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能電視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認為:

未來智能電視的定位應該是家庭影音娛樂設備

1、家庭:智能電視作為大屏幕、高品質(高清畫面和高品質音效)、被動消費信息設備,面向的是家庭單元,而不是個體單元,這和平板、智能手機是有區別。電視的定位應該是一個以家庭共享同樂為目的設備終端。

2、影音:在資訊發達的當下,智能手機、平板取代電視成為用戶獲得最新訊息的首選途徑,但用戶永遠都需要高品質的影音設備,以滿足視聽享受。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體育直播等高品質流媒體內容依然需要電視這一載體。

3、娛樂:電腦、平板、手機等智能設備的普及讓用戶的工作生活更方便,卻讓家庭成員的關係變得疏遠。家裡人人抱一個智能設備,各玩各的,不應該是家庭的未來。客廳應該重新成為家庭的中心,成為家庭成員的共同遊戲娛樂中心。智能電視應該成為家庭娛樂的關鍵設備,如家庭遊戲終端、卡拉OK等。

智能電視應以家庭為目標客戶群體,以高品質影音娛樂設備為目標定位,以滿足用戶家庭成員間共同娛樂需求為終極目標,在交互方式和內容獲取兩方面進行創新。


把智能刪除,從新回歸電視本質,即客廳主屏幕,最大限度的發揮它的顯示功能,制定行業的統一標準共外部設備調用各自電視的獨特功能,如攝像頭、麥克風等,信息處理交由外部設備。

智能部分由類似伺服器的家用產品取代(就叫家用伺服器吧),這台設備兼顧所有智能家居信息採集和處理事務,而且可以將數據數據上傳雲端,共外部設備訪問控制,這點可能是未來家用路由器的發展方向,所以我比較看好家用路由器未來的發展趨勢,當然電視可以自帶這一部分,但必須分體設計可拆卸,利用升級

ps:我不是干這個的,所以這些只是個人對未來的期望吧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

1、 在硬體技術上,4K超高清解析度將得到逐步普及,更高更精細的解析度和畫面細節效果有利於消費者的視覺感官提升,目前國內外主要電視品牌都在不斷加強旗下4K超高清電視的產品陣營,這就像從高清電視向全高清電視的過渡一樣,更加精緻的畫面是產品和用戶所不斷追求的目標,隨著超高清片源的逐漸發展,超高清智能電視也將成為未來的主流產品。

2、在軟體研發方向,功能豐富化、集成化,操作「傻瓜化」將成為未來智能電視的主要發展目標。未來的智能電視將不僅是觀看節目的產品,更會成為智能家居控制的終端顯示系統,這將讓智能電視不僅僅像現在一樣,能夠與遠方的家人視頻通話,更能監控顯示家中冰箱、空調等其他產品的運行狀態,甚至能夠遠程觀看孩子、老人或寵物在家中的情況。在未來,觀看電視只是智能電視的一個功能,顯示各種家中情況,彙集各種移動端信息的「輸出、控制終端」才是真正智能化時代的發展方向。


未來的趨勢:智能化,也即是成為整個家庭智能家居的核心。

這種趨勢可以說有兩個方向的需求延伸:

1)智能電視要滿足家庭的需求,一如作為一個正常的電視,能夠滿足用戶在內容上的需求,這個內容不僅包含感官內容可能也包含體感、觸感等也就是說,能夠滿足家庭在互動遊戲、3D購物等等方面的需求,讓用戶能在一個「智能」化狀態下,以「家庭」為單位聯動。

2)智能電視要滿足生活的需求,這個就是說他不僅是個電視,更是一個「智能」電視,他是一個平台,這讓我想起樂視超級電視上有個開機slogon叫:我不是一台電視,而是一個完整的大屏互聯網生態系統。比較贊同此點,從橫向發展上看,智能電視完全能承載家庭核心家居的位置,以一個平台的概念存在。


十年之內,智能電視將與諾基亞功能機一樣下場,被市場逐步淘汰。


我認為未來的電視機更多則是智能大顯示屏,主要為互聯網服務,而傳統的電視電視台則成為互聯網服務。

提一下我的觀點吧,就算是不認可也好,現下電視總體的趨勢是朝著OS同質化發展,可是用戶體驗始終上升不了,甚至相比於原來反而是嚴重倒退了!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去體驗一下所有的新型電視,你一定會越來越不滿意,不得不承認你看電視的時間最終還是向電腦、平板遷移了。

