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生,一本畢業。實習半年,工作一年。想去支教兩年,回來會有什麼樣的狀況?
看了很多人的建議和鼓勵很感謝 從開始就沒有猶豫過 只是因為更重視才來知乎詢問 因為有很多理性和有思想的人在這裡!我認為支教的存在也就是無奈一種無奈的存在 我希望能用我自己的一點努力 能體現出更多的正能量 擔心回來的問題 也很無奈 因為看了很多關於支教的經驗 有說回來不好找工作的 故而問問有經驗的人到底是不是這樣!並非我動力不純 然而邀請回答的人有說我唯一的目的是功利的 說實話 對這個觀點耿耿於懷 我能力不強不差 跟著大部隊走 有的是好肉吃 我不說自己多高尚 但是我真的是心懷赤誠 然而現實是 我總還是要回來的 聽聽大家的建議 我才能更明白 支教的過程中我需要怎樣的準備 總不能回來之後靠家裡支援的 我心一直永恆 !
---------------------------------------
那些說不要去禍害孩子呀 什麼不能功利啊 你不專業啊 等等的人看到直接忽略吧
我不是去禍害孩子 不是去獲利 師範畢業 我需要真心有過經驗的人告訴我 回來的狀況是怎麼樣? 感謝 !-----------------------------------------
我一直有個支教的夢想,現在在金融公司工作,應屆生 一個月差不多到手4k 上個月嘗試換工作,有6k+的公司找我 也不少。但是因為我一直有這麼一個夢想 想去支教 希望經歷更多。 不在乎兩年中自己會怎樣艱苦 但是不知道回來會怎樣 企業會不會以我脫離太久而淘汰我 !
感謝邀請,題主問的是支教後回來的狀況,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問題。毫無疑問,大部分的支教其實對於個人成長所帶來的收穫遠遠大於你作為一個個體能給當地帶來的變化,這事兒說的小一點叫體驗人生,說的大一點就是一輩子的財富。
先來說說我自己的情況。本科畢業之後我去寧夏支教了一年。在畢業以後又回到學校念碩士兩年,現在工作也快兩年了。
剛離開寧夏的那段日子,我無數次的在夢裡回到那個地方,想起我的學生。環境的變化和從老師再次回到學生的角色轉換曾一度讓我無所適從。這在和當時一起去支教的其他老師的交流中我發現,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但是回過頭想想,任何一段新生活的開始不都是伴隨著從陌生到熟悉的變化么?畢業,支教,工作,出國,剛開始的不適應其實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等到再度適應了所謂的都市生活,我開始慢慢體會到這段經歷給我帶來的收穫。
首先自然是情感上的,過去教過的學生都上了高中,他們會時不時的在qq上告訴我自己的學習情況,也會不停的問我什麼時候回去看他們。而在讀書的這兩年,我也會利用假期回寧夏的各個高中看他們。而我也會告訴他們我的見聞和經歷。因為沒有了曾經嚴格的師生關係,我們的交流更像朋友之間的聊天,變得更加親近自然。當然我也會回到當年教書的中學去看望當年共事的當地老師,有些老師結了婚生了娃去了縣城,有些還守望在大山深處年復一年的送一批批學生走出大山。聊起當年的趣事也都各自唏噓不已。
其次是身體上的變化,也許是心理作用,支教之後一直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覺很好。偶爾的熬夜完全不是事兒,也從來沒生過病。因為支教期間對於物質條件 閾值的降低導致之後的生活對於物質基本沒有要求,再惡劣的外界條件也是微微一笑繼續粗糙。這不一定是好事,但是絕對會讓你的生活變得相對簡單。
至於題主所擔心的與社會脫節,我認為恰恰相反。一兩年的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講其實混混也就過去了,你的同齡人也許在考研,也許在讀書,也許在第一份工作崗位上迷茫的摸爬滾打,每個人的路都是不一樣的。更何況現在大部分的學校是通網路的,要了解社會根本不是難事。誠然,在支教之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你會碰到許多比起支教來說要更複雜更棘手的問題,但是想想當年那個認真執著為學生而付出一切而不求回報的自己,什麼困難就都找到去解決的動力了。
對於題主的想法,我自然是支持的。但是你的情況和我當年有所不一樣,所以有幾個問題我希望你想清楚:
1.是否想好了回來之後怎麼打算?你有工作經驗,支教對於你來說算是一個gap year,回來之後是讀書還是繼續從事現在的職業,還是藉助支教想想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是我個人認為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2.是否選擇好了參加哪個項目?這幾年隨著志願服務的規範化,很多的扶貧計劃對於志願者都有很多不同的優惠政策或者待遇。在這裡不是希望樓主只盯著那些利益而不管支教的本質,而是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選擇最合適你的項目,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我是一名大四學生即將畢業,我想畢業去支教,請問有官方一點的渠道嗎?
