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復興者是如何定義「漢服」的?

所謂的「漢民族」壓根就是個無法被定義的偽概念吧,用這種偽概念「去」定義「漢服」是根本就行不通的吧

定義:在本問題中偽概念指無法被界定的概念

————————————————————

把我回復給張氏文武的科普搬運到問題補充好了:

2、漢民族是個多義詞,三民主義所用的漢民族與當今中國人所最常用的漢民族,不是一回事哦

3、我所說的漢民族,是指當今中國人最常用的那個漢民族,是指中國人身份證上的那個漢民族

4、三民主義所用的漢民族,所對應的當今辭彙,應該是漢種族啦,孫中山是從洋人那裡引進了種族主義

5、當今中國人所最常用的那個漢民族,來自老大哥蘇聯,只是引進的時候,強行把老大哥的那個概念安在了「漢民族」這個漢語辭彙上了

6、三民主義里的漢民族也是偽概念,現在國際上都知道,種族之間,是沒有優劣的,種族劃分是做不到的

————————————————————

修改一個錯誤:孫中山不是引進種族主義的人,但說孫中山把種族主義在中國發揚光大倒是沒錯

————————————————————

你們誰要是能提供一個界定漢民族的方法,我就承認漢民族這個概念嘍,然而從去年到現在幾十個和我吵的人從來沒有人給出過這種方法,我相信你們也給不出,哇咔咔咔咔

————————————————————

@張天一

下作到惡意編輯什麼「小學生」「妄想症」「噴子」的話題,真是無恥者無畏啊呵呵噠

————————————————————

知乎扣友善度扣得太隨便了吧呵呵噠

我已經很注意我的言辭了

被刪除的三條評論我也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來知乎不久就要被逼離知乎的節奏?

————————————————————

引用某人的話(只是大概意思,具體內容和原話差得遠):

我(在網上)講述西洋歷史,就有人說我是緝毒圖

我講述中東歷史,就有人說我是回回

我講述舊中國歷史,就有人說我是爐升

我講述新中國歷史,就有人說我是武矛

我要是講述叉叉叉歷史,會不會有說我是叉叉叫圖?


如果你想要一個現代漢族的定義的話很簡單,recursive definition: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居民,且身份證為漢族以及同時自我認同為漢族的人。

2. 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但祖先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區域以及同時自我認同為漢族的人。

3. 符合條件1或條件2的人的後代,且自我認同為漢族的人。

(稍作修改讓措辭更清晰)

已給出現代漢族的定義,請題主回應。

-----------------------------------------------------------------------------

題主說遞歸定義有問題,那我先給你show一些遞歸定義(recursive definition)一下的應用:

1.(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四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取得中國國籍者為中國公民。

2. (數學)質數的定義:

i)1不是質數。

ii)正整數x是一個質數當且僅是x不能被任何小於x的質數整除。

3. (數學/計算機科學)斐波那契數列

i) F(0) = 0

ii) F(1) = 1

iii) F(n) = F(n-1) + F(n-2) 如果 n &>=2

遞歸定義在當今各學術界都非常常用。

請題主好好做功課。


看了題主的問題描述,我就覺得題主是引戰的。

其實,只要把問題描述里的「漢族」改成其他民族,會發現照樣適用。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感覺和漢服關係不大,你都已經否認漢族了,你倒還問漢服復興者們怎麼定義「漢服」,那麼即使他們給出你N種漢服的「定義」,題主也不會認同,因為連漢族都是偽概念,又何談漢服?所以題主還不如把問題改成 「漢族是偽概念嗎?」這樣還來的直接些。

按照題主問題描述開頭的邏輯,漢民族是偽概念,所以漢服也是偽概念。

好,漢族是偽概念,而我的身份證上民族寫的是「漢」.....

這麼一想,不禁發出感嘆 「原來我與中國90%以上的人都是偽概念啊」

關於身份證上的「漢」,題主這樣說道:

我們大家都是被糊弄的P民,就您明智,隨意的說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偽概念,這上帝視角,您可真厲害啊!


6、三民主義里的漢民族也是偽概念,現在國際上都知道,種族之間,是沒有優劣的,種族劃分是做不到的

所以漢族=盎格魯.薩克遜人=日耳曼人=因紐特人?

這一看就是錯的。所以這句話不成立,因此民族/種族是可分的。地理距離和文化差距越大就越好分,離得近就比較難。

這個世界不存在無法被定義的概念,也沒有什麼偽概念。但能否定義和定義是否成立卻是兩碼事。


謝邀,難得有兩個人同時邀 @溫詮@Syuanlan Lee

前者是題主,先後邀了我兩個問題,我本以為是對漢服有興趣,哪怕是壞的興趣,那也是可以交流一下的。

但是,當我看見本題描述第一句話,我的胃一陣難受,去年胃手術的傷口處一陣酸痛。

所謂的「漢民族」壓根就是個無法被定義的偽概念吧

我見過多少從服飾審美角度、從文化傳承角度、從國家角度等等,或是歪曲、或是捏造、或是講實情,來對漢服進行批判。

但題主,他的邏輯是:漢民族是個偽概念,故漢服也是個偽概念。

是的,這個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是的,如果「漢民族」沒了,「漢服」也就沒了。如果「漢民族」是個偽概念,那「漢服」就是個偽概念。沒有問題。

高票答主 @易冉弦 用了很多引用來說明「漢服」和「同袍」之意,這是有問題的。現在的「漢族」理念是一個複雜的產物,近代「民族」一詞開始被大量使用,後經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改造,而漢服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古有「漢服」一詞,今亦有,但卻不再指「漢人的服飾」。

正如很多新辭彙,像「屌絲」這種,也許本有含義,但卻在民間使用中有了新的含義,你可以說我們亂用辭彙,可以拍桌子罵我們胡亂破壞漢語詞語的含義,但不應隨意用某一個意義來掩藏、否定、覆蓋一個新的意義。

哪怕現在漢服宣傳者們宣傳的所有形制的衣服被推翻,所謂「黃帝到明末」的劃分被罵成狗屎(事實上確實有問題),那也沒關係,漢服運動也不會結束,因為這本就是民族意識的產物,是對近幾十年民族政策、民族關係的重新思考,漢服,只是一個表現方式而已。

不是所有帶「漢服」的問題,都是讓你們來說一大通「自己對漢服的看法」,看清楚題主的描述與預設條件。

一個人從「漢族是偽概念」來否定「漢服」時,我無力辯駁,那只是徒勞,只撫著鍵盤,不知該說些什麼。

+++++++++++

更新補充:既有答主提「定義」,那我來說:在「漢族」概念基礎之上,一個用於代表「漢族」形象的服飾或服飾體系。現在的漢服形制體系、劃分都可以被推翻、被否定,唯有這點不可以變。


宋朝我們的祖先就被稱為漢人了,那個時候斯大林還有幾百年才出生。

難道他穿越到宋朝去教那些少數民族民族的概念??

中山先生的確沒有開發漢族這個概念,因為沒必要開發啊,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了,也沒必要列寧斯大林來湊熱鬧。

不然你以為為何會有滿漢全席這個東西??不然為何還會提出五族共和這個說法??

還有,新中國只是在少數民族劃分和民族政策上借鑒了蘇聯,並不包括漢族的政策,懂不懂啊??

而且,並不是完全照搬蘇聯的民族觀念,因為新中國的民族國家(!!!是民族國家觀念!!不懂的自己去看書,這不是蘇聯一國的概念,是西方歷經數百年形成的理念)觀念是在近代慢慢形成的。民族理念居然可以完全學習別人的。。。有這種想法的人真是可笑。

各位各位,麻煩回答問題的各位能不能提供論證和論據,不要把所有的論點擺出來就完了,這樣很耍流氓誒。記住一點,你要證明一個論點很麻煩,我證偽你只需要一個反例。

但是如果你只給論點,那的確沒法反駁,因為你只是臆想就覺得對了。


其實漢服復興這個呢,雖然我沒參與過,但是我是非常支持的。

題主問怎麼定義漢服, 怎麼說呢,我覺得沒什麼好定義的,粗略的來說,就按東部中原地區來說好了,相對於國內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而言的這種概念。

我想藉此表達另外一個意思:

經濟發展好了,自然就有先鋒開始追求情懷了,追求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可是普通老百姓發現最容易上手的,也就是從服飾開始了。再加上最近這麼些年來受日本和服,韓服,大英皇室服裝的感染,肯定還是要從服飾這個簡單易上手,效果還特顯著的角度開始。殊不見世界各勝地不都有民族地方特色服飾的亮點么?尤其以經濟實力越好的地方,越能有這方面的繼承。

往前推幾十年,大天朝子民為了生計奔波,誰有空忙乎漢服這玩意?現在經濟形勢好了,年輕人開始蠢蠢欲動了,所以在目前形勢下,積極投入漢服復興運動的人們,

都是先鋒!

都是先鋒!

都是先鋒!

哪怕他們在服飾的選擇,定義等諸多方面存在瑕疵,哪怕他們被一些嚴謹的知友定義為cosplay,但是在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以及中原地區廣義上漢服的繼承和發揚上,他們起到了難能可貴的先鋒作用。

這些先鋒會帶來什麼?

首先讓更多的人關注這個事,比如這個問題以及問題下的答案和討論。

其次先鋒們對服飾的自我改良和更多的人更加嚴謹的參與進來,做出更好的改良和發揚。這裡面肯定有對傳統中原地區服飾的破立。因為最後肯定會符合時代特徵及需求,斷然不是生硬的生搬硬套。這是一個過程。

那麼結果呢?

就是我們會越來越多的看到,

婚禮不再是單調的西裝婚紗加酒席上的旗袍了。

逢年過節不再是T恤棉襖大褲衩了。

這畫面,可以腦補一下日本每逢佳節男男女女穿上浴衣和服進行慶祝的樣子。

透過中原地區傳統服飾的復興,我們能夠察覺到什麼?那就是這個民族的真正崛起!正如我們的經濟增長,海軍出海一樣!

試問,一個廣大民眾都還掙扎在溫飽線上,穿衣行事都追求效率和功利的時候,誰有閑心來管你穿的是不是傳統服飾?

再過些年,成年人們願意去整兩套漢服的就整兩套穿個意思,不願意的起碼自己的小孩想穿也可以給他們提供幾套。說不定到時候,還興起了某個節日一定穿上漢服進行遊玩的新的慶祝傳統呢?