這個原因出在哪裡?我還未能想的很清楚,但是確實當下言論一直在忽視電視的用戶體驗問題。把電視改造成一個大智能手機可以嗎?你能把電視當手機使嗎?電視現在面臨的狀況恰恰就有點像是iPhone沒有出現之前的手機使用情況,使用體驗麻煩至極,所有人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最近網上有一個段子:

甲:現在電視越來越先進了,未來有可能是觸摸屏的。

乙:你丫有病吧,看個電視還得湊到電視機跟前去操作嗎?

甲:……好吧,那也有可能是聲控的。

乙:電視機里說個關機,你還看不看電視了?

好吧,有些無聊,但是這個確實能問所有人一個問題,未來電視的操作/交互體驗是什麼樣的?拿個遙控器在電視上打字的體驗你爽嗎?

隨著電視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因素,原來電視簡單的左右換台體驗(大多用戶只用的)已經滿足不了用戶需求,如果用戶與電視的溝通、交互都不如智能手機與電腦般順利,那麼電視必然走向的是下坡的道路。

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一定要說電視未來還存在趨勢的話,請重視用戶與電視的交互問題,好的交互方案與交互系統是決定電視下一步的關鍵。


彩電業入「大周期」 ,未來是高端大屏的天下

彩電業的格局瞬息萬變,這一方面是日系電視玩家全線潰敗,另一方面是微鯨、樂視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快速崛起但仍在繼續摸索。而以三星和LG為代表的兩股韓系勢力則成為這個產業舞台上少有的勝利者,三星穩健、LG激進。近日,根據北京群智營銷諮詢發布的最新報告,三星電子以19.7%的佔比領跑2016年全球電視供貨,幾乎等於TCL(7.6%)、海信(7.1%)、創維(6.6%)的總和。如果再去橫向對比各大電視廠商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的銷量數據,三星電視應該剛好是第十一年拿下全球銷量第一。

與國際市場三星一家獨大不同的是,中國彩電業多強正短兵相接,只是市場總規模近乎飽和,TCL、海信、創維等品牌份額和銷量的增長主要指望於其他品牌的淘汰,彩電行業整體進入下一個「大周期」,那誰又能問鼎世界?彩電業下一站又將去哪裡?

拗不過的風水嶺,擋不住的行業拐點

在今年年初中怡康發布的一份有關電視產業的銷售數據中顯示,排在前三的市場佔有率穩步上升,而排在後面五個的品牌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還僅是彩電業進入分水嶺的輪廓。事實上,多種跡象表明:彩電業拐點已至。

一、全球液晶面板進入漲價周期

2016年下半年以來,受供給、需求、投資等多重變化,全球液晶面板全面漲價。這一方面是面板供給持續緊張,比如,三星宣布將關閉佔全球大尺寸面板產能4%的G7生產線,並轉產中小尺寸OLED產品、令面板價格報復性反彈40%;另一方面,彩電大尺寸化增加了對面板供給的消耗,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彩電總體銷售尺寸增長了1.8英寸,相當於1-2條8代線的產能;再加上原材料、大宗材料、人工成本等持續上漲,線路板、塑膠硅膠等漲幅超10%,企業生產成本上漲,這樣的結果是:11月份以來,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中大尺寸電視面板單月平均上漲10美元,要知道液晶面板的價格佔到電視整機成本的65%以上。這對彩電企業而言,生產和銷售都成了極大的考驗。

二、互聯網電視持續虧損

面板價格上升直接「牽連」了互聯網電視,年內樂視電視二次宣布漲價,微鯨電視從11月開始,對線上線下價格也進行了上調,幅度在100元、300元等不同區間。有分析指出,目前國內互聯網電視品牌數量近20家,但這些品牌普遍採用產品靠代工、銷售靠線上的運營模式,其無製造供應鏈的低價輕資產模式存在多種弊端。當面板等上游原材料發生價格變動後,其下游成本隨之增加,再加上補貼投入有限,這些企業面臨著空前的資金壓力。

