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新的上古漢語擬音不再認為上古漢語存在聲調?

為什麼最新的上古漢語擬音不再認為上古漢語存在聲調?


謝邀。

最簡單的說法是:研究者發現用喉塞音 /*-?/、噝音 /*-s/ 解釋上聲、去聲更方便,於是根據剃刀原理把聲調剃掉了。

不過,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從目前通行的構擬上來說,上聲、去聲幾乎與 /*-?/ /*-s/ 一一對應。從原則上來講,既可以視聲調為主、/*-?/ /*-s/ 為從,然後用剃刀原理剃掉 /*-?/ /*-s/,也可以視 /*-?/ /*-s/ 為主、聲調為從,然後根據剃刀原理剃掉聲調。學界之所以選擇後者而非前者,難道是因為有重視 /*-?/ /*-s/ 而輕視聲調的習慣么?很遺憾,並沒有。例如,在現代北京音系中,上聲大體來說仍帶有 /?/ 成分,但學界一般都會堅決地認為聲調是主,而把 /?/ 剃掉。

當然,我們可能會說,/?/ 響度太弱,與聲調相比可能不那麼明顯,而 /s/ 是個強音,誰都會覺得它一定會比聲調明顯。不過,/*-s/ 說本來也有一個問題:一般所說的「上古漢語」指的是諧聲、《詩經》時期的漢語,而這個時候 /*-s/ 的具體地位是存疑的。從詩經用韻來看,收喉韻部(包括?(k), u(k), a(k), o(k), iu(k), au(k), eu(k))上聲、去聲、入聲與次入聲偶爾通押(收舌各部則不然),去聲與次入聲甚至完全混用(統計結果)。如果僅用 /*-?/、/*-s/(可能還有 /*-?s/)、/*-k/ 與 /*-ks/ 解釋上聲、去聲入聲與次入聲顯然是不合適的。一般認為,至少在《詩經》時期,收喉各部的 /*-s/ 與 /*-ks/ 已經合流為 CC/*-h/(CC指「古典漢語」即戰國時期的音系)——這也就意味著,至少在《詩經》時期,/*-s/ 並不是去聲的唯一標識。

/*-ts/ 與 /*-ps/ 的演化甚至還要更明顯一些,《詩經》時期里 /*-ps/ 已經基本不與 /*-p/ 押韻,而與 /*-ts/ 混用。一般認為 /*-ps/ 與 /*-ts/ 此時早已合流為某個別的音,為了方便後文將其暫時記為 CC/*-s/。從同源詞考察來看,這個合流很可能早至諧聲時期就已發生,導致不少構詞上與 /*-p/ 相關的字被劃入 /*-t/ 諧聲系中。

那麼,具體如何合流?/*-ps/ /*-ts/ 的構擬暗示裡面的 /*-p/ 與 /*-t/ 必然會有除阻階段,不會是現在粵語入聲的那種唯閉音,因此它們的初始聽感肯定會有所差距。

第一種可能:/*-ps/ /*-ts/ 直接合流為 /*-s/(最常見的說法)。這個假設自然產生兩個問題:首先,演化後的 /*-s/ 明顯會與收喉各部「原有」的去聲標記 /*-s/ 撞車。為此我們只好假設去聲標記 /*-s/ 此時已經、至少正在轉變為 /*-h/。其次,為何 /*-ps/ /*-ts/ 脫掉了塞音但 /*-ks/ 沒有?一個合理的看法是,/*-ks/ 大概也同步脫去了塞音變為 /*-x/,或者直接變為 /*-h/ 與收喉去聲合流。

第二種可能:/*-ps/ /*-ts/ 合流為 /*-ts/(類似於斯塔羅斯京的說法)。總體來講,這個變化有點奇怪但也可以理解。與第一種可能類似,仍然需要解釋 /*-ks/ 為何沒有與之合流。這個方案倒是避免了與原有的去聲標記 /*-s/ 直接撞車,但問題基本上還在:既要接受 /*-ts/ 不遲於西漢進一步變為 /*-s/ 的必然結果,又要在此基礎上讓 /*-s/ 拋開 /*-ts/ 反而跑去與 /*-x/ 之類的東西合流,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合理的做法顯然是假設 /*-ks/ 與 /*-s/ 同時合流為 /*-h/(斯塔羅斯京就是這麼構擬的)。

