離子和鎂離子。它們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來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硬度高的水燒開之後,壺底會出現一層「水垢」,就是鈣和鎂沉澱析出的產物。
硬度較高的水本身對健康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但對泡茶的影響比較大。雖然燒水使許多鈣和鎂沉澱了出來,也還是會有許多留在水中。所以,硬水燒開之後,鈣鎂離子的含量還是會比較高。泡茶的過程是把茶中的可溶性成分,比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以及其他小分子物質萃取到水中的過程。茶的風味和口感就由這些萃取出來的成分決定。萃取出來的多,味道就濃郁;萃取出來的少,味道就寡淡。
科學家們研究過鈣鎂離子對萃取效率的影響。他們發現,在中性或者弱酸性的水中——通常的飲用水就是這樣的情況,鈣鎂離子會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茶多酚不僅是茶中最具號召力的「功效成分」,對茶的風味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抑制了它的溶出,也就難怪茶湯寡淡,茶香低濁了。
那是不是鹼性水就好了呢?有一些礦泉水以「弱鹼性」為賣點,宣稱「更健康」。這種宣稱是一種想當然的忽悠——當然,它除了讓你覺得高大上而願意多掏點錢,倒也沒什麼危害。不過要是用來泡茶,這樣的水就弄巧成拙了。在鹼性條件下,鈣鎂離子對於茶多酚的溶出量倒是影響不大,但茶多酚不穩定,溶出之後容易氧化——在鹼性水中,這種氧化會很迅速。那些氧化程度低的茶,比如綠茶、黃茶和鐵觀音,正常湯色應該是明亮的淺綠、淺黃或者黃綠色。如果是鹼性水泡的,就會很快變成紅濃的顏色——這是因為茶多酚被氧化變成了茶黃素或者茶紅素。茶黃素和茶紅素本身也沒什麼不好,但本來是想要春天勃勃的生機,結果變成深秋暮靄的深沉,總讓人不那麼舒心。
科學家們對水質如何影響泡茶的研究比較上心,並不是因為關心廣大喝茶愛好者,而是現代食品行業的利益驅使。雖然中國人喝茶很講究沖泡過程的審美體驗,但現代食品行業中有「錢途」的還是茶飲料。茶飲料的核心,就是把茶的可溶成分萃取出來進行濃縮,再進行調配得到風味統一的飲料。溶出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原料成本的高低。明白了鈣鎂離子對泡茶的影響,廠家們就知道用硬度盡量低的水,可以從茶葉中提取出更多的產品。對於已經萃取出來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等成分,鈣鎂離子又能夠促進它們的結合,導致它們在濃縮過程中沉澱出來——這些沉澱,在後續的配方中也就無法做成飲料去賣錢了。
為了盡量提高產率,降低損失,生產茶飲料的廠家不僅通過凈化設施降低水的硬度,還在水中加入絡合劑。絡合劑與鈣鎂離子有著超強的結合能力——鈣鎂離子不管是自由存在,還是與茶成分已經結合,絡合劑都不放過,巧取豪奪,悉數納入懷抱抓到手中。
陸羽的經驗,大概是因為他接觸的山水沒有經過地層,溶入的礦物質比較少,硬度較低,而井水則經過層層礦石,溶入了太多礦物質,因而硬度較高。紅樓夢裡,妙玉用梅花上的積雪來泡茶,固然有矯情之嫌,真要從科學角度來說也能找出一定道理——雪由水蒸汽冷凝而成,還沒有與地面接觸過,也就沒有什麼機會溶入礦物質,所以硬度非常低,泡起茶來也就更為優越。
普通的喝茶愛好者大概也用不著去探究自己的水有多硬,酸鹼性如何。現成的純凈水,比起陸羽的山水、妙玉的梅花雪水來,應該都要更加適合泡茶。更高級的茶客,甚至可以買個酸度計來測酸鹼性,再買個電導率儀來測量水的硬度——總共的開銷,最低只需要一二百塊錢而已。有了它們,對水質的判斷,瞬間超越茶聖。
以上內容分享自雲無心的博客,歡迎探討。比如小編就覺得文中提到關於弱鹼性ph水的這個度就有待探討。
離開現實談論問題,都不靠譜,天山雪水泡茶好你能弄得到嗎?常喝和品鮮是不同的,現在家裡都有凈水機凈水器凈水壺用這個可以吧?家裡沒有,各種商品水身邊多得是,百歲山、農夫山泉、哇哈哈.......,貴的賤的都有,有興趣的話,挨個試一試,實踐出真知。
事實上從古至今,泡茶水一般都選擇泉水,也就是是今天的天然礦泉水。
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就總結了煮茶用水的經驗:「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用水,自古就以泉水為佳。唐代陸羽評定天下水品二十等,認為廬山康王谷洞簾水為第一,無錫惠山新泉為第二,蘄州蘭溪石下水為第三……。
一般說來,泉水也就是現在的天然礦泉水是比較清爽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選擇天然礦泉水泡茶要參考天然礦泉水的硬度與PH值得高低。
天然礦泉水中的硬度與水中的鈣鎂離子的含量有關。根據目前瓶裝水上所提供的信息,硬度的計算方法是:
水中總硬度=(鈣的量(毫克/升)*2.5)+(鎂的量(毫克/升)*4.1)
當硬度超過100mg/L時,此時天然礦泉水就是硬水,小於100mg/L,則是軟水。
水的硬度與茶湯品質關係密切。
首先水的硬度影響水的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湯色加深;pH達到7時,茶黃毒就傾向於自動氧化而損失。
其次,水的硬度還影響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