三、低端小尺寸產品持續萎縮,高端大屏增長迅猛成為行業新動力

事實上,除了互聯網電視,小尺寸電視也面臨著尷尬的處境,據央視財經等媒體消息,在深圳的家電賣場中,以前32寸的電視價格普遍在1000元內,現在卻漲至1100-1200元,漲幅10%-20%。部分電視價格上漲100或300元,這對銷售無疑增加了難度。

而且,近日,中怡康發布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彩電市場,不同尺寸電視銷量差異日趨明顯,中小尺寸中32寸份額持續縮減,零售量佔比19.8%,同比下降25.6%,55寸成為市場銷量第一,份額為22.7%,同比增長61.2%。增長額度最高的則是43寸產品,同比增長達到了338.8%,零售量佔比10.8%。低端小尺寸產品持續萎縮,高端大屏增長迅猛成為行業大趨勢。尤其是55寸和65寸這兩個尺寸,2016年1-6月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2.7%及3.8% 。其中,55寸連續四月超過32寸,成為2016年上半年的銷量最好的尺寸,成為彩電業的明星尺寸。

顯然,電視業風向已轉。

峰迴路轉,為何高端大屏成了「救命符」?

那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是大尺寸的電視火了,其實原因很簡單。

首先,從產業鏈來說,大屏背後代表著技術領先的行業話語權。

眾所周知,硬體產品的核心壁壘往往由某些特定技術或部分零部件決定,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可能主導產業,影響行業發展進程。除了面板,目前大屏電視依賴的則是量子點和OLED兩大技術,事實上,目前也是這兩大陣營瓜分行業,且仍打得難解難分。

據NPD Display 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量子點材料的市場需求將從2015年的不足250萬平米增長到2020年的近2500萬平米,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0%。這不僅是廠商的抉擇,更是市場對大屏電視選擇的結果。這其中,三星佔有優勢,從上游專利技術、材料研發到量子點顯示屏生產,再到下游量子點電視等產品的製造,三星在量子點技術領域基本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日前有消息說三星將斥資7000萬美元收購美國量子點材料技術公司QD Vision,這也是三星進一步加大在量子點技術上領先優勢的舉措。在中國市場,TCL在2014年12月底也推出了第一台量子點電視,此外夏普、海信、長虹等紛紛落子量子點,推出自家旗艦產品。而在OLED陣營,以LG為代表,國內創維也算是先鋒,最近也一直在加大研發力度,力求實現電視技術新突破。

其次,從用戶端,大屏代表著更好的視覺體驗。

「看電視」,終究是落地到「看」,隨著硬體的升級和技術的改進,大屏電視的視覺呈現顯然要優於小尺寸。具有代表性的比如HDR電視,20世紀福克斯將1000尼特HDR作為HDR電視內容的標準,也成為了觀眾期待的電影畫質的標準。今年年中,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HDR電視市場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當時,包括三星、長虹、TCL、海信、創維等超過11個品牌、40個系列、70餘款HDR電視產品在售,而樂視、小米也將HDR電視視為各自主要的發力點。HDR電視多集中在55寸和65寸,占整個HDR市場的70%以上。目前包括搭載HDR的三星量子點電視均已通過了行業HDR認證。

最後,大屏背後是智能家居+客廳經濟主導的消費

在原來的產品定義和使用場景中,對傳統廠商和用戶而言,電視就是看電視劇、電影的工具,電視只是電視,而當下大屏電視則有了更多的延伸意義。

1、大屏已成為客廳經濟中家庭智能生活的最大入口。以三星智能家居開放平台SmartThings為例,這是三星智能家居和「物聯網」大計劃的關鍵,早在CES 2016上三星就展示了支持SmartThings平台的智能電視產品,可實現與支持SmartThings平台的智能燈泡、恆溫器、攝像機和運動感測器等200多種智能設備連接,並通過智能電視統一的用戶界面對其進行控制。在未來,三星很可能會以大屏電視為中心,拓展其智能家居新版圖。

2、大屏也已成為了娛樂和互聯網入口。如今電視,已不止於電視,而「進化」出新的身份,比如在影視迷眼中,大屏電視+客廳就是超級影院;在遊戲迷眼中,大屏電視+客廳就是遊戲廳;在購物達人眼中,大屏電視+客廳就是精品Shopping Mall。

按照奧維雲網推出的業內首份《2016年大屏生態運營大數據藍皮書》預測,2017年大屏市場家庭覆蓋率將達到45%,這正如四年前移動互聯網市場爆發的盛景,大屏視界已然開啟。

對準高端,彩電業該如何走?