再再說不定,連曲水流觴都可以再走進民間呢?

當然,那個時候的漢服,也不一定就非得是現在的樣子,那個時候,漢服肯定已經發展好並且得到大家的認可了。

所以現在糾結定義的人吶,我真是不知道你安的什麼心。別人在努力的時候,你不幫忙,起碼別添亂,以後還要享受這些先鋒們努力爭取發揚來的東西呢,哪怕你不喜歡,難保你的孩子不喜歡。

最後,以上的想法多年前就有了,說到底,還是得有錢,所以說,一切都得按照基本方針來,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


主要內容(較多,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閱讀)

一、漢族概念問題列舉百科資料

二、漢服復興者對漢服的一個定義

三、漢服概念是現代人新造的嗎?

3.1、對「漢服」概念的常見誤區

3.2、古籍中直接出現的「漢服」

3.3、史籍中的「漢衣冠」「漢裝」

3.4、詩詞中的「漢衣冠」「漢裝」

3.5、古籍中的「中國衣冠」「中國服」「華服」

3.6、表示漢族人民、國家或文明

3.7、通過「衣冠南渡」理解「衣冠」含義

5.4、《四庫全書》篡改漢服史料

5.5、滿清統治使衣冠、漢服涵義異化

1)漢服相關辭彙淪為滿清文化附庸詞

2)近現代記載中「漢服」概念的錯亂

3)漢服復興運動恰是對錯誤概念的「撥亂反正」

一、漢族概念問題列舉百科資料

關於漢族是否偽概念,我本人沒有做專門的研究,就不亂講了,比如基本的邏輯方面的矛盾,這裡主要放幾張百科全書的截圖。註:不代表我完全贊同以下百科所述,只是表明漢族並非偽概念。

《辭源》,商務印書館1998,第1012頁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第848頁

《法國拉魯斯百科全書》第3卷,華夏出版社2004,第202-203頁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9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第244頁

《中華人文自然百科·民族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87頁

以下引用資料摘自《漢服簡考》。

二、漢服復興者對漢服的一個定義

2.2、修正漢服的概念定義

可以看出,目前社會上漢服的定義和詮釋,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其一是將漢服存在時間表述為黃帝時期至明末,因此這種定義並未涵括辛亥革命前後曾零星和短暫出現的漢服,特別是21世紀所爆發的漢服復興運動。當代漢服已經出現在中國社會各行各業,穿著漢服已經成為一種媒體界「見怪不怪」、文化界必不可少的現象,因此這種定義不利將漢服從「古裝」概念中分離。

其二是有些定義將漢服概念一分為二,亦表示漢朝服飾。一方面,在古代「漢服」「漢衣冠」「華服」等多表示漢族衣冠、中國衣冠,而用來指代漢朝衣服的並不多(後文詳述);另一方面,這不利於強調漢服的民族屬性和傳承意義,在當代幾乎所有的漢服復興者都不承認「漢朝服裝」的含義,並對媒體常將漢服稱為「漢朝服裝」或「古裝」的錯誤報道感到不滿。

筆者綜合以上定義和論述,並考察古籍中漢服概念的運用情況,結合自己在漢服復興中的感觸,嘗試給出一個漢服概念定義,以期方家指正:

漢服(Hanfu),即中國漢族傳統服飾,曾稱漢衣冠、漢裝、衣冠、中國衣冠、華服等,是發展、傳承了四千多年(清代因剃髮易服而消亡,21世紀初開始復興),遵循一定的形制標準,區別於其他民族,體現漢族禮儀風俗、審美品格、思想哲學等文化內涵,並彰顯中華民族認同精神的服飾體系。

出自汪家文:《漢服簡考——對漢服概念與歷史的考證》,http://www.gzhf.org/file/2014/hanfu-jiankao.pdf。

沒錯,這是我自己寫的論文,我給出的漢服定義,並不完美(比如並未給出漢服的服飾特徵或判定依據,這涉及到專業的服飾學內容,大家也還在進一步探索研究中),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將來肯定還要修正,希望大家多提指正意見,助我改進。

粗略地,可以將漢服理解為:「漢服即漢族傳統服飾,是區別於其他民族服飾的傳統服飾(個體),或者體現漢族文化內涵與精神的服飾體系(整體)。」

三、漢服概念是現代人新造的嗎?

那麼,是不是說「漢服」概念是今人新造的呢?有不少人以此否認漢服概念或否認漢服的存在。

從邏輯方面看,其實糾結這個名詞意義不大,如同「漢語」一詞,可能古人用得很少或者不用(如果是的話),這並不代表中國古代不存在漢語,更不能因此否認現代中國沒有漢語——漢服同理,這麼簡單的邏輯很難理解?至於如何界定漢服,漢服的特徵究竟是哪些,這個可以討論,可以研究,如同遠古漢語、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古漢語、現代漢語的不斷變化,如同不同地區不同方言的天差地別,都無法成為否定漢語概念的依據——漢服同理。

下面貼出的,同樣是《漢服簡考》中對漢服概念的考察。

(註:注釋中的「archive.org」可以直接打開每處古籍引用的具體頁面,省去查找和翻頁的功夫,更方便大家查證和閱讀。但後來被國內屏蔽了,訪問需要翻Q。本書修改版中已經修改為台灣出版的文淵閣版頁碼,但從WPS里複製出來注釋就沒了,只好使用以前的網頁版。)

3、古籍中的漢服記載

3.1、對「漢服」概念的常見誤區

常在漢服復興之前,現代學術界鮮有對「漢服」概念的記載或論述,目前筆者僅發現2處,一是1994年出版的《中華服飾文化》記述:「北魏孝文帝受祖母、母親的影響醉心漢文化,遷都洛陽後,要鮮卑人改漢姓,穿漢服,說漢話,推行漢化十分認真」。[1]1996年出版的《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對漢服的定義:①漢代的服飾;②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③泛指一般的漢族服飾。[2]而自2003年漢服復興以來,當代一些學者也對漢服概念發表了不同看法和認識,其中不乏誤區。

2003年復旦大學楊志剛副教授:「這其實是個偽命題,漢服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概念,漢族人的服裝,從漢唐至宋,一直到明清,均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式,都在不停地變化」;南京大學劉迎勝教授說:「『漢服』其實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因為服裝總是在不斷地發展。」[3]

2005年《中國新聞周刊》漢服專題報道稱:「在現代漢語辭典里,並沒有『漢服』這個稱謂,『漢服』其實是網友們的民間定義。」[4]其中袁仄教授又認為:「『漢服』的稱謂可用,但是不夠嚴謹,從廣義的服飾文化而言,漢族人歷史上所穿戴的傳統服飾,都應該歸入此類,而不僅僅是漢族政權主政時期。」[5]對此,張夢玥正確地指出:「『漢服』這個詞並非生造,乃古籍斑斑記載」,不能「將漢族服飾去代表其他民族。」並對報道中的其它誤區進行了澄清。[6]

2007年華梅教授認為:「在中國服裝史中,有相對於少數民族的漢族服裝,有相對於其他朝代的漢代服裝,單純稱漢服的,從語義和款式上都顯得概念不清,或是有一定的局限性。」[7]

2008年蔣玉秋等編著《漢服》也認為:「在這些史書中,漢服出現的頻率極少,也並不是專有名詞。」[8]同年,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民俗文化專家葉春生說,「漢服」實屬新辭彙,古今所有的典籍上都沒有「漢服」一詞。[9]

2009年張跣副教授聲稱:「『漢服』的概念無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在現代漢語中原本都是不存在的。」[10]

直到2012年,王芙蓉還過度謹慎地表示:「漢服的概念目前還有比較大的爭議。……在這些觀點中筆者比較認同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11]表明前述錯誤和不必要的爭論嚴重地影響了其他學者的判斷。

其實民族服飾的根本功能是「區別於他族」,並強化民族認同。[12]漢服復興實踐者始終認為漢服泛指漢族傳統服飾,而非特指漢朝服飾,且漢服概念一直很明確而並不模糊:

1)歷史方面,漢服是博大精深的服飾體系[13],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其深刻而慘痛的磨難與消亡史,深刻表明了漢服的歷史存在和古人對漢服的強烈認同;

2)外在方面,漢族服飾同所有民族服飾一樣都突出了民族屬性,也就是有其顯著而嚴格的、得以區別於其他民族和外邦服飾的主要特徵(即多樣而又統一的形制與款式);

3)概念方面,雖然因為強大的文化自信,中國人更喜歡用「衣冠」等辭彙指代服飾和漢族服飾,但「漢服」「漢衣冠」等辭彙散佈於大量史料、詩文集和小說等古籍中,表明「漢服」概念不是很少出現,更非今人生造,而是古代就運用豐富,其涵義固定,指代明確,主要用來表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漢族人服飾,與當代的漢服定義一脈相承。

清代康熙命纂的《佩文韻府》詞典,其中就有「漢服」詞條:

漢服 《唐書·吐蕃傳》: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傍青石嶺,三分其兵,趨隴、汧陽間,連營數十里,中軍距鳳翔一舍,詭漢服,號邢君牙兵。《遼史·儀衛志》: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14]

康熙年間《佩文韻府》(四庫薈要版)中的「漢服」詞條

在本文初稿完成不到一年後出版的《中國古代服飾辭典》中,也收錄了「漢服」詞條[15],同樣表明某些學者專家認為古籍沒有漢服概念的觀點與歷史記載不符。

由於目前學術界、文化界對漢服概念理解存在混亂,有必要將相關資料予以發掘和整理,以進一步強化漢服的文化傳承性和漢服運動的合理性,也可供研究漢服概念和歷史的學者和高校師生參考和使用。本節資料按事件發生年代,及對事件進行記述和轉載的古籍編修時間排列,其中詩詞等資料絕大多數只是摘錄而非全錄。

[1] 《易傳》·繫辭下,楊鴻儒編:《易經導讀》,華文出版社2001年,第426頁

[2] (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卷1,《續修四庫全書》第26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1頁

[3] (清)《御定佩文韻府》卷90之3頁24,《四庫全書薈要》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74717.cn#page/n52;《佩文韻府》卷90上頁23,同文書局光緒十二年影印康熙武英殿本版;《佩文韻府》卷90上,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第3433頁上

[4] 周汛、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2頁

[5] 姜柯安:《鄭州街頭有人公開穿著「漢服」,專家質疑「漢服復興」是商業炒作》,《東方早報》2003年12月4日

[6] 羅雪揮:《「漢服」先鋒》,《中國新聞周刊網》2005年9月5日總第243期,http://newsweek.inewsweek.cn/magazine.php?id=3223

[7] 羅雪揮:《「華服」之變》,《中國新聞周刊網》2005年9月5日總第243期,http://newsweek.inewsweek.cn/magazine.php?id=3224

[8] 張夢玥:《幾處細節與〈新聞周刊〉報道中的專家教授們商榷》,漢網論壇2005年9月1日,http://bbs.hanminz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603

[9] 華梅:《漢服堪當中國人的國服嗎?》,《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6月14日07版;華梅:《到底什麼是漢服?》,《服裝時報》,到底什麼是漢服?