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過高,茶湯就會變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層「銹油」,簡直無法飲用。這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一鐵作用的結果。
如水中鉛的含量達0.2ppm時,茶味變苦;鎂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淡,鈣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澀,若達到4ppm,則茶味變苦。
由此可見,泡茶用水以選擇軟水為宜。
現在,由於許多天然礦泉水都會經過臭氧消毒殺菌,會造成天然水和天然礦泉水中出現溴酸鹽。溴酸鹽是潛在致癌物,長期飲用會致癌。因此在選擇天然礦泉水的時候最終要的是選擇無臭氧工藝的,無臭氧工藝不會產生溴酸鹽。
別的不清楚 烏龍茶最好 TDS 介於150~270最為甘甜 PH7.2~8.2之間 品牌推薦 5100、恆大冰泉,口味重的昆崙山也可以考慮不過昆崙山TDS有點高適合泡紅茶比如滇紅金駿眉
常說:「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說明好茶還需要好水沖泡才能相得益彰。
一、茶與水的關係
人們飲茶一般要求茶湯明亮度號,香味鮮爽度好,所以要選用理想、合適的水泡茶,以獲得最佳的沖泡效果。水的硬度大小,對水的品質影響很大,一般天然水可分為硬水和軟水兩種,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被稱為硬水,含有少量鈣鎂離子的水被稱為軟水。同時,水的硬度分為碳酸鹽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兩種,前者含有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為暫時硬水,後者含有鈣和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是永久性硬水。
水的硬度與茶湯品質的關係非常密切。軟水中含有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分溶解度高,故茶味較濃,而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茶葉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較淡。
二、泡茶用水的選擇
1、自來水 自來水是加工水中最普遍的水,也是我國城鎮居民的主要飲用水。 自來水一般是暫時硬水,煮開後,再煮1min左右,可分解水中的部分礦物質,泡茶效果會更好些。但是目前自來水中二次污染嚴重,且有餘氯味道,煮沸並不能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質,余氯也會影響泡茶的口感。
2、凈化水 凈化水主要是通過凈水器過濾後產生的水,比自來水稍微乾淨些。凈化器如果選擇的是RO反滲透式的,出來的就是純凈水。
3、純凈水 在桶裝水和瓶裝的飲用水中,純凈水佔了很大的比例。純凈水只能說是一種很衛生的水,用泡茶,純凈水用來泡茶,茶湯色清淡,茶滋味寡淡,茶味不醇,並不宜茶。
4、天然水 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泡茶的入門水,泉水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雖屬於暫時硬水,加熱後,礦物質被分解,泉水煮茶,甘洌清芬俱備。
5、天然礦泉水 天然礦泉水是泡茶的最佳用水。天然礦泉水一般都是深層地下水,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天然無污染。天然礦泉水中礦化度低於200mg/L的水是最為適合泡茶的,最能夠激發茶的香氣。而且長期喝天然礦泉水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利。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種為好,自古以來,就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一般說來,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爽的,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天然礦泉水。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礦泉水已失去飲用價值。 在選擇泡茶用水時,還必須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兩種:凡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溶或只含少量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的,這種水稱暫時硬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鈣和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這種水叫永久硬水。暫時硬水通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生成不鎔性的碳酸鹽而沉澱。這樣硬水就變為軟水了。平時用鋁壺燒開水,壺底上的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鈣1毫克的稱為硬度1度。硬度0--10度為軟水,10度以上為硬水。