既然大屏高端電視已成定勢,那各大彩電企業又該如何謀篇布局,響鈴這裡暫且羅列三點以抱磚引玉。

一、產品線傾斜,大屏為王

首先在產品線上的布局就得避「小」就「大」,向大屏電視傾斜,逐步淘汰小尺寸產品線。海信在2016年上半年就推出了多款55英寸及以上ULED電視新品,並發布了大屏高端互聯網電視子品牌「VIDAA」,在85英寸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海信持續發力激光電視,並將激光影院的產品線擴充到85吋,100吋以及120吋三個規格。創維也加強了65英寸為主的大尺寸產品市場拓展,並推出98英寸8K電視產品。索尼在海外發布的旗艦新品4K HDR電視Z9D系列,其100英寸的規格,成為索尼電視歷史尺寸之最。一向主打高端的三星旗艦款更是覆蓋了大屏電視的主要尺寸且型號豐富,全球首款無邊框曲面電視KS9800推出55、65、78寸全尺寸,KS8800和KS7300均是55寸以上大屏款,更有售價176999元的88寸超大尺寸的4K量子點高端智能曲面電視三星KS9900。互聯網電視也沒閑著,微鯨推出了採用三星新78英寸曲面屏幕的「天幕」電視,售價39999元;樂視除了常規的55寸、65寸、70寸、還推出了定價39999元的uMax85和售價599900元的uMax120。

可以預見,大尺寸電視將成為終端賣場的絕對主角,小尺寸低端電視將陸續退出舞台。

二、擺脫價格戰,回歸技術主導

同手機一樣,彩電的功能正在快速同質化,如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擺脫過去的「比便宜」轉為「比高價」、「比高端」,堅持以技術驅動走品牌高端化才是上策。

事實上,電視業的每次飛躍都是新技術在扮演升級換代的火車頭。從球面CRT到純平CRT,從LCD液晶、LED背光,再到OLED,量子點;電視不斷瘦身,圖像不斷清晰。

技術上,三星一直佔有優勢,目前量子點、OLED的核心技術都在三星手中,而且三星在技術方面一直先發制人,當普通LCD液晶電視剛呈現同質化苗頭時,三星就主導了LED背光升級,當LED背光和超薄機身普及之後,三星又馬上轉向了4K UHD解析度和曲面顯示技術,直到最新更成熟、更有畫質優勢的量子點技術以及深黑減反技術。另外,三星還是分體電視的先行者。某種意義上,三星電視十一年的霸主地位就是依靠一次次的技術升級而奠定的。而且,三星藉助於自家面板工廠的優勢,控制著面板產業走向,在大尺寸、高端市場上佔據著有利地位。

與此同時,其他廠商也在奮力往上游的技術研發上發力,比如LG大力研發大屏OLED技術,TCL積極推廣量子點技術;海信積極發展ULED技術和自主激光顯示技術,據說在國內85英寸及以上超大屏市場,海信激光電視銷量佔比高達51.92%。

簡而言之,沒有夕陽的電視產業,只有夕陽的電視技術。

三、外塑硬體,內蓄內容

當下,彩電越來越只是一個硬體載體,它背後的內容和服務逐步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所以未來強化硬體的同時大打內容牌必然成為電視業的主旋律。目前就已經硝煙四起,火藥味十足。

這邊是互聯網電視盤活各類資源強化內容,比如一直被內容掣肘的小米電視,邀請陳彤加盟並投資10億美元完成「內容爬坡」,這包括投資優酷土豆、愛奇藝,並實現了與這兩家以及搜狐和騰訊視頻的合作。微鯨巧借華人文化在內容IP方面的資源,為用戶增加定製化內容。樂視除了自身樂視網的內容資源外,近年來大量購買版權,近日又宣布CIBN和華數TV正式加入大屏生態開放體系,以強化自身的內容優勢。酷開也請來愛奇藝入股,增加內容的布局。

另一邊是傳統電視廠商加大與內容資源合作,謀求突圍。比如TCL聯合愛奇藝推出愛奇藝電視,海信則與搜狐、易迅合作開發出售網路機頂盒VIDAABOX,並與11家視頻網站合作,推出"聚好看"的電視,作為內容補充。海爾則先後與優酷土豆、暴風科技等達成合作。