[10] 蔣玉秋、王藝璇、陳峰編著:《漢服》,青島出版社2008年,第8頁

同頁所舉「由是觀之,鐘磬編縣各不過十二,古之制也。漢服虔以十二鍾當十二辰,更加七律一縣為十九鍾」中「服虔」是漢代經學家。

[11] 張跣:《「漢服運動」:互聯網時代的種族性民族主義》,《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2] 鮑懷敏、安繼勇:《漢服的特點與流行性分析》,《濟南紡織服裝》2010年第1期

[13] 王芙蓉:《「漢服運動」研究》,《服飾導刊》2012年第2期

[14] 何晏文:《關於民族服飾的幾點思考》,《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15] 漢服:①遼代時稱漢族服飾為「漢服」,契丹本民族的服飾為「國服」,後為其他少數民族政權沿用。見孫晨陽、張珂:《中國古代服飾辭典》,中華書局2015年,第697頁

3.2、古籍中直接出現的「漢服」

目前已知對於「漢服」一詞最早的文物記載,是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簡牘:「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描述4件「雕衣俑」的服飾,發掘報告中記述:「所雕衣著為交領右衽長袍。黑地上彩繪信期鄉紋樣,邊緣起絨錦式樣,下裾朱繪。這大概就是《禮記·玉藻》『朝玄端,夕深衣』所說的深衣了。外為對襟短襦,上有彩繪繡花紋樣。」[1]

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東漢蔡邕的《獨斷》:「通天冠: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禮》無文。」[2]

最早的正史記載,是東漢的《漢書》:「(龜茲公主)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檄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3]

這3條記載所指代之漢還是狹義的漢地、漢朝,不過,「漢人(漢族)」都因漢朝得名——人們逐漸使用漢朝之漢表示華夏族群。故而這3條可算作目前已知最早的關於漢服概念的記載——儘管是狹義的概念。自此之後,「漢服」在更多情況下開始明確指代與異族服飾區分的漢族服飾了。

唐代《雲南志(蠻書)》:「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4]南詔國「裳人」本是漢人,除用朝霞纏頭,其餘仍用漢人服制。[5]

《新唐書》沿襲該記載:「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6]元代官修地理志《大元大一統志》轉載《新唐書》:「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7]明代《大明一統志》引用元志記載:「(麗江軍民府)衣同漢制……《元志》:『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同漢服。』」[8]

《新唐書》:「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傍青石嶺,三分其兵趨隴、汧陽間,連營數十里,中軍距鳳翔一舍,詭漢服,號邢君牙兵,入吳山、寶雞,焚聚落,略畜牧、丁壯,殺老孺,斷手剔目,乃去。」[9]「蠻攻黎州,詭服漢衣,濟江襲犍為,破之。裴回陵、榮間,焚廬舍、掠糧畜。」[10]分別記載吐蕃軍隊和南詔蠻軍穿著漢族服飾冒充友軍進行屠殺和搶掠。[11]

宋朝晃說之《陰山女歌》:「(聞陰山下有女子,漢服彈琵琶,傳意甚異)陰山女漢服,初裁淚如雨。自看顏色宜漢裝,琵琶豈復傳胡譜。……使者高義重咨嗟,衣裳盟會其敢許。漢裝漢曲陰山墳,七十年來愁暮雲。即今山川還漢家,泉下女兒聞不聞。」[12]此詩還使用了2處「漢裝」來表示漢人服裝。

北宋官修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初契丹入寇河北,德清軍失守,俘虜人民於此,置城居之。城方二里,至低小,城內有瓦舍倉廩,人多漢服。」[13]清代由乾隆審定的《欽定熱河志》:「景德初,契丹侵河北,德清軍失守,俘虜人民於此,置城居之。城方二里,至低小,城內有瓦舍倉廩,人多漢服。」[14]都是記述遼軍抓獲漢人百姓的史實情況。

《宋會要》則記載:「奚有六節度,都省統領,言語風俗與契丹不同,……過惠州,城二重,至低小,外城無人居,內城有瓦屋倉廩,人多漢服。」[15]南宋《續資治通鑒長編》[16]、元代《文獻通考》[17]、清代《遼史拾遺》[18]等分別轉載。

《東京夢華錄》記載各國使者參加元旦朝會:「(大遼)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副使拜如漢儀。」[19]記載遼國使節穿著漢式服裝參加元旦朝會。《三朝北盟會編》:「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拜如漢儀。」[20]《古今事文類聚》:「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拜以漢儀。」[21]沿襲了相同記載。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國禁止漢服:「(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法者死。……見小民有依舊犢鼻者,亦責以漢服斬之。」[22]相似記載較多,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又下髡髮,不如式者殺之。……見小民有衣犢鼻者,亦責以漢服斬之。」[23]宋代《中興小紀》:「金人……下令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皆死。」[24]清代《資治通鑒後編》:「下令禁民漢服,及衣冠不如式者皆死。」[25]《清稗類鈔》:「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漢服,令俱禿髮。」[26]

宋代《宋朝事實類苑》:「幽州……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漢服,中有胡服者,蓋雜契丹渤海婦女耳。」[27]「漢服」「胡服」同時出現,記載當時各民族混居的現象。

《宋朝事實類苑》又有:「虜主年三十餘,衣漢服,黃紗袍,玉帶,?互靴,方床累茵而坐。……東偏漢服官三人,……西偏漢服官二人,……其漢服官進酒,贊拜以漢人,胡服官則以胡人,……二十八日,復宴武功殿,即虜主生辰也。設山棚,張樂,列漢服官於西廡,胡服於東廡,引漢使升坐西南廡隅。」[28]「虜主」即遼聖宗耶律隆緒,此段記載路振出使遼國所見的禮儀情節。

宋代地理著作《方輿勝覽》:「珍州……其昏姻以銅器、氈刀、弩矢為禮。其燕樂以鑼羅鼓、橫笛、歌舞為樂。至與華人交易,略無侵犯禮儀之風。凡賓客聚會,酋長乃以漢服為貴。」[29]是對宋朝珍州(今貴州正安)僚人習俗的記載。

明朝官修地理志《大明一統志》記載:「婚姻以銅器、氈刀、弩矢為禮,燕樂以銅羅鼓、橫笛、歌舞為樂,會聚以漢服為貴,出入背刀弩自衛。」[30]。晚明時期地理作《蜀中廣記》:「累世為婚姻,以銅器、氈刀、弩矢為禮,燕樂以鑼鼓、橫笛、歌舞為樂,會聚貴漢服,出入負刀弩交易,與華人不侵,此亦屬縣之大較也。」[31]都是對《方輿勝覽》珍州記載的轉述。

據宋朝官修《宋會要》輯錄的《宋會要輯稿》記載遼國服制:「其衣服之制,國母與蕃臣皆胡服,國主與漢官即漢服。」[32]南宋《續資治通鑒長編》[33]和《契丹國志》[34]及元代《文獻通考》[35]都予轉載。

宋代《契丹官儀》:「胡人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胡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蕃)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36]記述宋朝慶曆年間余靖出使遼國的見聞。

元修《遼史》:「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37]這是史籍中關於漢服的最著名記載,《遼史·儀衛志二》則直接分為「國服」「漢服」兩個條目,詳細記載遼國使用的胡漢兩種服飾制度。[38]

以下列舉後代《欽定續文獻通考》《北游錄》《續通典》等古籍對遼國服制歷史的轉載利用情況。

清初《北游錄》:「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乾亨以後,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39]

清代《欽定續文獻通考》:

「入晉後,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40]

「馬端臨考冠冕服章,自天子以及士庶人皆載之。今考《遼史·儀衛志》備詳國服漢服,而士庶人之服略可見於本紀者,如右。」[41]

「不知窄袍、中單不必冬間始服之也,若謂皇帝常服即漢服之柘黃袍等,則更鶻突不足辨矣。」同頁單列一條「漢服之制」。[42]

「會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大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熈以後大禮並漢服,常朝仍遵會同之制。」[43]「臣等謹按國服、漢服具詳如右。」[44]

清代《續通典》:

「會同中,(遼)太后、北面臣僚並國服,皇帝南面臣僚並漢服。乾亨五年聖宗冊承天,太后給三品以土法服,自是大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漢服。興宗重熙五年尊號冊禮,皇帝服龍袞,北南面臣僚並朝服,自是以後大禮並從漢服矣。今先列國服而以漢服次於後焉。」[45]

「蕃漢諸司使以上並戎裝,衣皆左衽,黑綠色。其漢服終遼世,郊丘不建,大裘其袞服。」[46]

「遼,祭山儀:皇帝紅帶、縣魚、三山紅,垂飾犀玉、刀錯,朝服垂飾犀玉,帶錯;公服,玉束帶。其漢服袞服,革帶、大帶,劍、佩綬;其朝服,革帶、劍、佩綬,皇太子、親王及群臣皆同。七品以下去劍,佩綬其公服。」[47]

清代《續通典》:「元國服之制無可考,今敘漢服之制如左。」[48]指元代蒙古官服已不可考,而敘述當時所採用的漢服制度。

以上表明,清代學者奉乾隆敕撰的《續通典》等典章資料中有較多記載使用了漢服概念。

《明實錄》:「虜數千騎突入延綏黃甫川關城,焚劫城內外凡四日,攻堡不克而去。虜之初至也,以數騎漢服扣關,詐稱為大同鎮奉公役至者,閽人啟扉,千眾奄至,把總高尚鈞中流矢死。」[49]記述蒙古韃靼士兵詐穿漢服騙開城門後突入進行劫掠。