3. 是否做好了迎接落差的準備?這裡的落差指的是多方面的。這幾年農村的基礎建設已經比前幾年提高了很多,很多你認為他們不知道的事物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再新鮮。再來當地的教育狀況也許會比你想的更糟糕 / 更不規範,而很多事情亦不是一腔熱血就能完成的。最後就是物質的落差了,這個也許題主有所準備,但肯定會有措手不及的地方。比如一個月只能洗一次澡,一周只吃一種菜。所以請一定做好接受心理,物質和精神落差的準備。
謝邀
1.個人的能力是通過所經歷的事和所學的知識決定的,支教的過程也會給你相應的鍛煉,但這鍛煉顯然和金融公司里的不一樣。
2.公司選取人是有其標準的,公益是個人選擇,公司會否看重,這個是未知的。但應聘者是否具備所應聘職位的能力,才是任何公司選取人才的核心標準。
3.這個世界是未知的,對於年輕人,未知也許才是令人興奮的吧。。。如果現在就告訴你未來20年的生活變化,不是很無趣么。
最後,這裡儘可能沒做任何個人觀點,只是分析,原因很簡單——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特的,自己的生活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別人所說的嘛,言語就像風。
題主,看到題目,於是我剛剛打了三百多字,來裝逼和教導,刪掉後,重新來說一段話:
別聽一群人瞎TM扯淡,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是為什麼。其實你也不知道,但是你隱約知道自己該去做,那是在破殼,出來後是麻雀還是鯤鵬,你就看你自己了,我挺你!!!朋友支教回來後在空間發的這些文字。可以借鑒一下。
再次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黃xx,現在清華大學電機系就讀。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內,我曾給你們講授過兩節課。一是《實驗探究》,二是《高速發展的社會》。
我知道,我在你們心中沒有得到一個老師應該有的位置,因為在第6天和大家一起討論的時候,有同學非常不好意思地問我:「老師,你的名字是什麼?」而在有同學加我的QQ號時我竟不能說出你們任何一個人的名字。
我承認,我在這幾天內和你們的互動相對其他老師來說太少。我也不想去找一些理由,因為這確實是我的錯。在此我想對你們說一聲:抱歉。
在這7天的支教行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問題。就拿我給你們講授《高速發展的社會》這節課時我問的一個問題作為例子。我當時問的一個問題是:「你們有沒有人見過收音機?」我記得當時你們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是因為你們沒有聽清楚我的問題而感到茫然,還是因為你們確實沒有見過收音機這樣的東西。如果是前者,說明我沒有盡到一個老師的義務;如果是後者,說明這兒已經貧困到了我們難以理解的程度。無論是哪種可能性,都使我非常地難過。為什麼?因為我看到了我本來不想看到的事情。我來支教之前雖然有想過這樣的可能性,也曾經在新聞中看到這樣令人心酸的場景,但是當這樣的場景發生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真的衷心地希望我看到的不是現實。
這件事情,使我在這天以後一直在思考我們到這兒支教的意義。所以你們看到我中間幾天上課心不在焉的。而這個問題,在我們支教活動中的一支小插曲中,得到了解答。
在第三天下午,你們應該記得,本來我們應該給你們上課的,但是我們跟你們說,我們下午休息。想必你們知道,我們去了利辛一中,給他們做了個講座。我知道利辛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所以我對他們的校園建設水平感到驚訝。可能你們有人去過這所中學,他們應該跟你們這些沒有去過的人說過那兒的環境,而我甚至能夠想像那幾位同學在形容利辛一中的時候那眉飛色舞的表情。這是你們夢寐以求的中學,而你們想要讀這一所中學是因為它的環境在你們眼中就是天堂。但是這些不是重點,我更關注的是他們校長說的一句話:「今年我們這兒出了十年以來第一個上清華的。」我仔細地看了下他們滾動的標語,注意到了「自主招生降分」這幾個字。你們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自主招生,你們可能永遠享受不了它所帶來的降分,但是我想說的是,即使有了這樣的降分措施,這個學校十年來才出了一個上清華的人。
你們可能想說,利辛一中的情況和我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可能沒有機會上高中,即使上了高中,也沒有多少可能性上利辛一中。但是在我眼裡看來,這些都是緊密相關的。
你們應該知道,自己所在的利辛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作為一個貧困縣,它的所有資源是有限的,比如說這個縣為數不多的教育資源。教育資源的缺乏,使得利辛一中成為了被投資最多的中學。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你們這兒本應該獲得的資源,轉移到了利辛一中。再說明白一點,你們在我們眼裡看來,已經被放棄了。
看到這裡,我知道你們肯定在心裡罵我。你們肯定在想,你到這兒來一趟不是帶給我們希望與夢想嗎?怎麼說出如此打擊我們的話?