通常飲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25度。 水的硬度與茶湯品質關係密切。首先水的硬度影響水的pH值(酸鹼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湯色加深;PH達到7時,茶黃素就傾向於自動氧化而損失。其次,水的硬度還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過高,茶湯就會變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層「銹油」,簡直無法飲用。這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如水中鉛的含量達0.2ppm時,茶味變苦;鎂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淡,鈣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澀,若達到4ppm,則茶味變苦。由此可見,泡茶用水以選擇軟水為宜。在我們選擇天然礦泉水泡茶時,還要特別注意一點,不含溴酸鹽,天然礦泉水在內的絕大多數瓶裝水都存在潛在致癌物溴酸鹽超標的風險。溴酸鹽是國際公認的潛在2B級致癌物質,國家標準有嚴格限量值。而導致溴酸鹽超標的原因是水生產企業水處理系統的缺陷,在生產加工中採用臭氧殺菌工藝,導致水中對人體有益的溴元素被氧化生成溴酸鹽。 基於目前的科學數據溴酸鹽似乎不會直接損害身體健康。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及避免飲用溴酸鹽含量超標的瓶裝礦泉水。雖然並沒有長期的實驗可以確定或否定溴酸鹽對人體的危害,但是育齡婦女,孕婦,免疫功能低下者,幼兒和年邁的人可能特別容易受溴酸鹽的影響,容易造成噁心,嘔吐,胃腸痛苦、無尿、腹瀉、中樞神經系統抑鬱症,溶血性貧血,肺水腫,腎功能衰竭和失聰。 因此選擇水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水中是否有溴酸鹽,怎麼看呢,有些品牌會直接標註溴酸的含量,國標規定溴酸鹽不超過0.01mg/L。當然溴酸鹽為0是最好。使用無臭氧工藝的水企都是不含溴酸鹽的。
自古以來,追求精緻品茗的茶人們對泡茶之水的探索從未停止,茶聖陸羽《茶經》評水「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宜茶之水的標準:
清:沒有懸浮物,衛生,清潔。
輕:溶解固形物含量少,即礦物質含量少。
甘:鈣、鎂離子含量少(其含量過高會引起水滋味苦澀)。
活:水含有二氧化碳等氣體利於茶湯充分溶解,並且有利於鮮活飽滿的口感。
冽:有似薄荷清涼的口感。
曾經試過用不同的水來泡不同的茶,貼出事實來說話,比如用市面上常見的四款水來沖泡英德紅茶,首先,四款水的口感對比,不同的水對比喝的時候口感差別真的蠻大哦。
A(純凈水)柔滑甘甜
B(山泉水)口感飽滿,有江河的氣息
C(雪山礦泉水)如雪山水般清冽甘甜
D(礦泉水)比較接近純凈水的口感
綜合來說,C水樣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相對來說是最好喝的一款水。那麼,它泡出來的茶也是最好喝的嗎?
選取一款普通的英德紅茶,稱取5g,沸水沖泡,結果如下: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沖泡英德紅茶最適宜的水是山泉水。好喝的水未必是泡茶用水的最佳選擇,山泉水平時用來泡茶可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大家注意,並不是所有的茶都是山泉水泡出來的口感最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瓮一瓮,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好的山泉水可遇不可求,求到也不一定能天天喝到,江水現在狗都不喝,無根之水指不定哪天變醋。最經濟實用的家用桶裝純凈水就可以了,當然如果逼格想再高一點也可以多試試幾種不同牌子的進口的國產的區別。
泡得好茶永遠是離不開好水的,在古代,古人以「清」「活」「輕」「甘」「冽」的標準來選擇泡茶的水,現今,人們用科技手段,制定了4類標準:感官指標,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及微生物指標。來甄別礦泉水水的優劣。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如樓上所說,從古至今都用泉水泡茶,也就是現在的天然礦泉水。天然礦泉水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礦泉水已失去飲用價值。
在選擇泡茶用水時,不妨先來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礦泉水水可分硬水和軟水;
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為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1)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鹼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2)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為佳。
