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日本韓國等鄰國,為什麼中國的傳統文化風俗喪失更多?

社會在飛速發展,感覺現代社會裡越來越少了古典的詩意。古代建築得不到保護,節日也少了氛圍,傳統技藝後繼無人。。日本仍有老工藝,有重視的成人禮,有些東西我們傳到日本後失傳了,又從日本傳到中國真讓人無法言語。韓國保留了中國的從前時代的古琴,結婚穿民族服飾辦民族婚禮。西方說台灣更有中國古代風範,港的粵語也能聽出文言文的句式邏輯。但是,我們越發西洋化了

——————————————————————-————————————————————

題目補充:

1,這裡的喪失泛指廣義上的優秀傳統文化風俗(關於什麼是優秀什麼不是優秀這裡就不做探討了

2,如果發展主要原因的話,那麼韓國日本也是從發展中走過來?

3,如果中國人口基數過大的話,那麼日本人口密度大於中國?

在方所陳丹青《文學與讀書》講座中,一位念建築的學生問他說:「我感覺您對文學,對歷史的傳承有種特別的單純的熱情。但是作為規劃者來說,這種傳承有的時候已經跟現實非常不符合了。尤其對於底層民眾而言急需一些生活基本需求。這種保留有時對他們會造成很大困惑。當歷史不能包容生活的理性需求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你對於保留和更改之間有什麼選擇?」

陳丹青回答說「謝謝,有很多人跟我提過非常多的意見,而且還是非常憤怒的意見。說你小子胡說八道,百姓疾苦,他們需要改變,你還懷念那個時代,城市肯定要建設。我經常被問得啞口無言。我只能問你你去過日本和歐洲沒有?你將來肯定會到那兒去,你帶著這個問題到那兒去看。那裡很窮很窮的地方有,很古的地方也有。你看看他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全世界的國家都要經歷人口增長,經濟發展這個過程。你可以去看看其他的歐洲和發展中國家怎麼做,當然還有日本,你看了之後我們再開一次講座。」

這位學生例舉蘆原義信和柯布西耶在創作上對於日本的傳統,一個保留一個全部推翻的不同,坦言這兩種不能斷其優劣,都是非常好的規劃師和建築師,這些都沒有陳所講的那麼嚴重。我們這樣建立起來的城市,肯定是會有陣痛,會有我們所看不到的結果,但是也許到某一天會好的呢?我們不能說所有的保留就是好的。

陳丹青笑著回答說「ok的,我沒有意見。你生的年代很好,你生出來差不多都拆光了。所以你沒有機會看到從前的廣州是什麼樣子。從前的昆明是什麼樣子。當然不要聽我們這些老混蛋在罵街。因為我們知道從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我甚至買了日本侵略中國時的一本看了非常屈辱的影集,我有個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想看看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什麼樣子。你看了就知道那個時候的中國跟歐洲是一樣的,古老與現代結合。當然現在人口是那個時候的幾倍。所以你是對的,當然我想我也沒有完全錯。我想我們生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會錯位。」

以上是提問的背景。


————————————————20115.5.15更新———————————————————

————————針對@南扶蘇新添加的內容進行補充—————————————————

謝邀

馬東是相聲前輩馬季的兒子,是一個著名的記者。

馬東有一次去採訪漢語言專家周有光,漢語拼音的領頭人,老先生已經103歲了,精神卻很矍鑠,頭腦也十分清醒。

馬東就問他:現在這些年輕人喜歡弄那個火星文,喜歡自造詞自造字,您知道這事嗎?

周:知道

馬東:那現在有一種說法說這些字影響了漢語言文化的純粹性,您怎麼看?

周:瞎掰,哪那麼多純粹,一個字一個詞今天造出來了,30年後再看,還有,進字典,沒了,也就沒了。

馬東:那現在文化部要對這些自造詞進行限制和抵制,您怎麼看?

周:瞎鬧,文化的東西要是被一些什麼抵制和限制就消退了,那現在哪還有文化?

