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裝逼不成反被打臉的案例?

比如華容道孟德逃跑,本想裝逼,如果是我,肯定在這裡設伏,結果就遇到關羽了


1957年,中國同蘇聯簽訂了技術引進合同,二機部決定由瀋陽飛機製造廠和瀋陽航空發動機廠定點仿製米格19P,戰機命名為「東風103」。至1958年7月,蘇方圖紙到齊,沈飛開始全面鋪開米格19P的試製仿製工作。這期間出了一個問題。蘇方在將戰機結構圖紙交付中方時,由於一些原因未能同時交付工藝規程。然而而中方卻認為工藝規程可有可無,蘇方不提供可以自己編寫,所以就沒有要求蘇方補上。後來蘇方專家多次強烈建議中方補充引進工藝規程和裝備,但中方都拒絕了,認為「用不著」。結果仿製開始後,正趕上全國掀起了「大躍進」運動,在二機部及四局提出了」快速試製「的口號下,沈飛也不例外,急著趕進度,爭先進,中方技術人員隨意更改設計和工藝規範,對蘇聯資料也不認真研究,一味圖快。對於蘇方未能提供的工藝規程,中方技術人員就自己關起門來搞「創新」,硬是編寫出了錯誤百出的工藝規程。另外,當時中蘇關係已經大幅度降溫,蘇方專家奉了國內指示,對於中方不請教的問題已全無熱心,任其胡改工藝,基本是冷眼旁觀。

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快速試製」會戰後,東風103於1958 年12月17日首飛成功,1959 年4月26 日國家鑒定委員會正式鑒定驗收。就此,東風103的生產全面鋪開,同時倉促決定停產殲5戰機。結果令人啼笑皆非。在「大躍進」的狂熱氣氛中,東風103的生產也是一味「大幹快乾」,不顧質量。至1960年下半年,瀋陽飛機廠共投料578架份東風103及其改型東風102,僅裝配成111架飛機,成品率不到20%。而裝配出的111架戰機卻全部有重大質量問題,沒有一架合格,都被部隊拒收。結果沈飛庫存戰機多達上百架,既不好改也捨不得拆,浪費驚人!與此同時,仍與國民黨空軍不時交戰的人民空軍卻久待新型戰機不來,在實戰中付出了血的代價。1961年1月27日,由國防工委上報,賀龍副總理及中央軍委批示,中央正式決定從即日起停止東風103及其改型東風102的生產。至此,新中國第一次仿製米格19戰機的努力——東風103最終以慘敗而告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比較敵我的實力,無論就哪一方面而言,我們都佔有絕對的優勢,軍隊的裝備、作戰的技術和經驗,匪軍不如我們,尤其是空軍、戰車以及後方交通運輸工具,如火車、輪船、汽車等,更完全是我們國軍所獨有。一切軍需補給,如糧秣彈藥等,我們也比匪軍豐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據點、大都市和工礦的資源,也完全控制在我們的手中。一切之條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時間到了,成熟的蘋果自然會墜入我們的懷抱。」

1946年的KMT如是說

抗戰勝利後戡亂,我軍采日軍侵華失敗之方法,搶佔主要交通線及重要城鎮,民國35年10月17日參謀總長於北平記者會上宣稱:從軍事上對付中共,三個月至多五個月便能解決,任何一條鐵路線,均可於兩周內打通。

1949年的KMT如是說

直至民國三十八年春江防作戰,認為萬無一失之決策(對策),將海軍沿長江築成水上長城,共軍絕難飛渡,此際陸軍之150加農炮大部、105榴炮全部、75山野炮及57戰防炮百分之九十、高射炮大部等,悉為共軍虜獲,共軍於長江北岸之江岸,密布岸炮陣地,我長江內之海軍艦艇,遂成為共軍岸炮之靶場,江陰要塞叛變後,長江下游僅十餘艘突圍至長江口,余均葬身江底。

某人唧唧歪歪在我下面評論。。那麼,

1、首先我們就統計下KMT開戰初的實力。

陸軍編製分為美械、半美械、日械和國械,到內戰爆發前為止,其中美械軍為:N1A

N6A2A5A8A13A18A53A54A71A73A74A94A

半美械軍為:46A52A60A62A

美械軍的編製為:每軍一個

榴彈炮營,每營配備105榴彈炮12門;每師一個山炮營,每營配備75山炮

12
門;每團一個戰防炮連,配備戰防炮4門,每營一個迫擊炮排,配備81

迫擊炮兩門;每營一個火箭筒排,配備伯楚克火箭筒兩具;每個步兵

連配有輕機槍9挺,湯姆森手提機槍18只,60迫擊炮六門(每排兩門)

及火焰噴射器1個。每個軍部和師部配備設備完善的野戰醫院一所。自軍

師至每個營連都配有完善的通訊設備,包括有線電話和無線電報話兩用機。

其他還有工兵器材和運輸工具。

半美械也被稱為日美混合械,編製與日械相同,但補充了衝鋒槍、火箭筒,火焰噴射器,並將步兵炮與擲彈筒改換為六零炮與戰防炮,日式75毫米山炮換為美製75毫米山炮(也有半美械沒有換美製山炮依然用的日制)

日械:為全部日式裝備, 編製為軍(整編師)有日式野炮營1個,師(旅)有1個日式山炮營,團有迫擊炮與步兵炮(有的為37mm速射炮)各一連,營有6挺重機槍,連有9

輕機槍與6個日式擲彈筒

國械:其編製與日械裝備同,只是步槍為中正式步槍,輕機槍為捷克式,重機槍為馬克沁,迫擊炮為六零炮與國產82迫擊炮,此外,還有美式衝鋒槍、火箭筒等,而在重武器方面,炮兵都是日式火炮

到46年全面內戰爆發為止,國軍得到的美援為:以廢鐵的價格購買了一批貯藏於印緬地區的美械裝備與物資,計有價值6800萬美元的車輛1.5萬輛汽車)及價值5000萬美元的軍火(內有100余輛M3A3,自1945年11月10日起將美國駐華空軍的物資移交給國民黨,移贈飛機200餘架,大批航空器材(僅在昆明一地就有上萬噸),另外尚有機場警衛需要的地面武器彈藥,大約有4000噸輕式武器及彈藥。到1946年5月,先後向國民黨軍提供了700余架飛機,以幫助國民黨軍建立81/3大隊空軍。1946年2月1日,自加爾各答海運至滬機械,車輛及紡織品3萬噸,計2500萬美元,內有3噸卡車5700,紡織品(主要為軍用服裝)500萬美元,1946年3月19日,提供1億美元剩餘物資,內有4000萬美元之船隻(登陸艦艇),軍用乾糧4.5萬噸及大批醫藥品,1946年5月27日,贈送國民黨海軍271艘艦艇等

另外內戰全面爆發前,國軍還有一些獨立部隊,如獨立炮炮12團,36門美製155榴,獨立炮7團,36門日制150榴。

三個快速縱隊,每個快速縱隊下轄一個步兵旅、一個戰車營、兩個炮兵營、一個裝甲搜索營、兩個工兵營、兩個汽車營,裝備有坦克四十輛,重炮二十四門,汽車二百輛。

三個戰車團,其中戰車一團為美式坦克,戰車二團為日式和部分蘇式T26坦克,戰車三團為抗戰爆發前購買的英、意等國的輕型坦克

全面內戰爆發前,國軍還有26個輜重兵汽車團和一個保養團,每團裝備卡車400多輛,這些車輛,一部分是在抗戰前、抗戰期間及勝利後從英、美、法及原蘇聯購買進口的各種類型、大小不同的載重汽車編成,一部分是在抗戰勝利後接收日本投降的日式卡車編成。其中為數最多的是在八年抗戰期間,尤其是抗戰勝利後由美國援助的D.M.c.十輪越野卡車和五噸大道奇卡車。

最後再看看同時期共軍的編製和裝備,內戰爆發前,共軍總兵力約127萬人。其中野戰軍約61萬人,轄有縱隊及相當於縱隊的師共22個,旅及相當於旅的師共94個。地方部隊及後方機關約66萬人。沒有空軍和海軍。

全軍裝備馬步槍44.7萬支,短槍4.4萬支,衝鋒槍2678支,輕機槍4.6萬挺,重機槍1699挺,槍榴彈1428具,擲彈筒5050具,迫擊炮1559門,步兵炮124門,山炮58門,坦克8輛。

2、 這個國粉有抱怨蘇聯給TG日械。。那我們看看國共各自獲取多少日械。。(最後另附徐焰將軍專題考據文)

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負責中國大陸、台灣及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的受降工作。此範圍內,投降日軍合計114.5萬人。

至1946年4月,收繳日軍步騎槍68.6萬支、手槍60.3萬支、機槍3萬挺、各種火炮1.2萬門;步機槍子彈1億顆,手榴彈和各種炮彈各2000萬顆(以上皆為約數)。此外還有戰車383輛、裝甲車151輛、卡車15785輛、馬74159;各種飛機1066架、各類艦艇1400艘。

對收繳的日軍武器,「以能即時利用為原則,用以加強各部門之力量。」「對主要火炮收繳後……當經通電各受降區,各繳械軍師,准就收繳之日方火炮、器材、馬匹,按編製分別補充使用,計利用日山野炮編配軍師炮兵營一百一十六個」;「對步騎槍、輕重機槍、手槍等,亦分別編配各正規軍,及地方團警使用。」剩下的「一部未配發使用之武器,待整軍後,分別配發使用」。

TG東北解放戰爭中蘇聯轉交的武器大約有槍40,各種炮約2000(有些統計中將日制擲彈筒列入是不對的)

不管美國援助與國民黨自己的兵工生產,就連接受的日械也沒有KMT多啊。

3、那麼為什麼說KMT是運輸隊長呢。

而從全面內戰爆發到國軍轉進台灣為止,蔣公慷慨送給共軍的裝備數量如下:

長短槍3161912支,各種機槍319958挺,擲彈筒21462個,槍榴筒15191個,火焰噴射器228具,各種火炮54430門,飛機189架,艦艇200艘,坦克622輛,裝甲車389輛,火車機車1,016輛,汽車22012輛。

下圖為截止遼瀋戰役運輸大隊長常凱申送給TG的裝備(應該是僅限於關外四野的繳獲,各種炮1.28萬)

4、有些國粉有抱怨美國援助給的不夠。。那麼怎麼說呢????