明詩:「燕台十月霜林曉,話到滇南入路岐。……沙江流水斜侵郭,漢服居民半雜夷。君去幕中勤佐理,從來徭俗更澆漓。」[50]也是表明邊疆地區漢人與其他民族混居的情況。

《嶧桐文集》:「次尾叱曰:『我不死卒手,爾官自持刃,且巾幘漢服也,吾不去此,不得無禮我。』」[51]記述1645年抗清英雄吳應箕被捕後不屈而死的情形。

《續明紀事本末》:「(金)聲桓預作數十棺,全家漢服坐其中,自焚死。」[52]記載1649年金聲桓反正後遭清軍攻擊,全家著漢服自焚。

清代掌故筆記《閱世編》:「其滿裝耳環,則多用金圈連環貫耳,其數多寡不等,與漢服之環異。」[53]

《清史稿》:「上議取錦州,命偕諸貝勒統兵四千,易漢服,偕大壽作潰奔狀,夜襲錦州。會大霧,乃止。」[54]這裡後金兵仍用穿明兵漢服而混淆視聽的方法來攻打錦州,因大霧而止。

乾隆《御制文集》:「及繼世之孫,不數年而遂易漢服,又不數十年而遂以屋社。吁,可不畏哉,可不懷哉!」[55]反對改易漢服,後祥。

《清稗類鈔》:「高宗在宮,嘗屢衣漢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親近曰:『朕似漢人否?』一老臣獨對曰:『皇上於漢誠似矣,而於滿則非也。』乃止。」[56]記述乾隆在深宮穿漢服的情形。

國外史籍中也有關於漢服的記載,如朝鮮《仁祖大王實錄》:「凡虜之來投者,使其養子毛有見主之,即換著漢服,人不得識別矣。」[57]記載朝鮮君臣對話,指出明朝平遼總兵官毛文龍令由後金投降者換穿漢服。「朱之蕃之弟亦被執,終始不屈,張、朱兩人不為剃頭。城外有長興寺,張、朱著漢服居於寺中雲。」[58]出使後金的朝鮮使者回國後向其國王報告被俘明將張春堅不剃髮的情況。

表示民族服飾的名詞「漢服」不僅見諸史料、詩文集,古代小說也有使用,如清初描寫書生遊說「強兵悍帥」之間反清復明諸事的小說《苗宮夜合花》:「蓋冰娘雖易漢服,而天生眉字,尚不改苗女丰姿。」[59]再如《草木春秋演義》寫番邦胡椒國欲行偷:「你若果真去盜他的,明日臨陣時汝可內穿漢服,外罩吾邦衣甲,吾自有妙法,汝但看身上穿了漢衣就雜於漢兵中去行事便了。」[60]雖寫的是漢代故事,但因寫漢族與番邦軍事衝突,此處「漢服」就有了漢族衣服的含義。

下面將進一步考察古籍中「漢衣冠」「中國衣冠」等表示漢族衣冠辭彙的運用情況。

[1]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研研究所編:《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田野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77頁

《馬王堆漢墓文物》一書有「雕衣侍俑」照片,文字描述:「頭梳垂雲髻,身著交領長袍,外罩對襟短襦。」見:傅舉有、陳松長編著:《馬王堆漢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46頁

[2] (漢)蔡邕:《獨斷》卷下頁10,《左氏百川學海》第3冊甲集三,武進陶氏涉園影印宋咸淳本1927年;(漢)蔡邕:《獨斷》頁33,《蔡中郎集》卷1,《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0920.cn#page/n74

[3] 《漢書》卷96下,中華書局1999年,第2885頁

[4] (唐)樊綽著,趙呂甫校釋:《雲南志校釋》卷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43頁;(唐)樊綽撰,木芹補註:《雲南志補註》卷4,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頁

[5] 《二十四史全譯·新唐書》第8冊卷222上,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第4815頁

[6] 《新唐書》卷222上,中華書局2000年,第4759頁

[7] (元)孛蘭盻等撰,金毓黻輯:《大元大一統志》殘本11,《叢書集成續編》第47冊,上海書店,第309頁

[8] (明)《大明一統志》第10冊卷87,台聯國風出版社1977年,第5360頁;金毓黻輯:《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4,《叢書集成續編》第47冊,上海書店,第350頁

[9] 《新唐書》卷216下,中華書局2000年,第4639頁

[10] 《新唐書》卷222中,中華書局2000年,第4766頁

[11] 《二十四史全譯·新唐書》第8冊卷216下、卷222中,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第4655頁、第4823頁

[12] (宋)晃說之:《陰山女歌》,《全宋詩》第2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3706頁

[13] (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22·中京四面諸州,《中國兵書集成》第3-5冊,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88年,第1105頁

[14] (清)和珅:《熱河志》卷60頁14,《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2545.cn#page/n30

[15] (清)徐帆輯:《宋會要輯稿》第196冊·蕃夷二,中華書局1957年,第7696頁

[16] (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第8冊卷97,中華書局1985年,第2253頁

[17] (元)《文獻通考》卷346,中華書局1986年,考2710頁上

[18] (清)厲鶚:《遼史拾遺》卷13頁12,《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4605.cn#page/n102

《叢書集成》本為:「過惠州,城至低小,外城無人居,內城有瓦屋倉廩,人多漢服。」見:《遼史拾遺》頁253卷13,《叢書集成初編》第3899冊,商務印書館影印史學叢書本

[19]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6,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第33頁

[20]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7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54頁、校勘562頁

[21]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6頁21,《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1882.cn#page/n132

[22]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13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60頁

[23]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中華書局1956年,第560頁

[24] (宋)熊克:《中興小紀》頁80卷7,《叢書集成初編》第3858冊,商務印書館據史學叢書本排印,中華書局1985年;(宋)熊克:《中興小紀》卷7頁8,《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7259.cn#page/n100

[25] (清)徐乾學:《資治通鑒後編》卷107頁19,《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9964.cn#page/n126

[26] (清)徐珂:《清稗類鈔》第9冊·鑒賞類,中華書局1984年,第4362頁

[27]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7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11頁

[28]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7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13、1014頁

[29] (宋)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輿勝覽》卷61,中華書局2003年,第1078頁

[30] (明)《大明一統志》第9冊卷72,台聯國風出版社1977年,第4545頁

[31] (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57頁16,《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577.cn#page/n168

[32] (清)徐帆輯:《宋會要輯稿》第196冊·蕃夷二,中華書局1957年,第7697頁

[33] (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第8冊卷97,中華書局1985年,第2254頁

[34] (宋)葉隆禮撰,李西寧點校:《契丹國志》卷23·衣服制度,齊魯書社2000年,第174頁

[35] (元)《文獻通考》卷346,中華書局1986年,考2710頁中

[36] (宋)余靖:《契丹官儀》,《武溪集》卷18,《叢書集成續編》第101冊,上海書店,第174頁;《武溪集》卷18頁6,《四庫全書薈要》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80108.cn#page/n12

[37] 《遼史》卷55·儀衛志一,中華書局2000年,第547頁

[38] 《遼史》卷55·儀衛志二,中華書局2000年,第551-554頁

[39] (清)談遷:《北游錄》·記聞下,中華書局1960年,第350頁

[40] (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考3611頁上;(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頁1,《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4

[41] (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考3611頁中;(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頁3,《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6

[42] (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考3611頁下;(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頁5,《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10

[43] (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考3612頁上;(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頁7,《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16

[44] (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考3612頁中;(清)《欽定續文獻通考》卷92頁8,《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18

[45] (清)《續通典》卷59,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典1490頁下;(清)《續通典》卷59頁10,《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20

[46] (清)《續通典》卷59頁11,《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22

註:《萬有文庫》版中為「……其裘冕終遼世,郊丘不建,不書其袞服」,見:(清)《續通典》卷59,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典1490頁下

[47] (清)《續通典》卷61,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典1500頁上;(清)《續通典》卷61頁7,《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100

[48] (清)《續通典》卷59,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典1492頁上;(清)《續通典》卷59頁16,《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32

[49] 《明世宗實錄》卷546,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第8823頁

[50] (明)全元立:《送章參軍之任麗江》,(清)胡文學輯,袁元龍點校:《甬上耆舊詩》卷17,寧波出版社2010年,第486頁;(清)胡文學輯:《甬上耆舊詩》卷17頁8-9,《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9115.cn#page/n64

[51] (明)劉城撰:《嶧桐文集》卷10·吳次尾先生傳,《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21冊,北京出版社影印光緒十九年養雲山莊刻本,第500頁;王樹林校箋:《侯方域詩集校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16頁

[52] (清)倪在田:《續明紀事本末》,台灣大通書局1957年,第214頁

[53] (清)葉夢珠撰,來新夏點校:《閱世編》卷8,中華書局2007年,第205頁

[54] 《清史稿》第30冊卷216,中華書局1976年,第8982頁

[55] (清)乾隆:《金世宗論》,《御制文二集》卷3頁6,《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3262.cn#page/n12

[56] (清)徐珂:《清稗類鈔》第13冊·服飾類,中華書局1984年,第6146頁

[57]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9冊卷54·仁祖七年正月已未,中華書局1980年,第3412頁

[58]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9冊卷55·仁祖九年閏十一月壬戊,中華書局1980年,第3487頁

[59] (清)何恭弟:《苗宮夜合花》下集頁13,台灣廣文書局1980年;(清)何恭弟:《苗宮夜合花》卷9,《中華秘本》第11卷,印刷工業出版社2001版

[60] (清)駟溪雲間子集撰、樂山人纂修:《草木春秋演義》下冊第20回頁7,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4輯

其餘內容此處省略(篇幅原因),有興趣可以點擊詳讀。

3.3、史籍中的「漢衣冠」「漢裝」3.4、詩詞中的「漢衣冠」「漢裝」3.5、古籍中的「中國衣冠」「中國服」「華服」3.6、表示漢族人民、國家或文明3.7、通過「衣冠南渡」理解「衣冠」含義

5.4、《四庫全書》篡改漢服相關史料

滿清統治者的反覆勸誡和嚴厲高壓,使人們對服飾的謹慎和忌諱態度也體現到修史上,以下略舉數例。[1]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述西夏李元昊派人使宋,到東華門脫西夏服、換漢服:「(李元昊)其表函尚稱臣,可漸以禮屈,願與大臣熟議。詔許使者赴京師。勸等令韓周與俱,使者及東華門,始去本國服。」[2]在四庫本中被篡改成「……使者及東華門,始去朝服」[3],將象徵國與國的服飾差別消除。