我一直有一條信念,不給任何人任何虛假的希望。對於你們來說是這樣,對於我自己也是這樣。所以在這裡我要讓你們認清現實,你們是被放棄的一邊。但是——以後你們上高中學到閱讀理解的時候你們就會知道,一段話的重點在轉折詞之後——你們被他們放棄了,你們應該自己放棄嗎?答案當然是——不!我之前說過,人生而平等這句話,是為了保證人的基本權利,保證你在肉體上不被別人欺凌。而在物質上,精神上呢?你們並沒有別的孩子那樣富足。所以我說,人生而不平等。而不平等就意味著放棄拼搏嗎?答案當然也是——不!
高爾基的《海燕》中有一句是這樣的——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表現了海燕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而我覺得,你們現在就如高爾基筆下的海燕,你們面臨著暴風雨,而擺在你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逃避,二是面對。逃避,可以得到一時的安寧,但你們今後可能永遠不會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面對,可能以後你們會看到新的世界,但是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無法想像的。相信你們看到這兒,心中的天平會向某一方傾斜,而我當然希望你們成為一隻能夠勇敢面對暴風雨的海燕。因為逃避是誰都能做到的,逃避是世間最輕鬆的事情。
我之前應該說過,在你們這個年齡,讀書是最簡單的事情。因為讀書的時候,你們的能力是由成績量化的。我記得在丹鳳的時候我訓了第一次人,是因為我看到了幾個同學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他們上課不聽講,放學跑得比誰都快,下課的時候不和我們討論。最令我感到生氣的就是,我看到有幾個人帶了刀。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認為,玩一把刀比聽課有意思,我也不想知道是什麼原因。至少我知道一點就是,你們的父母在外面打工,不是讓你們在校內整天睡覺,在校外拿著刀去亂晃的。所以我那節課訓了你們,因為你們沒有資格這樣做。
你們很多人處於一個惡性循環之中。這個循環是什麼呢?我看到你們很多人的名字就知道了。你們很多人的名字都含有疊詞,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們的父母沒有足夠的文化,所以用了疊詞給你們起名,而你們很多人都註定只能讀完初中,沒有接受高中教育的機會,更不用說大學的高等教育了。而你們初中畢業在這個社會能做些什麼呢?大部分人也去打工了吧。就這樣,你的父母去打工,你也去打工,而你的孩子呢?這就是這個惡性循環的可怕之處。你們可能會覺得,既然我們處於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是可以打破的。用什麼來打破?用知識。我想你們應該聽過夏昊天哥哥說過的話,他說過:窮不過三代。而富起來的秘訣就是知識。知識能夠使得一個人擁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好的素質。我們都自我介紹過,我是電機系的學生,但是我學到的東西不一定可以用於我以後的工作。那我為什麼要學習呢?是因為我學習的知識給我帶來的更多是專業以外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素質。這是打破惡性循環的關鍵。
我應該說過另外一句話,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裡的成功,不是你個人的成功,應該是一個家族幾代人的成功。你們的父母在外打工支持整個家庭,這是他們能為你做到的最大支持了。你們的任務在我看來,就是走出這個小地方,在更高的地方紮根。這個地方有可能是利辛縣城,有可能是阜陽市,有可能是亳州市,也有可能是合肥市。如果你在更大的地方扎了根,意味著你的下一代就有了比你更高的平台,你的孩子擁有的資源會比你更多,從而擁有了更大的出人頭地的機會。如果每一代都這樣,終會成功的。這就是「窮不過三代」這句諺語的由來。
回到我之前提過的問題:我們來這兒支教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丹鳳距離利辛中心只有短短半個小時車程,環境差別會如此巨大?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資源集中。利辛城區就像一個吸血鬼,它吸收著一切周邊鄉鎮的資源。這就是為什麼利辛一中如此龐大,而離它僅僅只有半小時車程的丹鳳如此弱小。同時我也意識到,我們來到這裡支教,所教的不是你們,而是我們自己。因為支教活動只能在你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而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還需要後續的培養。而這裡的環境可能連種子成長為小樹苗的養分都不具備。所以我們在這兒支教的目的並不是教育你們,因為這實際上沒有意義。支教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知道,我們國家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像你們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我們應該在學成以後使得國家更為強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人生而不平等,這是一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差別。
我們的支教路途結束了,我的內心雖然沉重,但不是沒有希望。因為至少我們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們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還是那句話,我希望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和你們相見。我希望你們不是以一個打工者的身份出現在我面前,我希望你們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希望你們能昂起頭來,叫我一聲老師。
現在下課!大家有緣再會。
謝邀!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是沒有夢想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有夢想不敢去追逐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追逐夢想被撞的頭破血流的;
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的幸運兒有自己的夢想,勇敢的去追逐,並且實現了;
希望你是少數的幸運兒;
這是一個倫理問題?