日本宣布投降之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魏德邁下達命令:「……你在日本投降後採取行動的依據是,目前軍事援助仍將繼續,以支持中國中央政府軍隊為重佔中國戰區目前為日本佔領的全部地區所必要的軍事行動,並運送中國軍隊佔領日本本土、台灣和朝鮮。我們希望,只要軍事情況許可,在華日軍無論是整體的還是零散的,都只向蔣介石委員長或他的代表投降。你當幫助中國中央政府將軍隊迅速運送到中國的關鍵地區。你還可以在正常職權範圍內,給予中國軍隊其他援助。」到1946年7月美軍共幫助國民黨政府運送軍隊50餘萬人。在美軍幫助下,國軍得以接受120萬日軍中的絕大部分的投降,並繳獲其裝備和物資儲備。杜魯門在回憶錄中這樣說:「蔣介石的權力只及於西南一隅……假如我們讓日本人立即放下他們的武器,並且向海邊開去,那麼整個中國就將會被共產黨人拿過去,因此我們就必須採取異乎尋常的步驟,利用敵人來做守備隊,直到我們能將國民黨的軍隊運到華南,並將海軍調去保衛海港為止……這種利用日本軍隊阻止共產黨人的方法是國防部和國務院聯合決定而經我批准的」

日本宣布投降之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魏德邁下達命令:「……你在日本投降後採取行動的依據是,目前軍事援助仍將繼續,以支持中國中央政府軍隊為重佔中國戰區目前為日本佔領的全部地區所必要的軍事行動,並運送中國軍隊佔領日本本土、台灣和朝鮮。我們希望,只要軍事情況許可,在華日軍無論是整體的還是零散的,都只向蔣介石委員長或他的代表投降。你當幫助中國中央政府將軍隊迅速運送到中國的關鍵地區。你還可以在正常職權範圍內,給予中國軍隊其他援助。」到1946年7月美軍共幫助國民黨政府運送軍隊50餘萬人。在美軍幫助下,國軍得以接受120萬日軍中的絕大部分的投降,並繳獲其裝備和物資儲備。杜魯門在回憶錄中這樣說:「蔣介石的權力只及於西南一隅……假如我們讓日本人立即放下他們的武器,並且向海邊開去,那麼整個中國就將會被共產黨人拿過去,因此我們就必須採取異乎尋常的步驟,利用敵人來做守備隊,直到我們能將國民黨的軍隊運到華南,並將海軍調去保衛海港為止…這種利用日本軍隊阻止共產黨人的方法是國防部和國務院聯合決定而經我批准的」

1945年之前美國援華物資能運的中國的很少,從1941年至1944年,在中國抗戰最困難、最需要外援的階段,中國所得的援助僅為2.8億美元,但到了1945年,由於中國軍隊取得滇西緬北戰役的勝利,加上2月份史迪威公路通車,使當年美國對華援助急劇增加到了11.07億,相當於此前四年總合的5倍左右。這些援助對抗戰而言,已是「事過境遷,無足輕重了」,而對於隨後的內戰卻是至關重要。同時,抗戰勝利後,為了能在繼續援助蔣介石,杜魯門還特別在1945年8月宣布停止向一切國家運送租借物資的情況下,批准繼續向中國提供租借軍火,直到1946年10月。那麼,這段時間內本應用於抗戰卻被拿來打內戰的美援物資有多少呢?截至1948年6月30日止,根據美國政府各有關機構向美國財政部的報告,美國自對日戰爭勝利以來,移讓給國民政府的租借物資總價值達7.81億美元(整個抗戰期間美國共援華8.457億美元),主要種類如下:

此外還有,1942年美國向中國提供了5億美元貨款,1943年秋開始用這筆貸款在美購買黃金和外匯,共計購金2.2億美元。但抗戰勝利前只運來價值6691萬美元的黃金,勝利後運來1.50825億美元的黃金,後者是前者的2.25倍。1946-1947年間,宋子文就曾奉蔣介石之命大量拋售這筆庫存外匯和黃金,以籌內戰的軍費。

僅國共停戰的一九四六年上半年,美國政府就向國民黨政府提供了價值十三點五億美元的各種物資。美國總統杜魯門承認,美國在抗戰勝利後給予蔣介石政府的物資援助,是抗戰勝利前美國援華物資的兩倍。美國前後為國民黨軍隊訓練了各種技術軍官十五萬人,重新裝備了四十五個陸軍師(旅),為空軍配備了各類飛機九百三十六架,其中大部分是在抗戰勝利後移交給國民黨軍隊的。在全面內戰爆發後,美國政府又向國民黨軍移交了艦艇一百三十一艘。從日本投降到一九四六年六月,由美國海、空軍幫助輸送到內戰前線的國民黨軍隊達五十四萬人。大規模內戰爆發前夕,美國國務院除向國會提出《繼續對華軍事援助法案》請求通過外,又著手同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準備把儲存在西太平洋的價值二十億美元的戰爭剩餘物資以五億美元的低價出售給國民黨政府。

全面內戰爆發前,國軍的總兵力為430萬。其中包括:「正規軍陸軍86個軍(師)、248個師(旅)約200萬人,特種兵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3萬人,後方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所屬部隊以及其他軍事機關和院校共約101萬人。以上正規軍總共約356萬人。非正規軍74萬人。

空軍有五個軍區司令部,5個戰鬥機大隊,2個中型轟炸機大隊,1B24大隊,加上一個偵察機中隊,有飛機約九百餘架

海軍有接受日偽艦艇288艘,美軍轉讓的艦艇271艘。

雙方實力對比差距如此巨大,也不能怪校長信心滿滿,下面是蔣公1946年10月18日在南京召開的秘密軍事會議上講話:「比較敵我的實力,無論就哪一方面而言,我們都佔有絕對的優勢,軍隊的裝備、作戰的技術和經驗,匪軍不如我們,尤其是空軍、戰車以及後方交通運輸工具,如火車、輪船、汽車等,更完全是我們國軍所獨有。一切軍需補給,如糧秣彈藥等,我們也比匪軍豐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據點、大都市和工礦的資源,也完全控制在我們的手中。一切之條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時間到了,成熟的蘋果自然會墜入我們的懷抱。」

所以蔣公設想中的戡亂戰爭是這樣的。。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這樣。

5、另外其實你蔣蚣也曾經狠狠的打過TG和美帝的臉。

6、我對某個@李大刀 一些謬論的反駁。 因為評論里不能貼圖。。所以我只好在正文里反駁了。

首先,KMT你們自己就有軍事工業啊。抗戰勝利後還接受了東北若干兵工廠、華北若干偽軍兵工廠以及部分美國日本設備。

比如我說的東北兵工廠,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TG接手之後,成為自己最大的槍支生產中心。

以至於衛立煌都不想放棄瀋陽。

另外某人堅持金胖子給了TG 武裝200萬人的裝備。

但是二戰終站時日本滿洲和朝鮮兵力加起來也不到70萬人。其中在北朝鮮受降的日本駐軍只有幾萬,金正日變戲法給你200萬人裝備啊。

某人繼續堅持如下論點

考先不說明顯的計算錯誤,一車皮200萬發,2000車皮就是40億發。。。。

但是二戰時代,日本子彈年產才不過4、5億發啊。

朝鮮駐紮的日軍才幾萬人。。哪來的8億(這數學) 或 40億子彈援共啊。

難道是從日本本土運輸的???援共是麥克阿瑟的陰謀?????????????

在此,正中建議 給予 李大刀先生 ( 十億子彈李大刀)昵稱。。

另外附上 徐焰的東北日械去向考據文

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和隨後談判中蘇條約期間,美蘇因有共同對日作戰的目標而關係尚好,斯大林在與蔣介石談判時就不照顧中共的利益。蘇聯同美英達成了在遠東劃分勢力範圍的《雅爾塔協定》,6月至8月同國民黨又達成了人稱「外蒙換東北」的交易,即以國民黨政權承認外蒙古獨立為條件,換取蘇聯承諾將東北只交給國民黨政府而不交給中共。從歷史事實看,斯大林起初還打算信守這些承諾,有關《雅爾塔協定》、出兵東北和中蘇外交談判內容都未向中共通報,在日本投降後還致電要求毛澤東去重慶談判並不能打內戰。毛澤東多年間對此事一直積憤在胸,曾指責斯大林在中國犯了「不許革命」這樣的大錯誤。

  蘇聯出兵東北後,同他們會師的並非是有過正式協議的國民黨,而是獨立自主搶先進入這裡的中共武裝。出乎意料的相遇,使蘇軍出現了兩面為難的窘境:出於共同的意識形態和多年的友情,一些官兵表現出熱情並給予了少量幫助,一些領導人卻害怕引發外交糾紛而限制中共部隊行動9月中旬以後,因美國停止戰時以租借物資援蘇的做法,還堅決不允許蘇軍在北海道登陸參加佔領日本,國民黨當局又全面倒向美國,在這種背景下蘇聯對中共的態度便發生變化。蘇軍不僅允許八路軍部隊秘密進入東北,還移交了日軍倉庫中的許多武器,並許諾只允許國民黨官員而不允許其軍隊進入東北。10月4日,蘇共代表又正式通知中共東北局,他們會把繳獲的關東軍武器和佔領區全部移交。當天中共東北局興奮地向中共中央報告「友方」的態度是:「已下最後決心,此間家務全部交我。」

  得到這一消息後。中共中央深受鼓舞,決定從各戰略區調30萬部隊到東北以便接收。進11月中旬,蘇聯又在國民黨當局抗議下,強令中共軍隊退出瀋陽、長春和哈爾濱以及中長鐵路沿線,不再移交武器,還一度中止與中共東北局的聯絡。從國際大氣候看,此刻蘇聯與美英兩國議定下個月在莫斯科召開三國外長會議,有在國際問題上達成妥協的可能,斯大林便擔心如過於接近中共會引起國民黨及其後台美國的強烈反應。於是,蘇方便不惜違背諾言,犧牲中共的利益,來換取國民黨和美國政府的好感。如再看看後來的歷史,赫魯曉夫那種背信棄義毀合同的做法,其實在1945年就已初見端倪。

  進入1946年初春,美蘇在全球開始了新冷戰,國民黨當局又追隨美國掀起反共反蘇浪潮,蘇聯在東北對中共部隊的態度便再度熱情起來。蘇軍從東北撤退時,將一批日本武器移交給東北民主聯軍,並在聯合國譴責美國支持國民黨加劇中國內戰。1947年秋季以後,美蘇在西歐形成軍事對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又節節勝利,斯大林更增加了對中共援助。不過為避免同國民黨政權徹底破裂,蘇聯在1949年夏季之前沒有向中共提供過本國製造的一槍一彈,移交的都是繳獲日本、德國的武器,甚至還有美國對蘇的租借物資。

斯大林在東北給予中共秘密和有限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違反了《雅爾塔協定》中的諒解,不過從其基本精神看,面對美蘇矛盾日益尖銳和國民黨完全投靠美國的形勢,斯大林不能不考慮在中國支持一支能抗衡美蔣的力量。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們就能悟出,當時斯大林為什麼一面對中共不信任,一面又給予少量援助;一面同美蔣交易東北問題,一面默許中共在那裡發展力量。這些看起來矛盾的現象,其實都統一到一個目標上,即維護蘇聯根據雅爾塔體制在遠東獲得的利益。在利益驅動下,當年蘇聯方面對中共的態度便像多變的睛雨表,隨著國際形勢和自身利害的關係,熱度如同水銀柱那樣忽上忽下。

