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吃豬肉?而且清朝時期的皇帝和八旗子弟也很喜歡吃豬肉。

發現身邊的滿族人都特別喜歡吃豬肉,而且到滿族家庭,都會做一些有滿族特色的菜肴,這些菜品一般都以豬肉為主要肉食材料。而且清朝時期的皇帝和八旗子弟也很喜歡吃豬肉。


插一句別的話。

蒙古民族文化里有「五畜」之說,它們分別是:

從天空而來的馬

從火中而來的駱駝

從水中而來的牛

從雲中而來的綿羊

從岩石而來的山羊。

這裡面沒有雞鴨鵝,也沒有狗,甚至沒有豬。

在我接觸里,許多中西部的蒙古人是不太習慣吃豬肉(只有些靠近林地的牧區會有個別養豬的牧民,他們現在飼養一種跟山上野公豬自由配種的家豬,但這也只是他們家產裡面很不重要的一個家畜品種),一是豬這個動物在牧區飼養起來的成本更高,第二,大概也是那裡的牛羊肉更好吃,所以那裡的蒙古人一般不會把豬肉作為第一選擇。

但是唯獨在內蒙古東部,尤其是興安盟和通遼的農業蒙區,那裡的蒙古人不僅相對更能接受豬肉,而且也更擅長處理和烹飪豬肉。在這裡,豬肉的烹飪方法,主要跟東北的滿族式(至於啥是滿族式的?非東北人來一趟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山溝里吃一次農家樂就知道了)烹飪方法十分接近,菜肴的品種也較為一致。一般來說我拒絕承認東四盟為東北的一部分,但是也不否認這個地區的文化很特殊,既不與東北完全保持一致,但也跟內蒙古中西部差異巨大,單就菜肴而言,它明顯地處於蒙古、滿洲、俄羅斯、布里亞特、山西和山東這幾大民族與民系之間的文化過渡地帶,其中,滿族飲食文化是最重要的外來飲食文化輸出來源,而它最大的「輸出品」就是對豬肉的烹飪技術。

我曾因工作關係,跟我們系裡一些來自內蒙古東部(比如庫倫旗、科左後旗等)的師友同租一室,跟著他們吃了一個月的蒙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是,我們不光吃牛羊肉,也吃農家豬肉,負責做飯的老師,用蒙古族分解動物的手法,僅憑一把不起眼的小餐刀(比水果刀還小,大小跟鉛筆刀差不多),就把半隻豬的肉肢解地整整齊齊。我曾跟著學過如何解羊,但是這種解豬的細膩刀法,我真是嘆為觀止而望洋興嘆(主要也是生豬肉實在太臭了)。另一個難忘的印象是,蒙古人早餐習慣喝奶茶和肉粥,這一點似乎東西部蒙古族是比較一致的,但是按我現在

接觸的來看,內蒙古東部的蒙古族不會拒絕用豬排骨做肉粥,這恐怕在內蒙古中西部的蒙區是很難被認同的,畢竟味道「不對」嘛。

其實滿族對內蒙古東部的影響還有許多,但飲食可能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種影響。不過值得思考的是,這種影響不太可能是直接地影響,也許是經過了漢族的轉手——漢族的農耕文明以各種途徑傳到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帶,並讓蒙古人開始大面積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使養豬成的成本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而豬也以它的生理循環,使農業在農牧過渡帶變得可以持續。總而言之,人地關係、天人關係的變遷,也改變了此地的蒙古人的胃口,這就好比愛馬如愛友的蒙古人原則上忌諱吃馬肉,但由於馬肉熱量極高,甚至能讓吃的人流鼻血,因而是游牧於酷寒地區的部分蒙古國牧民的肉食來源之一。

至於蒙古人跟誰學的滿族式豬肉烹飪手法,這個沒見過有人明確說過。一般來說,只要是記憶鏈條足夠穩定,蒙古人從來不會將外來的烹飪工藝據為己有,例如吃柳蒿芽,呼倫貝爾的蒙古人就明確地對外人介紹,這是跟達斡爾族學習的。在我的直覺里,底層的內蒙古東部蒙古人,或許是跟在飲食上已經被高度滿洲化的早期東北漢族移民學會了如何烹飪豬肉。只是,由於當地蒙古人很早就完成了對這種技術的消化和改良,因而在時過境遷之後,忽略掉了這個技術的來源。