而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最近關於三星的一篇報道,三星的內容策略則分為國際化和本土化兩個方向。國際上,三星與YouTube、亞馬遜、美國直播電視集團等大型內容公司合作,在旗艦機型SUHD TV上搭載豐富應用。此外還與著名的好萊塢片商20世紀福克斯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推出上百部HDR影片。近日,又宣布與YouTube達成內容合作,在明年的量子點電視上推出HDR視頻服務。

而在國內,三星電視與三大中央級媒體播出機構之一的中國網路電視台旗下iCNTV、娛樂教育資源豐富的芒果TV展開合作,還通過華數TV包括獨家「求索」紀錄片資源在內的超過百萬小時的視頻內容庫來主打客廳教育市場,不斷完善其內容資源。

總之,內容之戰仍然會繼續。

此外供應鏈也是大屏高端電視格局下各大廠商PK的一大利器,電視產業競爭的核心仍然會回歸到產業鏈的核心,即資源——渠道——服務全產業鏈的協同、整合能力。

當大屏電視已然成為人們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塊"屏",連接各類影視資源、綜藝節目、體育賽事,甚至是智能家居、在線健康、在線教育等應用時,電視的想像力就不再是簡單的這塊「屏」,而「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為一體的價值重構將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大屏高端固然充滿想像力,只是留給多數電視廠商的時間已經不多,至少2017年是極其關鍵的一年。

下個月,被譽為國際消費電子風向標的CES大展即將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或許屆時我們將得以一窺電視行業的未來走勢。

曾響鈴,作家,資深評論人,TMT新媒體「鈴聲」創始人,[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作者,[網紅經濟學]作者之一,鈦媒體、虎嗅、i黑馬、創業邦等近60家媒體專欄作者,《商界》等多家雜誌撰稿人。2016鈦媒體十大作者單項獎獲得者。微信號:xiangling0815。


智能!智能!智能!

什麼是智能?看電視不叫智能,交互才叫。

什麼是交互?打個遊戲不叫交互,融入感才叫。

什麼是融入感?戴個頭盔的虛擬現實不叫,最多戴個眼鏡,這才有點樣。

智能電視將不作為單一智能主體出現,整個智能家居的組件將會讓家庭空間變得更有想像力。

好了,說到了智能家居了,你想想智能家居什麼樣?

也許智能電視不再以電視的形態出現,而是一塊虛擬面板,或者是一面牆,或者我們所有的牆都是!

電視就是一塊顯示板,形態隨時會變的,有趣的是裡面裝的東西,顯示的是什麼?在哪裡顯示?顯示了然後呢?

想一想這些問題,看一看科幻片。


手機,平板和電腦,三者從功能使用上來說,其實差別越來越小,但是依然是有大量的人群和家庭同時擁有這三者,究其原因,我覺得是使用場景和感官體驗的差異化造成的;而作為電視,隨著電視與前三者的功能上的相似度越來越接近,其實同樣的問題,我們有什麼原因還要擁有它和使用它?答案也同樣是使用場景與感官體驗的差異,說白了跨屏的概念肯定會在未來更加深入我們的生活,所以智能電視肯定會有它存在的價值和空間!


我往遠點瞎猜猜吧

能關聯各大視頻網站及節目,用戶可以選擇關注多個網路視頻,比如下個月會開播的某熱門電視劇、每周周末會播放的某綜藝節目、下個月會更新的某公開課之類的,然後系統會第一時間自動提示是否播放,並將提示時正在觀看的節目放入緩衝區稍後繼續播放。

能播放感興趣的節目的最高收視率時段的片段,以便用戶決定是否要加入關注列表。能羅列分類熱門節目供用戶選擇。

能以收費功能形式播放剛上映的電影,以便對電影院排片時段不滿意的用戶選擇在家觀看不需要影院效果的文藝片、劇情片。

能以推薦或接受推薦的形式,收看或建議朋友收看某節目,在親戚朋友間建立互動圈,看相同的節目便於用戶見面時交流心得。。。。。

最好還能關注淘寶旗艦店、一號店、唯品會什麼的,看看想購買的物品的視頻介紹小廣告啥的,避免實物與圖片不符、色差、實際大小之類的尷尬。


如果還把自己定位成一塊大屏幕,那智能電視是沒有未來的。

那變成什麼樣子才會有未來呢?

