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緬甸內戰是怎麼回事?又為何升溫?
【多圖】
最近愈演愈烈的緬北戰事就在中國雲南省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臨滄市等地境外發生,有些戰場距離中國邊境僅幾十公里,鄰國的和平與穩定同樣會影響到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寧,因此,緬北戰事也引起了國內及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截止到2015年2月4日,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的戰事已全面升級,戰火已蔓延至接近緬甸古都也是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緬甸政府軍陸軍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已經投入到緬北戰場上,其精銳部隊33師、66師等已全部投入戰鬥。
僅剛剛在抹谷、孟密、瑙丘、皎邁、莫湄等地區與德昂民族解放軍爆發的大規模武裝衝突中,緬甸政府軍參戰部隊就有:明布駐軍重裝88營、曼德勒駐軍重裝95營、莫湄駐軍機動223營。
到目前為止,雙方交火仍在繼續中。
其它在克欽邦密支那、八莫、帕敢等地,撣邦還有如棒賽、蠻崗、大勐穩、南帕嘎等很多地方的武裝衝突也仍在繼續中。
現在緬北地區,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之間的激烈武裝對抗交火仍持續不斷,且有擴大蔓延的趨勢,武裝衝突尚未看到有趨緩和停止的跡象。
中緬兩國接壤並有著長達2000多公里的國境線,中緬邊境國境線南段全部在雲南境內,北段在西藏。
緬甸自獨立以來,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從未曾得到過真正的和解。
所謂的緬北戰事其實由來已久,如果對緬甸的國情沒有一定的了解,只是看新聞是弄不明白緬北戰事究竟是怎麼回事的,追根溯源就要回到緬甸的民族問題上去。
一些朋友在媒體上看到了關於緬北戰事的報道,近日來已經不止一次被問到緬北戰事的情況,但多數朋友可能並不清楚緬甸國內民族矛盾的來龍去脈,因此現特將祝湘輝先生關於介紹緬甸民族矛盾的一篇文章整理如下。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就能對緬北戰事的由來和成因略知一二。
——————————————————————
《緬甸政府軍與克欽60年的恩怨纏鬥》
——作者:祝湘輝
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加上各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步,作為緬甸主體民族的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民族矛盾和較深的隔閡。
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戰火綿延半個多世紀,少數民族武裝(國內習慣稱之為民地武)數量之多也屬罕見,民地武與緬甸政府對抗之激烈,持續時間之長,不僅在東南亞獨一無二,在全世界也屬獨一份。
緬甸各少數民族與緬甸政府衝突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經濟和社會等背景,想要弄明白這一切就要追朔到緬甸獨立之前甚至更久遠的歷史。
簡單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
一、殖民地時期:埋下禍根
緬甸自古就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在這片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彼此之間形成了一種錯綜複雜的關係。
緬族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在十一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建立了蒲甘、東吁、貢榜三個封建王朝。
孟、撣、若開等少數民族也曾分別建立起過自己的政權或曾一度統治過緬族。
由於地理原因,加之緬甸各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步,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並因此演變成為不同程度的民族矛盾,彼此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
長期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只是形式上處於中央政權的統治下,但在中央政權出現危機時,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就會反抗緬族統治,積極謀求擺脫緬族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十九世紀,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建立了對緬甸的殖民統治。
英國殖民者為維護殖民統治,制定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緬族集聚居住地區實行直接統治,並先後啟動了一系列行政司法制度改革。
1942年日本入侵緬甸,取代了英國在緬甸的殖民統治,也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禍根。
二戰初期,被譽為「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選擇了與日軍合作,試圖依靠外部力量謀求緬甸獨立,而克欽、克倫和印度選擇效忠英國。
在隨後發生的戰爭中,50萬印度人被迫離開緬甸,同時克倫族在與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的衝突中,也造成1800名克倫人的死亡。