這就好比,東部蒙古人聲稱卜留克是俄羅斯人傳來的鹹菜,但其實它是一種原產自北歐的鹹菜。再比如我們一般認為是俄羅斯食品的哈爾濱紅腸,其製作工藝其實是立陶宛的風格。

最後一點,現在想想蒙古人與豬肉的結緣歷史,最讓我好奇的問題是:蒙古人是如何殺豬的。

蒙古人殺羊,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捏心管,殺牛則是用長釘切斷牛額頭的中樞神經,其初衷是,牧民與這些家畜有很深的感情,殺他們時會採取最能減輕動物痛苦的方式,在庫倫旗等佛教文化傳統濃郁的地區,蒙古人宰殺家畜時還會為它們超度,幫助它們來事轉世成人。蒙古人甚至不忍心敲斷和破壞羊的骨頭(也不高興看到周圍人這麼做)。現在讓我好奇的是,對家畜普遍充滿柔軟的愛心的蒙古人,在處理豬時,是否也會有這種與生俱來的脈脈溫情?

最後是傳教時間:

yargiyan taizu-i jaqi jilangga gosingga gebu deri, bi siden gisun be tuqiburengge,

bisirele jaka mafari waka, imata yargiyan taizu bihei bi sembime,

bi kemuni siden gisun be tuqiburengge,

biyou ge(yargiyan taizu inde elhe wasikini,) oqi yargiyan taizu-i elqin inu seme tuqibuhebi,,


動物油脂過去在北方是很重要的物資。因為冬季漫長、乾冷,所以長期在戶外的話,皮膚非常容易皴裂。東北處於高緯度,冬季更長,問題會更嚴重。這時就需要在裸露皮膚上塗抹動物油脂。從產油角度,豬比牛羊好得多。即便現在北方人冬天也得在臉上、手上抹雪花膏、保濕軟膏。如果新疆沒有信教,蒙古沒那麼多草原,估計他們也會很喜歡養豬。

《後漢書 東夷列傳 挹婁》——挹婁,古肅慎之國也。……處于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

挹婁是滿族祖先族名。


以前覺得西方人喜歡牛肉,新疆中亞人喜歡羊肉,中國人喜歡豬肉也主要是因為漢族。

如今到了河北,發現原來東北才是吃豬肉集大成的地方,殺豬菜真是神一般的存在,這的福建人都聽說過,看到他提起殺豬菜的表情,好像是因為名字太豪爽粗獷,有點兒「這需要加兒話音,手動迷之微笑」不敢嘗試。。而河北當地的飲食似乎受回民影響,吃醬牛肉鹵煮雞更普遍些。「不得不承認漢地的很多大中城市的飲食文化都受到回民影響,而在東北,可能是因為樂意吃豬的原因,飲食受回民影響很小」

東北和滿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東北喜歡吃豬肉就源於滿族的傳統,滿族養豬吃豬的歷史悠久。通古斯為雅庫特人的突厥語借詞,意為「豬」。可能指勿吉和靺鞨善於養豬。東北自古是苦寒之地,自商周至清中期,東北的主體都是通古斯人,而滿族佔了通古斯人很大的比重,商周時稱肅慎,漢晉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宋元明時稱女真,清朝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洲。滿族是簡稱。漢族只佔遼寧一帶,因為往北太冷種不了地,而滿族是漁獵民族不需要種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牲口,新疆乾旱養駱駝,內蒙草多樹少養馬牛羊,東北冷,豬脂肪厚,扛凍。。

寒冷的東北,形成了東北菜火大油大鹽大盤大的特點。

東北菜裡面的硬菜幾乎都是豬身上的。。

溜肝尖,溜腰花,鍋包肉,溜肉段,烀豬爪子,扒肘子,豬肉燉粉條,排骨燉豆角,酸菜大骨,血腸白肉火鍋,蔥爆拆骨肉,尖椒護心肉,尖椒溜肥腸,醬骨,豬皮凍,豬頭肉拍黃瓜,冷盤都往裡擱肉絲,燒烤都有豬肉串,還有神奇的苦腸蘸蒜醬。。