彭百川《太賓士跡統類》中記載:「……勸等令韓周與俱,使者及東華門,始去胡服。」[4]四庫本則篡改為「……勸等令韓周與,使者及東華門,始中國服」[5],表明清廷對「胡服」字眼的忌諱。

宋人作《契丹官儀》記載遼國見聞:「胡人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胡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6]

四庫本則大肆篡改為:「契丹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異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國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7]

宋朝靖康之變中遭金國強留的吳激作詩曰:「箕子朝鮮僻,蓬丘弱水寬。儒風通百粵,舊史記三韓。邑聚居巢慣,夷裝被發安。猶存古籩豆,兼用漢衣冠。」[8]表明其向漢之心。該詩在供僅滿清皇帝閱覽《四庫全書薈要》中未被改動,但在《四庫全書》中兩遭篡改——

在元好問《中州集》中「邑聚居巢慣,夷裝被發安」被改成「邑聚從衡接,民居質樸安」[9];在康熙《御選金詩》中「夷裝被發安」被改為「民淳比戶安」[10]。

[1] 滿清編修《四庫全書》對中華古籍進行大規模篡改,這在拙作《通過明清歷史對比初探中國落後原因》中已有論述。

[2] (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第9冊·卷123,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893頁

[3] (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23頁3,《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4197.cn#page/n102

[4] (宋)彭百川《太賓士跡統類》卷7頁22,民國烏程張氏刊本《適園叢書》校玉玲瓏閣鈔本版

[5] (宋)彭百川《太賓士跡統類》卷7頁32,《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4701.cn#page/n142

[6] (宋)余靖《契丹官儀》,《武溪集》卷18,《叢書集成續編》第101冊,上海書店,第174頁

[7] (宋)余靖《武溪集》卷18,《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9冊,台灣商務印書館,第174頁

[8] (金)吳激:《雞林書事》,見:(元)元好問編《中州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7頁

[9] (金)元好問:《中州集》卷1頁19,《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5冊,台灣商務印書館,第13頁

[10] (清)康熙編:《御選金詩》卷18頁1,《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9冊,台灣商務印書館,第292頁

5.5、滿清統治使衣冠、漢服涵義異化

1)漢服相關辭彙淪為滿清文化附庸詞

在殘酷的剃髮易服和長期嚴禁漢化的歷史背景下,終清一代的服飾除在細節上受到漢族服裝的影響,一直保持滿洲衣冠的基本結構和風格。乾隆時期漢人就對漢服的記憶已經模糊,而更多的人開始為自己的鼠尾辮、蛇尾辮和滿清服飾辯護,認為滿清衣冠也有很多好處:「頭髮盡剃,無梳櫛之勞,上下均服,無名分之別,制度簡易,執事服役無所相礙。」[1]而進入晚清,原本表示漢族衣冠、中華文化的辭彙失去其歷史真義,淪為滿清殖民文化的附庸詞。

如《皇朝文獻通考》記康熙年間「又有西洋將軍雅那爾者,為俄羅斯所擄伊里木城頭目喇法林帖攜之來,謁見中國衣冠,不勝仰慕」[2];《清史稿》記乾隆年間「(楊)重英陷緬後,獨居佛寺逾二十年,未改中國衣冠」,被「比以蘇武之節」[3];咸豐年間「始定傳教之人須剃鬚服中國衣冠」[4];等等。這些「中國衣冠」已然變味,所指代的是鳩佔鵲巢的滿清文化、滿清服飾。

再如1901年避逃西安的慈禧、光緒還京,劉鶚參加「迎鑾」並作詩四首,中有「風雪不侵清世界,臣民重睹漢衣冠」[5],這裡「清」「漢」對應,「漢衣冠」淪為滿清風物的象徵。再如曾任國子丞並為溥儀之師的徐坊,於民國初年作詩曰:「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學通殷甲子,節見漢衣冠。」[6]

此句「漢衣冠」是節氣的象徵,借漢代蘇武事迹稱頌羅振玉的滿清遺民心態。實際上用「漢衣冠」這樣一般指代漢族衣冠的字眼,來歌頌他們對滿清之忠,聯繫前代漢人為保衣冠、反抗剃髮易服而捨生捐軀、數十載間前仆後繼的歷史來看這句詩,我們不免感到強烈的諷刺意味。

2)近現代記載中「漢服」概念的錯亂

在當代漢服復興以前,從清代後期至近現代的部分生僻文獻和書籍中也有不少「漢服」被指作「漢族穿著」的衣服,通常是將少數民族的風俗與漢族對照時提到。很顯然,這些所謂的「漢服」存在以下問題:

①絕大部分是指唐裝、馬褂或有西式、現代風格的服飾;

②其體系沒有歷史傳承性,不能反映漢族千年以來的禮儀風俗、審美品格、思想哲學等文化內涵;

③其體系更難以突顯中華漢民族認同精神;

④甚至不能區別於其他民族和外國服飾。

因此這類資料雖記載「漢服」,但已詞不達意、似是而非,將漢族人所穿的西式服裝、有滿式風格的馬褂等稱為「漢服」顯然是不合適和不準確的。相關記載略舉如下:

1932年雲南《馬關縣誌》記載苗族中「漢苗」服飾:「男子衣褲用棉布,有鈕扣與漢服略同者,稱之為漢苗。」[7]

1932年《三江縣誌》記「改良風俗習慣委員會」發布《廣西省改良風俗規則》補充規則第15條:「苗瑤侗人之衣裙,應一律改用漢服,以資節省,而一觀瞻。」[7]

1936年版《分省地誌·江蘇》記載,辛亥革命後江蘇的旗民改漢姓、換漢服,逐漸被漢人同化:「辛亥革命,京口旗民未遭殺戮,江陵皇城,則死亡枕籍,閭里為墟。孑遺之民,易漢姓,服漢服,漸同化不易辨矣。」[8]

1954年《人民日報》:「蔣菲幫還強迫高山族人民改說漢語,不說漢語的就要加倍受到歧視。不少高山族婦女被迫改穿漢服。」[9]

1993年《人民日報》報道:「1979年布魯塞爾舉行1000周年慶典時,中國北京市代表團送上了專門為他設計縫製的一套漢族對襟衣衫。每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時,『小於蓮』便身著著漢服迎接四面八方客人。」[10]從圖片資料看,顯然這是一件馬褂,而非漢服。

1979年北京贈送給比利時「小於蓮」的馬褂被誤稱為「漢服」

1995年《藏族近代職業教育論析》:「……尤其是(清政府)邊務當局要求(藏族)學生學漢語、說漢話、穿漢服、行漢禮的時候就必然遇到來自藏文化方面的阻力,進而影響到職業教育這一主題的實施……」[11]

(這部分資料目前不多,最初來源是元清吧帖子,根據其中的資料去翻查相關資料和檔案。值得提醒的是,該帖子作者——好像是「魂歸漢唐」——正是依此否定漢服消亡進而嘲笑漢服復興運動。很顯然,在我看來,這些資料記載恰恰是漢服消亡的後果——那麼為什麼相同的資料會被不同的人得出矛盾的結論呢?大家應該自己思考。)

[1] 【朝】李押:《燕行紀事》,【朝】林基中主編:《燕行錄全集》第53冊,韓國: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第52-53頁

[2] (清)《皇朝文獻通考》卷300頁19,《四庫全書》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1594.cn#page/n84

[3] 《清史稿》第36冊卷327,中華書局1976年,第10887頁

[4] 《清史稿》第16冊卷155,中華書局1976年,第4563頁

[5] (清)劉鶚:《迎鑾》,劉蕙孫輯註:《劉鶚詩存》,《劉鶚詩存》-中華詩詞網

[6] 徐坊:《讀羅叔蘊參事所著殷虛書契考釋奉懷卻寄兼呈王靜安主事》,徐世昌纂:《晚晴簃詩匯》卷180頁4,退耕堂1929年刊本;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卷180,中華書局1990年,第7875頁

[7] 張自明修、王富臣纂:《馬關縣誌?風俗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1932年石印本,第239頁

[8] 1932年《三江縣改良風俗委員會補充規則》(節錄),載魏任重修、姜玉笙纂:《三江縣誌》卷2,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1946年鉛印本,第166頁

[9] 李長傅編著:《江蘇省地誌》,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中華書局1936年版《分省地誌·江蘇》,第86頁

[10] 《台灣高山族人民在蔣賊壓迫下生活悲慘》,《人民日報》1954年9月5日第1版,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1946-2016),http://58.68.146.102/rmrb/19540905/1

[11] 高愛民:《「西歐首都」——布魯塞爾》,《人民日報》1993年5月8日第7版,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1946-2016),http://58.68.146.102/rmrb/19930508/7

3)漢服復興運動恰是對錯誤概念的「撥亂反正」

暫無(工作忙,還沒寫)。

End

《漢服簡考》的書稿將來還會繼續修改和完善,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利益相關:參與並反思漢服運動的人。答。

群體與個體不能完全相互替代,比如我,更認同的定義是「漢人之服裝」,而非「漢民族之服裝」,但這並不代表其他同袍。此處說同袍並沒有讚揚的意義,只是一起做這個事情的人、起了個這樣的名號而已。

題主說題主的「漢民族」是「身份證漢」,那自然不是很文化意義的東西,是一種政府用來給民眾進行分類的工具,拿來證明「漢民族服飾」自然是方枘圓鑿。自然,「民族」這個概念的歷史並沒有那麼長遠,而且翻譯來的時候也搞混了Nation和Ethnic Group這兩種概念,拿來解釋一些事情自然雲裡霧裡。

然而這個名號是存續了上千年的,從漢朝開始,逐漸取代華夏這個名號。現在華夏一般指中國,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意象演化。

而民族主義、種族主義進入中國之前,中國也有很強的族群觀念--華夷之辨。其經歷了血統、地理、文化等標準的發展,依據和平程度的不同在三個標準中遊走,戰爭年代漢女被胡人強X了會摔掉胎兒,和平年代會欣然接受萬國來朝。

說到小學生,有人稱其為「他們」,其實在下也稱其為「他們」,「同袍」不是「共產黨員」,是任誰都可以輕易叫上的名號,難免良莠不齊。

實話說,你要一個定義漢民族的方式,我做不到,就如做不到否定漢民族一樣。我不知道漢民族該如何界定,我知道的是,沒有斯大林,沒有孫中山,沒有共產黨的民族劃分,漢人依舊存在。一邊說漢民族無法定義一邊認同身份證漢族也不多說,既然題主認同身份證,便認同去罷。

沒指望這一篇短短的回答能有什麼作用,更多只是一種個人表達而已。反正你在,我在

歡迎討論,謝絕人身攻擊。


很多人都扯遠了。說白了,在如今的中國正重複著歐洲幾百年前的故事。市場經濟必然培養出民族主義,民族認同不斷碾壓被「改革」衝垮的階級認同。

混淆古今定義急忙去否定漢服或漢族沒有任何意義。你也可以說漢服黨內部有腦殘。但是任何組織都有腦殘啊。屁股指揮腦子的人不會從大局出發。急忙想著從摳字眼的角度去攻擊自己不了解、不擅長、不熟悉的領域。

說白了,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前提下。一個地區的民眾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經濟基礎和生活習慣的條件下,必然形成現代的民族認同。而民族認同產生後,自然就需要爭取合法權利。這一點無可厚非,一個民族想有民族服飾是很正常的。他們可以自創,可以從外國借鑒,也可以從祖先那裡汲取營養。當別人沒有妨礙到你,而是爭取合法權益的時候,能不能少一些尖酸刻薄,多一些善意規勸?

