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千年的歷史如何進行分期?

對國史不是很了解。想知道中國這幾千年的歷史是如何劃分時期的?

類似於歐洲的古典時代,晚期古典,中世紀,近代早期,近代,現代這樣的分類在中國歷史學上有一個主流的看法嗎?


剛下火車,累得要死……我休息一下,明天簡單聊一下這個問題。

填坑的分割線——————————————————————————————————————————————————————————————————————————————————————————————

不好意思啊!這幾天一直忙著審稿!《戰爭事典020》是個紀念刊,有許多不錯的文章,《戰爭事典021》要上一篇岳飛的文章,質量很棒噠噠。所以超級忙!一直忙到現在也沒鬆氣。

我主要興趣在軍事歷史方面,所以制度和經濟類涉獵的不多
不過這幾年還是有點感性的

其實中國文明挺特殊的。

先一點點說,
所謂四千年歷史……
目前看良渚遺址

目前確認良渚古城的主體城市結構分為最中心30萬平方米莫角山宮殿區,城牆以內300萬平方米的皇城和800萬平方米的外郭城三重結構體系,城內還有反山、姜家山、桑樹頭等權貴墓地。其外圍還存在一個超大範圍的治水體系,目前發現了11條堤壩,根據位置和形態,可分為近山長堤、谷口高壩和平原低壩3類。它們構成了南北兩組壩群,形成高低兩級水庫,規模宏大。2015至2016年對其中3條進行的發掘,揭示出壩底採用淤泥堆築、外部包裹黃土、關鍵位置以草裹泥堆壘加固的築壩工藝。發掘者推測這一水利系統具有防洪、蓄水和運輸的綜合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測算髮現,高壩和低壩可以形成三處庫區,低壩可以攔蓄出一片面積9.39平方公里的水庫,令人震撼。

  根據壩體的測年數據、在3處壩體發現的良渚時期的陶片和與古城相同的堆築工藝,可以確認這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年代為距今4700至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專家認為,這一水利系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築技術先進;其與古城在空間和時間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規劃視野和技術水平充分體現了良渚社會高超的規劃、組織和管理能力,大大提升了學術界對良渚古城的認識,證實了良渚社會已進入王國階段;與同時期世界其他文明相比,良渚水利系統與埃及和兩河流域早期文明旱地水利系統不同,在時間和類型上形成鮮明對照,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也將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這一發現開啟了中國史前水利史研究的全新領域,意義重大。


雖然這個遺址是不是5000年左右,還有到底是城牆還是水利遺址都存在爭議。但這麼一大片城市和相關工程設置不可能突然出現。因此說一句中國上下五千年還是問題不大的。


關於中國古代文明,之前有位學者跟我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年是大約七八年前了)

中國文明起點較低。舊石器早期,舊大陸東西都差不多,極原始。中晚期舊大陸中西部發展很快,但東亞幾乎原地踏步。新石器開始,東亞開始追,但到戰國秦漢才躋身一流。
可能是因為新石器以來(基本就是最後一次冰河時代結束),氣候變化都是從東往西逐步變遷的(這可能也是野蠻民族都是從東往西征服的原因,罕見西邊的游牧族東征成功)。中國從新石器開始,栽培了水稻和小米等糧食作物,農業方式就此與西邊不同。中國境內,種族較單一。新石器中期(這段開始資料較多),蒙古高原南部-黃河流域-長江幾乎都是所謂古中原類型為主農耕文化,語言也幾乎一樣。因此,中原為核心的華夏族養成了以禮樂制度(及其所代表價值觀)為紐帶、凝聚力強的特點。宗教基本以拜祖宗為核心,越滾越大,最後成了拜無所不包的天。三代無非就是三個先後興起稱王的地域集團。甚至華夏與東夷,也沒聽說有語言交流障礙,大體一個系統。拜祖宗就形不成單一神(各拜各的),因此宗教色彩很淡。拜祖宗是中國文化內的邏輯起點,因此(拜祖宗的)禮樂制度就強

西周推倒商,自己嫡系不多,力量不夠用。但因為有禮樂制度凝聚力強,所以不是暫時的反商聯盟,而是迅速轉變為地緣集權體制。因為拜祖宗+地緣組織,所以人本色彩強烈(不善待人的話,別人不鳥你個半開化的關隴集團)。天地之間人最貴、誅一夫紂之類概念是主流。暴力革命流行,奴隸制不成氣候。君-權貴-民-士之間的角逐,很大程度看天。氣候好,相對協調些;否則,社會結構金字塔型,小民劇增,必然君權劇增。君權起起落落,最後走向貌似至高其實癱瘓。
戰國開始,為了長期戰爭,主動削平較複雜等級,全國剩下王和編戶齊民(奴婢基本是贖罪中的人的意思,不是會說話的動物)兩等。貴族被消滅。周代初期人手不夠,周禮就有直接提拔庶人的概念,因此教育極端重視(商周都有分級國家學校),科舉之類自古就有土壤。
農業一開始就相當發達,文明基礎雄厚異常;同時,畝產沒有太多提高空間,對土地總面積和人口敏感,到了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中國的農業,大量依靠施肥、灌溉,對氣候敏感。黃河中下游地區,1度年均氣溫意味著10%以上的畝產變化。因此,戰國開始對技術重視。

純學術起步晚,關注點與西方不同。西方由於其宗教等特點,學術關注的是宇宙模式之類龐大哲學體系;中國重實用。純學術、技術性的東西後來也很多,但是隨著元明清的衰敗,被選擇性淘汰。

總之,中國的文明環境並不好,中國進入文明後2000多年,周邊才開始出現類似高句麗之類低仿版文明,所以在各古老文明裡,中國獨創因素最多。中國的自然環境在技術沒有大發展前也不利於對外交流,西太平洋各海、灣航海條件惡劣,且周邊太窮缺乏走出去的動力。北方游牧族起於春戰之際,一直到唐都很少有值得借鑒的。缺乏貴金屬,商業很早就很普及,但水平有限。外部不利,就更借重於內部,因此,到宋朝為止,中國文明尚有發展餘地,此時重技術、重教育、重製度與管理、擅長大工程;輕宗教、民本思想強烈、極端務實。宋代以後,走下坡路,分化嚴重,重穩定超過創新,文明死亡。即便在其最興旺時,過於務實的特點,其實就已經有點過頭了