文化是整個社會的行為和取向,根本不會受個人或是團體的影響而發生巨大的不合理的改變,包括政治影響。所以說現在中國走到這一步了,是全中國的人一起選擇的,而不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選擇就這麼出現了

再來回到題主的問題,我覺得一句話就能解釋:祖宗之法不保祖宗之地,要之何用?!

你說你想要古典的詩意,是啊,你現在能上網首先是因為你吃飽飯了,之後是因為你家連上網了,缺了哪一條你都不會坐在這裡發出一條這樣的問題。而很明顯我們用祖宗之法的話,根本滿足不了13億人的糧食需求,根本不可能給你們連上網讓你們暢所欲言。

所以你憑什麼認為祖宗之法一定是好的,祖宗之法一定是對的,祖宗之法一定是行之有效的?康德說過,不對理性進行批判,盲目地去搭建形而上學的大廈,很容易就忽視了也許這個大廈是建立在沙灘上的,一踹就倒。同樣的,在不對過去的文化進行批判,不對文化去偽存精式地繼承,很容易我們發現在這個文化的基礎上蓋的文化大廈是蓋在沙灘上的,一踹就倒,那時後悔可就真來不及了。

我們從西方人那裡借來一些有用的東西為我們所用有什麼不好?康德和黑格爾還在其哲學中融入了東方的思想。過去歐洲人從來不喝茶,後來我們的茶過去了一下就成了他們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原來沒有絲綢,我們的絲綢過去之後,他們立刻拋棄了亞麻毛皮等材料,開始專門是用絲綢做衣服,成了他們時裝文化的一部分。你可曾見過哪個歐洲人跳出來說我們被中國文化侵略了,或者如果那個時代有朋友圈的話某個公知發一篇《驚天秘密:茶是中國人為了弱化歐洲人的大騙局》《中國人被毛子的秋褲騙了,我們被中國人的絲綢騙了》,他們心安理得地接受,坦然地使其變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就因為這東西確實有用,沒有什麼侵略不侵略的。

同樣的,我們見面由下跪或者作揖到西方人的握手,下跪弄得褲子怪髒的,作揖要兩隻手同時動,手裡拿著的東西還要放在地上,怪髒的。而握手滿足了肢體交流和眼神交流,效果更好而且只用了一隻手,豈不美哉?

你說傳統技藝後繼無人,而日本還有許多手工作坊。我只想說我喜愛收藏日本的手工玻璃,但是就在今年三月,我喜愛的三位匠人全都退出了這個行業,理由是這個行業已經死了。而我直到現在也沒找到別家賣手工玻璃了,換句話說,這個從江戶早期開始的手工玻璃業就這麼滅亡了。中國呢,我手裡的玉也好,水晶也好,都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行業,工匠一刀一刀雕出來的,我家那兩個紅木柜子也是,上面的花紋全是雕出來的,鞋櫃更是我爸用CAD自己做的圖,然後發給師傅師傅照著樣子雕刻出來的。英國一直有手工傘業,傳承數百年的老傘店。我前幾天剛剛花了1k買了把手工傘,儘管外面是木頭的,但是芯是金屬的,你能說這不是手工傘了嗎?比原來還難做了。

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為什麼舉了上面三個例子,一些傳統行業會隨著社會的需求慢慢消亡或者改進自身,或者毫不改變,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他存在有存在的道理,消亡也有消亡的原因,不是平白無故的。

你還說韓國有古琴,中國又何嘗沒有,每年各種傳統樂器的音樂會你關注過嗎?你可能都沒在網上稍微搜索一下就斷言中國沒有古琴了,實際上每年這種傳統樂器的音樂會很多的,喜愛的人也很多,你沒數據沒論證,自說自話地就說中國沒有了,這麼主觀臆斷的你以後還是別在知乎上問問題了。

有關文言文這事我是真的懶得跟你解釋了......

實際上中華文化中精細的,優良的東西一直被我們保存著,我高一時就讀完了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作品,儒墨法道兵名農雜縱橫陰陽小說,我身邊讀這些書的人也很是不少,別把你周圍人的平均水平和其他群體的平均水平畫等號。

我們讀這些書是因為這些書真的有用,寫得是真好,《道德經》《論語》《韓非子》哪本裡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內容,都有能在當今發揮巨大作用的東西。

還是舉康德的那個被我說了無數遍的例子,康德認為評判一個法則能否成為道德法則最低的標準就是我認同我的這個法則成為社會普遍道德法則,這一大長串話放到孔子嘴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個字這麼簡單,可是你知道嗎?你看過論語嗎?你讀過道德經嗎?

放著這些巨大的寶藏不去挖掘,不去學習,反倒追求什麼過年的氣氛,文言文聽著好聽,古代風範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結婚穿個民族服飾,我只能說你腦子有問題。

以上

——————————————————————————————————————————

知道應該以合理的方式提出什麼問題,這已經是明智與洞見的一個重要的和必要的證明。因為,如果問題本身是荒謬的,並且所要求的回答又是不必要的,那麼這問題除了使提問者感到羞恥之外,有時還會有這種害處,即誘使不小心的聽眾做出荒謬的回答,並呈現出這種可笑的景象,即一個人在擠公山羊的奶,另一個人拿篩子去接。

——————————————————————————————————————————

你這樣想的確沒錯,但是在這一點上,你拿中國和日本歐洲比就有些問題了。

首先,我也喜歡日本保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我去日本的話也十分想去天守閣看一看,看看女子落語,去去藝妓餐廳,聽聽三味線,感受一下這些從江戶時期流傳下來的日本風物。但是啊,日本也有許多我不能接受的東西,比如男尊女卑,全社會的生產重擔全都壓在男方身上,一半的生產力等著解放,這也是日本自殺率高的原因。這一切的一切能流傳下來都是因為,明治維新時號召的「和魂洋服」,就在同一時期,中國也號召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樣的方法。

但是為什麼只有日本成功了?

因為日本只有大和民族。

中國呢?56個民族欸!

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審美,有些在你看來輝煌的歷史在他們看來是侵略的歷史。

有些他們引以為傲的風俗在你看來是落後是愚行。

那怎麼辦,只有互相妥協,慢慢拋棄,拋棄得只剩下大家都需要的部分。我們中國確實丟掉了無數的文化,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你強行花納稅人的錢去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些中華民族的特性,少數民族們也不願意啊,你去保護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這個特色我們無法理解,我們憑什麼花錢保護他們。比如我們如果開始花錢號召漢服,少數民族兄弟也要求自己的服飾被加入一些被保護的名單。我們要保護漢族的樂器,那麼少數民族的樂器也要保護啊,我們哪有這麼多精力這麼多錢?

所以目前急迫的就是,保證包括食物,娛樂,宗教,社交,教育等等是個人就要用的東西,至於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對不起,我們有心無力,只能等我們強大起來再說。事實上這些東西都被我們寫在書里,放在錄音錄像里保存得好好的,等著我們有一天有心力了再來拾起來。

你可以去看看跟中國一樣大小的多民族國家,包括只取悅俄羅斯民族的普京大帝,看看印度,看看美帝,你就會明白,經營一個中國這樣國土遼闊,民族繁多的國家,是多麼困難。


韓國古琴?別逗了,用途只剩雅樂場合了,正確演奏姿勢估計都沒學去,他們自己斫的琴外表就沒法看,抗指打板估計能集一身,反正人家不用上下吟猱。越南好歹出過倆仨琴人,可能有自己的原創曲目。日本歷史上斷斷續續還有琴人,還偶有本土斫琴,原創琴歌都有,近世當代還有名家,民間愛好者有千八百人呢。

中國古琴?告訴你,現代一個不大的城市裡,琴人打幾場群架都不成問題……

--------------------------------------------------------------------------------------------------------------

我打一百個包票,問主絕對分不清古琴和古箏。

還敢說文言文的句式邏輯?我想知道問主語文考試文言文拿幾分!


『發展才是硬道理。』


讀書太少,想的太多。

A lot of thinking,without reading.

思而不學則罔。


糟粕


為什麼要為了你而保留,你是什麼身份再說吧

日本天皇有中國皇帝送的三條線琵琶,中國已經失傳,日本人也只不過保存起來從來沒有彈,自己不會彈,全世界最後一把,你彈來做什麼


因為所有的傳統文化都包含著精華與糟粕的兩面。你不可能只留存精華而剔除糟粕,你只能儘可能留存精華而剔除糟粕。

韓國的所謂傳統文化就是笑話,

日本的民族文化留存是明治以來民族主義崛起的代價。

你只看到現代和風在東亞,尤其是中國的大興。但你看不到所謂國家神社時代的民族擴張所帶來的民族痛苦。也看不到日本社會因為一套傳統文化所留存造成的社會問題。

毫無疑問,天皇制,藩政制,甚至艾薇女優。這都是和風光鮮下的糟粕。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什麼是傳統文化,我覺得富士山是個很好的代表。

真的很美。

然後,你再百度一下,富士山自殺森林。

照片很考驗心理承受能力,我就不上圖了。

我覺得這能治好一定程度的和風病患者。

完。


大抵也是如此

看到這句話我覺得題主讀書真的不夠多。

這麼說話的大抵都是些讀了三兩本魯迅,夢了四五回民國的人,實在談不上熱愛中華傳統與古代文化。

真正的中華文化是要不厭其煩的抄寫默背,將小學進行到極致的,不是泡杯茶彈彈琴焚焚香。


期望越高,摔得越慘

對日韓來說,他們的傳統文化大多也來自外國(中國),近代發現西方更發達之後,也只不過換了個主要文化攝入目標而已

而對中國來說,中國古代以天下第一自居,到了近代發現自己連天下第十都不是,而且和前幾名差距非常大,於是嚇傻了,開始質疑自己幾千年來是不是完全走錯了路,然後噼里啪啦砸掉許多自己的東西,拚命引進西方的東西,不計手段想要趕上,於是被破壞的傳統文化就比較多了


中國人口基數大,毀得多,傳下來的也爆韓日幾條街了。

我也想都把好的留下,問題是群體行為不受個人思維控制。

優越黨和理工黨要是弄明白這點,就不在這坐著了。


四大文明古國,到現在,只剩下華夏文明一個了。不知道大家什麼感受,反正我一想到這個問題,總是覺得脊背發涼。

一路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怎麼做到的呢?

因為兼容並蓄,因為包容,因為肯妥協,肯改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至於具體例子,我不是專家,大家可以多看看內行朋友的答案。


我求你了。

不要這麼高端黑日本了好不好,全民識字率都成那樣了你還說傳統文化保存的好。

一個醫生連「梓」和「棒」都分不清楚我也挺瞎的。


題主!!天啊 我必須更新一下這個回答 這是我晚上跑步時候 在中南大學操場看到的 舞龍舞獅比賽 有多少人覺得舞龍舞獅很土的?但是我看到這麼多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在練習傳承傳統的表演!非常感動!!!!!!!!

----------

我僅僅從舞蹈藝術文化方面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如果有不準確的地方請見諒。

在我國朝鮮舞蹈學習中,我們最先需要知道的就是朝鮮族的背景,她們女子的體態就是卑躬屈膝,謙卑溫順,不會像蒙族維族那樣意氣風發。我們老師是在北京舞蹈學院學習過四年本科在本校讀研後去到韓國進修朝鮮舞表演。他回來之後,同樣的劇目,用我國朝鮮族的肢體習慣跳了一遍,再用他在韓國所學的習慣跳了一遍。我覺得不僅僅是內行人,一個外行人都看得出來,韓國現在的民族舞蹈偏美偏技巧偏向於展示女性柔美體態的一面,在對於傳統的技術技巧在擦不理裡面已經比較少了,唯獨就是保持了呼吸的原則,這個是無法改變的,因為這個是控制朝鮮舞的命脈。肯定的是,韓國老師在學習傳承中有意的改變了一些內在的東西,並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如果全盤改變倒還可以接受,但是這樣打著傳統的旗子實際上里子已經變成現代展示型舞蹈就變味了。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蹈的最高學府,朝鮮舞老師始終是朝鮮族的優秀舞者來執教,秉承著傳統教學和推陳出新,但是新的一定是在老的動律中推敲而來,所以的配樂全部都是伴奏老師拿最傳統的樂器來伴奏(朝鮮舞音樂很枯燥),這兩年崔老師有用一些50 60年代的朝鮮歌曲當作劇目音樂,也有錄一些新的組合練習曲,非常尊敬著一些老一輩的藝術家們,一直在傳承中國民族民間的文化,誠懇的把老民間藝術家們的結晶教授給一代又一代的舞蹈人們。可能大家不清楚民族舞是怎麼採風的,大致就是老師們帶著研究生去到深山裡,有的就是村落里去向民族中會傳統技藝的先生那裡學習一些基礎的元素,體態站位動作動機等等… 再回來修鍊成教材,非常不容易,如果我們上課誰要是敢把朝鮮舞的裙子來回撥弄,老師一定會要你滾出去,因為犯了大忌。 但是

老師跟我們說,這幾種都沒有錯。藝術來源於生活,可能現在人們生活變好了,生活地位變高了,於是乎也要在舞蹈表演內容中當家作主。但是她們恰恰忘記了,朝鮮女子溫順謙卑的姿態是源於本性低調不張揚不誇張的特點所演變而來。在改變體態的同時,也改變了心態。

對於日本的舞蹈文化我就不多做評價了,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能舞,我看一遍能吐出早飯: (


其實吧我覺得一句倉廩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因為在做東家APP的關係,結識了很多的手工匠人,了解了一些和傳統手工藝、傳統文化相關的東西,我可以這麼說,中國的傳統手藝是處於回暖的狀態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包括東家,包括一條,包括每日故宮,還有很多的媒體都在做紮根傳統文化的事情 有用戶 有產業 怎麼會做不起來呢

拿提主說的古琴打比方,首先我不知道韓國的古琴產業如何,我看韓劇里好像並不怎麼凸顯這個東西,在國內,王鵬老師的鈞天坊就是專門教人斫琴的很大的一個基地,在杭州,也有很多老師教古琴,教斫琴 我相信全國各地都很多 如果你對傳統文化感興趣,搜一下是很簡單的

為什麼這幾年傳統工藝在回暖?因為大家有錢了啊 有錢了啊 有錢了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首先是匠人有錢了,不會迫於生計去做那些來錢快的事情,能夠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兒

東家有一個斫琴師,很年輕,叫嘉木,因為對古琴行業感興趣,家裡也不缺這個勞動力,辭職就開始干古琴這個行業了,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再比如入駐東家的好幾個匠人都是程序猿或者攻城獅出身,別問我為什麼不寫代碼去干傳統手工藝

有個和香的匠人,以前是程序猿,跟他聊天的時候還跟我們討論版本迭代的問題,可專業了,人家現在做鵝梨帳中香去了

還有一個做緙絲和手繪團扇的,是學管理學出身,結果誤打誤撞的進了工藝美學這個行當

另外從中國美院畢業的,從事傳統手工藝的人就更多了

其次是消費者有錢了

於是能夠消費得起繁複的古典禮儀,比如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開始採用漢式的、唐式的、明式的婚禮

於是能夠買得起他們想買的傳統的手工製品,這年頭,手工的一切都比機器的要貴

於是能夠過得上傳統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活,點一爐香,泡一碗茶,寫一幅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每個人內心都有著傳承下來的基因,對傳統的追尋,之所以前一百年傳統沒能復興,大不了一個是物質不自信,一個是精神不自信而已

最後打個廣告,我們一直在做和傳統文化相關聯的事情,歡迎下載傳統匠人聚集的平台——東家


二胡業餘十級,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練,三年級開始考級,初二拿到十級證。現在學習忙,但是每年總會拿出來練一練,手機里總會存著一些喜歡的二胡曲,我真沒有覺得傳統文化消失,小學的時候,學校400多學生,有學西洋樂器的,但是二胡,古琴,笛子也都有學的。所以無法贊同你的說法


先直接上圖,廢話在後面。

這是niconico上的幾個著名舞見用杵家七三社中的和樂唱法古日文版千本櫻來跳日本和風舞蹈。

這是小林幸子奶奶與水橋舞小姐姐在2016niconico超party上演唱吉原哀歌,這首歌帶著強烈的和風,講述江戶時代的一個愛情故事(雖然是2012年出的),有意思的是水橋舞小姐姐作為一個流行音樂歌手,主打J-pop的歌手和小林幸子奶奶這個和風歌手合作演唱。

這是小林幸子奶奶在2015年藥師寺祈福演唱會上用和風嗓音唱千本櫻

這是和樂器樂團版的千本櫻,搖滾與和樂器結婚在一起,效果很好,YouTube的點擊也超過6500萬了

這是杵家七三用純和樂器演奏bad apple

這是佳館幸之助聯合杵家七三演唱和樂古日文版千本櫻

發現了關鍵嗎?

高票答案以及很多的答案感覺沒有回答到點子上,犯了一個錯誤,即,中國傳統文化是否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是否存在。

我想題主的意思是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在生活中難以感受到,尤其是娛樂方面,基本上都是流行音樂,除了B站上還有墨韻教主等人,但是遠遠沒有發揚到能夠深入人們日常生活娛樂,對吧?

那麼,這些就很能說明問題了,什麼時候CCTV11的那幫老古董,能夠少搞點綜藝節目,用京劇唱法演出《權御天下》之類的歌,那麼宣揚傳統文化就不是一句空話了,畢竟傳統也是在慢慢發展的。


日韓是皮,我們是根啊,表現不一樣。

再一個就是這百年來,咱們國家經歷了一個神經病的過程,病還沒好,還沒回復自信,所以不著急。


我覺得這是正常現象。滿族人學了中國文化以後比漢族人總體上更傾向於保守不變革;美國人的英語在最近兩三百年中發音的變化比「正統」的英式英語小很多(對,幾百年前英式英語的母音後面的r也是要發音的)。

我懷疑這裡面的作用有點類似於中國人特別害怕在其他中國人面前說英語被感到發音不標準語法錯誤,而英語國家的人反而不會去擔心這麼多,甚至會為了娛樂效果故意說一些流行的語法錯誤的句子(比如Ain"t nobody got time for that)……就是,你學別人的東西,學得不好是個很恥辱的事情,所以學習者都會以學得好為榮,從而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家都追求保持現狀;而原創者因為本來東西就是他創造的,他不會為偏離原來的東西感到羞恥,就更容易改來改去。


覺得好多人批判題主 。。 隨便說兩句好了,我前陣子選修課是茶文化(我們學校的茶學在全國還不錯吧) 和 閩文化 。因為是選修課 基本都在睡覺。。但是就聽到兩句。茶文化老師吐槽,宋代的點茶法在中國已經失傳,後來武夷山這邊某人去日本把點茶法完整的學回來在中國傳承。 然後說閩北的黑盞(是這個吧?)曾經是國寶級的陶瓷,據說最好的黑盞現存於日本,然後日本人按照那個仿製了一個,贈送給福建省博物院。。。。不知道怎麼說了 。


韓國的那是只有表皮,純粹為了大韓民國的面子。

日本倒是真的,但太死板了…

反正大家各有各的水分在裡面=_=


推薦閱讀:

除了青樓,古代的才子們都愛去哪玩?
在中國古代,為什麼兒子嚴禁跟母親的婢女有親密關係?
古代「避父諱」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古代大宅院要放幾口大缸?
關於賴山陽詠史十二首中的「初見武人為大君」的解釋?

TAG:中國傳統文化 | 中國古代文化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