小時候吃過高粱米飯拌葷油,確實是嘎嘎的香。

看看東北一片民族和諧的景象

內蒙東四盟某地「內蒙東四盟屬於東北」也可能是蒙族自治縣

黑龍江省鶴崗市向陽區 @李北方 謝補圖


「通古斯」一詞出現於近代,其含義有「蓄豬之民」和「東方的人」之說。

通古斯人善養豬並喜食其肉,所以雅庫特人稱其為「通古斯」,其意義是「善於養豬的民族」。通古斯雖然是民族學人類學術語,並非民族稱呼,

但是滿洲民族作為所謂通古斯人最大的分支,的確自古以來就有養豬、食用豬肉的傳統,豬在滿族文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後漢書·挹婁傳》記載:「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

《晉書·東夷傳》記載:「(肅慎人)多畜豬,食其肉,衣其皮。」

《魏書》《北史》中「勿吉人」主要蓄養豬。

唐代黑水靺羯則主要以放豬為生。

乾隆年間成書《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中也規定滿族以豬為牲,這是滿族文化的重要特色。

視頻封面滿族的信仰 坤寧宮薩滿祭祀 - 騰訊視頻視頻

清代皇帝在北京坤寧宮的對天神和祖先的薩滿祭祀,有過年大祭、春秋祭、四季祭、月祭和日祭(朝祭、夕祭),一年天天都有祭祀。平常每天朝祭用豬2頭,年祭一次用39頭豬,一年共用豬1000餘頭《內務府奏銷檔》。

在滿族的飲食中白肉血腸、殺豬菜是遠近聞名的,那麼滿族諺語也有:「酒菜滿桌,不如油梭。酒席滿堂,不如血腸。」

滿洲特色飲食「豬油拌黃米飯,撐死大肚漢」 ,對於滿族人來說也是家喻戶曉。

滿族人認為吃豬肉是神的恩與。

清代《寧古塔紀略》一書記載「凡大小人家,庭前立木一根,以此為神,逢喜慶疾病則還願,擇大豬,不與人爭價,宰割列於其下,請善誦者名義馬向之念誦,家主跪拜畢,用零星腸肉懸於木杆頭,將豬肉頭足肝腸收拾極凈,大腸以血灌滿,一鍋煮熟,請親友列炕上,炕上不用桌,鋪設油單,一人一盤,自用小刀片食,不留余,不送人。」


好養,長得快,肉多,好吃。

再說點,全世界的肉類主要是豬牛羊雞四種。

滿族人過去主要生活在長白山(建州),大興安嶺(海西),外興安嶺(東海)等山地地帶。不具備大規模的養牛羊的條件,尤其是牛。但羊肉尤其是山羊肉也是滿族菜里重要組成。

其次,在清末以前,和漢地不同,東北土地肥沃,災害少,往往有餘糧及剩菜,只有豬能吃。

最後,雞最大的缺點是一年就能長10斤肉,和豬比需要的地方還大。通常人家一年兩頭豬可以長500斤肉,而相同大小的地方只能養10隻雞,不到100斤。所以主要是為了提供雞蛋存在。


老家沒有牧場放養牛羊,狗肉又不能吃,除了吃豬肉還能吃什麼?


《晉書》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東濱大海,西接寇漫汗國,北極弱水。其土界廣袤數千里,居深山窮谷,其路險阻,車馬不通。夏則巢居,冬則穴處。父子世為君長。無文墨,以言語為約。有馬不乘,但以為財產而已。無牛羊,多畜豬,食其肉,衣其皮,績毛以為布。

《三國志》 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極。其土地多山險。其人形似夫餘,言語不與夫餘、句麗同。有五穀、牛、馬、麻布。人多勇力。無大君長,邑落各有大人。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為好。土氣寒,劇於夫餘。其俗好養豬,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隱其前後,以蔽形體。其人不絜,作溷在中央,人圍其表居。