其實有個網友說的一句話比較好,「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簡單地說,中華文明起步可能不是最早(這個還要靠考古工作者去挖挖挖挖),但成熟得很快,獨創性也特彆強,而且最難得的是一直沒有斷絕。所以承載在這個基礎上的歷史,甚至可以視作一個整體。所以你看很多中國歷史通史,都不大搞什麼分期,而且按朝代分。

連腦洞很大的霓虹學者,寫《中國的歷史》(講談社)也是按朝代來的

其實如果硬是要分期的話
如果你不是特別排斥中學課本的那一套的話
其實那套古代、近代、現代或者原始、奴隸、封建、半封建那套就夠了
這套總體還是把中國古代視作一體了。

如果是新一點的
其實還是可以仔細研究一下的:
畢竟這上下五千年,社會組織特徵和生產方式肯定是有層次變化的……
我來篇論文吧

中國歷史分期新論

焦培民


  【摘 要】五形態說形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作為大陸史學指導思想長達60多年,至今其問題逐漸顯現:一是分期標準的簡單化、公式化和絕對化;二是集中於生產方式和階級鬥爭,對歷史缺乏深入具體的分析和全面系統的概括,其基本概念和理論範式與現代社會觀念相差較遠,不符合當代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不利於史學研究向更深更廣方向發展,不利於史學向社會提供廣泛有益的借鑒。中國歷史可從政治角度劃分為游群、部落、封建、郡縣、共和五個時代。後三個時代,國家出現,國家與人民的關係,階級之間關係,是國家公共性和階級性的體現,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關鍵詞】歷史分期,五種形態,游群、部落、封建、郡縣、共和

  中國史學界流行的五種社會形態說,認為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由於特殊性,中國歷史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個階段。這個社會命名分期的方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到史學界廣泛質疑。五種形態學說長期在史學中佔據主導地位,主要是因為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名義出現的,它與黨和革命歷史有一定的關係,幾十年來,它一方面不斷地受到學者們的質疑,另一方面國家卻又向社會不斷地宣傳普及,造成不必要的思想混亂和研究停滯,成了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一、學術界對五種形態的質疑及對歷史階段劃分的新探索

  (一)學術界對五形態說的質疑。1978年以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鄧小平提出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學術界對五形態說質疑的聲音多了起來。

  1979年,黃現璠就指出,奴隸制度與奴隸社會是不同概念,奴隸社會並非人類歷史必經階段,世界大多數國家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沒有奴隸社會。他說:「我國殷周不是奴隸社會,而是領主封建社會。套用馬克思主義學說,理論公式化,值得商討。」[1]1980年,張廣志發表多篇文章表達了相同的觀點。[2]

  1981年胡鍾達指出:「資本主義產生以前,究竟是存在著:亞細亞的、奴隸制的、封建制的三種社會經濟形態,還是只存在著奴隸制的、封建制的兩種社會經濟形態,或者只有封建制(廣義的)的一種社會經濟形態,……是可以容許有不同意見的。不能認為只有堅持五種生產方式說才算是『正統』,而對此稍持異議就必然是『異端』。」[3]1986年,他進一步提出:「前資本主義階級社會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分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兩個有前後高低之分的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4]

  1981年,何新指出:「馬克思把人類社會原始時期到封建制度這一段歷史,看作一個形態極其錯綜複雜的辯證發展過程。在五階段公式中,卻機械地用一個「原始共產主義一奴隸制度一封建制度」的抽象公式來概括這一過程。與客觀的實際歷史過程相比,這個公式不僅過於簡單化,而且也有重大的理論錯誤。」「若不打破歷史研究中這種教條主義傾向,是不能使歷史學真正成為一門有價值的社會科學的。」[5]1986年,他再次對五形態說提出尖銳批評:「三十多年來的中國歷史學卻一直在作兩件事。第一是試圖儘可能地削足適履,扭曲、刪改、修正中國歷史,以便把它塞進這個歷史公式的框架內。第二就是在『歷史規律』的名義下,將這個公式神化成不允許懷疑和批評的神聖教條。」[6]

  1988年,賈衛列、朱土興指出,長期以來,人們把從古至今的人類社會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這個公式,一直被作為一種不容置疑的神聖信條,成為社會主義學者研究問題的出發點。從這個公式出發,人們普遍認為,在時間上社會主義社會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死亡之後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社會只有先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才能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這種社會主義社會也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當年所設想的理想的社會主義,而現實中的社會主義是與資本主義並存於同一時序上的社會形態。[7]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同樣引起質疑。1989年,陳勝粦指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不是一種社會形態,「半殖民地半封建」是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中的一種低級的特殊的類型[8]。2000年,倉林忠提出:半殖民地說混淆了社會其他屬性同社會性質之間的差異性;半封建社會說缺乏社會歷史概念內涵的嚴整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說破壞了歷史學科體系的統一性和同範疇歷史概念的同一性。他認為,半殖民地系指國家地位,「用它作為標尺來衡量、鑒別、確定一個國家的社會性質,顯然超出了殖民地自身意義的範圍」。他認為,中華民國的成立,「是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標誌」[9]。

  以上只是眾多文章中少數代表,從這些文章可以看出,五種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依次演進的學說已經從根本上受到質疑,奴隸社會的存在已經被大多數學者否定,社會主義也不再視為資本主義社會之後更高級的社會形態。五形態學說定義的社會主義實際上只是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是實踐上證明已經失敗的模式,反思五形態學說,有利於改變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革命模式,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道路。

  (二)時代劃分的新探索。由於五形態說受到普遍質疑,中國學術界自20世紀80年末開始時代劃分理論和體系的新探索。1988年7月,全國史學理論討論會在煙台召開,大會主要圍繞「五種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嗎」,「奴隸社會是人類社會的必經階段嗎」,「劃分社會形態的標準及對宏觀社會構架的幾種設想」,「對中國近、現代社會性質的認識」等問題展開。 自90年代起,國內史學界已經開始放棄傳統的「五種社會形態」學說,1999年11月,中國社會形態及相關理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主要議題是:「關於傳統社會形態理論及相關理論的再認識,關於中國社會發展形態及演進過程的新思考,關於中國歷史研究的理論範式與概念系統的新探討。」「許多學者呼籲創建中國學者自己的理論模式。有的學者指出,在世界中世紀史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資料最為豐富,應該建立中國人的符合世界歷史的理論模式。有的學者主張,跳出各種外來的理論模式,研究中國的特殊性,構架適合中國歷史的理論模式。有的學者提出的一種思想很有代表性:當前中國歷史研究不僅有理論引進問題,還有理論的『中國化』或稱『本土化』問題。」[10]21世紀開始,史學界開始探討構建新的時代劃分理論和體系。必須指出的是,中國史學界時代劃分的探索受到政治形勢和「左」傾僵化思想的影響進展緩慢,從80年代後期至今,時間已經過了近30年,新的分期缺乏理論深度,影響甚微,並未從根本上動搖五形態說在史學界的主導地位。下面簡要介紹一些有代表性的新時代劃分的觀點。