雖然昂山此後努力加強民族關係和解,但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不信任這時已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二戰結束後,昂山將軍來到緬北,說服了撣族、欽族和克倫族一起聯合建立國家。
1947年9月24日,各民族力量經過較量並利益均衡後,共同制定了緬甸聯邦憲法。
憲法規定給予各民族上層很大權利,包括保留了各民族的世襲特權,還規定了撣邦和克耶邦可以在10年後通過投票決定是否繼續留在聯邦內。
但1947年的憲法並未能最終解決克倫族問題。
二、吳努時期:打開潘多拉盒子
緬甸獨立後,以吳努為首的自由同盟開始執政。
緬甸中央政府開始嘗試從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實現全國統一,對緬甸獨立前許諾給予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的特權採取了限制、削弱和剝奪的措施。
中央拒不兌現1947年憲法賦予撣邦和克耶邦可以通過公民自決選擇是否脫離聯邦的權利,同時在各民族中推廣佛教、推行緬語、著緬服等各方面對各少數民族進行其統一緬甸的措施。
接著在1961年緬甸聯邦議會通過憲法第三修正案,這一舉措激發了各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
1949年1月,克倫族為謀求民族獨立,正式與緬甸中央政府決裂,開始了克倫族與緬甸政府間曠日持久的武裝衝突。
戰火迅速蔓延開來,點燃了其它少數民族要求獨立或謀求更大自治的熱情,一時間緬甸烽火四起,大大小小的戰爭此起彼伏,硝煙瀰漫。
在克倫族聯盟的支持下,以蘇貌雷為首的克倫族民族武裝不斷壯大,他們要求實現民族獨立,成立克倫國。
在撣邦,由於上層失去了傳統特權,而緬甸政府軍以追剿國民黨殘軍為由進入撣邦,引發當地撣族的不滿,最終形成武裝對抗。
與此同時,各少數民族紛紛揭竿而起,雖然各少數民族的訴求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自治權,有的是要求獨立建立自己的民族自治邦,反對緬甸政府干預少數民族內部事務,儘管各少數民族政治訴求五花八門,但都是以反對聯邦政府為目的。
這一時期,緬甸民族矛盾已完全激化,武裝對抗持續不斷,延續至今。
三、奈溫時期:壓制與反抗
1962年3月2日,在緬甸民族問題日趨嚴峻的形勢下形勢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奈溫將軍領導的軍人集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了國家政權,組成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和立法權。
軍事政變之後,奈溫立即宣布中止1947年憲法,並解散了聯邦議會和地方議會。
在民族政策上,奈溫監禁了多名撣邦和克耶邦的領袖及其它少數民族上層首領,還加大對少數民族武裝的軍事打擊力度,企圖減少或消滅民族自治權。
奈溫政府還採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以允許販賣毒品為條件,要求各地的自衛隊效忠緬甸政府,並協助緬甸政府打擊其它少數民族武裝。
奈溫政府迷信武力征服,就在政府軍人數不斷增多的同時,少數民族武裝也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上個世紀80年代末,緬甸共有29支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這些少數民族武裝主要有:克倫、撣、克欽、克耶、孟、若開、勃歐、崩龍、拉祜、佤等民族的反政府武裝,總人數超過4萬人。
奈溫政府統治時期,其中實力最強的一股反政府武裝是緬共人民軍,緬共人民軍鼎盛時期總兵力曾經達到1.5萬人,緬共人民軍其中大部分士兵就是來自於少數民族,主要是佤族。
奈溫政府越採取高壓政策,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方政府間的矛盾就愈發尖銳。
在奈溫執政的20多年間,民族武裝衝突一直是緬甸國內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因為緬甸中央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連年戰亂,使得緬甸的社會經濟發展嚴重受阻,甚至倒退。
四、新軍人政府時期:國中有國
在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凋敝,緬甸的生活物資嚴重匱乏,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1988年3月開始,緬甸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政府遊行,迫於反政府運動的壓力,奈溫辭職,但隨後上台的領導人仍然未能控制住國內局勢。
1988年9月18日,以國防軍總參謀長兼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高級軍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對緬甸實行軍事管制。
新軍人政府對少數民族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和改革,改變了過去主要依靠軍事鎮壓和政治強權的做法,轉而採取了一系列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軟硬兼施的策略。
從1989年以來,新軍人政府先後與脫離緬共的4支少數民族武裝進行和談並達成停火籤署了停火協議。
對於仍然支持反政府武裝的少數民族地區,軍政府繼承了奈溫時期的堅壁清野的戰略,將少數民族群眾強行驅趕到政府劃定的居住區,換句話說,也就是把少數民族群眾強行遷移至政府控制區內居住,想以此切斷少數民族武裝與當地群眾的聯繫。