蘇聯對日宣戰後僅六天,日本便宣布投降,東北出現了一片混亂景象。蘇軍只佔鐵路沿線和大城市,多數偏遠地區處於無政府狀態,亂搶武器和物資的現象比比皆是,蘇軍對戰利品的統計和保管、移交都出現統計上的巨大差異。中共進入東北的部隊有最早隨蘇軍反攻的東北抗日聯軍余部,後又有八路軍、新四軍部隊進入,起初還缺乏統一指揮,各自都到倉庫搬東西,一些新部隊還出現了大量攜械叛逃,總共獲得了多少武器一直難以準確統計。

  筆者的父親在八路軍進軍東北時曾負責過對蘇軍聯絡,筆者本人也採訪過不少當年東北解放區的領導人。上世紀80年代又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從事過解放戰爭史的研究,查閱過中蘇之間有關東北問題的大量文電以及當年有關武器裝備問題的眾多報告,對蘇聯援助武器的數量也只能做出一個大致估計。90年代後俄羅斯解密歷史檔案後,裡面又有一些不同的記載。從各種歷史資料和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中,歷史往往只能給後人留下一個清晰的主線,具體細節卻經常會有一些模糊數字和解不開的謎團。

  中蘇關係嚴重惡化後,1967年蘇聯最早公布了在進佔東北後援助中共武器的數字,聲稱「蘇聯遠東軍繳獲了日本關東軍的武器有步槍70萬支,機槍為1.2萬挺,各種炮約4000門,坦克600輛,飛機約800余架。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要求,這些武器大部分向其移交,成為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負責指揮遠東戰役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在回憶錄中敘述對中國革命的援助,也引用了這一數字。

  若仔細分析,蘇聯的這一繳獲數字本身就含有很大水分,因為據日本方面的資料,關東軍在蘇聯出兵前能夠使用的作戰飛機僅100多架,坦克約160輛。十幾年前筆者同西方和俄羅斯的一些史學家也曾討論過這一問題,依照他們對當年蘇軍戰報的了解,除勝利後邀功的誇張外,重要原因是把倉庫里報廢的舊飛機包括偽滿航校里的滑翔機都算在內,繳獲「坦克」的統計中也包含了裝甲車。當時繳獲的日本關東軍裝備對蘇軍而言,只相當於廢鋼鐵概念,對其數量統計並不重視。蘇聯宣傳部門也知道這些武器有些已運回國內回爐,宣稱移交給中共部隊時還不能不加上一個「大部分」的界定,至於具體有多少就是一個模糊概念。此後台灣方面抓住這一數字並斷章取義,將其全部都說成是援助中共的武器。近些年有人使用俄羅斯檔案時,也不加分析地運用了這一本身就已誇張的數字,顯然違反了歷史研究的嚴肅性。

  全面地回顧東北解放戰爭史,可以看出蘇方向中共部隊大規模移交武器,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而且都是秘密進行,其間還帶有一些戲劇性的情節。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向蘇方代表強要武器的事件,也是何長工回憶錄中講述的真實故事。1945年9月初,八路軍山東部隊渡海進入了東北,冀熱遼部隊隨即進入瀋陽,10餘萬部隊也在隨後兩個月內趕到。初入東北的八路軍向「老大哥」索要武器時,蘇軍起初在公開交涉中不肯給,八路軍領導只好下令「開倉濟貧」,派部隊夜間到蘇軍所佔的日本倉庫去拿,蘇軍哨兵了解到是八路軍,也就聽任「偷盜」,並幫助站崗。不過那時八路軍服裝不統一,也沒有標記,一些「假八路」即土匪也在蘇軍那裡冒名拿走了一些武器。

  同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得知蘇聯要將「家務全部交我」的報告後,要求山東八路軍和新四軍第三師黃克誠部把武器留在原地,迅速徒手赴東北接收這批新武器。結果山東許多部隊奔赴東北時,大都是每個班只留一支槍用於晚間站崗。據由山東進入東北的6萬八路軍部隊實力統計記載,只有8門迫擊炮,16挺重機槍,529挺輕機槍,22萬支步槍。赴東北的最大一支部隊——新四軍第三師3萬多人上路時攜帶了全部裝備,到達冀東後也將其大部留給當地部隊。這些部隊陸續到達東北後,蘇軍卻違背承諾不再移交武器。此前接收到武器的多半是八路軍剛收編的部隊,如最先出關的冀東部隊就是靠運出日軍倉庫的裝備和招兵買馬,兩個月內就由不足1萬人擴大到10萬餘人。後趕到的許多老部隊卻接收不到武器。結果有人說俏皮話說「新兵新槍,老兵老槍,新兵有槍,老兵無槍」。中共中央原定派30萬部隊赴東北的計劃就此流產,已奉命出發的許多單位如陳賡縱隊等又留在原地。

在蘇軍違背承諾前,八路軍究竟取到了多少武器,後來能看到的全面數字只有陳雲、高崗、張聞天於1945年11月30日向中央報告中的數字——「10萬支,炮300門」。這些先拿到日軍裝備的新部隊老骨幹很少,許多人是原偽「滿洲國」的無業人員和「國兵」,抱著「先當八路,再當中央」的心理參軍。國民黨軍隊進入東北後,新擴大的10余萬人中竟有4萬餘人投降叛變,蘇軍轉交的不少武器又丟失。

  出關的老部隊在缺乏武器的情況下,靠著民間槍支的搜集和打擊偽滿軍的繳獲,得到了部分武器。1946年3月至4月間蘇聯從東北撤軍,又恢復了向中共秘密移交武器,東北民主聯軍34萬人輕武器到此才裝備齊全,有槍近20萬支,並有了各種炮700門,同時毛澤東還電令將剩餘槍支供給地方武裝。按這些數字分析,此間得到的槍約在20萬支左右。同年夏季,東北解放區為幫助關內解放區作戰,又通過海路運向山東2萬支槍和2000萬發子彈。毛澤東專電提出分發這批裝備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並規定一半給山東區,35%給晉冀魯豫區,其餘轉交晉綏區。全面內戰爆發後,劉伯承、鄧小平在向中央報告戰況的電文中也說明,殲敵一個旅大約需消耗子彈20萬發,主要是靠東北轉運而來。

  進入1947年以後,東北民主聯軍(1947年末由東北民主聯軍正式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發展很快,同年末兵力擴大到70萬人以上,除了戰場繳獲外。東北的解放軍從蘇聯和北朝鮮方面也得到了一些武器。據當時在東北擔任軍工部長的何長工回憶:1947年10月,他得知蘇軍在中蘇邊境的滿洲里倉庫里存放著一大批日本武器,準備運回蘇聯去鍊鋼,便去與管倉庫的蘇軍上校卡瓦洛夫談判,開始談不通。何長工便強硬地說:「你們不能拉走。我們用廢鋼鐵對換,一噸換一噸。」卡瓦洛夫還是不答應。何長工便對他吼道:「你是個保守分子,沒有一點國際主義。你如果不答應,我只好來搶,我推著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蘇軍開槍,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拚命,我給斯大林打電話,告你的狀,告你沒有國際主義。」卡瓦洛夫態度軟下來,經過請示終於同意移交這批武器。對這個「請示」的批准者只能是斯大林,因為那時蘇聯內部規定涉及中國問題的決定只能由他本人拍板。

 這批武器包括步槍數萬支和少量火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給斯大林的信件對此說道:「我們用你們給我們的那批武器裝備了30個步兵團、2個山炮營。」接著,林彪向斯大林請求說:「設法給我們解決20萬支步槍、1.5萬挺輕機槍、7000挺重機槍、700門團營迫擊炮、1000門連迫擊炮、100門高射炮、200門山野炮以及較多數量的彈藥和20個師用的通信器材(主要是無線電和電話)。這批武器望從英勇的紅軍所繳獲的日本武器中撥出,如日本武器所存無多,則望從德國戰利品中撥出。」斯大林沒有滿足這一要求,卻通過朝鮮方面向東北解放區提供了2000車皮裝運的武器。後來中方一再表示感謝朝鮮同志。其實當時北朝鮮是在蘇軍管制之下,繳獲日本朝鮮軍的武器也由蘇方看管,沒有斯大林的指示是不可能轉交的。

  綜合上述幾項統計大致可估算出,東北解放戰爭中蘇聯轉交的武器大約有槍40萬50萬支,各種炮約2000(有些統計中將日制擲彈筒列入是不對的)。進入1948年以後,解放軍繳獲國民黨軍的武器越來越多,就不再迫切需要蘇聯移交武器。這一年夏天,毛澤東到達晉察冀解放區的城南庄並準備訪問蘇聯,據當時身邊的警衛人員回憶,一些年輕人曾天真地說:「這次主席去見斯大林,可以要些飛機大炮,好快點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毛澤東則笑著回答:「至於飛機大炮,還是向蔣介石要,他送來的美國武器更好。」直至1949年7月,中共中央考慮解放台灣的需求,才又向蘇聯提出援助飛機的要求,此後蘇聯提供武器便成為兩國間的軍貿。


我返回那天,在徐州的國民黨軍隊負責人到機場送行。

當時,一批美製P51型蔣機在機場起飛、降落,嘯聲刺耳,有意耍弄「威風」。

國民黨徐州綏靖公署的副參謀長站在我身邊,趾高氣揚的笑指天空說:「現代的空軍,威力真是偉大啊!」

這顯然是欺負我軍還沒有空軍。我也冷冷的笑著說:「可惜它有個缺點,目前還不能下到地面上來抓俘虜。」

《回憶蘇中戰役》粟裕

幾個月後,國民黨一綏區五個整編師共十五個旅十二萬人,大舉進犯蘇中解放區。

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僅三萬多,四十多天連續作戰,七戰七捷,殲敵五萬餘人。


值此三哥又搞事之際。

重提一下六十年代「中印戰爭」。

戰前:

印度籍由歐美+蘇聯的武器援助、冰火附魔屬性加持,這一口恆河水灌下去感覺良好,不把我三哥當哥你是看不起我?