  1996年,晁福林提出「氏族封建——宗法封建——地主封建」的社會分期說,他認為中國由原始社會直接進入封建社會,夏商主要的組織形式是氏族,其社會經濟形態是封建制度,可稱氏族封建制,西周宗族是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宗法觀念、宗法制度與封建緊密結合,可稱宗法封建制。東周時期則進入地主封建制時期。[11]這一觀點,接受了中國「無奴隸社會」的觀點,是其進步,但將夏商到明清都視為封建社會,未能突出周秦之際的重大社會變革,有不足之處。

  2000年,田昌五提出,過去史學界對中國歷史的時代劃分長期未能達成較為一致的共識,其原因主要為 :一是分期標準的簡單化、公式化和絕對化;二是對中國歷史缺乏深入、具體、系統的分析和概括。過去我們按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進行歷史分期是不恰當的 ,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現在我們應該從這種偏差和錯誤中擺脫出來 ,回到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正確軌道 ,從一個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考察和綜合分析。解決歷史分期問題應採取以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變革為分期界標。據此,作者提出將中國的全部歷史分為洪荒時代、族邦時代和封建帝制時代。 [12]田昌五的時代劃分的提出確有很大的勇氣,但這一分期明顯迴避了近現代史,是不太完整的。

  2000年,葉文憲提出,中國歷史分為酋邦時代(五帝時代)、封建王國時代(夏商西周)、轉型時期(春秋戰國)和專制帝國時代等幾個時代,其中專制帝國時代又可分為漢民族第一帝國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漢民族第二帝國時期(隋唐)和多民族帝國時期(宋元明清)三個時期。[13]這一分期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明顯不足,其一是歷史不完整,缺少五帝之前和清朝以後的兩段歷史,其次將沒有獨立社會形態特徵的「過渡期」專列為一個歷史階段不太妥當。

  2003年,王震中提出「邦國——王國——帝國」的古史分期觀點,認為龍山時代的聚落群是體現貴族的支配權力的邦國形態,夏商周是王國形態,王權受到很多制約,是非專制的。秦漢及以後為帝國時代,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14]這一分期吸取了考古學的最新成果,將龍山時代納入國家形態,是值得肯定的,但這一分期局限於政治形態的分析,且未及近現代略有不足。

  2003年,郭沂提出:「社會政治形態的演變也是判定一般性歷史分期的主要根據。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歷史著作都以政治演變為主要線索,道理就在這裡。這就是說,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形態,主要指社會政治形態;一般意義上的歷史分期,主要是指社會政治形態的演變階段。也就是說,在一般意義上,中國自有文明以來,經歷了聖權時代、王權時代、霸權時代、皇權時代和民權時代五種社會形態和發展階段。」同時他還提出了「中國經濟形態及其演變可以分為三種形態和相應的三個階段,即農業社會、農商社會和工商社會」,「中國社會關係形態也可分為三種形態和相應的三個階段,即貴族社會、士人社會和公民社會」。中國社會意識形態演進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宗教時代、宗教人文一體時代、宗教人文獨立時代和科學時代,並即將進入第五種形態和相應的第五階段,即人文主義時代」。[15]郭沂的分期從多個角度來分析歷史,給人全新的感覺,其歷史階段的劃分也是合理的,但「造詞」太多,不宜為大眾理解和使用。

  2006年,馮天瑜發表《封建考論》一書,提出中國「封建社會」與「封建」本義背反,是名稱「誤植」,史學界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封建社會」問題。2007年 ,馮天瑜初步將中國歷史時代劃分名目命名為「氏族時代」[16]、「封建時代」「皇權時代」「共和時代」,並細分為「原始群時代」、「氏族共同體時代(先夏及夏代)」、「 宗法封建時代(商代及西周)」、「宗法封建解體時代(春秋戰國)」 、「皇權時代前期(秦至中唐)」、「皇權時代後期(中唐至清)」、「共和時代(民國、人民共和國)」[17]。這一分期商周以後的劃分是比較合理的,但商代以前的劃分則顯得認識比較老舊,將夏代劃入氏族社會與當代學術界認識相差較遠。

  這些時代劃分對衝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對於從新的角度認識歷史有重要啟發意義。但是,新分期有的標準不統一,有的不能貫穿古今,有斷限模糊,有的將「命名」理解成「定性」,還有的生造辭彙,這些都會影響時代劃分的合理性,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迴避「經濟形態」和「近現代史問題」,這會使時代劃分不夠深入,成為理論上的、年代上的「表層工程」或「半截工程」,因為時代劃分實際是社會形態類型的劃分,一方面,要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的綜合分析考慮,不能僅從一個方面劃定。另一方面,時代劃分要標準統一,貫穿古今,不能僅停留在「古史分期」階段。迴避近現代史,迴避現實,只做古史的新分期,其觀點理論無法與近現代史和現實聯繫起來,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果之花。

二、歷史時代劃分的標準問題

  馮天瑜曾經對時代劃分諸階段的命名提出幾條語義學標準:其一,命名須準確反映該時段社會形態的實際,概括該時段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本質屬性,此謂之「制名以指實」;其二,若借用舊名,必有引申,以達成與舊名的間隔,如此方能形成區別於舊名的新術語。然而,新術語的引申義與舊名本義雖然發生跳躍,但又必須遵循舊名本義指示的方向,全然背離本義即為不通之名,此謂之「循舊以造新」,「新義」對「舊義」既別有創穫,又保持內在聯繫;其三,命名須觀照相對應的國際通用術語,其內涵、外延均應與之吻合或接近,以與國際接軌,而不可閉門造車,此謂之「中外義通約」;其四,漢字是表意形聲文字,所擬名目應能從字形推索其義,而不可形義錯置,此謂之「形與義切合」(音譯詞不在此列)。此外,命名應當簡潔明快,便於理解,寓深意於淺近之中。[18]這些主張除第一、三條外,其他都是比較合理的,特別補充以下幾點:

  (一)時代劃分命名與社會定性並非一事。歷史階段的名稱與其社會定性並不完全一致。例如同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時期,前一段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後一段社會主義性質的。過去五種形態命名帶有「定性」的特點,使用高度抽象的概念,有較強的理論色彩。分期命名應該只是用一定的「名稱」將歷史階段切分開來,採用具有各個時期「標誌性現象」或「常用習語」,僅引導研究者入門,並不妨礙學者們對各段歷史進行各自不同的解讀或定性,不希望名稱能準確概括歷史的本質或從名稱中解讀出全部的歷史事實。因此要盡量一詞專用,不要對某段歷史的「名稱」賦予太多含義,否則就會造成詞義泛化。例如,封建本義只是一種政治現象,但我們常說封建專制、封建經濟、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封建迷信等,造成「封建」詞義「泛化」,語義模糊。簡言之,要注意社會形態生產方式、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各要素的非同步性,分期只能採取統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要素一個標準命名,再兼及分析其他歷史要素。

  (二)要兼顧名稱階段性和時代完整性。時代劃分是為了學者更好地把握不同歷史階段的特徵,了解人類社會演進的規律。時代劃分不僅要將各段不同的明顯特徵體現出來,還要注意階段名稱的「差異性」和階段長短的「適度性」。如有學者提出氏族時代的劃分,但氏族跨舊石器、新石器兩個社會性質完全不同的階段,效果不好;有的學者如陶希聖、周谷城、晁福林都曾提出中國自上古至近代之間都是封建社會,如晁福林提出夏商是氏族封建社會,西周是宗法封建社會,東周以後是地主封建社會。這樣的分期法顯然不能突出歷史階段的差異性,「封建」因濫用而喪失特點。另一方面,因所謂「社會性質」不同,將不同朝代肢解的辦法也不妥當。如春秋戰國之際社會性質確實發生變化,但將春秋、戰國分別劃歸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歷史階段是不合理的;「唐宋變革論」者認為中國社會性質從唐代中期發生變化,這一點並無不妥,但將唐朝前後分隸不同的社會分期是不合理的。中國近代史通常以1840年為界,割裂清朝歷史也是不好的。田昌五有過批評:「鴉片戰爭儘管是一件大事,但以此作為歷史斷限的根據,則未必可取。別的不說,此事乃發生於道光二十一年,而道光共三十一年。這樣豈不是道光二十年前後的社會斷為兩截嗎?」[19] 當然這裡討論的不是就某一個別現象歷史演變的階段劃分問題,而是對歷史總體特徵的階段劃分,這就要經將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求大同存小異。

  (三)政治特徵應當成為時代劃分的標準。1、以政治特徵劃分歷史階段直觀易於理解,符合由表及裡、由易及難的認識規律,在分期問題上不會造成大的認識分歧。時代劃分是個由表及裡認識歷史的過程,分期應以「表層」比較明顯的特徵作為分期標準,而不應以「本質」作為標準,表層特徵不需要專門的學問,容易取得共識,「本質」則需要專業研究才能發現,而且見仁見智,眾說紛紜,難以取得統一。強行統一思想,則束縛人的思維,妨礙歷史研究。2、以政治作為時代劃分更符合中國史學傳統。中國傳統史學是以政治為中心的,歷史上時代的劃分大都是以政治作為標準。如商鞅提出「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賢而說仁,下世貴貴而尊官」[20],韓非子提出「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力氣」[21],此後中國出現封建之世、郡縣之世的劃分。近代以來,呂思勉又提出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的史學觀點,以上都是從政治角度提出的,五形態說是從蘇聯傳播來的,也可以說是蘇聯模式的歷史分期,它的概念套在中國歷史並不貼切,不能體現歷史的「中國特色」。3、以政治特徵劃分歷史階段有利於揭示歷史上政治體制上的優缺特點,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提供借鑒。1978年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逐漸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政治體制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的以管理、審批為特徵的模式里,權力高度集中,官員腐敗高發,妨礙民主自由和公平正義的實現。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是中外學者對中國秦漢以來古代政治制度的共識,中國近現代政治體制無不受其影響,以政治特徵劃分歷史階段有利於我們更深刻地認識現代政治體制的沿革關係,理清繼承和改革方向。4、有利於打破片面強調經濟決定作用和國家階級性的傳統,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適度分離,更加全面地研究歷史。中國史學傳統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實踐中存在片面性,有時變成了唯生產方式論或生產方式決定論,認為一切社會現象都存在都由生產方式決定,都有階級性。事實上政治、思想文化往往有複雜的傳統,很多方面並沒有生產方式的特點或階級屬性。

三、五個時代的劃分

  中國歷史可分為游群、部落、封建、郡縣、共和五個時代。後三個時代都已經進入國家階段,因而也是三種國家形態。

  (一)游群時代(前200萬——前1萬年)。游群一詞是西方人類學、考古學所用「band」的意譯。游群時代大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人類以游群為基本謀生單位,四處遊動,以採集漁獵為謀生方式。游群時代的社會組織通常只有兩級,游群和游群聚合體。游群是一種分散社會,一般由十幾個家庭或幾十人組成,沒有固定的組織權威。游群聚合體是幾個關係較近的游群組成,聚合體只是一個集合,並不是政治組織。游群時代已經出現宗教和巫術。

  (二)部落時代(前1萬——前3000年)。部落是原始農業、游牧民族的社會組織的泛稱。部落時代在世界廣泛的存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人類定居後農業先後經歷火耕、鋤耕階段的發展,形成以家族、氏族、部落為單元的社會,出現了固定的部落首領和社會分工,圖騰崇拜是部落時代的文化特徵。部落時代,部落之間關係尚不穩定,部落內部酋長與成員、母族與支族,本土族與移入族之間的關係是最基本的政治關係,酋長與成員的關係是社會的基本關係,是封建時代貴族與平民關係的雛形。

  (三)封建時代(前3000——前221年)。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相當於考古上的龍山時代。由於部落征服和社會分工,逐漸形成封建等級,出現貴族和平民,形成早期國家。小國寡民的鬆散聯合是封建時代的政治特徵。村社公有私耕農業、自然經濟、代耕制是封建時代的經濟特徵。等級化的神靈崇拜和家族宗法觀念是封建時代的主要意識形態特徵。封建時代,部落邦國之間的關係是基本的政治關係,在部落邦國內部,貴族與平民的關係是社會的基本關係,奴隸與奴隸主的關係是次要關係。