軍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經過新軍人政府的一系列行動,直至上個世紀末,共有17支少數民族武裝與新軍人政府簽訂了和平或停火協議,由此,與新軍人政府簽訂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在形式上成為了「特別行政區」,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之間長達50多年的對抗關係開始得到逐步緩解。
停火協議和特區自治模式雖然為緬甸換來了20年的相對和平,緬甸經濟在此期間也得以復甦,但卻因此形成了「國中有國」的尷尬割據局面,實際上緬甸並未能實現真正的統一,也沒有真正解決緬甸國內的民族矛盾。
為了在2010大選前徹底解決少數民族問題,為未來的民選政府執政鋪平道路,2008年4月開始,新軍人政府分別與克欽獨立軍、撣邦軍和佤邦聯合軍等少數民族武裝進行了談判,要求他們將自己的軍隊改編為邊防警衛部隊,並安插政府軍官實行雙重領導,但槍杆子是緬北民地武(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的簡稱)安身立命的保障,因此,由新軍人政府提出的方案遭到各少數民族武裝的斷然拒絕。
2009年8月,新軍人政府對果敢特區發動了軍事攻勢,驅逐了彭家聲政權,扶植了聽命於中央政府的白所成,並持續向佤族特區和克欽特區增兵。
在新軍人政府的高壓下,部分民地武如克欽新民主軍(丁英部,原緬共101軍區)和克倫尼各少數民族人民解放陣線逐步接受了政府的改編,但新軍人政府與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撣東同盟軍的談判卻陷入了僵局。
五、吳登盛時期:推動和平進程
2010年11月7日,緬甸舉行了20年來的首次大選,但第二天在泰緬邊境妙瓦底地區就爆發了民主克倫佛教徒軍第五旅與政府軍的軍事衝突。
2011年上半年,撣邦、若開邦、克倫邦、克耶邦、克欽邦等幾個地方武裝較多的邦基本開始處於戰爭狀態,戰爭一觸即發。
佤邦聯合軍和撣東民主同盟軍等武裝則與政府軍沒有爆發大規模正面衝突,但雙方也斷絕了政治關係與對話,自此與政府軍形成對峙。
2011年2月,12支少數民族武裝在泰國清邁成立了聯合民族聯邦委員會,開始共同對抗中央政府。
時間進入2011年下半年,新政府發出與民地武和解的信息,吳登盛於2011年8月18日發表了與緬甸各少數民族建立和平的宣言,並向各民地武提出停戰談判的邀請。
佤邦聯合軍和撣東同盟軍與緬甸政府在撣邦東部的景棟進行了談判,會後簽署了初步和平協議。
直至2012年底,先後有欽民族陣線、南撣邦軍、克倫民族聯盟等10支少數民族武裝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或和平協議。
但非常弔詭的是,緬甸政府一方面與主要民地武進行和談或達成停火、和平協議,另一方面卻又與克欽獨立軍矛盾激化,2011年6月9日以來,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雙方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武裝衝突,使得整個緬北局勢嚴重動蕩。
——————————————————————
現在緬北地區,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彭家聲部的果敢同盟軍和德昂解放軍正在持續不斷進行對抗交火,武裝衝突尚未看到停止的態勢。
——————————————————————
備註:
簡單介紹一下文中出現的幾個關鍵詞。
一、民地武
民地武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織。
由於經濟文化等差異,緬族與緬甸各少數民族在歷史上就存在隔閡。
英國殖民者1947年退出緬甸時在緬甸製造了緬甸民族矛盾,緬甸國父昂山將軍處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考慮,與各少數民族簽署了《彬龍協議》,允諾給予少數民族自治權,以此換取了緬甸的國家統一。
後因種種原因,緬甸民族矛盾激化,緬甸邊境地區一直存在多股民地武,自1962年至1989年,緬甸一直處於內戰之中。
1989年緬甸軍政府調整民族政策,到20世紀90年代,緬甸政府已經與多股民地武簽署了停火協議,由於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2011年6月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在停火17年後重開戰事。
吳登盛政府上任以來,一直積極推動民族和解,自2011年以來至今,已經先後與14支民地武簽署了雙邊停火協議,目前僅有克欽獨立軍及德昂民族解放軍對停火說「不」。
二、克欽邦
緬甸一共有14個省邦,緬族集中聚集的地方叫省,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叫邦,緬甸有7個省7個邦。
克欽邦位於緬甸東北部,其所轄面積在7個邦中位居第二,僅次於撣邦,克欽邦是緬甸7個少數民族邦之一,克欽邦的主要居民有克欽族和撣族等,克欽邦與中國的雲南和西藏接壤,盛產翡翠和柚木。
克欽族是緬甸的第六大民族,總人口約120萬,主要信奉基督教,與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屬同一民族,景頗語是克欽族的通用語言。
三、克欽獨立軍
克欽獨立組織英文縮寫為KIO,因此為圖省事大多數我們就將克欽獨立組織稱為KIO,克欽獨立軍是克欽獨立組織的軍隊,英文縮寫為KIA,克欽獨立軍成立於1961年,是目前緬甸實力較強的一支民地武,為了建立獨立的民族政府,多年來與緬甸政府軍之間戰事不斷,1994年克欽獨立軍曾與緬甸中央政府簽署過停火協議,2011年雙方戰火重燃至今。
——————————————————————
昔日曾經寧靜的緬北小山村
正在攻擊克欽獨立軍二旅的緬甸政府軍緬甸北方軍區某部的坦克部隊
緬甸政府軍布陣圖
正在與緬甸政府軍進行激戰的克欽獨立軍
參考圖文資料鏈接:http://www.md-zw.com【以上純屬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迄今最有大背景和小細節、也讓人覺得最有說服力的翔實分析
最近已經有很翔實的新聞分析,這枚炸彈到底是飛機轟炸還是迫擊炮這種武器。就新聞現場圖片分析看,炸彈現場更像迫擊炮這類近距離武器,那麼政府軍的迫擊炮可以穿過果敢軍控制地區打到中國境內?