十七歲申請國外大學,印象中一學校問:你身邊有哪種讓你感到憤怒?我幾乎想也沒想,答:不負責任的支教。
寫完這篇文章四個月以後,我跑到某國孤兒院做志願者。這是一個國際項目,只要英文尚可,人有熱情,(掏了錢),都可以去。諷刺嗎?諷刺!去了才知道恨不得一個月吃一次肉的孩子們什麼樣,才知道窮,才知道苦,才知道原來多小的孩子都會討好大人,在一個月一撥的志願者面前表演「我是個好孩子」是什麼樣。
一撥一撥的志願者們來來走走,他們接受的愛從來沒穩定過。他們學會的是去不斷討好以獲得關愛,卻從來沒得到過長時的、與利益無關的注視。於是我過得非常不心安理得,覺得自己要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了!可仔細想想,如果沒有這種項目,他們又過怎樣的生活?兩害相權取其輕,至少有人去了。
所以後來我才有點明白,抨擊這種行為,抨擊愚昧的善心,本身是偏激的。「為了不耽誤孩子,你不要去,謝謝」,理論上我理解表達這種說辭的人,但放進實際來說,奉獻人生一輩子投進鄉村教育,這承諾太沉重,只有極少數肯去負擔。懷著這樣的倫理包袱,「你不能承擔的就不要去做」,那麼很多事情實際都是做不成的。
教育也許能等價於給人開刀,所作出的宣誓一定不比許多事情輕。但鄉村教育不是。之所以有「支教」,提供給也許非教育專業人士體驗教育活動的原因不正是因為缺乏資源嗎;你去四九城的小學站在校長辦公室門口說你要支教試試。
這是其一。其二,請對一個人的熱情持起碼的尊重,請對一個受過基本大學教育的人的支教熱情抱起碼的信念。他出現在小學,兩年,又不是一個月,半個月,你怎麼知道他做不好?想做就去做!做得好,自認為有意義,那就夠了。倫理不該限制熱情,沒有什麼是純粹的,動機分析實際沒什麼意義。
這不是一個需要被問出的倫理問題,畢竟他還沒有做。對題主的意見是:想做就去做,不要想以後,規劃再好未來也是無常的。除非你是軌跡都畫好的,變一下就會很難受,那當我沒說。支教兩年結束到現在3個多月,我想就我所經歷過的,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首先,我想簡單就「支教」談談我的看法
------------------------關於支教-----------------------------------
我不喜歡用「支教」這個詞,平常說的時候都會刻意避免用這個詞,因為這個說法本身傳遞了一種不對等的地位關係(當然,不對等是事實存在的),我不希望別人去這樣理解(或者潛意識有這樣的感受),只是希望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能夠盡量普通一些,更希望去做這件事情的人本身避免帶著這樣一種天然的姿態。
支教是當前教育現狀下一個無奈的選擇,當然,如果沒有這需要最好。但現狀是這個缺口很大,當然缺口大了意味著這個圈子就大了,市場就大了,知道的人就多了,也就應了那句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也肯定很多人的感受是有事實依據的,也就是「支教添亂」「支教是自我感動」,這樣的事這樣的人是事實存在的,並且不少。但也有很多實實在在做事的,這樣的人卻很少被人所知。也就造成有些人比較片面的誤解。
對我來講,兩年結束後,我感觸最深的是社會的嚴重分化,導致底層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感到的是支教的勢單力薄與無可奈何,但回到具體的事情上,一個人,一間教室至少可以有一些變化。而如果沒有一些人去做這樣的事的話,結果會更糟。
我所在的是北京的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同類的學校北京有很多,也關停了一些,當時網上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如果不知道可能大多人覺得這些學校是在做好事,事實上很多學校只是在做一個生意,目的是賺錢,也有一些掛著公益的牌子行掛羊頭賣狗肉之實。由於屬於灰色地帶,這些學校大都很不正規,教師大都是隨便聘,學校的管理更是混亂。在同一個村裡,有兩個學校,我所在的是所謂做公益的,情況稍好一些,另一個學校是當地一個老闆開的,街上時常見到這個學校的孩子抽煙、喝酒、言行舉止類似小混混(小學生為主,一小部分初中),每個學期都會有我所在學校的學生轉到那個學校,就有一部分孩子去了之後完全變了。讓我難過的,四年級時班上轉來一個孩子,最淘,但至少做不出出格的事,後來轉到那個學校去了,有一天從家裡拿了一把刀激動地說要殺了曾經的一個同學,就因為發生了一點小矛盾新買的衣服被弄破了。