趁著西藏歷史遺留問題 、中國又百廢待興,忍不住搞你一波。畢竟西藏離中國文化圈比較遠又靠近三哥核心區域,這堵天塹對三哥來說太誘人。

印方很自信的認為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尼赫魯自認「中國人不敢還手」

1962年10月2日尼赫魯又稱:印度政府要「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魯公開下令:要把中國軍隊從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上全部「清除掉」。

1962年10月14日,印度國防部長口稱:要同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

印陸軍號稱「打遍亞歐」、與我軍作戰的印軍第四師號稱「王牌」。

結果:

印軍陣亡人數約為4900人,被俘約4000人。

繳獲印軍: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后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

1962年11月22日。

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並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整理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並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

更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1964年5月,尼赫魯,卒。

在中印戰爭中,中方邊防部隊也犧牲了722人。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59真理報展望2010「蘇聯幸福生活」一切體力活都將由機器人代勞,罪犯、監獄、犯罪都將成為歷史,因為人們心中充盈著幸福和踏實的感覺。

精心養護的小轎車將列隊城市街道兩旁,任何有需求的人都可用其代步,到達目的地後,你只需將車輛停放在附近的停車場,供下一位公民使用。


不由得想到穆公公那三億五千萬金盧布的大作,以下內容純轉,為了通順稍有修改,侵刪

某黨史專業研究生C罩杯同學,在她的畢業論文《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援助》中,竟將這張毛澤東接受共產國際三億五千萬金盧布的收據的假圖作為主要證據使用。由於C同學的導師出差,所以論文由校長審讀,看到這個「證據」後,校長給了十六字批語:「學術不端,道德低下,素質堪憂,立場不正。」

本來像這種事,最多也就畢業論文不過關,打回重寫而已。但出於對真相的信仰,這位C同學表現出驚人的毅力,不斷找校長理論,認為自己是慘被潛規則的受害者,被邪惡的校長蓄意打壓,並且揚言要去國家圖書館和俄羅斯查資料找證據,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難道就沒有老娘說理的地方嗎?可惜,該黨校某工作人員是和穆公公在同一論壇出沒的,於是就在校長室里,當眾把穆公公發在論壇的原帖找了出來,據稱此位女研究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被開除以後,她一直揚言要將穆公公告上法庭。當然,到目前為止穆公公好像還沒有收到期待中的傳票。


唉。。。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成吉思汗時代,蒙古軍隊滅掉了西遼和波斯花拉子模帝國,直接和阿巴斯王朝接壤。蒙哥汗成為大汗後,命令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率軍西征,討伐西亞。1256年旭烈兀被蒙哥冊封為伊爾汗,建立了以波斯為中心的伊爾汗國。旭烈兀繼續向西擴張,1257年率軍兵臨巴格達城下,要求阿巴斯王朝哈里發獻城投降。

巴格達城內的穆斯林們拒絕投降,哈里發警告蒙古人:如果他們繼續進攻,就會受到真主的懲罰。

蒙古當時奉行宗教自由政策,只要交稅,任何人都可以信仰他自己選擇的宗教。旭烈兀本人是景教徒(東方基督教聶斯托利派,臨死前皈依佛教),所以對伊斯蘭教並沒有好感。聽到哈里發的警告,旭烈兀大怒,蒙古軍隊開始圍城。

巴格達當時和臨安並列,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人口不下百萬,並且有從蘇美爾-阿卡德時代就留下來,經過歷代政權修繕的灌溉系統。

蒙古的圍城僅僅進行了十幾天(從1258年1月29日到2月10日)巴格達就投降了。蒙古軍隊對巴格達進行了屠城,數十萬人被屠戮殆盡。更要命的是,整個巴格達的市政、灌溉系統被蒙古軍隊摧毀。灌溉系統至今未能恢復,巴格達再也養不活百萬人口。從此兩河流域一蹶不振,從世界中心的寶座上跌落下來。阿巴斯王朝末代哈里發本人則被蒙古軍隊用布包裹被馬踩死,因為蒙古人保證過『不會讓皇族流血』。

歷史學家認為1258年蒙古對阿巴斯王朝的征服標誌著伊斯蘭教黃金時代的結束。雖然後來伊利汗國也完成了伊斯蘭化、波斯化,但伊斯蘭教走下坡路已經不可避免,再也沒有恢復阿巴斯王朝時代的榮光。

旭烈兀屠戮巴格達的另一個深遠的影響是蒙古內戰的暴發。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拔都汗建立了金帳汗國,金帳汗國成為了蒙古西部三大汗國中第一個伊斯蘭化的汗國。旭烈兀西征的時候,金帳汗國的汗別兒哥汗已經皈依伊斯蘭教,自然不能容忍和自己同宗的旭烈兀對巴格達的屠戮。於是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在高加索暴發了戰爭。這是蒙古帝國內戰的開始。後來忽必烈擊敗了阿里不哥,他的大汗之位也只得到了和大汗國關係較好的伊爾汗國的支持,金帳汗國和察合台汗國都不承認。知道元成宗帖木兒時期,元朝皇帝的大汗地位才被西部的三大汗國承認,但也只是名義上的,各汗國在文化、宗教和政治上早就分道揚鑣了。


烏克蘭建議取消俄羅斯的一票否決權,被俄羅斯一票否決。


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麥克阿瑟 1950.11.24


轉載自觀察者網,原文作者施洋,有刪減:

10月14日,俄羅斯海軍派出以「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從北方艦隊的摩爾曼斯克港出發,前往敘利亞附近海域執行打擊恐怖分子的任務。編隊除航空母艦外,還有「彼得大帝」號重型導彈巡洋艦、「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艦及一艘攻擊型核潛艇護航,加上在北海海域會合的波羅的海艦隊兩艘輕型導彈護衛艦,組成了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編隊。

艦隊沿著歐亞大陸的西側緩緩南下,一路途經多個北約國家沿岸並且穿越英吉利海峽,在海峽中,北約海空力量對其進行了高強度的監視與觀測。而西方國家的媒體則對俄羅斯這艘僅有的航母冷嘲熱諷。尤其是「庫茲涅佐夫」號在航行途中煙囪中噴出的黑煙,更是成了媒體和網友們抨擊的對象。俄羅斯反對派將這支艦隊與1905年全軍覆沒的沙俄太平洋第二艦隊相比;美國媒體則引用社交網路的觀點,譏諷俄國艦隊「不用雷達就能被發現」。

庫茲涅佐夫」號的滾滾濃煙幾乎把整個艦體都遮蔽了

俄羅斯衛星新聞的報道

「庫茲涅佐夫「作為一艘蘇聯解體前夕竣工的老艦,服役至今已經25年,本來就已經到了需要進行系統性維護的年歲。而且,該艦的動力系統在90年代中後期俄羅斯經濟崩潰時期連續出過幾次故障,卻缺少足夠的經費和技術力量為其進行徹底的維護;2000年後雖然該艦經歷過幾次持續時間稍長的修理,但也只是讓其能夠出海巡航的「續命」之舉。

2012年後,俄羅斯好幾次宣稱要給「庫」艦進行為期五到七年的徹底大修,但資金的缺乏與相對頻繁的使用需求使得修理工程一再縮水,最後變成花幾個月刮一刮船底、補一補油漆了事。

以下加一點我的料:

本來俄羅斯橫穿英吉利海峽是想給英美等國一個震懾,沒想到不給力的航母倒反被人家嘲笑了一番,當然世界上有很多小國家是連被嘲笑的資本都沒有的。這一點自然是得提到。英國還派出了艦艇在旁邊監視,兩個落日餘暉的大國就這樣相逢在英吉利海峽了,不知道雙方士兵心裏面會不會有感慨呢?

看看俄羅斯自己網友對這次裝逼失敗的惡搞:《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以及早已流傳的我國網友惡搞:俄羅斯海軍現狀


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法國南錫國立戲劇中心來華出演莫里哀喜劇《無病呻吟》,演出結束後,一女子極其熱情,在與導演合影后,興高采烈的發到了微博上,並配有文字若干:

「今天有幸見到法國著名導演莫里哀先生,真是不虛此行啊!」

#什麼叫外行跟風狗#


慈禧太后啊!

老佛爺:(看過所謂的絕密情報後)丫的,居然讓咱家歸政於皇帝!這些該死的洋鬼子!丫的,咱大清老被洋人欺負,咱家早就不忿了!小李子,召軍機大臣!

下面是宣戰詔書

我朝二百數十年,深仁厚澤,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懷柔。迨道光、咸豐年間,俯准彼等互市,並乞在我國傳教。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允所請。初亦就我範圍,詎三十年來,恃我國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囂張,欺凌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兇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我國赤子,仇怒鬱結,人人慾得而甘心。此義勇焚燒教堂、屠殺教民所由來也。朝廷仍不開釁,如前保護者,恐傷我人民耳。故再降旨申禁,保衛使館,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諭。原為民教解釋宿嫌,朝廷柔服遠人,至矣盡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挾,昨天復公然有杜士立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危詞恫喝,意在肆其猖獗,震動畿輔。平日交鄰之道,我未嘗失禮於彼,彼自稱教化之國,乃無禮橫行。專恃兵堅利器,自取決裂如此乎?朕臨御將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孫,百姓亦待朕如天帝。況慈聖中興宇宙,思德所被,浹髓淪肌,祖宗憑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憤,曠代所無。朕令涕淚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徙,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泱雌雄?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僉同。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至於五尺童子,赤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彼尚詐謀,我恃天理;彼憑悍力,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胄,禮義干櫓,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翦彼凶焰,張國之威?其有同仇敵愾,陷陣衝鋒,抑或仗義捐資,助益餉項,朝廷不惜破格懋賞,獎勵忠烈;苟其自外生成,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竟作漢奸,即刻嚴誅,決無寬貸。爾普天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泄神人之憤,朕有厚望焉。

大家看,老佛爺並未說明向哪個國家宣戰!也就是說,我大清是向全世界宣戰的!壯哉!我大清被洋人吊打60多年,終於揚眉吐氣一回!向全世界宣戰,古往今來,漢尼拔也好,凱撒也好,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好,拿破崙也好,誰有我老佛爺的魄力!

………………

然而,八國聯軍來了,可憐老佛爺帶著囚徒天子光緒帝一路狂奔,跑到了西安,居然比她老公咸豐帝還慘!!!向全世界宣戰的勇氣呢???


昔有狂人楊一笑者,其碑誌曰:初從文,三年不中;後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秦武王嬴盪。

聽名字就不同凡響。

其人也當真是一條漢子,據說天生神力。

那麼既然是漢子,豈能不舉?

於是在眾人的勸阻下,堅持要表演舉鼎。

今兒就讓你們開開眼,看看葫蘆娃大娃到底長啥樣。

結果呢,很遺憾。舉到一半,力氣不支,雙目出血。最後大鼎脫手落地,砸斷脛骨。

當晚因醫治無效而死亡……

楊廣。

當年親自帶兵滅陳,還俘虜了南陳後主。

後來楊廣自己當了隋朝皇帝,他在位期間,陳後主死了。他給人家起了一個極為難聽的謚號。

「煬」。

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具體意思其實不用太過較真。反正就是罵人家SB,混蛋之類。

但是,後來天下大亂,楊廣被殺了!!

隋朝對他的謚號其實是「隋明帝」。

不過唐朝不幹,非要給他又起一個謚號。

「煬」。

too 煬,too simple。

呵呵。「隋煬帝楊廣」,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元首:俄羅斯就像一所破房子,只要在門上踹上一腳……

斯大林:你再說一遍?