具體見http://i.ifeng.com/news/news?aid=96957812vt=5ch=rj_bd_memid=
但是如果僅僅通過元兇炮彈來看本次誤炸未免少了大背景大環境的解讀!
下文感謝觀察者網李曉鵬!不妨看看從國際政治如何解讀緬甸局勢基本次誤炸。
最近,消失多年的「果敢王」彭家聲突然返回緬甸北部的果敢地區,又拉起了「果敢同盟軍」,重新開始武裝對抗緬甸中央政府。在圍剿果敢同盟軍的過程中,緬甸軍隊的炮火甚至飛機誤入中國雲南境內,造成了人員傷亡。
這個事情在國內非常轟動,因為果敢族其實就是居住在緬甸的漢族。很多人認為:彭家聲是爭取果敢民族獨立的英雄。緬甸軍隊因為打擊果敢,竟然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中國當然應該對緬甸實施懲罰性的打擊。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彭家聲為何出山?
在緬北諸多民族自治武裝中,力量最大的有兩個,一個是西部的克欽獨立軍,一個是東部的佤邦聯合軍。前者是美國人扶持的,跟漢族沒有血緣關係,目前力量最強;後者與中國關係良好,屬於漢族後裔,力量次之。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原泉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經講述了果敢地區的「江湖」歷史,筆者想談談這次彭家聲出山的背景。
彭家聲這次出山,是克欽獨立軍支持的。克欽方面把他當成一個棋子,來攪亂果敢局勢。
2009年,彭家聲被趕出果敢之後,果敢和緬甸方面的關係一直非常平穩。果敢內部是自治的,也不存在果敢人民受到緬甸政府欺壓的問題。2012年,在泰國養病的彭家聲突然出現在克欽地區,向克欽獨立軍要槍要炮要人。克欽方面非常慷慨地予以支持,給了他很多武器,還幫他找人來進行軍事訓練,扶持他東山再起。而克欽獨立軍的背後,就是美國。
美國一直在利用克欽獨立軍,來實現搞亂緬甸北部局勢的目的,從而干擾中國和緬甸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中緬天然氣管道和石油管道2010年開始建設,第二年克欽獨立軍就撕毀了跟緬甸政府的和平協議,重燃戰火。開戰以後,油氣管道的建設一度被迫停工。
所以,彭家聲既然想要返回果敢跟緬甸政府對著干,美國人和克欽方面當然全力支持。
在克欽訓練兩年之後,在中緬石油管道即將開始試運行之前一個月,彭家聲終於帶著他的「還鄉團」殺回了果敢。
這個事情反過來說,就是:彭家聲看到了克欽獨立軍跟緬甸政府重新開仗這個機會,主動跳出來投靠克欽和它背後的美國,想要重新奪回「果敢王」的位置,為此不惜把14萬果然人民(漢族人)重新拉入戰火,不惜損害中國跟緬甸的能源合作前景。所以說彭家聲這一次扮演的是「漢奸」角色,並不為過。
反觀與中國關係良好的佤邦聯合軍,自從跟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以後,過去二十多年一直非常安穩的發展地方經濟,從來沒有搞出任何亂子,也沒有參與過去幾年克欽獨立軍對抗緬甸政府的軍事行動。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維護緬甸北部和平方面,態度始終很明確。緬甸政府也尊重中國在這些地方的影響力。雙方在這個方面沒有根本衝突。
緬甸這個地方,夾在中南半島(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半島之間,北邊挨著中國的雲南省,南邊通向印度洋,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
如果中國能夠繼續維持同緬甸的良好關係,就可以取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從而繞開美國人控制的馬六甲海峽;反之,如果其它國家控制了緬甸,或者緬甸亂作一團,中國西南地區的發展就會比較困難。