當兩年結束後,我曾經帶過的孩子,至少不怎麼打架、不怎麼罵人,明事理,剛來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孩子打架,拉都拉不住,四年級的孩子甚至直接用腳踹肚子,下手不知輕重,把我嚇得不輕。經過了兩年,今年7月,五年級結束,挺多孩子要回老家,我也要離開,開了一個聯歡會,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節目表達情感,也稀里嘩啦哭了一片,也有笑,最後都挺釋然。還有期間做了一些家長的工作,一些家長改變了教育的方式,孩子們變化也都挺大。九月再回去看他們,他們的情況都挺好,只是老師……但孩子自己大都願意學。裡面好多故事,不一一講,我是真切地看到他們的變化。但他們的未來,在現狀下很可能離你的期望還很遠。
這是做這件事所能帶去的一些東西吧,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選擇做這樣的事,可能是因為定位不清楚、自身迷茫、或一些附加的福利:諸如順帶體驗一下遠離都市的生活、自我滿足等等,或許做了一些破壞當地教育或社區原有生態的事。所以如果有要做這件事情的意向,我建議想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再做決定:
---------------------決定前的建議----------------------
明確選擇的理由:
想清楚自己所給出的理由是否是自己內心乃至潛意識裡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你想做這件事情,還是你對現狀不滿,剛好有這樣的選擇可以讓你緩衝一下,同時可能給你帶去一些意義。或許這些理由都可以被接受,但最重的一點是你能否堅定你的承諾。
能否能夠屢行承諾:
很多人說支教帶去破壞,這是存在的。我所在的學校,來來去去的志願者不少,也有在上課期間偶爾過去的,確實若不是真心付出,會傷害到孩子。所以,在做出決定前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確定自己是否會屢行承諾,不論什麼情況堅定做好。要知道做這件事,可能很多事情會打破你的三觀,各種亂象,各種不合理,你若無法改變,是否仍會堅定做好你的承諾。還有,這期間可能不會有太多約束,相對自由,你是否能夠保證一定的努力。
是否能夠應對困難
只是當老師說實話不難,但要做一個好老師,太難。學生的各種問題可能撓破頭皮也無法解決,即使你努力了也可能不完美,問題一個接一個,更多的情況是你做了很多,可能最後給你感覺都是無用功,沒有任何成就感。面對這種情況,你是否能夠努力找原因一點點去解決,耐心等待變化。這期間,你自己能否保持學習的狀態,不斷去學習尋找解決的辦法。
能否排除外因堅持下來:
做這個決定前,你要盡量確定不會有外因干擾你,包括跟家人、男女朋友等解釋清楚,盡量避免到時因為這些原因而中途放棄,那樣子如果孩子適應你了,到時帶去的傷害會很大。
最後,降低自己的期待,這件事也只是萬事之一,沒有太多不一樣。你與當地老師、學生都是平等的,他們身上也有很多你要學的,你只是補充匱缺的一個崗位,可能會做出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帶去一些好的東西,這也是你所能做的。有意義的不是這件事,而是認真付出用心投入後能夠做出一些改變,帶去一些好的影響。
----------------支教之後----------------
這件事能夠帶給你的,看了以上內容,你所感受到的就是,或許還會有其它一些。但要說現實的東西,可以說沒有甚至很少,除非參加的是國家性質可以給考研、公務員加分的。這期間,關於你的專業很多東西你不保持學習,可能會落下很多。而能夠給你帶去的加分項,因不同的企業、人而異,我們當中有的人甚至結束兩年之後工作上仍有困難。這是現狀,也因人而異,但一定程度上這兩年時間你的職業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得到也有失去,就看自己如何看待。但關鍵還是看自己。
