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品牌級別高低和其服務員態度往往成反比,在奢侈品店工作的售貨員後來都怎麼樣了?
幾天不來多了這麼多回答,人氣見漲不錯呀。
看了看回答,答主都不大像常逛商店的啊(我該向你們學習),也可能是我描述不夠清楚,這裡品牌指服飾箱包類。
說一個城市只能在一個倉庫拿貨的這不對景,因為我說的是服務員,又不是拿貨的老闆。這個服務員不好,我大可去別家,或者試過後去官網訂。
歸因於奢侈品非必需愛買不買的觀點我也不贊同。說奢侈,玉石珠寶算吧,手錶也算吧,但不管賣卡地亞蒂凡尼還是翡翠和田玉的都從沒讓我聯想到任何態度問題。而且我去過的好多地方卡地亞店裡的導購都好會聊天呀(專門培訓的嗎這是?)。。。
這些高消費產品裡面,我個人的感覺,以及部分身邊人的同感都是,箱包和化妝品算重災區,最容易碰上類似機關事業單位辦事員的那種感覺。當然也不全都這樣。比如國內大城市就比小城市要好。而我在日本和美國的商場則完全沒碰到過這種問題,態度都好好。
大部分回答,只注重解釋或反駁為什麼態度和高低成反比,而沒有回答後一個,也是我更想知道的問題:這些人最後都是什麼歸宿,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至於那些明示暗示我是不是吃虧了受氣了要我反思自己的,我表示呵呵。
----------------------------下為原描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不止一次感覺一個商場內品牌級別的高低和銷售它的服務員態度是成反比的。越是大牌的售貨員里越容易出現那種選擇性高冷型——以為你沒錢時愛搭不理,以為你有錢則有說有笑那種。除了更加年輕形象好之外,他們的業務能力真的比銷售別的品牌的同行好嗎?他們一般會步入什麼樣的階層和生活?
謝邀。
1,奢侈品這個東西是非必需品。
要買的不會因為態度惡劣而不買。 像省會城市無非也就1,2家店,愛買不買。
也就是說我態度好不好你要買的人,你都要買。因為奢侈品免去了銷售和認知的過程。
所以,只要不是意向客戶,沒必要在他身上浪費時間。
如今這個時代也是一樣,非意向客戶。不要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迅速篩選。時間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
我在十個非意向客戶身上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用在服務一個具備購買能力的客人身上。
這無可厚非。問題出在,為什麼他會覺得你買不起。 思考這個問題。
越小的牌子越需要銷售。那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當然這是我的思維。
2,由於小牌子的態度太好了。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3,部分導購就是一屌絲,突然在這個職位上,自我催眠。覺得自己是上等人了。
4,被某些客人或者乾爹慣的。
至於你說他們銷售能力如何 不得而知。但是起點高平台高,必然好。
因為你賣房子和你賣一個小牌子包 銷售成本是一樣的。
無非是時間跨度不一樣而已。
你賣一套房子賺的錢你要賣多少包才能賺到?
至於他們階層。 必然是賣奢侈品的階層提高的可能性比較大。
接觸的客戶群就不一樣。
還是那句話,想賺一百萬就和能賺一百萬的人在一起玩。
首先,和品牌自身的歷史、文化很有關係,如果是很有地位、很有底蘊的品牌,一定是可以體現在店員的培訓與態度上的。其次,和地區文化真的也有關係。舉個例子,我在台灣旅遊的時候,穿著人字拖手裡拿著杯奶茶,背著輕奢,隨便晃進了一家商場的LV,當時我並沒有特別想要的包,只是想買一款白棋盤花紋的包。然後櫃姐知道後讓我坐在櫃檯那邊態度很好地說「麻煩您稍等我五分鐘哦」。然後就找了個男櫃員一起把店裡有的所有白棋盤的包(大的小的錢包錢夾)都拿了出來,加起來8.9個。但是沒有特別看中的款式並且適合我的,就走了。
前兩個禮拜,在上海YSL專櫃,我有特別想買的包,可是櫃姐的態度惡劣。先是抨擊我要看包的顏色就去官網看,不要看人家的曬包圖;接著瞟了一眼我那天背的Fendi包,並說她一眼就看出是兩年前的款(言下之意);並且全程態度嬌貴+聲音大且僵硬+優越感十足。
從此對YSL一切產品再無好感。我覺得奢侈品店的店員是那種很會看你需求的啊,你想自己隨便逛逛就離你好幾米。一旦你想試穿試用什麼的就過來幫你弄,不會過分熱情但是態度很溫和人,讓人感覺比較舒服。
屈臣氏那種太熱情的實在是煩。