所以,它就天然地成為了其它大國跟中國博弈的戰場。
克欽與昂山素季
果敢本身的歷史,讀者可參閱原泉先生的文章,筆者不再贅述。總之,彭家聲原來是緬甸共產黨員,但是他在黨面臨困難的時刻背叛了共產黨,利用自己的軍權搞起了地方割據,佔據果敢,當起了「果敢王」,把自己的親戚安排到各個實權部門,排除異己。後來,這個做法搞得實在太過火了,他手底下的人不服氣,就聯合起來發動政變,推翻了他在果敢的統治,把他和他們家的親戚給趕跑了。
緬甸政府也很理智的認識到,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以武力為後盾,在1989年前後,跟北部的各個少數民族武裝簽訂了和解協定:這些地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基本上就是獨立王國,但是承認自己是緬甸的一部分,不再搞獨立了,並且禁止毒品的種植和生產,不再擴張武裝力量。
在這種大形勢下,美國支持的克欽獨立軍獨木難支,也接受了這個和平協議。
但是,美國人並不打算放棄對緬甸政局的干涉。經過多方策劃,1988年,昂山素季在「美國民主基金會」的支持下來到了緬甸。
昂山素季這個人,是「緬甸國父」昂山唯一的女兒。昂山是緬甸共產黨的創始人、緬甸愛國軍總司令,也是緬甸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在1947年7月19日,他與其他6人同時遭英國殖民者刺殺。這一天,後來被定為緬甸的「烈士節」。
按照咱們中國人的價值觀,昂山素季跟英國那是國讎家恨,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但她卻在18歲到英國去留學,然後嫁給了一個英國人,生了兩個孩子也是英國國籍,一直安心的相夫教子——看起來她似乎對政治沒有太多興趣。到了1988年,昂山素季已經在英國生活了25年。
不管她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到了1988年,緬甸內戰結束前夕,她就在美國人的安排和資助下回到了緬甸,利用自己死去的父親的旗號,組建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並出任總書記,開始跟緬甸軍政府對著干,要為緬甸人民爭取民主、自由了。
由於她煽動民眾遊行示威,很快就被緬甸軍政府抓了起來。但在美國的干涉下,也沒敢把她真的送進監獄,不過把她軟禁在了她自己家裡。在西方媒體的炒作之下,昂山素季名聲大震,被塑造為一個反抗暴政、不畏強權的偉大女性,成了西方世界的英雄。一年之後,她就被授予了薩哈羅夫人權獎和諾貝爾和平獎。
1995年,她被解除了軟禁,重新投入政治。此後又不斷地被軟禁和釋放,直到2010年最終獲釋。然後她宣布自己將競選總統。但是由於緬甸憲法規定配偶是外國人的不能參加競選,她就要求修改憲法,但是現在還沒有成功(年內將進行修憲公投)。
在這種情況下,緬甸政府與中國達成了新的合作,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修建中緬油氣管道上達成了一致。這個工程2010年開始,2013年天然氣管道開通,2015年石油管道開通。如果這兩個管道正常運轉,中國從非洲和中東地區進口石油天然氣,就可以不再經過美國人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並且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這時,克欽獨立軍就跳了出來,開始挑起緬甸北部地區的新一輪戰火。最後,他們只是拖延了工程的進度,沒有毀掉這個工程。但是,他們成功了毀掉了其它很多不那麼重要的工程。其中就有中緬計劃在克欽邦修建的松密水電站,以及北部實皆省的萊比塘銅礦等。
這些工程被終止的理由,都是說出於環境保護的考慮,其實緬甸北部山區那麼窮的地方,啥工業都沒有,連褲子都穿不起,還環什麼保?