供我們的情況你參考:兩年結束後,大概有這幾種情況:去公益機構、工作(包括原專業)、當老師、繼續深造、待業,具體比例不好說。
所以,決定前一定要慎重考慮清楚,如果有一點猶豫,建議不要做這個決定,這是對自己也是對孩子負責。
----------------分割線-------------------------------------------------------------------------------
關於公益:個人看法,大環境下,真正做公益的不多,存在著不專業等各種問題,各種亂象,但只是做這件事,請一定要沉下心把事做好。
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為中國而教(為中國而教)我所參與的」支教「項目
另外,可以關注下一些相關的公益組織,比如:歌路營(北京歌路營—),光合作用在行動(可搜微信訂閱號),參考一下。要做些教育相關的不一定是支教,有些好的公益項目,也能給孩子帶去很大的變化。
最後建議,多了解一些現實的情況,等這股勁過去了再問問自己,最後做決定。
同樣93年生,同樣工作一年,同樣想在年輕時經歷更多,同樣想去支教,不知樓主現在怎樣了?
說實話我很佩服那些去支教的人 更佩服那種為之奉獻一生的人 可是我知道自己做不到 題主也做不到 之前有一段很火的言論說如果不能長期堅持就不要去打擾之類的 我覺得很不對啊 難道看見一個飢餓的流浪漢我因為不能一輩子餵飽他就將準備好的麵包丟掉嗎 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能盡多少力就盡多少力 覺得對就去做 更何況如你所說 這是充滿正能量的好事啊
我也一直計劃著畢業了去支教 只是我覺得社會其實很不公平 它賦予我們的比那些艱苦地區的孩子要多太多 我覺得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一點兒 哪怕一點兒 說白了感動自己也是對的 可能也會有人覺得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太單純了 可是那又怎樣呢 我選擇我願意我喜歡的方式去回饋這個社會 哪怕沒有人感動沒有人在乎 但是我自己會記得我曾經做過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我04-05曾支教陝南兩年,大學畢業生支援西部計劃。當時多數同行者是奔著考研和公務員而去的,可以加分,也不耽誤時間。
如果家裡經濟狀況一般,建議不要去。兩年時間的浪費,會讓你進入社會的起點晚、機會喪失。我兩年後回來,結婚晚了、買房晚、買車晚,限購限號,處處碰到坎上。
當然人活一世,也總不能太功利吧,有熱血有夢想還是要去追的。這樣一段經歷是值得回味,也值得自豪的。我從來沒後悔過。
對於支教地區的幫助,不可謂大;其潛在的作用,不可謂小。我覺得更多的是對孩子們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你的思想和閱歷能帶給他們可能一生的改變。
總之,有條件就去支教,去幫助別人,去做公益,去參加NGO。活得有價值一些!
如果決定去,建議參加NGO組織,這樣可能不會限制自己的視野,如果有機會,還能當做一輩子的事業。
我曾參加過一個志願者招募宣講會,為Teach Future China,僅供參考。去了會後悔,不去更後悔
建議再等等。等兩年你更有實力的時候 你再去,既實現了夢想,回來的時候也不會太脫節。
不贊同。。。
首先,以我支教經歷來說,這種完成夢想,想要經歷多點,純屬自己感動自己的無聊行徑。對你來說,是大功德一件,但對於鄉村孩子而言,你並不能幫助很多,他們需要的是專業老師,和能夠紮下根好好幫他們的老師,絕非你這種心血來潮,或是完成夢想之流。
其次,對於你自身個人的規劃而言,這種花兩年時間追個夢,兩年之後再回來,忘掉自己的夢,繼續苟且生活,只能說想太多。。。
推薦閱讀:
※研究生支教團在支教期間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對於去山區支教,小朋友們最需要或者說我們最應該教給他們的是什麼?
※如何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上課?
※女友為了保研去支教,該怎麼辦?
※如何看待女星江一燕支教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