  (四)郡縣時代(前221——1912)。開始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以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官僚政治、德主刑輔為特徵的新型國家,國家個體農業、實物稅、貨幣稅和商品經濟是郡縣國家的經濟特徵。政教合一、提倡儒家綱常禮教和吸收、壓制其他宗教、學術思想是郡縣時代的主要意識形態特徵。一般情況下,郡縣時代,官僚與農民的關係是社會的主要關係,地主(也是農民)與佃僱農的關係是社會的次要關係。

  (五)共和時代(前1912——現在)。開始於中華民國建立,自由平等、民主自治、憲政法治是共和時代的政治特徵,工商業是共和社會的經濟基礎。政教分離、崇尚科學、信仰自由是共和時代的意識形態特徵。一般情況下,共和時代官員與平民的關係是社會的主要關係,勞動者與企業管理者的關係是社會的次要關係。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共和時代的一種國家類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特點是五個「一主多元」:共產黨執政,多党參政。工人階級領導,多階級參政。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存。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導,多元思想共存。

  五個時代有四個人物及事件作為分期標誌:有巢氏君主革命,黃帝封建式統一[22],秦始皇郡縣式統一,孫中山民主革命。簡稱「兩傳說,兩信史;兩革命,兩統一」。五個時代的劃分是在繼承前人史學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其核心部分是古代已經出現,中國自漢代以來就已經逐漸形成了封建、郡縣時代的劃分,清代官篡《續通典》明確地說:「封建起於黃唐,郡縣創自秦漢」。清末黃遵憲預言了中國歷史封建、郡縣、共和的三部曲。1898年黃遵憲曾在演講中倡言「自周以前,國不一國,要之可名為封建之世。」「其傳國極私,而政體乃極公也。」「自秦以後,國不一國,要之可名為郡縣之世」,「其設官甚公,而政體則甚私也」。黃遵憲希望士紳要「自治其鄉」,「分官權於民」,「得封建世家之利,而去郡縣專政之弊,由一府一縣,推之一省,由一省推之天下,可以追共和之郅治,臻大同之盛軌」[23]。近代以來,呂思勉又提出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的史學觀點。他首先將中國封建時代划出一部族或部落時代,他說:

  中國之歷史,猶是分立之時長,統一之時短也。分立之世,謂之封建,統一之時,號稱郡縣,為治史者慣用之名。然以封建二字,該括郡縣以前之世,於義實有未安。何則?封者裂土之謂,建者樹立之義,必能替彼舊酋,改樹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舊,然後封建二字,可謂名稱其實,否即難免名實不符之誚矣。故封建之前,實當更立一部族之世之名,然後於義為允也。[24]

  他又說:「我以為國家之成,實經三個時代:(一)部落時代;(二)封建時代;(三)郡縣時代。」[25]

  美國學者塞維斯1962年在《原始社會組織的演進》一書中,明確提出了游群——部落——酋邦——國家四階段的人類社會演進序列。中國學者往往讚揚最多的是他的酋邦理論,但是根據一些學者的看法,酋邦只不過是部落的一種類型。我們認為,他的游群理論可以彌補呂思勉歷史階段劃分的不足,因為以採獵為生的游群比以農牧為生的部落相比,儘管二者的組織形式還在交叉混合的現象,但總得來講,游群組織層級較少,組織關係鬆散。

  中國歷史上明確提出「共和時代」的是陳獨秀,他說:「封建時代、君主專制時代,人民惟統治者之命是從,無互相連絡之機緣,團體思想,因以薄弱」[26],又稱孔子之經「即在數千年前宗法時代、封建時代,亦只行於公卿大夫士之人倫日用,而不行之於庶人,更何能行於數千年後之今日共和時代、國家時代乎?」[27]1920年,陳獨秀又說:「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會主義,這是社會進化一定的軌道,中國也難以獨異的。」[28]陳獨秀並非專門治史者,他的時代劃分有模糊性,他時而將君主專制時代與封建時代並列,時而視為封建時代之一段,又將共和與社會主義理解為兩個時代,都反映了他認識的局限性,但他將「共和時代」視為一個獨立的歷史階段是值得關注的,現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稱為「共和國」,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主權在民的共和制度,中國也不例外,如果說「社會主義社會」是對中國生產方式特徵的概括,那麼「共和時代」就是對中國政治特徵的概括。社會主義共和國是我國的總體特徵,我們不但要講社會主義,還要講共和。

  總而言之,游群、部落、封建、郡縣、共和時代的劃分是地綜合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五個時代和五種形態的概括的角度不同,前者強調社會組織特徵,後者強調生產方式特徵。五種形態理論的描述目標是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與改革開放追求的中國特色社會目標是矛盾的,中國的改革突破五種形態模式下對「公有制計劃經濟」即社會主義,私有、市場經濟即資本主義的理論概括。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要求放棄使用五種形態理論模式,否則只能引起更多認識上的混亂。我們需要一套新的概念和理論來重新闡釋中國歷史,我們提出五個時代的劃分是希望中國歷史的研究告別生產方式和階級鬥爭為中心的蘇聯模式社會形態理論的一種嘗試,我們希望學術界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的框架體系內開展歷史研究。當然它能否適應對中國歷史或人類歷史的解釋還有待檢驗,我們的觀點正確與否也衷心希望得到學術界的批評指正。

注釋:

[1] 黃現璠:《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的探討》,《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79年第2期。

[2] 張廣志:《略論奴隸制的歷史地位》,《青海師範學院學報》1980年1期,《論奴隸制的歷史地位》,《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2、3期。

[3] 胡鍾達:《試論亞細亞生產方式兼評五種生產方式說》,《中國史研究》1981年3期,《內蒙古大學學報》1982年第2期。

[4] 胡鍾達: 《再評五種生產方式說》,《歷史研究》1986年第1期。

[5] 何新:《論馬克思的歷史觀點與社會發展的五階段公式》,《晉陽學刊》1981年第6期。

[6] 何新:《古代社會史的重新認識》,《讀書》1986年11期。

[7] 賈衛列、 朱土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並存於同一時序上的兩種社會形態》,《麗水師專學報》1988年2期。