罵街不解決問題。

最後說一句,我認為漢服就是「漢民族的民族服飾」。不喜勿入,不愛勿噴。


這什麼亂七八糟的。上一次有人問滿語是不是偽概念,這次問漢族是不是偽概念。真是夠了。

  • 一個詞有多種意思不代表它是偽概念。「分子」既表示「組織里的一員」(積極分子),又表示「分數里的被除數」(分子和分母),又表示「由化學鍵連接原子而構成的單元」(分子和原子)。所以你能說「分子」是偽概念?當然不能。
  • 一個詞即使不是褒義詞也不是貶義詞,它也不是偽概念:分子和原子里的分子並沒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不是偽概念。同樣,一個人並不需要認同「漢族比其他民族好/差」,也可以理解到漢族是個民族。
  • 一個詞即使沒有完全清晰的定義,也未必是偽概念:今日的烏克蘭的疆域到底是否包含克里米亞?不同人的看法不一樣,但是這不妨礙所有人都同意「烏克蘭不是個偽概念」。

最後,我個人覺得「偽概念」系列問題非常無聊。本來就名可名非常名,你糾著一個名字去死磕,所有的名字都有歪解的可能,但是你把一個名字從語言里刪掉,除了會造成更大的不便以及更多的1984以外,什麼都不會有。


不邀自來。我覺得以後討論漢服 漢族 這一類問題的時候,理智的討論者應該意識到這類問題的多向度和複雜性。民族服飾問題涉及到近現代西方強勢學術話語下的民族國家體系構建和民族史構建,中國傳統古典學術話語的天下 華夷 衣冠禮樂制度,實證主義復原的標準,考古視野下推測復原的限度,以及現實中社會 商業和政治方面的種種利益關係。

覺得評論區比較亂,特別是有一些理不直而氣壯的人,對這種複雜的問題缺乏應有的審慎態度。自看到了一端,覺得手握真理,我覺得還是太淺薄了。


本來只是突發奇想又來看一波相關問題 看完了心中又是浮現那首古詩 重貼如下

一自蕭關起戰塵 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人學得胡兒語 卻向城頭罵漢人

再一次~古人誠不欺我

跑題了 跑就跑吧 反正在這個題里見多了其實智商不高還裝智商高 硬是去噴跟自己相比也智商差不多的

同時又想到一個問題 「現在的反智主義有多嚴重?」 不用去刷微信朋友圈 不用看七大姑八大姨發的那這個謠言 有時候你只要打開知乎一個問題好好看看問題 回答和評論就知道了


本題怎麼變成整理漢族概念了?還有,能不能不在問題說明裡吵架!

本回答只就針對題面,不牽扯任何民族問題。

===============================

既然問題是《漢服復興者是如何定義「漢服」的?》,那麼就從「漢服復興」過程,談談他們這個「漢服」定義是怎麼形成的(還好,這個「漢服」出現不算久,我正好很早就參與了、又一直圍觀至今)

下面可能大家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看下漢服復興者自己整理的「史料」?漢服運動大事記 、漢服復興運動 、恢復漢服十年風雨路――漢流蓮視覺之踐行篇(二) 、【中國夢 漢服夢】漢服運動大事記2013版

2003年號稱「漢服自製第一人」上傳的「漢服」長這樣▼

2003 年初 19 歲的王育良和網友李宗偉(網名「信而好古」)共同在「漢網」上研製漢服,王育良參照比較典型的樣式,猜想製作了第一件漢服,並於 7 月 21 日在網路上公開,為現代公開自製漢服的第一人,同時是漢服消亡三百年後首次以其民族服飾身份亮相。

從沒有在任何地方看到這件衣服的製作依據是什麼,但是方形袖子、寬腰帶、上下分裁的做法,大寫的日本和服男裝

包括被很多漢服復興者奉為漢服先驅的章太炎,照片里的也是再明顯不過的和服

有人表示章太炎的是漢服理由是他親近人的口述

我只能說,樟樹就是樟樹,不可以能往上面刻上個「槐」字就會變成「槐樹」……很多人對於日本文化的心態是否認其民族文化獨立性,覺得日本文化=小中華,所以和服一定有中國服飾的影子……可惜,和服不僅沒有多少中國服飾的影子,連自己早古一點的服飾影子也不多了,就好比明代服飾(就不說清代了,免得瞎嗶嗶)不要說距離漢代、唐代了,就算與宋代比,也是面目全非了!

2003年號稱「漢服運動第一人」、「漢服報道第一人」、「漢服上街第一人」的「漢服」長這樣▼

2003年11月22日王樂天(網名「壯志凌雲」)把漢民族的傳統服裝穿上了鄭州街頭。這是自順治帝下令改穿滿服,漢族傳統服飾絕跡了三百多年以後,第一次出現在街頭。這套衣服是由採薇作坊的阿秋製作,根據《大漢天子》中的服裝樣式仿製。

製作衣服竟然是《大漢天子》!這部劇連基本史實都是有問題了,竟然你相信裡面的服飾,然而史實就是《大漢天子》服飾在「漢服復興」群體里被推崇很久!

身為我這麼喜歡通過古裝劇科普服飾史的人都不好意思跟《大漢天子》計較了,所以只好鄙視下號稱正劇的《漢武大帝》→【影視劇吐槽】來自日本的《漢武大帝》

補充一下這家採薇作坊的其他作品(2004年漢服上街),這家在號稱第一個漢服商家

2003年10月30日 武漢「採薇作坊」的邱錦超上傳當代第一套漢服商品照,「採薇作坊」也是漢服運動中第一個漢服商家

武漢的「採薇作坊」原本以做和服,韓服為主,共有十幾人組成。邱錦超(網名「阿秋」)在朋友的引薦下來到漢網,也被大家對漢服的訴求所感動,他在10月30日上傳了第一套漢服男裝樣品,11月11日上傳了第一套漢服女裝樣品,而王樂天首次穿上大街的漢服也是出自「採薇作坊」

後來,邱錦超創立了第一家漢服專營公司「古徑衣飾」,為漢服產業化拉開了序幕。

[轉帖]有人在武漢穿漢族服飾,為他們宏揚漢族文化的精神喝彩!!!

一定是我在嫉妒!我覺得這樣的做工和質感,應該是他們韓服、和服辦不下去才轉行的!

2004年,又有人穿漢服去參加祭祀,由於文筆不錯,此事賺了不少淚水

2004年10月5日,來自天津的方哲萱(網名「天涯在小樓」,名芳,字哲萱)在北京組織了首次全國範圍內的漢服活動,穿漢服祭祀了明朝將領袁崇煥

她的漢服長這樣▼

我有正面圖(證明我是一枚元老的時刻終於到了!)

不好意思,我瞎!我看不出這和浴袍有什麼區別……

  「祭孔,祭的當然不是一堆白骨,而是一種思想。禮,不是為了矯揉造作,而是為了表達崇敬之情。倘若不是漢服祭孔,那麼這祭禮不也就淪為一種形式,那文化的感召力也就空如一紙詔書,在沒落皇朝的淫威下,欺騙著那些懵懂的人們。 我堅信,西方思潮泛濫的今天,只有漢文化能承擔扭轉華夏命運的歷史使命,而漢服,就是續接那被斬斷文明的紐帶。 所以我去了,雖然只是一件深衣,雖然寒風凜冽中略顯單薄,雖然有種單刀赴會的悲壯意味,但我依然微笑著面對周遭投來的詫異目光。 無法解釋,也無從解釋,那是一個人的祭禮。當一乾花花綠綠散盡後,我固執的站到祭台前,沒有音樂、沒有祭文、沒有舞蹈,有的只是一顆真正崇拜孔夫子的心。 很多人給我拍照,不用解釋,普通人的眼睛總是能看到美的。有許多傷痛無法平復,可喜的是,我已能夠用澄澈的心把他們包容下來,我依然只是做著我自己——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個人。

  多年以後,我想我會記得這天,一場盛大的祭禮,一次對儒家文化的呼喚,一群崇尚傳統的中國人。只是,我依然堅持的相信,這是一個人的祭禮——白衣勝雪、不染纖塵。」

              ——摘自 天涯在小樓《一個人的祭禮》

這是那個姐姐寫的文,後來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才掉下來,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悲痛……一種看到別人哭錯墳頭還哭得那麼認真的悲痛!

2005年4月26日 宋豫人在河南鄭州開展了以漢服為主題的講座,後逐步演變為《漢家講座》,其視頻在網路上廣泛傳播。

中國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有在大街上跪坐的毛病!……此人我真的不想挑服飾的毛病了,反正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了。

真的不是玩cosplay的么?還能插播大家一則笑話

裝X有代價,請謹慎!慎之又慎!