1、聽得懂:大腦像升級版echo,至少能當你的話嘮管家,讓客廳語音助手跟客廳里不可或缺的電視機合二為一。完全拋開遙控器,無論你想看什麼,只要你說出來,它就找得到(背後是全球無數視頻供應商的版權共享平台),而且在電視聲音開到最大的情況下,也能清晰分辨出你的語音指令,支持5米以內的遠講語音。

Google Home 或 Amazon Echo 值得買嗎?

2、看得清:應該標配攝像頭,能分辨家裡的每一個人,平時沒人的時候它就是保安,有人的時候它能自動識別出來你老婆想看什麼,忽略掉你的語音指令。平時出門前還能幫你想想時尚穿搭。

如何評價亞馬遜的家用智能攝像頭 Echo Look?

3、會學習:你每天看的視頻都會進入它的資料庫,它通過機器學習越來越了解你,直到幾天後,當攝像頭捕捉到你坐在沙發上的時候,自動播放你最近在追的網劇,或者打開你最近想看的直播。同時把你的智能空調、智能燈、智能空氣凈化器、智能加濕器都調整到剛剛好。

4、聚合體:除了隱私,把其它的一切都實現在大屏中。擁有視頻聊天、購物這樣的軟體功能;看時間、溫度、濕度、照鏡子、放音樂這樣的硬體功能;還得是幫你管理著冰箱、洗衣機、烤箱、電飯煲這些蠢家電的大管家。

總之,探討智能電視的未來,其實就是在探討當PC、手機、平板已經把我們的視線瓜分乾淨的情況下,電視要以何種理由維持它如此多年來客廳一霸的地位。因此,當智能電視擁有了以上能力的時候,它已經成了無所不能的懶癌救星,除了不會走,這不就是偽裝成電視的「機器管家」么?

是啊,不這樣還好意思叫未來趨勢么?


內容提要:目前,智能電視里雖然有些品牌做得不錯,但仍然很難有哪一家廠商,能夠做大到像手機行業中蘋果那樣,僅一家之力,改變一條產業鏈。雖然製造商這一端的市場很大,戰場也很激烈,但並不僅僅如此,智能電視的操作系統這另一個戰場也將越發的成為這一產業的核心部分,並更加重要。

把最好的軟體裝在最好的硬體里這樣的思路和模式,能不能再智能電視的市場里殺出一條血路,快速搶佔市場呢?另外,其內部的硬體和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有沒有投資和廣告市場呢?

  東方證券前段時間,出爐了一個研究報告,是關於智能電視的,其中說到,具有品牌先決優勢和技術領先的核心零配件廠商,將作為前期的關注對象。目前,智能電視里雖然有些品牌做得不錯,但仍然很難有哪一家廠商,能夠做大到像手機行業中蘋果那樣,僅一家之力,改變一條產業鏈。雖然製造商這一端的市場很大,戰場也很激烈,但並不僅僅如此,智能電視的操作系統這另一個戰場也將越發的成為這一產業的核心部分,並更加重要。

  因為現在,電視的實體實物部分,可以有專門的工業設計公司來做設計,可以外包,包括內部電路、零件和外殼等的結構設計、外觀設計等,而在系統方面,更多的智能電視內置了安卓系統,這同時也解決了交交互和UI界面的問題,當然也有廠商專門開發了自己獨有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但是問題就來了,無法通用,包括安卓系統,也一樣更加適用於手機,對於智能電視,並無法完全發揮電視的特點,有些功能方面,還有待完善。這也說明,如果能夠對智能電視的操作系統,統一的標準化,或者眾多優點的操作系統功能整合到一起,也會是一個潛在的投資點。

  比如,應有程序同樣可以作為智能電視的一個直接的投資點,如果一定要有說服力的話,那麼看看蘋果的應用商店,gooogle的play中都有著多到幾十萬種的應用可以通過購買並安裝新的應用對操作系統的功能進行擴展,而硬體的成本並沒有增加。而看看現在智能電視中的應用有哪些呢,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十個或者多則像海信智能電視那樣100多個,可以說,這一塊的發展空間是無限的,前景極其廣闊。

