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飯加一大堆菜(和湯)攪拌著吃嗎?


謝邀,貼兩篇文,第一篇是殳俏寫的。

泡飯這東西,始終處於食物界的最底層。包子、燒餅有時也能上筵席,甚至是其近親——粥,也有很多美食家能說出各種門道來,但唯獨泡飯是個上不了檯面的食物,大多數想吃的時候,只能回家自製。全中國愛吃泡飯最有名的是上海人,為這點,上海人不好意思了許多年,覺得把自家最寒磣的一面暴露了,實在是太沒面子。所以很多情況下,一些滬籍名流從不說自己愛吃泡飯,只形容自己的早飯是「清粥小菜」。事實上,「清粥小菜」的境界和「泡飯醬瓜」的境界實在相去甚遠,真的要在一大早就吃個爽利,非後者不可。

  作為泡飯迷,應該深諳泡飯和粥的區別。小時候偶爾去親戚家做客,人家為了講究,不好意思讓客人吃用昨夜冷飯胡亂做的泡飯,於是一早上便用米燒粥。但小孩子基本上都不幹,只顧嚷嚷著要吃真正的「粒粒分明」的泡飯。粥這玩意兒,被當時的我們認為,是嬰兒或掉了牙的老人喝的流質,何況早上剛起床就喝這黏稠軟爛的東西,接下來的一天都會沒力氣。泡飯的好處在於,同樣熱氣騰騰,飯粒卻顆顆都有嚼勁。另一方面,吃泡飯也並不是那麼馬虎的進食方式,吃泡飯,基本上都需要一桌子的小菜來配,那才是真正的有滋有味的泡飯。醬菜要有好幾種,最好是甜咸適中的乳黃瓜、咬起來嘎嘣脆而味道濃郁的寶塔菜,以及又辣又香的斜橋榨菜。腐乳要兩種——廣合的白腐乳和蘇州的玫瑰腐乳。黃泥螺和蟹糊在這個時刻必定也要粉墨登場,在聲勢上,絕不能輸給手撕的鰻鯗和采芝齋的蝦子鯗魚。而如果在前一夜恰好留下了魚凍和腌鵝,那更是配合泡飯的人間至味。琥珀色的魚凍吸收了魚的所有美味精華,口感又鮮又濃,且不帶一絲腥味;凍了一夜的腌鵝則呈現出誘人的胭脂色,成為泡飯桌上最受歡迎的大塊肉食。

  上海還有一種菜泡飯,是將青菜切細後燒制的,捨得下成本的人家還會放些火腿提鮮味,吃上去近乎日本的某種湯泡飯的味道,十分講究。在日本,我吃過的鰹魚茶泡飯,是肥厚的生鰹魚拌上醬汁以及米飯、蔥花和芥末,在吃到一半的時候,倒入滾燙的茶湯,能鮮到人眉毛都掉下來,同時又清新異常。有時候,關東人也會這樣處理鰻魚飯,在最後關頭往鰻魚飯里倒茶湯,豐腴的鰻魚和粒粒分明的米飯,加上茶的清香,吃起來別有風味,且不留一絲油膩。鯛魚茶泡飯比起前兩者來,可謂一開始就進入主題。因為在一揭開碗蓋時,就要倒入滾燙的茶湯,把鋪在米飯上的薄切鯛魚片燙到半熟。但很多店家用的所謂茶湯,已是精心熬制好的鯛魚湯,雖然鮮美程度無可挑剔,卻失去了泡飯的質樸本色。所以,最令我喜愛的日本泡飯,還要數最平民大眾的梅子茶泡飯,一枚紀州梅,一把白芝麻,一點海苔和一小壺煎茶,就能做出一碗讓人百吃不厭的梅子茶泡飯來。飲再多酒,吃再多肉,一碗梅子茶泡飯下肚,立刻神清氣爽,那種鮮而微酸的清醒感令人身體舒暢。

都說愛吃泡飯的人沒出息,是悶蛋,但我看也並不用將這樣庶民而美好的愛好憋在心裡,硬搬出「清粥小菜」的文學造型來。與其硬將自己拗成愛喝咖啡的形象,不如直接公布呼嚕呼嚕吃著泡飯的真實姿態,那種熱辣而純真的生活氣息,總要比沖包速溶咖啡指手畫腳說別人吃大蒜不雅來得可愛

——————————————————

那句『能鮮到人眉毛都掉下來』是到現在我都特別服氣的描述,很來勁。

第二篇是我寫的。

現在看來難以想像的是, 18歲時我才第一次吃到『蓋飯』這種東西。

不過想來我並不是獨一人,應該會有些家長為了讓小孩子有所謂的『教養』,並不會主動讓孩子去吃那種飯和菜搞得像飼料般混在一起的食物吧,又或者就是機緣巧合種種,反正我的情況屬於後者,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吃份兒飯。

蓋飯是不是什麼都能蓋,或者說什麼可以稱作菜的都能蓋,石鍋拌飯是不是蓋飯?煲仔飯算不算蓋飯?咖喱飯是怎麼回事?這裡涉及的亂七八糟概念和講究挺煩人,而我的看法是:一切出於希望你把飯和菜混在一起吃的目的而做出來的都屬於蓋飯,但又有微妙的例外。

這裡的混在一起吃不管是指平行這用勺子筷子一點一點吃,還是統統拌在一起扒著吃都算數。然後,剛才想到壽司的人,給我滾……

關於蓋飯的歷史,禮記有載:淳熬,煎醢(輸入法告訴我這個字念海…)加於陸稻之上,沃之以膏,曰淳熬。這裡的醢就是指肉醬(百度百科說自《廣雅》= =)。商紂王就有一種酷刑叫做『殖醢』,這法子一直到三國時期都還很流行,沒看三國演義里武將最愛說的就是『末將願領兵前往!』,謀士則最愛說:『帳下多設刀斧手,以擲杯為號,把那諸葛村夫剁成肉醬!』這句么?這就是史記讀傻了,范曾當年在鴻門用這計就沒成,這幫逼真以為自己是張良。

到唐中宗時期的韋巨源也算是唐書里一個人物了,他和皇后韋氏『敘為兄弟 編在屬籍』,處處媚上算是個佞臣,官拜尚書令後在家裡辦了一場燒尾宴(即可當作是升遷之後向皇帝、王公、同僚、後輩開放的一場喜宴,換成今天的話就是『漲工資了,請你丫撮一頓』的程度)被記錄了下來。其中有一道主食叫『御黃王母飯』,和合谷出的小廣告里叫御皇王母飯,我很在意真叫這名的話敢不敢吃啊?做法是『編縷(煸炒肉絲)卵脂(加個蛋) 蓋飯面表 雜味(隨便調調味)』。

肉絲炒雞蛋蓋飯就叫肉絲炒雞蛋蓋飯,加個雜味就叫御黃王母飯?韋巨源要活到現在,大概也能和瓊瑤阿姨談得來,反正我覺得還珠格格里叫化雞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法腆著臉叫作『在天願作比翼鳥』的……當然他也活不到現在,後來群臣誅韋後的時候把八十歲的他亂刀砍死了,不知道有沒有剁成肉醬。

既然說到起名比較奇妙的蓋飯,最有名的自然就是日本的親子丼,做法眾所皆知就是雞肉和雞蛋或許還有洋蔥,在醬油、味淋、鹽糖醋的簡單調味下作成,以食材的新鮮和滑嫩的口感取勝,頗有種『操你全家哈哈哈哈哈哈哈爽不爽啊快吃我大屌!』(孫渣語氣)的豪情。

扯了這麼半天總算扯到了豪情這個詞…這正是蓋澆飯的精粹所在,那種大口大口的把美味的菜肴和主食同時送入胃袋,吃的時候既能感受到米飯香甜軟糯又顆粒分明的口感,又能享受到諸如肉絲肉醬肉片肉塊茄子土豆青椒脆筍等等一系列的味道和嚼勁,把它們一齊用勺子挖起來,或者用筷子扒拉扒拉的往嘴裡送,再不懂飲食奧妙的人這時精神上也是個老饕。

當然有人不這麼想,袁枚在《隨園食單.飯粥單》里強調飯是本而菜只是末,拿湯菜與飯混食是破壞了飯的美味,寧可一口湯一口飯,『分前後食之 方兩全其美』。說到底袁枚終究是乾隆朝最能裝逼的文人此言不妄。以至於今天聽到一位女士說在巴黎街頭常看到妙齡女郎手持法棍邊走邊吃感覺頗為優雅,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哪來著不記得了地鐵上有的姑娘長得挺漂亮,卻在吃韭菜餡包子就很不優雅。意思雖然是沒錯,但素質和吃什麼有什麼關係嗎…當然這只是觀念不同,如果就認為確實法棍是優雅的而韭菜餡包子是庸俗的那也沒轍,此為題外話。

究竟最適合蓋飯的菜有哪些?一般人一定會說這是見仁見智的,好吧我也是一般人所以我也只好說它是見仁見智的,只因為我在腦內掃過的菜單里每一道都至少有一個人跟我講:『我不能明白這東西竟然有人吃?』,所以只好在這裡列出我心目中的王者單,排名不分先後:

地三鮮:青椒、茄子、土豆的脆、軟、糯三樣食材搭配,足以為每一口都提供不同的口感,土豆茄子一定要過油再炒,保證中間的芯恰到好處而表皮則是有點焦脆,裹上咸甜口的汁兒之後和飯混在一起,素菜之王。

蒲燒鰻魚:單吃和蓋飯時候口感完全不同的奇妙吃食,不喜歡蒲燒風格的人會覺得那甜味把食材的腥味給引了出來難以入口,而喜歡的人就覺得把『鮮甜』這兩個字用實物表達的話莫過於此。

燒鵝切雞叉燒:嶺南一般也就不叫蓋飯而稱碟頭飯,又有人很核突的管前者叫做『比翼雙飛飯』,你讓我以後怎麼玩碧之軌跡…而叉燒則是粵式的永恆主題,肉質肥瘦兼具,柔而不油,肥美而不膩人,又像好蜜糖一樣呈現出琉璃般的表面,傳統些的北方人吃起來多少覺得不太下飯,可是如果有得一捧好米搭上兩塊好叉燒,又有誰能說這不是珍饈美味?

滷肉飯:無需贅言吧,不是永和大王里那種肉丁大粒但幾無醬汁的,而是台北街頭小鋪里米飯不限量幾十台幣就能換來一次肉汁豐盈湯鮮油汪的過癮體驗,而台北和台南的做法也不盡相同,但都至少講究滷汁。仔細想想這大概是最呼應蓋飯本質上是講求性價比和效率的主題蓋飯了。

牛肉飯:最好做的蓋飯沒有之一了,炒炒洋蔥然後醬油味淋加水煮下牛肉即可起鍋。或者也可以在淘寶上買湯料包,可以說會泡麵的人就會做牛肉飯,把洋蔥煮到發軟,甜味融到湯和牛肉里之後混上米飯,根本就不抬頭的大口大口招呼一口氣吃光,借用巴姐的名言:『牛肉飯是用來喝的。』

尖椒肥腸:這個會有爭議,因為有人不吃辣,但更多是不吃肥腸,實則那種軟嫩的口感搭配上夠辣的尖椒形成的刺激可以說重口味的絕妙體驗。如果讓我這個宗教黑也學著給它起個噁心的名字的話,我一定叫它作『安拉跳牆』。

西紅柿雞蛋:雞蛋一定要打團粉和水讓它漲起來,否則拿來拌飯的話就是對雞辛辛苦苦生下它的浪費,另外——中學的經歷告訴我,一定要甜的,別和我辯,這是原則。

咖喱:改天一定要另開一篇專門寫咖喱,所以這裡只是在列一下。不管是用香料炒出來的傳統印度咖喱,還是拿直接調配好的咖喱粉燴制的中式日式咖喱,以及紅的綠的白的東南亞咖喱,那種強烈霸道又奇異的濃香都是米飯最好的夥伴。

煲仔飯為什麼我沒提,這就是它定義上的問題,我始終還是覺得蓋飯的臨界線是米飯不應有蒸煮以外的調製了,如果是提前就已經把菜肴肉食和米飯一同加工的話,和蓋飯那種親民感又有所疏離,不光煲仔飯,海南雞飯一類的也是。不算褒貶,只是一個窮酸的說法而已。

所以說呢,蓋飯再好吃說到底是不能上席的食物,可以請女朋友吃,但是要請女神吃的話…

『你昨兒又約那誰出去了?』

『對啊怎麼了?』

『真的這麼喜歡她啊…吃的啥?』

『蓋飯啊。』

『……前言撤回,你還是擼一輩子吧。』

『魚翅撈飯也算蓋飯的好吧。』

『……操你媽= =』

『你還是擼一輩子吧。』


大大地提高了吃飯效率!


超級愛這麼吃。

最近的心頭好,炸豬排蓋飯

雞蛋,洋蔥,西蘭花,金針菇,青椒,木魚花,炸豬排,湯和米飯,拌著吃,滿滿一大碗每次都吃得只剩下胡蘿蔔~~


哈,這個問題。我是那種吃飯只要飯和菜在一個盤子里就喜歡拌著吃的。泡飯這種傳統食物必須愛到死!在宿舍里最想的東西就是家裡的青菜火腿泡飯。喝湯也喜歡把湯盛到飯里,冬瓜排骨湯這種拌飯利器簡直不能更喜歡!

怎麼說呢,我是喜歡吃比較硬的飯的,顆顆分明的那種,加上菜加上湯就會很香。如果是比較黏的飯就不適合了,會坨在一起。


這不是蓋澆飯么…


額...剛剛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來我自己就蠻愛吃泡飯的。因為家裡的習慣,每次吃飯都必備一鍋湯。吃完飯來一碗湯填縫,簡直是舒爽至極。以前小時候還好。飯歸飯湯歸湯。後來不知道多就開始只要今天吃的是米飯,還有湯。ok,我就會先吃一碗米飯,最後一口混著菜吃「拌飯」吃完再去鍋里盛一小口米飯(因為是在吃不下了)

然後泡湯。

西紅柿雞蛋湯,紫菜湯,酸辣湯。emmmm疙瘩湯泡飯就吃過幾次。不如上面那幾個好吃。

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那次是在深夜,一碗放了兩天的米飯,一碗晚上的疙瘩湯,一點火腿。就這麼混著吃了...

味道一般。但總歸是吃飽了上床睡覺了。

其實我對泡飯挺喜歡的。看其他評論說下乘食物什麼的。其實...並不這麼覺得吧。

對了,這麼一談我想起了前不久大學軍訓。軍訓的菜巨咸。其實我家算口味重的但是高中三年在學校食堂吃的比較淡所以自己吃家裡的飯有時候也覺得咸。

跑題了。。。說軍訓。

簡而言之,軍訓我們發明了(其實以前就這麼吃過,但因為不太好吃。)

米飯+菜+紅糖水(軍訓10天除了第一天是綠豆湯,其他日子都是紅糖水。我們又沒來例假不坐月子 ...)

這樣勉強的吃下去了。

其實..吃的蠻開心的。

在家裡有的時候沒湯我也這麼吃。飯加菜湯加水。

吃完餃子幹掉醋。盛一碗餃子湯泡餃子。

鍋貼。晚上吃完半夜餓了。切成一半一半的泡熱水。

吃燜面,吃到最後兩口放熱水。

吃炒餅,吃到最後泡熱水變燴餅。

吃貓耳朵...炒的最後吃成了繪...

總之,對於一個喜歡喝湯的我來說。最後的湯泡飯就代表著這一餐的結束。

心滿意足...(*?▽?*)


我們這裡有一種叫做「燙飯」的食物,就是先用水將剩飯煮開,加入切的細細的青菜。但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話會把剩菜剩飯加青菜雞蛋什麼的一起煮…很好吃,但是每次一邊煮一邊都覺得自己好像在煮豬食-_-#,建議一個人吃飯有時候懶的動手的同學試試,決定能為你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訣竅就是一定不要放太多鹽,要嘗起來只有淡淡的鹽味才會越吃越美味,也不要太多水,連飯帶湯一起用勺子吃,你可以像煮泡麵一樣加入各種手上有的食材。


偶爾也那麼吃的,只是不會加入很多類型的菜,一般都是一種菜連菜湯一起倒入米飯里攪著吃,挺好的


感覺是韓國人的習慣。


小時候這樣吃過,為了看電視。突然看到這個問題才想起來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吃飯過,而且長大了,感覺這樣吃飯好像……喂寵物 別罵我,我真沒惡意


自己先來。男,18歲。從來都喜歡加菜加湯吃泡飯。表示最喜歡菜加進去攪拌地稀里糊塗再吃……


作為一個北方人本來就是愛吃面勝過米飯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配菜根本不想對米飯動筷子,直到我遇見了日本的茶泡飯。寒冷的雨雪天,趕路餓到十點沒飯吃,大晚上的出門找還在營業的小店,一份梅干茶泡飯,一份烤扇貝,揭開蓋子,加入滾燙的茶湯,瞬間香氣四溢,吃茶泡飯要呼嚕呼嚕連湯帶飯吃才香,溫暖的感覺從舌尖竄進胃裡,整個人都覺得活過來了,從此對茶泡飯的愛一發不可收拾。其實就是素的不能再素的飯,加上少少的海苔,昆布,芝麻,配著紀州梅干,鰹魚,或者明太子,但是那清新鮮美的體驗,真的是再普通的一碗茶泡飯都能吃出深夜食堂的味道。

所以回國的時候,我帶的東西是這樣的:

就是這麼任性

不過泡飯還是不能多吃,對胃不好


推薦閱讀:

吃知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關於進口牛肉的問題?
如何正確地做出美味的皮蛋瘦肉粥?
米其林是怎麼給餐廳評星的?

TAG:美食 | 腸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