2006年,一群現在可以稱作「漢服復興」前輩的人搞了一次祭祀

2006年1月8日,上海松江夏完淳墓漢服祭禮,首次身著「祭服」,行「古禮」,祭祀先烈。 2005年10月19日,「大漢之風」發出祭祀夏完淳倡議貼。祭服的設計是澳洲的「青松白雪」,在對禮制頗有研究的「ufe」諮詢過後,又參考了韓國宗廟祭的服飾後,設計完成初稿。「紅天」做了一套祭服樣品後,網友自願訂購,最終有 34 人定製漢服,價格為每套285元人民幣。祭祀禮儀,由「青松白雪」擔任主祭,並負責祭文、儀程安排、禮器設計等諸多業務,花費近3個月的準備時間。11月14日由「大漢之風」、「東門」和「江南秋水」先行去松江夏墓探路。所有的木工活由「曾德綱」承攬,剩餘的器具都是「曾德剛」、「大漢之風」、「東門」、「紅天」這幾位組織者分別準備。

韓國祭服長這樣

這款後來被很全面地反駁過其本質就是韓國,根本不具備「漢」這種東西(可見[原創]【明代祭服圖考】(附朝鮮祭服))但是目前依然可見售賣和穿著2006年,號稱第一次正式的傳統成人禮」

2006年5月6日,明德學堂舉行依正式古禮進行的成人儀式,「吳飛」為「周天晗」行加冠禮,或為第一次正式的傳統成人禮。這是民間第一次正式依古禮進行的成人儀式,觀禮的有曲阜的「炎平」、石家莊的「高世濤」(渤海琴高)、「張若甲」和「吳孟恩」、「華夏族裔」,北京的「寇祥」等。

這個服裝是下面這位的設計,也是照片中背對鏡頭的那個人(其實我也是前輩來著,哈哈)

乙酉春新儒學子深衣祭聖禮,所穿的都是「 UFE」 所製作的深衣,祭文由「雲塵子」撰寫。吳飛,字笑非,網名「 ufe」 或 「ufe3」,濟南人。他自己學習華夏經典著作,後來在漢網上認識了提倡讀經、提倡恢復華夏服飾的「信而好古」先生——當時,華夏復興網還沒有建立——受「信而好古」先生的感召和影響,從此,便自己製作深衣,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是深衣束髮的形象。

其實和他設計的上面的那個「祭服」一樣,也是韓國貨,見他寫的[轉帖] 深衣標準 (by ufe) (文中配圖是韓國容像)

以及圖中服飾的正面照片

這種形式的深衣,完全就是韓國啊!

在他的微博里,始終在堅持這種深衣,以及他的頭像

朝鮮朱子深衣?朝鮮朱子深衣,兩班階級之燕閑之服。朝鮮王... 來自永昌囯王 ,請自行對比吧

(此圖也是韓國的)

2006年,號稱漢服復興對中國官方的一次重要突破,就是要政府網站改了「漢族」的圖片

2006 年7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將漢族著裝圖片更為「漢服」,這是漢服運動的一次突破。

2006 年7月19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簡稱政府網)「56個民族介紹」的頁面中,55個少數民族都穿著傳統民族禮服,只有漢服至穿了內衣「肚兜」。

這是原來的圖片

改成後來的

我找了大圖給大家看……

這樣的圖片,放現在的漢服圈絕對會被認為是「影樓裝」,但是當時就是突破哦!你們都讓人家換圖片了,怎麼不換張好點的呢?

不就之後,新華網也更正了「肚兜」圖片。政府網和新華網更換漢族圖片,也是漢服消失以來的一次歷史性回歸。

這個故事的後續才好玩!

2013年1月政府網在漢民族服飾的文章後附加了「唐裝」照片,隨後很多人打電話或寫信向政府網投訴。1月15日,政府網站乾脆把56個民族介紹中各民族的所有照片全部刪掉!僅以名稱出現,以此杜絕投訴。

現在很多漢服復興者都忘記了自己以前和唐裝、旗袍互撕的過往了,表示我們「漢服」是「民族服飾」,他們是時裝,好像很大度一樣!但是當年事情就是鬧這麼大啊!鬧到政府網站索性不配圖了……至今還是沒有圖片?中華各民族人口、民族與習俗_

國情
_中國政府網

2007年11月24日 「Q版《大明衣冠》——漫畫圖解明代服飾」在天涯論壇發布,後出版為《Q版大明衣冠圖志》,多次加印,影響頗廣。

但是作者董進聲明說自己並非漢服復興人士,而且由於他是以明代服飾研究為主,漢服復興中一直對明代服飾報以敵視的人,所以他受到的攻擊很多。為何寫功績的時候要把別人寫進去??擷芳主人的聲明 、擷芳主人的聲明是什麼意思?

「漢服復興」者佔有別人的成果,視作「漢服」成果的事情非常多,而且並非是什麼嘍啰做的,而是有些漢服群體領袖(如漢服吧吧主)乾的?舊文重發 | 被誤解的曲裾——秦漢的兵哥哥 (拉到文末就可以看到了)

還有些是商家做的,後來被推廣了,但是拜託別人的成果,抄也抄全了!只抄一半算幾個意思?服飾領域,你抄走樣、抄一半等於大錯特錯!?宋褲和抹胸的穿法 by瞳莞 ,被抄襲方?發個宋抹胸裹肚穿法大家討論吧 (2009年時還是個討論貼,只是樓主的根據出土報告和實際復原後的一種推測,拿去也就算了,還拿走樣兒了)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她很高興網路平台很多都掛了(上面那個帖子圖就掛了),後悔自己當年為何那麼傻,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公布出來……我們只是民科,而且沒有一群漢服愛好者可以作為墊腳石來煽動(所以那些漢服群體領袖拿走以後就可以掙錢博名辦講座開博物館啊),所以我們主動公布出來的東西一邊被人罵(因為糾錯了呀)、一邊被人抄……大寫的吃奶罵娘!

===================================

以上都是堪稱「漢服復興」中的各種「第一次」,就服飾來說,簡直糟透了!來源都是和服、韓服、以及電視劇(見2002年的帖子?失落的文明—裡面用的是什麼圖片),而且整體的學術氛圍也很差,科普糾正工作基本都是非「漢服復興」群體在做,然後「漢服復興」將糾正、科普、復原的成果佔有為「漢服復興」的一部分。

編輯多少遍百度百科,都無法改變以前發生的錯誤,以及後來不曾改正的事實。

=======以下是對部分答案的反駁討論========

其實這些回答都很有代表性,所以我特別跳挑出來反駁討論下

關於最高票的 @易冉弦 的回答里關於出現「漢服」的文獻截圖來證明「漢服」並非偽概念,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中國歷史漫長,留下文獻無數,僅憑出現過就證明其成立就太荒唐了!

個人以為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提出依據,才可證明這個概念是成立的——

  1. 這個詞是專有名詞。而不是臨時起意的辭彙,被舉例的「漢服」結合上下文都是明顯的、為了區別句子中其他民族服飾而造出的臨時辭彙,失去語境就會對別人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礙。(這裡的「漢服」的漢=漢人,同樣的也有漢=漢朝的「漢服」文獻存在)?就事論事:服飾史中的【漢服】

  2. 這個詞有相對固定的定義(非專有名詞是無法有定義的)。「相對」的意思是,任何辭彙都會因時間、地域而改變,但是要在一定範圍內定義固定且公認(不是隨便編輯的百度百科那種)

  3. 這個詞和現在的詞定義有傳承關係。不能隨便從古書里隨便摘個詞下來放現在用,就說自己有歷史,不要求定義相同(見上一條說明),但是必須是有傳承關係的,不是附會的。

——上述三條要全部符合才可以,但是現在「漢服」的實體、定義都和文獻里的「漢服」沒有符合上面任何一點的地方。

其次是 @樊大大 的回答,其實他真的回答是偏題的,更多的是表達了對「漢服復興」的傾向性,對題主表達了敵意……這樣的答案,「贊」是給答案還是給態度?「漢服復興」最應該反省這種問題,從來不敢正視問題,只敢驅趕異見者。

題主問怎麼定義漢服, 怎麼說呢,我覺得沒什麼好定義的,粗略的來說,就按東部中原地區來說好了,相對於國內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而言的這種概念。

所以現在糾結定義的人吶,我真是不知道你安的什麼心。別人在努力的時候,你不幫忙,起碼別添亂,以後還要享受這些先鋒們努力爭取發揚來的東西呢,哪怕你不喜歡,難保你的孩子不喜歡。

他提到的其他婚禮或者日常我們穿著其他服飾的問題,根本不是民族服飾的問題,更加無法反證「漢服」的合理性。「漢服復興」和「漢服」至少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 「漢服復興」足以代表漢族人民的意願

  2. 「漢服復興」的「漢服」服飾足以代表漢族文化及漢族人民的意願,這裡面還會涉及到歷史

  3. 最後,還需要討論什麼場合需要「漢服」,「漢服」是建議性的還是強制性的

——滿足以上,才符合樊大大說的的那些看似「痛心疾首」的東西

第三是 @兔嘞個乖的回答,這是很常見的連「避重就輕」都不如的逃避式的回答。一方面與傳統文化捆綁,一方面又逃避「形制」的討論。「漢服」中的「形制」就是定義的一部分啊,但是它們又和服飾史關聯,無法解決「漢服」其實是在背離服飾史這一重大問題,所以將自己躲避在「傳統文化」這個更大的框架里。但是,根本經不起推敲啊!

因為就讀專業的原因在生活中接觸過一些漢服愛好者,也很喜歡不同民族的各種傳統服飾。第一種情況只能說是一種無奈,傳統文化沒落導致的,沒藥救。第二種則是一部分人的過分偏激造成的。

禮儀與服飾等都是精神文明的實體化表現,與其糾結於漢服形制上的考據不如去尋求復興眾多中國傳統文化背後本質。

推行漢服勢必不能拘泥於舊制,現今的漢服也應該隨著生活習慣而做出改進,保留精髓的部分,改良不便利的部分。

並且最主要的還是應該回到這些服飾背後更深層意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包容與善意

何為「傳統」?傳統必然需要強調的是世代相傳?詞語「傳統」的解釋 漢典 zdic.net,這是強調可追索的傳承關係,那麼「漢服」有么?不是拔高對話的高度,給一個更籠統更龐大的概念,就可以逃避一些需要面對的問題。和上面樊大大的情況是一樣的,「漢服」永遠都在逃避!

「中國傳統文化」里有什麼?我想沒有人可以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那是,任何「良幣」不可能容忍「劣幣」的存在,這和包容或善意無關,這是底線!