我們在選擇天然礦泉水泡茶時還需要注意的就是選擇無溴酸鹽的礦泉水,溴酸鹽被國家定為2B級致癌物。溴酸鹽是臭氧殺菌與水中的溴化物反應所產生的副產物。國家標準有嚴格限量值。雖然有限量值,但是溴酸鹽的含量還是不易控制。所以在選擇天然礦泉水是需要選擇無臭氧工藝的,才能確保水中無溴酸鹽。不論何種水,硬度控制在80~120ppm之間,ph7.2~7.3為宜。不知道大寶兄以上結論是如何得到的,是哪裡的資料還是您自己的試驗結果?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泡飲綠茶的水為弱酸性較好,非弱鹼性····
妙玉烹茶擇雪水,茶品須得好水沏。一說起妙玉,估計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其為眾人烹茶的環節,用今天的通俗語言來講,就是為大家展示了一次茶道表演,用是舊年蠲的雨水烹茶來款待大家。獨厚愛寶玉和黛玉,拿出珍藏五年之久的梅花雪煮茶,甚是奢侈(奢靡之風很重嘛)。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瓮一瓮,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妙玉也是精通茶道之大家,認為沏茶較好的水源是舊年雨水,最好的水源卻是五年梅花雪水。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臘雪甘、冷、無毒。用瓶密封貯存,放陰涼處,數十年也不壞。」雨水和雪水皆為軟水,水質總硬度含量較低,用來沏茶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譬如許多愛喝茶、懂茶的人尤其是來自南方的在北京沏茶時,往往總會抱怨到北京的水質太硬,沏茶不太好喝,糟蹋了茶品。一般認為,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溶質濃度低,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高濃度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水會變成黑褐色,可能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因此,泡茶用水以軟水為佳。
明代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記載,「十分茶七分水;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亦十分矣;十分之茶遇八分水亦八分耶。」說明了泡茶用的水對茶葉的重性。要泡出好茶,七成的把握在水,茶的特性由水來體現。茶寄於水,方顯其味,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茶的色、香、味。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其水,用山水為上,江水次之,井水為下。」所指「山水」即為山泉水,由此可見山泉自古就被奉為第一等的泡茶用水。一般說來,山泉水水質好,且一般硬度也不是很大,尤其是南方地區的山泉水受雨水和地表水補給,交換循環速度較快,也具有軟水的特徵。因此,在我國的五大名泉中,除了濟南的趵突泉位於北方地區,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均位於南方地區。而趵突泉雖在北方地區,但由於濟南降雨量相對較大,循環交換速度也相對較大,水質也是偏軟一些。
北京的玉泉山上的玉泉在古代也是非常好的水源,大部分人估計都是通過課本里《連升三級》(張好古)最初了解到西山玉泉,文中有一句「明、清兩代的皇上,都講究喝玉泉山的水,叫老百姓半夜裡由城外頭往進拉水,還得是當天的。」明清時期的皇上們沏茶大多時候肯定都是用的玉泉山上的泉水。現在由於北京水資源缺乏,玉泉山上的泉水也基本枯竭了,一時難以再喝上玉泉水了。尤其是南水北調江水來之前,地下水是北京的主要供水水源,由於其總硬度背景值相對較高,鈣鎂離子濃度大,不是沏茶的好選擇。南水北調通水後,城區大部分地區供水水源已逐步置換成了相對較軟的南方水源,用來泡茶水質大幅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地區仍是使用的地下水,可能沏茶的效果還不甚佳。
前些天曾有一位美女同學(清華才女)在看完我寫的《我國古人的健康飲水觀》後問,為何用她們單位的熱水器上燒出來的水(一再強調是千滾水)沏茶,茶湯表面有一層漂浮物,第二天還有油狀物?個人推測,由於其水源硬度含量相對較高,碳酸鈣(形成水垢的主要物質)細小的顆粒,在沏茶的過程中,隨著茶葉中的一些物質,共同析出,形成漂浮在茶湯表面的物質。而油狀物多是茶水放置久了,水溫變涼後產生的,茶葉中含有很多物質有脂溶性的和水溶性的茶鹼等物質析出形成油狀物質,飄拂在茶湯的表面。因此,不能喝隔夜茶水。關於千滾水問題,個人認為像單位那種大的電熱水器反覆燒開幾次再飲用應該問題不大,傳言反覆燒開幾次水中的硝酸鹽將會轉化成有毒的亞硝酸鹽的說法早已經被科學監測實驗證明為謠言。此外,在單位等公共場所,飲用的人比較多,水循環的也較快,一般也很少是千滾的。
(圖片來自網路)
(江南生 作於2017年8月10日)
(了解更多的健康飲水科普知識,敬請關注公眾號「玉泉路水博」,您的關注是我們寫作最大的動力,轉載請聯繫作者)
http://weixin.qq.com/r/B0j44H-E9iKJrTuD9x0V (二維碼自動識別)
現在農夫山泉不好 那麼啥好?進口水?
推薦閱讀:
※用蓋碗泡茶怎麼不燙手?
※咖啡與茶的提神效果有什麼區別?
※英國是世界消費茶葉的第一大國,為何自己不產茶?
※茶 究竟是怎麼分類的?
※請懂茶葉的大神給深入淺出的講講茶葉都有哪些類別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