《後漢書》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余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土地多山險。人形似夫余,而言語各異。有五穀、麻布,出赤玉、好貂。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處于山林之閑,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其人臭穢不潔,作廁於中,圜之而居。

《隋書》自拂涅以東,矢皆石鏃,即古之肅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渠帥曰大莫弗瞞咄,東夷中為強國。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殺。地卑濕,築土如堤,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相與偶耕,土多粟麥穄。水氣咸,生鹽於木皮之上。其畜多豬。嚼米為酒,飲之亦醉。婦人服布,男子衣豬狗皮。

可以看出滿族這一系的民族自古以來就養豬吃豬肉披豬皮甚至還往身上塗豬油…


謝邀。滿洲人及其祖先女真人一開始都是東北漁獵民族(其實後來也有規模化的農業了)。而東北漁獵民族由於其特殊的自然環境,經濟結構,文化傳統,豬一直是其最常見的家畜之一。另外,有些考古學家認為,東北漁獵民族有可能是最早馴化豬為家畜的人群之一。在古代東北地區,由於種種原因,通古斯系的各民族並沒有像其近鄰蒙古語系民族那樣發現為(典型的)游牧民族。在他們漁獵經濟結構中,家畜里的豬無疑是產值最高的蛋白質來源。因此早在三代文獻記載中就有肅慎人「好養豕」。


因為豬肉最好吃啊


因為我們不清真啊


謝邀。

很慚愧,滿洲習俗為什麼有吃豬肉這條,其實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是特別上心習俗這方面。

我談不上喜不喜歡吃。在我眼裡,雞鴨魚豬牛羊兔,我都不挑。

不過呢,就不喜吃豬肉這事,在某場合被很多人教育過。

我不吃,那我就不是滿人後代了么?

血統決定的先天,和後天的民族認同感,和喜歡吃什麼肉有啥子關係???

習俗這玩意,要是硬生生的變成硬性要求。不吃就不是,這和隔壁某教原教旨主義有啥區別?

不守習俗,非我族類么?

┑( ̄Д  ̄)┍

PS.現代滿族人大概有不止一半(好像是約70%)都是漢軍旗中漢人的後代,所以提「滿族人」喜好豬肉這事兒吧..............微笑


因為我們,不清真啊!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也是一個滿族人,回答下這個問題,其實滿族人哪裡有特別愛吃豬肉的一說,只是因為家家戶戶養豬,而且豬肉不貴,還很香才吃的,而且東北的殺豬菜真的特別好吃啊,我感覺說白了還是好吃才吃的哈哈哈哈


不只是滿族,中華民族歷史上養豬是小農家庭主要的投資手段,「家」這個字,寶蓋下面的豕就是豬的意思。

論語裡面陽貨第十七開篇「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豚也是小豬的意思。孔子的弟子曾子也通過殺豬教育孩子要守信用,更是流芳百世。

說到底還是因為豬肉經過數千年的烹飪技術更新後,真的是很好吃!圖就不放了


北方高士晶瑩雪,不補蛋白面肌瘦,愛肉愛貂乃本性,百年間來傳江南。


女真有養豬的傳統


因為滿族人養豬,從後漢書到晉書、魏書、新唐書、三朝北盟會編、金史,再到努爾哈赤給扎魯特部的書信,都提到養豬種地穿獸皮,養豬不養羊,自己下個電子版搜關鍵詞


問這問題的是金標吧……


為什麼標榜滿族人???其他民族的就不吃豬肉了嗎???

吃不吃豬肉是地域問題和少數幾個民族的問題,除了西北西南,大多數地區還是吃豬肉的啊,明朝皇帝、唐朝皇帝、三國、再往前,也多數是吃豬肉的吧?(元朝我說不準),為什麼要把清朝拿出來?


推薦閱讀:

中央提出「2030 年全面復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的計劃可行嗎?
為什麼東北人喜歡大嗓門說話?
東北人真的很豪爽嗎?
找個東北爺們做男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正宗東北人如何練就一口標準一甲普通話?

TAG:東北 | 飲食習慣 | 滿族 | 通古斯 | 女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