在這個時候,彭家聲跳出來,投靠克欽獨立軍和美國人,率軍殺回果敢奪權。他不是為了果敢民族獨立或人民幸福,而是為了他個人的野心,為了他所代表的那個小統治集團的利益。
所以,在打擊彭家聲這個問題上,我們公開聲明,支持緬甸政府維護國家統一的行為。這個立場是很清楚的,不是模稜兩可的,不是和稀泥。所謂雲南省為彭家聲提供軍事支持之類的傳言,毫不足信,是某些挑撥中緬關係的人在造謠。
真正比較令中國政府頭痛的是:彭家聲綁架了果敢老百姓。戰爭在果敢的地盤上開打,吃苦的肯定是老百姓。他們只能往中國這邊跑。但是彭家聲的果敢同盟軍也利用了這一點,把中國當成他們的後勤補給基地了:打仗的時候是軍人,打完了把武器一藏就進入中國當難民,吃飽了喝足了又回來繼續打。
中國政府出於人道主義和同胞之情,允許果敢難民入境,並且提供救助。這已經盡到了我們的責任。但是,有人嚷嚷著說要讓我們去幫助彭家聲搞果敢獨立,就是異想天開、顛倒黑白,被美國人和彭家聲當了槍使還不自知。
所以,緬甸軍隊的炮火落入雲南境內造成人員傷亡這個事兒,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彭家聲在背後使壞,想要栽贓給緬甸政府,破壞中緬關係;一是那地方的邊境確實不是很好區分,地上又沒有畫著線。緬軍作戰水平低下,炮彈、炸彈打錯或投錯方向很正常。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存在中國政府軟弱可欺的問題。緬甸相對於中國來說太弱小了,要打擊它很容易。關鍵是在這場戰爭中,緬軍不是敵人——果敢同盟軍是克欽獨立軍的隊友,背後則有美國人的支持。
穩定才是大局
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政令通暢的緬甸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如果緬甸局勢動蕩,不管我們扶持那一派,總會有很多派別跟我們對著干。我們的石油天然氣管道要通過不同的地區,我們跟緬甸聯合開發他們的水電和礦藏,這些資源也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只有存在一個有力的中央政府,這種戰略合作才能順利推進。
至於說一個統一的緬甸是會倒向美國還是中國,這不是一個問題。緬甸跟中國有比較漫長的邊境線,而且又比中國弱小得太多太多,跟中國對抗是極其不明智的,任何一個理智稍微正常一點政治家都不會不懂。就好像巴基斯坦,不管是軍政府上台,還是民選政府上台,都長期堅持對華友好的政策,這是它的基本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格局決定的,與意識形態無關。即使昂山素季上台,只要政局比較穩定,她照樣需要考慮中國的利益。
還有人問,那為什麼越南要跟中國對著干?其實中國跟越南的貿易關係密切得很,經濟上對雙方都是有益的。中國從越南進口的資源和出口賺到的錢,不知道比緬甸多多少。雙方在政治上對著干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南海爭端,海洋資源的劃分比陸地上劃國界麻煩的多,容易引發爭議。這個因素對緬甸來說不存在,它不在南海附近;
二是越南想稱霸中南半島,中國不允許。這個因素對緬甸來說也不存在,就算它有這個想法,它的首要對手也是越南,而不是中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中南半島上只有一個強國,那麼它就會跟中國衝突;如果有兩個強國,那這兩個強國就會互相衝突,並且爭相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所以,一個統一而強大的緬甸對中國是明顯利大於弊的。
在這方面,美國人比我們很多人的腦子清楚。它從未真正地只寄希望於昂山季素的「民主運動」就能把緬甸拉入自己懷中。昂山素季只是一枚棋子,它的最終目的是把緬甸分裂成南北兩個部分:
1994年,「文蚌同盟」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宣布緬北、中國雲南以及泰國北部的地區存在一個「文蚌民族」,它包括了克欽族、怒族、羌族等諸多民族。文蚌民族有權利在該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並且把基督教作為文蚌族應該信奉的宗教。它公開宣稱:「建立一個教堂就佔領了一個地方,只要中國內部發生動亂,我們就有力量來建立我們的文蚌國家」。
如果這個「文蚌國」得以建立,克欽族(即我國境內的景頗族)將是未來文蚌族的主體民族,「克欽獨立軍」則是建立這個文蚌國的先頭部隊。那麼依靠「克欽獨立軍」的影響力,它就可以阻隔緬甸和中國間大部分陸上聯繫,中國要想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就將極為困難。
所以,我們不管是從道義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都應該支持緬甸政府打擊國內各種分裂勢力的努力。如果我們目光短淺,盯著北部那麼幾個漢民族聚居地,想著把它們搞獨立,納入中國勢力範圍,那麼就會造成緬甸南北分裂——這正是美國人所希望看到的。
一個分裂的緬甸對中國是沒有什麼戰略價值的,因為它最重要的地方是印度洋的入海口,而不是它北面的那麼幾個窮山溝。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如果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來看,緬甸其實是一個很可憐的國家,在大國博弈的棋局中,完全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不管是共產主義,還是反共產主義;不管是民族問題,還是宗教問題;不管是民主問題,還是環保話題,其實都是大國爭霸的工具。投身於其中的人,或許覺得自己在為正義而戰,而對於在背後推動的巨手來說,則沒有多少正義可言。它不斷地爆發戰亂,而無力專心進行經濟建設、改善民生,這讓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是一個弱小民族的悲劇。緬甸的命運,暴露出了國際秩序中最冷酷無情的那一面。我們考慮問題,除了國家利益,也應該有一些憐憫之心,不要把一些不符合實際的怒火發泄到它身上,這可能是它難以承受的。
最近鳳凰大視野播放系列紀錄片,
裡面有一個畫面,佤幫聯軍在軍事訓練時,唱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歌,他們的特區書記接受採訪,說的表現的都完全是中國人。。。
緬甸這一趟渾水,中國不知扮演什麼角色?