[8] 陳勝粦:《關於近代中國社會形態的重新認識問題》,《學術研究》1989年第2期。

[9] 倉林忠:《1840-1949 年中國社會性質商榷》,《安徽史學》2000年第3期。

[10] 張分田、 張榮明:《中國社會形態及相關理論問題學術研討會述評》,《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1]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227-285頁。

[12] 田昌五:《中國歷史分期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0年第4期。

[13] 葉文憲:《關於重構中國古代史體系的思考》,《史學月刊》2000年第2期。

[14] 王震中:《邦國、王國與帝國:先秦國家形態的演進》,《河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5]郭沂:《中國社會形態的四個層面及其歷史分期》,《文史哲》2003年第6期。

[16] 馮天瑜在《秦至清社會形態再認識筆談》中稱為「氏族時代」,而在《封建考論》修訂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423頁)則寫作「原始時代」。「氏族時代」不能包含「原始群時代」,不如「原始時代」準確,故馮氏有此修改。

[17] 馮天瑜:《秦至清社會形態再認識筆談》,《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18]馮天瑜:《歷史分期命名標準芻議》,《文史哲》2006年第4期。

[19] 田昌五:《中國歷史體系新論續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11頁。

[20] 《商君書·開塞》。

[21] 《韓非子·五蠹》。

[22] 《通志·三皇紀》云:「有巢氏,亦曰大巢氏,亦謂之始君,言君臣之道於是乎始也,有天下百餘代。」傳說中的有巢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實際上相當於是一個部落酋長。但他打破了古代無君的局面,是中國政治制度史的重要變革,故稱為「君主革命」,即建立君主制度的革命,與孫中山建立民主制度的民主革命對應。有巢氏、黃帝是傳說中的歷史人物,是後人「拼合加工」出來的,但他們活動的總體特徵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可以作為時代的代表,只是我們不必坐實人物具體時間、地點、生平的細節罷了。黃帝的統一隻是傳說,不必信以為真,以為黃帝統一了全國,但顯示了一種趨勢,局部的統一是有的。

[23] 黃遵憲著:《黃遵憲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04-407頁。

[24]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5頁。

[25] 呂思勉:《中國社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96頁。呂思勉的觀點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最初在1929年上海中山書局出版的《中國國體制度小史》中表述。

[26] 《青年雜誌》第一卷第二號,1915年10月15日。

[27] 《新青年》第二卷第四號,1916年12月1日。

[28] 《國慶紀念底價值》,《陳獨秀著作選》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8頁。


民科一下。基本上類似宮崎市定的四分法……社會史向。

遠古到漢代為上古。生產者的身份由氏族成員到自耕農,存在奴隸但很少從事農業。開始出現大都市。開始使用金屬貨幣。宗教為較質樸的多神信仰。漢代國家與地方豪強關係較為緊張。

經東漢末年至永嘉之亂(180-310年代)的「魏晉封建化」過程,進入中古。農民依附民化。北方城市堡壘化。實物貨幣流行。有組織宗教大盛。豪強被接受進入國家體制。經濟至唐代有所恢復。

經安史之亂至宋初(750-960年代)的「唐宋變革」進入近世。依附程度較輕的租佃關係大發展。出現新興商業城鎮。先後使用紙鈔和貴金屬貨幣。宗教民間化。士紳階層逐漸形成。但中間經過北族南下和明初的復古,時常有向中古的反動。至明後期趨勢再啟,但經濟已過密化,堪稱東亞大陸歷史的終結。

最後在1840-1860年代在外力作用下進入近代。目前除了二十七年彎路以外,權貴資本主義近代化持續建設中。

以上是非常粗疏的民科囈語,當然還是我自己而不是宮崎市定來負責。歷史的各方面變革決不是完全同步發生的,而分期只是為了更好的研究,本身並不是目的。所以秦漢帝國的建立沒有辦法完美放到這個體系里來理解,以政體而言做封建時期與帝制時期的劃分也是很有道理的。

附趣圖一張:

出處是Rana Mitter的Modern China: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可以分為
一個皇帝
很多皇帝
假裝沒皇帝


是時候祭出這張表了,這張表對中國歷史做了相當凝練的濃縮,堪比元素周期律。

-------------------------

謝謝 @毋語 的提醒,此圖出自 @姬軒亦 的《國祚密碼》。


何必套老外那些歷史還沒我們長的傢伙的套路呢?
歷史這東西說實話真是自家的比較圓。
所謂的四大文明現在也就天朝那一脈的文化還保留下來。
兩河、恆河、尼羅河、愛情海的文明早已灰飛煙滅,就剩下幾塊碑幾根柱子供人瞻仰。
天朝的奴隸和西方的不同。
天朝的封建和西方也不同。
連天朝的共和特么都不同。
某些理論體系不宜生搬硬套。
按祖宗的體系,分分合合才是最恰當的。
夏商周統,春秋戰國分,秦漢統,三國兩晉南北朝分,隋唐統,五代兩宋遼金夏理分,元明清統,聯合國分。
然後你會發現現在處於一個大分裂時代,而且會持續很多年。


我在美國上歷史課的時候是這麼學的(可參考一下):
1、秦朝以前叫 Ancient History(遠古)或 Pre-Imperial China(帝國前?)或 Early Civilizations (早期文明)
2、秦漢叫 Early Imperial China (早期帝國)
3、魏晉六朝叫 Fragmentation Period (分裂時代)
4、隋唐宋叫 Middle Imperial China (中期帝國)
5、元明清叫 Later Imperial China (晚期帝國)
6、鴉片戰爭以後叫 Modern History (近現代歷史)

並且,中國歷史的最大轉折點是Rokhshan Rebellion 安史之亂,在那之前中國是外向尚武階段,之後是內斂崇文階段


傅斯年大師的歷史分期,陳叔寶以上為第一中國,純粹漢族之中國也。自隋至宋亡為第二中國,漢族為胡人所挾,變其精神,別成體系。宋亡之後為第三中國。
下面來段文言文:至於靖康而喪其中原,猶晉之永嘉,至於祥興而喪其江表,猶陳之禎明。祥興之亡,自此以後全為胡虜之運,雖此間明代光復舊物,而為物終不久矣。
文字引自傅斯年先生集。


怎麼就四千年啦,還有一千年被狗吃了嗎。


上古:新舊石器時代(6000B.C.~2000B.C.)
特徵:部落聯盟、城市國家雛形
代表:紅山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二里頭文化等石器時代考古遺存

古典:商周城邦封建時代(2000B.C.~475B.C.)
特徵:城市國家、諸侯聯盟、宗法封建、文明草創
代表:商代、西周、春秋

中古:貴族帝國時代(475B.C.~907A.D.)
中古第一期:戰國時代(475B.C.~221B.C.)
特徵:諸侯封建解體、軍國主義國家興盛、社會文明極大轉型
代表:戰國時代、商鞅變法、秦吞六國

中古第二期:秦漢帝國【第一帝國】(221B.C.~316A.D.)
特徵:古典貴族帝國
代表:秦漢一統、三公九卿

註:一二期可合稱「戰漢體制」

中古第三期:晉南北朝(317A.D.~581A.D.)
特徵:戰漢體制解體、士族門閥興盛、社會文化變遷
代表:魏晉風流、佛學初盛、九品中正

中古第四期:隋唐帝國【第二帝國】(581A.D.~907A.D.)
特徵:士族門閥官僚帝國、庶族漸興
代表:三省六部、科舉

註:三四期可合稱「隋唐體制」;

近古:官僚帝國時代(907A.D.~1792A.D.)
近古第一期:五代十國(907A.D.~960A.D.)
特徵:士族門閥消滅、貴族帝國解體、社會文明極大轉型
代表:黃巢起義、進士輕薄

近古第二期:宋(960A.D.~1279A.D.)
特徵:官僚體制、平民社會、貴族消滅
代表:科舉制度、重文輕武

近古第三期:元(1279A.D.~1368A.D.)
特徵:蒙古統治、社會變遷
代表:三等北人四等南人

近古第四期:明清【第三帝國】(1368A.D.~1792A.D.)
特徵:官僚帝國、平民社會、逐漸內卷
代表:洪武廢相、攤丁入畝

近代:革命時代(1792A.D.~1976A.D.)
近代第一期:遭遇列強(1792A.D.~1840A.D.)
特徵:初遇西方列強
代表:馬嘎爾尼訪華

近代第二期:帝制改良(1840A.D.~1911A.D.)
特徵:古典帝國的自我改良嘗試
代表: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近代第三期:激進革命(1911A.D.~1976A.D.)
特徵:逐漸激進的社會革命
代表: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大革命


首先我們得明確歷史本來就是前後銜接,承前啟後的,如果強行分割,不論怎麼分都有一種「抽到斷水水更流」的感覺。其次那我們為什麼要對歷史分期呢?答案就是為了明晰大勢興衰,方便研究。所以只要是能夠抓住社會變化特徵,方便研究的都是合適的歷史分期。

以下是提綱挈領的一個主幹分期,適合初學者最快掌握脈絡:

  • 中國歷史三代前是列國並舉,此為一期,名「上古」;
  • 秦朝以後進入大一統時代,直至近世與歐洲接觸之前,雖朝代更迭,國力漲縮有時,但總體上是舊制下的周期變化,此又為一期,名「中古」;
  • 國門打開,立志脫離閉關鎖國時,各種思潮風起雲湧,制度大膽嘗試,失敗後再次求索,歷經民國,改良舊制,最終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此為一期,名「近代」;
  • 新中國成立,適應新環境開始,次再為一期,名「現代」。

知道了樹榦,接下來就是枝節和果子。以上各期都能再細分,比如上古可有巢、燧、羲、農、黃帝等等至春秋。這樣不斷做加法就能清晰的學習各個時期了,當你運用時側重於哪個方面再去研究以那個參數為標準的分期,合起來就不難理解了。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一個歷史大家——呂思勉! 呂老師的作品都是簡單易懂,邏輯清晰的,讀了很有收穫。


我想過很久,得出一個不太準確的劃分:4個輪迴的起、承、合。
1.夏棄禪讓制舉世襲制,
商承世襲制,亳遷都至殷,征服百越,
周朝戰亂紛紛,受異族入侵。

2.秦棄奴隸制舉封建制,
漢承郡縣制,長安遷都至洛陽,封狼居胥,
魏晉戰亂紛紛,受異族入侵。

3.隋棄世族制(察舉、徵辟、九品中正)舉科舉制,
唐承科舉制,(武則天)長安遷都至洛陽,稱天可汗,
宋朝戰亂紛紛,受異族入侵。

4.元棄郡縣制舉行省制,
明承行省制,南京遷都至北京,七下西洋,
清朝戰亂紛紛(反清復明運動,白蓮教,太平天國,陝甘回亂),受異族入侵(洋人)。

而現在是第5個輪迴——
民國棄君主制舉共和制,
本朝承共和制,南京遷都至北京,……

這省略號正是我們的星辰大海,我猜測可能為:
取代美國
殖民月球/火星/某類地行星
可控核聚變
—————————甚至最為大膽的:實現共產主義!
所以諸位帶路黨、藥丸黨還是省省吧,看前4個輪迴中第二個王朝的壽命普遍為三百年以上,而其初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你估計自己能活到2249年,請繼續「你國藥丸」吧;否則,還是思考如何做當今中國的霍去病、司馬遷、班固、薛仁貴、李白、鄭和、戚繼光等人吧!

這劃分較為粗糙,但無疑是有趣的,歡迎大家指正!


神話時期:BC3000——BC2070
前秦時期:BC2070——BC221
皇權時期:BC221——1911
混亂年代:1911——1949
毛時代:1949——1978
後皇權時期:1978——


個人觀點:

以時間順序命名時代:


遠古時代:從有人類在中華大地出現到三皇五帝。

上古時代:夏商西周

近古時代:春秋戰國

古代:秦—南明

後古代:清-1840

近代:1840—1949

前現代:1949—1978

中現代:1978至今


個人觀點:
以時代結合王朝來對中國歷史進行分期:

傳說時代(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
王朝:三皇五帝以及唐堯、虞舜
*不要以中國上古傳說為依據談問題,沒錯我就是諷刺聖經考古學
考古發現:河姆渡、半坡、紅山、仰韶等

上古時代(青銅時代/奴隸社會)
王朝:夏、商、西周
從傳說到信史,雖然外國人只認為中古歷史從商朝才開始。
考古發現:二里頭、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等

古典時代(鐵器時代/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王朝:春秋戰國、秦、漢
從周王朝分封制的瓦解到秦漢確立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從血緣氏族為基礎的奴隸制社會到以地主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角度)

中古時代(中世紀)
王朝: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
從士族地主的輝煌到庶族地主的崛起,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

近古時代
王朝:宋、元、明、清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不斷加強達到頂峰


近現代
(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革命)
時間:1840-1949
根據相關當代
根據相關