  而基於不同的應用,只能電視有著比手機和電腦更大的屏幕和音效,成為全家人主要的生活環境——客廳中最具優勢的位置,因此,只能電視可以進行大型的多人參與的互動遊戲,還可以進行大型的視頻會議,或者模擬的網路教學,就在體驗方面,遠不是手機和電腦所能比擬的,如果核心配件商配合軟體控制系統,開發出來語音控制系統,那麼以後只要說話就可以對智能電視進行全部功能的控制,更加去掉遙控器等附件,那麼在擴展和應用方面,就有了更加廣闊和急速發展的空間和基礎。

參考:智能電視發展趨勢分析


我的回答4點:1)技術路線與智能手機類似;2)交互手段與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更緊密;並有智能電視遙控APP等新工具 3)應用方向將圍繞高清視頻,遊戲及適合於客廳環境的APP 4)國內的發展取決於與政策環境,帶寬發展速度和與現有數字電視網路的融合;


回歸本質。電視只不過是一個大號、超清、超薄的顯示器。我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在手機上操作。打開App,在手機上點播我想看的節目,在電視上呈現。人們關心電視有多智能嗎?不,他們只在乎節目內容。所以,未來應該是一體化的家庭。每個電器既是入口,也可以是出口。


具有家電化操作特徵的大屏幕電腦一體機,同時可和移動終端進行深度互動及操控,這是由智能電視的應用場景決定的,如果沒有操控端或操控端不夠強大,僅靠遙控器會嚴重限制用戶體驗的提升,同時無數應用也無從說起,這也是智能電視相比電腦終端和其他視頻輸出方式最大的優勢所在。


智能電視的概念和形態都會發生變化。

智能體現在簡單、易用、交互。

電視體現在視頻、音效。

智能電視應該會朝兩級發展,一種集大成;一種分離互聯。

但是按照便利和簡單的趨勢,個人認為應該還是會分離為智能終端、超大的顯示器、音效非凡的耳機。他們通過無線互聯。智能終端才是智能電視的核心,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可以隨身、隨地、隨意享受視音頻、遊戲、資訊。

更多交流 請關注 互聯網傳媒運營

QQ群 386229284


2013年初,開始智能電視項目前,反覆思考和調研。發現如不確立一個觸屏時代的發展原則,就會成為另外一個ouya,就會成為傳統主機粉絲們心中,渴望而又鄙視的挑戰者。最終成為傳統主機餘暉中的謝幕之布。

所以,觸屏時代下,安卓電視產品的三原則:

1,產品的選擇和開發,一定要在保障原有觸屏產業鏈的利益下,循序漸進的推動。(既在符合用戶的觸屏習慣下,保障研發的原有框架、渠道的原有利益,循序漸進的推動整個產業鏈慢慢在智能電視端形成爆點)

2,產品的操作,一定要以觸屏操作為主,手柄、感知操作為輔。

3,產品的輸入和支付,一定要以觸屏操作為主,二維碼為輔。


我絕對認可未來的智能電視的瓶頸在於交互。

1.有一個手柄能完成智能電視所有的菜單功能

2.我們把手機當成裝了智能電視系統的微型智能電視、且該手機和離你沙發2米前的智能電視是無延時連接的。就像現在打字基本不用看鍵盤一樣,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的觸屏操作來操控智能電視的所有菜單功能。這樣會不會更加方便快捷?能不能做到這樣的一個平板遙控器。

我的思路是,與其討論智能電視該怎麼做,還不如討論智能手機怎麼映射到電視上去,而且無縫體驗。畢竟坐在沙發上低頭玩手機對頸椎不好。遙控器在手上,頭是抬著的。


我覺得從目前的技術限制來看,就是稱為大屏幕的智能設備,並把PC端和移動端的很多成功案例複製上去。

如果要有變革,需要硬體上的技術基礎出現變革,比如像谷歌眼鏡那樣,甚至鋼鐵俠的工作室那樣,才能真正改變使用的體驗。


智能實際用處並不大,機頂盒顧慮沒那麼大做的比電視好,加個系統更多的是拖累電視


推薦閱讀:

為什麼提供「盜版」網路電視服務的 Aereo 在美國的服務不涉及侵犯版權?
5000元預算55寸電視機推薦?
為何電視賣不上價?
用手機客戶端來做智能電視的觸摸遙控器,會極大提升使用體驗嗎?
如何看待YunOS 封殺直播軟體?

TAG:智能電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