作為一個曾在LVMH 某品牌工作的人,目前正在待業,首先,入職高級的品牌,對於自己是種莫大的肯定,其次,越高級的品牌就越會帶給你虛榮感,無論職位高低,哪怕只是一個整天服務於顧客的SA ,你也覺得自己萬丈光芒,對於公司有種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奢侈品行業工作過
首先,如何定義越高的品牌服務越不好。我所在的奢侈品大約在一線二線之間,曾逛過所有頂級的奢侈品牌,反而覺得無論從顧客角度來說還是專業角度,頂級品牌的服務大多很好。
需要理解一點的是,服務好不完全等同於熱情,奢侈品的服務是不同於屈臣氏這一類的服務。我個人的理解是,由於奢侈品的顧客對於奢侈品有一定的理解的顧客,所以很多顧客並不需要銷售強硬式的推銷,而是服務為主,所以很多銷售會給到顧客很大的自主空間,而不是很多問題煩顧客。另外,也有一些銷售可能確實存在挑客的行為或者服務不是很好。這種個體行為其實在所有品牌都存在。
所以,樓主的觀點從我的角度來說不能認同,也許多加一些例子我能明白樓主具體想表達的內容。我猜測可能還有個原因是,這種選擇性的服務態度會讓真正有錢消費的顧客獲得一種滿足和優越感_(:з」∠)_
有一次在一家快時尚品牌店試衣服,聽見兩個售貨員在試衣間門口說話。
一個售貨員問誰試這麼多衣服。另一個售貨員答有錢試沒錢買的唄。
當時我就震驚了,出去之後不敢再試了,結賬就走了。還有一次是在快時尚品牌店試衣服,本來只想要件大衣,結果兩個售貨員圍著我轉,給我拿了兩身,我說不要,他們說你這小女孩真沒有眼光。最後基本是被脅迫著買了一身。還認為這些售貨員服務好嗎?我寧願選擇高冷型服務員,可惜沒錢買奢侈品。任何事情都是恰到好處的好,過和不及都會給人帶來不舒適感,過分熱情會給人帶來壓力,過分高冷讓人覺得被忽略。個人覺得奢侈品店員不靠提成…而且也和企業文化有關吧…
看到不像買東西的就不管她 當然只是個別人 基本還是很禮貌的也不會過分熱情
愛馬仕檔的買不起,我所在的城市也沒有,大概只晃悠過一次?本地的奢侈品店,偶爾會去逛逛看看,感覺都蠻熱情的,那種比較舒服的熱情。穿個人字拖懶的化妝素顏跑進去挑挑撿撿試試穿穿也有過,還沒經歷過冷臉。都是蠻舒適的招待。話說現在奢侈品店裡的男銷售越來越來多,長的那叫一個白嫩,一口一個姐的叫我一個小屁孩,還拿各種包給我試。。。我簡直腿軟。。。。
有次在外地逛到普拉X店,有位鼻樑整到真人版"阿凡達"的導購,在我提出試背的時候,面露不悅之色。。。。可能是我一身的淘寶貨,也可能是她臉僵了。。。。
我覺得奢侈品店裡的導購,其實整體的素質會比較高,可能平常逛的人也沒那麼多,大多數的時候,都能提供一個比較舒適的距離的推薦跟交流。相反有時候去人字拖淘寶貨素顏去看化妝品的時候櫃姐對我態度冷淡的比較多,不買一兩支口紅態度完全熱不起來。。。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首先弄清楚,銷售的目的都是為了達成這筆生意。那麼他們的態度不夠好,就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銷售人員太忙了,就像醫院值夜班遇到很多就診病人的護士,工作量太大造成她們沒有很多的耐心去解釋,去熱心服務每一個病人。這種情況的銷售服務態度一般都是行雲流水的。第二種:如果銷售不忙的時候,他們的態度不好,說明他們不看好這一單生意會成交。銷售人員每天都面對無數的客戶,所以越是高端奢侈品牌的銷售,他們接待遇到的不成功單數比例就會相應上升。時間長了,他們可能通過簡單的交談甚至是眼神就能基本判斷出這個顧客是不是真正來消費的。如果他們感覺這單的成功率很低,那他們可能就會本能下意識地降低他們的服務態度。
所以說,您寫這個問題,主要還是想指責奢侈品牌的店員培訓,不能做到每個人都熱心服務對吧,這個問題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想要提高品牌競爭力,他們有理由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對於消費者呢,我建議多換位思考一下就好了,畢竟買東西嘛,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一個城市一個代理,某一個城市無論多少個店面,老闆卻就一個!除非你不買,如果買,無論你在哪家買?都是在一個庫里拿貨。
推薦閱讀:
※像百達翡麗20w左右的表真的有什麼升值空間么?
※在奢侈品公司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學生黨剛剛開始做代購,該如何尋找客源?
※有哪些陀飛輪名表?
※怎麼選購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