第三種可能:/*-s/ 很早就變成了 /*-h/,使得 /*-s/ /*-ks/ /*-ps/ /*-ts/ 分別變成 /*-h/ /*-kh/ /*-ph/ /*-th/,繼而擦音化為 /*-h/ /*-x/ /*-?/ /*-θ/,然後進一步弱化,前兩者合併為 /*-h/,後兩者經過 /*-f/ /*-θ/ 合併為 /*-s/——當然,這個 /*-s/ 大概不是一個尖銳的 hissing sound(普通話或者英語的 /s/),而是一個模糊的 hushing sound(粵語的 /s~?/),不過國際音標並不太區分這兩個東西也就只能標成 /*-s/(其實本文中提到的所有 /*-s/ 大概都是 hushing sound)。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上古去聲標記即使能寫為 /*-s/,也應該在不遲於諧聲時期前段脫去噝音成分變成 /*-h/。而總體來說 /*-h/ 也是一個響度不高的音素,即使把它實現為 /*-x/ 也還是響度不高。這就意味著,為了增大聽感上的區別,聲調很可能已經產生,而且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附帶一提,我個人覺得母音長短區別也可能起著補充作用,鑒於我在解釋三等-非三等對立時,比起鄭張、斯塔羅斯京等人以長短音模型更傾向於羅傑瑞、白一平的咽音化模型。)

即便假設詩經時期去聲主要以 /*-h/ 標記,漢代以後各種譯音中所暗示 /*-s/ 其實也很好解釋:大部分是源自 /*-ps/ /*-ts/ 的 CC/*-s/,小部分是前母音(比如 /i/ /e/)與 /*-h/ 的共同結果——緊鄰 /i/ /e/ 的 /h/ 或 /x/ 自動實現為 /?/ 的規律司空見慣,而用 /?/ 來對譯 /?/ /?/ /s/ 顯然也無甚不可。事實上,不遲於東晉時期,上述 /?/ 就與 CC/*-s/ 再次合流為中古 /i(去聲)/。

回到原題,在上古漢語擬音中,學界之所以選擇剃掉聲調而非剃掉 /*-?/ /*-h/(再寫成 /*-s/ 顯然已經不大妥當了),既不是因為習慣,也不是因為 /*-?/ /*-h/ 響度很高必然起著主要辨識作用,僅僅是因為作此假設之後,討論各種東西都會比較方便。

比如,請想像一下如果把上文的 /*-?/ /*-h/ CC/*-s/ 全部替換為 (上聲) (去聲) CC/*-s/(去聲) 行文會亂成什麼樣子。

至於上古漢語究竟是否存在聲調——什麼程度才算「存在聲調」呢?


謝邀。

「聲調」這個概念,我覺得還是要看 -s

因為平聲、入聲都只是個高低問題,上聲的 -? 音位又太微妙

從現存的東亞語言來說,不管是漢藏,苗瑤,壯泰,孟高棉,還是南島,

-s 和 去聲 幾乎是沒有共存的,有去聲的語言,-s都不見了

雖然歷史上應該是存在某種冗餘的過渡階段,但我覺得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畢竟在現實中也找不到這樣的活例

而上古漢語的 -s 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上古漢語沒有東亞意義上的聲調


綜合洛語「平降升」和粵語「降昇平」兩種調值模式,我暫且推測上古漢語是平聲緩降調、上聲急降調、去聲長平調、入聲短平調!可以用百度隨便搜一個單音節英語單詞,百度翻譯上的英音和美音就正好分別是我所謂的緩降調和急降調~~


說個題外話…

咱看看藏語…哪裡的我忘了,好像是拉薩話,拼寫上有s尾的音節都是仄聲,這是不是有點像上古漢語去聲來自s的理論?可是仔細看看,念仄聲的還包括其他塞音結尾的音節,而且s尾對之前的母音有跟d尾一樣的影響。所以其實s是先像韓語一樣變成了t?


推薦閱讀:

漢語為什麼有這麼多量詞?
「二、兒、而」的讀音是如何從日母變成官話這種翹舌音的?
普通話中同樣聲調的字在方言中也是同樣的聲調嗎?何以如此?
漢語中有哪些詞是從法語音譯過來的?
當你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知道了它的普通話發音,是如何準確的轉化成方言的發音的?

TAG:漢語 | 聲調 | 上古漢語 | 歷史語言學 | 擬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