個人觀點:中國歷史時代(這裡特指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現在)可以分為遠古時代(史前時代、原始社會時代)、王國時代帝國時代共和國時代四個大的時代。
遠古時代:河南二里頭文化二期之前,即中華文明產生前的歷史,距今170萬年前~約公元前1800年。
王國時代:商、西周、春秋戰國(夏不確定,目前無過硬的考古學材料證明其存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公元前221年。
帝國時代:秦~清(公元前221年~公元1912年)。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時代:①第一帝國:秦~東漢董卓之亂前(BC221~AD189)——基本統一;②第一中間期:漢末亂世~隋統一(190~589)——除280~289年的西晉外均屬分裂時期;③第二帝國:統一中國後的隋~安史之亂前的盛唐(589~755)——基本統一;④第二中間期:安史之亂後的唐~元統一(755~1276或1279)——分裂;⑤第三帝國:元統一~清(1279~1912)——基本統一。
共和國時代: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12年~今。(PS:民國和本朝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和國」姑且不論,反正沒有世襲的君主了)。


個人愚見。
秦朝前是一期。
秦到宋是一期。
元明清是一期。
民國到現在是一期。


上古:禪讓,部落,聯盟;
大禹之變:禪讓終,世襲始;
周制:世襲,封建,分封制,中央弱地方強
周秦之變:嬴政稱帝,秦制開啟;
秦制:世襲,獨裁專制,郡縣制,中央強地方弱;
晚清之變:辛亥革命,秦制崩潰;
中特:禪讓,開明專政,郡縣制,中央強地方弱。
PS:南民國割據政權:禪讓,憲政黨爭,郡縣制,中央強地方弱。


有很多種分法,說一下我聽說過的三種

1、按時間,存在爭議,有兩種
(一)
上古——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
中古——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
近古——元明清(1840前)
近代——清末(1840後)、民國
(二)
上古——夏商周、秦漢
中古——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近古——遼宋夏金、元明清
近代——清末、民國

2、錢穆先生的分法,按照社會階層變遷
第一種是最初的分法,改進後成為第二種。
(一)
封建社會——商、西周、春秋時期
游士社會——戰國時期、秦
郎吏社會——兩漢
門第社會——魏晉、南北朝
科舉社會——隋唐、宋元明清
殖民化社會——清末、民國
(二)
封建社會——商、西周、春秋時期
游士社會——戰國時期、秦
郎吏社會——兩漢
門第社會——魏晉、南北朝、隋唐
白衣社會——宋元明清
殖民化社會——清末、民國

3、按照國制傳承
酋邦時代——夏
封建時代(王政時代)——商周
第一帝國——秦漢、魏晉、南朝
第二帝國——隋唐、五代、宋
第三帝國——元明清
共和國時代——民國、人民共和國

但是還是說幾句,為什麼非得把中國歷史分割開來看呢?
中國四千年歷史是有著非常密切的傳承關係的,不管怎麼分,似乎都是不合適的。
即使是被我視為「山崩地裂」的宋元之際,其整體文明的斷層都比不上歐洲文明斷層要大。
歐洲的文明斷層是歐洲文明可以非常清晰地被分段的原因,那我們為什麼要沒事找事,對一個斷層不大的文明的歷史進行分段呢?


說一個我自己的中國歷史分段看法
我覺得可以從政治的參與者分類,隨著時間的變化中國政治主要參與者也是有變化的,正好隨著時間變化形成幾個階段
1部落政治時期
上古三皇五帝到殷商滅亡
商周之變是古代政治變革的一個關鍵點西周分封制出來之前中國政治的主要參與者是部落首領,其形式更像是部落之間的關係
2貴族政治時期
西周到東漢
西周分封制讓更多的貴族走向政治舞台,這期間主要政治參與者都是貴族出身,秦滅六國後這種政治形態開始衰退,貴族對政治的壟斷開始走向終結,察舉制的施行使世族開始出現。
3世族政治時期
三國到南北朝
西漢察舉制施行,非貴族出身的人開始大量參與政治,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分析過察舉制這種制度的弊端,由察舉制產出了世族政治,到了曹魏九品中正制施行,中國主要政治參與者就徹底轉變為多為世族出身,五胡亂華到北魏,北方其主要政治參與者也多為北方世族出身,少數民族南下來到中原也是依靠北方世族的力量來統治,南朝東晉更不用說,到了東晉末期,軍隊出身的劉裕上位,南方世族走向衰落,北魏六鎮之亂,北方世族走向衰落
4軍閥政治時期
南北朝到五代十國
北魏爾朱榮作亂,北方轉變為軍閥政治,南梁侯景之亂,世族徹底衰落,南嶺陳霸先上台,南方轉變為軍閥政治,這期間北周隋唐統治階層出身於關隴軍事集團,北齊南陳統治階層也都是軍閥出身,到了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中國統治者更是主要出身於軍閥,這期間從南北朝到五代十國,中國政治參與者多為軍閥出身
5文人政治時期
北宋到滿清
後周開始注重文人,北宋更是大規模重文抑武,加上隋唐開創的科舉制度更加成熟,讀書科舉成了為官的主要途徑,中國主要政治參與者多為文人出身,到了南宋程朱理學出現,明清八股取士更是如此,這期間蒙元這種軍人出身的政權也都重視文人為官
6民主大眾政治時期
民國到。。。
滿清後期已經開始民主思想啟蒙,甚至預備立憲,滿清滅亡,開啟民主政治模式,北洋政府制度上開始民主化,到了國民黨敗退台灣,中共統治大陸,民主化進一步深化,大陸是共產主義民主,台灣是資本主義民主,不管大陸還是台灣,中國政治參與者都已經轉變為了大眾參與,大眾投票方式決定政治,但是剛開始百年,還有待發展!
我所說的是統治參與者也就是統治階層主要出身,並非王朝統治者帝王們的出身,按帝王的出身分期就不好弄了


世襲奴隸制,世襲封建制,科舉封建制,科舉行省制,共和行省制,此答案受其他是受其他答主啟發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南宋和明朝末年很多人的行為是在阻礙民族融合」這一觀點?
我國歷史上有簽署過侮辱別國的條約么?
如果發現新大陸的是中國,而不是西方,世界該怎樣發展?
為什麼中國會在晚唐以後失去越南?
不喜歡的長輩讓我不要管丈夫叫老公,我該如何反駁?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