只列時間線,事件。其中周折自行琢磨。
關於緬甸,自己判斷!(以下除了註明出處的均為各大媒體公開資訊)
2009年12月,中石油和緬甸能源部簽署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的具體協議。2010年6月開工建設。
2010年2月開始,設在英國倫敦的可欽民族組織開始在歐、美、澳、日緬甸大使館前抗議密松水電站。
2010年9月,緬甸政府(過渡期,軍人執政)突然宣布克欽特區政府為非法組織,其控制的拉咱口岸亦是「並非國家認定的貿易口岸」。(這期間,緬甸政府一直和克欽獨立軍談判收編事宜。克欽獨立軍設口岸收關稅充作軍餉的一部分)
2010年11月,緬甸全國舉行20年來的首次大選,脫下軍裝的吳登盛領導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獲勝,吳登盛任總統。
緬北果敢特區官方網站—果敢資訊:白所成領導的緬北果敢特區政府要求:果敢特區政府工作人員,果敢中學全部學生都要加入緬甸聯邦鞏固和發展黨。
2011年3月,由100多人組成的抗議密松水電站示威遊行開始在緬甸國內遊行,行程2400公里,歷時70天。
2011年6月,已經停戰17年的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發生衝突。(衝突地點離密松水電站還有幾十公里)
2011年8月,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季發表一份《伊洛瓦底請願書》,將反對密松水電站建設推向高潮。
2011年9月,總統吳登盛以「破壞環境」為由,宣布永久停建密松水電站。而此時,中國為緬甸政府培訓的20名電站操作人員剛好完成培訓回到緬甸國內。(這一決定得到了極端環保分子、政治活動家、遠在兩千公里外的仰光等地反對組織的歡迎,西方國家包括歐盟與美國歡迎吳登盛的決定。而當地移民確始終沒有反對,項目擱置使大量當地居民失業,生計困難)
中國外交部要求經濟對話!中電投總經理表示陸啟洲表示:非常震驚!緬方沒有將擱置意向向我們做過任何溝通。
2012年11月起,中緬合作項目萊比塘銅礦建設工地發生抗議事件。
2012年11月,奧巴馬訪問緬甸,並「親吻」了昂山素季。
2012年12月2日,緬甸政府任命昂山素季擔當主席,領導30人的調查委員會對中緬萊比塘銅礦項目進行調查並提交報告。幾個月後,該報告出台,指出針對緬甸新憲法規定和當初軍政府體制下手續的不完備以及環境問題。要求---重新簽訂合同。
(期間昂山素季表示:萊比塘銅礦項目早已簽署。如果我們單方面取消,我們必須進行賠償。如果緬甸想要成為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那麼它必須信守承諾)
2013年4月,雲南臨滄,版納新聞:緬北佤邦,小勐拉特區分別舉行紀念日閱兵表演,記者發現,兩部部分士兵持有「仿03式突擊步槍」。電視畫面中的警用裝甲車和我國使用的看似一樣。
2013年5月,緬甸總統訪問美國,奧巴馬接見了他。
2013年7月初,緬甸國防部宣布成立勐撒軍區---包含在緬北佤邦特區南部。
2013年7月24日,中緬萊比塘銅礦項目重新簽訂合同。新合同規定:投資主體和投資額不變的情況下,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屬的萬寶公司的利潤分成由以前的40%改為30%,並且還承擔市場風險,保證不出一分錢的緬方獲利。
2013年9月,雲南楚雄新聞:由政府出資,接納佤邦、小勐拉、果敢數十名中學生來雲南留學。2014年12月的第二批三地共計達到近90名中學生就讀於雲南。
2013年10月,緬北佤邦特區官網:緬甸政府決定撤銷此前針對佤邦南部地域而成立的勐撒軍區。佤邦南部暫可無憂。(此次談判是中國作為中間人進行的)