另外,回復下評論區里 @此心光明 的留言,我個人非常反對距離不當還當作例證的行為,舉例是舉例,舉證是舉證,不可以等同。更何況這些舉證是無效的,且後來在前一個我的質疑還未得到反駁的前提下,又一再延伸這個舉例……不能我無法應和你的答案,你就不停不給理據、不停偷換概念來追問,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效的比喻上,怎麼可能有功夫去做正經事呢?

@此心光明 :這個就把它看作是西服中套裝與夾克的區別吧,不必過分苛責

我的回復——

不好意思,這不是苛責,這是名詞要正確使用的基本語言要求……嗯,苛責這個詞好像有點指責的味道,我裝作聽不懂的樣子

另外,指出你的邏輯和舉例不當——

1.套裝和夾克是不能混用的吧,套裝標夾克,品牌明天就玩完了

2.套裝和夾克都是專有名詞,我們現在討論的是馬克,不知道馬克是啥對么?我也不知道啊!

以上,其實答案里都有闡述到,不曉得特地回復一下又不給例證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繼續狀狀看不懂的樣子

@此心光明 :我意思是說這些形制不好的漢服就當是西服里的運動西服(夾克 jacket ,或者韓版,舞颱風,淘寶買家秀)來看待就好了,現在的國人遑論穿好套裝suit,連日常的休閑搭配也是一塌糊塗,何況漢服。

我的回復——

前提,得是西服,而不是戲服吧……都放不進那個定義的框架里,就不要試圖在框架里要求一席之地啊。

以上,其實答案里都有闡述到,之前的回復里也已經說明了這個舉例不恰當的。如果覺得我的說明不對,請給予反駁的例證不曉得繼續這樣強調這個沒有理據是什麼意思?我繼續裝作看不懂的樣子

另外補充,國人現在分不出休閑與正裝,不是「漢服」犯錯的理由。別人的錯誤,從來不可以作為自己的辯詞!

@此心光明 :西服也是逐代演化,夾克在套裝看來不正統,套裝在禮服前也不符合形制。就漢服的形制來說,不必過分泥古,改良才是正途。尤其是常服,各代都有改良。至於穿的好不好看,看人,也看銀子,畢竟幾百塊的淘寶裝,就答主貼出來的圖片,說句得罪的話,穿西式服裝也不見得好看。

我的回復——

你說的是服裝分類,傳統服飾里可分禮服、常服、吉服、便服等,和「漢服」的定義完全沒有關係!……不能我無法應和你的答案,你就不停不給理據、不停偷換概念來追問,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效的比喻上,怎麼可能有功夫去做正經事呢?

@此心光明 :穿漢服上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X 是種怎樣的體驗

我的回復——

此題里的人,換成其他路人眼裡的奇裝異服都可以成立,比如lolita,回復中的很多人恰恰也是玩Lolita的,我有理由相信她們可以貼出質量與所謂「漢服」照相近的lolita照片去回答另外的回復,比如《穿Lolita上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另外補充,再好看的買家秀,都不能用以證明商品的合理性。

好了, @此心光明 童鞋,你的比喻我已經非常明白了,除了我還是看不到這個舉例里與此題有什麼關係?在沒有新的舉例前麻煩就停止擴句吧。

==================================

服飾並不會因為穿著者的動機而變得更美、更有情懷,更何況動機是太過主觀和內心的東西,我無從判斷別人說出口的東西和他的內心是否相符。所以我只能看他們做出來的事情,是否真的符合他們所說的,還是僅是一種噱頭、包裝、嘩眾取寵?

所以《漢服復興者是如何定義「漢服」的?》此題,我選擇梳理「漢服復興者」的歷程,他們身上的服飾應該足以證明他們的定義。


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

滿族:49年之前的滿族大部分是城裡人,然後49年後,特別是80年代之後,突然冒出來很多滿族,而且農村裡的居多,請問49年之後的滿族和清末的滿族能劃等號嗎?


我自認為一個民族「不必糾結於血緣上的純正,而是文化上的認同。」所以無論你是沒來由的撒潑打滾還是權威的學術論文,我不想知道也無所謂你的觀點。

我熱愛我的文化僅此而已,他足以成為我選擇作為一個漢族人的理由。

漢服於我來說也一樣。

不知道怎麼礙著各位大爺了,惡意滿滿的動機揣測一個接著一個。

關於漢服是否是個偽概念,「偽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自從看到知乎某大V那個似乎很學術很考究實則偷換概念戾氣滿滿的答案後,一定會有很多自以為「政治正確」的漢服黑了竊取了一個新的論據——「漢服是個偽概念」,就像知道這個說法之前把「漢服不方便」「漢服黨是宣揚民族主義」之類的蹩腳觀點掛在嘴邊一樣,有了新的撒潑理由。

果不其然,從那之後在知乎上看到很多攻擊漢服運動的人一上來就「漢服是個偽概念」,讓他解釋又無言以對。

反觀縱使學富五車然而自身偏激導致的後果真是比無知者更嚴重。

影響力大的人三觀建設比學問建設更重要。(攤手)

————————

不過你們當然不會嫌棄他~畢竟他們給你們黑漢服提供了技術支持。

(以下言論不針對題主,漢服黑請隨意對號入座)

許多人吶,是真的這麼認真嚴謹想知道漢服的概念么?黑漢服還苦於沒有拿的上檯面的理由,腹中空空還想拿學術武裝自己、想方設法地找漏洞攻擊。

不過是拾人涕唾的酒囊飯袋罷了。

不服憋著。


題主說漢族是個偽概念,這就完全是思考錯了方向。確實,如埃里克森所說,民族是一個偽物種,但是儘管民族是一個偽物種,在人類群體存在以及文化多元化存在這一前提下,民族的存在依舊是現實的。

漢服黨給漢服下的定義是從黃帝時代一直到清代之前的漢民族傳統服飾,其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但這實際上是他們自我營造出來的一種體系。

"漢服"這個概念是存在的,早在漢服黨興起之前,「漢服」這個詞也曾出現過許多次。漢服黨給漢服的「新定義」最核心的錯誤有兩點:

1.固化服飾特徵,綁定民族屬性,無視服飾史發展中的複雜情況。

2.強行滅絕漢服,把「漢服」矮化成古裝,所以才有「復興」之舉。

關於第1點,可以閱讀這篇論文略窺一二。魏晉之後圓領和對襟一直風頭強勁。

論北魏到清代初期男子圓領袍

關於第2點,漢服從清朝到毛朝,根本就沒有滅絕。茲舉幾例。

《黔南職方紀略》

大意是清代官員說當地的苗族已經剃了頭,換了漢服了。

晚清政府在西藏推行漢服

《三江縣誌》卷二,民國三十五年

民國政府強迫苗、瑤、侗族人改穿漢服

《人民日報》1954.09.05期

蔣介石政府強迫高山族婦女改穿漢服

另外,漢服黨似乎並不知道同袍一詞的確切含義

親,同袍嗎?細思恐極。

——————————原答案——————————

昨天匆匆畫的幾筆,似乎只有破沒有立。上面只是說了漢服黨在定義上的錯誤,而「漢服」究竟是什麼,還沒有講。

我認識的一位曾經的漢服圈內人士,他認為漢服運動在方法和認識上最大的錯誤,是「取其款式舍其體系」。

服飾是文化的一種展現形式,漢文化在數千年的發展中,構建出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包括官僚系統、宗教祭祀、婚慶喪假等等,與之相應的服飾也是呈現一種體系化的特徵。

說到底,漢服的根源屬性在於文化,不在於那些款式和元素,更不在於民族。而漢服運動從一開始,就是強調的服飾的民族屬性,它「不是文化的自覺,而是歷史的倒退」(張銑《漢服運動:互聯網時代的種族性民族主義》)

不清楚文化的流變和服飾的根源屬性,而復活過去已經斷絕的服裝,不過是對過去時代的Cosplay而已。


沒有歧視漢服的意思。

不過說一句我的感覺:

大部分所謂的【漢服復興運動者】們,對漢文化其實沒多少了解。

有些人只是抱著COSPLAY的心態在玩而已,這當然沒什麼錯,可是你玩就玩吧,卻還偏偏要擺出一副「我代表傳統文化我很有逼格」的嘴臉。

這些人不是真的崇拜傳統漢文化,他們只是用這個噱頭在裝逼而已。

我覺得這才是對漢文化的不尊重。

這才是讓人生厭了。

以上,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

PS: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真的傳統的漢服,男女都是開襠褲的……呵呵。

復興?

復興一個我瞧瞧?


題主作為民族虛無主義者要和民族主義者較勁,不要扯上漢服好嗎?

只能是漢民族傳統服飾。

交領右衽?束帶?圓領對襟布扣玉扣金屬扣都被狗吃了嗎。


我覺得主要元素為漢族傳統元素的禮服都可以稱為漢服。

在這個定義下,歷史上漢人正式場合穿的禮服都可以叫漢服。

但是傳統服飾如今只能作為禮服。因為我們現在有更加方便的現代服飾,比如體恤衫、牛仔褲。

傳統服飾在實用性方面可以說已經被完全淘汰了,世界各個民族差不多都是如此。


以前我也是個漢服粉,但是現在才發現漢服復興其實是一種主次不分的東西,按我現在的理解,欲復其型,先復其魂,漢服可能只是一種衍生物,其本源應是其服飾上我們漢族所推崇的一些東西,如梅蘭竹菊啊,禽獸仙靈啊之類的,我們是推崇他們所代表的氣節所以才綉在衣服上的,比如竹,竹有節,虛心而堅韌,我們喜歡的,應該推崇的,應該是有氣節,虛心,堅韌不拔這些氣質,這些帶有漢族魂魄的東西,才衍生出了華麗的漢服系統,當然,叫漢服有點籠統,先這樣吧,就像有部挺老的電影,叫神鞭,到最後男主剪掉了自己使得666的辮子(因為打不過槍),用起了百發百中的盒子炮,並隨著自己點睛的說了一句「鞭沒了,神留著。」全劇終。我們如果要復興漢服,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要復興漢魂,就是類似我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者dg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樣,他們都是明白人。

如有不對,歡迎指正,共同進步,謝謝謝謝。


推薦閱讀:

在你看來,什麼是「學習」?
什麼是流行音樂?

TAG:歷史 | 定義 | 文化 | 邏輯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