元首:俄羅斯就像……講真,我不會俄語,前面都是我瞎編的,我實在編不下去了,就這樣。


必須是我黃埔老大哥胡宗南胡學長啊,47年率15萬大軍進攻延安,一時風光無二,胡宗南讓秘書在吉普車內放上水滸傳、精忠說岳傳等小說,他說仗打起來那是軍長師長們的事了,他只要看看小說聽聽戰報就行了,戰火中讀書方能顯大將風度嘛……

49年12月胡宗南隻身乘飛機飛往台灣,要不是老蔣覺得違反指揮道德,本來是不打算派飛機接他的。


郭靖叉手說道:「我南朝地廣人多,崇尚氣節。俊彥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來,從不屈膝異族。蒙古縱然一時疆界逞快,日後定被逐回漠北,那時元氣大傷,悔之無及,願王爺三思。」忽必烈笑道:「多謝明教。」郭靖聽他這四字說得言不由衷,說道:「就此別過,後會有期。」忽必烈將手一拱,說道:「送客。」

「多謝明教。」

「多謝明教。」

「多謝明教。」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殲八吹牛皮,被打臉!!!

  陳忠言訪談整理----關於殲八2的一些問題

討論殲八2之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1】、無論殲八還是殲八2,都是作為奪取制空權的前線殲擊機來設計的,殲八機頭進氣型號當初的設計指標是為了抗衡F4,壓制F104以及F105,所以不能認為殲八系列設計僅僅用來攔截敵高空偵察機——例如U2,攔截能力只是它所具備的能力之一。

——2【2】、殲八2是在殲八基礎之上強調改進中低空亞跨音速性能而產生的,早期機頭進氣殲八飛機雖然機翼採用了前緣錐形扭轉,但是其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舵面效率也是如此,這反映在殲八2之上就是設計優化和氣動修形,提高了機翼氣動效率以及舵面效率。因此,殲八2飛機機動性能以及敏捷性能比較於殲八原型均有較大提高,基本上壓倒了原蘇聯當時的米格23系列飛機,在90年代初中期,我空軍中除了殲七E,其餘飛機均不能在機敏性上超越殲八2系列。即使相對於當時的歐洲飛機也不算落後——例如,在5000米高度,0.9ma,幻影2000在6g盤旋過載的時候飛機已經開始抖動,而此時的殲八2距離抖動邊界還有一點距離;再比如,1000米高度,0.7ma,幻影2000拉到7g飛機也會抖動,而此時的殲八2離抖動邊界也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可以說,機動性一直不是困擾殲八2大規模服役的問題。

——3【3】、困擾殲八2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服役的問題主要還是雷達、航電以及配套武器、設備的問題,我國受制於基礎研究水平,這些方面一直是弱項,中距攔射能力一直拖到95年前後才解決,殲八2系列配裝PL11系列導彈也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這時的殲八2也才初步具備了當初設計的全部性能。當然,此時他的性能已經比較落後,只是與初期的幻影2000飛機能力大致相當——不過由於沒有電傳,在飛機操縱性上對飛行員要求高,不能無顧慮操縱,與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了。

——4【3】、所謂殲八原始設計老舊,沒有改進潛力之說也是需要糾正的。殲八2機體大,其結構設計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達到西方80年代較好水平」,內部空間相對充足,改裝新設備的潛力較大,這是殲七系列不能比擬的。所以今天殲八2系列持續改進出C/D/F/G/H等型號,也是針對殲八2的不足,有針對性的改進機載設備,並對氣動作一定改進,使之可以擔負起抗衡周邊低檔飛機——例如F4EJ/F5系列/幻影2000早期型號乃至F16A/B等。

【1】:參照601編寫的《中國殲擊機發展史》;

【2】:參照《國外飛機性能手冊》、《葛文墉回憶錄》、《殲八2空勤手冊》等書刊;

【3】:參照90年代《航空雜誌》、《航空維修》、《中國航空報》、近年的《流體力學試驗與測量》等書刊;

六十年代初,中國獲得了米格21的技術,並成功的在沈飛出廠,裝備部隊,這就是殲七戰機。但是軍方認為殲七航程過短,不適應當時的軍事形式,提出研製新型戰機的要求,最終形成了兩個項目,一個是在殲七的基礎上加大機體,增加一台發動機,以達到增加航程的目的,這就是沈飛的殲八。另一種就是採用全新機體,安裝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以達到需要的要求。這就是成飛的殲九項目。

由於殲八採用了相對成熟的技術,因此進度比較快,六九年便成功首飛,而殲九由於技術跨度比較大,同時配套的渦扇六遲遲沒有成功,因此殲九一直停留在圖紙階段。與此同時,為了減輕沈飛的壓力,全力推進殲八的進度,將殲七轉到成飛生產。

到了八十年代初,由於國家經濟的困難等原因,一大批項目下馬,殲九就在其列,而殲八定型後又適時推出了殲八二的計劃使得殲八戰機得以繼續。

接下來的經濟改革,以及軍隊要為國民經濟讓路。使得軍方的訂單大幅減少,這成了沈飛和成飛發展的拐點。

由於軍方的訂單大幅減少,平時年產上百架戰機的工廠一年只有2-3架的任務,很顯然這根本無法養活一個企業的二三萬工人,企業只能另謀出路,。成飛的辦法是出口殲七戰鬥機,保持企業的發展,但沈飛沒有那麼幸運,殲八戰機是專為中國空軍(當時的)量身打造的,並不符合出口的需要,所以沈飛只能依靠軍方的訂單維持企業的運轉,為了生存,沈飛只好玩空降,生產大客車。在這種情況下,成飛可以走出口殲七--用戶提出要求---推出改型(實際就是安裝西方國家的電子設備),---繼續出口這一良性循環。而沈飛沒有這樣的條件,不想也不敢自行推出改型,因為一旦空軍不接受新的改型,沈飛就血本無歸,即使空軍同意接受,由於數量少,很難及時收回成本,,這對於沈飛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因此在這段時間,殲七可以推出新的改型,而殲八卻只能原地踏步。(這還不包括和平典範計劃造成的損失)

進入九十年代中期,由於台灣海峽局勢變化,中國政府開始加大軍費的投入,殲八才開始推出一些改型,但是和成飛比起來已經落後了一大截。

到了九十年代末,沈飛迎來了一線曙光。中國引進蘇27戰鬥機,並決定由沈飛負責生產。

由生產二代機一躍為生產三代機的廠家。

然而沈飛的風頭很快就被成飛的萬丈光芒壓下去了,就在沈飛完成對蘇27國產化的時候,成飛先後推出殲7MG/E,梟龍和殲十猛龍戰機,而隨後的時間,殲十S(教練機),殲十B先後露面,到了2011年,殲20更是橫空出世,讓軍迷們興奮不以。相比之下,沈飛比較沉寂,只是推出了殲八的改型,以及殲11B和殲15,特別是殲15的研製,由於國產雷達比俄制雷達輕150公斤,為了平衡,在機頭部位加了一個150公斤的鐵塊,這直接成了指責沈飛不思進取的一大罪狀,但是,這些指責沈飛的人,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個事實:對於像沈飛這樣一直生產二代機的企業,突然之間改產蘇-27這樣的三代機的情況下,推出新的改型其難度並不比研製一款全新的戰機小!打一個比方,我們剛玩過紅警2,突然讓我們接別人打到一半存檔的紅警三,就算你的水平再牛,也得手忙腳亂一陣子才能適應過來,飛機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拿蘇27的中國艦載型—殲15來說有有帖子說殲15是用國產雷達,比俄制雷達輕了150公斤,而沈飛卻不敢有所改變,直接在機頭加了一個150公斤重的鐵塊來保持平衡,以此來說明沈飛的無能,問題是,換了你們該怎麼解決?無外乎三點,

一 在機頭附近增加別的設備,以抵消雷達重量減少帶來的重心改變,問題是有什麼樣的設備能夠以足夠小的空間達到要求的重量,同時又不對原有設備的運行構成影響?

二 減輕機尾位置的重量,以達到重心平衡,但是如何減少?要知道,減重基本上相當於減飛機的強度,特別是蘇聯繫的戰機都有一個(致命的)特點:都是在研製研製過程中超重,為了打到設計目標強行減重,結果強度嚴重不足,然後再一點點的往上補,以至於出現像網友所說的跨音速陷阱那樣的缺陷,如果沈飛在蘇27的基礎上再強行減重會是什麼後果,不說大家也應該清楚

對中國殲八Ⅱ戰機的全面剖析

20世紀60年代,適值美國、台灣國民黨以台灣、泰國等為前沿基地,使用U-2、火蜂等有人、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對我大陸頻頻進行偵察活動。我軍當時列裝的所有飛機在升限上均達不到高空接敵的需要,亟待發展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這就是殲八的由來。此時,我國在成功仿製米格-17、米格-19後,將目光瞄準了先進的米格-21。由於中、蘇關係破裂,有關部門得到的圖紙不甚完整,加之在工藝上使用了許多先進技術,造成仿製上的困難。為此,技術人員作出了艱苦努力,掌握了該機的設計、生產要領,為日後設計、生產殲八戰鬥機做了良好輔墊。

在殲-八項目以前,軍隊與航空工業部門曾多次提出脫離實際的戰鬥機計劃,如東風-107、東風-113等。急躁冒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由於有失敗的教訓,在設計殲八時,謹小慎微,以致在氣動布局與外形上不敢突破米格模式。在經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唐延傑、黃志千等人的權衡下,沿用殲-七即米格-21的氣動布局,借鑒米高揚設計局E-152的設計思想,採用現成技術,將殲-八設計成殲-七的雙發放大型,提高了升限和爬升率。沒有採用強-五的跳躍式前進法而是採取了步行法。雖然這種做法對當時快速、穩健地研製出殲-八有莫大的好處,卻註定了其未來命運,導致了它不是一個好的飛行平台,對以後的改型有許多不利影響。70年代末,面對蘇聯、越南廣為布置的米格-23,以及始終籠罩在國土上的逆火轟炸機的陰影,老舊的殲-六、殲-七已無力勝任未來空戰的新使命。1980年國家決定在殲-八Ⅰ基礎上,研製性能先進的殲-八Ⅱ,設計者們採用了蘇聯蘇-9/11至蘇-15的發展模式,改用兩側進氣,加長了機身比度。仍未擺脫米格機的窠臼,在其身上可以看到米格飛機的身影。機頭雷達罩、發動機進氣口、可摺疊腹鰭、機腹雙管23毫米炮等沿用了米格-23的設計,發動機尾噴管整統罩形式頗受米格-19的影響,主翼形狀、起落架形狀與收放方式與米格-21相同,而部分小的艙門還能見到美製F-86的設計!

失之交臂的輝煌

實際上,若以奪取空中優勢為己任,殲-八Ⅱ的設計過於牽強,不如採用殲-九、殲-十三、強-六改、殲轟-七改方案。殲-九是幾乎與殲八同時發展的戰鬥機。由於當時要求性能高,方案幾經變更,始終未造出一架原型機,被迫於1980年下馬。強-六是70年代後期在米格-23基礎上發展的變後掠翼攻擊機,與殲-九一樣擬採用一台相當於美制F-100、F-110與俄制AL-31的122千牛大推力的WS-6渦扇發動機,具有改進成制空戰鬥機或多用途戰鬥機的潛力。殲-十三是70年代發展的擬取代殲-六的空中優勢戰鬥機,原先擬採用WS-6,後來改用在米格-23所採用P29-300發動機基礎上設計的WP-15發動機,其命運同樣是胎死腹中。殲轟-七是西安飛機設計所、西安飛機製造公司設計、生產的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立項於70年代,採用兩台斯貝MK202(國產型稱為WS-9)渦扇發動機,具有良好的氣動布局,大的航程與載彈量,是一種很好的飛行平台,擁有相當大的改進潛力。如果改進火控系統,換裝WS-6或俄羅斯AL-31,採用電傳操縱等設計,完全可以改進成具有強大的對空、對地(海)攻擊能力的類似F-15E或蘇-30MKK的多用途戰鬥機,其改裝前景與意義超過比其稍後研製但先服役的殲-八Ⅱ。70年代是我國航空史上百花齊放時期,其間先後湧現了運-十、殲-十二、直-六等項目,後期達到了我國作戰飛機研製的高潮。令人遺憾的是,多數項目或因航空工業部門,或因使用單位最終下馬,所幸殲轟-七因設計、生產單位的堅持得以僥倖生存下來。縱現歷史,使用單位在裝備什麼樣的作戰飛機上多次徘徊、猶豫不決,導致先進的、具有良好改進前景的諸多作戰飛機下馬,與其配套的先進發動機無一保留,使設計隊伍斷層、人才流失。由於使用部門的作戰思想停留於短距離,在地面引導下快速、分散地截擊入侵之敵,使他們熱衷於戰術的所謂連續性、繼承性,熱衷於對相對落後的殲-八的改進,從而不得不選擇了殲-八Ⅱ。在當時,殲-八Ⅱ就不是唯一選擇,也不是最佳選擇。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我們對中國先進戰機的美好願望只能停留在對那段輝煌歷史的回憶之中了。

殲-八Ⅱ源於殲八和殲-八I,是我國在戰鬥機領域秉承蘇聯米格飛機傳統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利用成熟技術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儘管作為戰鬥機先天不足,但仍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奠定了戰鬥機採用非機頭進氣的基本格局,對日後我國戰鬥機的設計、使用產生了深遠影響。我軍曾有研製殲-十二的失敗教訓。該機是在60年代發展的一種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由於航程太短,缺乏全天候作戰能力於70年代末期下馬。在整個六、七十年代,我國已試飛的所有飛機中,最具創新精神的莫過於殲-十二了。可悲的是自設計時,就是個落後機種。不過有幾項成就值得大書特書,如:擺脫了蘇聯戰鬥機的束縛,採用下單翼、前緣襟翼、整體風檔等,還有洗鍊的突出的機尾造形等。這些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已有的設計理念與技術未被應用於日後的殲-八Ⅱ的發展與改良中,相形之下,殲-八Ⅱ的設計風格卻遠遠不及殲-十二。回溯殲-八Ⅱ的設計方針,當是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可執行超視距空戰的、能全面對抗米格-23的戰鬥機。而事實是,由於所採用的氣動布局,尤其是三角形機翼,限制了殲-八的進一步發展。歷史上,美、歐、蘇等國裝備了許多三角翼飛機。美製F-102、F-106,法制幻影-Ⅲ等是無尾三角翼戰鬥機。其優點是跨音速阻力小,利於超音速飛行,而缺點也不少,前兩者是截擊機,在本土使用還說得過去,幻影-Ⅲ急急被幻影-F1取代,儘管較前者好不了哪去,只是採用後掠翼改善了起飛性能等。後來的幻影-2000因採用了電傳操作、放寬靜穩定度等技術,使無尾三角翼機獲得新生。以色列在幻影-5基礎上研製的幻獅加裝了鴨翼,使飛行性能得以改善。90年代以來,歐洲研製的新戰鬥機無一不採用鴨翼加三角翼布局。我國新近研製的殲-十亦採用此種布局。當時唯一使常規三角翼飛機發揚光大的只有蘇聯,他們發展了米格-21、蘇-9、蘇-11、蘇-15等一系列三角翼戰鬥機。其中蘇霍伊設計的是截擊機,只有米格-21為前線戰鬥機。作為一種簡單、高效、低成本的白天型戰鬥機,大量裝備部隊並向外出口有其得天獨厚的政治、經濟等原因,是蘇聯向2倍音速戰機發展的重要機型。儘管存在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畢竟是東方陣營少有的一種2倍音速戰鬥機而得以向全球漫延。從技術與使用角度講,三角翼戰鬥機有著無可替代的優點,並且是戰鬥機翼型的主流。但是純三角翼,即既無修形又無其他措施的常規三角翼飛機早已不再是發展方向。純三角翼適於高空、高速飛行的截擊機而非多用途戰鬥機和空中優勢戰鬥機。三角形機翼必須得到修型才能成為優秀戰鬥機。為彌補不足,蘇霍伊設計局將蘇-15改進成雙三角翼飛機,成飛公司將殲七改進為雙三角翼帶有前緣襟翼的殲-七MG或殲-七E。改進後的殲-七是格鬥能力最強的國產格鬥機。殲-八Ⅱ的飛行性能要遜色得多,較之唯一優勢就是航程遠。這一點可能是被海軍看中的唯一優點。放眼世界,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飛機,70年代以後,再無純三角翼可言(例如F-15採用扭轉的切角三角翼,F-16採用電傳操縱的切角三角翼)。原因就是純三角翼僅利於高速性能的發揮、不利於低速性能的發揮,機動性與使用經濟性較差。作為我國九十年代的主力戰鬥機,殲-八Ⅱ卻令人費解的沿用純三角翼不變。雖然利於高空高速飛行,但由此造成的飛行性能差,對縮短機身長度不利,其惡果是無法估量的。不僅影響飛行,而且直接導致機身細長。採用純正三角翼布局是殲-八Ⅱ的第一個先天不足。

大量使用新材料,工藝水平有所提高

早在仿製米格-21時,我們就已經掌握了諸如化學銑切、整體壁板加工等新技術,並開始嘗試新材料的應用。以後,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在研製殲八時,已開始使用複合材料。主要應用在水平尾翼與重直尾翼上,在為其配套的WP-7發動機上,已經採用空心渦輪葉片。隨後,我國曾在強五飛機上試飛全複合材料垂直尾翼。仿製複合材料應用較多的海豚直升機,對國產飛行器大規模應用複合材料是個良好的促進,因而在殲-八Ⅱ上,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水平也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除殲轟-七外,殲-八Ⅱ的技術水平是所有國產作戰飛機中最好的。比如,殲-八Ⅱ所使用的WP-13發動機大量使用了鈦合金及其加工技術,使經濟性與壽命均有很大改善。全膠接垂尾壁板和勞倫紙蜂窩結構使飛機重量進一步減輕。

成為我國的主力戰鬥機

殲-八Ⅱ自投產以來,已經大量在海、空軍中服役,是繼殲-五、殲-六、殲-七以後的我國第四種主力戰鬥機,也是我國第二代戰鬥機中的最後一個機型。產量大大超出殲-八及殲-八I,目前的裝備數量僅次於殲-七。在遠程、全天侯作戰方面,非前三種戰鬥機所及,只有引進的蘇-27或殲-十一能在性能上超越殲-八Ⅱ,而後者在數量與戰術應用上又有獨到的優勢。

在建國50周年的閱兵式上,總共有28架殲--八Ⅱ飛越了天安門廣場。

其中24架單獨編列,從而成為我軍歷史上最大的機群編隊合成,另外4架殲-八Ⅱ受油機與兩架轟六加油機編隊。雖然殲-七也有28架,但共有20架單獨編隊,其餘8架是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七EB,與長機轟-六共同組成第一梯隊。以上事實足以說明,殲-八Ⅱ在我航空兵中的重要地位。

翼型選擇不當,造成終身遺憾

缺乏優化設計,造成機身頎長無比

殲-八Ⅱ是我國第二種投入使用的兩側進氣的戰術飛機,是第一種兩側進氣的戰鬥機,從此我國戰鬥機擯棄機頭進氣的簡單形式,開始具有現代的外形特徵。不過,作為我軍跨世紀戰鬥機,由於優化設計不足,致使機身頎長。主要原因是與該機採用純三角翼常規布局有關。

作為殲-八Ⅱ的第二個先天不足,細長的機身本不是不能縮短的。以其身長來衡量,空重僅有982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7.8噸,與機身長度較短的單發米格-23相仿,低於米格-27的20.6噸。幼獅戰鬥機空重為7285公斤,最大起飛重量為16.5噸;幻影2000空重為75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為17噸。兩項數值均低於我機,但它們的幾何尺寸要小得多。F-16的空重與最大起飛重量因生產批次的不同而不同。空重大致從7.0~9.3噸,最大起飛重量23.1噸,已由輕型戰鬥機接近重型戰鬥機水平,尺寸小而重量大。90年代出現的歐洲陣風與颱風戰鬥機亦存在類似F-16的情況。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殲-八Ⅱ的空重和最大起飛重量與其身長不相稱,好似一名瘦高個拳擊手,力量顯得異常單薄。國外與殲-八Ⅱ相同或相近尺寸的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大致在25~35噸,滿足此項數值的國產戰機只有殲轟-七。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發動機推力小;二是機翼形狀及增升設計不合理,起落架強度不夠;三是西方飛機盡其可能地使用複合材料、並配以廣泛使用鈦合金用來減輕重量,由於裝備比較完善的電子設備、還有大容量機內油箱,起飛重量往往比較大,而殲-八Ⅱ的小起飛重量只能說明有效空間少。我們可以作一大膽推測,如果當初用WS-6改裝殲-八Ⅱ,那麼該機勢必要加大起飛重量,同時改善火控雷達,翼型、氣動布局等均要發生深刻變化。然而這對使用單位的習慣不相符,他們習慣於使用輕型的、維修簡單的飛機,而不願使用精密、複雜的作戰系統。在使用現有WP-7或WP-13發動機,該機不是沒有縮短機身的可能。現舉例說明:

1、米格-23、米格-31的進氣口就在座艙兩側或靠後位置,F-4、F-5、F-15、F-22、雅克-38、超軍旗、鷂、強-五等正常布局的戰鬥機,其進氣口設計莫不如此;幻影-2000等無尾三角翼飛機的進氣口位置也較靠前、機翼進一步向前安置,沒有平尾,進一步縮短了機身。

2、Saab-37、JAS-39等近距耦合鴨式布局的戰鬥機,不僅進氣口在座艙兩側,前置鴨翼緊靠進氣口安置,較常規布局縮短了機身;米格-19、米格-21等機翼位置非常靠前,亦可起到縮短機身的作用。

3、F-15、F-22,閃電等戰鬥機為了縮短後機身,刻意對機翼後緣進行了修形,使後緣翼根前移,便於向前安置水平尾翼。蘇-27,米格-31等飛機如果採用三角翼,勢必延長後機身。

4、為了縮短機身長度,許多設計師選擇發動機尾噴管外露的方法,配以將垂直尾翼前移等手段,縮短飛機總長度。有些飛機,如颱風、陣風的雷達罩就在座艙前;有些飛機如F-15、F-22、F-35等將機體大大縮短,而平尾則比較靠後。F-22還將YF-22的形如主翼的水平尾翼進行修形,不僅更利於隱形,縮短總長度,而且可以避免維修時人機碰撞。

總之,設計人員為了縮短機身可謂絞盡腦汁!

反觀殲-八Ⅱ,上述縮短機身長度的措施在其身上卻未被應用,反而成為80年代以後細長比最大的戰鬥機,實在讓人感到無奈。在武器裝備方面,我們老是該大不大,該小不小。譬如軍艦,國外的軍艦無論在尺寸、排水量等方向總是超越我們許多,坦克亦是如此,而在飛機方面,我們老是比別人輕許多。以致同蘇聯一樣,有個"傻大黑粗"的不良評語。如果採取優化設計,完全可以縮短殲-八Ⅱ的總長度。殲-八Ⅱ的設計人員曾稱專門加長殲-八Ⅱ的機身長度是為了增加前機身油箱以配平飛機重心,這是造成該機長度增加的一個原因。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可以通過將機身下副油箱前移,即像F/A-18、Saab-37、F-5的早期型號、蘇-7那樣即可解決上述問題,而非要增加前機身長度。通過類比,完全可以斷定殲-八Ⅱ的機身長度可以縮短。這樣就可能成為一種新型戰半機而非在原准機基礎上簡單地加長而實現設計目標。聯想殲-八Ⅱ誕生的背景,不佳的氣動布局,修長的機身,可以斷定殲-八Ⅱ的設計是失敗的。當然加長機身有利於減小飛行阻力、增大縱向穩定性。由於缺乏優化設計,包括*縱系統、掛架布局等,導致殲-八Ⅱ在輕量級運動員中長了個大個,無力伸展拳腳。國外戰鬥機尤其是西方戰鬥機,大量採用複合材料、鈦合金等,千方百計地減輕飛機重量等,機身長度比我機小,空重相仿的戰鬥機,起飛重量、航程、載彈量等遠比殲-8Ⅱ大,機載設備又非常齊全,只能說明殲八Ⅱ的增升效果不佳、有效空間太少、整體設計不合理。有人認為殲-8Ⅱ之所以細長,是與其採用兩台發動機密不可分的。誠然,採用兩台發動機是造成機身加長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更加細長的絕對因素。通過優化設計,完全可以控制總長度。在國外,不乏採用同一型號、或近似型號發動機裝備數款戰鬥機的實例。除重型的A-5、F-111、蘇-24等機身較長、起飛重量超重外,其他型號的雙發飛機,除起飛重量大幅攀升外,機身長度沒有殲-八Ⅱ增加明顯(殲-八Ⅱ採用的渦噴-13實是渦噴-7的改進型)。例如,同是採用F-100、F-110渦扇發動機,F-16為單發,機長為15.09米,F-15為雙發重型機,機長19.43米;在兩台發動機基礎上改用一台F-404渦扇發動機的F-20,機長為14.42米,同樣採用一台F-404的X-29長16.44米,X-31長14.85米,JAS-39為14.10米,雙髮型的F/A-18機長為17.07米,雙發的法國陣風-A為15.8米;採用F-119發動機的雙髮型YF-22機長19.56米,F-22機長縮短為18.92米,YF-23機長20.5米,單發的X-32長14.03或者14.42米,X-35機長 米;採用一台M-53發動機的幻影-2000機長14.36米,雙髮型的幻影-4000為18.70米,採用M-53改進型的M-88的陣風-A機長15.8米,陣風-C則縮短到15.3米。這些是70年代以後的設計,此前的機型主要有採用一台J-79發動機的F-104,機長16.69米,雙發F-4為19.20米;採用J-52發動機的單發攻擊機A-4機長12.29米,雙發重型攻擊機A-6達16.69米;採用埃紋發動機的單發獵人戰鬥機長13.93米,雙發閃電式截擊機長16.84米;採用兩台RD-33發動機的米格-29長16.28米,採用一台RD-33改進型RD-93的中國FC-1機長14米……通過實例對比,可以明確戰鬥機的長度確實與採用發動機台數有關,但不會造成機身明顯的加長。殲-八由殲-七發展而來,採用相同或相似的發動機,殲-七機長13.95米,殲-八含空速管長21.52米,而殲-八Ⅱ卻達到21.59米,較前述飛機,增長幅度過大,而起飛重量過小,不能不說是遺憾。

如果當初不是簡單地對殲-七放大,而是依據戰術目標仔細對氣動布局及部分細節進行修形,從眾多方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的方案,殲-八飛機決不會是現在這個模樣。除機翼、機身、氣動布局缺乏優化設計與修形之外,其他還有諸如機翼增升裝置簡單、起落架收放形式不佳、座艙偏小,腹鰭過大過笨等。需要指出的是,殲-八Ⅱ有些設計過於簡單是因發動機推力嫌小,但正因為推力小才需縮短機身並減重,才需要增加飛機升力,而這些又恰恰是殲-八Ⅱ的一大頑症。

殲-八的增升裝置與起落架收放形式傳承於米格-21,機翼上安置有簡單襟翼,既無前緣襟翼,又無F-15、閃電相同的機翼扭轉度。因為主起落架支柱在翼下,且又向內、向前斜向收入機身內,致使翼下內側掛架僅能攜帶格鬥導彈,而緊靠主起落架支柱的掛架又無法攜帶大型副油箱,不利於增載入荷與航程。如果修改機翼形狀與增升方式配以主起荷架垂直向內收入機身,殲-八Ⅱ的裝載量定能提升。F-4、颱風、幻影-2000的布局與作法便是明證。至於座艙狹小、機身上下有鰭、機翼有翼刀,水平尾翼有防振顫配重則是仿製米格飛機的通病。仿製米格-23而引入的可摺疊腹鰭無助於減輕飛機重量與使用成本。發動機推力小,油耗大。

發動機是制約我國飛機發展的兩大瓶頸之一,殲-八Ⅱ也不例外地受此影響。殲-八安裝兩台殲-七使用的WP-7發動機,殲-八Ⅱ換裝的WP-13是WP-7的改進型,系蘇聯由P-11發展而來的P-13渦噴發動機的仿製型,兩者均屬於50年代的技術水平,前者的國產型號就是WP-7。兩者只有微小的變化,具有通用性。WP-13自重1306kg,加力推力63.45千牛,推重比5.28,油耗率起飛階段為2.2公斤/公斤/小時,巡航階段0.99公斤/公斤/小時。雖然我們一直堅持對WP-13的改進,但由於技術制約,改進幅度不大。因發動機推力小,限制了殲-八Ⅱ的起飛重量,而高油耗率又進一步縮短了該機的航程。

70年代以來,西方的第三代戰鬥機紛紛採用先進的渦扇發動機。較之渦噴發動機具有推力大,雜訊小,油耗低等優點,進入80年代,西方的戰鬥機基本實現渦扇化,就連我國周邊的大小國家及地區已基本實現了主力戰機渦扇化。而我們仍然依賴五、六十年代蘇聯人給予的家底來裝備90年代的主力戰鬥機,單這一點就嚴重製約我軍機的性能發揮。目前,西方的軍用同類發動機已向小型化發展,幾何尺寸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推力及推重比卻越來越大,並出現了推力矢量發動機,發動機控制技術採用全權數字式控制系統,軸縱限制越來越小。相比之下,我國發動機整體水平依然落後。早在殲-八立項不久,我們即已開始研製與AL-31、F-100/110推力相當的WS-6渦扇發動機,並實施將WP-6改進為WS-5,測繪仿製波音-707所用JT-8D渦扇發動機的WS-8計劃,70年代在周總理的主持下引進英國斯貝MK-202渦扇發動機,仿製型號為WS-9。雖然有關部門對WS-6進行了改進,甚至於1982年試車達到了138千牛,推重比為7的預期指標。使人難以想像在AL-31、F-100研製的同時,我們居然會有相似的渦扇發動機,但因沒有配套飛機而下馬。仿製成功的WS-9,當初也是無使用飛機而停頓,造成日後定型的殲轟-七因缺少發動機而只有少量入役,大大影響了我軍戰鬥力。在WS-6下馬之際,該發動機幾乎達到定型狀態只待投產。WS-6曾是我們很有希望的發動機,不僅可以提升我軍戰鬥力,還可以大幅提高航空工業整體水平。它的下馬,以及殲-九、運-十的下馬,使我國航空工業裹足不前。

火控雷達落後,作戰能力嚴重不足

發展殲-八Ⅱ的目的就是要在機首雷達罩內安裝大型火控雷達以實現全天候與超視距空戰與攔射能力。但從公布的大量殲-八Ⅱ照片、殲-八ⅡM計劃及當前的改進來看,殲-八Ⅱ不可能裝備可下視下射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其火控雷達至多相當於米格-23的高空雲雀或F-4的早期型號。我國的中程空空導彈PL-11系義大利的阿斯派德的仿製型。從我國的導彈護衛艦最終以HQ-7艦空導彈取代HQ-61艦空導彈來看,PL-11性能平平,而殲-八Ⅱ的火控雷達似乎對其不相配。關於這一結論,可以從殲-八Ⅱ只帶格鬥導彈而不見PL-11導彈窺視一斑。殲-八的設計構思是高空高速截擊機。作為截擊機的重要特徵就是有先進的火控雷達和中程空空導彈,而此方面殲-八以至殲-八Ⅱ均不過關;執行格鬥任務又無優良的飛行性能。將攔截轟炸機為主的截擊機改進為以制空為主的戰鬥機,是殲-八Ⅱ的第三個先天不足,航空電子落後又是制約我國飛機發展的第二個瓶頸。我國曾經成功研製出脈衝多普勒雷達,除殲轟-七裝備有這種雷達外,不知殲-八Ⅱ為何沒有裝備。該機裝備此種雷達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作為我軍新戰鬥機,殲-八Ⅱ攜帶的武器種類不比殲-七多多少,主要為一門23毫米雙管炮,帶2~4枚格鬥導彈執行空戰任務;攜帶2具火箭發射巢,4~10枚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目前尚未見攜帶精確制導武器和反艦武器的報道。在海航序列中,強五不具備攜帶C-801反艦導彈能力。殲轟-七雖然能攜帶2~4枚,但裝備量太少,殲-八Ⅱ不能攜帶、發射C-801,使其作為海軍飛機的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殲-八Ⅱ作戰靈活性不足、缺乏彈性的原因是與載彈量、航程偏小等有關,更重要的是該機火控雷達落後,從而制約該機作戰潛力的發揮。這大概是我國發展殲-八ⅡM的原因。

批駁兩種觀點

早在殲-八Ⅱ服役之初,業內就有人聲稱該機在性能上全面超越米格-23。殲-八Ⅱ的設計目標是抗擊蘇聯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米格-23的挑戰,大量借鑒了後者的設計。米格-23早於殲-八Ⅱ近20年服役,其設計者是著名的米高揚設計局。在設計該機時已有幾代或幾批世界聞名的戰鬥機,其中包括我國仿製的米格-17/19/21等。為了研製米格-23,他們已對相關技術作了大量預研,掌握了許多新技術。更重要的是蘇聯傾其全力發展空中優勢以對抗北約。米格-23服役之後,性能不斷得到提升,不僅裝備有中程空空導彈,還有部分下視下射能力,高空最大速度、機動性均優於我機。所採用的P29-300渦噴發動機不僅推動大、潑辣,還是同類發動機的終極,達到了巔峰狀態。使我國仿製P29-300的前代P-13發動機的WP-13無法望其項背。再者米格-23的數量亦遠遠超出殲-八Ⅱ,不僅有質的優勢,更有數量優勢,直到目前仍有很大的改進餘地。我機的設計目標就是追趕米格-23,在成功仿製米格-21之後,在工業實力、特別是航空工業實力落後於蘇聯的情況下,要研製出趕超米格-23之機,其困難性可想而知,何況我們的設計又無法擺脫蘇聯的影響,缺乏對高性能戰機的熱情及不斷的決策失誤呢。小展弦比,常規三角翼布局配之以落後的設計思想嚴重製約了殲-八Ⅱ的潛能,使之無法全面與米格-23相抗衡。身為世界上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殲-八Ⅱ不僅落後於米格-23,就是與其它主要第二代戰鬥機,如F-104,F-5、F-4、幻影-Ⅲ、幻影-F1、Saab-37等相比,也是處於下游。那些認為殲-八Ⅱ超出其他第二代戰機、具有第三代戰機的部分特徵,超出F-16、幻影-2000的部分性能等言論是缺乏根據、有失公允的。世界上第一種2倍音速戰鬥機F-104的最後一種改型,已是一種可發射麻雀或阿斯派德中程導彈的優秀截擊機,攔射性能超過殲-八Ⅱ。在80年代以後進行了大量改進的F-4,性能全面超越殲-八Ⅱ及以後的殲-八ⅡM。即使未升級,作戰彈性、綜合作戰能力仍超出我機一大截。F-5的作戰能力大致與殲-八Ⅱ相同,其最終改進型F-20,由於裝備了AN/APG-67脈衝多普勒雷達和外掛物管理系統、玻璃化座艙、F-404渦扇發動機後,達到了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只是由於里根政府放開高性能戰鬥機F-16的出口限制,迫使其沒有正式生產。Saab-37的情況同F-4。F-16、幻影-2000是典型的第三代輕型戰鬥機,性能各有所長,無論在截擊、格鬥、對地攻擊等方面均表現出色。由於它們裝備了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已不需要刻意追求高耗油的升限與速度最大化,換裝高性能的射後不管導彈,更使兩者如虎添翼,迅猛異常。因此,即使殲-八Ⅱ在最大速度與最高升限超出它們已毫無實際意義。由於火控系統的落後,殲-八Ⅱ不僅空戰能力嚴重不足,而且對搜尋隱形飛機方面更是難施拳腳。

無論將殲-八Ⅱ與國外第二代戰機相比,還是與第三代戰鬥機相比均不公平。它們在時間上根本沒有可比性:有些是相差一代,有些是早已退役或即將退役。作為世界上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出現在多數第三代戰鬥機服役10年左右和第四代戰鬥機原型機試飛之際,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未來的可能衝突中已不可能與第二代戰鬥機相較量。

升級改進

早在殲-八Ⅱ尚未正式服役之際,航空界與使用單位已認識到了該機的不足。為了解決火控雷達及作戰能力等問題,我方與美國簽訂協議,由格魯門公司改裝50架殲-八Ⅱ,並提供5架備份。改進內容主要包括:安裝F-16C/D所用的AN/APG-66火控雷達,LN-39導航系統、平視儀、任務和大氣數據計算機等。改裝目的是賦予該機擁有下視下射、超視距的全天候作戰能力。作為補充,由格魯門公司幫助研製殲-七M的終極改型——超-七。然而,上述兩項努力均因某種原因而擱淺。隨後我方可能與以色列、義大利等國接觸,尋求改進殲-八Ⅱ之路。正當我方無可奈何之餘,正所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的冤家對頭卻要幫助我們改裝殲-八Ⅱ。中俄雙方合作的產物稱為殲-八Ⅱ,改進方法與美國的"和平典範"方案相似,改進核心是引入了甲蟲-8Ⅱ火控雷達,輔以導航和電子對抗系統,完成了早期的改裝設想。殲-八Ⅱ不僅擁有良好的攔射能力、還有反艦攻擊能力,作戰能力較之前輩提高了許多。然而,沒有跡象表明殲-八ⅡM已經裝備部隊,而公開的資料稱該機是外貿機,直到目前,也未向外售出一架。就在我們急於發展殲-八ⅡM之時,沈飛公司還發展了安裝有受油控管的新型別,另有部分機型增加雷達靠警裝置。種種跡象表明,對殲-八Ⅱ的改進仍在繼續,包括驗證主動控制技術,換裝新型發動機等。自殲-八Ⅱ服役以來,我國已有性能更加先進的飛豹戰鬥轟炸機服役,因有比較先進的火控雷達終使空射C-801反艦導彈明花有主。這種雷達若移植到殲-八Ⅱ上,將使該機獲得寶貴的反艦能力。同期還有對殲-七M的機翼形狀的改型,以及第三代戰鬥機殲十的研製,如果將這些技術合成於殲-八Ⅱ一身,必將極大提高該機的戰鬥能力。實際上,這些分散的努力卻未集中到一個機型上,並對其他型別進行改進,至少現在還沒有。未來改進設想

進入21世紀,我國軍事航空工業已取得長足進步,已研製出許多作戰飛機,作了一些技術準備,加之技術引進與交流,使我國基本具備研製第三代戰鬥機的能力。因此,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對殲-八Ⅱ改進還是可行的。以下是作者的大膽設想:

第一種改進是最徹底的改進,即按前述殲-八Ⅱ的所有不足進行改進,具體方案如圖六所示。重點在於翼型改進、縮短機身、換裝新型渦扇發動機等。這種改進是最徹底的方案,等於全新設計一種飛機,風險是所有改進方案中最大的。在進入隱身時代,花費巨資研製一種改良型是不切實際的,不如直接研製一種隱形戰鬥機。

進行徹底地改造。

1、發動機進氣口前移,並改變大小;

2、改變機翼形狀;

3、改換具有可調噴口的新型發動機;

4、抬高、加大座艙;

5、改變腹鰭;

6、靠近主機落架支柱攜帶大副油箱;

7、縮短機身;

8、改變垂直尾翼形狀;

第二種改進方案是不改變機身長度的前提下,改變機翼形狀為類似殲-七MG與蘇-15的雙角翼或類似蘇-27的機翼;安裝翼梢發射導軌,翼下中間掛架攜大型副油箱,同時換裝大推動力發動機;融殲-八ⅡM、殲-八ⅡD、殲-八ⅡACT等方案於一身,左翼下弔掛電子對抗吊艙、右翼下弔掛拖曳式干擾系統,後機身增加紅外誘餌發射裝置,加裝數據鏈裝置、紅外搜索裝置、加大座艙尺寸、採用整體式風檔,抬高飛行員位置,採用玻璃化座艙;換裝脈衝多普勒雷達,使其成為優良的截擊機、反艦攻擊機或野鼬鼠飛機。

第三種方案採用雙座布局改變機翼形狀如第二種方案,並簡化第二種方案,使其專司教練、截擊、反艦任務。

第四種方案是採用幻影-IV的發展模式,增設領航武器控制員艙,加長機身長度,加大翼展,換裝兩台WS-6改發動機,攜帶火力圈外發射核巡航導彈的戰術核轟炸機。具體數據為:機長23.6米,翼展11米,航程4000公里,可空中加油,具有強大的電子干擾能力。

由於殲-八Ⅱ不是好的飛行平台,改進潛力不大,風險卻很大。對其進行大量改進不如對殲轟七進行重點改進,使其成為類似蘇-30MKK和F-15E的雙任務戰鬥機,集中全力發展殲-十,因此圖七所示的第二種改型應是今後的改進重點與方向。

反思

回顧及總結殲-八Ⅱ的發展經驗,進行深刻檢討,對發展我國的航空工業是非常有益的。我國航空工業歷經50餘年發展,雖然取得喜人成就,但仍落後於西方數十年——這種差距本來是可以縮小的。隨著巴西、印尼、以色列、印度、韓國、日本等國家航空工業的崛起,以及周邊安全形象形勢的變化,使我們不得不對我國航空工業歷史及現狀作出評價。本文就是通過對殲-八Ⅱ的簡要回顧與述評繼而進行反思,也是對本文的總結。

客觀而論,殲-八Ⅱ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主力戰鬥機。一方面我國結束了十年動亂,雖然致力於實現四個現代化,但十年動亂使航空工業裹足不前,許多基礎研究荒廢;另一方面,國家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立國之本,忽視了對國防事業包括航空工業的投資,使國防投入捉襟見肘,無力發展高性能的武器系統。多數人樂觀估計了國際形勢,由此進一步導致了經費不足,包括戰鬥機在內的高性能武器平台緩慢發展。基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立國之本,忽視了國防現代化對國家安全乃至經濟發展的保障與促進作用,片面認為國防建設對國民經濟的消極作用,未發覺發展防衛力量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並對高新技術的強大推動力。這是導致與殲-八、殲-八Ⅱ同期發展的殲-九、WS-6、運十等工程下馬的直接原因。WS-6的下馬使我國失去了獨立研製F-15、蘇-27一級或F-16一級的先進戰鬥機的條件。同時三者的下馬極大削弱了我國航空工業實力。由於決策失誤,有關部門選擇了希望不大的殲-八Ⅱ。可就是原先設想的立足超視距全天候攔截的新一代戰機,又因經費不足,基礎與作戰思想的雙項落後,至今無法擺脫晝間、近距作戰的基本式樣。由於缺乏競爭,殲-八Ⅱ又是所有戰鬥機的唯一替代者。以上這些均是宏觀層面,而在微觀層面,因受歷史、習慣等原因的束縛導致設計上存在種種不足,缺乏普遍意義的優化設計,加劇了殲-八Ⅱ的不足。

在進入21世紀之初,在許多國家紛紛將航空(含航天)工業作為關係國家安全的支柱產業時,我們非常有必要對包括殲-八Ⅱ在內的許多防衛政策與計劃作深刻反思,從而鞭策我們團結一致,堅定發展民族航空工業的決心與信心,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使我們的航空工業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使我們有世界一流的戰機保衛祖國的領空與海疆!


推薦閱讀:

古代的窗戶紙是採用的什麼材質呢?在遮風擋雨系統中,這層紙起到什麼地位的作用呢?
古代漢人夏天穿什麼衣服?
為什麼日本會把打開日本國門的美國侵略者當成英雄,而中國總是在批判外國侵略者的罪惡?
到底什麼是「封建」?中國的「封建」是秦就結束了還是持續到近代?
有哪些關於中國歷史的冷知識?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 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