2013年11月,網上微博曝出:彭家聲忽然宣布成立緬甸民族正義黨成立。黨的宗旨是實現緬甸境內果敢民族的高度自治。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也宣告成立(果敢同盟軍)。
2014年2月,雲南鎮康縣新聞:雲南禁毒委員會向緬北佤邦,小勐拉特區贈送幾台SUV,幾十輛摩托,金屬探測儀,電視機等禁毒物資。
2014年7月23日,緬甸政府宣布,中緬鐵路項目擱置。何時啟動,沒有時間表。
中國在緬甸的投資項目歷來採用BOT合同形式(中方全資)。至此,中國在所有投資緬甸的國家中,投資金額從2013年開始至今,已在十位以外。
2013年底到2014年底,網路微博曝出:果敢同盟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克欽軍聯合抗擊緬甸政府軍(敵人的敵人既是朋友)
2014年11月,奧巴馬訪問緬甸,並「擁吻」了昂山素季。並談及緬甸2015年年底大選參選人資格限制問題,敦促緬甸政府修改憲法。(昂山素季的參選資格和軍人議席數量)
2015年1月,美國太平洋副司令低調訪問緬甸,並視察了接受美軍輪訓後正在緬北作戰的緬甸政府軍基層軍官。
2015年2月,緬甸總統吳登盛宣布,5月舉行「是否修憲」的全民公投。(緬甸國內反對派一直為了「昂山素季能參選總統,軍人議席不得固定25%」要求政府修改憲法)
2015年2月春節前,果敢聯合軍宣布進攻果敢特區老街城區。緬甸政府軍增援老街,並宣布:該地區90天軍管。
2015年3月13日,緬甸軍機炸彈落入中國境內,致使我國邊民5死8傷。解放軍第14集團軍做出迅速反應,當日即派駐高射炮,紅旗12防空導彈以及戰機進駐中緬邊境地區。並首次因為緬北戰事而派駐81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空33師派J11巡邏邊境。
2015年3月24日起,門戶網站,微博均傳出:緬甸政府軍正在準備總攻。打算一舉徹底拿下果敢同盟軍。(微博圖片中有緬甸政府軍的烏克蘭產輪戰車和中國產突擊炮開進果敢地區)
2015年3月25日,央視新聞播出解放軍第14軍下轄部隊在雲南境內進行夜間山地戰演習。
2015年3月27日,緬甸政府軍建軍節這一天,緬甸政府軍宣布在離皎漂港70公里的海域進行為期11天的海軍實彈軍事演習,演習期間,任何船隻不得經過(進出皎漂港的航道是否在演習區域,不得而知。也許參演軍艦不需佔用航道)。
緬甸海軍介紹:最大的2艘護衛艦為中國製造的053型,排水1700噸,剩下的就是幾十艘導彈艇、巡邏艇----典型的江河艦隊,不但要在近海實彈演習,還11天;而皎漂港為已經開始輸送油氣的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
2015年3月29日,新聞報道,一架空警200和空33師J11戰機進駐雲南邊境機場(J11首次在緬北戰事進行期間進駐雲南)(這個真不知道與前面的有無聯繫,只是看到了順便記下來)
2015年4月1日,央視新聞播出緬甸街景,指出:緬甸國內基礎設施落後,幾十年來無變化。專門採訪了撣邦……
可能會被摺疊啊,但還是要寫幾句。
@洪霟 女士贊了 @吳一鑫 的答案,吳先生轉載了李曉鵬的看法,而李在微博上有一些更激進的言論。個人覺得非常不妥,且微博上李也被罵翻了天。
想看每天戰事情況的,請去微博上看「提刀探花在緬甸」和「緬甸東子」。
這倆人,一個是中國人,在緬甸販玉石的。一個是果敢同盟軍的一位軍人。
角度與李完全相反。
值得一看。
你把緬甸理解成中國的民國時期就行,中央政府軍事無能,邊疆省份整天鬧獨立,打了幾十年的仗,09年政府佔了上風,現在人家憋了幾年,打回來了
推薦閱讀: