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能不能直接從農民手裡購買時令水果和蔬菜?

這樣總比有中間商便宜實惠,而且節約時間。


如果說是時令水果和蔬菜的話,那麼現在中間商的效率是很高的

什麼互聯網啊,什麼配送啊,都沒有現有的靠譜。

如果你要便宜的買,不可能,你開車去買你能買多少?油錢呢?小汽車肯定划不來。如果你開的是8輪大卡買個50噸呢?

那是便宜了,但是前提條件是你的胃口比較好,三天吃完五十噸。

另外你八輪大卡不能開進市區

所以我看你還是不要運回來了,就承包一塊農田,連吃三天三夜,早上和豬搶番薯,晚上吃桃吃瓜打個猹。

實際上就大規模運輸來看,農田到集中批發市場是最優的,即便是搞什麼直接配送也必須走這個路線。

沒有中間商能夠降價的行業,往往是中間採購風險較高,末端消費不穩定的行業,比如說服裝和迭代快速的電子產品,或者說是本來利潤率就比較高的產品,例如避孕套。

因為經營風險較高,所以必須適當提高利潤率以抵消行業風險。

而整合以後由於抗風險能力增強,那麼就可以降低一部分利潤率用於預防競爭對手繼續進入市場。

所以說,水果蔬菜如果說一些本來就高價的水果,反季節水果,反而更加能從去除中間商的過程中降低價格。

但是時令的,大宗的,消費穩定的(比如土豆和西瓜),就無法從整合中間商的角度來降價了,因為本來中間的風險要麼是固有的(損耗),要麼本來就不大

這個時候跳過中間商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這麼說好了

網路平台推廉價生鮮死路一條,八輪大卡司機和挑擔子老農和批發站分分鐘將其干挺。

幾個敲鍵盤的靠一點信息優勢,在這個領域還是干不過傻大黑粗但又很精明的各色老農的,畢竟有些東西不是敲鍵盤就能出來的,你不可能靠寫代碼然後從光碟機裡面彈出個西紅柿。

你看走這條道道的生鮮配送不都挺屍了么?

所以還是學學人家崔永元,先搞反轉,再弄個受害者角色,然後開始賣東西。這樣么也許還有點活路。


便宜實惠節約時間都免了,飛過去eat local的意義在於吃個新鮮(以及不是催熟)。之前去石卷,看到漁民剛打上來的魚,買了一碟鮭魚籽,的確鮮甜,海味濃厚。大連人據說生吃海蠣子,就坐在海邊,撈上來隨敲隨吃。去年承蒙精靈特地帶菠蘿飛回來,目測是前一天全熟時收割,第二天到我手上開吃,連芯子都是甜的,不麻嘴。其實最好還是鄉下有親戚,有一塊小小的自留地,不打農藥不上化肥,養幾隻吃高粱玉米的雞。我高中畢業那個暑假回農村老家,吃到此生最好吃的玉米,甜而有谷香,口感油潤,一共就後院種了幾棵,可能一共沒有下來二十個。以及油桃若干,我大娘帶著我去樹下,挨個檢視一遍,挑一個摘下來,熟度正好,沒磕沒碰。


能,但是不在產地的話並不實惠。。
本地的話,效率還是不錯的
直接去大一點的農貿市場就行

地里熟透剛摘下來的水果
比那種早三五天摘下來發順豐
甚至小半年之前摘下來的進口水果
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桂林兩塊錢的菠蘿,四塊錢的青芒
棗莊五塊錢的蘋果,十塊錢的櫻桃
漳州五塊錢的荔枝,龍眼
在上海,翻五倍十倍都買不到


有採摘園啊。

然鵝並不便宜。


可以啊,便宜沒問題,但是別讓我包郵


我們後面再談運輸成本和損耗成本。

首先第一個問題:農民憑什麼要以批發價賣給個人客戶?

比如水果吧,如果是小果園或果農,比如一季一種果子收成一千斤以內吧,就算他按照大型批發市場的批發價出售,有賺頭嗎?所以你可以參考現在有些現摘果園或者微商團購水果(號稱產地直供),為什麼價格比市面零售還貴。
如果是大型果園,那更不用說了,能消化他多少量?可是對於與供應商議價來說,大批量採購不僅僅只是量這麼簡單,更為重要的是你的採購量是不是穩定可持續,也就是說你能否與他建立一個常年長期的採購關係?個人客戶是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就成了經銷商了。而且現在許多種植養殖戶都是提前就與採購商簽訂了合同或者由當地政府補貼牽頭的,他們的銷售渠道早在開始前就已經決定好了。

蔬菜同理。。。

現在說回運輸成本,我先舉個例子:
我省離省會300公里左右有個縣鼓勵農戶集體種植某種水果,結果到收成時市場不好,眼看大批農戶要血本無歸,上級政府號召各地支援,我們公司也重點幫扶,我們省會產業園有上萬員工,於是以低廉的價格採購了一大批水果給員工成本價內購,結果員工發現水果並沒有比外面便宜,為何??
我們經常看到新聞說某地某種作物因市場影響,低至幾毛錢一斤也無人問津,果農們只能任其爛在樹上或地里,而當時這種作物你們市場上零售價卻是這個價格的十倍以上,為何?

因為中間成本太高!

一種作物結果之後需要人工採摘、清洗、分揀、包裝、搬運上車等等,這些全是錢!
上車之後,一車水果或蔬菜算20噸吧,省內光運輸一般得5000塊錢往上,這裡分攤運費一斤多少錢了?另外到點還得卸貨、找地方庫存、分發等等,這都是錢。
至於損耗,這個我想不用說了,猜都猜得到。

最後我再舉個例子,我朋友,在我省開了個食品廠,其中有一種產品銷量較大,於是他想與大的種植戶直接大批量採購降低採購成本,而他也確實談妥了許多供貨商,代價就是存了一千萬的保證金到對方手上,為啥?因為只有這樣,對方才有底氣拒絕別的採購商。

所以,中間商不是壞人,他只是將你所看不到的風險自己承擔並且賺取一定的利潤而已,至於利潤率合不合理,請放心,有的是他的競爭對手替你去操心。


只要不出類似「對滴滴打的車輛規定和牌照限制」那種妖蛾子政策法規搗亂,完全可以讓進城的農民工們把城裡那麼多的平頂利用起來,種菜種水果:夏天降低城市熱島效應,降低頂樓居民的室內溫度,就地產銷絕對新鮮,省去運輸保存等諸多環節,而且以同等的產量,菜農收入遠高於農村種菜收入。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如果能夠讓農民和互聯網合併到一起,那麼對於農民伯伯和消費者都是有很大好處的,比如:免去了中間商差價,水果將會更便宜,免去中間商水果的速度將會更快到達,讓水果從果園到舌尖只是一個快遞的距離。


可以,我家就有果園,蘋果和桃。桃已經賣完了, 馬上成熟了,這是已經成熟的,只有一棵樹,早上剛摘的

我剛吃了一個,酸甜的特別好吃,你有沒有流口水呢

因為是自己家種的,都是現摘的,而且不會打蠟,去年從我這買的都是圖個新鮮,吃的放心。市場是貴不說還不新鮮(沒有偏見,只是親眼見過)


那你最好是找到農戶家中,這樣比較方便


除非你家隔壁就是種菜的,否則無論是時間上還是經濟上都不合算。一般來講,注意是一般來講,你在樓下小區的蔬菜零售點買到的菜價格是批發商從農民那裡收購價格的2倍左右。這一倍的差價要包括批發到零售的運費、人力成本,還有不少於10%的損耗(蔬菜容易腐爛,特別是被壓在下面的部分),運輸、質檢人都給你做了,這點錢說實話不多(基本上都是1塊多2塊多收購然後買你3、5塊錢)。

時間上看,現在基本都是城市附近就近供應蔬菜了,上農、杭州勾庄這些大批發市場都是半夜進貨,凌晨出貨,到上午剛摘下來不到12個小時的蔬菜就能在你家旁邊的蔬菜店裡看到了。你要去自己買的話,要先去找種番茄的買番茄,找種綠葉菜的買綠葉菜,整個算下來還真不一定比這個快。


如果農民擁有幾十億,可以完整的構築所有環節,並保證品質和效率。

像奶企一樣運作。


如果你直接開車去鄉下買,可以,你得保證去山東買蔥的價格比汽油低,如果是鄉下的西瓜集中到城市中,你得提醒瓜農小心秤砣


如果你離產地很近,比如郊區就有農田,那麼就會有農民帶著農產品來市區賣的。如果離產地很遠,就不要這樣買了。首先,肯定不是農民在賣,跨市賣菜物流成本如果是外行做真的很高,中間商這方面做的很好很順手。
我們這裡有中間商從地里收完農產品直接拉到市場零售的,便宜到爆炸。


有人這麼玩的啊,那個叫什麼美菜,跳過中間商直接從農戶或者半成品生產商收貨,轉手供給飯店啥的,不過倉儲物流壓力超大,不知道這公司還在不了


買回來默默地做了農殘快篩。。。。


我們縣還有這種從鄉下挑擔過來的

價錢不談。節約時間從何說起。


這個是不是比較難實行?我家裡就種菜。賣給販子的話,他們把價壓得很低。本來這值兩塊錢一斤的,他們就給八毛錢我們辛辛苦苦,起早貪黑掙不到什麼錢。而且沒有時間去賣。就只能賣給販子。


推薦閱讀:

農業眾籌如何快速讓大家都參與其中呢?
2017秋玉米的價格怎麼樣?
柿餅上面的"白霜"是什麼?
不能吃反季食物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TAG: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